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6

桃紅梨白
首页 > 审计师 > 审计师财务分析的目的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味一起等

已采纳

如何认识企业财务报表?总体认识一:企业财务报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报表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具有比较明确的勾稽关系。企业如果只是在一个方面作假,通过分析是可以发现的。这是不高明的作假。即使是这样,也需要我们对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需要对有关行业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可能就无从下手。如果作假者明白上述道理,其作假就会充分考虑到这些关系,就会进一步作假。这时仅靠分析财务报表就很难发现企业的真实情况,至多可以发现一些疑点或重点。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查和核实,才能找到比较可靠的证据,才能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总体认识二:财务报表是企业一个阶段经营活动的结果,应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如果发现企业的经营活动方面的资料与财务报表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财务报表虚假的可能性较大。企业的经营活动很多,如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新建生产设施,进行对外投资,进行新产品开发,增资扩股,加大广告宣传,增加融资等等,在了解企业内部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的基础上,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应该有一个把握,将之与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对比,是可以发现有关问题的。(一 )企业财务报表及各科目的认识1 各项资产的理解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等。流动资产一般是指企业可以或准备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转化为货币、或被销售或被耗用的资产。首先是货币资金。这个科目最易理解,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存款;短期投资,一般包括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短期其他投资。短期投资要求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有一定的盈利性。短期投资应按照市价与成本孰低的原则计提跌价准备。企业进行短期投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有闲置的资金,努力运用,增加收入;二是挪用信贷资金,进行投机;三是被迫进行的,如抵债、关系投资等。对短期投资的形成要关注。要注意是否有把长期投资放在短期投资科目内,故意提高短期偿债能力;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我国目前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是未到期和未贴现的。要搞清是银行承兑汇票还是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较小,流动性较高,而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较大;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股利是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应收利息是指企业因债权投资而应收取的利息;应收利息只核算购入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的应收利息。到期还本付息的长期债券应收的利息,在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核算应收帐款是指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等等2 各项负债的理解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福利费、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等等3 权益的理解4 损益表的认识5 现金流量表的认识现金流量对于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以及资产的变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很多小企业没有编制现金流量表(二) 财务报表间关系的认识1 财务报表间的基本关系A 资产总计=各项资产之和B 资产=负债+权益C 主营业务收入折扣与折让=主营业务收入净额D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E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F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G 利润总额所得税少数股东损益=净利润H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I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额+汇率变动2 期间变化资产负债表中,期初各项资产与期末各项资产之间的变化应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逻辑化的结果,而且应与有关收入负债权益有比较合理的关系。A 权益的变化权益是企业偿还贷款的重要基础,企业在争取贷款时,故意把权益增大的可能性很大,银行必须高度关心。权益增长的基本原因有以下几个:如增资扩股,评估资产增加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未分配利润将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联系起来。搞清企业的权益是否属实,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入手进行分析。B 总资产的变化总资产增加的原因:一是权益的增加;二是通过增加借款,增加拖欠款,从而使资产能够增加;三是虚增往来款从而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应收帐款等C 应收帐款的变化应收帐款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而且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是否正常,也与销售收入的真实性有密切关系,因此对该项资产的变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D 销售收入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主要取决于产量,这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关系、与生产能力的利用有关系、与企业产品结构有关系、与新产品的开发有关系、也与产品的价格有关系。销售收入与存货、应收帐款、固定资产等有密切的关系。销售收入的变化也与这些因素有密切关系。3 流量与存量的关系资产负债表内的各科目记载的是存量。存量是某个时点上的数据,在这个时点上它是多少。随着时间的变化,存量会发生变化,如存货,在某个时点上是600 万元但可能过不了一天,存货就发生了变化,如变为700 万元。各项资产都有这个特性,只不过有些变化较慢,如固定资产,如果不新增固定资产,其原值不变,但折旧在计提,固定资产净值在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流量是指在一个时期内发生的财务指标,如销售收入,它是一周、一个月、半年或一年内累计的,在某个时点上无法计算。4 几个重点关系的认识A 销售收入与税金关系我们都知道,大部分企业都要交纳增值税或交纳营业税,在企业经营方式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企业交纳的税款与销售收入之间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的,因而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企业的销售收入是否虚增。B 利润与所得税的关系企业应交纳所得税,除了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外,企业应交纳33%的所得税,当然,对外参股投资收益是不交所得税的。因此,根据我国的税法,所得税与利润总额及税后利润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而可以通过对所得税与利润总额及税后利润之间的关系简单判断企业有无虚假的利润。C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销售收入应收帐款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应接近于销售收入应收帐款的增加额,如果出入很大,可以再看预付帐款是否增加很多。出入仍较大,就应引起高度关注值得我们怀疑应继续搞清原因。D 固定资产的增加固定资产的增加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重要方式,也是银行衡量企业实力和进行财产抵押的主要资产。固定资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有:通过企业自身进行建设形成的,如去年为在建工程,今年转为固定资产;通过买进而增加固定资产;通过资产评估增加固定资产;通过实物资产入股增加固定资产等等。固定资产的增加应与企业的经营计划相关,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营领域、改进办公条件等。如果没有明显的相关计划,固定资产的增加就可能是虚假的,或者是没有盈利性的。分析财务报表的目的和思路应该说,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情况要了解清楚是可能的。但是,主要的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企业是否配合,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有必要花费足够的时间来查实。我们不是审计师,目的也不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企业可以在适当的程度上可以和我们配合,我们可以花费的时间是2-3 天,我们如何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调查,才能发现有无重大的虚假?我们如何才能基本能把握住企业的基本情况?进一步来说,对于银行信贷人员,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目标是判断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在上述约束条件下,总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过阅读财务报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判断第二步,通过把握重点期间比较指标分析行业对比等方法找出重点和疑点第三步,顺藤摸瓜通过资料对比帐务核查实地查看等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进行分析和调查,以进一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作出判断。为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下是需要首先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予以高度注意的:1 财务报表的主体,不少企业建立了比较复杂的股权关系,拥有不少企业。从企业的经营和其他角度看,企业可以在其相关企业间进行资金调度与资金安排,使得我们在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时会遇上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对于财务报表的主体必须要搞清楚,即该报表是哪一个企业,其他相关企业与该企业的关系。如法律上是否为一个主体,实际上是怎样一种关系等,应该搞清楚。2 财务报表的口径。财务报表分为合并报表、非合并报表。一定要搞清楚报表的口径,搞清报表是否全面地反映了评估主体的全部完整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内容。是否存在应合并而未合并的情况,或重复记帐的情况。是否存在连续几年的报表中,各年度报表之间汇表口径不统一的问题。是否存在集团合并报表却没有包括某些下属企业,或母公司报表中却没有包括某些投资等的情况。一般来讲,银行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应该索要合并的财务报表,同时索要母公司的报表。能够合并的企业都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因而其资金也是可被相互调动的,存在企业将资金调度以后逃废银行债务的可能。对于银行来讲可能这是目前比较大的风险。3 财务报表的审计情况。即是否审计、由哪家审计机构进行的审计。这样,我们可以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原则上,我们应要求被评企业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但在进行评估时,并不完全依赖审计的结果,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应对报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独立分析研究、核查,作出独立判断。4 对于规范化的企业,如上市股份公司、大型国企、连续稳定经营的企业等,其报表中的问题相对少些,问题的性质与下述企业可能有所不同;而对于私人企业、民营企业、经营历史较短而经营变化较大的企业,报表中的问题就可能较多,评估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5 或有负债,主要是企业对外提供的担保情况,担保的性质,是否是有紧密业务联系的单位间担保,或是人情担保。可能的话应了解被担保单位的情况。从总体情况看,或有负债过高,对企业是一种潜在的风险。现实中的例子很多,因为不负责任的担保,在最终被判执行时把企业拖垮。

316 评论

liuruojing

(一)、认真阅读财务报表 如前所述,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就是要评估上市公司的优点和缺点,了解它的业务趋势,评估它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从而确定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这是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的基础,也是投资者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的前提。因此,随着理性投资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潜心进行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 但是,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密密麻麻,并且有的非常复杂,有的非常抽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于广大的非专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要完全看懂这样数字并据此进行财务分析,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又是我们不能不做的事情。怎么办呢?我们的建议是,抓住重点,把握规律。作为一般投资者,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主要是要了解这样几个问题:企业的财务成果及其盈利能力怎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如何?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否正常、经营能力是强还是弱?股东权益的变化及股东权益是否受到伤害?阅读与分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一般性阅读,也就是粗读。由于财务报表有较强的财务专业知识背景,对财务知识不甚了解的投资者,在拿到一堆财务报表后,往往不知如何下手;此外,在年报集中披露的时候,往往一天要公布数家甚至数十家的年报,如果一一去细读,无论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不大允许。此时,走马观花式先粗读一下很有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粗读并非有的投资者以为的仅仅看看每股收益这样的一两个简单的指标。在2002年2月5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修订)》中,规定第二大项是“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这才是我们粗读的对象。在该摘要中,又有两小项内容,第一小项为“本年度利润总额及构成”,该小项主要是让投资者了解本年度内,某上市公司的利润组成情况。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注意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是否占据着主导地位,以及其现金流量净额有多大,与利润总额间有多大的落差。该摘要中的第二小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是粗读的重点。在这一小项中,基本囊括了我们想要了解的主要数据。包括上市公司采用数据列表方式提供的资产负债率、净资产负债率、净资本比率、流动比率、净资本、自营证券比例、长期投资比例、固定资本比率、代买卖证券款、受托资金等财务状况指标的年初数、年末数和增减百分比;包括提供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费用率等经营成果指标的上年数、本年数和增减百分比。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基本可以粗略地想像得出该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比如我们从其主营收入及净利润上,就可以大致地估算出其经营的利润率。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是我们同时拥有了其前三年的相关数据,这正是我们要进一步分析与探讨的。

109 评论

nanami小明

问题一:审计总目标是什么 审计目标一般是指审计的总目标,它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审计目的是对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而受托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那么,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就包括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和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不同的审计组织对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审查,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民间审计组织侧重于对受托人行为的合法性和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即进行会计报表审计(也称一般目的审计),同时还进行验资、工程预决算审计、离任审计等(也称特殊目的审计)。内部审计组织由于了解本单位的内部情况,并且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如外部审计,所以,侧重于对受托人行为的合理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即进行经济效益审计。而国家审计机构由于兼具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双重特性,因此,其审计的内容既包括会计报表审计,也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由此可见,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和审计内容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当然,不同类别的审计,其审计目标也是不同的。以民间审计组织所进行的会计报表审计为例,它的审计目的是审计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即审计被审单位管理当局在一定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而这些情况最终体现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所出具的会计报表上面。那么,只要对这些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就可以验证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因此,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的审计就是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目标。此时,会计报表审计的目的已经具体化为审计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这一审计的总体目标。可见,不同类别的审计,其具体的审计目的是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的审计目的都可以具体化为不同的审计目标。因此说,审计目标是审计目的的具体体现,不同类别的审计有不同的审计目标。这里还有几点需要说明: (1)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进行的审计,本来就应包括对其会计处理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所进行的审计,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被审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可以违背一贯性原则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公允的反映其实际情况。如果被审单位的经营情况发生了变化,就应当选用更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这种一贯性的例外事项是合理的,审计人员是认可的,可以发表肯定意见(或称无保留意见),只是应增加对这种会计处理方法改变的原因和影响的充分说明。因此,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目标就不应包括对一贯性进行的审计,而只应表述为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 (2)对会计报表的审计本来就包括对其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的审计,因此,不应再将合规性审计单独作为一个审计类别,而应根据近年审计目标的发展,将错弊审计单独作为一个审计类别。 (3)经济效益审计从内容上就包括业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因此,用经济效益审计作为审计类别,比用经营审计或管理审计作为审计类别更恰当。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审计做出不同的分类。但是,不管怎样分类,不同类别的审计,总会有不同的审计目标。同时,我们也应当明白,审计目标是受审计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 审计环境发生了改变,审计目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以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目标的变化为例: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的目标是查错防弊;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的目标是审查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判断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查错防弊居于第二位;在会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的目标是审查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以判断被审单位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能发现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差错和舞弊(不包括串通舞弊)。 另外,审计目标的确定,还应考虑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审计技术等审计本身的局限性以......>> 问题二: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分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以及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问题三:国家审计目的是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国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目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是国家对地区、部门和单位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基本要求。真实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发生,有关资料是否如实反映。合法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循国家有关规定。效益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真实、合法。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问题四: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 审计的分类有哪些 按审计基本内容分类按审计内容分类,我国一般将审计分为财政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一)财政财务审计(financial audit) 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旨在纠正错误、防止舞弊。具体来说,财政审计又包括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即由审计机关对本级和下级 *** 的组织财政收入、分配财政资金的活动进行审计监督)、财政决算审计(即由审计机关对下级 *** 财政收支决算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计监督)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即由审计机关对预算外资金的收取和使用进行审计监督)。财务审计则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由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以会计报表为媒介集中反映的,因而财务审计时常又表现为会计报表审计。 财政财务审计在审计产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都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审计;又因为这种审计主要是依照国家法律和各种财经方针政策、管理规程进行的,故又称为依法审计。我国审计机关在开展财政财务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被审单位和人员存在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国家资财、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往往会立专案进行深入审查,以查清违法违纪事实,作出相应处罚。这种专案审计一般称为财经法纪审计,它实质上只是财政财务审计的深化。 (二)经济效益审计(economic effectivity audit)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状况进行审查、评价,目的是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实现经营目标。在西方国家,经济效益审计也称为“3E”(efficiency,effectivity,economy)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则将 *** 审计机关开展的经济效益审计统一称为“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西方国家又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从事的经济效益审计活动概括为“经营审计”(operational audit)。 问题五:内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内部审计是由部门、单位内设的审计机构从内部对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内部审计具有不同于外部审计的特征,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特征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服务的内向性 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而内部审计既是本单位的审计监督者,也是根据单位管理要求提供专门咨询服务者。服务的内向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特征。内部审计一般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只向本单位领导负责。 (二)工作的相对独立性 内部审计同外部审计一样,都必须具有独立性,在审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独立地检查、评价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及与此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内部审计机构是部门、单位内设的机构,内部审计人员是本单位的职工,这就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遇到国家利益与部门、单位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决策可能会受到本单位利益的限制。 (三)审计程序的相对简化性 内部审计的程序主要包括规划、实施、终结和后续审计四个阶段。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对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都大为简化。一是规划阶段中的许多工作,往往可以结合日常工作进行,从而使规划工作量得以减少,时间也大为缩短。审计项目计划通常由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上级部门和本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并报本部门、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二是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针对性比较强,许多资料和调查都依赖内部审计人员的平时积累。三是内部审计机构提出审计报告后,通常由所在部门和单位出具审计意见书或作出审计决定。四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以向内部审计机构所在部门、单位负责人提出。 (四)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内部审计主要是为单位经营管理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必然要涉及到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内部审计既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又可进行事后审计和事前审计;既可进行防护性审计,又可进行建设性审计。一般应做到,本部门、本单位的领导要求审查什么,内部审计人员就应审查什么。 (五)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又是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经营管理情况的检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本部门、本单位改进经营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服务,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的特征。 (六)审计实施的及时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个部门,内部审计人员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职工,因而可根据需要随时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问题进行审查。一是可以根据需要,简化审计程序,在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及时开展审计;二是可以通过日常了解,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的苗头,并且可以迅速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或向本部门、本单位最高管理者反映,以便采取措施,纠正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的内容、范围、职能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具有双......>> 问题六:财务审计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内部审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你们两人贪,污。 工商局不会抽查,但给公司提供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可能会抽查。 问题七:执行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内部审计目标要5E:经济性(economy)、效果性(effectiveness)、效益性(efficiency)、适当性(equity)、环境性(environment)。 帮助管理层改善财务管理,以及发现财务舞弊和错误,都是内部审计的职责和目的。 从选项来说,A有点怪。董事的财务责任好像没有这个提法。应该是公司管理层吧。比如说独立董事,他的财务责任是什么?很难说。 问题八:审计按其方法分为哪几类?内容和目的是什么? 10分 按审计活动执行主体的性质分类,审计可分为 *** 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 按审计内容分类,我国一般将审计分为财政 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按审计实施时间相对于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的前后分类,审计可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按采用的技术模式,审计可以分为 账项基础审计、系统基础审计和 风险基础审计三种。 按执行的地点可以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 问题九:什么是审计总目标? 论现代审计总目标 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审计目标则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在审计实务中,一般审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总体合理性。它是指注册会计师须先根据他所掌握的有关被审计单位的全部信息,评价某账户余额的合理性。总体合理性测试的目的,在于帮助注册会计师评价账户余额中是否有重要错报。2.真实性。即不夸张。由存在与发生的认定推论得出。3.完整性。即不遗漏。由完整性的认定推论得出。4.所有权。即所列金额确为被审计单位所拥有。由权力和义务的认定推论得出。5.估价。所列金额均经正确估价和计量。由估价或分摊的认定推论得出。6.截止,即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已记入恰当的期间。截止测试的目标是确定交易是否记入恰当的期间;由估价或分摊认定推论得出。7.机械准确性。该目标所关心的是有关账表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由估价或分摊认定推论得出。8.披露。恰当地反映了账户余额和相应的披露要求。由表达与披露的认定推论得出。9.分类,即所列金额分类恰当,其目标在于确定每个项目和每个账户记录是否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列示。由表达与披露的认定推论得出。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目标的思考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社会责任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不仅包括维护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投资者利益和当地社区利益,还包括保护环境、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那么,企业社会责任范畴的扩大对审计目标是否有影响,审计目标和内容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呢?一、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审计目标的内涵目前,理论界关于审计目标的研究较多,实务中各国对审计目标的表述不尽相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第一号《审计准则说明书》将财务报告审计的总体目标表述如下:独立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实施一般检查的目标是对财务报告的编制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是否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表达意见。国际审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审计的目的在于审计人员对财务报告编制中所确认的会计政策结构表示意见。石爱中和胡继荣教授在《审计研究》中指出:所谓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获得的最终结果。笔者认为,审计目标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根本目的,它是随审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审计目标的确定,除受审计对象的制约 确立审计总目标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审计总目标的确立,主要受审计对象的制约,同时也和审计的本质属性与职能及委托人的具体要求密切相关。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的主体,通常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审计对象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审计总目标的确立。另外,独立审计所处的 谈我国国家审计总目标的定位 国家审计总目标是国家审计机关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开展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是国家审计目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化。本文试就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总目标的定位作粗浅探讨。根据《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的总目标是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真实性着重解决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确实存在,有关资料记录是否客观、全面、准确;合法性着重解决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有关资料编报是否符合财务通则、会计准则及有关制度规定;效益性着重解决财政财务收支活动是否经济......>> 问题十:内部审计的目标有哪些? 传统上,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可以确定为监督、评价、控制和咨询四项。 1、监督职能。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内部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主体,其基本职能就是经济监督。监督职能是指以财经法规和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它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衡量和确定其会计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反映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和有效,有无违法违纪和浪费行为,从而督促被审计对象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约束。 2、评价职能。所谓评价职能,就是通过履行审核检查程序,评价被审计对象的计划、预算、决策、实施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程序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好坏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控制职能。内部审计人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穿控制,因其受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能够站在企业发展的全局来分析和考虑问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有效控制可以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并检查控制程度和效果,提出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实现控制系统的最终目标。 4、咨询职能。内部审计机构有义务和责任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将自身特有的专业优势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对制度、管理和经营控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预防出现大的经营波动和管理漏洞。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包括顾问、建议、协调、流程设计和培训等工作,为企业各管理层提供扎扎实实的服务。 国际新流行的说法是以企业增值为目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年修订本,以下简称《标准》)对内部审计作了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

203 评论

哦、起床…

会计报表分析,主要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告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的分析研究。

做好会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会计报表编制和报送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编报月、季、半年、年度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编制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以为使用者所理解,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是为广大阅读者使用,以提供企业各个时间段的财务信息资料,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所需的经济信息的,因此,编制的会计报表应清晰易懂。

2、真实可靠性

会计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主要是满足不同的使用者对信息资料的要求,便于使用者根据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作出决策。因此,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必须做到真实可靠。

如果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不真实可靠,反而会由于错误的信息,导致报表的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出相反的结论,导致其决策失误。

3、相关可比性

相关可比是指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联并具有可比性。如果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资料能够使使用者了解过去、势必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并为使用者提供有关的可比信息,则可认为会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相关可比。

4、全面完整性

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貌。会计报表只有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满足各方面对财务信息资料的需要。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全面完整,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填列,凡是国家要求提供的会计报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编报,不得漏编漏报。企业某些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5、编报及时性

信息的特征具有时效性。会计报表只有及时编制和报送,才能有利于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使用。否则,即使最真实可靠完整的会计报表,由于编制、报送不及时,对于报表的使用者来说,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扩展资料:

会计报表分析的概念及意义

1、会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2、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

3、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会计报表分析

217 评论

木鱼199210

财务报表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决策支持,为决策者提供依据。财务报表是提供给决策者的,财务报表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广义的决策者是指决策机构、享有决策权力的人和对决策有较大影响的人·狭义的决策者是指根据法律在政府中占决策职位的直接决策者·决策者具有法定的政策制定权力,参与政策制定的全过程。决策按其性质可分为如下3类:(1)结构化决策,是指对某一决策过程的环境及规则,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以适当的算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解的决策;(2)非结构化决策,是指决策过程复杂,不可能用确定的模型和语言来描述其决策过程,更无所谓最优解的决策;(3)半结构化决策,是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决策,这类决策可以建立适当的算法产生决策方案,使决策方案中得到较优的解。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一般用于一个组织的中、高管理层,其决策者一方面需要根据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计算机为决策提供各种辅助信息,及时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财务分析的主体是审计师

    财务分析,又称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

    yiranrenxiaoyao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审计师的财务部分

    财务审计需要热爱本职工作,凡事踏实稳重,有刻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能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

    可爱小伶伶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审计师财务报表主体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主体是,盈利能力的分析,资金运用效率分析,现金流动分析,成本费用分析。

    大饼茄夹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审计师编制财务报表分析

    公司报表分析就是针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分别进行相关分析。\x0d\x0a\x0d\x0a一、资产负债表分析\x0d\x0a1)打开资产负债表

    彩衣girl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审计师财务报表分析主体吗

    财务分析的主体,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士。他们出于不同目的使用财务报表,需要不同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分析程序。投资人

    小菜虫娃娃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