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解析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解析

(9分)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2)加强专制君权的需要(削弱相权);缺乏人才。(4分)(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3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1)秦朝政治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很明显要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汉朝政治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很明显要答郡国并存制,唐朝政治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很明显要答三省六部制,此题属于基本知识点的考查,很可惜这种难度的题目在高考试卷中很难出现。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的趋势是君主权力在加强,宰相的权力在削弱。(2)首先一定要知道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是什么?然后才能回答出变化的原因,“大变动”是指权利收归中央,变化的原因是加强专制君权的需要(削弱相权),另外,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也可以作为答案要点。宋朝大兴文治,缺乏武力人才也可以作为答案要点。宋朝在政治体制上未能有“大变动”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3)首先一定要明确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是正确的,具体的事实可以列举: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实事也是很容易想到的答案。明清时期的政府,完全就是一个独裁的政府,皇帝的权利才达到登峰造极,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演变也到达了终点站。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而到明清时期才能谈得上是独裁,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1一、CDADACDBBD二、1、ABCDE2、ABF3、ACE4、ABEF5、ABCDEF三、1、错: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2、错: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3、错:政治体制改革是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错:中国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与实行三权分立制度国家的代议机构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差别。5、错:代表在执行代表职责时,有代表特权。四、1、课本第4页2、答:(1)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2)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3)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4)组织和动员社会。(5)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五、参照课本32-35页的四原则,联系实际进行论述。六、本题应准备500字以上的发言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制宪和修宪权,有监督宪法实施权,有立法权(含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立法,有关国家的基本政治和行政制度的立法,有关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立法),有组织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的权力,对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等一切方面的重大事项都拥有最高的决定权,监督权,它还具有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形式的其他职权。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必须接受和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2一、BADDBCADBC二、1、ABC2、ABDE3、BCDF4、ABCD5、ABC三、1、错:我国法律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予以公布,法律正式生效。法律未经国家主席公布,不能生效。2、错:我国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是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3、错:我国的地方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4、错: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发布的,且只有国务院才有权制定,效力仅次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5、错:民族乡虽然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但它不具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它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农村一般行政地方。四、1、参照课本164页。2、参照课本169-170页。五、参照课本177页。六、本题要求写500字的发言稿,要联系实际,结合课本中的理论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府的职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3 一、CABDBCBDDD二、1、BE2、ABCDF3、ABC4、ABC5、ABCF三、1、错:目前我国大约还有75万多人的民族成分尚未最后确定。2、错:“一国两制”的核心主要有两点。3、错:我国司法机关不仅仅指法院和检察院,还包括行政机构的公安、国家安全、司法行政,人民代表大会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以及其他具有权能的机关。4、对。5、错: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服现役,没有服现役的公民进行兵役登记服预备役或者编入预备役部队、参加民兵组织,以及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都是履行兵役义务。四、1、课本229页2、课本278页五、课本220-228页六、参考课本第十章。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4一、BACDBACDBB二、1、ABCDEF2、ABCDE3、ABCD4、ABEF5、ABC三、1、错: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2、错:中国干部管理工作由党的各级组织部门统一管理、人事行政部门具体执行。3、错:公务员录用应遵循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4、错:虽然受到法律惩罚但没有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仍然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5、错:我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必须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四、1、课本404页。2、课本343页。五、课本349页。六、要求写800字以上。

1、“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区别: (1)政治权威的基础或合法性来源。传统国家政治权威来源于血缘关系和君权神授。现代社会国家政治权威来源于政党、议会、选举、革命等。 (2)政治制度化水平。 (3)政治文化。它的发展程度从类型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狭隘型文化;第二、臣属型文化。第三、参与型文化。其中参与型文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4)政治参与。亨廷顿则把城市中产阶级出现作为现代化起飞阶段的标志。现代社会的政治参与程度高。 (5)政治结构与功能的分化。 2、政治发展的动力 政治发展动力是指由谁推动一个社会的政治发展问题。 一是依靠精神领袖推动政治发展。 二是通过强有力政治组织,特别是严密组织起来的政党推动政治发展。 三是依靠文官组织推动政治的发展。 四是依靠军队推动政治发展。 五是依靠文化更新推动政治发展。 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发展壮大,不仅是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标志,也是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纵向来看,政治发展的性质是依据社会发展的性质而转移的,隶属于总的社会政治发展,从横向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社会要素和各种关系相互联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在特定的社会发展形态中,政治发展既是整体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对其他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这一观点出发,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政治发展问题时。必须把政治发展与其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密切联系起来,必须把政治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并与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结合。这样才会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选择正确的政治发展模式。 4、革命 政治发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政治革命,二是政治改革。 革命是指一定的阶级或集团通过阶级斗争,以暴力或和平方式*旧的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从而实现社会形态和政治形态质的变化的一种政治行动。 革命即可以通过暴力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 革命具有如下特征:首先革命的目标是使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换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夺取和掌握政权。其次,革命的主体是一定社会中特定的阶级。再次,革命是实现以政治制度变革为核心的整个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 5、革命的作用革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冲突,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尖锐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必然会爆发革命,只有革命才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其次,革命又是改变政治环境,更新政治体系,促进整体政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再次,革命又是改变旧的传统道德规范,改变旧的思想和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 6、改革 所谓改革,就是指一定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通过和平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调整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达到政治和杜会制度完善的一种过程。 政治改革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政治改革的发动者通常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 其次,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体现在政治发展上,表现为一种渐进性和连续性过程。 再次,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最后,政治改革以维护现有的政治统治秩序为基础,并不改变政治发展的性质。 7、政治体制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形式,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根本动力。 政治体制,就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行使政治权力而设置的政权组织、政治组织(包括政党、政治性的团体组织等)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制度。 8、政治总格局 政治总格局是指一个国家中代表各阶级,阶层以及其他群体的政治组织之间与国家政权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换言之,是指代表各阶级、阶层及其他群体的政治组织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政治体制不同于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总格局及其权力结构问题。 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第一层次,是各种政治组织(政党、政治团体)与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制度。 代表工人阶级领导权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权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代表其他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的组织处于被领导地位。这就是我国的政治格局。 政治体制改革在这个层次上所要改革的是政治组织与政权组织之间的运行机制。 第二层次,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或称政体。它是体现一个国家如何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力结构问题。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体现民主集中制权力结构的政权组织形式。 那么在第二层次上要改革什么呢?要加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机关的自身建设使其充分发挥各目的功能,改革三种机关的相互关系的运行机制,也就是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层次,是政府(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10、民主和法制的关系 实行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首先,“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制度是指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说明法制是民主的体现。 其次,制度化、法律化反映的广大人民意志必须是意志。 最后,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必须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11、法制建设 首先,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再次,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必依。 最后,从制度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查权,做到执法必严必究。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详解

2021年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真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真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网给大家整理了 2020年8月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真题及答案 ,一起来试试吧!

【正确答案】

(1)阶级性。(2分)

(2)普遍效力。(1分)

(3)强制性。(1分)

(4)历史性。(1分)

(5)多样性。(1分)

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本特利2、 预备会议、主席团会议、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3、 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4、 “6+1+2体系”5、 “一个中心、四大方面”6、 如何规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得关系问题二、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4、 CD5、 A6、 BCD7、 ABCD8、 ABCD9、 ABCD10、 CD三、简答题1、 现代大政府概念:广义上有三个概念:(1)国家机构的总体、总和,或者说等于人们常说的“当局”;(2)政府等于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有三种情况);(3)在一些全民信教的国家,政府等于国家机构与宗教领袖集团之和。政府过程研究的“政府”是“大政府”。2、 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它是唯一的立宪机构、修宪机构和最高的违宪审查机构中国所有党派、团体和全体人民都必须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二)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是中国最高的立法机构。(三)它产生其他最高国家机构,它的常委会也有权调整这些最高国家机关的部分人员。(四)它有权决定一切全国性的重大问题。(五)它监督一切国家机构、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和一切公民的执法情况。(六)它是我们这个共和国中最高层次上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选民机构,它的最高任务是对全国各族人民负责。3、 社会监督体系的构成:社会监督是人民群众以群体形式所进行的社会监督,主要有:(一)主要人民团体监督如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团体。他们的社会团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按照党的领导的渠道介入政治监督,二是利用组织结构活跃的优势,独立或与其他团体展开各种有特色的监督活动。(二)各种类型的、比较松散的群众性社会监督组织如消费者协会。(三)新闻舆论监督,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体的监督。4、 中国意见综合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居于主导、统帅地位的意见综合主体,把握有调节其他意见综合主体的意见综合活动的政治权力,这反映到政治结构上,就形成了中国各个意见综合主体中中国共产党相对于其他意见综合主体的高层性。在意见综合过程体现一下特点:(1)党内民主——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有决定权的领导机关必须是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2)在党内发扬民主的过程中注意领袖权威的作用;(3)政治协商。5、 城市过程的特点:一、以其在狭小的地域集中众多人口的基本特点,使其政府过程具有突出的复杂性。二、从经济建设的角度看,如果说县政主要是“农政”的话,那么市政主要面对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且担负着“串连”整个国民经济的任务。三、城市的功能具有鲜明的整体性。五、论述题1、 试论“政府过程”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和特殊性:(一) 政府过程的方法论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1、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大政府”,这里的政府并不是狭义上的政府——行政机关或者内阁,而是广义上的政府,在不同的国家,广义上的政府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政府概念(参见简答题1)2、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现实的政府”——是指一个特定国家中实际发挥作用的那个实在的政府。它是一句法律发挥作用的,但在执法过程中,受法制完备程度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离”法律地现象(对理想政府进行说明,以及对偏离存在的现象进行说明)。3、政府过程中的“过程”是指政府的实际运作活动(对过程的含义进行解释)。4、政府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过程”(包括使用政府过程概念的原因)。(二)政府过程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和特殊性:1、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具有特殊性(1)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党政关系问题(2)中国单一制国家的国情。(3)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中国政府过程中的复杂性。(4)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政府过程增加了一个特殊的环节——“单位”。(5)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处于显著的变动之中。总之,着手研究当代中国的政府过程,尝试建立有中国特点的政府过程理论,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将中西两种类型的政府过程及理论、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三)研究中国政府过程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也表明了政府过程方法论特征在中国的适用性。2、如何理解党政关系的规范化问题?(一)、党政关系在我国诸种政治关系种具有特殊的地位,党政关系规范化对理顺我国的政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关系的概念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具体阐述。(二)、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发展状况:建国时期的以党建政、计划经济时代的以党代政以及党政一元化领导带来的弊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具体内容见课本p63)。所以,改革党政关系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现代生活逻辑的要求,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三)党政关系的改革目标: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党政关系”。现代国家普遍实行政党政治,中国也不例外,因此,党和政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是,也不能党政不分,要使二者关系实现规范化,党政关系规范化应当考虑到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共产党对政府、人民团体等的领导,主要影视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二是党对政府、社会团体等的领导方式的调整,必然应伴之以其自身工作和活动方式的改变。三是关系规范化以后,党应当,也有了条件,集中精力加强自身的各方面涓埃那社和思想政治工作。四是作为党政关系规范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除少数特殊单位以外,党最好实行普遍的属地制的领导体系。(学生详细论述)3、我国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机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含义论述以及省市县在这一关系中的具体作用和上下连接关系。(二)基本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首先要维护中央权威这一原则的确立是由历史性的因素和两个现实性的因素所决定的。从历史角度看,新中国的建立是对旧中国混乱与分散状态的直接否定。同时从历史角度看,中央由一定的权威是中国的一大政治优势。从现实角度看,改革进入政体推进的态势下,更应强调中央的权威,而且,地方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具有统筹管理能力的中央。其次要尊重地方利益地方也有其特殊的利益,地方的“特殊性”:局部性特殊性和整体性特殊性。第三,划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路不能简单强调中央集权,也不能靠过度地强调地方分权,而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况,不拘一格,在国家总体继续集权的情况下在有些环节上可以实施政治性分权,在有些环节上可以实施行政性分权。(三)基本机制:一、法制统一与“二级立法”体制;二、“全党服从中央”与“下级服从上级”、三、“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四、“党管干部”与“下管一级”;五、中央管理与地方经济自主性;六、统一财税管理与分税制;七、民族团结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八、“一个国家”与“两种制度”。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四)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发挥)(注:在论述题中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新的见解,以上仅供参考。)

9 2019 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复习资料 并附试题汇编及答案 00315 第一章 绪论 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六、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而且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和人民民主政治生活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我们...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

燕园试卷。网上找不到。找到了大都没答案了,不准公布最近几年的答案了总之麻烦,还不如买套试卷,里面另有模拟题。很管用

9 2019 年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自考复习资料 并附试题汇编及答案 00315 第一章 绪论 一、制度:规范、法度的意思。 二、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三、政治制度的几个显著特点:历史性、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 四、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社会领域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到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在我国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政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六、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不仅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而且被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事实和人民民主政治生活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我们...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答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任答2点2分)。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答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分)。(2)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5分)以下两种观点供参考:观点一:钱穆的观点是正确的。宋之于唐没什么变动,理由:唐的主要政治制度在宋代基本保留,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宋代在政治制度上没什么突破。宋的变化也是迫于时代,理由: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迫使宋加强中央集权;汉代以来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迫使宋分割宰相的权利。观点二:钱穆的观点是片面的。宋之于唐有很大的变动,理由:加强了中央集权,如军事上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组建禁军。政治上文官担任知州,设通判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等;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发展。(3)说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4分)(4)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逐渐加强。(4分)(5)旧体制“已拆卸”是指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新旧体制之间不能衔接导致中国当时出现军阀割据。(3分)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应该将秦汉时期和唐朝时有关政治制度的史实回忆并迁移过来。一提到政治制度,首先应想到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秦汉是其建立时期,唐代则是其不断完善阶段,相关事实有秦汉时期的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2)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评论题,考查考生史论结合的能力。首先,回答时要亮明自己的观点:考生可以选择认为钱穆的观点正确,即宋之于唐政治制度没什么变动;也可以选择认为钱穆的观点错误,既要表述为宋之于唐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变动。然后要结合两个时期的相关史实,以史实为论据,论证自己所提的观点,要做到自圆其说才可以。(3)材料二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即君主专制的。这一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用明清时期的史实来论证当时是君主专制制度,考生只需要把明清时期有关君主专制的史实迁移过来即可。明朝时是废丞相、设内阁,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清朝时是增设军机处,是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4)这一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结合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史实,分成两个方面来看其演变的趋势:一方面,是君权与相权关系不断变化,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逐渐加强;另一方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关系的变化,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5)旧体制“已拆卸”:结合“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思考可以知道旧体制是指辛亥革命前的君主专制政体,而旧体制已拆卸则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应该是辛亥革命所设想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社会现象:由“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可以得出答案。

2021年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真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真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网给大家整理了 2020年8月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真题及答案 ,一起来试试吧!

【正确答案】

(1)阶级性。(2分)

(2)普遍效力。(1分)

(3)强制性。(1分)

(4)历史性。(1分)

(5)多样性。(1分)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自考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总分10.00)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1.00分) C. 18岁以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00分) D. 成文宪法 3.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1.00分)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1.00分) A. 8个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1.00分)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6.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1.00分) C. 5年 7.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1.00分) B. 邦联制 8..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1.00分) D. 6700万 9.我国的制宪机关是(1.00分) B. 全国人大 10.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1.00分) D. 中央委员会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总分10.00) 1.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2.00分) A. 城市居民委员会 C. 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 F. 农村村民委员会 2.终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的条件是:(2.00分) A. 死亡 B. 任期届满 C. 丧失国籍 D. 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E. 辞职被接受 F. 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大会议 3.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2.00分) B. 历史性 C. 阶级性 D. 权威性 E. 稳定性 F. 层次性 4.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2.00分) B. 政治自由 D. 监督权 E.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F. 平等权 5.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主张以下哪些权力的分立(2.00分) A. 行政权 E. 司法权 F. 立法权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总分20.00)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10.00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10.00分) 答: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组织和动员社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论述题(总分35.00) 1.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35.00分)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 切权力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 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 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虽然 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 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 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我国宪法 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犯公民权利的专制权力。宪法第五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 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些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辨析题(每小题5分,5小题,共25分)(总分25.00)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5.00分) 答:对。我国宪法虽突出了中国特色,但也是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2.全国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因此没有任何特权。(5.00分) 答:错。代表在执行代表职责时,有一定特权。 3.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指政治制度改革。(5.00分) 答:错。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制度改革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4.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5.00分) 答:错。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5.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政治制度。(5.00分) 答:错。阶级社会才有.

楼主收到答案记得发一份9542377224

一 新疆行政管理学自考本科要修多少学分,有哪些科目

行政管理专业根据学历层次的不同及主考院校的不同,开考课程也有所不同,以下为人大本科段及复旦专科段的课程列表,请参考:

必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代码:0370 *** 分: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代码:03708学分:2

公务员制度

课程代码:01848学分:4

西方行政学说史

课程代码:00323学分:4

中国行政史

课程代码:00322学分:5

领导科学

课程代码:00320学分:4

行政组织理论

课程代码:0031 *** 分:4

公共政策

课程代码:00318学分:4

西方政治制度

课程代码:00316学分:6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课程代码:00315学分:6

社会学概论

课程代码:00034学分:6

普通逻辑

课程代码:00024学分:4

行政法学

课程代码:00261学分:5

选修课程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代码:00321学分:5

企业管理概论

课程代码:00144学分:5

财务管理学

课程代码:00067学分:6

英语(二)

课程代码:00015学分:14

加考课程

政治学概论

课程代码:00312学分:6

行政管理学

课程代码:00277学分:6

必修课程

大学语文

课程代码:0472 *** 分: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代码:03706学分:2

公文写作与处理

课程代码:00341学分:6

政治学概论

课程代码:00312学分:6

市政学

课程代码:00292学分:6

行政管理学

课程代码:00277学分:6

人力资源管理(一)

课程代码:00147学分:6

现代管理学

课程代码:00107学分:6

法学概论

课程代码:00040学分:6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代码:00018学分:2

社会研究方法

课程代码:03350学分:4

***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代码:12656学分:4

选修课程

*** 经济管理概论

课程代码:0334 *** 分:5

公共关系学

课程代码:00182学分:4

管理心理学

课程代码:00163学分:5

企业管理概论

课程代码:00144学分:5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课程代码:00043学分:4

英语(一)

课程代码:00012学分:7

二 自考本科行政管理学用什么教材(

行政管理(专科)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赵家祥 00002 *** 理论概论 *** 理论概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钱淦荣 0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巩献田 00010 大学语文(专) 大学语文(专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徐中玉 00012 英语(一)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高 远 00040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吴祖谋 00107 现代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刘熙瑞 张康之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人力资源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孙建敏 00163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孔祥勇 00182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廖为建 00277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胡象明 00292 市政学 市政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张永桃 00312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王惠岩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饶士奇 03350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关信平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版 赵鸿德 张 喆 王鲁滨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04 *** 思想概论 *** 思想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罗正楷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卫兴华 00015 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高 远 00016 日语(二) 日语入门(上) (下)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上2006年版下 李翠霞 00017 俄语(二) 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3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应云天 00024 普通逻辑 普通逻辑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吴家国 00034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刘豪兴 00040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吴祖谋 00107 现代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刘熙瑞 张康之 00277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胡象明 00312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王惠岩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包玉娥 00316 西方政治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曹沛霖 00317 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徐理明 00318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宁 骚 00319 行政组织理论 行政组织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傅明贤 00320 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黄 强 00322 中国行政史 中国行政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虞崇胜 00323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竺乾威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饶士奇 0092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三 2015自考行政管理课程与代码

A030301行政管理(专科)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107现代管理学00182公共关系学00040法学概论00163管理心理学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277行政管理学00312政治学概论00292市政学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350社会研究方法04729大学语文03707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概论05679宪法学 B030302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00024普通逻辑00107现代管理学00277行政管理学00015英语(二)00067财务管理学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00316西方政治制度00034社会学概论00318公共政策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040法学概论00320领导科学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1848公务员制度00144企业管理概论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152组织行为学00261行政法学00312政治学概论00322中国行政史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00509机关管理 2015年1月和7月行政管理不开考

四 自考行政管理需要买哪些书看啊

1、自考课目不会一年一变,一般五年左右会有小变化。具体考试课程,参见网址: //hbksw/zikao/zkzhuanye/20061204341 发布日内期:2006-12-4 17:06:15,目前这个容应该还没有变化,即使有,变化也很小,具体要咨询当地自考办。

五 行政管理学专业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呢

行政管理学专业主要学习:行政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 *** 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组织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比较公共行政学、行政领导学、政策科学、公务员制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必修课程,以及西方管理思想史、社会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经济学、中国行政管理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

市政学、行政伦理学、专业外语、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学、经济法等选修课程。

(5)课程代码03350答案扩展阅读: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一)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实际上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是人与人之间实现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能否正确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的效能、心理的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功。

(二)组织管理能力

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组织管理能力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其他专业人员也应具备。近年来,毕业生中的党员、学生干部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其重要原因就是用人单位看中毕业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因素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它是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

创新能力包含多方面内容,如强烈的好奇心,细微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大胆设想、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行政管理学专业

六 自考行政管理专科都考哪些课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专业(专科)衔接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030301

统考课程

00107 现代管理学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50 社会研究方法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实践)

00292 市政学

衔接课程

03349 *** 经济管理概论

00312 政治学概论

00040 法学概论

00182 公共关系学

00277 行政管理学

学分互认课程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7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04729 大学语文

七 山东自考有没有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专科)

自考要想快速毕业拿证,建议尽量不要报读工科类专业,工科专业一般都很难考过,没考个3年以上能毕业的确实不多。建议报读文 史管理类专业,难度小很多,在有些学校报读,最快一年就能毕业取证。自考专科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本人过来考试两次,一 次国考考5门,一次证书考试考5门,保过,半年到一年即可毕业。这是最快、最省事的正规方式了。具体信息可以Q 我

八 自考专科行政管理学主要考什么

这个各省有区别,这是上海的,你可以参考下: 行政管理(专科)课程设置:A030301 序 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03707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概论 4 3 04729 大学语文 4 4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含上机考核(00019)2学分 5 00312 政治学概论 6 6 00040 法学概论 6 7 00107 现代管理学 6 8 03350 社会研究方法 4 9 00277 行政管理学 6 10 00292 市政学 6 11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6 12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6 13 00012 英语(一) 7 序号13-18为选考课程,需任选3门 14 00163 管理心理学 5 15 00182 公共关系学 4 16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 17 03349 *** 经济管理概论 5 18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5 合计 71及以上 15门课程

九 2007年行政管理学本科,有哪些课程,那些是必考那些是选考

行政管理(专科)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赵家祥 00002 *** 理论概论 *** 理论概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钱淦荣 0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巩献田 00010 大学语文(专) 大学语文(专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徐中玉 00012 英语(一)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高 远 00040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吴祖谋 00107 现代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刘熙瑞 张康之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人力资源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孙建敏 00163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孔祥勇 00182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廖为建 00277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胡象明 00292 市政学 市政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张永桃 00312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王惠岩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饶士奇 03350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关信平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版 赵鸿德 张 喆 王鲁滨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04 *** 思想概论 *** 思想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罗正楷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卫兴华 00015 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高 远 00016 日语(二) 日语入门(上) (下)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上2006年版下 李翠霞 00017 俄语(二) 新编大学俄语基础教程(1-3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应云天 00024 普通逻辑 普通逻辑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吴家国 00034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刘豪兴 00040 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吴祖谋 00107 现代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刘熙瑞 张康之 00277 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胡象明 00312 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王惠岩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包玉娥 00316 西方政治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曹沛霖 00317 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徐理明 00318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宁 骚 00319 行政组织理论 行政组织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傅明贤 00320 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黄 强 00322 中国行政史 中国行政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虞崇胜 00323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竺乾威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公文写作与处理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饶士奇 0092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姜明安 必考:行政诉讼法学 领导科学 政治学原理 行政组织学 行政管理学 行政法 国家公务员制度 管理学基础 法学概论

十 自考专科行政管理专业考哪些科目啊

自考行政管理专业主修课程包括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学员会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且能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在自考中,行政管理专业需学习14~16个科目,最快考4次、花费2年的时间就可以顺利通过所有科目。

由于大部分省市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可以免考数学英语,因此该专业难度较低,成为了自考生的热门首选专业。

行政管理专科阶段需学课程大致是: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社会研究方法、行政管理学、法学概论、市政学等;

本科段课程跟专科基础段不同。本科段需要学习的课程主要是:行政组织理论、领导科学、公共政策、西方政治制度、财务管理学、中国文化概论等。

(10)课程代码03350答案扩展阅读:

自考专科行政管理专业注意:

虽然大自考普遍是全国统考,但除了必考科目大致相同之外,不同省份的主考院校,还会要求其他选考科目。因此会出现,同个专业在不同的省份,考试的科目数和科目要求略有不同的情况。

行政管理专业适合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想往企事业单位管理方向发展的同学;

而工商企业管理则更适合有一定学习基础,并且目前已经在企业已经有一定的管理基础、想晋升中高级管理层的同学。

我7月考,是不是一样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汇总

2021年自考备考已经开始,自考历年真题对考生来说是十分宝贵的资料,考前每道真题至少要做1-2遍才会事半功倍。网给大家整理了 2020年8月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真题及答案 ,一起来试试吧!

【正确答案】

(1)阶级性。(2分)

(2)普遍效力。(1分)

(3)强制性。(1分)

(4)历史性。(1分)

(5)多样性。(1分)

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本特利2、 预备会议、主席团会议、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3、 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4、 “6+1+2体系”5、 “一个中心、四大方面”6、 如何规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得关系问题二、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4、 CD5、 A6、 BCD7、 ABCD8、 ABCD9、 ABCD10、 CD三、简答题1、 现代大政府概念:广义上有三个概念:(1)国家机构的总体、总和,或者说等于人们常说的“当局”;(2)政府等于国家机构的总体与执政党之和(有三种情况);(3)在一些全民信教的国家,政府等于国家机构与宗教领袖集团之和。政府过程研究的“政府”是“大政府”。2、 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它是唯一的立宪机构、修宪机构和最高的违宪审查机构中国所有党派、团体和全体人民都必须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二)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是中国最高的立法机构。(三)它产生其他最高国家机构,它的常委会也有权调整这些最高国家机关的部分人员。(四)它有权决定一切全国性的重大问题。(五)它监督一切国家机构、一切国家工作人员和一切公民的执法情况。(六)它是我们这个共和国中最高层次上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选民机构,它的最高任务是对全国各族人民负责。3、 社会监督体系的构成:社会监督是人民群众以群体形式所进行的社会监督,主要有:(一)主要人民团体监督如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团体。他们的社会团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按照党的领导的渠道介入政治监督,二是利用组织结构活跃的优势,独立或与其他团体展开各种有特色的监督活动。(二)各种类型的、比较松散的群众性社会监督组织如消费者协会。(三)新闻舆论监督,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电影等媒体的监督。4、 中国意见综合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居于主导、统帅地位的意见综合主体,把握有调节其他意见综合主体的意见综合活动的政治权力,这反映到政治结构上,就形成了中国各个意见综合主体中中国共产党相对于其他意见综合主体的高层性。在意见综合过程体现一下特点:(1)党内民主——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有决定权的领导机关必须是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2)在党内发扬民主的过程中注意领袖权威的作用;(3)政治协商。5、 城市过程的特点:一、以其在狭小的地域集中众多人口的基本特点,使其政府过程具有突出的复杂性。二、从经济建设的角度看,如果说县政主要是“农政”的话,那么市政主要面对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且担负着“串连”整个国民经济的任务。三、城市的功能具有鲜明的整体性。五、论述题1、 试论“政府过程”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和特殊性:(一) 政府过程的方法论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1、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大政府”,这里的政府并不是狭义上的政府——行政机关或者内阁,而是广义上的政府,在不同的国家,广义上的政府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政府概念(参见简答题1)2、政府过程中的政府是“现实的政府”——是指一个特定国家中实际发挥作用的那个实在的政府。它是一句法律发挥作用的,但在执法过程中,受法制完备程度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离”法律地现象(对理想政府进行说明,以及对偏离存在的现象进行说明)。3、政府过程中的“过程”是指政府的实际运作活动(对过程的含义进行解释)。4、政府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过程”(包括使用政府过程概念的原因)。(二)政府过程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和特殊性:1、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具有特殊性(1)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党政关系问题(2)中国单一制国家的国情。(3)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中国政府过程中的复杂性。(4)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政府过程增加了一个特殊的环节——“单位”。(5)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处于显著的变动之中。总之,着手研究当代中国的政府过程,尝试建立有中国特点的政府过程理论,并在可能的范围内将中西两种类型的政府过程及理论、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三)研究中国政府过程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也表明了政府过程方法论特征在中国的适用性。2、如何理解党政关系的规范化问题?(一)、党政关系在我国诸种政治关系种具有特殊的地位,党政关系规范化对理顺我国的政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党政关系的概念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具体阐述。(二)、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发展状况:建国时期的以党建政、计划经济时代的以党代政以及党政一元化领导带来的弊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具体内容见课本p63)。所以,改革党政关系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现代生活逻辑的要求,更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三)党政关系的改革目标: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党政关系”。现代国家普遍实行政党政治,中国也不例外,因此,党和政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是,也不能党政不分,要使二者关系实现规范化,党政关系规范化应当考虑到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共产党对政府、人民团体等的领导,主要影视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二是党对政府、社会团体等的领导方式的调整,必然应伴之以其自身工作和活动方式的改变。三是关系规范化以后,党应当,也有了条件,集中精力加强自身的各方面涓埃那社和思想政治工作。四是作为党政关系规范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除少数特殊单位以外,党最好实行普遍的属地制的领导体系。(学生详细论述)3、我国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机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含义论述以及省市县在这一关系中的具体作用和上下连接关系。(二)基本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基本指导思想。首先要维护中央权威这一原则的确立是由历史性的因素和两个现实性的因素所决定的。从历史角度看,新中国的建立是对旧中国混乱与分散状态的直接否定。同时从历史角度看,中央由一定的权威是中国的一大政治优势。从现实角度看,改革进入政体推进的态势下,更应强调中央的权威,而且,地方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具有统筹管理能力的中央。其次要尊重地方利益地方也有其特殊的利益,地方的“特殊性”:局部性特殊性和整体性特殊性。第三,划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路不能简单强调中央集权,也不能靠过度地强调地方分权,而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地方的不同情况,不拘一格,在国家总体继续集权的情况下在有些环节上可以实施政治性分权,在有些环节上可以实施行政性分权。(三)基本机制:一、法制统一与“二级立法”体制;二、“全党服从中央”与“下级服从上级”、三、“条条”管理和“块块”管理;四、“党管干部”与“下管一级”;五、中央管理与地方经济自主性;六、统一财税管理与分税制;七、民族团结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八、“一个国家”与“两种制度”。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四)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发挥)(注:在论述题中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新的见解,以上仅供参考。)

燕园试卷。网上找不到。找到了大都没答案了,不准公布最近几年的答案了总之麻烦,还不如买套试卷,里面另有模拟题。很管用

自考网上就有,练习册上后面部分也有几套我考过的

  • 索引序列
  •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解析
  •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详解
  •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
  •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自考答案解析
  • 自考中国政治制度题目及答案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