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5

晚点寿司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最奇葩的经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之虎虎

已采纳

曹国伟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做过短暂的记者之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学习,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这样的经历让他与新浪有着天然的契合感,随后取得德州大学奥斯町分校商业管理学院财务专业硕士学位,让他日后为新浪的上市、并购等多次资本运作中做了铺垫。毕业后的曹国伟一直在硅谷的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中打拼,先是安达信,后是普华永道。他供职期间,正是硅谷最疯狂的时候。而在普华永道担任审计师的曹国伟经历了在其他地方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的各种资本运作,有机会接触到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大量企业,审计过雅虎、Oracle等知名公司,亲自经手数家公司的上市,涉及到的兼并收购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1999年,在面临两家硅谷企业的邀请时,曹国伟在选择上有些犹豫,于是便向自己一位社会经验丰富的老朋友请教,他就是时任新浪首席运营长的茅道临。曹国伟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次的请教改变了他的一生。茅道临邀请他加盟正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新浪,曹国伟只考虑了两天便答应了。曹国伟随后加盟新浪,负责的工作则是新浪上市前的冲刺。连续几周时间,曹国伟每天要忙碌十六个小时,一边在普华永道完成工作交接,一边到新浪以财务副总裁身份接手上市流程。半年之后,在曹国伟的推动下,新浪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门户网站。而新浪首创的,通过离岸公司控股内资公司上市的形式,也成为之后国内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的普遍模式,并被称为“新浪模式”。 在新浪上市后不久,中国互联网行业就陷入低谷,随后无线增值服务业务兴起,对行业发展趋势极度敏感的曹国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这也成就了他标志性的两次收购。第一次是2003年1月收购广州讯龙,这次收购被认为是互联网界最为成功的收购案;第二次是2004年3月收购深圳网兴,与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次收购奠定了新浪当时在无线增值业务上的霸主地位,也几乎改变了公司的命运。无线业务的兴起,使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全面盈利。新浪的股价也因为无线收入的大幅增长,而在2004年一季度突破四十美元创下一个高峰。而曹国伟设计的收购讯龙和网兴的模式,则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收购的范本,此后业界内发生的多次并购都以此为样板。曹国伟担任新浪CFO期间,除了主持两次并购之外,还成功化解了盛大网络入主新浪的计划。曹国伟当时分析,对于新浪来说,盛大的出现有些意外,但对于盛大来说,此举也肯定属于临时出手,因为此时纳斯达克刚刚出现对中国概念股非常不利的消息,新浪股价一路下滑,出现了大量的抛售,盛大也才有机会大量接盘。在盛大突袭之后的第四天晚上22点,新浪抛出一份 “股东购股权计划”(俗称“毒丸计划”),规定盛大只能再购买不超过的新浪股票,假如超过,其他股东将有权以半价增持公司股票。此举彻底扼杀了盛大增持股票的机会,而陈天桥手中近两成的股份,并不能撼动新浪管理层的地位。“毒丸”成功制服住陈天桥这个外来者,而亲手制作这一“毒丸” 的,正是曹国伟。后来的发展证明,这次并购并不具有协同效应,盛大和新浪走上了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 对于曹国伟来说,在新浪十年,最大的考验可能莫过于在2004年6月临危受命,兼任公司的联席COO,负责管理公司最为核心的广告销售和网站运营。一个公司CFO兼COO,同时负责前台和后台,的确有些不同寻常。2004年,新浪的网络广告出现了瓶颈,虽然还在自然增长,但幅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到任之后,他调整内部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当时给人的印象异常“强势”。在短短6个月之内,曹国伟在新浪建立起一支全新的销售队伍和一个功能强大的销售体系。2005年,新浪广告在已经领先的情况下,增长率在2005-2008年来首次超过主要对手搜狐,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在此期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整个无线增值业务行业都受到了重创,新浪也不例外。但曹国伟领导的网络广告业务成为新浪收入的引擎。长期的积累更让新浪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的广告销售业绩大放异彩,2008年第三季度总体营收超过1亿美金,广告营收达到7620万美金,同比增长66%。在新浪网络广告迅速增长的同时,曹国伟对于网络营销模式的开发、营销管理系统的建立,随后成为国内各网站学习的样本,而新浪从那时开始,一直牢牢占据国内门户网站广告霸主的地位。 2006年5月,经过长时间慎重的考虑,曹国伟从汪延手中接过了新浪CEO的职位。对于此次交接,外界评论,“曹国伟属于完美主义者,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做事大气,但又不缺乏激情且极具责任感,加上其近乎完美的履历,会让新浪走上新的征程。”正是这些年面对华尔街分析师以及多次并购的经历,也让他在担任新浪CEO之后,花旗银行破天荒地以《曹国伟掌舵,上调新浪股票评级》为标题发表了他的分析报告。2009年9月28日,新浪公司宣布,以新浪CEO曹国伟为首的新浪管理层,以约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560万普通股,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这也意味着公司结束股权分散的状态,管理层成为新浪的实际控制者,这也是中国互联网首例MBO。2009年9月28日也正是新浪CEO曹国伟进入新浪整整10年的纪念日。而对于携管理团队入股新浪成为实际控制人,并实现职业生涯的重大角色转换,曹国伟表示:“这对我个人和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新浪的管理团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和挑战。我将带领我的团队进行新浪历史上的第二次创业。” MBO刚刚尘埃落定,曹国伟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一个战略布局。 从2009年国庆节开始,曹国伟飞赴香港、美国等地与投资者见面,向投资者推销一家新地产科技概念股——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这是由新浪房地产网络业务和易居旗下房地产信息咨询业务合并成立。其实,为CRIC的上市,新浪早在一年多前就开始布局。2008年2月5日,新浪和在纽交所上市的易居中国的克尔瑞合作,将易居旗下的房地产信息咨询业务与新浪房地产网络业务进行合并,成立合资公司——新浪乐居,即CRIC前身。 2009年10月16日,新浪和易居中国的合资公司中国房产信息集团(,下称“CRIC”)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报收美元,较12美元的发行上涨18%,融资亿美元。这样的表现这对于刚刚经历过次贷危机的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相当“给力”,因为在CRIC之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13家公司,仅有一家没有跌破发行价。CRIC在资本市场上优异的表现,得益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CRIC是从新浪和易居两家有规模的上市公司中分拆了两个已经非常成熟的业务,合并成立一家新公司,由这家新公司完成上市,这在全球都是一个比较少的方式。CRIC上市后,克尔瑞基于与新浪已有的商业合作关系和庞大的网络用户资源,既提升双方客户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也能为新浪房地产网带来更多的广告客户;而对于新浪来说,则通过在房地产垂直领域的拓展向外延伸,并获取更大的收益,新浪从原来只获得广告业务的收益进入到获得合作伙伴带来的咨询和数据库收益,这样的合作模式将为双方带来巨大的协同效应。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成功上市为曹国伟对新浪的未来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乐居的这种模式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把自己优势的平台资源和垂直领域的专业资源互相整合到一起打包上市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曹国伟颇为自信的表示。 在曹国伟的带领下,新浪的网络广告收入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人人网、开心网的迅速崛起,市场对于SNS的热情追捧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搜狐急不可耐的推出了白社会,而当初新浪为进入SNS领域开发的新浪朋友却遇到了瓶颈。究竟是与其他公司一样推出SNS产品,还是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摆在了新浪高管面前。2009年5月,新浪高管齐聚成都,探讨新浪未来的发展战略。曹国伟认为,SNS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新浪长远的目标是做一家令人尊敬的新媒体公司,因此新产品的拓展必须围绕新浪的核心竞争力来做,曹国伟拍板放弃新浪朋友,新浪要全力以赴做一款微博产品。曹国伟强调,对于Twitter要学习优点,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曹国伟当时给新浪微博提了个建议,要注重中国网友的习惯,在Twitter 140字和转发的基础上,要加入创新功能,这样能够大大提升用户体验。事实证明曹国伟的判断是正确的,Twitter已经在部分产品细节上反过来向新浪学习。新浪微博推出后在全球华人中迅速风靡,成为中国最为火爆的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正式对外推出服务;当年11月2日,新浪微博用户数突破100万,距离公测仅66天时间。2010年4月28日,新浪微博用户突破1000万; 2010年10月底内,新浪微博用户一举突破5000万,而Twitter用户数发展达到这个规模用了3年的时间。截至2014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越6亿,月活跃用户接近亿。2011年4月21日,新浪CEO曹国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 。《时代》周刊客观地评价称,曹国伟在形势并不是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抓住了机会,推出了新浪微博服务,并将其打造成中国最为开放的网络平台之一。 2014年4月17日,微博在曹国伟的带领下成功上市,他一手缔造的微博王朝达到新高度。微博也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 。微博上市路演过程中,中国科技股正在经历“寒冬”。3月初,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超过5%。一季度赴美上市的中国股票行情一片惨淡,在微博之前上市的两支中概股均在一周内跌破发行价。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曹国伟却表现出一如既往的执着。直到上市前一天,微博与承销商高盛仍在就发行价进行PK。最后一场谈判从下午2时持续至6时,高盛提出如果发行价定在17美元,则需要适当减少股数,而曹国伟坚持17美元和1680万股。他反复向高盛表达自己的自信——微博在中国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Twitter在美国的影响力。最终高盛让步,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曹国伟对趋势的判断极为精确。美国当地时间4月17日9点30分,代码为WB的微博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开盘短暂下跌后,微博逆市上涨并一度触及美元高点,最终首日报收美元,较发行价上涨。此时的曹国伟却异常淡定。他只是在微博上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微博上市了。感谢所有的员工,用户和合作伙伴。让我们一起以微博之力,让世界更美!”负责微博上市业务的一位律师用“很职业,不那么感情用事”形容曹国伟。他说,中国大多数互联网或技术公司CEO对资本市场、海外市场和法律并不熟悉,而曹国伟则对财务、法律业务同样精通。这使曹国伟的处事风格更像美国那种大公司董事会选出来的CEO,做的是创始人的事,风格上却是美国大公司精英的感觉。上市后微博表现出更强劲的发展势头。上市第一年,微博日活跃用户和月活跃用户每个季度都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长。截止2014年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亿,全年净增4700万,为推出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中来自移动端的比例高达80%。微博商业化也进展顺利。2014年第四季度微博净营收亿美元,实现了上市后首次季度盈利。移动广告占比达到54%,同比增长近一倍。在决定接受阿里巴巴投资时曹国伟最看重的移动支付领域,微博也获得快速发展。微博支付推出一年,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500万。新浪在微博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已经确立。腾讯、网易两个主要竞争对手2014年相继关闭微博业务。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从2012-2014年,微博客整体人均单日访问次数从增长到,说明微博用户的使用黏性仍然在上升。其中新浪微博人均单日访问次数从升到次,领跑微博市场。从总访问次数、总页面浏览量和总访问时长等指标来看,新浪微博的份额都已占到80%左右,形成独占型的时长格局。

330 评论

shirleycci

《会计师事务所面试360度全方位解读》目录:第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岗位设置、职责、业务流程第二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招聘笔试题库1.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人员面试题2. 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生招聘笔试题3.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招聘笔试题4. 会计师事务所应届毕业生招聘笔试题5. 会计师事务所招聘实习生面试题和参考答案6. 会计师事务所招聘笔试题7. 会计师事务所招聘笔试题(校园招聘)8. 会计师事务所的面试题9. 会计师事务所笔试题(四大)10. 会计师事务所面试问题11. 会计师事务所面试题12. 会计师面试问题13. 北京华澳诚会计师事务所财务会计招聘笔试题14. 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部主管面试题15.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会计师面试题16. 审计面试题(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校招)17. 杭州某税务师事务所应届生招聘笔试题18. 江苏众天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助理招聘笔试题19.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及答案20. 税务师事务所业务助理招聘笔试题21. 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面试笔试题(应届生)22. 财务管理会计师招聘笔试题及参考答案23. 面试笔试题-会计师招聘笔试题第三部分:会计师事务所面试资料一,审计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名企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国内成员和部门及职位体系介绍(一)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国内成员所介绍1、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国内成员所。(该类型可以类比为子公司模式)2、其他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或组织)的国内成员所。(该类型可以类比为品牌联盟模式)3、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所。(该类型大致可以类比为分公司,但由于行业乱象,(二),四大各大业务部门详细介绍1,审计部职业发展阶段2,税务部四大税务部基本架构:职业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3、咨询部门四大的咨询部门主要由两块组成小议四大咨询发展前景4,四大的投行部门(corporate finance)第三 四大及内资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体系和晋升体系在谈薪酬体系之前,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四大的职级划分及晋升体系:四大最新的薪酬:四,审计具体工作内容,薪酬和入职门槛及技能要求1,描述行业2,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须具备的知识3,会计师事务所对实习生的要求和必须撑握的技能4,初中级审计师一天具体的工作内容5 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性格6,入门薪资。五,会计师事务所跳槽后的工作方向和可选的岗位第一部分:金融行业方向一,商业银行方向二,投资行业方向三,证券行业方向五,基金公司或托管行第二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国企或外企的财务部中层干部之类的职位。第四部分:会计师事所务面试问题和答案、、、、、、节选自:星宿人才

171 评论

白骨精6699

笔试面试绝对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但是准备起来应该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大家看看有什么可为你所用的,就挑了去。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我会尽量回答。其实所有人都是走过之后才会给出困难或者简单的评价,但是无论困难还是简单,悉心准备总不会错。一、个人介绍(大家可以有个基准) 本科非211,日语专业,曾作为交换生在日本读书一年。毕业后曾当过英语翻译,出国前供职于北京一家外企。研究生在澳洲一所大学读的,会计硕士专业。无任何相关实习经历,无任何金融类证书。语言能力:日语一级,英语六级,雅思7分(两年前)。二、结果申请了四大北京所,均为审计。最后得到普华,毕马威和德勤的offer。没有接受安永的par面邀请。三、准备阶段(注:准备阶段的所有资源和信息均得自于应届生,所以,对应届生的感谢无以言表;大家也尽管关注应届生论坛,正常情况下,不会有遗漏)1、网申我是2012年十一期间进行网申的,每家需要填报的项目,不尽相同。无非是个人信息,成绩等等。这里要强调的是:真实和准确。需要准备的资料有:成绩单-利于计算和填写成绩;获奖证书-挑重要项目,安永需要上传复印件;相关的open question的答案-不仅仅要认真填写,保证拼写和语法无误,还要熟悉自己所写的内容并了解细节(比如,你是某个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在某个社区搞过活动,那么你就必须知道社区的名字,居民参加情况,活动细节,决策过程等等;在填写时,不需要过分描述细节,因为有字数要求,但是自己的头脑中一定要清楚细节);中英文简历-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德勤和安永需要上传简历,这里要强调的是,尽量突出重点,简单明了。这里说一下简历吧:我的简历比较简单,一页cover letter,一页简历。cover letter的内容因人而异,看你想突出什么,这个可以参考前人的。我的简历只有四个项目: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社团经历和其他技能(英语和日语的能力考试证书等)。从我个人角度讲,我不太建议繁琐的简历,首先给人看起来就很麻烦,其次就是简历上都写了,那么面试官可能1)不感兴趣了;2)问一些更细致的问题(你会后悔的,哈哈);3)问一些发散性的问题(你可能会疯)。当然,也会有人喜好比较详尽的简历,这个就是自己的选择了。至于英文版的简历,我提醒一点:叙述社团经历的时候,要用积极性的动词开始,比如initiate,assist等等。很重要的一点:不要有低级错误存在,如拼写错误和语法运用不当。这里提一下澳洲留学生的时间安排:一般澳洲留学生在时间安排上非常不便,因九月中下旬一般为期中考试比较集中的时期,十月初一般会有common week,过后便要开始向期末努力了,十一月中下旬便是期末考试阶段。而从去年四大的申请和笔试面试时间来看,如处在第二学期(以一年半商科学生为例),那么时间冲突很大:9月到10月上旬网申,中旬开始笔试,下旬开始面试,一直持续到11月末,12月初(排除补招状况)。我个人情况是:正处于第二学期,由于无商科背景,所以学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但是自己从开学起就已经有所想法,所以,所以期中前十分努力,且期中考试成绩尚可,期末仅用三天准备三门课,一周时间准备一门法律。(具体为10月中旬回国,18号三家笔试,接下来便是面试,考前有3周多在国内,中途普华面试为下飞机后休息三小时进行群面,安永为考试后第二天回国第三天早上到达北京,8点半开始面试,所以,时间很赶,要有心理准备)这样来讲,如果是打算第二学期开始找工作的同学,务必提早做好准备,在期中考试时取得满意成绩,这样对期末考试的影响才不会大。另外就是上面括号中提到的,要对时间和金钱方面有所心理准备,为了不影响每学期上满80%的课程的规定,有可能面试中途要往返一次,而且有可能下飞机就要赶去面试,或者是面试完马上要进入期末备考,所以一定要保证精力充沛。2、笔试准备难易程度(个人感觉):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由于安永免笔试,所以无从比较;但是安永笔试为托业考试题目,个人认为英语四级水平足够应付,那么通过安永笔试无压力)时间:我在同一天进行了三家的笔试,上午普华,傍晚毕马威,晚上德勤网测。过程:三家的题目在应届生上都有,我也会贴出部分搜集到的题目。1)普华和德勤的原题比较多,但是普华去年多了一项性格测试(这个应该是对是否能进入面试有影响,因为在普华par面过程中,我被告知性格测试得出的结果显示个人非常适合做审计这一行业;个人感觉这个测试有些不靠谱,但是的确会对录取产生影响,尤其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的);2)毕马威,感觉我完全被秒杀了,考完本以为一点机会都没有了,但是,隔了一天就给了面试通知。我个人感觉比较难,至于为什么通过,我只能说:从个人总结来看,毕马威可能更强调准确率(强调:个人感觉,有可能出错哈。)至于准备,网上似乎只有24题和36题,所以,大家只管体会一下,真题很崩溃。SHL上面的题目似乎也可以被毕马威的题目秒杀。但是,多多练习,绝对没错。我旁边的那位大神,计算题做了21个,之后回来看有关笔试的帖子,还有人说完成了23道,暂且不论正确率,我连第15题都没有看到,我当时就跪了。整体:一共复习4天,毕马威一天,普华和德勤共三天,在通知笔试和正式笔试之间,可以上应届生看看有没有人贴出新的题目,很重要。另外,大家也可以借鉴一下瑞银、瑞信、德意志、美银美林的相关笔试题目,因为网上都说有很多相似或者一样的题目,而通过我的笔试准备,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真的。3、面试(这个说起来比较繁琐,所以我算是记了个流水帐大家多担待)1)准备阶段:首先,搜集四家的资料,包括公司的背景以及职位要求,熟悉网申时填写的资料,阅读和参看公司网站,包括英文版;其次,根据个人情况,总结相关问题的答案(很经典的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大家都明白吧?^^)以及自己真正想问的问题;再次,对于case,大家可以在面试前到应届生上看看是否有人分享。熟悉面试流程,比如去年毕马威审计把case环节换成两个manager面试一个candidate;在这里想说一下自己的一个小想法:就是不要过分去纠结case,要有case study的意识,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但是不要过分强调,因为面试者中还是有很多非金融财会专业的人在,所以,每家的case都不是想象中那么刁钻,也并不是要求你必须有多么多的金融财会相关知识,我想面试官更看重的是你的反应能力和商业意识(business awareness)。最后,重新认识一下自己,准备好正装,你该出发了!2)面试实战(审计部门)我按照自己面试的顺序来讲毕马威 笔试后隔了一天接到周五经理面的通知,第二周周一得到周三par面通知。(毕马威人力的电话很难打通,这一点是不是需要注意一下),但总体是最迅速的。以往毕马威的经理面,似乎是case,但是去年换成了两个经理面试一个应聘者。问题很大众化,没有问过于专业的问题,因为我想这就是每个公司体现人性化的一个地方。其实四家公司都没有问我有关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原因很简单,我当时还没有接触审计课程,所以只问了一些比较笼统的问题,怎么看待审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英语,1)不能拼运气,还是要有些真才实学,2)不要说留学生英语一定好,我深有体会,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比如我在澳洲,班里面基本上没有老外,我的方言见长,但是英语的确落后了,第一自己没有利用各种机会去练习,第二就是也没有特别多的机会,哈哈,到处都是国人和中国店,会中国话足以。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己对自己说,不过,这个也是种练习,至少你不会很生疏。)需要特别准备的,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自我介绍(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机会说,但是必须准备),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做审计,为什么四大,为什么你认为自己合适这个行业),open questions中自己写的东西,要求细节准备出来,要有目的性(比如哪些活动可以锻炼或者凸显自己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认真,责任感,决断能力等等)。我没有遇到比较喜欢challenge的经理,整个过程比较和谐,中英文穿插,结果鄙人还冒出一句日语,幸亏无伤大雅。这种面对面的面试,我个人感觉,最重要的是你要让经理感觉你不仅仅适合这份工作,更适合他的团队,这很重要。par面大概进行了20多分钟,中国par,全中文。par会表示自己的担心,也很直接地分析了行业特点。这里我被问到一个比较不好说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四家?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能对一家大肆褒扬,也不能对其他家进行无中生有地批评,因为由此及彼,大家懂的。所以,比较中肯地回答。我个人的回答(大致的,具体怎么说的,也有些忘记了,另外也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大家看看就算了):毕马威的客户一般都是比较优质的大客户,这也从毕马威的着装要求上有所体现(因为要见这些大客户,所以,男生领带要一直佩戴);与此相反,德勤和普华则偏向中小企业,这个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相符,因为中国正在经历发展,国家也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那么客户源不用过于担心;安永相对于来讲,本土化做得比较好,虽说不如前两家人数多,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每个人得到指导的机会也会相应增加,另外就是据传安永的培训做得很不错。答完后,par先进行了肯定,然后指出一些问题,又做了一些解释,相当于展开。两个面试都有面试者提问的环节。经理面试时,我提了一个普华悉尼办公室在学校宣讲时提出的一个问题,是那种两难境地的选择。par那面我问了一个关于改制"特殊普通合伙"后,对员工和业务的影响。没有过多问题,原因很简单:我的确只对这两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没有其他想问的;另外就是过于专业的问题,即便我问了,我也未必听得懂回答,弄得不仅自己尴尬,还有可能暴露自己的缺点。(我说得比较实在,大家看看就好)普华永道 战线较长,期间由于个人期末考试原因,普华永道还特意更改了面试时间。人力资源很赞,这几天还给人力打电话咨询相关事宜,很亲切,很耐心。就是等待时间有点长。(这里想说:希望用人单位——所有用人单位哈——也要考虑一下求职者,应该相应加快审核,应聘是个双选的过程,不能因为自己是用人单位就一直拖着就业者以至其丧失其他的机会,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你招满了,但是那些因为你而"不得不"错过其他机会的应聘者怎么办?)群面:case+经理一对一case是面试者事先被分成两个组,然后到不同的房间做case study,写板书。之后就是回到同一个屋子,分别进行presentation(英语)和互相提问(英语)。坛子里面面经太多,大家可以象征性地搜一下,看看注意点。不过,我在这里要强调几点:作为留学生,我个人很佩服国内的学生,因为专业知识涉猎广泛,这是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只能在idea和英语上下功夫,另外就是反应能力上。对于内地毕业生来讲,一定要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不要惧怕留学生的英语,原因刚刚解释了,所以,英语,绝对是自己的事情,可以准备得出来,那就提前准备,不要临时抱佛脚(甚至在德勤小组面试时,一个组员居然在case结束后对hr说:你看,这么多留学生,英语都很好,但是我们英语不好,不会因为这个影响我们表现吧?在我看来,这么说,完全没有必要,无论英语还是专业知识,都是自己的能力,首先,公司不会因为你的英语能力低而降低对英语的要求,其次,公司也不可能只看英语这一项能力,所以,记住:能力是自己的,你想拥有你自然会千方百计地去获得,不是因为别人没有你自己就有了)小组讨论时千万不要aggressive,因为会弄得小组讨论不能正常进行;但是在辩论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强势一点,因为你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另外就是要积极一点,把自己的idea说出来,对与错在讨论中求证,在辩论中得到重申,你自己也会更自信一点。经理面大概持续了20多分钟,具体不赘述。问题差不多,仍然强调的是详尽的准备。par面:英文70%,中文30%吧。英文的自我介绍,以及用英文来描述自己的优缺点,这个也比较经典,大家可以搜搜网上的经典回答吧。不过,我更倾向于坦诚相待。只不过是说缺点的时候,婉转一点即可。另外就是被问了是否考虑过进入事务所后会面临的挑战。我回答了三个:专业知识提升,代沟(本人80后哈),以及角色转换。持续时间20分钟。德勤 小组群殴(10个人)+par面小组case study,十个人讨论一个case,之后presentation,然后是hr提问。这种人特别多的讨论,往往对那些比较内向的同学不利,因为本身这些同学就不太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另外就是,最后presentation每个人几乎只有一分钟,由于不善于在多人面前阐述自己的想法,导致整个面试都显得自己不合群,缺乏发言及演讲能力等。其实,这就是个面试,即便怕丢人,可是也就丢人在这几个人面前,你怕啥?大胆去说,这么多队友给你作后盾。另外,我感觉在presentation的时候,善于灵活补救而且顾全大局的人比较容易受到重视。这种10个人分析一个case的面试,我个人感觉,懂得言简意赅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以及抓住大家忽略的细节更重要:人多,大家的比较普遍的想法又很一致,那么,就看谁能很快地阐述观点,谁能提出别人没注意到但却十分重要的观点。经理一直坐在旁边观察,不给任何帮助,但是有可能会提问。par面:这是我面试生涯中的一个奇葩经历。女par,很干练,是我十分佩服的那种强人!赞一个。这次是俗称的压力面,各种问题,铺天盖地,而且对方出拳速度太快了。一旦话语中有漏洞,那么这位par肯定会要个究竟。现实中很多同学怕这种面试,感觉必死无疑。但是,我却比较喜欢这种,不仅仅因为刺激,更多的是,你的反应能力能得到体现,你的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受到考验,在结束后,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表现,自然就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大概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因为审计工作也是要接触到类似的客户的。另外,这样的par,我个人感觉一般都是比较直白和诚恳的,她会挑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过后你会很庆幸这样的par给你指出。我想在工作中能有这么直接且严格的par,自己想不进步都难。所以,不要怕,当作是一种历练,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与女强人对话的机会!安永 小组面+经理一对一,时间最长;未接受par面邀请群面:3人一组,case+presentation+challenge,中英文根据经理喜好。之后是debate,语言仍然是根据经理喜好。辩题大概就是围绕一些办公室code来的。其实前面的表现还好。但是之后由于10几个小时的飞机,早上7点多到了首都机场,八点多开始面试,头发晕,以至于后来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得稀里糊涂,当然,也是自己懈怠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往返悉尼与北京3次,中间还经历了期末考试,也没有心思去准备,只是在回来的飞机上大致看了一下安永的介绍。经理面后以为没戏了,发挥严重失常,但是没想到,经理还是给了我一个机会。不过,由于期间已经签下offer,所以没有接受邀请,正因如此,各位亲,对不起,我不知道安永的par面程序。再来说一下"模型"其实我面试前从来不知道所谓的模型,还是看了过来人的经验,所以在乘坐飞机的时候刻意看了一些,无非"波特五力",PEST,SWOT,还有一些关于企业成长阶段的模型等等(我这记忆力不行了,完全不记得名字了)。但是,其实走过后会发现,如果你一点不会,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因为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人多了去,况且时间紧迫,未必用得上;另外,你懂也未必帮得到你,因为那么多人分析一个案例,你很难控制节奏,无法控制节奏,那么这种模型的框架很难构建出来,总不能你自己在那里显摆自己知道有多少吧?注意团队!所以,我的建议:为了心安理得一点(说得直白一点),可以适当准备几个。(注意:如果是纯粹的一个人进行案例分析,建议还是要在准备的时候考虑一些。)四、总结其实,我个人一直感觉,有努力和运气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四大。只不过客观上录取人数有限,到最后拼的就是厚积薄发的那一点点表现和运气。其实,大家可以看出我上面所写的没有过多的技巧之类的东西,写得很平淡无奇,近乎流水账。因为我个人认为,技巧也是给有料的人准备的,再出奇的东西,到最后都要有个结局。另外就是,太多的技巧反而会使你变得庸俗,千篇一律,也容易限制你的发挥。因此:读完我写的东西(虽说有些乱七八糟吧),可能并没有那些所谓秘技等等,但是,希望你能意识到,首先,不要打无准备之战,但是也不要过分强调结果,这种事情,强求不得的;其次,希望大家能享受这个过程--我是在享受面试这个过程,真心当作一种经历,但是这个代价也是巨大的,如同上一点所说:首先你要花费时间去准备,可能会耽误你的文娱活动,甚至会占去一部分宝贵的复习时间;其次,很有可能这个经历的结局不如人意,甚至因为等一个结果而错过了其他的机会,代价不能说不大,但是比起你所学到的,这些都不算什么(这都不是事儿!!!)五、温馨提示内地学生和留学生、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不要互相畏惧,更不要在群面的时候向面试官提出:他英语比我好,因为他是留学生,或者他分析比我深入,因为他是专业学生(两种情况我都遇到了,面试官很尴尬;而其他人都笑了,因为这种人明显在自己打自己嘴巴,减分是必然)(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其实在进入面试阶段以前,我一直很担心自己的专业水平会比国内学生的专业水平低很多(这是个事实,我承认,包括面试阶段,我也会很坦然地告诉经理或者合伙人,自己专业知识欠缺),一方面是无本科背景,另一方面,澳洲留学生应该清楚自己都学到了什么,12门课,一年半,翻出国内CPA,仍然不知所云。这个,我可以给大家一个个人看法:从招聘人员构成来看,专业不是最大的问题,有本科英语专业的,也有在国内从未接触过商科在国外读了会计硕士的,其实大同小异——专业素养不强;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意味着面试的专业性会因人而异,譬如我在面试的时候,经理和合伙人都说过,既然还没有学审计这门课,那么,我就不问专业知识了。所以,准备起来,国内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这是个必然要求;其他专业的面试者,一定要本着诚实和认真的态度去准备general的问题,比如一个经理可能不会问一个英语专业的同学审计报告的分类或者认定类型,但是他必然要看你对审计如何认识,对审计这个行当怎么认识的。(内地学生和留学生)面试时认识的几名战友,也会说他们很担心自己的英语,甚至有人还会酸一下:你们留学生占便宜了,案例分析和面试都是英语的。其实留学生未必英语都好,内地生也有英语出类拔萃的,我只能说: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千万不要怪是否留学。另外,英语面试是可以准备的,我之前建议几个同学去看一些商业谈判类的英语书,掌握里面一些开场或者presentation相关的说法,其实完全可以应付。另外就是自己准备的一些面试问题的答案,也尽量总结出一份英语的。其实在准备阶段,只要在准备汉语资料的同时,准备一下英语资料,那么面试英语应该不会成为一个障碍。还有,就是看看公司网站的英文版,你会受益匪浅。其实无论内地生还是留学生,只要自己努力,都有自己的强项,留学生可能,注意是可能,英语突出,但是专业素养上可能欠缺,内地生可能英语欠缺,但是专业素养上可能有所补充。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故步自封,踏踏实实地准备,剩下的,就是运气了。还有,注意攒人品!!!

199 评论

五爷威武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匿名用户

在职不久,谈谈自己的浅见:

诚实的说,来到四大,是我最后的选择。当初毕业之际,我不是手里一堆 offer 等着我纠结的那种,我手里最好的 offer 就是四大的,所以,我来了。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家都说:四大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里面高强度和规范化的工作可以让人快速成长。可当几年过去面临着跳槽的时候,听到更多的声音是:四大(主要指审计部门的同事)能跳到哪里去呢,跳到企业财务还是内审?这些部门的前景有限,职业生涯会受到限制。

那,到底要不要来四大,来四大以后要不要走,走了要去哪儿?我想这几个问题,才是四大人,或者准四大人纠结的吧。

事实上,我也没有把上述问题想得明白透彻,所以就大家都在谈论的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 工作强度

这个问题是没有争议的。工作当然强度大,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消。吃不消的人会选择跳槽,也有的会身体不好,甚至是留下病根。同时,我也有看到周围有同事抓紧时间去跑步,去健身房运动。在运动会马拉松比赛上会发现不少牛人,甚至还有 SM 在做健身房的课程教练;办公室里有人会不修边幅(头发不洁净,衣着不太整洁),也有人会把自己打扮的一丝不苟;有人会家庭和乐身体健康,一切 balance 的很好,也有人会唉声叹气,家庭支离破碎,身心俱疲。上述所有,我想用一个很残酷的词来形容:优胜劣汰。问问自己,我能 Hold 住吗?

后知后觉的我最近才明白的一个道理,分享给你们:每件事情都需要用心,用时间去经营。强度大的工作的确会让人压抑喘不过气来,可是如果你尽力去挤时间经营自己,忙里偷闲的给自己找正能量同时提升自己。我想日积月累,你会和周围的人不一样。

· 前景

一度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脑力农民工(如果加上扛着行李底稿四处奔波的话,也算半个体力农民工了吧,哈哈),并且我还认为如果 business intelligence 往后发展的话,至少我们所做的一部分工作会被计算机取代。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去考虑行业前景这个问题?

以进入审计部门的同事为例,你们从事的是审计会计行业,你们辛苦想拿到的也是各种 *CPA 或者 ACCA 或者 CIMA 或者 CTA。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辅助性的部门,也就是说除了在四大(以及其他会计事务所),这个行业不为所在单位创造价值,自然的就没什么话语权。想要高薪话语权,就去企业的强势部门,去奢侈品公司的 marketing or sales,去软件公司的开发技术部门。千奇百怪的行业领域中有朝阳行业也有走下坡路即将消失的行业,衡量自己的能力性格是否匹配你将要或者正在从事的行业,最后做出选择。如果选择好了以后,再来抱怨这个行业多糟糕,这不是在嘲笑自己当初的选择滑稽可笑么?

的确,这份工作常常是枯燥无趣而且压力大的,忙季忙得自己满头是包,和小伙伴都有随时准备撤退的念头。可这个社会分工中,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简单重复的吧,出租车司机开车在城市穿梭,医生给病人问诊开药,客服接听客户的各种提问要求,审计师到现场找客户要资料写底稿…真正可能创造性的工作,有新鲜趣味的工作,一方面对能力的要求绝对不低(如科学家),另一方面对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不会低(如经商)。而四大貌似提供的岗位都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那是不是就不要考虑这种行业了呢?不见得,每个行业都不缺 top level 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以做的风生水起。况且优秀如你,完全可以选择做复合型的人才,我就有看到过了司考的朋友学审计,程序猿在做歌手,审计师在当健身教练,未来谁知道需要怎样的人,只有你可以打造自己。

在不满意每个月打到卡里的工资的时候也会问问自己的能力匹配怎样的工资,如果我跳槽出去,我有什么价值值得别人给我怎样的薪水。作为“垮掉的一代”--90 后的自己庆幸没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如果自信自己有核心价值,那么拿出魄力勇气走出去,这还是个缺乏人才的时代,找到一方天地发光发亮不会太难。如果不够优秀,那就潜心修炼,不忘寻觅机会,至少等到让自己满意的那天。

总而言之,是去是留,要不要从事这个行业,更多的不是照搬别人怎么看,而是在选择之前通过别人的眼睛,衡量自己是否适合,能否做到做好。

· 晋升

在这道题的回答下,我看到了两个观点:一个是工作兢兢业业的经理因为行情不好黯然离开;另一个是领导情商不高,为人处世不到位。

上述两种现象的确存在,并且不是个别案列。还是我之前提到的那个词,优胜略汰。选择在职场中打拼,就得思想成熟点。这已经不是一个“没有功劳有苦劳”的世界了,兢兢业业不是公司给你发工资的理由。做 staff 的时候把底稿写好;做 senior 的时候把 team 带好,考出 CPA;做经理的时候拉到项目,讨老板喜欢;每个阶段都有很明确的“KPI”,达标了,就不会被淘汰。大自然里的弱肉强食,都没有机会抱怨不公平就被一口吞掉了,玩游戏最基本就要遵守游戏规则。我爸给我打过一个比方,跑步的过程中摔倒了,如果你一直抚着伤口喊疼,那么你永远也看不到希望,跑不到终点。

我大三在某家四大实习的时候就被一个经理骂哭过,当时我觉得这人是个变态,我没做错什么就发火摔文件夹。但随后我开始反省自己,就算我没有做错,但她发火至少说明我做得不够好。我花了很久去思考我的方方面面,这些思考让我后面无论是面试实习还是现在的正式工作都更加成熟周到。尽管今年无意在四大新鲜事的微博上看到她被爆各种奇葩事迹,我仍感激自己有那么一段经历。我说这个例子,不是鼓励大家没事找虐。我想表达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项目的长度毕竟有限,再怎么样熬一下也能过去,通过一些事情一些经历让自己的弹性更大,通过观察别人的不恰当的行为让自己考虑事情更全面,也未必是件坏事。

这个你看不顺眼的领导,他之所以现在是你的领导,就必然有超过你的地方,可能是工作能力,可能是为人处世,可能是 VIP 甚至仅仅可能是他熬得比你更久。作为一个初出社会的 freshman,我的态度是谦逊但不卑微,吸收可取之处,好好学习。

· 薪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知道高盛挣得多,我知道麦肯锡挣得多,同时我也知道,现在的我进不了这些“高大上”的公司。我想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如果有心从事这行业的并且拿到了这些公司的 offer 的,应该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四大伸出的橄榄枝吧。

四大的性价比真的略不高,呵呵。以前听说过一个段子,说是一个从四大跳出去的人,明明在四大工作了两年,却把工作经历写的是三年。HR 质疑,他答道,我在四大两年,换算成工作时间可能都不止三年。诚然,可能大多数四大人巴拉指头算算工作时间都不会满意这份工作。但站在多数刚刚走上社会的穷学生来说,前两年的那可怜巴巴的工资数额可能比性价比更重要呢。不 delay 的情况下每年几乎可以保持 30%的增长幅度,今年入职的本科应届生 6800/ 月,相比在一些企业 3000-4000 的工资,尤其是对外地学生在这个城市存活下来,帮助是可想而知的。

我的观点都还浅显,想法也比较稚嫩,因为感恩在知乎学习到了很多,所以也不藏拙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我想分 working environment 和 working atmosphere 来讲。

四大的 office 我都有去过,无论大楼外观如何,内置基础设施还是比较干净整齐的,每层楼都会配有茶水间,有的 office 可以领一个小柜子存放私人用品。还是以审计组为例,Par 们会有小房间作为 office, Senior Manager 和 Manager 会有独立的小隔间。而剩下的 Staff 没有自己的桌子,回到 office 的 Staff 就找大排档里的空位坐下。作为小菜鸟一度觉得这不科学,连桌子都没有,太没有归属感了好么?转念一想才发现其实蛮“科学”的,忙季到来的时候,大量 staff 下 field 工作,寸土寸金的 office 如果大量空置才是资源浪费吧。出差到客户那边,住宿条件也是参差不齐,差一点可以是客户自己的小招待所,磕碜一点也会有各种快捷酒店,好一些四星五星酒店都有。我比较随性,好一点差一点都行,好一点的酒店我就认真吃吃自助早餐,有空的话到健身房锻炼一下;差一点的酒店只要有热水不漏雨断电我就能忍。

平时的工作以项目为单位,短的项目可以 1-2 周,长的项目战线长达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也说不准。审计团队更多是以一个 team 为单位下现场,各司其责也互相帮助完成一个项目。有时候一个项目还没做完就会被拉到另一个项目,手头上没有完成的事就需要和其他同事交接,由其他同事 follow 完成。也许,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合作伙伴也是造成归属感不强的原因之一。同样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面对以项目为单位的工作方式,完全可以同合拍的同事保持联系,不感冒的上级或下属项目结束后老死不相往来。

正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四大工作的你我他,更多是把这里当作一个跳板,把自己当成一个过客,又何苦要求四大给我们多少归属感呢?如果真的放不下这份归属感,就在老板愿意砸钱的年会和各种鸡血宣讲会以及公司随处可见的 logo 中找吧,我们自诩为“四大人”也可以算成归属感的一种嘛。

很多 staff 可能都抱怨过一件事 -stand by,stand by 可以理解成大家来去的时间保持一致,作为 intern 或 staff 可能手头上的任务已经完成却需要等到和整个 team 一起下班。其造成的弊端包括,员工工作满意度不高,故意降低工作效率等。细想 stand by 也是有原因的,整个审计工作虽然有分工划分,有些工作也需要 Senior 过一遍后,再让小朋友做 detail 的工作。如果小朋友先撤了,总不能让所有的事情都让 Senior 自己扛嘛。前期的分工和规划可能减少这些发生,但终归是无可避免。换位思考一下,我是个 Senior 我还在这埋头苦干,你一个小朋友就早早收拾回家了,也不像话嘛。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提前走,如果 Senior 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并且项目进度也不是很糟糕的情况下,还是会放你走的。淡季的时候可以请 Sick leave,审计的同事如果愿意也可以好好利用起来。也许是因为下班时间过于“flexible”,所以相对的上班时间不会那么严苛,偶尔不是太夸张的晚到一会儿错过早高峰,哈哈,那都不是个事儿。

事情都无绝对好坏,我尽量客观陈述,各位也可权衡考量。

欢迎批评指正。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140 评论

相关问答

  • 初级审计师经历

    【导读】审计和财务会计知识息息相关,了解审计专业知识的会计人才在企业里非常吃香,不过很多初次报考的考生还是有些疑惑,那么初级审计师含金量高吗?发展前景怎么样?我

    吃货在学厨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审计师的暖心经历

    最近各家大公司都在忙着接受审计,本文就如何应对外部审计,结合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四大误区1、态度冷漠很多财务人年末工作繁忙,这时赶上审计前来打

    爱吃烤鸭的小猫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审计师住过的奇葩酒店

    一是坟墓酒店,将每个房间装饰为很破旧的坟墓;二是冰窖酒店,位于瑞典国内;三是透明酒店,真名叫做佩特拉泡泡光之酒店;四是水下酒店,是坦桑尼亚的一家酒店;五是悬崖酒

    木秀于森林 11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审计师经历

    每一个审计从业人员,从新手期到熟练期,心理变化大概经历四个阶段。 第1阶段——焦虑期 这一阶段,在审计新人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有时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在接触陌

    喊我11就很好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审计师奇葩经历

    笔试面试绝对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但是准备起来应该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大家看看有什么可为你所用的,就挑了去。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我会尽量回答。其实所有人都是走

    华师小超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