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2

贪吃的小四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缕青丝万缕愁

已采纳

政府放权,加强管理工作。政府在对社会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适当的放权,加强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相对统一的完善的社会工作管理部门,在西方的社会工作中都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社会工作的管理,如资格认定、职业规范、登记注册等等。目前,我国的政府部门虽然设有管理的部门,但是都不完善和规范,因此,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专门的社会工作管理部门,加强社会工作的规范度;其次,政府要加强社会工作的宣传工作,让民众了解社会工作并树立社会工作意识。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民众还不能够真正的理解社会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政府要通过宣传让民众树立起社会工作服务的理念,自觉主动地加入到社会服务工作当中。高校要加强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教育是实践和理论联系较为密切的教育,目前的高校教育大都重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高校要加强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教育。这就需要高校和相关的社会工作机构或者是政府的相关部门建立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能够为学生以后从事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素质。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尤其是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对社会工作开展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要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素质,加强专业知识和道德的修养,两者不可偏废,不能够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道德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工作中道德水平有时比专业知识更重要。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素质需要社会工作者自身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社会工作者素质的提升。完善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制度。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和保障,因此,完善社会工作机构管理制度对社会机构的有效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够促进机构内部人员素质的提升。社会工作机构是联系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之间的桥梁,能够促进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就需要社会工作机构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完善机构的管理制度。首先,要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合理有效的制定相关的制度;其次,要根据机构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员工和整个机构运行方法的制度。总之,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机构发展和社会工作的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调整,直至能够真正的发挥自身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总之,社会工作职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工作职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也不是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而是需要政府部门、高校、社会工作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促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203 评论

小黑鬼佐二

一)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1.完善岗位设置。促进社工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专业社工工作要完善管理办法,一般情况下遵循每20 个服务对象配备1名社工,如不满20人,则按照以一类服务对象为主,兼顾其他服务对象的标准确定工作人员及工作量。同时理清服务对象,明确不同岗位社工的职责分工,把社工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在专业领域发挥作用。2.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训。鼓励社工参加学历进修、全国初/中级社工师和心理咨询师考试,通过此类考试的,给予一次性的奖励。3.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资待遇。按照社工的学历、职称、工龄、工作绩效等合理设置工资标准,交纳五险一金,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既满足社工基本生活保障又能调动社工的积极性,吸引和留住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有效地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水平。4.加强专兼配合。加强专业社工与社区、社团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公益服务、志愿者资源,实现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资源配置,形成优势互补、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二)加强对社工机构的扶持力度。1.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就业渠道和专业提升的载体,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为政府和社会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提供平台。加大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建设运营和购买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自主创业,组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优化配套机制。政府扶持是发展社会工作的主要推动力量,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社会工作发展。一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政府购买服务纳入政府预算序列,建立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二是对提供非盈利性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基金管理政策,鼓励其面向社会募集资金。3.完善项目招投标。梳理政府的社会服务工作,以项目合约的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逐步实现政府从对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并最终成为公共产品的购买者、服务标准的制定者和服务质量的监督者。鼓励有关机构设计出符合对象需求的项目,扩大项目覆盖面;推动好的项目长期化、持续化开展;优化项目经费核算方法,提高人员费用比例,保障项目正常运行。

90 评论

大胃王与王囡囡

浅析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导语: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

社会工作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在落实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伸张社会正义、实践社会民主、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我国,面临着相同的任务和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陆续提出了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任务,给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一、发展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1.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

所谓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它与人们把本职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专业性助人活动称为的社会工作,有本质不同。

2.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有两方面: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3.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就其领域而言,已经从社区、慈善场所扩大到学校、医院、福利机构以及企业、监狱和法院等。就其工作对象而言,已从困难群体、边缘群体逐步扩大到所有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的人群。就其功能而言,已不再仅仅是帮助穷人的慈善行为,而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协调与社会控制手段,运用它可以有效地扶贫帮困,整合社会矛盾,预防社会犯罪,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1.社会工作者主要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划分

社会工作主要存在于社会服务领域。一方面是为困难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的领域,服务对象有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失业者、吸毒者;另一方面是在一些特定机构中开展的社会服务,如在学校、医院、企业等开展的社会工作。工作岗位分成四类:一是公务员岗位系统,二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三是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的相关岗位,四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岗位。

2.社会工作职业化趋势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中,其基本的趋势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走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整个社会结构向和谐社会方向发展。目前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越来越趋于完善,我们需要对照当前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等相关社会政策,更加主动地去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3.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社会工作需要高于一般职业的智力和技能,它具有的独特的人文情怀和人本文化作为其价值理念的根基,形成“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取向,从社会工作专业能力构成的角度来看,目前具备这些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非常稀缺。

在我国大陆地区,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职业化水平不高,社会工作没有从政府、社会团体的行政性工作中完全分离出来,所以,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还不很清晰。但是,由于社会工作是服务人的专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社会工作专业的用武之地,所以,目前中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十分广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再次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和“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任务,都显示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的政治意义。

三、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

1.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

国际上公认的社会工作的三个独特功能,与传统的民政工作相比,在社会功能上更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对于社会管理手段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工作人才的有力支撑。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但有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而且能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2.我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我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需要把社会工作作为第一任务。社会工作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它体现了社会的良知,并通过向他们提供帮助促进社会保障。因此,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对我党新的执政理念的最好诠释。二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需要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诉求的专业优势,把党的政策用科学知识和方法送到群众中,成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生力军,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党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夯实党的执政基础。3.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促进社会管理有重要贡献

一是有助于社会政策的有效实施。社会政策比较注意群体的一般特征,比较注意通过划一的、行政化的行动去解决问题;而社会工作同时还注意受助对象的心理反应。优秀的社会工作者能够用比较个性化的方法传递对人的关怀,从而在社会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更积极的效果。二是促使建立更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可以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可以拓宽社会服务范围,创造大量社会工作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可以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可以发挥社会工作平等、尊重、民主、诚信、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协调社会关系、增进社会功能、促进公平正义、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可以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落实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等方面的社会政策,建立健全我国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四、结语

社会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水平不高。因此,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这不仅是我们党的重要决策,更是由我国当前社会的基本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262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管理体系建设

    专业社会工作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了。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工被誉为是“社会工程师”,具有极高的美誉度和社会地位。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

    小龇everythi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社会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

    专业社会工作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了。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工被誉为是“社会工程师”,具有极高的美誉度和社会地位。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

    丁凤121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社会工作者行为标准化建设

    一名合格的社工,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品格、责任心、勇敢、善良、表达能力强、沟通能力过硬、坚持原则、善于发掘并整合社会资源、寻求社会支持系统。认可社工的价值理念,

    宝贝baby996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社会工作者诚信体系建设

    法律分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是: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政府负责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健全法规和标准,培育和监管信用服

    寻找美食的虫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

    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含金量 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含金量,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简称社工证,社工资格考试是民政部和人社部共同组织的,旨在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社会

    不蓉错失927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