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5

bluelights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与青少年关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usahana兔

已采纳

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知识

青少年的本质特征是其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那么,下麦是由我为大家分享青少年社会工作基本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青少年的需要及问题

(一)青少年的需要

1、接纳自己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5、为未来的生涯作准备;

6、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作准备;

7、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识技能和概念;

8、努力表现负责作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二)青少年的问题

青少年失范、越轨、偏差等问题时,要更多地从社会环境和青少年个体成长的互动状态中去理解、体会、包容和倡导。一切从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出发,从青少年发展的需求出发,谨慎看待青少年现象的任何观念和价值取向,是我们思考青少年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一)概念: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通过运用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

(二)三个层面:微观、中观、宏观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类型:

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矫正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

(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

(三)“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

(四)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始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系统架构

青少年社会工作系统、青少年服务对象系统、服务目标系统、行动系统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思想道德品格辅导

(一)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特点:

1、道德相对主义

2、道德的冲突;

3、道德上的知行不一;

4、与成人道德观念的疏离;

(二)主要服务内容

1、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

2、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

3、引导青少年形成对现实生活中各类事物和现象的正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4、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掌握科学方法论。

5、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青少年对道德理论和知识的了解和理解。

6、促使青少年学会梳理道德情绪的发生规律,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7、协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掌握面临诱惑而不迷失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心理及认知辅导

(一)特点:

1、身心发展快速而不平衡。

2、主要发展性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

3、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得到发展。

4、独立意识加强,伙伴关系密切。

5、认知改变。

(二)主要服务内容

1、辅导青少年了解和认识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基本的心理发展知识。

2、辅导青少年掌握平衡心理发展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

3、协助青少年开展良性的自我探索,实现自我同一性。

4、协助青少年发展健康的认知能力,促进个体新知能、创造力、思考判断力的全面提高。

5、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宽松社会环境,为青少年与环境的和谐互动创造条件。

(三)自我认识与探索

三、生涯发展辅导

(一)主要内容:

1、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

2、自我状况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

3、作出合理的选择。

4、自身潜能的开发。

(二)生涯规划的重点

1、自我认识

2、认识工作世界

3、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

4、评估环境因素

四、就学就业辅导

(一)就学辅导

1、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自觉性

2、发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扩大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学习视野

3、协助青少年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协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处理压力的技能和方法,妥善处理学业压力,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就业辅导

1、培养良好的就业意识,对就业动机、意愿、志向等及时讨论、澄清和辅导

2、开展就业态度和就业技能辅导

3、为青少年就业提供直接服务,如职业介绍、完善青少年就业政策等

五、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辅导

(一)生活方式辅导

1、协助青少年提高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2、提供各类青少年闲暇场所,开展种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提高青少年的闲暇娱乐质量

3、及时纠正青少年的不良生活方式,通过交流、示范等方式协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人际交往辅导

1、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使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沟通交往技巧等有良好的提高

2、拓展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使青少年的领导才能、社交礼仪、交往态度等不断提高

3、对有人际交往障碍和人际交往偏差的青少年提供矫正和帮助,使他们尽早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行为偏差及矫正服务

(一)行为偏差及矫正服务

1、进行社会技巧训练

2、加强补救性教育

3、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连接,开展家庭层面的辅导服务

4、建立有效的'青少年支持网络

(二)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

1、受案审查与审前服务。

2、心理评估

3、法庭调查

4、法庭作证

5、观护处遇、保护管束监督及社区服务

6、提供观护处遇或保护管束监督的人员由社工担任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包括直接方法:针对个人、群体、社区开展工作所必须运用的个案工作方法、小组、社区工作方法;间接方法:行政管理和研究等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直接方法的主要特点

(一)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

个案过程:接案、建立关系、预估、计划、介入、总结、评估等阶段组成。

1、青少年服务中,建立关系阶段具有主动性、外展性、技巧性特点。

2、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既包括青少年的需求评估,也包括开展专业服务所需要的资源评估。

3、服务计划的制订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意愿。

4、服务计划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着重在提升青少年的能力、改善支持关系、优化同辈群体、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开展各类介入和行动。

5、评估应兼顾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

(二)小组工作在青少年服务中的功能

1、小组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

2、小组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界。

3、小组规范会对规范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4、小组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小组也可以提供如实验室般模拟练习的机会,相互交流,获得经验,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

5、小组工作为社区青少年建立正向积极的伙伴关系提供良好的支持,并创造了全开放的交往环境,提供良好的社交活动,增强社交能力,改变他们与社会隔离的封闭状态。

(三)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主要工作层面:一是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整合社区内的资源,更好地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服务;二是将社区内青少年组织起来,动员他们参与社区发展,在社区参与的过程中提升青少年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2、主要技巧和方法:掌握认识社区、建立关系、组织、活动策划、介入模式、评估等技能。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专项服务

(一)青少年网络脱瘾辅导服务

1、需求评估:秉承尊重、接纳、不批判和帮助原则

2、基础基础:

(1)人在情境中。

(2)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他当前状态的影响。

193 评论

浩然真气

社会工作者看待青少年犯罪成因视角分析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缺损的家庭结构、不当的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同时从新型的助人专业,即家庭社会工作的角度探索有效的预防策略,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社会工作者看待青少年犯罪成因视角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通过近年来对青少年被告人犯罪原因的调查,我们发现与青少年犯罪有关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家庭结构因素与青少年犯罪

1、缺陷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缺陷型家庭指的是由于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离婚、遗弃、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结构或家庭关系破裂、缺损的家庭。这种家庭,自然结构被严重破坏,家庭的功能也就不能得以健康发挥,失去父母双方悉心的照顾和正确的引导,孩子就有可能生活在一个被遗忘和麻木的环境里,极有可能造成内心痛苦,心理失衡,一旦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引诱,便会走上犯罪的不归路,难以自拔。

2、家庭经济状况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青少年犯罪有着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经济收入低的家庭,不能给青少年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容易使孩子在同龄人中产生自卑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其次是“实惠型”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一些家庭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在家庭物质生活的富裕上,淡化了教育功能。忽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间接性地使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父母的的教养方式也是青少年犯罪中家庭环境因素的一个方面,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出不同性格的青少年。

1、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溺爱的主要表现有:娇生惯养,对子女百依百顺,子女要什么就给什么。其结果只会使青少年子女形成不良的品质,养成极强的自我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娇惯任性,唯我独尊;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想尽一切办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图享乐,不求上进,只会沉溺在自己物欲的满足中。这样不良的习性,一旦遇到外界刺激,极易导致违法犯罪。

2、放纵型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放纵型即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的教养方式。就是对子女漠不关心,养而不教,放任不管,其实就是父母对子女不负责任的表现,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失职。如果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宽松无度,过于放任,使子女们养成目无纪律,骄纵横行的个性,就很难约束和管教了,一旦做出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想管都来不及了。

3、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就是父母用粗暴的训斥、打骂、体罚等手段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一则给子女的身心带来重创,使青少年子女形成逆反心理,性格偏激,与父母唱反调,甚至离家出走,最终难免走上邪路。二则可能会造成青少年对粗暴手段的模仿和学习,一旦遇到类似情境,很有可能也以这种暴力手段报复社会,形成违法犯罪。

二、社会工作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尝试

(一)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缺陷型家庭

对于缺损家庭的青少年我们可以进行个案介入,在缺陷型家庭中,由于客观原因家庭结构被破坏,家庭功能得不到发挥,父母与子女关系疏离,青少年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针对这种情况,个案社会工作者以家庭为单位对其进行个案辅导,通过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的专业化过程,在良好的气氛中与青少年的父母进行沟通,使其了解孩子现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需求,认识到缺少父亲或母亲的爱,然后引导其父亲或母亲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关怀爱护孩子,增强亲子间的依恋关系,使其健康成长。

(二)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协调亲子关系

小组工作是将无法发挥家庭功能,无法适应或扮演自己应当承担的.角色的重要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组建一个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游戏活动、小组思考的方式,利用小组互动来帮助家庭成员调整自己,进而改善家庭关系。在小组中成员有相似或相同的问题,如亲子关系协调小组。通过组建亲子关系协调小组,青少年与父母参加活动,拉近距离,通过互诉衷肠,增进理解,重建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纽带,控制与影响力得到加强,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三)社区工作方法——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

对家庭社会工作而言,社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区居民创造一个便利、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使得社区居民家庭得到他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法律知识、技术、资金、健康知识等多方面的服务,为此构建社区居民的自我服务、自我协助体系。社区工作方法介入青少年犯罪问题是通过利用社区资源,举办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例如科普知识展览、绘画作品展,普法知识讲座等。当前青少年的社区实践活动已经被纳入了学校的课程计划,青少年必须参加社区暑期实践活动,这不仅满足家庭的社区需求,还预防了青少年犯罪。

预防青少年犯罪时应注意,我们的帮扶主要是引导性的而非强制性的教育,多关心,多鼓励,使他们自信、安全感、控制、关心、自主、刺激等需求得到及时而又合理的满足,青少年就不会用极端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184 评论

明明白白我旳心

特别好,对他们身心成长很有益处!开拓眼界!

325 评论

相关问答

  • 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与案主

    坚决不可以!如果在专业关系存续期间发生了私人关系,这是有违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

    小树旁的小树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关系

    社会工作与志愿工作的区别: 1、工资不同 社工是受薪人员,也就是说社工是拿工资的,而志愿工作则是无偿的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没有任何工资等的报酬。 2、

    康茂暖通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社会工作者与社会政策关系

    随着社会大众日常需求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各项保障的日趋完善,社会工作已经走过破冰阶段,开始被越来越多地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各项社会政策也根据相

    土著零食家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社会工作者小关开设青少年

    青少年个案工作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在青少年个案工作中,这一模式的应用重点在于提高青少年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及主观感受力。同时,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改善环境,促进青

    刘李铭俊521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

    义工与志愿者从英文单词上来讲都是一个词,即Volunteer。它们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翻译不同。在内地多翻译为志愿者,在香港、台湾多翻译为义工。目前,内地的

    casa1363007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