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成分英文怎么写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9

安德鲁鱼
首页 > 英语培训 > 面料成分英文怎么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懒虫杰

已采纳

棉Cotton毛Wool亚麻Linen贮麻Ramie真丝Silk绢丝SpunSilk人造丝Rayon粘胶Viscose天丝TENCEL涤纶Polyester尼龙Nylon晴纶Acrylic氨纶Spendex莱卡Lycra腊酸Acetate莫代尔Modal大豆蛋白纤维Silkool竹纤维Bamboo金属丝Metal记忆纤维Memory

258 评论

你好,朋友们

常用面料成分中英文对照如下:

A:Acrylic腈纶

AL:Alpaca羊驼毛

CUP:CUPRA酮氨

BEM:BEMBERG酮氨丝

CVC:chiefvalueofcotton涤棉倒比(涤含量低于60%以下)

C:Cotton棉

CU:Cupro铜

CH:Camelhair驼毛,驼绒

Hem:Hemp大麻

N:Nylon锦纶(尼龙)

J:Jute黄麻

K:Kender罗布麻

LY:Lycra莱卡

L:Linen亚麻

LA:Lambswool羊羔毛

MD:Modal莫代尔

M:Mohair马海毛

MS:Mulberrysilk桑蚕丝

N:Nylon锦纶

PV:Polyvinyl维纶

PP:Polypropylene丙纶

R:Rayon人棉

Ram:Ramie苎麻

RH:Rabbithair兔毛

S:Silk真丝

SILKOOL:Silkool大豆蛋白纤维

SP:Spendex氨纶

T:Polyester涤纶

Tel:Tencel天丝

TS:Tussahsilk柞蚕丝

VI:VISCOSERAYON粘纤

WA:ANGORA兔毛

WM:MOHAIR马海毛

MC:MODAL木代尔

WK:CAMEL驼绒

WL:LAMBWOOL羔毛

WO:WOOL羊毛

WP:ALPACA羊驼

WS:CASHMERE羊绒

250 评论

落樱似雪

面料成分英文缩写如下:

1、腈纶:Acrylic,缩写A。

腈纶一般指聚丙烯腈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弹性好,伸长20%时回谈率仍可保持65%。最大的优点是结实耐磨,广泛地使用于内衣,休闲服,运动服,短袜,连裤袜等。

2、棉:Cotton,缩写C。

棉即棉纤维,主要的组成物质是纤维素。棉纤维的强度高,透气性好,抗皱性差,拉伸性也较差;耐热性比较好,仅次于麻。染色容易,而且色泽比较鲜艳。一般用来制作外衣,衬衫,蚊帐等。

3、亚麻:Linen,缩写L。

亚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是纯天然纤维,具有吸汗,透气性良好,对人体无害等显著特点。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可纺高支纱,制高级衣料。

4、莱卡:Lycra,英文缩写L。

莱卡纤维能够极大的提升织物的弹力和延伸性,回复性好是它的最大优点,可以配合任何面料使用,被称为友好纤维,莱卡在日常服装中被广泛应用。

5、莫代尔:Modal,英文缩写MD。

莫代尔纤维是一种纤维素纤维,是纯正的人造纤维,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和优良的吸湿性,但是挺括性差,大多用于内衣的生产。

254 评论

相关问答

  • 面料里布英文成分

    服装面料主要有以下成分(英文缩写/全写/中文): A:Acrylic 腈纶AL:Alpaca 羊驼毛C:Cotton 棉CU:Cupro 铜CH:Camel h

    小捞出吱吱吱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面料成分英文

    BK是网布;CD简称CD纱,是叫阳离子涤纶纱;DO是溶氧的意思;R为RAYON的简写。表示涤纶(POLYESTER)的成分占到60%以上与人棉(RAYON)混纺

    喵喵小猫咪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人棉面料成分英文

    一、Cotton缩写C 1、含义:n. 棉花;棉制品;棉布。 2、用法 cotton指用以纺纱织布的白色纤维物质。 India exports tea and

    好吃鬼玲 9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主面料成分英文

    服装面料成分英文缩写如下: A:Acrylic腈纶 AL:Alpaca羊驼毛 CUP:CUPRA酮氨 BEM:BEMBERG酮氨丝 CVC:chiefvalue

    打篮球的猫咪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tr面料成分英文

    TC:涤棉CVC:棉涤TR:涤纶/粘交混纺面料TC指涤棉织物或涤棉纱中涤纶的比例大于50%,英文原词为terylene/cotton;CVC 棉的成分大于50%

    小草儿嬢嬢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