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0

永远幸福66
首页 > 审计师 > 国际内部审计师原则审慎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亲亲四合院

已采纳

应有的职业审慎性(Due professional care)《标准》第1220款规定,内部审计师应在工作中采用人们期望谨慎、有能力的内部审计师所应具备的审慎态度与技能。应有的职业审慎性不是指绝不出差错。 为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性”,内部审计师应该考虑以下因素: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需要开展的工作范围;所要保证事项的相对复杂性、重大性和重要性;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重大错误、违反规定或不守法情况的发生概率;与潜在利益相关的保证业务成本。此外,在实施咨询业务的时候,内部审计师也需要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性”,为此,应该考虑以下方面:委托人的需要和预计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业务性质、时间要求以及审计结果的沟通;为达到审计目标而需要完成工作的复杂性和涉及范围;与潜在利益相关的咨询业务成本。

323 评论

小天使006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区别在于:1、宗旨、权力和责任。我国基本准则中对于内部审计的宗旨,没有专门规定,只在内部审计定义中提及。关于责任,基本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表明内部审计对于建立质量控制制度、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负有责任。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属性准则中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规定内部审计的宗旨、权力和责任应该以正式的书面形式写入审计章程中,并由董事会通过。2、独立性与客观性。我国基本准则的“一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组织应该具备独立性。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实施业务和提交结果方面不受任何干扰。客观性是指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即内部审计师应该有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并避免利害冲突。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中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活动独立于他们所审查的活动之外。内部审计活动应独立开展,并且内部审计师在工作时应保持客观。内部审计师在他们能自由、客观地进行工作时是独立的。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做出公正、无偏的判断,这对业务工作的恰当开展是必不可少的。独立性要通过组织的地位和客观性来实现。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还规定,首席审计执行官应直接向组织内的高层人员报告,从而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内部审计师应该取得管理高层和董事会的支持,这样他们才能取得业务客户的配合,并且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开展工作。首席审计执行官应向组织内有足够权限的人员负责,促进独立性并确保广泛的业务范围、对业务沟通的恰当考虑以及对业务建议的适当行动。如果独立或客观性实质上受到损害或看起来受到了损害,应将损害的细节向有关方披露。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估自己以前负责的具体业务时,应该回避。如果某位审计人员为自己在以前年度中负责的活动提供了确认服务,可以假定客观性受损。内部审计师不应该承担经营责任。如果组织管理高层指示内部审计师开展非审计工作,他们必须明白,内部审计师不是在以内部审计师的身份开展此类工作。而且,当内部审计师对他们在上一年度负责的或管辖的经营活动进行确认检查时,其客观性就受到了损害。在沟通审计业务结果时,应该考虑这种损害。3、熟练性和应有的职业审慎。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我国的基本准则提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我国基本准则中也提到应有的职业关注,即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而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应有的职业关注是这样规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业务时应具备一丝不苟的责任感,并保持应有的慎重态度。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对熟练性和应有的职业审慎解释是: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拥有知识、技能和其它必需的能力以履行自己的责任。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1210熟练性是指:内部审计师应具备履行其职责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的胜任能力。内部审计活动应在总体上具备或获取履行其职责的知识、技能和其他的胜任能力。国际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实务公告1220-1:应有的职业审慎性规定:①应有的职业审慎性要求内部审计师具备谨慎态度和技能,人们期望具有合理地谨慎且有能力的内部审计师在相同或类似情形下都能达到上述要求。因此,应有的职业审慎性应该适合于正开展的复杂业务。在行使应有的职业审慎性时,内部审计师应警惕故意做错事、发生差错和遗漏、无效率、浪费、工作无效和利益冲突等情况的可能性,还应该警惕最可能发生违规的情形和活动。此外,他们应该识别控制不够充分的领域,并提出促使遵守可接受程序和实务的改进建议。②应有的职业审慎性意味着合理的谨慎和能力,而不是永不出错或永不出现反常工作表现。应有的职业审慎性要求审计师在合理程度上开展检查和核证工作,但不要求对所有交易进行详细检查。相应地,内部审计师不可能绝对保证组织不存在违规或违纪行为。此外,无论何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师都应该考虑存在重大违规或不合规情形的可能性。另外,当内部审计师缺乏履行全部或部分业务的知识、技能或不具备胜任能力时,考虑到内部审计师应该具有应有的职业审慎性,因此可以聘用外部服务提供者。很明显,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表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十分重视内部审计师的能力,这是内部审计师实现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经营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而言,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熟练性和应有的职业审慎的更为具体、细致。4、质量保证和改进方案。我国的基本准则中对于如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到: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的内部控制建设;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建立内部激励约束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此外,《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审计督导》中较详细地谈到了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如何对实施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督导人员实施督导的内容包括:①应确保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目标和审计责任,并且有完成审计项目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②应确保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经营问题,制定可行的审计方案;③应确认审计人员按批准后的审计方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并针对新发现的重要问题修订审计方案;④应复核审计人员所编制工作底稿的质量;⑤应确认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及可靠性;⑥应确认审计报告的可靠性,审计建议的可行性:⑦对被审单位提出的异议,应进行核实复查,并及时给予答复;⑧应确认审计目标实现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⑨应确认审计人员是否遵循审计准则的情况。《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也有所规范。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规定:总审计师应该制订和保持一种涉及内部审计活动方方面面的质量保证和改进方案,并连续监控其效果。这项方案旨在帮助内部审计活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经营,并保证内部审计活动遵照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执行。这一过程要求:①对内部审计活动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审查其业绩;定期由组织外部的独立审计师进行评估,至少每5年一次;②总审计师应将外部评估的结果报告给董事会;③当内部审计师的活动符合准则规定时,应对他们业务活动遵守了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情况加以鼓励;④当内部审计活动未遵守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且这种不遵守影响到内部审计业务的总体范围或经营时,应该向高级管理者和董事会进行披露。比较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关于如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加强监督指导的规定,可以发现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就是:外部评价。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所说的外部评价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可以从以下途径选择外部评价机构和人员:(一)组织内部其他机构和人员;(二)会计师事务所;(三)管理咨询公司;(四)内部审计协会;(五)其他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而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所说的外部评价是指:来自机构外部的内部审计师、IIA质量保证检查员、法律考官、咨询专家、外部审计师及其他职业服务提供者,并且明确至少每五年一次,这就对质量评价的客观、真实性起到了更有力的保障。5、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作用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详细的描述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作用。其中国际内部审计准则2110风险管理-指出内部审计活动应帮助组织确认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帮助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活动应监督和评价组织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活动应评价与组织的治理、经营、信息系统有关的风险因素,即: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资产的安全防护;法律、法规及合同的遵守情况。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在咨询业务期间,内部审计师重点关注的风险应与业务的目标一致,并且应警惕其他重大风险的存在。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师应结合从咨询业务中了解到的风险情况,来确认和评价组织的重大风险暴露等等。而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还应适合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在修订和完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并细化内部审计师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中的作用。使内部审计师在规范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具备更加明晰的角色定位。

166 评论

zhang太太

内部审计----强制性指南 1、内部审计定义 2、《职业道德规范》 3、《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 4、《标准》在内部审计管理中的应用 1、内部审计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与所有知识定义一样,内审的定义难逃空泛二字,工作三年,自己觉得就把握三个关键:确认和咨询活动;评价并改善;过程导向) 展开来讲: ①确认服务----对机构、业务、流程、系统或其他对象提供独立意见或结论的客观评价,Eg:第三方审计、合同审计、绩效审计、舞弊检查、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尽职调查、质量审计、安全审计、信息技术审计、隐私审计等; ②咨询服务----顾问服务,形式Eg:顾问、建议、协调、程序设计和培训等;具体业务Eg:内部控制培训、业务流程检查、标杆比较、信息技术和系统开发以及绩效测评系统的设计等。 插播:企业前端活动(生产、制造、营销等);企业后端活动(预测、决策、计划、管理等) 审计技术方法:查账技术、检查、分析、调查、内控、风险管理审计、统计抽样审计、计算机审计、现代化管理(此处依然很虚,这些方法穿插在一起) ③评价并改善:全局观,更全面理解组织的整体目标和进程(这个需要很漫长的时间,也是从局部到全局) ④过程导向:关注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果断说明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除了智慧,更多是点滴的积累)。 2、《职业道德规范》 任何岗位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多啰嗦,记住底线是有必要的,一、与内部审计职业和实务相关的原则(诚信、客观、保密、胜任);二、描述内部审计师预期行为规范的行为规则(根据4条原则拓展12条规则,全靠记忆和经验,记忆是基石,作者是比较愚钝,只能死记,却依然记不住) 3、《国际内部审计师专业实务标准》 《标准》是以原则为导向的强制性要求(实际业务中审计的工作习惯性地是发现别人的问题,回归到原点,看自己的问题时这些标准可以让你发现你的问题) 《标准》包括:属性标准、工作标准、实施标准 属性标准(1000序列) ①1000----宗旨、权力和职责; ②1100----独立性与客观性; ③1200----专业能力与应有的职业审慎性; ④1300----质量保证与改进程序。(现阶段认为这个是重点呦) 工作标准(2000序列) ①2000----内部审计活动的管理;(现阶段判断工作重点1) ②2100----工作性质; ③2200----业务计划; ④2300----业务的实施; ⑤2400----结果的报告; ⑥2500----监督进展; ⑦2600----沟通对风险的接受。(现阶段判断工作重点2) 实施标准(实施公告) ①确认活动(A):如 ②咨询活动(C):如 4、《标准》在内部审计管理中的应用①内部审计计划与审批 ②资源管理 ③协调 ④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 今天大概介绍一下内部审计的强制性指南,帮自己和想了解内部审计的你建一个基础认知,接下来会有更多内容,每天更新呦,请关注。

130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内部审计师班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科目:第一部分:内部审计在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实施内部审计业务 ,第三部分:经营分析和信息技术,第四部分:经营管理技术。

    小豆他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国际内部审计师原则

    内部审计----强制性指南 1、内部审计定义 2、《职业道德规范》 3、《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 4、《标准》在内部审计管理中的应用 1

    小北京西城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内部审计师应遵守的原则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第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 第二条内部审计人员不得从事损害国

    小野妹渣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英国国际内部审计师

    一、区别: 注册会计师主业是审计及各种鉴证业务, 国际内审师(cia)是内部审计的一种国际性资格,协会在美国,主要从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二、

    水月琉璃007 7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审计师原则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审计人员职业特征并反映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其主要内容是:1、坚持四项基本

    夏至迎熙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