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2

sugar糖果君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危机介入策略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比福爷爷

已采纳

介入模式就是你实施工作是所采用的工作模式个案模式有: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社会—心理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叙事治疗模式小组工作有:社会目标模式、等等,打字麻烦,你要是需要的话,我再给你追加

261 评论

壮儿象象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社工面对的个案困境具体有哪些呢?

第一,对个案定义不清。很多社工对个案的概念定义不清,不知道什么样的才是个案。如,社区中有一位老人不会用电脑,教他学习电脑,算不算个案?如果算,那我们要思考这件事情除了社工,其他人是否也可以来做,这个个案中社工的专业性如何体现。如果不算,同样是教会老人学习电脑的目标,社工可以采用不同的办法达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体现社工的专业性,这个专业性体现在社工不是亲自教老人学习电脑,而是挖掘老人身边的资源或社区内的资源,教他学习电脑,同时,帮助他建立了持续的稳定的支持网络,让他在有困难和需要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个支持网络来解决问题。这里,社工的专业性也体现在不只是看到现象本身,而是能够挖掘现象背后隐藏的需求和问题。

第二,不知如何挖掘个案。其实,挖掘个案的手段很多,如作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可以通过探访、外展宣传等挖掘到潜在案主。又如,社工A和B共同去C阿姨家进行探访,社工B如寻常一样和C阿姨聊其近期的身体情况和参加康乐活动的情况,在与C阿姨面谈的过程中,社工B未发现C阿姨有什么需求和困难,但社工A却仔细观察到C阿姨家的电线很乱、插线板老旧等多项安全隐患,为此,社工A为C阿姨开展了居家安全的学习个案,而社工B则只是完成了一次探访。所以,在工作过程中,社工的专业敏感度尤为重要,不要让个案与你擦肩而过。

第三,不知如何介入。介入是个案工作中的关键,也是难点。在这个过程中社工需要将学习的`理论运用到个案实践中,对于大多数社工来说这是一个挑战。或许很多社工会有这样的感觉,和案主的第一次面谈总是显得那么忐忑,个案的跟进辅导也让社工心力交瘁。个案中,社工比案主显得更为紧张,更关注和在乎个案的进展。在个案中,如何运用所学技巧与案主面谈,更让社工感到手忙脚乱,下意识的运用总是显得那么刻板。同时,社工通常掌握的资源有限,对于一些资源紧缺型个案社工难以给予帮助。总之,技巧的不熟练,资源的有限,让社工很难驾驭个案工作。

然而,是什么导致社工面对这些个案工作困境呢?

第一,从行业发展状况来看,欠缺服务标准及规范。我国社会工作起步晚,还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是行业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及水平,还是行业内社会工作者的整体服务能力,都有待提升。

第二,从社工教育层面来看,课程设计偏重理论。国内大学社会工作的课程安排更倾向于理论的学习,虽然也有较多的实习,但是真正能进行关于实务工作技巧的学习较少,尤其是对个案的实际操练。同时,大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个案工作中,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理论难以与实务相结合,个案难以开展和推进。

第三,从社工机构来看,对社工个案能力提升支持欠缺。目前,国内大部分社工机构也都是刚刚起步,发展还不成熟,在机构管理和服务管理经验上比较欠缺;同时,为了确保机构发展,在运作初期,机构在扩大规模和提升服务能力方面无法同时兼顾。往往社工机构为了壮大机构规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招投标及服务领域拓展上,但是在员工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却顾此失彼。虽然机构也会开展个案工作技能提升培训,但是培训内容设计相对宽泛,不能满足社工开展个案服务的精细技巧的需求。

第四,从社工个人层面来看,多项因素制约个案服务能力。

一是社工对个案的非理性认知。首先是对个案定义的误读。大学时代,老师通常会列举比较复杂的个案而进行课程讲授,而对于未亲自开展过个案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个案才是个案,也就导致其对个案定义的误读。其次是对个案结果的非理性评判。很多社工会惯性认为,只有达成服务目标,顺利结案的才是个案。这也就导致很多社工被目标绑架,在未能达成目标时,倍感挫败和自责。再次,社工在设置个案目标时,也容易出现目标设计不切实际,导致目标很难达成。

二是社工个案实务工作能力不足。大多数社工第一次开展个案时总是心惊胆战,生怕自己不能做好,这种担心一方面来源于自身个案实务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来源于对大学时期形成的个案印象的恐惧。同时,国内在个案工作方面的实务读本相对较少,社工的实务参考资源不足;另外,广义的个案工作流程,基本上也都是舶来香港等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地区,社工在运用的过程中相对缺乏与本土的结合。

三是社工的社会资源掌控度较低。初来工作的社工,大多都是从学校刚刚毕业,限于年龄、阅历及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社会资源掌控方面较为弱化,较难及时的将更有效的信息和资源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

个案工作的种种困境对我们的工作已经造成了直接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缓解或者摆脱这样的现状呢?这需要行业、学校、机构以及社工等多方共同努力。

第一,在行业层面,进一步完善行业规范。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行业规范,尤其是在个案服务规范上,形成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供初期入行者学习参考。

第二,在专业教育方面,加大实务课程的比例。在合理安排理论课程的同时,穿插安排实务操练课程,使社工能够将所学理论运用和转化到实际的服务之中,尤其是个案开展。

第三,在社工机构方面,加强提升社工个案能力支持。一是重视社工实务工作能力提升。从机构层面,转变工作重点,逐渐由扩大机构规模到提升机构整体服务能力,提升机构的综合实力。二是加大实务技能提升支持。发挥督导在社工个案服务指导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个案技巧培训、个案模拟演练、现场督导等多种形式,引导社工主动参与培训,主动实践,进而提高社工的个案工作能力。

第四,在社工个人层面,做到知行合一。

一是正确认知个案,敢于面对个案结果。个案是社工在评估案主需求后,同案主共同确认服务需求制定服务目标和计划并实施的过程,但是服务目标的达成与否,我们都不能保证。很多时候很多社工,担心目标不能达成而不敢开案,或者因为没有达成目标而觉得这是一个失败的个案。在此,需要纠正这个认知。其实,个案不一定都是成功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个案服务目标的设定不可独断专行,必须与服务对象协商一致,也必须符合自身的能力,不可以设定超出自身能力或超出机构服务范畴的目标,盲目给案主承诺。另外,社工要明确自己在个案过程中的身份和作用,在个案过程中,社工最主要的作用是充分挖掘案主的潜能,运用案主的资源,陪伴和协助案主共同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只是一个过程。

二是加强个案专业修行,促进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社工的专业性体现在有专业的理论指导和服务介入模式。要想做好个案工作,社工要对个案相关理论和模式进行学习,做到内化。同时,也要有意识的阅读和学习相关实务案例,如《中国社会工作》杂志里的实务案例等,吸收他人在个案工作中的经验,并学习总结同一类型个案的通用介入模式和策略,形成自己的个案工作秘籍。

三是借助外在力量,利用督导资源。督导在社工专业实务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工要充分利用督导资源,补习个案工作技巧,积累个案工作开展经验。有时候,社工也是督导的案主,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能力提升的时候,需要得到督导的支持。社工可以申请督导同自己共同介入一些个案,通过现场督导的形式学习督导在个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模仿和学习。当然,社工也需要注意,不要唯督导是从,有时督导也会出现一些失误,不要将这种失误放大,也尽量不要重复这些失误。另外,督导不只是一个知识库,也是一个资源库,虽然社工在从业初期掌控的资源有限,但是可以学会利用督导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有的资源为自己开展个案服务提供支持。

总体上,社工能够及时总结经验技巧,善于提炼也尤为重要。每个个案都不是千篇一律的,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但是同一类型的个案总是有共通之处。我们可以根据个案性质去总结一些经验,也可以根据人群类别去提炼一些介入思路,最好能够在运用现有理论介入模式上总结一些成功经验或者总结一些不足,促进理论的提升。总之,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断总结提炼,修炼自己的那份个案辅导秘籍,为自己所用,为更多人受用。

对于复杂个案,社工一定要冷静处理,抓住重点,和案主共同将需求按照紧要程度进行排序,然后逐一解决;有的时候问题之间是有连带性的,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带来另外问题的同时解决。

对于经济需求类个案,这类个案是我们社工接触最多而又普遍感觉最无力的个案。如果是紧急的,社工可以通过相关基金会、扶持政策等,帮案主申请,如果不符合相关申请要求,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帮助案主筹集爱心款项;如果是长期性的,则需要社工在帮助案主解决最紧迫的问题后,更加侧重运用案主的已有资源来创造财富,摆脱经济困境。

对于资源紧缺型个案,社工最主要是帮助案主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并发挥这个网络的作用。如果案主的资源网较广,那么要想办法如何让这些资源动起来,发挥效用;如果案主的资源网很狭小,那么社工最主要是帮助案主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并且要熟知相关的政策信息,及时与案主的需求进行对接。

对于社交困难类个案,可以通过了解案主社交困难的原因。一般情况下,社交困难的案主大部分是待在家里,感觉无聊,又不想或者害怕外出。人都有爱玩的天性,社工可以通过找到案主的兴趣点,以兴趣为桥梁,帮助其构建兴趣网,让案主在没有强迫感的前提下和外界接触,逐渐扩大案主的社交面。

对于情感类个案,社工更多的是要多倾听,并且做到同理,在此基础上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同时社工也要学会对焦,因为情感类个案案主表达欲望更强,更喜欢多一些倾诉,社工要抓住关键点,学会识别这些倾诉背后的重点是什么,而不要只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另外,也要学会了解案主的思维模式,发现案主的非理性信念并引导案主进行理性思维。当然,还有青少年偏差行为个案可以采用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模式进行介入,危机介入个案可以通过危机介入模式进行介入等。

244 评论

tingting2171

危机介入模式的基本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由于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它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因而危机介入模式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其原则主要包括: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1、及时处理。由于危机的意外性强、造成的危害性大,而且时间有限,需要社会工作者及时接案、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伤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

2、限定目标。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只有把精力集中在目前有限的目标上,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和处理面临的危机。

3、输入希望。因为当危机发生之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茫、无助、失去希望的状态中,所以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调动服务对象改变的愿望。

4、提供支持。在帮助服务对象面对和处理危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当然,同时也需要培养服务对象的自主能力。

5、恢复自尊。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社会工作者在着手解决服务对象的危机时,首先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帮助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6、培养自主能力。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虽然服务对象在危机中自主能力有所下降,但社会工作者不能认为服务对象缺乏自主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

扩展资料

危机介入模式还具备四个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167 评论

相关问答

  • 社会工作者危机解组

    小组类别有: 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支持小组、社会化小组、任务小组、自助-互助小组、意识提升小组、社会行动小组等 特点: (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

    啦啦啦啦7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社会工作者危机介入原则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模式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

    乖乖小猫侠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社会工作者社会介入策略

    问题不全。应该说明李爷爷目前的困境是哪些,针对具体的困境采取适当的介入策略。比如:针对缺少经济收入问题,帮助申请社会救助金;针对孤独问题,动员参加社会活动;针对

    阿满思密达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社会工作者危机介入模式

    社会工作危机干预模式要点 关于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既减轻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又利用危机事件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且同时提升服务对象

    白小白爱吐槽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社会工作者介入工作的策略

    基于麦肯泰尔和霍沃思提出的这三个理论模式,并结合我国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可以把我国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救助的模式建构如下: 1,整合模式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

    八彩虹624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