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5

行者孙llllll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重要性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水香蓝草

已采纳

概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行政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究竟是做什么的,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为国家做什么事情,新开的社会工作专业以后是如何发展的,社会工作在社会行政中的作用是什么?以下是我整理的概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行政中的作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社会行政及社会行政的含义

基德尼夫、斯基德莫尔等给社会行政下了定义,社会政策转化为和社会服务相互转化的过程就叫社会行政,而社会行政又分为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福利行政。中国的社会服务机构有许多,有政府、事业单位,还有群团组织。

二、中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及社会工作者在社会行政服务中的作用

第一类:社会工作者在政府中的作用

中国社会工作者在政府中主要担任社会保障(福利)任务,有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社会工作者主要根据服务制定计划、政策。福利服务及“五保”在民政部开展是个范例,其工作实质涉及对服务对象安排并进行评估。街道工作,也包括帮助就业、扶贫帮困等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工作组织有了大的进展。社区、街道工作,也包括帮助就业、扶贫帮困等是新发展起来的。新建立的社区服务,远远超出过去居委会。就政策上说,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对卢湾区社区社会工作者594人情况作了一个调查,制定了社会工作的政策。

第二类:社会工作者在群团组织中的作用

群团组织主要有老龄工作委员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工会、残疾人联合会和红十字会。在这些群团组织中,社会工作者起着规划、组织、指引、支配的作用,其中政策的拟定、组织的整合、授权、调解、沟通等等都由社会工作者完成。其中涉及社会工作者实践方面的有老年社工、残疾人社工、优抚安置社工、青少年社工、妇女社工。

第三类: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作用

中国事业单位有行政支持类、经营开发服务类、社会公益类。而在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中又分为三类,一类由国家全额拨款,担任政府制定的公益服务工作,这种服务是无偿的,如儿童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等。这类单位业务活动的方向、目标、内容等均由国家决定。二类属于部分拨款事业单位,面向社会供给公益服务,常见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普通高等院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这类单位由国家确定公益宗旨,自助开展业务活动,并依法取得服务费,主要用于公益,国家财政根据不同情况补助相关经费,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三类主要是指从事的活动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事业单位,具有一定公益。社会工作者做学校心理学家和学校咨商人员,这里实践包括在学校和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者在身体健康档案管理、扶助科研工作、健康教育调解、公共卫生职业配合等方面工作。这里社会工作者充当促进者、咨询人、经纪人、调解人、监护者、倡导者。所谓促进者的角色就是社工名词“助人自助”(助人自助是促进他能与各种资源连接起来并使服务对象得知自身改变的潜力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经纪人的角色认为案主的需要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机构的制度,有效地把机会和资源公平分配,更有效地满足服务对象。例如帮助案主找工作,申请低保等都属于任务。

第四类: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的作用

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又分为三种:这些民间组织国家稳定拨款,一是由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这些协会涉及到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比如对社会有困难人员和地区的帮助和集资等等。二是完全民间组织,是纯依赖收费服务支持和社会捐助的社会服务机构,例如,服务弱智成年人的“北京慧灵”;服务自闭症儿童的“北京星星雨教育中心”;服务农民工和打工者的“北京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服务妇女的“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等。三是契约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是在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趋势下成立的组织,由政府提供服务场地、社会工作者工资,对部分机构政府还提供了服务经费,其服务的内容包括政府资助要求的“公共服务”,以及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提供自主的“专业服务”,如深圳的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青翼社工站、上海阳光服务站等。

三、小结

社会工作在国外的身份和医师、会计师、律师等一样,工作的专业性高,接受高等教育后,才能执业,社会组织不仅有优良的沟通方法,而且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关键时候能缓解压力,社会工作者根据“诊疗”结果,“制作”缓解办法,制定援助计划方案等,社会工作专业除了专业课外,还要学习相关政策,并对之进行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社会工作者人事制度改革浅析.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2]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医院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3]社会工作者考试:学校社会工作的意义.

[4]中青联发[2007]41号关于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工作的意见.

档案信息安全是现今档案管理工作的生命线,研究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有利于拓宽档案管理保护领域、发展档案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完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安全素质

信息安全素质是指社会成员在信息安全领域所具备的基本信息素质。对于信息社会环境中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更是集中于在网络环境中管理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的意识、能力。

二、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现状

(―)信息化管理意识欠缺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的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向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管理并重的新模式迈进,并向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思想观念的陈旧使部分档案工作者满足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即使装备了现代信息设备,也仅仅将其视为对传统工作方式的补充。有些人对档案信息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没有将电子文件看作我国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尚未意识到档案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对具体到自身工作环境中应当怎样预防、发现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往往无所适从,信息化管理的意识相对比较缓慢。

(二)信息化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掌握的技能方法如果不及时更新就会很快就会过时。档案工作者不是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缺乏使他们虽然意识到自身信息安全技能的不足,但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提升专业水平的制度要求和定期的培训机制,使他们的信息安全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于老的档案管理者虽然掌握了档案管理知识,但是缺乏信息技术能力,不少掌握信息技术的年轻档案工作者有的虽然掌握信息技术,但是又缺乏档案管理知识,而有的年轻的档案管理者由于在待遇、职称、前景等问题上的偏差认识而主动改行从事其他工作,使得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的档案部门更加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

(三)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未全面实施档案工作者从业资格制度等准入制度,因此缺乏对新进的档案工作者的计算机能力、信息安全素质等方面的限制。这使得各级档案部门在选拔培养档案干部时只能由主管机关、主管领导来掌握调入人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而缺乏明确的专业指向性。对于己经从事档案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他们的年龄、专业和其他原因造成其自身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比较欠缺,相对来将他们的信息安全素质的不足就更加明显。同时档案工作者技术职级晋升的各项考试中,缺乏有关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考核内容,因此部分人事管理部门缺乏提高和激发档案工作者自身信息安全素质的主动性的激励机制。

三、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的对策

(一)加强档案管理者对工作的责任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领域、新门类、新载体档案不断涌现,给档案工作者在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历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即档案工作者要认识到档案事业发展的必要性,要把工作的着力点转向未来,深化服务意识,树立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完善服务的观念,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综合功能,更新服务观念,拓展服务领域,改革服务方式,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培训

对全体档案工作者进行信息安全素质教育。无论是新人的人员或是已经从业多年的老档案管理者都应根据掌握的档案管理知识的不同进行相关培训。其次,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岗位、职责和承担的任务不相同,进行培训时应当对档案工作者区别对待,从培训的时间、内容、考核等多方面体现出培训差异。

档案工作者在掌握了信息安全技术后,应当明确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合理地使用信息安全技术,提髙信息档案管理质量。

(三)完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虽已颁布了一些涉及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但这些标准和规定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中直接与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要求相关的内容几乎没有,这使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从根本上无法改变我国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的现状,因此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准入制度,结合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拔综合信息素质水平较高的人员进人档案管理队伍,其次,将信息素质考核纳入到档案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调整的政策规定中,将信息安全素质方面的内容加入到各级职称考试当中,用以引导和督促档案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档案信息管理的相关内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以岗位不同的工作内容为依据,在法规制度的具体管理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到岗位的差异,细化具体操作,以便于具体实施。

四、结语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的电子文件越来越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档案工作者的信息安全素质直接关系着电子文件的安全,并影响到国家的信息安全。当前档案工作者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不断改进档案管理方法,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强化提髙档案工作者自身的信息安全素质,使档案工作者能够在信息化社会中有效地履行自己的历史责任,实现档案管理的安全化,科学化,现代化,使档案管理步伐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的需要。

摘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档案馆的高速发展成为必然,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有了新发展,档案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

关键词:

数字化档案馆;档案;素质;职业道德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已到并驾齐驱的时代。数字化档案馆是传统档案馆的发展,是传统档案馆服务发展的延伸,使得传统档案馆工作方式得以创新。

1、数字化档案馆与传统档案馆的关系

传统档案馆

档案馆是收藏具有一定范围的和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通过科学管理和开发,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例如:西周王室档案库天府,西汉时期时期的石渠阁,唐代的甲库,南宋的架阁库等都是各朝保管档案的机构。

数字化档案馆

数字化档案馆是依托传统档案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档案保管机构,称之为第二代或是升级版的档案馆。数字化档案馆的材料来源之一是需要把大量传统档案馆已经存在的不同载体(如纸张、相片、录音带等)所存储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信息,其二是直接接收的数字化档案材料。数字化档案馆存储信息量大、节省了大量的库房资源。档案管理者要转变思想观念,要以档案使用者为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检索速度,加强服务能力。数字档案馆建设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要向先进的数字化档案馆太仓市档案馆学习,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向前迈进。将实现档案数字化这个目标钉下去,前景规划好,把进馆档案逐步数字化,对新接收档案有电子版,全面加强档案数字化进程。

数字化档案馆的优劣势

数字化档案馆馆藏范围大,资源丰富。通过互联网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多人同时利用档案。使档案馆的服务方式得以创新。但是传统档案馆的法律凭证优势依然是数字档案馆短期内无法实现的,如果遇到历史遗留问题或者是法律问题需要以档案作为原始凭证的时候,仍然需要到档案馆查询原始的实体档案材料。

2、新时期的数字化档案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

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重要的历史资源,档案工作的政治性要求档案工作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有档案保密意识,严守国家机密、不传密、不泄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在数字化档案馆发展时期,档案管理人要不断学习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加强防范网上窃密事件的发生,保护好档案安全。

提高服务能力、增加社会公众信任度

档案工作者要满足文件形成者、使用者及档案管理的需要,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使用需求,达到利益最大化。熟练掌握档案工作的各项业务,提高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加强道德修养,避免任何一次不道德行为的出现,增加公众信任度,推进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

加强继续教育及培训、多引进计算机方面人才

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需要积极引进档案相关专业如档案通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人才,逐步实现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熟练掌握档案数字化操作系统、复印、缩微、录音、录像、刻录等各项技术,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中要学习、吸取先进典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经验教训,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少走弯路。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要严格遵循各项标准。要按标准来规范接收电子文件,加快数字化档案馆服务平台的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

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由于本人接触不到档案所以很多人觉得档案很神秘又没有用处,不加关心,因此档案工作者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减少档案“说起来重要,现实中无用”、档案到用时无处查找等现象的发生。

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有耐心和优质的服务态度

由于档案存放对于库房的温度、湿度、光线等有很高的要求,档案库房空气流通较差,为避免虫害发生还要放置防虫药,年代久远的档案还会滋生螨虫、霉菌、大量粉尘,档案人员在大量接收查验档案时,全体同志中普发角膜炎、咽炎、肺炎、支气管炎、鼻炎、皮肤瘙痒红疹等疾病,我市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因此住院多人。档案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强烈的责任心、持久的耐心。由于档案利用者对档案专业知识不了解,经常出现不知道查询哪项档案、什么资料应该归档、如何查询、到哪查询等各种问题,对于这些档案利用者档案管理人员要耐心细致的讲解,节省档案利用者的时间、精力、金钱,解决档案利用者的烦恼。

3、数字化档案馆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档案职业道德是档案工作者在从事档案行政、档案保管和利用等各项职能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规范。档案管理人员要用正确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来规范行为,协调处理好各层次人员之间的关系。

心系祖国、奉献社会、守护历史记忆、维护史实安全

档案在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档案管理人员要有爱国精神、自我牺牲精神、维护档案的安全、尊重档案历史事实、保护档案历史原貌。档案是各项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法律的有效凭证,绝不允许有篡改档案的现象发生。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严守秘密

档案管理人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有责任心,具有奉献精神,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好相关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传播信息、服务社会、专研业务、协作创新

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新时期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使档案管理健全、完整、安全,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民众对档案的认知度,研究各项相关业务知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档案及档案工作者的价值。档案管理人员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服务者,要以良好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赢得广大民众的信任。要有创新意识,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能力,促进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新时期数字化档案馆对档案人要求更高,档案管理人员要传播正能量,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人员要合理规划,在推动数字化档案进程中要克服畏难心理,严格规范归档文件的标准、格式、材料收集齐全,加强档案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杨冬权.在全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10日

161 评论

泡沫鱼头

导语:在国外社工是一项收入很高且热门的职业,而在我国社工才刚刚起步,香港和广州地区社工体系比较成熟。其实,现在我们国家很需要专业社工人才。国家领导已增加了对社会工作的重视。 在国际上,通常称专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为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目前一个公认的看法是,社工被称为“社会工程师”,是处于政府、社会同个人之间的缓冲区,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对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许多人来说,社工的概念尽管还有些陌生,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而今,这个蒙着神秘面纱而又温情脉脉的崭新职业,已经呼之欲出,渐露头角。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工人才”的有力支撑。在我国大陆,社工这个一直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职业2012年以来急骤升温,用“高调亮相”来形容现在的社工这种喷薄而出之势最为恰当不过了。 党的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在中国建设宏大的社工人才队伍。首次将“社工人才”写进中央文件,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当国家从制度层面上建设一支队伍,社工就不是混同在社区和福利机构中的模糊陌生职业,它开始挺立在人们的视野中,它预示着社工春天的到来,预示着社工新时代的开始,也预示着社工职业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可以肯定,“社会工作”是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的一个关键词,这对全国社会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社工职业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2012年11月24日,深圳又传来利好消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次进入民政工作任务,与民政干部职工队伍、社会志愿者队伍并列为民政工作的三支队伍。国家民政部宣布,“十二五”期间,我国民政系统要争取培养超过10万名社会工作人才,并在所有民政范围服务类机构以及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配备相应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2012年底,中国第一个社会工作学院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 社工职业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从培训、认证、安置就业,国家在体制上给这个“冷门”职业提供了展现在人们眼前的绿色通道。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业的诞生,因为将给公益事业注入专业的、新鲜的血液,也必将为自身发展孕育澎湃的动力。这一点可以从上海2012年举办的几场社工招聘会得到证明。在招聘会上,大批报名者蜂拥而至,现场的火爆程度大大超过人们预料,报名总数也比2011年第一批增长了一倍多。与此同时,前来应聘社工职位的人员学历水平也较以往更高,大学本科生,甚至英国、澳洲等地留学归来的高材生也加入了应聘者的队伍。难怪有专家说,“社会工作的春天来了”。 社工在我国的发展始于专业教育。1988年,北京大学设立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社工专业,开始了重建社工专业教育的进程。到2012年底全国有近200所高等院校设立社工专业,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同时,上海、重庆、江苏等部分省市还相继建立社工专业自学考试制度。社工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社工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设以及社工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000年,从香港社工发展中获得启发,国家民政部开始向人事部提出关于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并于2003年初向各省市民政厅下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通知》,积极倡导有条件的省市大胆开展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试点工作。2003年上海市率先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同年,江苏省建立社会工作者水平等级考试制度,浙江省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北京、天津、福建、重庆、广州、宁波等城市也在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试点。虽然国家统一的社会工作职业评定还没有正式进行,但是可喜的是已经起步了。 2004年5月16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从工作标准角度规定了社工职业的工作要求、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社工被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新职业。但其侧重的是建立职业技能资格制度,在职业鉴定中地位设定稍低,与技工排在一起。而在西方和我国港台地区,社工属专业技术人员。鉴于此,2012年7月20日,国家人事部和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将社工纳入专业技术的范畴。2012年12月13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在深圳成立,这意味着我国社工职业水平评价工作从此有了权威性指导机构,标志着我国社工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与此同时,社工人才的出路问题也在国家重点考虑之列。国家民政部门将率先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残障康复、公益类民间组织和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设置社会工作者岗位,多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民政工作领域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北京市宣称,“十二五”期间,将对各居委会主任、村委会主任、社区服务人员、殡葬工作者等社会工作者评定初、中、高职称等级,并考虑相应的待遇。而广州日前出台的《广州市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暂行规定》指出,社工可通过认定、考试和评审等方式取得职业资格,即使居住在广州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也可申报社工职业资格。 社工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美国专业社工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日本为5‰,加拿大为‰,我国香港地区仅注册的社会工作者就占总人口‰。按发达国家和地区标准,我国至少需要200万专业社工,也就是200万个工作岗位。目前,我国有城市低保对象22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6500多万,残疾人口8200多万,重点优抚对象460多万,孤儿万,还有老年人口亿,常年受灾人口1个多亿。但截止2011年底,我国民政系统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仅有万。仅就工作量而言,平均1个工作人员要为1000名重点民政对象提供服务,这与社会工作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这个角度来说,社工人才缺口很大,社工职业大有用武之地。 按照新的国家标准,社工岗位将分为四类:一是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如民政部门,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主要业务部门,要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二是公益服务类的事业单位,如各类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社会救助机构、优抚安置机构等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要大量设置社工岗位;三是社区,包括街道和居委会两个层次,要结合本社区特点,在社会工作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工作站等大量设置社工岗位,使用社工;四是大量民办的公益性、慈善性社会团体、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如养老机构、助残机构、青少年服务机构等,要配备必要的专职社工人员,提供专业服务。从中可以看出,社工最主要的就业领域是:学校、企业、医疗社工机构、老年福利机构、矫治机构、社区部门、社会保障部门、青少年工作机构、婚姻辅导机构、家庭社会工作机构、居民小区等。 在国外,社工处于中产阶级收入水平。在我国香港,社工专业毕业生一般要比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薪水高出约20%左右,一般初级社工月薪在~万元港币,高级社工年薪能达到40万元以上。社工在我国是个全新的'职业,它的薪水应该处于什么标准?是否有相关的职业可以参照?社工目前的收入水平与其付出的专业劳动是否成正比?等等,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有望较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给专业社工提供用武之地。上海日前表示,即将出台《上海市在社区推进社工的实施办法》,对社工应得的薪酬、岗位做出明确规定,成熟的“一级社工”月收入有望突破万元。 正如其他新事物一样,社工职业作为一种创新,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和趋势。也正因为如此,它不可避免地受着这样那样的因素制约。缺乏规范的岗位设置、科学的从业标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认同等,是我国社工职业发展缓慢的普遍原因。 长期以来,社工一直处于“冷门”状态,甚至大多数人把社会工作误以为成简单的“居委会工作”,“老年人做的事”,社工职业总体上专业化程度还不高。目前在职在岗的社工绝大多数都未接受过专业学习,而从高校科班毕业的那一小部分社工,实务能力也难如人意。尽管培养或引进了部分社工人才,但现有从业人员总体上学历、水平较低,而且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工专业教育,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缺乏行业自律和评估,无法有效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上海浦东区为2012年司法社工试点区,但其社工多由司法系统转岗或社会招聘而来,真正社会专业出身的所占比重不到1%。 社工职业还面临一系列体制性障碍。比如,社工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身份与薪酬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职业资格认证没有发挥提升“人才价值”的实效,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不挂钩、与岗位配置不配套,人才聘用缺乏统一标准,服务价值长期被低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体制没有确立,行政、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各类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大量社工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社工职业的大力发展。据悉,北京大学社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前沿社工的学生不到10%。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比率还高一点。社工毕业生考研、出国、流向其他行业的较多,流失率不小于40%。2012年上海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比2011年减少了近4成。其中“社工人才”比较集中的复旦大学2012年毕业22名大学生,但真正从事社工行业的只有2人,从事相关行业的有3人。在社工刚刚起步的今天,更多的广大“社工人才”“翘首企盼”决策者能够出台更加明晰和有力的政策。 一种新职业受到重视需要时间,我们的观察仍须假以时日。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做出积极探索:如广州的东山荔湾等地接受了社工专业者的思路,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番禺荔湾等地试设禁毒社工等。但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不仅仅是社工人才之福,更是将社会工作推向前进之必要,最终有利于协调经济与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38 评论

龙舌兰日出shine

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理解

导语:社会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下面是一篇关于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理解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对该职业的深入的理解。

对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价值伦理,理论基础,方法技巧,动用资源进行一番思考之后,我发现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首先,从社会工作的功能着手分析,就会发现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提出过社会溃败的概念,所谓社会溃败就是指社会机体的细胞坏死,机能失效。个人也好,家庭也好,都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避免这些细胞的坏死,社会工作者就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要做的不仅仅是助人,救难,解困,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人发展。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做自己的目标。社会工作者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健康发展,也就为整个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这也就对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价值伦理,理论基础,方法技巧,动用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价值伦理?又会有那些现实困境呢?

尽管西方社会工作体系存在矛盾与争论,但“爱人”“助人”是不争的核心价值观念。“爱人”“助人”不仅是西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此基础之上,社会工作者就应具备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和竞争的社会基本价值和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敬人等专业价值,树立“为人服务”的观念,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利他型的人格。如果只把社会工作当做谋生的职业,我想这样的人是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社会工作者。那么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困境,社会工作者也要生存发展?他们的权益又该得到怎样的维护呢?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包括当事人利益的首要性。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和特权,做出一切努力来最大限度地培育代表当事人的自我决定权利。尊重当事人的秘密和隐私。当设定费用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应该保证其所履行的服务于当事人的支付能力比较合理公平。前三点与社会工作者的技能有较大的联系,费用却是我们在现实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参观老年公寓时,护理老人的社工就对自己的收入提出了不满,对五位老人实施全护,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才1600多元,而且休息的权利也得不到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工必然是带着不良情绪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保证前三点伦理责任的实现呢?毕竟社工也是人,也需要自身的发展,而案主通常是弱势群体,无法支付高额的费用,而在中国,NGO,NPO发育又不完善,那么政府是不是应该在这方面担负更多的责任呢?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实际上能够节约社会管理的成本,如果有社工前期介入,北京同仁医院徐文被砍的惨剧也许就会避免。社会工作者需要较高的价值伦理要求,同时他们的权利也需要保障,也只有在社会工作者的权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谈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伦理要求才不会那么空洞。

在我看来,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理论基础不一定有多么深,但广度要求较高。

社会工作者区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等,让他们在这些领域有较高的造诣确实有些强人所难。我想社会工作者的理论基础要广,能够应对多样的案例情况,并确保能够解决案主的问题。在我们上课所接触的案例中,较多的应用了偏重于心理学相关理论,比如人本治疗模式理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等。由此可见,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权”或“倡导”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等也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掌握。此外,我认为,社会工作者不仅仅局限于一些理论,在法律常识,健康常识上也要有较好的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案主服务。

社会工作者在具体为案主服务时,也要掌握较好的方法与技巧。

从我们上课所接触到的案例来看,个案社会工作基本遵循接案 ,预估,计划,介入,评估 ,结案的工作程序。在接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案主个人资料,个案背景,接案原因进行全方位收集,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估,如果超出了社工的能力范围,就有必要建议专业机构和人士的介入。在介入个案过程中,则要注意与案主沟通的方法技巧,学会运用各种社会资源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我也深刻的体会到方法技巧也必须建立在耐心和对社工事业的奉献基础山,把方法技巧深深内化于心才能得到较好的工作效果。

在总结案例的基础上,我发现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学会动用各种资源。比如,家庭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学会通过案主的亲人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在大班个案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就是与陈姓小朋友的母亲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在其母亲的帮助下帮助案主解决自身问题。社交资源,案主的好朋友往往能对案主有较大的影响,社会工作者要学会通过案主的朋友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单位资源,在中国这种特殊国情之下,单位对一个人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社会工作者适当的与案主单位接触,通过单位的影响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政府及社区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学会通过官方机构的政策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在退休老人照顾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就是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来解决案主的住房问题。专业资源,当社会工作者发现自己无法满足案主的要求时,要学会求助心理医生,法律工作者等专业资源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山西电视台某频道有一节目叫《小郭跑腿》,节目里的记者就是扮演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帮助一些处于家庭纠纷,人际矛盾等人们,节目中的记者往往就是动用了案主的朋友圈,社区街道,村委会等各种社会资源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其中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之处。

总之,社会工作的重要功能就决定了社会工作者在价值伦理,理论基础,方法技巧,动用资源等方面的较高要求,建设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任重而道远。

211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重要性

    概述社会工作者在社会行政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究竟是做什么的,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为国家做什么事情,新开的社会工作专业以后是如何发展的,社会工作在社会行政中的作用是

    行者孙llllll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分析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的确是 社会转型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 工作种类 他是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大众的一个工作团体 但是没有政府的 行政职能。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民对

    evanzheng201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社会工作者主要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因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可以将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归纳

    酸奶娃儿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一)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角色 1. 服务提供者 2. 支持者 3. 倡导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1. 管理者 2. 资源争取者 3.

    詹姆斯尐雪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关于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的确是 社会转型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 工作种类 他是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大众的一个工作团体 但是没有政府的 行政职能。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民对

    小呆呆321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