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0

鱼京自心
首页 > 审计师 >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审计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国美京华城

已采纳

董事会董事长:胡建民(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蒋敏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董 事:金耀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任书辉(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于崇德(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田 勇(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国跃(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 毅(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主任)吕怀安(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监事会主 席:胡西林(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财务部副主任)监 事:崔伯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资产运营管理部副主任)高智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主任)李长旭(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监察审计部主任)阳 光(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科技与综合产业部主任)高光夫(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财务与产权管理部经理)毕 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主任)王汝海(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政工保障部副主任)陈 晖(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资产财务部副主任)领导班子林伟杰:总经理(院长)、党组副书记刘 伟: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副院长)屈 芒: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纪世东:副总经理(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月明:副总经理(副院长)、党组成员汪德良:副总经理(副院长)、党组成员范长信:副总经理(副院长)

281 评论

Cathy傻丫头

八亿资金 秘密救市 他在冰与火之间拉了中国股市一把 我们没有叫救市 华夏内部的说法不叫救市 我们的叫法叫第三线保卫战一份自查文件 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我们公司资金一下子增加了三十亿 就是都回到保证金里了 原来是分散在各分支机构十年回首 他认为中国股市转折在望如果举个例子 不妨可以看成中国证券 就像中国红军从井冈山下来 已经过了湘江 正在向遵义前进 我觉得现在正处在这种状况如今的邵淳,喜欢养养猫,拍拍照,闲时给企业做做顾问,生活平静而悠闲。但如果把时间往回拨几年,却是另外一种情景:作为中国最早三大全国性证券公司之一——华夏证券的第二任总裁、第二任董事长,一路上的惊涛骇浪,他见了不少,也经历了许多,他的历程不仅复原了一段华夏的历史,甚至复原了中国证券业早年的一段历史。邵淳在北京土生土长,早年醉心艺术,精于木雕,但阴差阳错,1962年,进入中央财金大学,就读金融系,先后就职北京工商总行,华能集团,连同审计长李金华、中国再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凤举等人,被誉为中央财金“黄浦军团”中的一员。不过,在1993年成为华夏证券总裁之前,邵淳并不熟悉股票。邵总 您是从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股票的我第一次接触股票 那应该是90年 还是91年 有一次到深圳出差 坐火车回去 在火车站被人拉住了说 先生 您要不要股票 当时我说不要 谁要那个东西 当时在我头脑里头 股票还是从矛盾《子夜》看来的 那个好象都是买空卖空 都是那些投机倒把 资本家的投机行为 所以我说谁要那个东西 但是没想到 后来过了两年多吧 两三年 自己就干起这行来了 没想到不懂行的邵淳只好到申银证券请来外援,给华夏员工讲企业改制,讲发行,边学习边摸索。邵淳证券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是在江苏,当时几大券商碰在一起,为了春兰股份、海尔、宁沪高速等项目激战起来,这场争夺战,最后以邵淳的胜利而告终。在这个时候 您到了江苏 亲自到了江苏 然后去怎么把这些项目又拉回来的我们就跟人家说 就是不会影响你项目的进程 无论是在时间上 在质量上 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我们照样会完成这个项目 保质保量 那人家提出来 你给我的方案咱们要接着谈 我们也想接着谈 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哪些地方我们不满意 现场 每天谈完了晚上就加班修改 我就在旁边看着 修改处理稿我看 看能不能体现人家客户的意思 如果说能 好 那咱们睡觉 第二天把这交过去再讨论 如果不能 我们自己再修改 尽量把它修改完善 然后这样大概是二十多天吧抢项目的时候最激烈的是哪个项目最激烈的那就属春兰 很激烈当时有几家争这个项目好多家 好多家 至少有四五家 应该说他这么好的公司啊 几乎所有的投行 就比较强的公司都盯着他包括万国 包括申银 包括南方 还包括新成立的君安都盯它春兰项目最后落入华夏证券囊中,据说是因为春兰老总陶建幸和邵淳两人都爱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由此打开了僵局,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双方都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语言,最后春兰项目给了华夏也就水到渠成了。您是第一代券商 当时就是这一代人 应该都是很有激情的一代 他们再创业阶段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个呢 确实是很有激情 所以要是说概括说 让我回忆当初的那段时光 我觉得就像那个电影里边的名字一样 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大家都是怎么干呢都希望 当时大家有一个想法 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华夏建立成为一流的证券公司 而且争取在十年到十五年办成像摩根士丹利 美林那样在世界上一流的公司 在国际竞争中应该是和他们能够抗衡的 当时大家抱着这样一个目标理想 那时候真是拼命地干活我记得我们有的搞投行的同志 出去给企业办项目 一出去四五个月不回家 有的爱人在家里生小孩 都回不来 回来的时候小孩在家已经三个半月了那华夏最辉煌的时候 投行项目情况 最多的时候做过多少个项目最多的一年 做了有二十几个项目吧 (那是哪一年) 95年 二十几个可能连主承销 带做副主承销一个不懂股票的外行,仅仅用了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就把华夏的投行带到了行业顶峰。此时的邵淳应该是意气风发,做事情时不仅大胆,而且带着一些侠气。96年底的一次秘密救市或可成为最好的注解。我们没有叫救市 我们华夏内部的说法不叫救市 我们的叫法叫第三线保卫战情况是这样 96年底12月16号 15号晚上广播的 16日早上登的报 人民日报社论呢 就针对在此之前的一段 股市不断不断地上升 而且呢当时有一个特点就是 不管是效益好的公司还是不好的公司 只要是股票就一路地往上冲 股价 大概从95年开始吧 一路冲上来 后来可能上面觉得风险积累 越积累越高吧 然后就发了一篇社论 说鸡犬升天是不对的 这里面有很多违规行为 其中还点了我们的名 因为 我们确实在石油大明里面 我们的投行 是有一些失误 在那里边也被点了 然后 社论出来以后 没想到社论一出 当天所有的股票 没有一个例外 都是跌停 10% 跌10% 第二天继续又是一个全面10% 这很不正常 因为社论写的是比较严厉 对 就所有人都看空 这个很奇怪 于是早上一出现就这种情况 以前从来没见过呀 一看那个屏幕啊 就像一个绿的竹帘一样 挂到底儿 哎呀 我说这是怎么了 我就到底下各个营业部去看 一看 那个那些股民 一看楞在那儿 傻在那儿 瞪着屏幕不知道怎么着好 全都楞了 下午再去看 有人在那儿哇哇哭 哎呀 有的在那儿撞墙 头撞墙 都有 (情绪很激动) 情绪很激动 而且是到了第二天还是那样 反正一种很绝望的气息 目光全都呆滞了 瞪着 就这样一个一个的 人还是满满的 在那营业部里面 我们一看 这可不好 然后这时候呢 证监会就头一天就要求我们两小时一报情况 你那个华夏在全国各地有机构啊 各地营业部的情况报到总公司 总公司报到证监会 其他公司也都要报的 两小时一报 两小时一报 因为证监会他们看到这个情况 也应该比较着急 上海市场就是选的是长虹 (当时的长虹是龙头股 是吧) 是龙头股 对大盘影响比较大 当时的市盈率也并不高 相对来说 市盈率不算高 深圳是深发展了 当时还是不错的1996年12月18日,在这天早上,在弥漫这恐慌性抛盘的气氛中,邵淳做了最后的准备。您是亲自指挥的吗我在那看着 因为这种事 都是应该他指挥 但我就坐那 我记得当时我坐在桌子上那看 非常紧张 然后他就在这发指令发指令 但是就看见屏幕没有动静 一直上午都过了一个多钟头 一个半钟头 那时候砸进去多少资金啊一上午就三个亿吧 三个亿就进去了 是 我们很平均 市场资金分配很平均 因为我们想让两个市场同时摆脱全面跌停 然后剩四个亿呢 是准备第二天 第二天用的 结果三个亿出去了 一上午也快结束了 还是全面跌停 这个时候都觉得 这时候 心里就有点打鼓了 我说怎么还没有动静啊 还是跌停啊三个亿进去了还没有动静 这东西 是有点出汗这三个亿全进去了 是不是到上午截止 到上午休市还没有 没有全进去 上午反正三个亿万全进去了 到上午收盘的时候 稍微有点抬头 这股票 我记得好象稍微有点抬头那决定下午还继续那只能继续 你不能半途而废啊 然后下午 但是下午开盘之后 明显地感觉不止我们一家做了 肯定有别人 因为很快很快它就上去了 然后就涨停了 这两支股票涨停 长虹和深发展对 它两支涨停 在它们俩涨停的时候 其他下面的股票也开始翻红了 这种反映大概到了下午两点左右 当您看到大盘部分飘红了 您这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哎哟 这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块石头落了地看到大盘恢复生机,邵淳认为华夏证券稳定市场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获利出场。此后的1997 年,国家颁布了《证券法》,关于连续买卖股票,导致股价波动等等类似的市场行为界定为违法。这给当时券商人二级市场的操作出了一个难题。我们觉得这个东西 和我们当时做的冲突太大了 因为原来的二级市场办法 都是什么呢 普遍的都是这样子 一开始叫吸货 然后洗盘 然后打压 然后集中筹码拉高出货 但是这每一个环节 用新的刑法和证券法来衡量 都是违法的在新的法律条件下,邵淳开始探索券商自营的出路。后来找着一个 就是福建的福耀玻璃 当时的价格真不高 四块多 可它这个企业效益特别好 它是中亚的 或者说亚洲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他是和法国圣戈班 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和他们合作的 而且有圣戈班的股份 圣戈班因为入了他的股 圣戈班不往东亚卖 东亚这块就依靠福耀玻璃 实际上日本的什么本田啦 日产 本田 什么一汽的奥迪 上海桑塔纳 国产汽车大部分都用了他的玻璃 但是这个事情并不是人人都知道每天(买的)量不大 几万股 几十万股 顶多是这样 但是我们也不搞洗盘 也不搞打压 也不做庄 我也不持很大比例 实际上和后来基金的做法差不多 当时还没有基金一年半后,在福耀玻璃这支股票上,华夏证获利颇丰,在当时采用价值发现的办法做自营,可以说是开了业界的先河。后来华夏有没有继续沿用这一思路 因为后来华夏证券发生很多变化 我也离开了这个职务当然人员变了 那么思路可能也变了 这也是必然的 后来可惜 没有继续下去在执掌华夏证券七年之后,1999年底,邵淳不得不离开自己一手带大的华夏证券,他的离开,和华夏证券在94年初开始实业投资有关。那我们实业投资总的金额是多少?实业一块 债权债务一块 反正是这样 当初我们投了有三十六七个亿 如果加上这些年的资金成本 应该有一个 四十来个亿 应该是这个数 加成本和国内其他券商一样,华夏证券初期也进行了许多实业投资,从房地产到高速公路,从典当行到油井,几乎无所不包,这和当时的客观情况有关。我记得93年最低的时候 有那么一段时间 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 加起来就两三亿的交易量 全国就没有什么交易 有的时候这一天 你看那个指数啊 就像死人的心电图是直的 所以呢证券公司收入大受影响。然后93年底的时候三大证券公司成立一周年 人民银行就召集三大证券的董事长 开了一个会 就是交流一下情况看南方人家搞得挺红火的 人家还能有收入 咱们也搞一点就这样华夏证券也开始了实业投资,并且差点卷入上世纪初的海南房地产投资热潮,即使是胆识过人的邵淳,现在回想起来,他仍然感觉有点后怕。哎哟 差一点儿 差一点儿 也是我看怎么说呢 真的差一点儿 差一点儿 我们有一个项目 三十平公里 叫月亮湾 当时海南这边 也是政府吧 他向我们推荐的项目 希望我们做 也给了很多优惠政策 非常优惠 而且人家很诚恳 我们确实也 也真的心动了 就到那也去考察 春节期间到那去考察 风景确实好 风景极好 确实如果要搞 从长远来看 有潜力的地方 我们也确实心动了 差一点儿做 但是后来犹豫来犹豫去 最后来还是觉得它如果小一点 我们就做了 假如三平方公里 可能我们真的就做了 但是后来 真的太大了 这样开发得要多少钱啦 可能承担不了 就是犹豫了很多次 再看看 再研究研究 最后还是不行 算了 放弃了当时国内的券商哪些还有在海南地产有投资当时不少 反正万国是太阳湾 是给了万国了 南方是星星湾吧 给我们留的是月亮湾 月亮湾 还有些个其他的 当时在海南搞地产的真是多 也很庆幸 真是一念之差的事情 那我们实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呢资金来源当时是这样 一个呢 当时的资本金还有富余 然后就是从银行借钱 那时候借钱也容易 拆借钱来搞项目还有没有少量的客户保证金这个不好说 因为什么呢 因为当初啊 人们并没有一个保证金 不能够动 要单独摆起来 没有这个观念 证监会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 都没有 这个是哪年提出来的啊 就是挪用保证金的说法 大概是 不早于97年 可能97年 还是98年才用的这个说法也就在华夏逐渐走向颠峰的1996年,华夏证券的领导层开始意识到,实业投资其实并没有原先预想的乐观,华夏证券开始进行全系统的风险控制。94年开始搞 它96年并没有如期地产生效益 另外有些项目 下面项目出了问题赶紧报给总公司 出问题之前我们不知道 对没有风险控制机制 后来 就讲不行 96年实际上我们的前任的董事长 是黄玉俊 他首先提出来 这个事情可能有风险 要注意风险 他首先提出这个来 当时我还没意识到 然后后来看 对 董事长 说的有道理 然后从97年开始就 96年开始提出来要开始刹车 要开始注意风险 要控制 要摸清底数 然后97年 我们就全面停止 把原来的一业为主 多种经营这个政策就宣布停止 今后总公司也不搞 各分支机构谁也不许再搞在此之后,邵淳深感总部对分公司控制力太弱,于是开始收权。 1998年,当邵淳把华夏和实力相当的申银万国进行对比的时候,发现华夏这个行业龙头老大的股民保证金竟然比申银万国少30多亿元,这令邵淳很不安。终于在1998年7月10日,华夏证券总部突击自查,查出了隐匿在分公司的巨额保证金,同时引发了一场风暴,邵淳也在此后黯然离去。98年当时查出的结果是 什么样一个状态我们公司资金一下子增加了三十亿 就是都回到保证金里了 原来是分散在各分支机构自查呢 可能会涉及一些人的利益 当时听说有人写了匿名信 给您列了九大罪状 有这事吗告状的事情 也有 告的什么内容我不知道 后来也来确实是查过 查过最后结论 就是前些年搞这个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这个应该属于你的失误 这个我承认 我说那确实是 如果这件事情要追究责任的话 我一个人承担与中国其他早期的券商一样,实业投资、自营、委托理财、挪用保证金都是共有的,哪些是悠关于华夏衰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有人把问题归结于华夏前任领导的实业投资。那您走的时候 给华夏留下的家底有多厚家底呢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就说呢 有一种说法 是就是说留了多少亿的窟窿 留了多少亿的亏损 多少亿保证金窟窿 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准确在利润上 当初华夏没有那么多债务啊 当初可能 公司的负债也就十来个亿啊 十来个亿 正常的经常有的 我们债权经常也有十来个亿 债务也是在这个范围内 这是一个很轻松的 这么一个状况 还有一些利润储备还想请您就您在任期间那个实业投资做一个功过的评价我们从96年开始刹车 97年全部停止 开始清理 到来98年 就是把这个数就全部都清理出来了 那么到99年的时候 数字都已经全清楚了 然后经过这几年的继续清理收回 我们有些项目呢也比如说该处理的都处理了有的项目实现效益了 这么加起来算 现在我们总的也收回了四十来个亿 另外现在我们还剩下一块资产 剩下这块资产呢 应该剩20十个亿的各种资产吧 但是这里面我还能至少还能收回一半虽然我们在上面也做了 虽然没有亏 现在我不认为我做那个是对的 认为它是个弯路 现在算起来这方面没亏损 我是侥幸邵淳离开5年之后北京朝阳门内大街188号,是华夏证券总部的所在地,如同北京傍晚的阳光,华夏证券的光芒正渐渐地淡去。这里的最高领导人几经更迭,恰好印证了华夏证券的多事之秋,门前威风凛凛的青铜兽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华夏证券一路风雨,门前的车流飞驰,朝着它们想去的方向,那华夏呢?华夏的命运如何?纯粹从客观立场说 我觉得她的出路是在重组可以具体的说 现在中信不是在 也在积极地 他也想 如果这个事成了 那么对华夏 绝对是好事情 对中信也是个好事 我希望他成功但是我觉得即使合并 也是一个将来的事情 我说的是中信证券和华夏证券的合并 这个在目前来说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重组不会是中信证券 和华夏之间重组 它会是中信集团 过来和华夏重组 然后把华夏证券整理一番 整理一番之后 具备一定条件 才会再和华夏证券合 我的看法是这样关于中国证券,如今的邵淳有说不尽的话题,令他最为骄傲的一件事是,1998年他作为中国证券代表团团长出访温哥华,参加当年国际证券业协会年会的一段经历。那次会通过一条决议 叫什么呢 就是 国际证券业协会通过决议 要求所有的成员国 都要施行T+3 结果这个协会一讨论 很多国家哇哇叫结果我一看这个局面 我等着 我不发言 让他们都说完当时,即使在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也只是施行T+3,有不少成员国还在施行T+4甚至T+5我说我们早就实现T+1了 实际上我们还施行了两年T+0 只是由于我们自己出于控制投机的需要 要抑制投机吗 我们才主动把T+0改成T+1结果这一发言 好多国家直瞪眼 真的吗 是真的吗 我说是真的 欢迎你们到中国去看那一次我特别自豪转折在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阶段 我认为在这个行业 我所能够做的我都已经尽力做了 再往后的发展 不一定是我力所能及的。

280 评论

浮云秋叶

李 小 鹏,男,汉族,1 9 5 9 年 6 月 生 ,四川省成都市人,1 9 8 5 年 5 月 加 入 中 国 共 产 党 , 1 9 8 2 年 8 月 参 加 工 作 ,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现 任 十 八 届 中 央 候 补 委 员 , 山 西 省 委 副 书 记 、 省 长 , 省 政 府 党 组 书 记。

97 评论

相关问答

  • 冀中能源集团总审计师

    1.中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股份公司董事长戴厚良 男,汉族,1963年8月生,江苏扬州市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毕业于江苏化工学院,199

    哈韩哈哈规格化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中石化集团公司总审计师

    副总工程师不属于最高领导层,所以为正处级,但是比一般正处地位又高那么一点点,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总工程师或者副总的副厅位置,所以依然是正处。

    liuruoji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山东华能集团审计师

    曾毅曾在国企工作过,他在中石油、华能集团和中石化担任过高管职位。例如,曾毅在中石油的中央企业工作、华能集团也担任过实施总监,并在中石化担任过总经理。目前,曾毅在

    锦和1105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华电集团总审计师

    分公司总经理职位高,管人,管事有实权,用不了几天就发了。

    天骄建材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中星集团有限公司审计师

    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综合性国有企业。公司成立于1982年,其前身是上海市居住区开发中心,1998年底正式改制为上海中星(集团)有

    晓旭的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