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6

融发装修
首页 > 职业培训 > 扬州菁诚职业培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馒头笑开了花

已采纳

朱曰藩朱曰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人(今江苏省宝应县),朱应登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世。登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官九江府知府。曰藩隽才博学,以文章名家。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中文名:朱曰藩出生地:宝应人(今江苏省宝应县)职业:九江府知府代表作品:《山带阁集》,《四库总目》字:子阶号:射陂生平登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进士。历官九江府知府。曰藩隽才博学,以文章名家。著作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四库总目》行于世。【竹西】望望行宫地,遥遥大业年。山光连古寺,水调尚遗篇。软缆千花妓,迷楼五色烟。繁华何可吊,高树起秋蝉。【赠子长二首】泽国鱼龙气,征途冰雪文。悲歌过燕赵,一吊望诸君。万柳围团殿,飞花引御舟。棹歌双彩女,催过洗妆楼。【寄程自邑】一代空同子,人人愿执鞭。赠君诗满箧,恨我见无缘。绿水蓬池上,黄华艮岳颠。平生高李遇,徒感昔游篇。【寄程自邑淮上】梁苑沙墩路几千,客情冷落逼残年。兔园宾酒樊楼妓,一曲琵琶欲雪天。【湖上送友人还吴门】湖上桃花瞥眼娇,鸱夷舟稳卧吹箫。谁能载得西施去,却弄吴王送女潮。【孟夏二十七日行田杂歌三首】草阁南东霁海烟,万家耒耜雨余天。更怜村妇多新饷,潮落平沙蛤蚌鲜。雨过青坪不见人,剪茸新鹿白如银。数声鼓笛丛祠近,知是祈年赛水神。田田荷叶大湖西,千队鸳鸯掠水低。却似吴娘机上见,绿罗初{_聂}锦茸齐。【鸡笼山房雨霁】客楼睡起西日曛,钟山曳曳拥归云。镜中岛屿后湖出,花外池台上苑分。何处攀龙光禄宴,当年怨鹤草堂文。残英尽及东林醉,莫遣流莺醒后闻。【枕流桥避暑口号】竹床花簟坐萧闲,好是侬家销夏湾。谁道屏风无九叠,彩云飞作洞庭山。【楼鸦】年年银汉桥成后,楼上昏鸦接翅归。御史府中栖未稳,倡家树里听应稀。绿垂槐穗藏朝雨,红入莲衣浴晚晖。春去秋来浑底事,只输鸿雁塞门飞。【桥上纳凉即事口号】上林献赋恨空回,水驿冰鲜夜半催。枕上笙箫听渐近,杨梅卢橘过江来。【中元日斋中作】陶枕单衾障素屏,空斋独卧雨冥冥。辋川旧拟施为寺,内史新邀写得经。窗竹弄秋偏寂历,盂兰乞食信飘零。年来会得逃禅理,长日沈冥不愿醒。【对雨柬徐杨二先辈】长安飞雨洒轻埃,万户千门画里开。雾树稍迷蓬阁观,烟丝犹袅建章台。故园红药谁同赏,旅榻青苔客不来。莫怪残春倍惆怅,一山风景各衔杯。【清明扬州道中忆王端公】江花江草净春烟,北望空怀乘兴船。水国人家种杨柳,清明士女竞秋千。客厨未乞龙蛇火,旅食频催犬马年。遥想风流王柱史,西台银烛柘枝颠。【送陆子还洞庭】五月江门暑气鲜,水祠箫鼓赛龙船。最怜别权当官路,不碍归云入洞天。楼阁两山摇碧落,杨梅千涧泻红泉。葛裙纱帽吟长夏,莫拟平原赴洛篇。【饮罢逍遥馆作】沙溪雨过渐通潮,新涨朝来拍小桥。九曲湖堂藏窈窕,数株门柳伴逍遥。时鱼馔客烹芦笋,海鹤惊人起稻苗。饮罢中庭不成寐,夜阑河汉正寥寥。【七夕雨】阁道中宵急雨鸣,遥怜牛女渡河情。吴台惊鹊飞来重,长信流萤洗后明。不谓金壶能续漏,_缘玉箸剩沾缨。江湖亦有佳期隔,愁见兰涛混太清。【寄答王子新】两家父子擅风流,江左相看三十秋。徐庾争吟玉台体,王谢久阔乌衣游。客夜红灯何处酒,病山黄叶隔年楼。西洲风恶船难系,空遣多情怨莫愁。【秋闺怨】合欢树上乌欲栖,空房织锦窦家妻。遥遥夜夜谁能奈,三三五五并相携。镜花对影惭双笑,烛泪分行伴独啼。莫道回文能妙绝,阳台云雨隔安西。【隋堤柳】兴道里前杨柳新,萧娘攀望独伤神。怜侬正好留侬住,若个_他遭个春。红颊忍抛妆罢泪,翠蛾常带睡余颦。龙舟风起花如雪,三月扬州梦里春。【家园种壶作】春柳半含荑,春鸠屋上啼。弱苗何日引,长柄得谁携。瓠落非无用,鸱夷爱滑稽。挥锄不觉倦,新月在楼西。【秋发】秋发不盈握,秋蓬仍苦飞。何须五日沐,自信九阳_。病觉星星改,心从种种违。汉家方尚少,素领愧朝衣。【筝】日者西园宴,云和独未收。弦张_转急,柱促雁相求。靡靡萦怀恶,纤纤绕指柔。多情如有待,庭树莫先秋。【七月望夜亭上】城外重湖已合围,双流分月泻青辉。积阴遂见秋风起,行潦休惊海水飞。袅袅银河低案户,涂涂玉露稍沾衣。季鹰元不营当世,岂为鲈鱼始忆归。【夏日闲居作】双树苍苍玉不如,牵风弄日庇闲居。床前竹冷新铺簟,架上梅过自曝书。散骑直庐谁偃息,平津客馆久丘虚。种瓜莫道东门近,肯为鸣驺暂倚锄。【玉河堤见新月】垂杨东下转金沟,忽讶纤纤并马头。班殿未秋宁似扇,秦楼初晚正如钩。双蛾映水遥传恨,一掬当窗不揽愁。谩道南州歌蕙草,薄情元不为封侯。【临春曲】阁上张星旧在天,阁中璧月夜仍圆。云欹宿_初临镜,风砑乾红未襞笺。两臂舞钗金阿那,一声歌树玉婵娟。君王万岁欢无极,肯信江花易夕烟。【赠沐太华兼忆升庵杨公】濯锦江边霞满天,博南山下草如烟。相逢偷把刀环视,肠断孤臣谪九年。【燕_引】上林苑西重阴垂,汉家马乳秋累累。群臣未拜金盘赐,正是文园病渴时。尝言逾淮橘为枳,淮南亦种燕_子。一朝偶患齐后疟,七日方寤赵简乐。起来燔极华池干,菱藕堆盘懒咀嚼。何人旋摘此逼侧,冰丸入口生颜色。不用玄珠罔象求,翻疑舍利菩提得。淮南陇右限川梁,燕_蒲萄味各长。底事千金通大宛,空劳斗酒博西凉。诏中但见夸珍味,席上谁能延乐方。乐方久_樽_燥,亲故仳离那可道。流年时物感《豳风》,拘方服食依农草。忆曾弱冠客安西,醉里亲尝掩露时。囊盛莫致敦煌种,浪说天南生荔枝。【感辛夷花曲】昨日辛夷开,今朝辛夷落。辛夷花房高刺天,却共芙蓉乱红萼。小山桂树犹连卷,五湖荷花空绰约。连卷绰约宜秋日,端居独养征君疾。高枝朵朵艳木莲,密叶层层赛卢橘。山鬼已见驾香车,文人应是梦彩笔。辛夷辛夷何离奇,照水偏宜姑射姿。萧晨东海霞光烂,玄夜西园露气滋。檀心倒卷情无限,玉面低回力不支。见说东都便露坐,惟应御史_风吹。此花爱逐东风暖,故人逸韵嵇中散。山阳闻有合欢斋,石湖亦筑辛夷馆。袅袅岩栊碧树圆,纷纷涧户香花满。坞里王孙旧路长,卷中裴迪新诗短。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过陈思王墓】美人曾感鱼山响,千古高情寄白杨。洛浦锦衾徒烂熳,邺宫铜爵久荒凉。诗成独赠同门友,势去潜悲异姓王。隧道风填飞藿满,争教来者不心伤。【寒食】水满春湖花满城,况逢寒食雨初晴。花深不碍秋千山,水阔从教舴艋行。午憩旗亭分杏酪,夜归饧市有箫声。多情一树山梨白,小立柴门待月明。【滇南七夕歌忆升庵杨公因寄】(子少日游滇南,见其土风每岁七夕前半月,人家女郎年十二三以上者,各分曹相聚,以香水花果为供,连臂踏歌,乞巧于天斧,词甚哀婉。暇日因采其意为《滇南七夕歌》三首,末首有怀升庵杨公,因并系之。曹子桓云:"尔独何辜限川粱。"悲夫!谁则为之动念哉!)一宵争抵一年长,犹度金针到绣床。天下真成长会合,昆明池上两鸳鸯。彩袖飞来山上山,小楼金马堕云鬟。柰花满地无人扫,二十年前菩萨蛮。锦窠何必夺丘迟,毕竟还他蜀锦奇。近日锦官空擅巧,博南山下乞蛮姬。【广心楼绝句为杨升庵赋】楼西鹦哥树,单栖铁鹦哥。儿童作蛮语,花鸟入滇歌。停云独倚阑,扣门问来使。云是张公子,永昌送诗至。【泾西杏花杂兴】张村赵村与吴村,千古空牵艳客魂。墙东一树_如锦,莫怪先生独闭门。成都才子玉堂仙,一谪南中三十年。锦树烘春枝袅月,夜来新梦到连然。【泾上夕眺柬友人】台下平池池上花,春风无日不山家。红藏坞壁攀危磴,绿浸阑干系短查。小市渐沽寒食酒,中林长隔美人车。夕曛也恋西枝好,不管城头已暮鸦。【次韵何元朗罢官之作】千古钟山拥晋京,门前淮水为谁清。即看江令还家日,不作平原羁宦情。异代风流草市宅,故园离乱柘林莺。东田见说堪行乐,莫怪经旬懒入城。【泾上西斋书怀寄吴兴一庵唐丈】连朝零雨掩柴关,树色苍苍别院间。倦倚小童呼鹿鹿,戏抛残果乞山山。淹留出岫云心懒,拓落当窗石性顽。惟是采真秋兴逸,白苹长梦_溪湾。【无题和王子新】葱菁玉树宫槐陌,婀娜纤腰杨柳枝。多病心情寒食后,小楼风雨落花时。阳台永夜难为梦,洛浦微波可寄词。何许鉴侬心独苦,朝来青镜有垂丝。【云中乐】塞门杨柳未经霜,锦帕貂裘马上妆。带得相思出关去,银钗岭上断人肠。附见人日草堂诗(引曰:升庵先生在江阳,以画象寄我白下,揭于寓斋,日夕虔奉,如在函文。嘉靖己未人日,西域金子大舆、东海何子良俊、吴门文子伯仁、黄子姬水、郭子第、秣陵盛子时泰、顾子应祥,相约过余,觞之斋中。斋南向,先生象在壁间,诸君不肯背之坐,各东西席,如侍侧之礼。比丘圆澜罂中冷泉见饷,觅得阳羡贡茶一角,烹泉为供,以宣瓯注之,焚沉水香于垆,作礼毕就坐,各啧啧叹曰:"幸甚!今日乃得睹升庵先生。"文子曰:"今日之会奇矣,予当作《人日草堂图》以寄先生。"予欣然拊掌,因歌"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之句,作八阄,散诸君,请各赋一篇,并寄先生,见吾辈万里驰仰之怀。越二日,文子图告成。又二日,诸君诗次第成。予乃为之引。余按己未岁,先生年七十二,以是年六月卒于永昌,则诗画邮致之时,先生已不及见矣。是举也,论交之真,敬长之悫,乐善之诚,胥于此征焉。先辈风流,真可以宽鄙_薄。名不虚立,士不虚附,用修何以得此于诸贤哉?亦可以感矣。传之后世,不独为艺苑之美谭也。)【黄姬水得遥字】一勺名泉手自调,石筵香烬夜遥遥。半生寤寐虚双鲤,万里容辉挹片绡。学海竞夸天阁秘,春心欲托帝巫招。芳樽潦倒郎官舍,江芷皋兰雨未消。【郭第得乡字】先朝金马重文章,三十余年适瘴乡。共羡史迁飚石室,谁怜贾傅老潇湘。披图月就金陵堕,飞梦云牵玉垒长。方外游踪元不系,欲将瓢笠问江阳。【盛时泰得题字】人日寒多雨意低,冶城春色柳条齐。梅开东阁斜穿槛,潮过西州乱入溪。天末丰神劳梦寐,壁间丘壑有诗题。碧云回首人千里,巴水东流猿夜啼。【金大舆得怜字】人日梅花自可怜,折来谁为寄西川。八行欲附铜鱼使,四海争谣白雪篇。滇水山川增气色,锦江花柳隔风烟。何时一棹穿巴峡,得就扬雄问《太玄》。【朱曰藩寄升庵先生一首】亭花落尽鹧鸪飞,吉甫台边春事稀。锦水毓华添丽藻,禺山金碧有光辉。_中僮隶传书至,煎上人家沽酒归。笑挈一壶江浦去,轻红刚值荔枝肥。

254 评论

多来A梦A梦

菁侯象星月,我爱明镜洁。爱养无家客,你子千年后。

316 评论

爱美食小雅

沈寐叟沈寐叟(公元1850-1922)先生,曾祖学阶,字自堂,邑庠生,诰赠光禄大夫。祖维?,官至工部左侍郎,著有《补读书斋遗稿》十卷。曾国藩即其门下士。父宗涵,字俨伯,官至工部都水司员外郎。先生有二姐早卒。兄弟四人,长曾_,先生居仲,弟曾桐、曾樾。中文名:沈寐叟国籍:清朝出生日期:1850逝世日期:1922职业:官员代表作品:《补读书斋遗稿》年谱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年),一岁。二月二十九日酉时,生于北京南横街寓所,其父年三十二岁,洪秀全是年起义。咸丰七年,丁巳(1857年),八岁。五月十八父殁,哀痛如成人。家贫,随母读李义山诗。除夕仰望三星泪下,五十年后诗中忆及。咸丰十一年,庚申(1860年),十一岁。英军入侵天津,先生随母避居昌平,登城楼目睹荒凉景象,甚悲痛。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年),十二岁。从俞策臣读《礼记》及唐诗半年。师将他去,先生牵衣哭不止,师赠画六页。母授王土祯《渔阳山人菁华录》,能背出许多佳句。同治元年,壬戌(1862年),十三岁。从原仁和县今高隽生习诗词,以蝇头小楷抄读《通鉴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论》,对南明史事关心由此始。见老师与友人王砚香和诗,偷偷仿效、藏于书包内,老师发现,认为孺子可教。次岁老师他去,彼此挥泪而别。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十八岁。家境贫困,以祖传初拓《灵飞经》送当铺得三十钱卖米,极难割舍。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二十一岁。以大学生应顺天府试,考官罗绎农惊为奇才,荐于主司,先生报罢,罗惋惜。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年),二十三岁。坐海船至沪溯江而上去成都。娶李逸静夫人,经紫柏岭张良庙,见风光秀绝,徘徊久之。返京后夫人典当首饰衣物勉先生读书。次年乡试中第二十二名。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二十六岁。始治边疆地理学,得《游牧记》、《落帆楼文稿》以校东北、西藏、新疆地图及《圣武亲征录》。光绪三年。丁丑(1877年),二十八岁。去广州看望叔父,研究法律。光绪六年,庚辰(1880年),三十一岁。殿试第三甲中第九十七名,赐同进土出身,识康有为、朱一新及侍御李慈铭等学者,李已享文名,先生无名,两卷经翁同和阅,称先生通人。精读历代刑律著作,用功至勤。对蒙古地理有创获。冬,还嘉兴。次岁再去广州省叔父。秋后游苏州灵岩听泉,十月回京。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三十五岁。住宣南珠巢街,所藏善本书遭盗。法人又欲侵华,先生愤愤不已。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三十六岁。为广东乡试出策问题目,皆“宋元学案”及蒙古史迹,参试者有康有为,未取,全场交白卷。中秋与京中名土会于陶然亭。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三十八岁。考订元代《经世大典·西北地理图》,定为回回人所画,参考诸书校定城邑,有发现。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年),三十九岁。康有为上书变法,朝廷保守派大哗,将逮康,先生劝其作沉迷金石态韬晦,康博览群碑,著成《广艺舟双楫》。康甚惮先生,一日说大话,先生云“再读十年书来与吾谈书法可耳。”康愧而退。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年),四十岁。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俄国股章京。日本那珂通博士慕名来华求教西北地理诸事,先生以中原音切蒙古音教之而去。先生兼治诸邻国地理,考订唐宋航海路线,同时研究宋儒及佛道大典。以中和教康有为,纠正气质之偏,言其受质冬夏气多春秋气少,康答信逊谢。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四十二岁。冬,迁员外郎。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年),四十三岁。春,任江苏司郎中。二月叔父卒于穗。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四十五岁。给事中上书抨击康有为,请焚毁《新学伪经考》,皇帝同意。先生营救无效。甲午海战中国败,先生忧愤深广。好友李慈铭殁,痛哭。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四十六岁。上书请求允许他个人向英人借款修铁道,为权臣所阻未果。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四十七岁。俄皇尼古拉二世阴谋办黑龙江渔业航务,先生怒斥俄大使。八月二十九日母丧,大哀重病一年,久治不愈,自开处方立治,因侍母疾日久,故通医书。袁世凯召先生去小站委以重任,谢绝。十月。德军侵胶州湾。康有为来吊,先生流涕告康可上万言书求变法。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年),四十八岁。奉母灵柩南归安葬。皇帝将重用康有为,先生赠《唐顺宗实录》,请康一阅,忧康改革过激生变。康读毕默然。五月应张之洞聘主持两湖书院。提出治学必实用,于人心世道利弊当探本清源。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年),五十岁。返家合葬父母于祖茔。回武昌时遇盗,失书籍碑帖数十种。居武昌株园,与陈石遗唱和,评议古诗。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五十一岁。八国联军入侵,先生携家眷在上海,本拟入京,见时局如斯,乃奔走南京,见两江总督刘坤一,赴武昌晤张之洞、总办商约大臣盛宣怀等,商定联合行动,使联军有顾忌,牵制侵略者。七月敌兵入都,九月李鸿章来沪见先生说:“倘某不出京,恐亦不免如袁爽秋遇杀身之祸矣!”先生大病一场。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年),五十二岁。春,至南京为刘坤一拟奏稿,提出:设议局,开书馆,兴学堂,广课吏,设外部,讲武学,删则例,整科举,设警察等十事。“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前八字为用,后八字为体。张之洞召见,共议新政,仍返扬州。不久任南洋公学监督。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五十三岁。辞南洋公学职回京刑部效力,前后十八年。住上斜街。调外务部合和会司员外郎。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五十四岁。任江西广信府知府。至南昌,巡抚柯逢时召见,共议全省大计。时土子不愿读书,先生引孟子语“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五十七岁。天主教徒王安之打伤南昌知县江召棠,民愤起报复,误伤法、美基督教牧师,法、美两国闻讯,兵舰开入鄱阳湖示威。巡抚胡鼎臣要杀百姓数人向法、美乞和,先生以为不可滥杀百姓,坚持谈判,法、美气焰收敛。四月任安徽提学使,赴日本考察,日人请教者甚多。归皖,设存古学堂,请陈抑斋按外国高校教学法,取各校高材生聚集一堂施教。与安庆名土马其昶、姚仲实、姚永慨、方纶叔博士、胡季庵、徐铁华论文赋诗。十二月升布政使,推行湖北、江苏新法,减轻租税负担。建天柱阁并作联语:“楼阁华严,乘大悲愿;江山中夜,嗟太平人!”有挂笏亭,幽静可读书,名官斋为“曼陀罗室”。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年),五十九岁。慈禧太后、光绪同日病殁。宣统元年,己酉(1909年),六十岁。创建造纸厂,外国求开铜官山,严拒。命日本教习去黄山采取植物标本,又命人采取霍山药材标本,甚丰富。又欲为两岳植物标本,未成。诏下为礼学馆顾问。八月张之洞卒,甚悲。自写五绝说:“了此宰官身,即是菩萨道。无佛无众生,灵源同一照”。为马其昶编订并石印《抱润轩文集》。命举人谢石钦赴日考察税制,日大藏省出示文书,谢等回国,编成一书,先生序印之。宣统二年,庚戌(1910年),六十一岁。校刊宋嘉泰本《白石道人歌曲》,附《事林广记》卷八、《音乐举要》卷九乐星图谱于后,与姜夔自度曲谱互相证明,用安庆造新纸印成。上书言国事,被权臣所扣压。赋一律寄慨:“不待招邀入户庭,龙山推分我忘形。留连未免耽光景,铺缀谁能较醉醒?两后百科争夏大,风前一叶警秋_。五更残月难留影,起看苍龙大角星。”贝子戴振到安庆,当局命出巨款招待,先生不许,得罪上方及戴振,后者以贪财色出名。先生上书乞退回故里。在皖五年,多病,夜眠二小时,仍坚持讲学会客。待秋后去沪时只有十万卷书,财物无多,人以为怪。十月回嘉兴,埋头读书,不闻政事。十二月整理审订张百熙《退思轩诗集》并作序。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六十二岁。去南京与杨仁山居士讨论佛学,一月始归,住上海新闸路三十三号,六月回嘉兴,七月大水,先生和郡守筹办救灾。事毕,清帝退位,先生常居上海。壬子(1912年),六十三岁。在海滨建楼,晨雾缭绕,似黄山峨媚山,作《山居图》寄意。中外登门求教者甚多。九月返嘉兴咏故园草木成九首诗。癸丑(1913年),六十四岁。题所居为《海日楼》。俄人卡伊萨林持辜鸿铭信求见,为作《中国大儒沈子培》一文:“夙闻儒者沈子培之名,兹得相见之机,余于彼所以期待之者至甚。前在北京,与中国儒者谈论,偶涉欧罗巴事每多舛伪。余意沈氏未必有理解欧罗巴实际之知识,迨一接其言论风采,而宿疑顿祛。沈氏实中国之完人,孔子所谓君子儒也。年逾六十,而精神毅力不异少年,蕴藉淹雅,得未曾有。殆意大利鄂那德达蒲思评论古代西欧之文明,所谓意识完全者,诚中国文化之典型也。其言动无不协于礼义,待人接物,遇化存神,彼深知中国之情形无论已;即于国外亦洞悉其情伪,所谓象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更能见微知著。平行崇孔教,恶改革,守旧派之魁首也。”(辜鸿铭译自卡伊萨林日记)弟子王蘧常先生评曰:“公在逊清觥之为维新之魁,何云恶改革?何云守旧?盖夫子之道,中庸而已矣。过与不及,皆公所深恶。卡氏未为知公也。”卡氏亦贵族,“改革”大抵指辛亥革命。先生在明,当抗清而死;在清当作遗老以终。此封建伦理使之然。重君主,轻民国,“民”又何曾有过“国”?在遗老中能改革陈弊,发展工厂铁道,比较重民生,合乎现实,在学术上勇于开拓、一点不守旧,与他门下的王国维同为悲剧人物。蘧老为师辩护,亦时代使然。后人苛求,何益?甲寅(1914年),六十五岁。回乡扫墓,登烟雨楼作诗多首。袁世凯连年派人问候,又聘为史馆总纂,谢绝。乙卯(1915年),六十六岁。王国维来请教音韵学,给以启导,王甚敬先生。浙人聘先生修省志,提出只续为宜,叙事起于旧志所止的乾隆元年,止于宣统三年,聘朱疆村、张尔田、王国维诸学者任事,人才济济。丙辰(1916年),六十七岁。袁世凯窃国,先生早洞悉其奸,与康有为等密谋倾覆之,见康诗:“巨君谋帝制。假尧衣弟佗。与公谋覆之,日夕同画沙。偕公被密捕,头颅巨万赊。”其中事实已难考订。王国维自日本来沪,先生说:“郝氏《尔雅义疏》一书于诂、言、训三篇,皆以声音通之,善矣。然草木虫鸟兽诸篇以声为义者甚多,似未能观其会通。君何不分条理之?文字有字原有音原,可作释例一卷。”王照办。五月袁贼死。七月,去敦煌盗过唐人手迹的法国人伯希和来与先生讨论契丹、蒙兀儿国书及摩尼、婆罗门诸教源流。丁巳(1917年),六十八岁。四月张勋北上,五月七日先生抱病北行。十三日溥仪复辟,授学部尚书,二十五日事败、奔弟子封家,一见痛哭,七月乘海船归沪。冬大病,头重脚轻。戊午(1918年),六十九岁。亲友弟子拟庆先生与夫人七十双寿,苦辞。书商送来元刻明补《乐府诗集》一百卷,乃以此为庆典纪念品。秋移居威海卫路二百十一号,题寓楼为“隐谷”,自号隐谷居土,筹备亚洲学术研究会。题在安庆所作的词为“_词”。己未(1919年),七十岁。二月十日起写《月爱老人客话》一卷。海内赠寿文寿诗甚多,先生以自寿诗作答。夏,移居新闸路九十一号,写成《全拙庵温故录》。庚申(1920年),七十一岁。为日本学者白川省三讲《尚书》。九月中风,神智清楚,年终痊愈。辛酉(1921年),七十二岁。弟殁大哭,病数月。始卖字以自给,求者极多不暇接,日本人尤众。壬戌(1922年),七十三岁。正月病愈,三月回乡扫墓。四月弟子林殁。又病,病中每日看书,无学不治。六月十一日,与夫人结婚半世纪,按故乡风习重偕花烛。七月十五日复病,得樊公诗,和以七律五首,后不再作诗,兹录其一:“不死何妨更论文?冀州飙举思夫君。金壶墨尽搜残刻,黄叶阶干省旧闻。俗谛一星成劫火,故人千里梦秋云。年年心绪凋残尽,念我桓山鸟失群。”十月初二中午起书二对联。初三殁。癸亥(1923年)。十一月初六葬于祖茔侧南门外王店榨_村。别名先生别名颇多,见于题跋者有:惹庵、忆庵、乙僧、寐翁、睡庵、睡翁、乙叟、逊斋、逊翁、耄逊、巽斋、逊叟、李乡农、馀斋老人、茗香病叟、孺卿、皖伯、宛委使者、菩提坊里病维摩、释持、梵持、建持、持卿、随庵、守平居土、谷隐居土、浮轩、癯禅、癯翁、东畴小隐等等。著作先生著作多,刻印少,现大部散失,存目四十八种:地理十五种,计有刘宋法显《佛国记校注》一卷,唐樊绰《蛮书校注》十卷,《诸蕃志校注》二卷,《蒙鞑备录注》二卷,《黑鞑事注》一卷,《元秘史笺注》十五卷,《皇元圣武亲征录校注》一卷,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二卷,《西游注录》一卷,《塞北纪程注》一卷,《异域说注》一卷,《近疆西夷传注》一卷,《岛夷广证》二卷,《女真考略》一卷,《蒙古源流疏证》八卷,刑法二种,与徐博泉同辑《汉律辑存》一卷,《普书·刑法补志》一卷,二稿已佚。佛书菁华录《佛藏一勺》四卷。《海日楼文集》二卷,《乙庵诗存》、《海日楼诗集》十二卷,朱古微编、陈石遗序《海日楼诗补编》,李证刚编词四卷,书牍二卷,王蘧常编《类贴考》、《寐叟题跋》、《碑跋》一卷,其他札记十四种。

172 评论

相关问答

  • 扬州苏扬职业培训学校

    别被学校介绍和照片 这个学校很差 我在那里呆了两年 学校设施差 在用的教室设备破破烂烂 大多教室都是不用的空积灰的 食堂伙食很差大概是附近最差的而且价格贵 我们

    车厘子妈妈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菁诚职业培训学校官网

    电工证的发证部门一般接受个人报名,到安监局报名或者培训学校都可以报名的。 1、要考电工证首先要清楚自己是要考哪个证书,电工证共分为三种,电工操作证,电工职业资格

    光吃光吃。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扬州苏扬职业培训

    现在很多毕业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想学门实用一点的技术,有想学电脑的、学厨师的、还有学汽修的。下面我们来说说学修理汽车有前途吗。如今汽车已经成为平民化的代步工具,汽

    有饭无范儿 10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扬州点菁职业培训学校地址

    扬州市汽车技工学校(扬州汽校) 江苏汽车高级技工学校创办于1978年,隶属省交通厅,办学规模1000人,是交通部规范化技校、江苏省重点技校、扬州市文明单位,并定

    aifayewo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杭州菁才职业培训正规么

    衢江区职业技术学校衢州一中衢州二中衢州三中衢州高级中学菁才中学浙江衢州巨化中学衢州杜泽中学衢州仲尼中学衢州大洲中学衢州华茂中学(属于二中)衢州菁才中学(属于一中

    吃货在学厨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