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16

和斯蒂芬is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如何救灾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怀念旧莳光

已采纳

【导读】对于社会工作者考试,新增的内容必然会成为当年的考点,所以2020年考生一定要关注这些社工服务新知识,不同服务对象的工作内容,一定要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考试中如果遇到的话,才不会感到紧张,今天给大家进行了整理,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1、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

按照国际上的理解,儿童社会工作指的是对幼儿、少年和青年的专业社会服务,是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提供的福利服务。

2、老年社会工作

是以老年人为对象的专业服务,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帮助老年人解决其面临问题的服务,明确社会工作者和老年人建立服务关系的注意事项。

3、妇女社会工作

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发展而发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这里的女性包括女童到成年和老年的所有女性。

4、残疾人社会工作

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以增强和恢复他们的生理和社会功能为目的的福利服务。

5、司法社会工作

(1)广义的司法社会工作:包括在在司法、禁毒、调解、信访等领域开展的社会工作;

(2)狭义的司法社会工作:包括在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审前调查等领域开展的社会工作。

(3)司法社会工作是司法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及边缘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

6、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和协助优抚安置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改善社会功能,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增进福祉。

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针对社会救助对象开展的社会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要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

8、减贫社会工作

(1)也称反贫困社会工作或者缓贫社会工作、扶贫社会工作等;

(2)是以减少贫困为目的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参与反贫困行动,与其他方面人员和贫困群体一起缓解、减少乃至使贫困群体脱离贫困的行动。

9、家庭社会工作

(1)因社会或家庭成员方面的原因使正常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而由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支持性服务。

(2)以家庭整体为服务对象,其目的是通过协调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恢复家庭的正常生活,发挥其正常功能。

10、学校社会工作

(1)以帮助学生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专业服务。

(2)学校社会工作的三种模式: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社区—学校社会工作。

11、社区社会工作

(1)以社区为对象,解决与社区居民基本生活相关的公共问题、促进社区和谐与社区发展的专业审社会服务。

(2)主要分为城市社会工作和农村社会工作。

12、医务社会工作

(1)帮助患病者有效链接医疗资源;

(2)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良好合作;

(3)帮助患者与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

13、企业社会工作

(1)运用专业方法,通过心理疏导、开展服务和培训来提高职工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

(2)通过改善领导层与职工的沟通及推进参与来改善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4、从贫困群体到有需要人群

(1)面对有需要的群体是对原来社会工作范围的拓展,“有需要”是针对人们的正常生活而言。

(2)正常生活遇到困难而难以正常进行,都可以成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有责任提供服务。

15、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1)通过向贫困群体提供社会救助、帮扶等服务,一定程度上化解社会矛盾,从而有助于社会整合;

(2)通过促进和完善社会政策从整体上改善贫弱群众的生存状况,进而促进社会认同;

(3)促进共享发展成果,使得各社会群体正常需要得到满足;

(4)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促进居民参与,解决问题;

(5)通过促进社会心理建设和文化建设,建设相互关怀的社会,促进生活共同体建设。

16、社会工作服务新领域

(1)就业促进社会工作;在就业培训、职业辅导等方面做工作,促进服务对象就业。

(2)减灾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介入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就是减灾社会工作。

(3)精神卫生社会工作;促进人的精神健康的社会工作,任务是帮助精神抑郁者、严重精神障碍者走向正常生活。

17、发展性社会工作

是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待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工作关注人和社区的发展,关注社会福利服务与促进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理论和实践。

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也随之发展,从特定人群和特定领域的服务对象到有需要的人群以及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关注。同时,在2020年的教材中,新增了就业促进社会工作、减灾社会工作、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和发展性社会工作,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需要注意其内容和含义,关注这些社工服务新增内容。

116 评论

huangmanjing

两者的理念起源均与慈善有关,社会工作在不同的领域(医务、老年、儿童等等)都可以为不同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在社会救助中可以发挥许多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融入到社会救助中,挖掘被救助者的潜能,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减轻负面情绪,重新面对生活;

2、社会工作者为被救助者链接资源,为救助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社工可与政府相关部门、慈善组织、福利机构、社会保障局等建立联系,提供被救助者的资料,并将所需资源成功链接给他们,推动社会救助在物质方面的实施;

3、社工的介入能够创新社会救助的模式,提供更多可参考的方法,如个案或小组等工作方法,社工结合心理学相关的内容,进一步帮助被救助者心灵重建,让社会救助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专业化的服务;

希望可以帮到你~

204 评论

不一样@016

1 灾难性心理的表面症状因人而异,但内部机制都差不多:内心反复重演灾难场面,主观上不断修改记忆中自己当初的行为,期望能在幻想中找出避免或减轻灾难的方法。 2 长时间如此必然会造成精神上的耗竭,严重的会精神崩溃。所以必须及时终止这种无用的反复思考,代之以现实的有意义目标。3 同时要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和营养,因为身体良好有助于心理健康。4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组织有共同负面经历的人员进行讨论,当大家能对灾难达成比较理智的一致意见和观点时,对终止个人的精神颓丧很有帮助。 而且医务人员一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种方法会更有效。(可以参考亲人去世后,对抑郁症儿童的治疗方法)总结:身体支持、讨论一致、新目标

134 评论

大馋猫皮皮

512防灾减灾日主题

2017年5月12日,我们迎来了全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下面,就和放假网我一起来看一看512防灾减灾日主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为做好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灾害形势,一些地方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困难地区因灾致贫、返贫等问题尤为突出,需进一步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这一主题,充分认识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社区是基础、基层是关键,突出社区面临的灾害风险,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着力提高社区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增强基层减灾能力,切实减轻灾害风险。

二、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5号)和《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104号)精神,突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不断丰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内容。编制、出版符合行业或地区灾害风险特点的防灾减灾知识读物、教材、影视作品等宣传教育产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张贴海报、放置展板、分发资料、现场咨询、场馆体验等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要教育引导公众以家庭为单元储备灾害应急物品,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

三、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扎实推进灾害隐患排查治理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识别与评估,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加强社区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风险防范应对能力。要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参与风险隐患排查,重点做好社区、学校、医院、敬老院、福利院、建筑工地、机场、火车站、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灾害风险隐患,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及时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灾害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城乡社区等进一步完善各类救灾应急预案,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等突发灾害事件,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确保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演练活动要贴近实际,提高群众参与度,促进城乡居民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请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并将总结报告于5月30日前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桌椅摆放与窗户、外墙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外墙塌倒伤人,留出一定通道,便于紧急撤离,年小体弱、有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能迅速撤离的方位;加固课桌、讲台,便于藏身避震;检查和加固教室的悬挂物;门窗玻璃贴上防震胶带,防止玻璃震碎伤人。

在熟悉学校周围地形、环境基础上,可进行防震演练活动,包括:室内一分钟紧急避震,震后迅速撤离教室的疏散演习,自救、互救练习等。演练活动时间要短,疏散、撤离要快,才能达到避震效果好的要求。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导防震常识,并教导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1.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4.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5.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1、防震减灾,造福人民

2、尊重规律讲科学防灾减灾重行动

3、传播减灾文化共创人类文明

4、全面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

5、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6、积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7、牢记汶川、唐山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8、减少灾害利国利民

9、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

10、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提高震害防御水平

318 评论

lichao7980

靠大家的帮助,注意注意力少宣传多办事,我想会好很多

346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灾后救助阶段

    考点1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救助对象的多样性、救助类型的复杂性、工作过程的持续性、工作方法的综合性、工作依据的政策性。 考点2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小东菇1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社会工作者灾害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那么社

    贝贝哈拉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抗洪救灾

    1、由本人向所在地的救灾抗洪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或在所在地青年志愿者组织设立的救灾抗洪志愿服务站申请、登记,并填写必要的表格,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特长、职业及

    Candy52636830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方案设计题救灾

    2017年社会工作师工作实务模拟备考案例题 一、案例分析题 第一题 韩斌是汉光高中的高一学生,母亲在他3岁的时候去世。韩斌的父亲是某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每天早出晚

    隐逸的军装梦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社会工作者试题救灾

    2008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深度点评(zt)2008年04月22日 星期二 12:07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于3月30日举行,今年的申论命题联系了今年刚

    痴货小逗逗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