•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9

starjing99
首页 > 职业培训 > 新业态职业培训中的难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王小旭zx

已采纳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体系问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容易形成不稳定因素。2. 不稳定的劳动关系给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带来挑战。3. 互联网冲击和信息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带来困难

287 评论

quanshanneko

职工技能提升是一个包含诸多内容的大题目,其中既有职工的应用技能,也有像劳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劳动保护等技能之外的职工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在一般企业经营者眼里,职工教育就是职工的核心劳动技能的提升。如果某项职工教育不能为企业带来“见效快”的经济效益,不仅企业不会重视,也一定会连锁反应,带来职工也不去重视。

关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安徽省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韩卫民总结了“四个不满意”,即培训对象不满意,培训机构不满意,企业对培训不满意,管理部门同样不满意。连日来,采访发现,正因为如此,有关方面虽然大力开展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在内的多种技能提升举措,但是整体成效仍然难免差强人意。

急功近利的焦虑感在多方弥漫

据芜湖市总工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户均初级、中级工占比,而技师(含技师、高级技师)占比仅。最近三年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平均以每年的速度增长。

按照这个数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企业渴求技能人才,但是企业对自身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不大。来自芜湖市的同一份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与职业院校合作,根据岗位需求开展校企合作培养的仅占,设立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设施,提升企业自主培养能力的占比为。

在韩卫民看来,在面对技能提升的问题上,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甚至培训学校都表现出了一种相当程度的急功近利现象。

有些企业经营者甚至认为,企业用工已经市场化,在职培训和岗位安排是企业内部管理事务,其他部门不应干预过多。尤其是在经营面临困难的情况下,企业更不愿意在员工培训上加大投入。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面对生产一线普通操作工跳槽现象比较突出的现状,他们直白地认为,培训就是为他人做嫁衣。

从2012年开始,合肥市总工会开始实施“农民工免费上大学”计划。承担具体教学任务自然落到了市总工会直属的合肥职工大学身上。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招生考试并被合肥职工大学录取的农民工可享受相关免费入学政策。

对于这样一个相当于“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工人并没有出现趋之若鹜的现象。不少工人认为,如果学历不能与涨工资直接关联起来,那么花很大精力去考一个专科的毕业证书实在没有多大意义。与此形成验证的是,报名人数最多的企业,往往也正是那些规模较大,并对职工学历要求较高的企业。

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学校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尽管学校考虑到处理好工学矛盾,尽量在晚间和双休日期间开课,但是学员的总到课率只能达到80%左右。

是要直接利益还是长线投资

芜湖市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当问到技能人才最需要的是什么的时候,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希望提高薪酬福利待遇,比例达到77%。

“如果不能加工资,学习又有什么用?”在采访中,有职工非常直白地告诉。

部分企业员工在调研中反映,虽取得高级工以上资格证书,但在企业落实相应待遇比较困难。

对技能培训的不满还体现在更多的地方。“部分受培训的工人认为,学校开设的培训内容与他们实际需要脱节,上课‘满堂灌’,缺少实际操作训练,动手机会少,对实际能力提升有限,部分学员虽然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但就业仍有困难。”韩卫民认为,类似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是造成培训对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多名高技能人才谈到技能提升时都对表示,真正的一技傍身的“技”,并不一定与几张培训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完全画上等号。技能培训只是技能提升的一个途径、一个阶梯而已。寄望于一次培训就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那显然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想法。而要能让一技达到“傍身”的程度,恐怕也非浅尝辄止和蜻蜓点水式的几次培训就能达到。技多不压身,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关键是,你先得把自己锻造成一块“金子”。

国家电网宿州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副班长许启金只有高中学历,他后来却成为“高压线上的舞者”。这个电力系统原的来“门外汉”技能提升的秘诀是靠时刻揣在裤兜里的上万张“小纸条”。凭借死记硬背“小纸条”上的技术要点,他不断夯实技术创新的基础。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朱庄煤矿的工人王忠才学历不高,却成为矿上的“煤机大王”。别人不能处理的煤机疑难杂症到了王忠才的手里却是手到擒来。对于王忠才技能提升的秘诀,他的妻子李毛井一语道破:“他一般都是到家饭都不顾得吃,直接拿书进屋翻来翻去,都学到下半夜或者是一夜。他没有节假日,基本上都是在研究装备怎么装和卸。”

仅依赖市场机制难以实现预期目标

技能人才培养,实际上是一种公共产品和服务,仅依赖市场机制是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况且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投入、实训基地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待遇都与企业经营状况紧密相连,若缺乏强有力的激励引导机制,以用人单位为主的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只能“靠天收”。

那么,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以监督和激励的方式开展职工技能提升行动的“手”到底能伸多远呢?

日前,芜湖市对外公布了该市最新的技工强市若干政策。这个包括十方面共二十五条内容的新政不仅提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4年内技工总量达48万人,而且就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提出了一些方案。

芜湖市提出,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等,面向贫困劳动者、退役士兵、就业援助对象等重点群体实施精准技能培训计划。探索“互联网+”模式,建立劳动者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拓宽终身培训通道。鼓励市内企业与学生、职业院校签订紧缺工种定向培养协议,选择一批大中型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的新型学徒制。

对于设置的这些路径,芜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出的政策总结起来有三种:奖励、津贴和补助。对于个人奖励额度最大的内容是:市政府每两年评选20名芜湖市首席技师、10名芜湖市技能大奖获得者、10名“江城杰出工匠”,颁发荣誉证书,给予每人2万元奖励。

显然,这些政策初衷极好,但落实起来或许有些难度。有业内人士呼吁,管理部门要出台一些鼓励职工技能提升的刚性措施。不过,具体“刚”到什么程度,目前尚未有明确答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或许呼吁包括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构在内的多方,多一些高瞻远瞩,少一些急功近利更切实可行一些。

也许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涨工资,不涨就白费了。

256 评论

0度空间的鱼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体系有哪些问题?答: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容易形成不稳定因素,新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不足。

251 评论

相关问答

  • 职业培训市场难点

    注册教育机构具体流程1、要先向教育部门提出申请筹办教育培训机构公司的报告2、等待相关审批机关的验证3、接着就是要正式提交申请设立注册教育培训机构/公司的报告4、

    咖啡不加糖的娟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职业培训中遇到的难题

    职工技能提升是一个包含诸多内容的大题目,其中既有职工的应用技能,也有像劳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知识、劳动保护等技能之外的职工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在一般企业经营者眼

    我还是杰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职业培训的学员难点

    1、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体制多头化,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归口不同,加上立法相对滞后,势

    z小九z5858564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新业态职业培训困难问题

    在企业里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就是企业自己的文化。一个企业的员工可以影响企业的短期业绩,影响企业某个阶段的发展,但是一定不能影响企业的文化。企业80%的问题都要

    如此娇弱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职业培训新业态的认识

    随着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变革,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助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新业态就业是指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出现的、跨越传统行业界限的

    咣咣中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