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

发布时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

自考没有开卷考试!如果这次考你要抓紧时间了

自考开卷,第一次听说。哈哈,自考犹如高考一样。

□ 乡土文学 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 □ 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 美文 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的地方遂得以在文学确立。 □ 小诗 1921~1924年间,冰心、宗白华等人受泰戈尔《飞鸟集》、日本俳句的影响开始写作小诗。所谓小诗多是以简短的体式抒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且常以哲理入诗,表现作家“零碎的思想”。 □ 京派小说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萧萧》、《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 “新感觉派”小说 20年代30年代初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 诗歌的“三美” 诗歌的“三美”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的美、音乐的美和绘画的美。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 “孤岛”文学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 □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 后期浪漫派 抗战时期以徐讦、无名氏为代表的后期浪漫派小说。他们的小说具有浪漫的手法,抒情的笔调,但又不同于郁达夫代表的前期浪漫派小说,而是更多神秘荒诞色彩。代表作有徐讦的《风潇潇》。 □ “小说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是晚清维新时期提出的一种文学主张,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强调小说的政治功能,确立新小说的概念,促进晚清小说创作的繁荣。虽多是政治小说,艺术上并不成功,但它们体现出一个重要的方向和价值:力图从严肃的社会目的出发,反对以游戏的态度创作单独的娱人的作品,即后来文学研究会“为人生”主张的先声。

没听说过什么开卷的。自考难啊,知道吧?开卷就不难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真题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本科汉语言文学教育考什么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一共需要考17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外国文学史、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国文化概论、汉语言文学教育教育实习、汉语言文学教育毕业论文。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404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格式:PDF大小:160.68KB 2017年10月自考00384学前心理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261.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我上岸了!被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录取,成为了一名浙大学子,在我向全世界公布这个好消息时,也收到很多备考人的询问,所以干脆出个考研帖子。

首先让大家有个基础了解,浙大中文系的方向都是单科,报考哪个专业就考的哪个科目,比如考现当代文学,就只考现当代文学,不会说还需要复习古代文学语言学这些科目等等。所以一般会考察地比较有深度比较前沿,最后结果出来也是高分如云。比如2018年最后复试线是397分,19年是396分。说到底基本要上400才可能进复试,这对专业课要求很高,对公共课要求也特别高,作为文学类最热门的专业,现当代文学基本没得调剂的而且分数又偏高,本来感觉今年题比去年难很多,分数应该低一点,结果基本比去年高了十分左右,这应该也是以后考研的趋势,分数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高。

所以在选择了考浙大现当代文学开始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设定一个400分以上的目标,当然大家也不要被这个吓到,要坚信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老生常谈的真实性,千万不要还没有任何付出就焦虑,保持一颗平常心,保证自己能够按时完成每一阶段的基本任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书目:

①参考教材

重点: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非常推荐,观点明确,线索清晰,很适合考研复习。

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此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史料充实,个人非常推荐。每章节的课后习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辅助: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虽然网上有人说此书不适合应试,但是分析浙大真题还是可以发现,不少真题出于此书。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观点新颖,部分内容可作为文学评论的素材使用,但总的来说是非常好看,但考试适用性并不强。

参考书目:钱理群的《鲁迅作品十五讲》 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温儒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陈思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张新颖的《沈从文九讲》凌宇的《从边城走向世界》 许子东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周蕾、张清华的《全球视野下的莫言》高玉的《全球视野下的余华》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新诗史》洪子诚的《在北大课堂读诗》温儒敏的《北大文学讲堂》 俞敏华的《想象、建构及限制--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论》

浙大专业课的考察不以“大综合“的方式进行,而是主攻专业方向,必然对知识深度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学透基本的参考教材之外,建议大家针对重点问题阅读论文,适度拓展。

笔记和背诵是文科考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略有不同。

在笔记整理上,我习惯性把文学史内容梳理成一个个问题,这样比较容易抓住重点,同时也训练了答题能力。除此之外,对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作家,我会找出相关的评论文章或者论文看一看,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观点,整理成笔记。在看文学史的过程中,可以将名词解释和可能出填空题的知识分类梳理出来,复习起来会更加有针对性。总之, 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对冲刺阶段的记忆非常重要。

为什么看过的作品过段时间就完全没印象了,那是因为在读作品的时候没有针对性。我一般都会结合文学史的一些问题去看作品,这样看完一部作品,相关问题也就得以解决,对作品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除此之外,我还会对作品中一些语句和段落进行摘抄,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习惯,虽然不一定所有的东西都对考试有用,但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出于喜欢。

其次复习专业课最重要的就是真题,越是好学校出题的规律也越是有迹可循。我在复习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每年的真题分类,首先按照题型,各个题型总结到一起,基本上能看出来各个题型考点及规律,然后把除了填空名词解释的题型综合到一起,简答,论述,文学评论这三类题,按照现代当代、流派、或者第一个十年(小说诗歌戏剧)、第二个十年这种总结到一起,高频作家的每个知识点,比如曹禺有繁漪形象、雷雨特色、诗意特征等,老舍有,骆驼祥子三起三落、茶馆艺术特色、主题意义等,就会发现基本上所有的作家都围绕艺术手法、作品意义来展开,复习就会有方向,重点作家也有一个把握,沈从文、张爱玲、曹禺、老舍、巴金、白话诗、先锋、寻根、莫言、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人等这些,在复习的时候精力就会有重点的进行。

其中文学评论的高分要点在多练习!一定要多练习!在考前最后两个月,我差不多每周都会抽时间练习一到两篇,掐时间写,每篇一个半小时,可以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互相取经共同进步,或者直接找已经考上的前辈,让他们帮忙修改评阅一下,这非常非常有帮助!另外,练习中我都是坚持手写的,我认为这个也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练字速,有些人觉得在电脑上写会更快更节约时间,但我觉得用考场模拟思维来写作会效果更好,面对纸笔和面对电脑的思路展开是很不同的,毕竟对浙大来说,三个小时之内想要写出两篇高分文学评论,还需要逻辑清晰,提前列个大纲,而不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此外,还应多看书,博览才能下笔如有神。

我比较热衷论文,前后看了几百篇论文吧,都是有选择的下载看的,看的也不会整篇论文都看完,一般先看摘要然后看看小标题,很迅速地抓重点看,有些写得特别好的会看得很仔细,需要自己斟酌。还有找了很多浙大老师的论文,一些学界大牛的论文。专著论文都不是说看得越多就能够分数越高,很多人看了很多书也没考上,这和如何看有关,建议用笔把重点记下来,看的过程中都标注到自己的总笔记上。我原先做了很多专著笔记,太多了很不方便复习,后面我就直接全部精简到我的总笔记上了,无论看什么论文专著全都补充到那一本上,那厚厚的190多页笔记就是我后期最重要的财富啦。我觉得大家做笔记也不要东一点西一点,就做一本,然后有东西都补充上去最好。

笔记问题,整理笔记很重要,就是先按照文学史的脉络整理一次笔记,文学史有的是浅白而全面。就是很适合我们那种直观的比如莫言的红高粱艺术特色是什么这种,就一段一段的有回答,有的是比较深的,就是拓展观点的比如陈思和的《教程》,很适合专业书打底之后,把作品作家特点再补充上去。

再说英语,英语重要的就是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使用手机软件很有效,这种背单词软件有很多,挑喜欢的就好。同时我还搭配了《恋恋有词》,就每天早上背,然后第二天把中文挡住看英文翻译,然后在看一个新的单元,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我非常认同反复做的观点,第一次肯定错很多,你只对答案,不去看分析,然后自己想想能不能想懂,就当练手了。第二次做的时候可以结合黄皮书的解析来,黄皮书太琐碎了,主要是用来看单词的。这一次会很慢,一天一篇的样子,既要弄懂错题,做好记录,是什么题型,错的原因,也要把单词都查明白,然后长难句摘抄分析,就是在做的时候不懂得句子,做的过程一定要画出来,看讲解的时候摘抄下来自己分析,然后第二天早上背完单词朗读一下。每篇阅读都这么过。第三次做也不一定全对,就一次做两篇,然后对答案,分析错题,每年四篇可以挑一篇错的多的翻译一下,就是很笨的办法了,但是比较有用,所有阅读做完以后把反复错的重点看。第四次就是快考试一个月了,每天做一年的真题阅读保持手感。阅读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着你有没有读懂作者在说什么,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只有回到阅读本身,才会真的恍然大悟。

关于作文

建议大家自己总结模板,平时收集一些万能句子,注意单词的高级用法。

关于真题

对于真题相信各位已经耳熟能详了,把它装进脑子里,时刻记住真题真题真题。有如果你复习的时间早,时间充裕,可以考虑背完单词在做。时间太短的话直接上手就好了,做真题的经验就是一定要重视文法的学习。考研英语和四级有一个小不同的特点,前者是半学术语言,后者是生活语言多点。所以前者的句子一般都比较长,后者系生活语言,所以比较简短,也相对比较简单。而长句子里面一般都会有些复杂的语法和固定搭配在里面。你最好自己搞一个精彩句子的收集本子,慢慢积累。

到政治部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男人肖秀荣!!!

政治其实考研都一样,抓住肖秀荣没问题的,三件套必须有,而且我建议暑假重点在政治,因为暑假很难静下心学习,政治这种每天勾画书本和刷题最适合了,而且这一项也比较占用时间,尤其是哲学部分,很难,需要花时间。暑假政治基本把马基过完,之后就很简单了,我按照近代史、毛概、思修的部分,历史的部分一天两章,过得很快,所以开学的时候差不多十月份过完一次,然后风中劲草出来了开始二刷,肖秀荣的大书太厚了,翻不过来,只能遇到错题翻一下,风中劲草比较方便,1000题做两次是有必要的,回忆知识点。然后就是肖大大时政知识手册,还有最后的知识点必背,都可以买一下,然后肖四肖八好好做,肖四全背会,别的卷子就不用买了,做了也是浪费时间,冲刺应该把时间用在专业课。政治考80不如专业课上130,就是有耐心,反复刷,政治真的就是傻瓜学习法了。

考研要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不要放弃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每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当我们长时间学习的时候就会疲惫,因此需要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如果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老是想着玩手机,可以尝试一下手机定时,在这50分钟内完全专心学习,时间结束才能休息。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做一些运动,我的做法是学习2个小时就休息,让自己躺下冥想5-10分钟,然后再做些运动,再回去继续学习。

建议不要做以下的无用功:

1、疯狂加群,上贴吧、论坛、百度云,搜集各种复习资料,最后没有用到。

2、在淘宝上学姐笔记,认为拿来便可万事大吉。

3、追求早上的仪式感,起贼早去图书馆排长队,进馆之后呼呼大睡。

4、过于依赖考研辅导班,没有自己的复习规划。

5、前期英语复习,刷真题一味追求时间,浪费真题。

6、自控力差,时不时掏出手机,刷微博逛淘宝,一早上就混过去了。

7、崩得太紧,每天学习超过12小时,身心疲惫。

8、政治复习过晚,之后发现内容太多,心态爆炸。

9、过分关注别人的复习进度,扰乱心情和复习安排。

10、重度强迫症,追求美美的笔记,然后一天下来一章都整理不完。

11、英语作文只知背诵,不知总结,背了很多发现过几天忘得一干二净。

首先要写在前面的便是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以复制的,展现在言 语之间的故事更是冰山一角。汲取经验很有必要,复制经历绝不可取。其次要谈的是专注眼前。再次便是保持平常心了。

专业课最为重要的就是参考书目、作品、真题与笔记了。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非常推荐,观点明确,线索清晰,很适合考研复习。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虽然网上有人说此书不适合应试,但是分析浙大真题还是可以发现,不少真题出于此书。

3、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此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史料充实,个人非常推荐。每章节的课后习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可作为当代文学史的补充。

5、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观点新颖,部分内容可作为文学评论的素材使用,但总的来说是非常好看,但考试适用性并不强。

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可结合感兴趣的问题选读。

浙大专业课的考察不以“大综合“的方式进行,而是主攻专业方向,必然对知识深度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学透基本的参考教材之外,建议大家针对重点问题阅读论文,适度拓展。

电150话 870 咨询04348李老师,,包过

自考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真题

我上岸了!被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录取,成为了一名浙大学子,在我向全世界公布这个好消息时,也收到很多备考人的询问,所以干脆出个考研帖子。

首先让大家有个基础了解,浙大中文系的方向都是单科,报考哪个专业就考的哪个科目,比如考现当代文学,就只考现当代文学,不会说还需要复习古代文学语言学这些科目等等。所以一般会考察地比较有深度比较前沿,最后结果出来也是高分如云。比如2018年最后复试线是397分,19年是396分。说到底基本要上400才可能进复试,这对专业课要求很高,对公共课要求也特别高,作为文学类最热门的专业,现当代文学基本没得调剂的而且分数又偏高,本来感觉今年题比去年难很多,分数应该低一点,结果基本比去年高了十分左右,这应该也是以后考研的趋势,分数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高。

所以在选择了考浙大现当代文学开始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设定一个400分以上的目标,当然大家也不要被这个吓到,要坚信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老生常谈的真实性,千万不要还没有任何付出就焦虑,保持一颗平常心,保证自己能够按时完成每一阶段的基本任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书目:

①参考教材

重点: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非常推荐,观点明确,线索清晰,很适合考研复习。

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此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史料充实,个人非常推荐。每章节的课后习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辅助: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虽然网上有人说此书不适合应试,但是分析浙大真题还是可以发现,不少真题出于此书。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观点新颖,部分内容可作为文学评论的素材使用,但总的来说是非常好看,但考试适用性并不强。

参考书目:钱理群的《鲁迅作品十五讲》 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温儒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陈思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张新颖的《沈从文九讲》凌宇的《从边城走向世界》 许子东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周蕾、张清华的《全球视野下的莫言》高玉的《全球视野下的余华》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新诗史》洪子诚的《在北大课堂读诗》温儒敏的《北大文学讲堂》 俞敏华的《想象、建构及限制--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论》

浙大专业课的考察不以“大综合“的方式进行,而是主攻专业方向,必然对知识深度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学透基本的参考教材之外,建议大家针对重点问题阅读论文,适度拓展。

笔记和背诵是文科考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略有不同。

在笔记整理上,我习惯性把文学史内容梳理成一个个问题,这样比较容易抓住重点,同时也训练了答题能力。除此之外,对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作家,我会找出相关的评论文章或者论文看一看,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观点,整理成笔记。在看文学史的过程中,可以将名词解释和可能出填空题的知识分类梳理出来,复习起来会更加有针对性。总之, 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对冲刺阶段的记忆非常重要。

为什么看过的作品过段时间就完全没印象了,那是因为在读作品的时候没有针对性。我一般都会结合文学史的一些问题去看作品,这样看完一部作品,相关问题也就得以解决,对作品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除此之外,我还会对作品中一些语句和段落进行摘抄,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习惯,虽然不一定所有的东西都对考试有用,但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出于喜欢。

其次复习专业课最重要的就是真题,越是好学校出题的规律也越是有迹可循。我在复习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每年的真题分类,首先按照题型,各个题型总结到一起,基本上能看出来各个题型考点及规律,然后把除了填空名词解释的题型综合到一起,简答,论述,文学评论这三类题,按照现代当代、流派、或者第一个十年(小说诗歌戏剧)、第二个十年这种总结到一起,高频作家的每个知识点,比如曹禺有繁漪形象、雷雨特色、诗意特征等,老舍有,骆驼祥子三起三落、茶馆艺术特色、主题意义等,就会发现基本上所有的作家都围绕艺术手法、作品意义来展开,复习就会有方向,重点作家也有一个把握,沈从文、张爱玲、曹禺、老舍、巴金、白话诗、先锋、寻根、莫言、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人等这些,在复习的时候精力就会有重点的进行。

其中文学评论的高分要点在多练习!一定要多练习!在考前最后两个月,我差不多每周都会抽时间练习一到两篇,掐时间写,每篇一个半小时,可以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互相取经共同进步,或者直接找已经考上的前辈,让他们帮忙修改评阅一下,这非常非常有帮助!另外,练习中我都是坚持手写的,我认为这个也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练字速,有些人觉得在电脑上写会更快更节约时间,但我觉得用考场模拟思维来写作会效果更好,面对纸笔和面对电脑的思路展开是很不同的,毕竟对浙大来说,三个小时之内想要写出两篇高分文学评论,还需要逻辑清晰,提前列个大纲,而不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此外,还应多看书,博览才能下笔如有神。

我比较热衷论文,前后看了几百篇论文吧,都是有选择的下载看的,看的也不会整篇论文都看完,一般先看摘要然后看看小标题,很迅速地抓重点看,有些写得特别好的会看得很仔细,需要自己斟酌。还有找了很多浙大老师的论文,一些学界大牛的论文。专著论文都不是说看得越多就能够分数越高,很多人看了很多书也没考上,这和如何看有关,建议用笔把重点记下来,看的过程中都标注到自己的总笔记上。我原先做了很多专著笔记,太多了很不方便复习,后面我就直接全部精简到我的总笔记上了,无论看什么论文专著全都补充到那一本上,那厚厚的190多页笔记就是我后期最重要的财富啦。我觉得大家做笔记也不要东一点西一点,就做一本,然后有东西都补充上去最好。

笔记问题,整理笔记很重要,就是先按照文学史的脉络整理一次笔记,文学史有的是浅白而全面。就是很适合我们那种直观的比如莫言的红高粱艺术特色是什么这种,就一段一段的有回答,有的是比较深的,就是拓展观点的比如陈思和的《教程》,很适合专业书打底之后,把作品作家特点再补充上去。

再说英语,英语重要的就是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使用手机软件很有效,这种背单词软件有很多,挑喜欢的就好。同时我还搭配了《恋恋有词》,就每天早上背,然后第二天把中文挡住看英文翻译,然后在看一个新的单元,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我非常认同反复做的观点,第一次肯定错很多,你只对答案,不去看分析,然后自己想想能不能想懂,就当练手了。第二次做的时候可以结合黄皮书的解析来,黄皮书太琐碎了,主要是用来看单词的。这一次会很慢,一天一篇的样子,既要弄懂错题,做好记录,是什么题型,错的原因,也要把单词都查明白,然后长难句摘抄分析,就是在做的时候不懂得句子,做的过程一定要画出来,看讲解的时候摘抄下来自己分析,然后第二天早上背完单词朗读一下。每篇阅读都这么过。第三次做也不一定全对,就一次做两篇,然后对答案,分析错题,每年四篇可以挑一篇错的多的翻译一下,就是很笨的办法了,但是比较有用,所有阅读做完以后把反复错的重点看。第四次就是快考试一个月了,每天做一年的真题阅读保持手感。阅读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着你有没有读懂作者在说什么,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只有回到阅读本身,才会真的恍然大悟。

关于作文

建议大家自己总结模板,平时收集一些万能句子,注意单词的高级用法。

关于真题

对于真题相信各位已经耳熟能详了,把它装进脑子里,时刻记住真题真题真题。有如果你复习的时间早,时间充裕,可以考虑背完单词在做。时间太短的话直接上手就好了,做真题的经验就是一定要重视文法的学习。考研英语和四级有一个小不同的特点,前者是半学术语言,后者是生活语言多点。所以前者的句子一般都比较长,后者系生活语言,所以比较简短,也相对比较简单。而长句子里面一般都会有些复杂的语法和固定搭配在里面。你最好自己搞一个精彩句子的收集本子,慢慢积累。

到政治部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男人肖秀荣!!!

政治其实考研都一样,抓住肖秀荣没问题的,三件套必须有,而且我建议暑假重点在政治,因为暑假很难静下心学习,政治这种每天勾画书本和刷题最适合了,而且这一项也比较占用时间,尤其是哲学部分,很难,需要花时间。暑假政治基本把马基过完,之后就很简单了,我按照近代史、毛概、思修的部分,历史的部分一天两章,过得很快,所以开学的时候差不多十月份过完一次,然后风中劲草出来了开始二刷,肖秀荣的大书太厚了,翻不过来,只能遇到错题翻一下,风中劲草比较方便,1000题做两次是有必要的,回忆知识点。然后就是肖大大时政知识手册,还有最后的知识点必背,都可以买一下,然后肖四肖八好好做,肖四全背会,别的卷子就不用买了,做了也是浪费时间,冲刺应该把时间用在专业课。政治考80不如专业课上130,就是有耐心,反复刷,政治真的就是傻瓜学习法了。

考研要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不要放弃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每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当我们长时间学习的时候就会疲惫,因此需要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如果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老是想着玩手机,可以尝试一下手机定时,在这50分钟内完全专心学习,时间结束才能休息。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做一些运动,我的做法是学习2个小时就休息,让自己躺下冥想5-10分钟,然后再做些运动,再回去继续学习。

建议不要做以下的无用功:

1、疯狂加群,上贴吧、论坛、百度云,搜集各种复习资料,最后没有用到。

2、在淘宝上学姐笔记,认为拿来便可万事大吉。

3、追求早上的仪式感,起贼早去图书馆排长队,进馆之后呼呼大睡。

4、过于依赖考研辅导班,没有自己的复习规划。

5、前期英语复习,刷真题一味追求时间,浪费真题。

6、自控力差,时不时掏出手机,刷微博逛淘宝,一早上就混过去了。

7、崩得太紧,每天学习超过12小时,身心疲惫。

8、政治复习过晚,之后发现内容太多,心态爆炸。

9、过分关注别人的复习进度,扰乱心情和复习安排。

10、重度强迫症,追求美美的笔记,然后一天下来一章都整理不完。

11、英语作文只知背诵,不知总结,背了很多发现过几天忘得一干二净。

1.政治复习(7月-12月)参考用书:肖秀荣全套、徐涛小黄书政治其实是投入时间少,但回报最多的科目,它不像英语那么有难度,也不像专业课那么繁多,可以说是考研里面最简单的科目。7-8月:精讲精练配合1000题做了两遍,然后把里面的知识点全部标出来,方便后期记忆。9月:开始知识点的记忆,并做历年真题10月:记忆知识点11月:关注形势与政策,做8套卷,背诵8套卷12月:做4套卷,背诵4套卷;准备考点的基本理论2.英语复习(3月-12月)由于考研英语没有听力,所以难度不算很大,只要把基础学好,想考高分不难。参考用书:恋练有词(个人不建议用)、张剑黄皮书、历年真题(英语一、英语二)视频推荐:唐迟的阅读,王江涛的作文,宋逸轩的完型3-6月:整理考研词汇,并打印出来进行记忆7-8月:1998-2010真题做了两遍9月:2011-2014真题做了三遍10-11月:2015-2017真题做了四遍,并总结作文模板12月:修改作文模板,知识点的归纳整理3.专业课复习(3月-6月,9月-12月)

这方面的试卷文库有相当的多的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你好。自考没有所谓的开卷,全部是闭卷考试,监考严格,希望你加油,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笔记

1.政治复习(7月-12月)参考用书:肖秀荣全套、徐涛小黄书政治其实是投入时间少,但回报最多的科目,它不像英语那么有难度,也不像专业课那么繁多,可以说是考研里面最简单的科目。7-8月:精讲精练配合1000题做了两遍,然后把里面的知识点全部标出来,方便后期记忆。9月:开始知识点的记忆,并做历年真题10月:记忆知识点11月:关注形势与政策,做8套卷,背诵8套卷12月:做4套卷,背诵4套卷;准备考点的基本理论2.英语复习(3月-12月)由于考研英语没有听力,所以难度不算很大,只要把基础学好,想考高分不难。参考用书:恋练有词(个人不建议用)、张剑黄皮书、历年真题(英语一、英语二)视频推荐:唐迟的阅读,王江涛的作文,宋逸轩的完型3-6月:整理考研词汇,并打印出来进行记忆7-8月:1998-2010真题做了两遍9月:2011-2014真题做了三遍10-11月:2015-2017真题做了四遍,并总结作文模板12月:修改作文模板,知识点的归纳整理3.专业课复习(3月-6月,9月-12月)

专业是由跨度,不过文科应该是相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要从作家、作品、文学史、思潮史等几个方面去学习。首先要知道这个学科的大致范围,即现代部分和当地部分,现代部分主要有哪些作家作品和流派思潮等,当代部分一样,按照这个思路去学习,除了基本知识点外其余不要去死记硬背,因为这么学科和背景思潮的关系很大,要结合一定的历史环境思想潮流去学习,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指。当然,如果真的不能很快进入状态,那么就死记硬背,如果能把坚持把书背下来,你也是NO.1的。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是这个道理。

我上岸了!被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录取,成为了一名浙大学子,在我向全世界公布这个好消息时,也收到很多备考人的询问,所以干脆出个考研帖子。

首先让大家有个基础了解,浙大中文系的方向都是单科,报考哪个专业就考的哪个科目,比如考现当代文学,就只考现当代文学,不会说还需要复习古代文学语言学这些科目等等。所以一般会考察地比较有深度比较前沿,最后结果出来也是高分如云。比如2018年最后复试线是397分,19年是396分。说到底基本要上400才可能进复试,这对专业课要求很高,对公共课要求也特别高,作为文学类最热门的专业,现当代文学基本没得调剂的而且分数又偏高,本来感觉今年题比去年难很多,分数应该低一点,结果基本比去年高了十分左右,这应该也是以后考研的趋势,分数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高。

所以在选择了考浙大现当代文学开始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设定一个400分以上的目标,当然大家也不要被这个吓到,要坚信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老生常谈的真实性,千万不要还没有任何付出就焦虑,保持一颗平常心,保证自己能够按时完成每一阶段的基本任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书目:

①参考教材

重点: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非常推荐,观点明确,线索清晰,很适合考研复习。

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此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史料充实,个人非常推荐。每章节的课后习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辅助: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虽然网上有人说此书不适合应试,但是分析浙大真题还是可以发现,不少真题出于此书。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观点新颖,部分内容可作为文学评论的素材使用,但总的来说是非常好看,但考试适用性并不强。

参考书目:钱理群的《鲁迅作品十五讲》 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温儒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陈思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张新颖的《沈从文九讲》凌宇的《从边城走向世界》 许子东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周蕾、张清华的《全球视野下的莫言》高玉的《全球视野下的余华》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新诗史》洪子诚的《在北大课堂读诗》温儒敏的《北大文学讲堂》 俞敏华的《想象、建构及限制--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论》

浙大专业课的考察不以“大综合“的方式进行,而是主攻专业方向,必然对知识深度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学透基本的参考教材之外,建议大家针对重点问题阅读论文,适度拓展。

笔记和背诵是文科考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每个人的情况略有不同。

在笔记整理上,我习惯性把文学史内容梳理成一个个问题,这样比较容易抓住重点,同时也训练了答题能力。除此之外,对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作家,我会找出相关的评论文章或者论文看一看,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观点,整理成笔记。在看文学史的过程中,可以将名词解释和可能出填空题的知识分类梳理出来,复习起来会更加有针对性。总之, 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对冲刺阶段的记忆非常重要。

为什么看过的作品过段时间就完全没印象了,那是因为在读作品的时候没有针对性。我一般都会结合文学史的一些问题去看作品,这样看完一部作品,相关问题也就得以解决,对作品的印象也非常深刻。

除此之外,我还会对作品中一些语句和段落进行摘抄,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习惯,虽然不一定所有的东西都对考试有用,但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是出于喜欢。

其次复习专业课最重要的就是真题,越是好学校出题的规律也越是有迹可循。我在复习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每年的真题分类,首先按照题型,各个题型总结到一起,基本上能看出来各个题型考点及规律,然后把除了填空名词解释的题型综合到一起,简答,论述,文学评论这三类题,按照现代当代、流派、或者第一个十年(小说诗歌戏剧)、第二个十年这种总结到一起,高频作家的每个知识点,比如曹禺有繁漪形象、雷雨特色、诗意特征等,老舍有,骆驼祥子三起三落、茶馆艺术特色、主题意义等,就会发现基本上所有的作家都围绕艺术手法、作品意义来展开,复习就会有方向,重点作家也有一个把握,沈从文、张爱玲、曹禺、老舍、巴金、白话诗、先锋、寻根、莫言、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人等这些,在复习的时候精力就会有重点的进行。

其中文学评论的高分要点在多练习!一定要多练习!在考前最后两个月,我差不多每周都会抽时间练习一到两篇,掐时间写,每篇一个半小时,可以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来互相取经共同进步,或者直接找已经考上的前辈,让他们帮忙修改评阅一下,这非常非常有帮助!另外,练习中我都是坚持手写的,我认为这个也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练字速,有些人觉得在电脑上写会更快更节约时间,但我觉得用考场模拟思维来写作会效果更好,面对纸笔和面对电脑的思路展开是很不同的,毕竟对浙大来说,三个小时之内想要写出两篇高分文学评论,还需要逻辑清晰,提前列个大纲,而不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此外,还应多看书,博览才能下笔如有神。

我比较热衷论文,前后看了几百篇论文吧,都是有选择的下载看的,看的也不会整篇论文都看完,一般先看摘要然后看看小标题,很迅速地抓重点看,有些写得特别好的会看得很仔细,需要自己斟酌。还有找了很多浙大老师的论文,一些学界大牛的论文。专著论文都不是说看得越多就能够分数越高,很多人看了很多书也没考上,这和如何看有关,建议用笔把重点记下来,看的过程中都标注到自己的总笔记上。我原先做了很多专著笔记,太多了很不方便复习,后面我就直接全部精简到我的总笔记上了,无论看什么论文专著全都补充到那一本上,那厚厚的190多页笔记就是我后期最重要的财富啦。我觉得大家做笔记也不要东一点西一点,就做一本,然后有东西都补充上去最好。

笔记问题,整理笔记很重要,就是先按照文学史的脉络整理一次笔记,文学史有的是浅白而全面。就是很适合我们那种直观的比如莫言的红高粱艺术特色是什么这种,就一段一段的有回答,有的是比较深的,就是拓展观点的比如陈思和的《教程》,很适合专业书打底之后,把作品作家特点再补充上去。

再说英语,英语重要的就是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使用手机软件很有效,这种背单词软件有很多,挑喜欢的就好。同时我还搭配了《恋恋有词》,就每天早上背,然后第二天把中文挡住看英文翻译,然后在看一个新的单元,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我非常认同反复做的观点,第一次肯定错很多,你只对答案,不去看分析,然后自己想想能不能想懂,就当练手了。第二次做的时候可以结合黄皮书的解析来,黄皮书太琐碎了,主要是用来看单词的。这一次会很慢,一天一篇的样子,既要弄懂错题,做好记录,是什么题型,错的原因,也要把单词都查明白,然后长难句摘抄分析,就是在做的时候不懂得句子,做的过程一定要画出来,看讲解的时候摘抄下来自己分析,然后第二天早上背完单词朗读一下。每篇阅读都这么过。第三次做也不一定全对,就一次做两篇,然后对答案,分析错题,每年四篇可以挑一篇错的多的翻译一下,就是很笨的办法了,但是比较有用,所有阅读做完以后把反复错的重点看。第四次就是快考试一个月了,每天做一年的真题阅读保持手感。阅读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着你有没有读懂作者在说什么,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只有回到阅读本身,才会真的恍然大悟。

关于作文

建议大家自己总结模板,平时收集一些万能句子,注意单词的高级用法。

关于真题

对于真题相信各位已经耳熟能详了,把它装进脑子里,时刻记住真题真题真题。有如果你复习的时间早,时间充裕,可以考虑背完单词在做。时间太短的话直接上手就好了,做真题的经验就是一定要重视文法的学习。考研英语和四级有一个小不同的特点,前者是半学术语言,后者是生活语言多点。所以前者的句子一般都比较长,后者系生活语言,所以比较简短,也相对比较简单。而长句子里面一般都会有些复杂的语法和固定搭配在里面。你最好自己搞一个精彩句子的收集本子,慢慢积累。

到政治部分,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男人肖秀荣!!!

政治其实考研都一样,抓住肖秀荣没问题的,三件套必须有,而且我建议暑假重点在政治,因为暑假很难静下心学习,政治这种每天勾画书本和刷题最适合了,而且这一项也比较占用时间,尤其是哲学部分,很难,需要花时间。暑假政治基本把马基过完,之后就很简单了,我按照近代史、毛概、思修的部分,历史的部分一天两章,过得很快,所以开学的时候差不多十月份过完一次,然后风中劲草出来了开始二刷,肖秀荣的大书太厚了,翻不过来,只能遇到错题翻一下,风中劲草比较方便,1000题做两次是有必要的,回忆知识点。然后就是肖大大时政知识手册,还有最后的知识点必背,都可以买一下,然后肖四肖八好好做,肖四全背会,别的卷子就不用买了,做了也是浪费时间,冲刺应该把时间用在专业课。政治考80不如专业课上130,就是有耐心,反复刷,政治真的就是傻瓜学习法了。

考研要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不要放弃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每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当我们长时间学习的时候就会疲惫,因此需要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如果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老是想着玩手机,可以尝试一下手机定时,在这50分钟内完全专心学习,时间结束才能休息。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做一些运动,我的做法是学习2个小时就休息,让自己躺下冥想5-10分钟,然后再做些运动,再回去继续学习。

建议不要做以下的无用功:

1、疯狂加群,上贴吧、论坛、百度云,搜集各种复习资料,最后没有用到。

2、在淘宝上学姐笔记,认为拿来便可万事大吉。

3、追求早上的仪式感,起贼早去图书馆排长队,进馆之后呼呼大睡。

4、过于依赖考研辅导班,没有自己的复习规划。

5、前期英语复习,刷真题一味追求时间,浪费真题。

6、自控力差,时不时掏出手机,刷微博逛淘宝,一早上就混过去了。

7、崩得太紧,每天学习超过12小时,身心疲惫。

8、政治复习过晚,之后发现内容太多,心态爆炸。

9、过分关注别人的复习进度,扰乱心情和复习安排。

10、重度强迫症,追求美美的笔记,然后一天下来一章都整理不完。

11、英语作文只知背诵,不知总结,背了很多发现过几天忘得一干二净。

跨专业啊。。。其实我觉得你应该选外国文学还和你原来的专业有点关系呢,不过你坚持考现当代的话,大概步骤是这样的吧:1、确定你要考哪个学校,然后把那个学校的历年真题拿出来看,看看有什么题型啊,喜欢考的知识点啊,出题风格啊之类之类的,然后你就对这个学校的考题有点了解了2、看参考书,不是像你那样看书极快看个N遍,那没用,因为你没有学过嘛,所以要看的很仔细,甚至有必要买本辅导书来看看,我记得现当代的那几本经典教材,钱理群的洪子诚的陈思和的朱晓进的都有相应的辅导书的,找找回来看吧理清现当代文学六十年的思潮脉络,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社团,文学流派创作风格,艺术特点思想内容。3、整理笔记,整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这三种题型,基本文学基础知识就搞定了嘛,当然有的学校还有填空题,那个你自己也要注意啦。4、文学评论题型。这个是要看功底的啦,个人觉得你要是不是这个专业的估计不会上文学评论课啊,现当代的评论一般都是用外国文学的评论方法来的,什么神话原型批评啊心理学批评啊,接受美学批评之类之类的,要是你这些名词都不大知道你就再需要买本文学理论教材恶补下了,然后找找范文练练手,不然上了考场不会写,问题就大了。最后要说,你一定要背书啊,不能看看就完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视频

自考没有开卷考试!如果这次考你要抓紧时间了

没听说过什么开卷的。自考难啊,知道吧?开卷就不难了!

自考开卷,第一次听说。哈哈,自考犹如高考一样。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方向解读对比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其他二级学科,可以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热度最高的专业之一,另一个是上一篇学姐分析过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无论是录取分数线还是报考人数都居高不下,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值得报吗?将来的就业前景又如何?下面是神龙考研根据考研宝宝们的问题整理出来的一份详细解读,供已经选择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和有志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但还在犹豫的宝宝们参考~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简介1. 专业代码0501062.研究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以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背景,重点研究现当代文学史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论争、文学社团和创作群体的历史意义和地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历史联系和区别,揭示20世纪文学承前启后、融汇创新的历史特质。另外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框架中揭示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文学特点;研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重要作家和创作的风格、价值和文学史地位;同时关照20世纪港澳台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态势。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历史线索、理论体系、话语模式和批评形态,研究现当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文体变迁特征,总结现当代文学重要文体的基本形态和艺术规律。3.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4.参考书目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中国文学史略》,温儒敏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以上书目为目前较为权威和流行的参考书目,《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当代文学史》无论从理论、现象、流派还是作家作品都有涵盖,并且划分细致,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因此,除了报考院校规定的参考书目外,学姐罗列的书目一定也要掌握。5就业前景中国现当代就业面还算比较宽,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比较专业的部门可以是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6. 院校推荐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7. 报考热度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专业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如北师大、首师大、上海师大、华东师大等师范类大学,录取比例逐年递增。8.神龙考研分析一言以蔽之,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内容,又吸收外来文学如俄苏文学、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的精华,同时开拓创新,一步步发展成现在的学科体系,但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它仍在发展中,并左右着当下生活中的文学方向。尽管发展历程只有短短百年,但其中涵盖的内容不亚于古代文学考核的知识体系。与古代文学知识体系的宏大相比,中国现当代文学以细致为特点,考核内容分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台港澳文学这三个大的方向,其中又包括文学现象流派及作家作品的分析。学姐建议报考此专业的宝宝对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发生和发展做一遍笔记,有利于整理复习思路。另外,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为各院校自命题考试,各院校给出的参考书目有所不同,所设考试科目也不一样,报考的宝宝们一定要登录报考院校研究生官网及时获取相关考试信息,一般招生专业目录会在暑假后的9-10月份出。有些院校也会公布专业课大纲,可以根据专业课大纲来进行复习。

  • 索引序列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真题
  • 自考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真题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笔记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考视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