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3

吃货小郡主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原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2000west

已采纳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不同的行业工作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工作目标是不同的,妇女社会工作者通常都是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那么,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

(1)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2)重塑自我,提升对自我的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

(1)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2)提升性别平等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3)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3、最终目标

(1)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2)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3)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三个目标层次之间是递进的逻辑关系,不可割裂的,它们显示了解决问题的不同 层面。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

(1)承认妇女的多样性以及与其一起工作的视角的多样性。

(2)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3)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她们的生存选择。

(4)认识到妇女本身也是一个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

(5)妇女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

(6)增加妇女的资源和选择的多样性。

(7)将个体与群体联结起来,促进妇女之间特别是具有类似经历的妇女互助。

(8)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是平等的

(一)妇女社会工作含义解剖、特点

1、妇女社会工作含义解剖

(1)主要工作对象:妇女。

(2)理论:社会性别视角、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

(3)基础:总结和提炼出的本土妇女工作的实践经验。

(4)工作内容: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发展问题,满足妇女的社会福利,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

(5)目标:实现性别平等。

2、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每个妇女的情况不同,包括民族、职业、年龄、贫富状况、家庭状况等,社会工作者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开展服务。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妇女社会工作的起点)。

(3)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

(4)两性生理差异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

(5)强调“个人的即政治的”(妇女的个人问题是由制度和社会原因导致的)。

(6)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微观)

(1)缓解心理压力、宣泄情绪。

(2)重塑自我,提升自我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中观)

(1)协助重新界定妇女的问题。

(2)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的认同。

(3)建立妇女支持小组,减少成员孤独感。

3、最终目标(宏观)

(1)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2)建立妇女网络和网络之间的链接。

(3)倡导和建立社会的性别公正、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了解)

(1)承认妇女的多特性。

(2)尊重文性的力量,妇女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3)妇女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4)文性是发展的主体,不是客体。

(5)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她们的生存选择。

(6)连接社会资源,地加妇女可支配和可选择的资源。

(7)将妇女置于所处的社会情境中,促进有类似经历的女性组成互助小组。

从三方面来理解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

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轻成员的孤独感。

3、很终目标

重新建构权力关系;建立妇女网络和网络之间的连接;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婚姻和家庭工作

1、关系调适: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

2、单亲母亲:问题、观念、服务体系

二、伤害干预

1、婚姻暴力:特征、干预原则、干预策略

2、卖妇女:危害、综合治理干预

三、流动和留守妇女工作

1、流动妇女:问题现状、倡导服务、回应需求服务

2、留守妇女:问题现状、干预措施

四、生殖健康

1、概念:见教材

2、问题成因:妇女当成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缺乏对生殖健康权利的认识等

3、干预原则:主体原则、参与原则

4、干预策略:政策倡导、服务策略、检查的制度

五、妇女参政

1、参政形式:权力参与、民主参与

2、推动参政:参与机制、立法和维护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基层推动

六、就业问题

1、性别问题:报酬低、缺乏必要社会保障、劳动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2、干预:培训、扩大就业岗位、政策和法律、社会平等

七、贫困问题

1、贫困原因:结构性

2、干预策略:政策支持

八、维护权益

1、维权内容: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2、维权途径:宣传、调查研究、提供服务、监督、倡导、督促健全机制

九、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1、马克思主义:5项内容

2、男女平等国策: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平等

3、社会性别含义:社会性别是由后天社会建构而成

4、社会性别分析决策主流化:将性别分析纳入社会决策过程

5、如何推动:详见教材

166 评论

理想气体911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条件是能尊重青少年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不能由青少年的一项行为而完全否定他的个人价值。(2)接纳与关爱青少年青少年偏差行为的产生很多缘于家庭缺失。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对于青少年充分地接纳与关怀是促进青少年成长的动力。(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每个青少年的不同情况制订个别化的服务计划。(4)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社会发展脉络,配合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需要,通过给予青少年必要的辅导和协助,帮助他们建立适应社会的能力。

244 评论

水果西瓜太郎

贝斯提克的《个案工作关系》一书中他提出了社会工作的七大原则:1、个别化认为人类都有权利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案主需要被当作一个人看待。每个人的遭遇不同,不能凡事只有一种解决的办法。依据每一个案主不同的问题,需求及目标,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协助案主做最好的适应。2、 有目的的情感表达社会工作者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期内心感受的需要,尤其是消极性的感受社会工作者应该做有目的倾听,而不加以阻止或责难。避免情感转移作用或情感反转移作用。(1)情感转移:指案主将被压抑的情绪投射到专业人员身上。(2)情感反转移:指专业人员将自我的心理需求投射到案主身上,而把他当作那特定的人看待。3、适度的情感介入对于案主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或感受,能够敏感的加以了解,并做适当的反应。个案工作关系必须冷静,一方面保持理智客观,要投入与案主建立的关系中,对受助者有所担当,也有感情投入和流露,使对方感受到温暖与支持。目的是在建立“专业关系”,而非建立“友谊关系”。4、 接纳社会工作者真心诚意对待案主的一种行为,包括接纳案主的优点和缺点,适当和不适当的特质,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建设性或破坏性的态度和行为。接纳与接受不同使案主觉得人格受到尊重,能够自我接纳,再经一番自我搜索与审查之后,可以从新培养信心去处理自己问题。5、非评判态度。社会工作者主动对于案主提供服务,基于案主的需要,而不是依据案主是否”值得]服务。应暂时放下自己放在案主的处境,投入其内心世界,并从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设身处地去体会和谅解案主的主观感受。6、案主自决。承认案主对于处理其本身的问题,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和需要。激励及协助案主适当地运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达成自我决定,并赠强其社会功能。不应替案主解决问题,而是协助“认清问题”,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协助案主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承担后果。案主的自我决定权并非毫无限制。7、 保密。对于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告知或透露的私人资料,有保守秘密的职务或义务。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其特征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

286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坚持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原则 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在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也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

    冰冷的火夫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社会工作者的干预能力

    (一)发展规划能力 在社会工作中,发展规划是社工在专业方法指导下,根据案主的优势资源、发展意愿和社工机构的优势资源所进行的长期成长计划的行为,是对案主问题如何自

    妞妞们要健康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社会工作者的实施原则

    贝斯提克的《个案工作关系》一书中他提出了社会工作的七大原则:1、个别化认为人类都有权利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案主需要被当作一个人看待。每个

    格子女77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督导的原则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是由机构内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持续的监督、指导,

    大熊二的小熊大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工作的原则

    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与其它助人的专业相比,社会工作是一个特别强调价值在专业活动中的作用的专业。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倾向。这是由人类的社会本性所决定

    贝贝塔11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