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考试百科 > 继续教育中药师答案

继续教育中药师答案

发布时间:

中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第93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第94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我国《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建议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哪些

继续教育中药师答案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三拗片的药物组成中没有哪味中药()  A麻黄  B苦杏仁  C桂枝  D生姜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2 可能与Vc银翘片产生拮抗作用的药是()  A金刚烷胺  B氟哌啶醇  C抗胆碱药  D普萘洛尔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3 以下哪个不是藿香正气的常见不良反应()  A过敏性哮喘  B酒精样过敏  C过敏性皮疹  D过敏性休克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4 重感灵中含的西药成分主要有()  A安乃近  B扑热息痛  C阿司匹林  D强的松 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5 哪一类患者忌用桂枝颗粒()  A表实无汗者  B外感风邪  C头痛发热,鼻塞干呕  D汗出恶风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6 治疗表证的中成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剂型有哪些()  A颗粒剂和片剂  B注射剂  C外用膏剂  D滴丸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7 板蓝根颗粒很少用于哪种疾病的治疗()  A喉炎  B扁桃体炎  C咽炎  D骨髓炎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8 治疗体虚感冒时,解表药常常配合哪一类药使用()  A活血化瘀类  B补益药  C芳香化湿类  D清热解毒类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 B时疫感冒  C体虚感冒  D风热感冒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10 表里双解剂主治()  A表里同病  B里证  C表证  D虚证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考试1、下面哪种中成药中不含有西药成分? A感冒清片 B珍菊降压片  C新癀片  D感冒清热颗粒 参考答案 :D2、基于谷浓度调整万古霉素的维持剂量,在第()次给药前采血?  A1  B2  C3 D5 参考答案 :D3、目前推荐的万古霉素谷浓度治疗范围是?A30-40 mg/L  B5-10 mg/L  C10-20 mg/L D40-50 mg/L 参考答案 :C4、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哪种抗菌药物的剂量?A阿奇霉素 B左氧氟沙星 C头孢哌酮 D多西环素参考答案:B5、以下哪种药物会通过抑制茶碱代谢,增加茶碱中毒风险? A环丙沙星  B头孢曲松  C阿莫西林 D头孢哌酮 参考答案 :A6、多重用药指的是同时使用≥()种药物?  A3  B8 C10 D5 参考答案 :D7、可以与氯吡格雷同时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是 A奥美拉唑 B泮托拉唑 C艾司奥美拉唑 D兰索拉唑 参考答案 :B8、氯吡格雷主要经哪个酶代谢为活性产物 ACYP3A4 BCYP2D6 CCYP2C19 DCYP2C9 参考答案 :C9、哪种药物会发生双硫仑反应 A阿莫西林 B头孢哌酮 C多西环素 D阿奇霉素参考答案 :B10、哪种药物具有抗胆碱作用,大剂量使用易引起尿潴留 A对乙酰氨基酚 B氯苯那敏 C伪麻黄碱 D氨茶碱 参考答案 :B

中药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考试1、下面哪种中成药中不含有西药成分? A感冒清片 B珍菊降压片  C新癀片  D感冒清热颗粒 参考答案 :D2、基于谷浓度调整万古霉素的维持剂量,在第()次给药前采血?  A1  B2  C3 D5 参考答案 :D3、目前推荐的万古霉素谷浓度治疗范围是?A30-40 mg/L  B5-10 mg/L  C10-20 mg/L D40-50 mg/L 参考答案 :C4、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哪种抗菌药物的剂量?A阿奇霉素 B左氧氟沙星 C头孢哌酮 D多西环素参考答案:B5、以下哪种药物会通过抑制茶碱代谢,增加茶碱中毒风险? A环丙沙星  B头孢曲松  C阿莫西林 D头孢哌酮 参考答案 :A6、多重用药指的是同时使用≥()种药物?  A3  B8 C10 D5 参考答案 :D7、可以与氯吡格雷同时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是 A奥美拉唑 B泮托拉唑 C艾司奥美拉唑 D兰索拉唑 参考答案 :B8、氯吡格雷主要经哪个酶代谢为活性产物 ACYP3A4 BCYP2D6 CCYP2C19 DCYP2C9 参考答案 :C9、哪种药物会发生双硫仑反应 A阿莫西林 B头孢哌酮 C多西环素 D阿奇霉素参考答案 :B10、哪种药物具有抗胆碱作用,大剂量使用易引起尿潴留 A对乙酰氨基酚 B氯苯那敏 C伪麻黄碱 D氨茶碱 参考答案 :B

我国《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建议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有哪些

药师继续教育中药学答案

【题干】某男,56岁。喘促日久,动则喘甚,舌淡,苔薄,辨证为肾不纳气,给予金匮肾气丸治疗,但久治不愈,且见咽千烦躁,医师决定加用其他中成药。宜与金匮肾气丸联用的中成药是( )。【选项】A四君子丸B通宣理肺丸C生脉胶囊D小青龙合剂E清肺化痰丸【答案】C【题干】某女,25岁。妊娠7周,近日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舌苔薄白,脉滑。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选项】A清宁丸B开胸顺气丸C保和丸D槟榔四消丸E山楂化滞丸【答案】C【题干】某男,35岁。形体肥胖,嗜食肥甘,口中黏腻,来院进行血糖、血脂等相关检查。检查结果:FBG6 mmol/L, TC1 6mmol/L, TG45mmol/L, HDL-C4mmol/L, LDL-C27mmol/L。其中指标异常的是( )。【选项】AFBGBTGCTCDHDL-CELDL-C【答案】B【题干】某男,75岁。患消渴病20余年,尿频量多,饮一溲一,口干舌燥,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诊察患者,见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舌淡,苔白少津,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是( )。【选项】A阴阳两虚B肾阴亏虚C脾胃气虚D阴虚燥热E肾阳虚衰【答案】A【题干】某女,31岁。每年春天皮肤起风团,色鲜红,灼热剧痒,症状加重时伴有发热,恶寒,咽喉疼痛不适: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宜选用的方剂是( )。【选项】A香薷饮加减B防风汤加减C杏苏散加减D消风散加减E银翘散加减【答案】D【题干】鞣质可分为缩合鞣质和可水解鞣质。研究表明,缩合鞣质的毒性较低,对肝脏无毒或只有轻度损害;可水解鞣质的毒性较高,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肝小叶中央坏死、脂肪肝、肝硬化。因含有大量可水解鞣质,进入机体后几乎全部被分解成倍酸与焦酸,极大量时可引起灶性肝细胞坏死的中药是( )。【选项】A川楝子B五倍子C苍耳子D黄药子E蓖麻子【答案】B【题干】《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载药365种,包括( )。【选项】A上品120种,中品125种,下品120种B上品125种,中品120种,下品120种C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D上品120种,中品115种,下品130种E上品115种,中品130种,下品120种【答案】C【题干】某女,44岁。与同事争吵后出现胃脘胀痛,连及胁助,嗳气时作,食欲不振,嘈杂吞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宜选用的方剂是( )。【选项】A丹栀逍遥散加减B柴胡疏肝散加减C二陈汤加减D保和丸加减E良附丸加减【答案】B【题干】中西药联用得当、合理,相互为用,可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中西药联用药组是( )。【选项】A四逆汤与地高辛B磁朱丸与诺氟沙星C急支糖浆与地高辛意D参茸片与格列本脲E健胃消食片与红霉素【答案】A【题干】中成药有很多剂型,不同剂型采用的贮藏养护方法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并密闭贮藏,防止受潮的剂型是( )。【选项】A软膏剂B酒剂C颗粒剂D胶剂E胶囊剂【答案】D【题干】某男,6岁。不思饮食,腹满喜按,神疲肢倦,大便稀溏腥臭,夹有不消化食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濡细。宜选用的方剂是( )。【选项】A保和丸加减B理中丸加减C枳术丸加减D健脾丸加减E良附丸加减【答案】D【题干】某男,69岁。因肛门有脱出物且大便带血到医院就诊。患者常年肛门松弛,时有痔核脱出,需手法还纳,便血色淡,面白,乏力,纳呆;舌淡,边有齿痕,脉弱。宜选用的方剂是( )。【选项】A槐花散加减B补中益气汤加减C脏连丸加减D止痛如神汤加减E凉血地黄汤加减【答案】B【题干】某男,68岁。因感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四肢乏力等不适症状就诊,测体温39℃,医师开具吲哚美辛栓退热。不宜与该药联用的中成药是( )。【选项】A清开灵胶囊B感冒软胶囊C新癀片D连花清瘟颗粒E疏风解毒胶囊【答案】C【题干】某女,5岁。母亲诉患儿饭量比同龄孩子少,但饮水较多,且常说口干,平时容易发脾气,手足心热,大便偏干,小便黄。诊察见患儿毛发皮肤失于润泽,舌红,舌苔花剥,脉细数。中医辨证是( )。【选项】A脾失健运B脾胃气虚C胃阴不足D脾胃湿热E肝胃不和【答案】C以上就是关于执业药师考试真题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时间、报考指南、考试技巧等内容,欢迎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题干】某女,38岁。自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塞,胸闷,经前乳房胀痛;舌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痰气互结证。所谓“证”是指( )。【选项】A症状表现B病理概括C诊断方法D疾病名称E疾病过程【答案】B【题干】某女,50岁。月经淋沥不断,色淡质稀,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头晕乏力;舌淡,脉细弱。基于气的生理功能分析,该病证属于( )。【选项】A推动作用失常B温煦作用失常C防御作用失常D固摄作用失常E气化作用失常【答案】D【题干】某男,30岁。发热喜凉,面红目赤,伴有口臭,牙龈肿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中医辨证是( )。【选项】A实热B虚热C虚实错杂D实寒E里寒表热【答案】A【题干】某男,49岁。虚烦失眠,心悸健忘,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酸梦遗:舌红,无苔,脉细数。中医辨证是( )。【选项】A心阴虚B心火亢盛C心肾不交D心脾两虚E肝肾阴虚【答案】C【题干】某男,28岁。突然发热,高热不退,周身酸痛,咽喉疼痛,舌红,苔黄,脉浮数。自诉有多位同事出现类似症状。中医诊断是( )。【选项】A风寒感冒B风热感冒C暑湿感冒D体虚感冒E时行感冒【答案】E【题干】某男,68岁。长期吸烟,干咳3个月,近日咳嗽加重,午后咳甚,少痰,瘐中带血,颧红潮热,五心烦热,耳鸣;舌红,少脉,细数。中医辨证是( )。【选项】A风寒犯肺B风热犯肺C燥邪伤肺D肺肾阴虚E痰热壅肺【答案】D【题干】中药雷公藤制剂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显示,雷公藤制剂可引起肝、肾、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损害。执业药师在进行雷公藤制剂用药指导时,用药建议错误的是( )。【选项】A患者服用该类药物时应从最小剂量开始B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一般连续用药不宜超过3个月C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老年有严重心血管病者慎用D育龄期有孕育要求者,用药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E用药期间应定期随诊并注意检査血、尿常规,加强心电图和肝肾功能的监测【答案】D【题干】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有毒成分的“叠加”,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因药物组成含附子,不宣与大活络丸联用的中成药是( )。【选项】A天麻丸B苏合香丸C天王补心丸D牛黄清心丸E牛黄醒消丸【答案】A【题干】某女,23岁。风热感冒,服用银翘解毒丸。为增强药物疗效,服用时可使用药引。正确的药引和服用方法是( )。【选项】A焦三仙煎汤送服B鲜芦根煎汤送C清茶送服D米汤送服E姜汤送服【答案】B【题干】某男,38岁。因口腔溃疡、疼痛明显来医院就诊,兼见口渴、心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查体:口腔黏膜多处溃疡,基底覆以黄苔,周围黏膜色红;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选项】A加味逍遥丸B当归龙荟丸C清胃黄连丸D连蒲双清片E口炎清颗粒【答案】C【题干】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显示,莲必治注射液不良反应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皮疹、头晕、胃肠道反应、过敏样反应等,并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进行了相关报告。关于莲必治注射液相关用药指导的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A有肾脏疾患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B老年人、儿童、哺乳期妇女禁用C应避免与氨基糖苷类等有肾毒性药物联合使用D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对用药患者肾功能的监测E如患者用药后出现腰痛、腰酸等,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检查肾功能情况【答案】B【题干】某女,57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入注射用双黄连6g静脉滴注。约输入150ml时,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继之全身出现红色皮疹、呼吸困难、大汗、血压75/50mmHg,立即停用注射用双黄连给予生命体征监护,并经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皮下注射肾上腺素,3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报告该病例不良反应最迟应不超过( )。【选项】A5个工作日B15个工作日C10个工作日D20个工作日E30个工作日【答案】B【题干】某男,40岁。3年前头部曾受外伤,经住院治疗症状改善。近6个月反复头痛,部位固定在左颞部,痛如锥刺:舌紫暗,苔薄白,脉涩。宜选用的方剂是( )。【选项】A羚角钩藤汤加减B川芎茶调散加减C补阳还五汤加减D通窍活血汤加减E桃仁承气汤加减【答案】D以上就是关于执业药师考试真题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时间、报考指南、考试技巧等内容,欢迎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

俺的天哪。明白规则的时候可能已经修改超过7次。重打锣鼓另开张吧。不过如果采纳答案的话,请采纳怡然熙熙的吧,我还是更喜欢上面的名字。谢谢。呵呵。科目: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A型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C C D A D E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D B B E B E E D二、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C A D B A C B C A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A B D C A C B D A C 三、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AC ADCDE ADCD BCE ADCD ADCDE ADCD ADCD DCDE ADCDE 四、简答题1、答:辨病论治,是在确立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确定治疗原则。对于比较简单的疾病来说,辨病论治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多数疾病都是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很难确定划一的治疗方法。因此,只能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来确定治疗方针,也就是说,不是根据辨病,而是根据辩证来确定治疗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用的多的道理。在同一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与此相反,有时在不同的疾病中,却会出现相同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近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证相同治疗也相同,因而,出现不同疾病采用相同治法的情况,这称为“异病同治”。事实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其意义是相同的,总的来说,都是在强调的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所以,中医治疗过程,一般是先辨病后辨证,以辩证为主,以辨病为辅;选药时,辩证施治,兼顾辨病。临床上,在辨病论治或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在总的治疗方案中,有时针对病人的症状,来用一些以及时减轻病人痛苦为目的的对症治疗方法,也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明白,对症治疗只能减轻病人一时的痛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有时还能掩盖一些主要症状,造成辨证论治或辨病论治的困难,所以,对症治疗可以用,但要谨慎使用,不可用作主要治疗方法。2.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地理环境、患者体质差异等。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不同的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个体体质差异等因素考虑进去,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宜的药物。1、因时制宜: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春夏气候由温转热,阳气升发,人体腠里疏松开泄,此时即使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其伤津。秋冬季节气候由凉转寒,阴寒渐盛,人体腠里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感风寒,辛温发散之品无碍,但若非大热之证,应当慎用寒凉之品,以免损伤阳气。 2、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由于气候特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所以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亦各有特点,治疗用药亦有差异。如我国江南一带,气候温暖潮湿,人们腠里开泄,感受风邪而感冒,以风热为多,常用辛凉解表药;西北地区,天寒地燥,人们腠里致密,感受风邪而感冒,以风寒居多,常用辛温发汗解表药。即使相同的病证,治疗用药时亦当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如外感风寒表证,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可以用重剂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散之品;而江南地区,天气温热,即使使用麻黄、桂枝辛温发汗,用量则宜稍轻,或改用荆芥、防风等辛温发散力轻之品。 3、因人制宜(1)年龄:不同的年龄,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不一样,故治疗用药时,必须考虑年龄因素。(2)性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病理特点,治疗用药亦各有不同。(3)体质:在体质方面,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不同,个体素质不仅有强弱之分,而且还有偏寒偏热以及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不同情况,所以虽患同一疾病,治疗用药亦当有所区别。如,阳旺之躯慎用温热,阴盛之体慎用寒凉。此外,不同的职业和工作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也有一定影响,治疗用药也应考虑。 综上所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运用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只有全面的看待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五、研讨专题答: 治则是治疗疾病原则,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选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例如,各种疾病从邪正关系来说,不外乎邪正斗争、消长、盛衰的变化。因此,在治疗上,扶正祛邪就成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所采取的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方法,就是扶正的具体方法,而发汗、吐下等方法,则是祛邪的具体方法。(一)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首要原则。任何疾病的发生,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表现出来的,但是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表面现象,只有通过这些表面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邪证关系,才能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标与治本,及其对药物选择的指导作用在复杂多变的病症中,应仔细分辨其标本缓急,来确定治疗上的先后主次,合理的选择药物。(1)缓则治本:是在治病求本治则指导下,针对标病不急的病证,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缓则治本的原则,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或当病势向愈,正气已虚,邪尚未尽之际。(2)急则治标:是在标病紧急的情况下,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后发之标病影响到先发之本病的治疗时,采用首先治标的方法,待标病缓解后,再来治本。急则治标的原则,一般适用于卒病且病情非常严重,或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危及生命的某些症候时。如治暴病不宜缓,初病邪未深入,当急治以去其邪,邪去则正气不伤,病人易于恢复。又如大失血病变,出血为标,出血之因为本,但其势危急,故常以止血治标为首务,待血止后再治出血之因以图本。必须指出,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不能绝对化。急的时候也未尝不须治本,如亡阳虚脱时,急用回阳救逆的方法,就是治本;大出血之后,气随血脱时,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也是治本。不论标本,急者先治是一条根本原则。同时,缓的时候也不是不可治标,脾虚气滞病人,用理气药兼治其标更有别于单纯补脾。(3)标本同治:也就是标本兼顾。标本同治适用于标病和本病俱急之时。如痢疾患者,饮食不进是正气虚(本),下痢不止是邪气盛(标)。此时标本俱急,须以扶正药与清化湿热药同时并用,这就是标本同治。又如脾虚气滞病人,脾虚为本,气滞为标,既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健脾益气以治本,又配伍木香、砂仁、陈皮等理气行滞以治标。标本兼治的原则,运用非常广泛,诸如补散并用之参苏饮,消补兼行之枳术丸,攻补兼施之增液承气汤等等。根据病情的需要,标本同治,不但并行不悖,更可相得益彰。综上所述,一般来说,凡病势发展缓慢的,当从本治;发病急剧的,首先治标;标本俱急的,又当标本同治。总之,临床上必须以“动”的观点来处理疾病,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借以确定治疗的先后缓急。2、正治与反治,及其对药物选择的指导作用(1)正治: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故又称“逆治”。它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的病证。正治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如“寒者热之”就是指寒性病变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即以热治寒。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热者寒之”就是指热证现热象,要用寒凉的药物治疗?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里热证用苦寒清热法。“虚者补之”就是指虚证见虚象,用补益的药物补其虚。如阳虚证用壮阳法,阴虚证用滋阴法。“实者泻之”就是指实证见实象,则用泻法,泻其邪。如食积之证用消导法,水饮停聚证用逐水法,血瘀证用活血化瘀法,虫积证用驱虫法等。(2)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即采用方药或措施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故又称“从治”。它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究其实质,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的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仍然是“治病求本”。如“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之法。“寒因寒用”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之法。“塞因塞用”是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因虚而致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如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胀满等症,治疗时应采取补脾益胃的方法,恢复脾升胃降之职,气机升降正常,脘腹胀满自除。“通因通用”是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之法。适用于真实假虚之候,如食积腹泻,治以消导泻下;瘀血所致的崩漏,治以活血化瘀等。(二)扶正祛邪疾病的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的力量消长盛衰,导致病证的或虚或实,也决定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虚证宜选择补益药物扶正,实证宜选用泻下通利药物祛邪,也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1)扶正: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2)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临床用药时要正确掌握“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三)调整阴阳从根本上讲,人体患病是阴阳间协调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偏盛偏衰的结果:故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1、损其有余: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证,应当用“实则泻之”的方法来治疗。①抑其阳盛:“阳盛则热”所致的实热证,应用清泻阳热,“治热以寒”的法则治疗。②损其阴盛:对“阴盛则寒”所致的实寒证,应当温散阴寒,“治寒以热”,用“寒者热之”的法则治疗。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在阴阳偏盛的病变中,如其相对一方有偏衰时,则当兼顾其不足,配以扶阳或滋阴之法。2、补其不足:补其不足,是指对于阴阳偏衰的病证,采用“虚则补之”的方法予以治疗的原则。病有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之分,其治则有滋阴、补阳、阴阳双补之别。①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适于阴虚之证,阴病治阳适用于阳虚之候。“阴虚则热”所出现的虚热证,采用“阳病治阴”的原则,滋阴以制阳亢。“阳虚则寒”所出现的虚寒证,采用“阴病治阳”的原则,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以平为期。②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临床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所谓“阳中求阴”。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谓“阴中求阳”。因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临床上治疗血虚证时,在补血剂中常佐以补气药;治疗气虚证时,在补气剂中也常佐以补血药。③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根的,所以阴虚可累及阳,阳虚可累及阴,从而出现阴阳两虚的病证,治疗时当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辨证的总纲,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都可用阴阳失调加以概括。因此从广义来讲,解表攻里、升清降浊、补虚泻实、调理气血等治疗方法,都属于调整阴阳的范围。(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地理环境、个体的体质差异等,均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宜的药物。1.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就是因时制宜。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应注意慎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力强的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明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潜藏于内,此时若病热证,也当慎用石膏、薄荷等寒凉之品,以防苦寒伤阳。2.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由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有区别,所以治疗用药亦应有所差异:如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其病多寒.治宜辛温;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温热,其病多热,治宜苦寒—说明地区不同。患病亦异,而治法亦当有别:即使相同的病证,治疗用药亦当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例如,用麻黄、挂枝治疗外感风寒证,在西北严寒地区,药量可以稍重,而在东南温热地区,药量就应稍轻、此外,某些地区还有地方病,治疗时也应加以注意。3.因人制宜(1)年龄:年龄不同,生理机能及病变特点亦不同,老年人气血衰少,上机减退,患病多虚证或正虚邪实,治疗时,虚证宜补,而邪实须攻者亦应注意配方用药,以免损伤正气: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末亢.脏腑娇嫩,且婴幼儿生活不能自理,多病饥饱不匀,寒温失调,故治疗小儿,当慎用峻剂和补剂。一般用药剂量,亦必须根据年龄加以区别。(2)性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特别是对妇女有经期、怀孕、产后等情况,治疗用药尤须加以考虑。如妊娠期,禁用或慎用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产后又应考虑气血亏虚及恶露情况等。(3)体质:在体质方面,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不同,个体素质不仅有强弱之分,而且还有偏寒偏热以及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不同情况,所以虽患同一疾病,治疗用药亦当有所区别。如,阳旺之躯慎用温热,阴盛之体慎用寒凉。其他如患者的职业、工作条件等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在诊治时也应该注意。 综上所述,要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选择药物。科目:中药药理学试题 一、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E D E D D B C C A E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C D B B A B A D二、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A C B D D C A B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E D E A C B E B C 三、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BCDE ABD ABD ABCDE ACE ABC ACD ABE ACE BCD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答案 ACE ABCDE BE AE AC ABD CDE AD DE BCDE 四、简答题1、答:(一)药物因素 品种与产地 采收与贮藏 炮制(1)中药炮制可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2)中药炮制可增强疗效。(3)中药炮制可产生新的作用 炮制能使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转变,甚至产生新的成分。因而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变。4.制剂的制备工艺5.配伍(1)中药配伍的目的 增强药物的疗效,调节药物的偏性,减低毒性或副作用(2)中药配伍的基本内容 (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组方配伍还要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3)用药禁忌 七情中的相反、相恶,十八反、十九畏。(4)妊娠禁忌(二)机体因素1.生理状况2、病理状况3.肠道内微生态环境(三)环境因素环境有时辰节律,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昼夜交替、四时变更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药物的效应和毒副反应也常随之而变化。2.答:三七止血活性成分为三七氨酸。三七止血作用主要通过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板功能实现。三七能使血小板伸展伪足,变形,聚集,并使血小板膜破坏和部分溶解,产生血小板颗粒脱落等分泌反应,从而诱导血小板释放ADP、血小板凝血因子Ⅲ和Ca2+等止血活性物质,发挥止血作用。三七的止血作用还与收缩局部血管、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含量有关。五、研讨专题答: 活血化瘀药一般均能改善血瘀病人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1、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因而减少了血小板的黏着和聚集;可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药能非常显著的抑制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有的还能使已聚集的血小板发生聚集。血小板内cAMP含量增高能抑制花生四烯酸合成血栓烷素A2(TXA2),TXA2是一个强烈的血小板聚集促进物。多种活血化瘀药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或直接抑制环加氧酶而使TXA2的和合成减少,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2、增加纤溶酶活性:某些活血化瘀药可通过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而发挥其抗血栓作用。3、改善微循环: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倾向。4、改善微血管形态:缓解微血管痉挛,减轻微循环内红细胞的淤滞和汇集,微血管襻顶瘀血减少或消失,微血管轮廓清晰,形态趋向正常。5、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微血管周围渗出。科目:中药化学试题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E B C A A B B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D C E E B D D D 二、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E E B C B C A D E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B E C D B E B C D E三、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BC ABC ACDE ACD BC ABD ACE AE BCD CDE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答案 CD ACD ABCD AB ACE BC AB ABC ABCE BCDE 四、简答题1.答: 1、IR光谱 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构时,化合物用量只需5-10微克,测定范围在波数4000-500cm-1间,其中1600 cm-1以上为化合物的特征基团区,1000-500 cm-1为指纹区。红外光谱对未知化合物的鉴定,主要用于功能基团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2、UV谱UV光谱的测定仅需要少量的纯样品UV光谱主要可提供分子中的共轭体系的结构信息,可据此判断共轭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种类和数目。3、NMR谱可分为1H-NMR谱、13C -NMR谱二维核磁共振谱能够提供分子中有关氢及碳原子的类型、数目、互相连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以及构型、构象的结构信息。4、MS可分为电子轰击质谱、化学电离质谱、场解吸质谱、快原子轰击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电喷雾电离质谱、串联质谱。质谱在确定化合物分子量、元素组成和由裂解碎片检测官能团、辨认化合物类型、推导碳骨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旋光光谱和圆二光谱 在测定手性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确定某些官能团(如羰基)在手性分子中的位置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其他波谱难以代替的。6、X射线衍射法 结晶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很好的测定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定化合物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谱,再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方法解析衍射谱,再还原为分子中各原子的排列关系,最后获得每个原子在某一坐标系中的分布,从而给出化合物化学结构。此法测定出的化学结构可靠性答大,能测定化学法和其他波谱法难以测定的化合物结构。还能测定出化合物结构中的键长、键角、构象、绝对构型等结构细节。 2.答:生物碱沉淀反应要在酸水或酸性稀醇中进行,因为生物碱和生物碱沉淀试剂均可溶于其中,使反应易于进行且反应结果易于判断。但苦味酸试剂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利用沉淀反应鉴别生物碱时,应注意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仲胺一般不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如麻黄碱。水溶液中如有蛋白质、多肽、鞣质亦可与此类试剂产生阳性反应。故应在被检液中除掉这些成分。除掉方法是将酸水提取液碱化,以氯仿萃取,分取氯仿层,再用酸水萃取氯仿层,此酸水层除去了上述水溶性干扰物质,可作为沉淀反应用溶液,此外,对生物碱鉴别时,应用三种以上试剂分别进行反应,均阳性或阴性方有可信性。 五、研讨专题答: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实际工作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它是根据被提取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合适的溶剂和方法来提取。其作用原理是溶剂穿透入药材粉末的细胞膜,溶解溶质,形成细胞内外溶质浓度差,将溶质渗出细胞膜,达到提取目的。提取方法:用溶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常选用如下方法: 1)煎煮法:将中药粗粉加水加热煮沸提取。此法简单,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取出来,但不宜使用于含挥发性成分及加热易破坏的成分的提取。 2)浸渍法:将中药粗粉装人适当的容器中,加入水或稀醇浸渍药材一定时间,反复数次,合并浸渍液,减压浓缩即可。此法不用加热,适用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也适用于含淀粉或粘液质多的成分。但提取时间长,效率不高。如用水为溶剂,须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3)渗漉法:是浸渍法的发展,将药材粗粉装入渗漉筒中,用水或乙醇作溶剂,首先浸渍数小时,然后由下口开始流出渗漉液,渗漉筒上口不断添加新溶剂,进行渗漉提取。此法在进行过程中由于随时保持浓度差,故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 4)回流提取法:此法以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液,在回流装置中加热进行。一般多采用反复回流法,合并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此法提取效率高于渗漉法,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使用。 5)连续回流提取法:是回流提取法的发展,具有溶剂消耗量少,操作不繁琐,提取效率高的特点。 (二)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难溶于水的成分。(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此法是一种集提取和分离于一体,又基本上不用有机溶剂的新技术。(四)其他方法:某些具有升华性质的中药化学成分,可用于升华法直接从中药中提取出来;某些对热不稳定成分又可溶于水时,可用组织破碎提取法。某些成分在新鲜原料中含量较高或新鲜原料富含肉质可用压榨法。此外,近年来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也常被应用于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 (一)溶剂法 1、酸碱溶剂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酸碱性的不同进行分离。 2、溶剂分配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溶剂分配法的两相往往是互相饱和的水相与有机相。(二)沉淀法:是基于有些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发生沉淀,或加入某些试剂后可降低某些成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而自溶液中析出的一种方法。 (三)分馏法:此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四)膜分离法: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膜,以外加压力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混合物溶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五)升华法:固体物质加热直接变成气体,遇冷又凝结为固体的现象。 (六)结晶法:此法是纯化物质最后阶段常采用的方法,其目的是进一步分离纯化,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达到分离的方法。(七)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谱。2、凝胶过滤色谱:原理主要是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目的。3、离子交换色谱:主要基于混合物中各成分解离度差异进行分离。4、大孔树脂色谱: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5、分配色谱: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三、中药有效成分的鉴定(一)中药有效成分的理化鉴定1、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测定熔点、沸点、比旋度、折光率和比重等的测定。2、分子式的确定:目前最常用的是质谱法。3、化合物的结构骨架与官能团的确定:在确定了一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后,就需要进行分子结构骨架和官能团的确定。(二)中药有效成分的波谱测定1、IR光谱: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构时,化合物用量只需5-10微克,测定范围在波数4000-500cm-1间,其中1600 cm-1以上为化合物的特征基团区,1000-500 cm-1为指纹区。红外光谱对未知化合物的鉴定,主要用于功能基团的确认,芳环取代类型的判断。2、UV谱:UV光谱的测定仅需要少量的纯样品UV光谱主要可提供分子中的共轭体系的结构信息,可据此判断共轭体系中取代基的位置、种类和数目。3、NMR谱:可分为1H-NMR谱、13C -NMR谱二维核磁共振谱。能够提供分子中有关氢及碳原子的类型、数目、互相连接方式、周围化学环境以及构型、构象的结构信息。4、MS:可分为电子轰击质谱、化学电离质谱、场解吸质谱、快原子轰击质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电喷雾电离质谱、串联质谱。质谱在确定化合物分子量、元素组成和由裂解碎片检测官能团、辨认化合物类型、推导碳骨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旋光光谱和圆二光谱:在测定手性化合物的构型和构象、确定某些官能团(如羰基)在手性分子中的位置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其他波谱难以代替的。6、X射线衍射法:结晶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很好的测定化合物分子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定化合物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谱,再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方法解析衍射谱,再还原为分子中各原子的排列关系,最后获得每个原子在某一坐标系中的分布,从而给出化合物化学结构。

辽宁中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三拗片的药物组成中没有哪味中药()  A麻黄  B苦杏仁  C桂枝  D生姜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2 可能与Vc银翘片产生拮抗作用的药是()  A金刚烷胺  B氟哌啶醇  C抗胆碱药  D普萘洛尔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3 以下哪个不是藿香正气的常见不良反应()  A过敏性哮喘  B酒精样过敏  C过敏性皮疹  D过敏性休克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4 重感灵中含的西药成分主要有()  A安乃近  B扑热息痛  C阿司匹林  D强的松 我的答案: A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5 哪一类患者忌用桂枝颗粒()  A表实无汗者  B外感风邪  C头痛发热,鼻塞干呕  D汗出恶风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6 治疗表证的中成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剂型有哪些()  A颗粒剂和片剂  B注射剂  C外用膏剂  D滴丸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7 板蓝根颗粒很少用于哪种疾病的治疗()  A喉炎  B扁桃体炎  C咽炎  D骨髓炎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8 治疗体虚感冒时,解表药常常配合哪一类药使用()  A活血化瘀类  B补益药  C芳香化湿类  D清热解毒类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 B时疫感冒  C体虚感冒  D风热感冒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暂无 10 表里双解剂主治()  A表里同病  B里证  C表证  D虚证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考试1、下面哪种中成药中不含有西药成分? A感冒清片 B珍菊降压片  C新癀片  D感冒清热颗粒 参考答案 :D2、基于谷浓度调整万古霉素的维持剂量,在第()次给药前采血?  A1  B2  C3 D5 参考答案 :D3、目前推荐的万古霉素谷浓度治疗范围是?A30-40 mg/L  B5-10 mg/L  C10-20 mg/L D40-50 mg/L 参考答案 :C4、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哪种抗菌药物的剂量?A阿奇霉素 B左氧氟沙星 C头孢哌酮 D多西环素参考答案:B5、以下哪种药物会通过抑制茶碱代谢,增加茶碱中毒风险? A环丙沙星  B头孢曲松  C阿莫西林 D头孢哌酮 参考答案 :A6、多重用药指的是同时使用≥()种药物?  A3  B8 C10 D5 参考答案 :D7、可以与氯吡格雷同时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是 A奥美拉唑 B泮托拉唑 C艾司奥美拉唑 D兰索拉唑 参考答案 :B8、氯吡格雷主要经哪个酶代谢为活性产物 ACYP3A4 BCYP2D6 CCYP2C19 DCYP2C9 参考答案 :C9、哪种药物会发生双硫仑反应 A阿莫西林 B头孢哌酮 C多西环素 D阿奇霉素参考答案 :B10、哪种药物具有抗胆碱作用,大剂量使用易引起尿潴留 A对乙酰氨基酚 B氯苯那敏 C伪麻黄碱 D氨茶碱 参考答案 :B

  • 索引序列
  • 中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 继续教育中药师答案
  • 中药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 药师继续教育中药学答案
  • 辽宁中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