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46

小黑君kk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沐之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福嘟嘟的脸

已采纳

你好,我是张滴滴,一名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一起用心理学美好生活。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有匹配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个咨询师,他所习惯的咨询、治疗方式和流派,他的风格和个性特点,是不可能与所有来访者的情况匹配的,而这一点,是由来访者的感受所决定。 当然,初次来访的几项重点,做到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来访者产生安全感,促进良好的咨访关系。 其一、虽然我们有时候会使用面质的方式,但在咨询中,无论是咨询目标还是治疗方式上的分歧,都是要以尊重来访者需求为原则。 其二,良好的接纳和倾听是建立咨访关系的前提,不以自我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对方,做一个观察者,而不是批评家。 其三,在初次咨询时,清楚的向来访者说明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也同样有利于倾诉中的安全感增加。 除了以上三点,我们说在咨询中可能会有移情的部份,正确看待移情(爱情类移情除外),也有利于良好的咨询关系。正移情可以让来访者对咨询师增加信任感,负移情有利于抓住来访者情绪,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实在匹配度不佳,及时转诊,也是为来访者负责,不担误进程的职业操守。 无条件接纳你,让你如沐春风,就像又回到童年一样:你是个任性的孩子,什么都可以说,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无拘无束,童言无忌。 本质上,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内在小孩”,渴望被爱,时时刻刻需要被关注、被满足。所以你向咨询师投射了你受伤的“内在小孩”,咨询师接纳了你,向你投射了你“理想父母”,抚慰着你“内在小孩”的深层恐惧和缺乏安全感,通过回到童年的感觉,觉察自己的情绪,用爱去疗愈内在的恐惧,帮助“内在小孩”的成长,提升你的自尊与自我价值感,逐步走出痛苦的阴影。 具体来说: 1、双方建立良好的安全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核心,有是基石,没有这点,就没有一切。 2、尊重:平等、礼貌、信任、真诚、保护你的隐私、无条件接纳你。 3、热情:认真倾听你的内心。 4、真诚相待。 5、共情:体会你的内心世界,理解你的痛苦 6、积极关注:辩证、客观看待你。 我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大学毕业! 但是我觉得心理医生就好比是患者的内心!指望病人自己讲述不如你来引导他说!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觉得一名好的心理医生要做到观猜说慰! 观:眼神,脸色,心态,行为举止。 猜:经历,身世,感情,心结。 说:用“观猜”来引导话题。 慰:用你们的专业知识抚慰心灵。 心病自然用心医!药物只是辅助手段!用你们内心的光明照亮患者内心的黑暗! 患者即便面对你们也很难打开心扉,打不开的心扉才是心病!如果都能主动给你诉说那说明他们压根就没病! 谢谢你的邀请! 老左心理工作室非常愿意回答你的提问。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来访者)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你的问题,我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 第一,我们知道,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与来访者形成心理意义之间的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存在着心理深层次的互动,还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不仅能够得到解决,可能在认知、 情感 、行为等心理要素方面也会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 第二心理咨询师只有做到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来访者,把求助者当做一个有自主性和独立人格的个人看待,完整的接纳他这个人;从 情感 情绪上让来访者感到咨询师对他的关注与友爱,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会谈和倾听中;以真诚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来访者,不带假面具,不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从来访者的角度,而不是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参照框架去理解来访者,让来访者感受到心理咨询师能够感受到他的感受,理解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同时能让来访者感受到温暖、关怀、非评价性的态度,即心理咨询师传递出我愿意支持和帮助你、我重视你、我在意你的信息;不评判、不指责、不评价来访者的心理行为问题,来访者才能信任你,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曾经说过,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基础,是来访者要不要心理咨询的基本条件;同样,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来访者才会把他的心理行为问题倾诉。第一点能在两三分钟的陈述中找到你的根源,第二点,取得你的认可后,确定需要改变的方向,制订出疗愈方案。第三点,一个小时左右,至少一个心理卡点突破了,消失了。这样的心理咨询师,心理疗愈师,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认可呢? 做为一个咨询师要人格高尚,真诚,尊重、平等接待来访者。首先就要告知来访者咨询的保密原则,然后根据你观察的情况,选择一种适合对方的方式,进行构通,多倾听,适时共情回应,不评判,让来访者感觉到在你这里是安全的,放松的,是你引领来访者 探索 自己的内心,自己领悟,不是你去帮他分析问题。如果感觉你和对方确实不匹配,做到及时转介。 心理咨询师做到哪点?你才能信任他!才会诉说真情?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有关技术理论知识,遵循心理学有关设置规定,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业内叫来访者),消除症状,摆脱痛苦,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优化个新,完善人格的职业。 心理咨询师为了咨询达到预期效果,也学过很过交流,谈话,倾听,众多方法技巧,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但在实际接个案,做咨询的过程中,好很多时候感觉来访者不相信自己,不认可,终止咨询关系,很难做一个完整,达到预期效果,来访者康复的个案,非常苦恼,不知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心理咨询师要取得来访者的信任,不然来访者不会说出自己的经历,更不会积极配合,那怎么才能让来访者信任配合,说出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呢? 作为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包括失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机制,发作特点和规律,给出科学,能具体操作的方法,方案。来访者觉得你能懂他,能说到他的心里,他肯定会积极配合。 但确实有例外,现在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很认可咨询师,也能理解,觉得对,但就是不懂,不思考,所以效果不好,这种情况,把父母急的团团转,也无济于事。 作为心理咨询师,自己也接受过一些心理咨询,我的体验是: (1)专业,心理咨询师给我的感觉是专业的,在资质上受过良好的训练。 (2)人格,和谐的人格状态是能被感受到的,能给我舒服的感觉,创造安全的空间。都说舒服的感觉是情商高的表现,是向下兼容。 (3)真诚,尊重,而不高高在上的指责教导。 1.在跟心理咨询师见面前,请让其先提供他/她的本科专业是什么。 2.请其提供他自己的个人成长时长及被督导时长。通常各100个小时以上,才算合格。 3.职业受训背景,跟第一个不相同。这个主要是受训流派及相关经验。 4.见面后,看他/她有关特别提及伦理方面的注意事项。无伦理,莫咨询。 5.你个人对他/她的好感度。咨询师再资深专业,如果彼此不合缘,也会是无用功。 6.之后才是其他朋友说的共情、容纳这些。 首先要确认对方够不够格。其次才看优不优秀。 1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双向的滋养。 一次好的深度谈话,是受到对方邀请,并肩走进他的心灵花园做一次理性且又满怀 情感 。通过自己的敏锐、觉察、技术和语言与他人碰撞出一段有营养有深度的关系,在关系中改变他人,滋养自己。在这种深度谈话中,会收获到“心流”。当完全沉浸在一段深刻关系中,在陪伴对方踏入他心灵花园的一刻,略带紧张,诚惶诚恐,砥砺前行。然后,开始去体验一段人世间最微妙的 探索 之旅。深度交互的碰撞与感应,如琴瑟和鸣;人格 探索 的魅力与艰涩,如破土前的喷薄欲出。创造性的思维就出现在这适度的紧张和高度交互性的言语刺激之间,带来无以言表的美妙体验。碰撞产生的洞见,如蜻蜓振翅;交互产生的言语,如行云流水。兴奋和充实感随之产生,甚至会伴随有如高潮体验般的心悸和眩晕。 2心理咨询师是所有行业中最不能像专家的专家,因为在那一个小时里,不能有任何一秒钟是属于咨询师的表达,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是对方想要的,哪怕他想要的就是沉默。在这种关系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先进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装有最柔软的安全防护,甚至装有很多反射镜可以帮对方看见死角,对方完全可以放心地靠着你,甚至有时可以忽略你的存在,才能轻松地去搭一座桥,那座桥能助他达到另一个自我高度。 3来访者通常无法将自己内心深层的伤痛关系用语言清晰表述出来,所以他只能用行为让与他交往的人也感受同样的伤痛,以期寻求理解,这就是移情。这一切都在咨询关系中每时每刻潜意识得发生着。而所谓的一对一的深度帮助,就是通过咨询师的深刻觉察,意识到对方带给你或者他周围人的此类潜意识的移情行为和语言,然后帮助他表述出他的需要。改变,或许就从真正被看到需要的那一刻发生。 4长程的一对一咨询,很多时候更像和小孩子捉迷藏。你明知道小孩子藏在哪里,你还要不停地四处找,不能直接揪出他;你要假装在附近绕圈圈,制造出一些快要找到的紧张气氛,否则小孩子会觉得 游戏 玩得不痛不痒,还会无聊地大叫“我在这儿”。咨询的进程也是如此,心知肚明的核心问题,不见得一上来就直击目标,对方没做好准备,也不会接受。你要迂回,但又不能离题太远,让对方觉得你根本无法理解他。你要始终从各个维度一下一下地啄开他那个伤疤附近的硬壳,让他不至于疼到跑掉,却又始终有些异样的微痛感。当有一天他做好准备时,你要敏锐地感知到他那一丝丝想要被你击破核心的渴望,精准地拿下,让对方有一种快乐被俘的感觉。很多待人做事的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是区别在于,说与不说,怎么说,何时说,说得让人接受,这就是专业人士和普通朋友的区别。 5高品质的咨询关系是人格的赤诚交往。咨询师能够传递出对方在人格基底层需要的那些力量。比如无条件的爱,高品质的陪伴,稳定且有力量的关注。这些传递如果建立在技术上,可以拆分成“共情”术,“倾听”技术,“分析”技术等。虽然通过技术也可以传递,但对方接受到的仅停留在意识层面——无懈可击,但也无动于衷。只有你活在那种状态中,活在自信,活在真诚,活在力量中,你才能真的传递至对方的人格层面。 6思想在一张一弛,一松一紧,一深一浅之间总能自由与跳脱。咨询师陪伴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被咨询者需要有思考的心智成长,同时也需要有 情感 的烟火生活。雅中带俗,可以资智,俗中带雅,可以处世。

197 评论

jennifer1959

这两天看了在心理学界很火的一本书《意念力》.对人的命运和人生状态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核心其实是在讲一件事: 世界上存在的任何物质都是有能量的,包括有形的物质,也包括无形的想法和意念.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应的能量值,它跟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一)意念力:能量值是你命运的体现 具体能量值分级如下图,能量值由低到高,从0-1000,每一层对应不同的人生状态,能量值越高,人生状态越好,境界也越高. 正向积极和负面消极的情绪是以200为分界线,大部分人一般是处在200以下;能量值达到200,整个人的人生状态比较顺遂,基本是吃穿不愁,小康水平;300以上基本就是在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富二代也处在300-350分这个层级;我们历史上能影响到世界的人,比如爱因斯坦、甘地、耶稣能量值在499;700分以上的人目前整个世界也不超过10个,1000分左右的人是能改变世界的,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二)如何感知一个人的能量值:能量值是实际存在的吗 在人濒临死亡的时候,能量值很低,在20以下,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冰冷,没有任何温度.从20-100这个能量级整体是非常灰暗.100-175之间虽然也是非常负面,但是开始有一些能量出现.就像我们在咨询中经常说的,欲望和愤怒也是有力量的,虽然它是破坏性的.从200开始,人的情绪状态和生活状态会越来越好,包含了勇气、安全、乐观、幸福等等积极正向的情绪状态.所以有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高能量的人都会觉得他们很温和、温暖让人感觉很舒服,如沐春风,而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作奸犯科或者生命垂危、严重抑郁症的人往往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阴冷.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感受. 这本书并非是唯心主义或者玄学,里面涉及到了非常多的心理学实验,说服力很强.里面有具体的小测试,简单易行,能量的显现也非常形象直观.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接触了很多类型的来访者,我自己对于每个人的状态感知也非常敏锐.这本书里提到的很多状态,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大家感兴趣的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进行解读. (三)如何增加自己的能量值,改变人生的命运? 前面的内容属于科普系列,让大家针对能量值有一个大体的概念.但我想大家看这本书或者这篇文章都有一个疑问是,如何增加自己的能量值? 先说一个有点残酷的事实: 绝大部分的人能量值一生中的波动就是在10以内(-5,5),看似能量值好像差距很大,但是每个人想要突破10的增幅还是非常难的,增加10的能量值就相当于改变命运了. 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应该如何去突破,提升自己的能量,进而改写人生的命运呢? 其实途径只有一个: 改变我们的意识/思维,坚持去做能增加自己能量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改变自己的思维意识?做什么事能增加我们的能量值呢?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 坚持做一件对自己或者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能给自己带来积极改变的事情,然后坚持下去. 从哪里开始呢? 答案其实就是蕴含在 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念头和每一个行动里. 在此刻扭转你的负面思想哪怕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在此刻决定去做一件对自己有积极作用的事情,哪怕这件事事情再小,我们也要着手开始做. 在心理学中,我们会说思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当然我们的行动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情绪状态.两者之间会相互影响,而这中间实现改变的开关就是: 立刻行动~ 比如我们厌恶自己的肥胖,那就从现在的这一顿饭开始,注意清淡饮食,从今天开始坚持锻炼;如果我们一直想学习一门语言/画画/钢琴……那就不要犹豫从现在开始去找一个课程/报个班,现在就行动起来,然后坚持下去.用这样的信念和行动去把每一天填满. 在津巴多写的《社会心理学》这本书里,有一段话我觉得特别适合用在这里. “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 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来自希腊哲学家 你会发现,人生的真理其实朴素又简单~ 下面这段话可以让你立刻行动,而不是被负面情绪和思维所束缚: “ 如果我们真的想在某个重要的方面改变自己,最好不要等待灵感或者顿悟.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做出行动——开始去写那篇论文,去打那个电话,去见那个人—尽管我们非常不情愿那么做.那些有雄心壮志的作家,即使苦思冥想令自己无法理清头绪,那还是要拿起笔来进行写作.” 曾经有一话比较流行: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陷在自己的圈子里,无法突破.那些能量高的人其实就是一直在行动一直在坚持而已.很多人并不是天才,也会懈怠,也会抵触,但是改变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时刻,逼自己一把——开始去做,哪怕再细微的一些小事,只要一个开始,然后每天去重复. 从坚持一点小的改变开始,然后发现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升华,能量逐渐增加,潜移默化中就改写了命运~ 所以此刻,立即行动起来吧,我们一起改变!

111 评论

相关问答

  • 心理咨询师周沐童

    周沐沁 这名字很有诗意,很清爽的感觉。

    舞动的骷髅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沐杨心理咨询师

    我看楼上已经回答的很完善了。我个人学的心理学,一开始就接触的是那种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专业术语之类的。买本“普通心理学”看一下,都是很基础的。然后还会涉及到“

    艺术边上观望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心理咨询师沐之

    你好,我是张滴滴,一名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一起用心理学美好生活。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有匹配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一个咨询师,他所习惯的咨询、治疗方式和流

    小黑君kk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心理咨询师沐芯

    《盗梦空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烧脑佳作。该剧主要讲述了柯布及其团队在梦境中把想法植入费舍的意识中,并且让它生根发芽的故事。影片无论是丰富的想象力,还是精妙的故事情

    美羊羊小P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沐之光心理咨询师靠谱吗

    现在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在网上报名的,你可以在你们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上看。一、心理咨询师的报考条件: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

    列那的小屋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