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0

俺是陆军PLA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怎么开导一个人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erber1215

已采纳

1、何谓封闭的自我?看看大家怎么说:经常处于防备状态;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不相信别人;试图内化情绪;不接受新鲜事物;无法沟通,不被理解;拒绝沟通,逃避现实;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在家里不出门,宅;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比较自我;感觉自己和别人都不好;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害怕被伤害;伪装自己;害怕被控制;害怕说出来会被批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怒却怒不起来,只能自己消化;没有朋友,感到孤独;不主动跟别人说话;不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思想行为永远达不成一致;害怕得罪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维护所谓的完美形象,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压抑真情实感;不愿意碰到熟人,与陌生人打交道感到紧张不安;心里一个想法,说出来却是相反的意思。2、自我是如何封闭的呢?看看大家怎么说:开放状态下的被伤害;父母管的严;被否定,害怕失败,害怕被人瞧不起;生活受挫,经常受到别人的指责,慢慢地不能认可自我,自卑感强;怕可怕的事情再次发生,怕面对了再次受伤,于是就逃避;成绩下滑;长期被打压;因为开始的苦恼跟家人、重要的人说,他们不理解自己,还指责自己,发生争吵,就不愿意再说了,觉得说什么都没用,都不被理解;在某个圈子中受到伤害,然后在所有的圈子里都封闭起来;缺少自信;不被家人理解,还指责自己;懒得去跟周围的人解释,也有很多的不被理解,感觉说了、解释了也都没什么用,所以就懒得解释了;经历了痛苦和伤害,从优秀变成差劲之后的心理落差;一开始在幼年的教育中,被否定、被比较,少有鼓励与呵护。总结来说,从开放到封闭的过程是:伤害,封闭,拒绝、对抗。首先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被要求、被命令、被指责、被贬低和被打骂,经历了挫折、失败和其他的一些伤害;于是把自己的心封闭、防御起来,对外呈现拒绝状态,当无法拒绝时,就会反抗,发动攻击当无法反抗、反抗无效或者反抗后遭受了更大的伤害后,就开始压抑自己。当问到他的期望时,他通常会说:我不要……我不想……3、开放自我的练习首先,请确保您是在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空间里。摘掉身上让自己感觉束缚的物品,做好准备,跟着我的引导来练习、体验……轻轻的闭上眼睛……做缓慢而悠长的深呼吸……深深的吸气……慢慢的吐气……感受你的呼吸……和你的呼吸在一起……感受身体的起伏……和你的身体在一起……感受你身体的感受……这一切的感受都是被允许的……被接受的……感受情绪在你的身体里自由的流动……这一切的情绪都是被允许的……被接受的……看着自己的想法来来去去……就像那天边的云……这一切的想法都是被允许的……被接受的……你只需要看着你的想法……感受着你的身体……你身体的感受……深深的吸气……慢慢的吐气……和你的呼吸在一起……和你的身体在一起……一切的感受、情绪和想法都是被允许的……被接受的……这种放松的、开放的、接受的感觉…会从你的身心开始…泛化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4、在什么情况下还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看看大家怎么说:在投入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在被人倾听和理解的时候;在获得成功的时候;在被人认可和欣赏的时候;和大自然在一起的时候;在帮助他人,收到感谢的时候;在和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小时候在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时候;和心爱的人爱爱的时候……人之所以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的把自己封闭起来,也是为了更好的自我保护,如果我们总是去相信别人、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那么我们难免就会受到一些人的欺和伤害。而如果我们过度防御,就会感觉压抑,严重的还会觉得活着没意思,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当我们压抑了自己感受、情绪,不去表达,对外界伪装自己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就压抑了我们的生命本能。我们不断的对自己加压,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以更好的控制自己蠢蠢欲动的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感到焦虑、抑郁,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感受和症状。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位知己,可以偶尔向他倾诉我们的感受和想法,在他那里做最真实的自己,而他则会无条件的关注、倾听、理解、接受、认可和欣赏我们,而且对我们的隐私会绝对的保密。当我们被如此高质量的陪伴了,我们才会觉的自己活着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个人既可以是我们在生活中的好朋友,也可以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229 评论

大白包小白

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适(1)乐于接受自己。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2)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3)精神转移法。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4)系统脱敏法。自我封闭者要敢于正视现实,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扩大与外界的交往。这可以从最易的做起,逐步完成难度动作。

243 评论

小玩子2603

“我现在愿意听你一个人说”需要被安慰的人内心必然是有一大堆苦水等着倾诉,负面情绪需要被释放出来,如果我们愿意真诚地听他们讲而不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等他们完整地倾诉完后,我们的安慰就已经完成了一半。最忌讳的就是对方刚说出自己的烦心事,你就马上开始说你自己类似的悲惨经历。法国中世纪哲学家彼得·阿伯拉尔认为“比惨”,会让被安慰者感觉自己的痛苦其实只是庸人自扰。因为很多人都会经历,所以他不应该伤心。“我理解你的情绪,你可以慢慢地说”当人处于负面的情绪当中,我们不应该想尽办法把他拉出来,而是应该帮助他去接纳理解自己的这种复杂的负面情绪。唯有正视,才能放下。在专业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都拥有优秀的倾听能力,在表达关心的同时,认真倾听更为重要。我们在安慰别人时,不要求快,不要给对方压力,静静地听对方说完自己的烦恼,让他慢慢地把事情一件一件说清楚。不要着急地给对方提建议,可以多用一些问句,带着对方一点点倾吐出来,帮助他们放下内心的不安。安慰不一定能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它的功能就是帮助对方释放情绪。“我明白,我懂”在安慰他人时,保持同理心是十分重要的。著名的心理学家 Teresa Wiseman 在关于“同理心”的研究中认为:同理心就是能与人一起感受。具有同理心的人,可以接受不同的观点,同时不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他人的观点。他们深深地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随便评价其实是自己的失礼。同理心有别于“同情心”,同情心是好的,但是会让被安慰的人觉得自己处于弱势地位。而同理心却能起到很好的安慰效果,但是同理心只是安慰的基础,在表达了你对对方的理解后,还要灵活运用谈话技巧帮助他解开心结。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我们选择安慰对方就选择了和对方待在一起,共同面对那些不安的情绪。情绪来临时,不要赶走它,否定它。当我们正视情绪、接纳情绪后,那些激烈的不安都会慢慢平静,最后,我们都会笑着重新站起来。

113 评论

踏雪1230

1.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2.想到心情不好就心情会不好,那就不用想它,如果还是想,那就让自己忙起来,让自己没有空闲去想它,让自己充实地过好每一分钟,再有早晨醒了以后不要恋床,醒了就起来,忙起来,推开窗,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放松全身,让自己想像成一个快乐的小天使……3.选择一个空气清新,四周安静,光线柔和,不受打扰,可活动自如的地方,取一个自我感觉比较舒适的姿势,站、坐或躺下。4.活动一下身体的一些大关节和肌肉,做的时候速度要均匀缓慢,动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感到关节放开,肌肉松弛就行了。5.作深呼吸,慢慢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每当呼出的时候在心中默念“放松”。6.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着一朵花、一点烛光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东西,细心观察它的细微之处。点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发的芳香。7.闭上眼睛,着意去想象一些恬静美好的景物,如蓝色的海水、金黄色的沙滩、朵朵白云、高山流水等。8.做一些与当前具体事项无关的自己比较喜爱的活动。比如游泳、洗热水澡、逛街购物、听音乐、看电视等。9.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加油吧!

134 评论

a宝贝洁洁

最近开始听李松蔚老师的《一小时外》,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写。其实准确一些,我想写, 如何用心理咨询的思路去开导你的朋友。 在写怎么开导之前,可能有些人会立刻说,我不相信心理咨询。你别说,我还真的碰到过不少。 曾经有个朋友听我说我上了心理咨询师的课,立马对我说,“我有个大学老师说过,所有工作之后才去学心理咨询的人都有心理问题,都心理变态。”令我瞠目结舌。好吧,前半句,有没有心理问题我不确定,但确实许多人是生活中经历着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困境想寻求解决方法才去学的。其中有部分人可能这种困境会严重一些,所以你说是这个人的心理有些问题,我也不否认,但这只是种状态,不要贴标签。很多时候心生病了,和身体生病是一样的。后半句么,真的过分了。 记的我在学习时,有一位同学在初恋男友突发去世之后一直没有走出来,至而立之年还找不到结婚对象;有另一位同学生女儿之前身体很正常很幸福,生完之后突然全身爆发红疹,一大片分布在脸部颈部等非常明显的地方,要一直吃药抑制住,而且医生说以后永远无法完全消除;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我注意到她并跟她聊天是因为她看起来有些过于苗条,而且表情一直很冷,几乎没有表情。后来得知她最近在努力增重,她说她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用小贴纸奖励的方法非常管用,特别乖,可突然有一天车祸不幸去世了。现在她听医生的话努力了很久,体重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试着怀第二胎了。当时虽然还没结婚生娃,我的感受已是震惊而心痛。 所以他们学心理咨询的初衷都是希望获得帮助,引导他们走出问题,而这些需要专业的技能,然后他们想用这些技能去帮助有相似经历的其他人。 是不是每个咨询师都是合格的咨询师呢? 也不一定。曾经在电梯里碰到一邻居,听说我去上课,在学心理学,立刻说,那个学了没用,人的。然后走了。我当时的想法是,他会不会被某个江湖心理咨询术士钱呢,那可太惨了。为什么要找心理咨询师呢? 其实你若通过正规渠道找到心理咨询师,他们大部分都是有执照的,也有比较基本的从业经历。他们的使命是用他们的善良,倾听,逻辑,知识,技能,和经历帮助你用你自己的力量去找到出口,离解决方法越走越近。 什么时候要找呢? 这里举两种比较常见的情况: 1、你无法启齿的问题可以找咨询师,因为他们会严格保守你的秘密,从中立客观的角度出发。 如果你向你了解心理咨询的朋友寻求帮助,他也会把你介绍给另一个专业且负责的咨询师,因为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不可以发生咨询以外的关系,比如朋友这层关系就很可能影响他对你这件事情的判断。你也因为有芥蒂无法把所有信息都告诉他。 2、比较复杂且长期无解的家庭关系问题适合找心理咨询师,因为他们会用系统的心理咨询的方法。 比如亲子关系可能会把夫妻和子女都叫来咨询,才可能找到纠缠不清事件背后的关键点,慢慢打开死结。一些比较简单的不太严重的问题我们作为朋友在对方信任并且向我们倾诉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开导的。我想分享几点自己的理解和建议。 第一, 通过倾听了解对方的意图。 你会倾听吗? 李松蔚说,“心理咨询师最应具备的特质是淡定,迟顿和耐心。” 首先,如果你是救世主心态就不要进行下去,因为可能你听了一半就会急于给出解决方案。所有安慰的话都不如坐在那里听他讲完。 静静地听你的朋友慢慢的讲完对他来说是一种感受和情绪上的抒发,抒发完了,就算你没有给他提出解决方案他的心情也已经好了许多,因为得到了理解,而理解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非常重要。 要能忍住一句话不说也并不轻松。倾听需要你放弃自我的立场进入对方的世界,情感的分享是第一步。我们总是忍不住打断对方是因为忘不掉自己。第二,没有人可以真正当一个救世主。 很多情况下就是没有解决方案,比如,上面那个失去男朋友的女生和失去孩子的母亲,失去之后就是走不出来,因为她们爱的人不可能复活,那这些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你开导完了他们还是会不开心。就像你可能会对那个女生说快点再找一个,有了新恋情就会开心点。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思想对了,但是态度错了。换做是地震中失去亲人的人更是这样。因为世界有很多我们无法改变的无奈,你只能帮他去面对和接受,事实无法改变的时候还是会不开心。所以,不要急,慢慢来。第三,对于可以改变的解决的问题不要帮他解决,你要倾听他的想法,帮助他深挖自己认知中的问题,因为认知哪里错了只有当事人自己挖掘出来并且意识到了才有用。改变认知才能改变结果。 你要帮助他找回他自己的力量,然后运用他自己的力量自己找出方法,找到答案,去解决问题。第四,了解你的朋友真正的来意。 你要做到价值中立,要独立思考,不要被你朋友给出的假设也就是表面上的标签所蒙蔽或者带偏,要了解他真正的来意。 价值中立,不被带偏首先就很难,警惕陷入到你自己的经历和情绪中无法自拔。 曾经有一位老师进来讲课,主题是原生家庭。讲到一半开始分享她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主要讲和她母亲之间的纠葛,结果越讲越high,直接没刹住,叨叨了一个多小时,情绪都快失控了,我们在下面面面相觑,可怜巴巴的想,老师,您还没有走出来啊。李松蔚老师在《一小时之外》里举了一个栗子:为什么学习不好对一个人来说是件大事? 你可能会发现学习不好只是一个标签。你要去了解的是为什么会给一个人带来这么大的困惑。 想想看,“它的背后可能是对物质和安全保障的担心,对朝不保夕的恐惧,全能感破灭的惊恐,以及人际关系中浮现的自卑和羞耻,或者是原生家庭困扰,父母的失望,职业生涯转型缺乏勇气和决断。 不要急于为了获得掌控感而定义框架。心态的沉稳和咨询师自己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判断,比如我们在价值观中对学历的根深蒂固的推崇。 ”第五,不要因为不忍心而不把你意识到的真正问题告诉他。 曾经在课堂的一次案例练习中,我的老师问我,这位母亲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你为什么不点出来? 我说,我怕太直接,打击到她,不知道怎么把握说还是不说。 老师说了一句话,“你看她已经憔悴成这个样子,明明说出来知道可以帮助她,你还会忍心不说吗?” 这句话我到现在一直记得。最后,以上这些方法的前提是你的朋友主动来找你倾诉,找你是因为觉得你善良,相信你,所以一定不要辜负。 对于你预估已经超出你能力范围又或者已经比较严重复杂的问题,请帮你的朋友找一位靠谱的咨询师,并且告诉他,心也会生病,去找心理咨询师就像身体生病看医生一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帮助。 摘抄引用美国一位心理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心理咨询的目标不是制造一种廉价甚至是虚幻的开心,恰恰相反,它应当致力于让来访者有更高的自省力,更强的自助感,更符合现实的自尊,更清晰认识并处理自卑情绪的能力,面对困难更强的自我力量及自我协调性,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及成熟依赖的能力,最终目标是一种他称之为平和的心境,那也许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一个人的脚踩在地上不但会感受到大地的温暖也会感受到沙的粗砾。如果痛,应该感受到痛,不是痒,不是无感觉,也不是嘻哈大笑。 美好是一切复杂而深沉的体验,承载着我体验到的所有真实。”--李松蔚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多学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在可以的情况下帮助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尽一点力量。

132 评论

相关问答

  • 心理咨询师怎么开导社恐

    社交恐惧症,都没有简单的、适合所有人的所谓最有效的治疗办法,因为疾病的表现是比较复杂的,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伴随的其他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

    流虹星607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心理咨询师要怎么开导学生

    首先要指导考生降低对高考的期望值,不要给自己设定高出自己高考成绩的目标院校。其次对考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针对考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性质,有针对性的指导高考考生逐

    雅轩0310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心理咨询师怎么开导

    失恋的人很痛苦很需要心理辅导,那么你会怎样安慰他此刻的心情呢?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些心理开导的方法,再结合心理辅导案例,教大家如何帮助他走出失恋的阴霾。 一、心理开

    静心观海一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怎么驯服一个人的心理咨询师

    在中国心理咨询师目前遇到的行业瓶颈有两点,一是大量的心理咨询师持证者并没有进入实际应用,而大量的从业者还挣扎在温饱线上,对于很多人而言,心理咨询师这个身份也许只

    结婚201314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心理咨询师怎么开导人

    怎样安慰心情不好的人,参考这6点:1、设身处地地应对真实流露的情绪如果你正在和那些处于深深的情感痛苦中的人打交道,那么首先你就要处理好这个现实问题,因为此时他们

    小坦克秋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