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宏观经济分析真题百度网盘

自考宏观经济分析真题百度网盘

发布时间:

自考宏观经济分析真题百度网盘

2013年10月05722自考公共经济学真题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宏观经济分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什么是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方面入手。在进行总供给形势分析时,人们会考虑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和这一数值的同比增长情况。进一步细分,人们会区别所有制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公司增长情况。重工业增长与轻工业增长的比较也十分重要。在1999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反映出政府投资拉动的力度和消费低靡的状况。成品钢材、铜材、铝材、水泥、化肥、化学农药等主要原材料的产量,耐用消费品及信息通信产品生产情况,以及全国发电量、运输量增长情况均能反映总供给状况。不过,在分析基础产品增长的时候,应当意识到基础产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例如,发电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但由于许多行业从高能耗变为低能耗,因此即使发电量增长相对缓慢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同比例推断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了。推荐几本研究宏观经济的书籍。宏观经济学书籍推荐排行榜宏观经济学第七版曼昆著,卢远瞩译/2011-09-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第十版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2010-01-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配套学生指导用书《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点击购买>>微观经济学本书是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该书书自1948年首版问世以来受到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它在前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修订,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对货币政策、货币与国际金融体系、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如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混合经济、政府债务、稳定经济、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等也给出了介绍。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2012-01-01/人民邮电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拥趸。国外商学院中级宏观排名**。被复旦等著名高等院校指定为主要教材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布兰查德著,楼永,孔爱国译/2013-09-01/机械工业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斯蒂芬·D·威廉森/2015-05-3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一本将宏观经济学理论说通透了,由浅入深,能将读者带入美妙的宏观经济世界的书。本书作者是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深受学生好评,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本书的重要特点是将宏观经济学的每个问题都用科学推演程序进行了推演和讲述,这一创造性的努力对于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系统化具有重要价值。每一章都按照假设——定义——分析框架——命题——经验研究——结论的程序展开分析,思路清晰、体系严谨,对于改进我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推进作用。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了回到基本经典文献的原则,说理透彻而又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同时,本书配用400页的PPT课件,而且对于复杂的推理逻辑细分成了动画路径,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张苏编著/2014-08-01/清华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等著,王立勇等译/2014-06-01/清华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任保平宋宇编/2009-02-01/科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亚伯,伯南克,克劳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由于制度背景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一本在介绍宏观经济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的中国宏观经济实践经验的教科书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读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李晓西教授的这本《宏观经济学(中国版·第二版)》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李晓西著/2011-09-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萨缪尔森终极版的基础上对难懂的词句和人名以及写作背景等做了精彩注释,既让读者读到萨缪尔森的原文,又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萨缪尔森的文字。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2。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包括: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分析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应注意的问题。宏观经济分析有哪些主要内容?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国债),反之就出售有价证券。我国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松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通识课》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宏观经济分析自考历年真题百度云

2016年10月自考公共课《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宏观经济分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什么是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方面入手。在进行总供给形势分析时,人们会考虑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和这一数值的同比增长情况。进一步细分,人们会区别所有制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公司增长情况。重工业增长与轻工业增长的比较也十分重要。在1999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反映出政府投资拉动的力度和消费低靡的状况。成品钢材、铜材、铝材、水泥、化肥、化学农药等主要原材料的产量,耐用消费品及信息通信产品生产情况,以及全国发电量、运输量增长情况均能反映总供给状况。不过,在分析基础产品增长的时候,应当意识到基础产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例如,发电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但由于许多行业从高能耗变为低能耗,因此即使发电量增长相对缓慢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同比例推断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了。推荐几本研究宏观经济的书籍。宏观经济学书籍推荐排行榜宏观经济学第七版曼昆著,卢远瞩译/2011-09-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第十版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2010-01-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配套学生指导用书《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点击购买>>微观经济学本书是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该书书自1948年首版问世以来受到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它在前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修订,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对货币政策、货币与国际金融体系、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如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混合经济、政府债务、稳定经济、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等也给出了介绍。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2012-01-01/人民邮电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拥趸。国外商学院中级宏观排名**。被复旦等著名高等院校指定为主要教材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布兰查德著,楼永,孔爱国译/2013-09-01/机械工业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斯蒂芬·D·威廉森/2015-05-3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一本将宏观经济学理论说通透了,由浅入深,能将读者带入美妙的宏观经济世界的书。本书作者是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深受学生好评,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本书的重要特点是将宏观经济学的每个问题都用科学推演程序进行了推演和讲述,这一创造性的努力对于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系统化具有重要价值。每一章都按照假设——定义——分析框架——命题——经验研究——结论的程序展开分析,思路清晰、体系严谨,对于改进我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推进作用。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了回到基本经典文献的原则,说理透彻而又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同时,本书配用400页的PPT课件,而且对于复杂的推理逻辑细分成了动画路径,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张苏编著/2014-08-01/清华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等著,王立勇等译/2014-06-01/清华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任保平宋宇编/2009-02-01/科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亚伯,伯南克,克劳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由于制度背景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一本在介绍宏观经济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的中国宏观经济实践经验的教科书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读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李晓西教授的这本《宏观经济学(中国版·第二版)》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李晓西著/2011-09-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萨缪尔森终极版的基础上对难懂的词句和人名以及写作背景等做了精彩注释,既让读者读到萨缪尔森的原文,又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萨缪尔森的文字。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2。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包括: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分析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应注意的问题。宏观经济分析有哪些主要内容?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国债),反之就出售有价证券。我国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松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13年10月05722自考公共经济学真题 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2013年10月05722自考公共经济学真题 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自考宏观经济分析真题

1.总需求曲线是不同价格水平下与IS-LM所确定的均衡国民收入所组成的曲线。根据条件求出IS-LM曲Y=C+I+G 即 IS:Y=1400+0.8(Y-0.25Y)+200-50R+200 LM:900/P=0.4Y-100R联立IS-LM消去r就是总需求函数2.将p=1带入IS-LM即可解出Y和R

1、在IS—LM框架中,引起IS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很多,如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进出口等等货币政策效果变动都会使IS移动,而实际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变动都会使LM移动,这些移动都会引起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2、AD-AS模型是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3、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这是马克思早已阐明的理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

4、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 。他们指出,引起经济周期的因素是总需求,在总需求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投资。

这种理论正是把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说明投资如何自发地引起周期性经济波动。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

5、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货币总量问题,即货币供给不足,而不是货币结构问题。

(1)我们不能只熟悉到有效需求过量的原因是货币过量,而熟悉不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货币不足。必须通过相应增加货币来扭转需求不足的局面。

(2)因为,在需求不足、流通迟滞、经济紧缩的压力下,经济结构不仅难以快而有效地合理调整,反而更容易扭曲,如我国现在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是越来越大了,而不是越来越小了。

(3)所以, 解决结构问题首先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快而有效的办法是相应增加货币总量。在货币不足局面未根本扭转之前,国家在某些具体领域为解决需求和失业问题而进行的结构性努力。

6、原因:当市场上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du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

(1)对策: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2)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7、这其实是一个均衡国民收入和总供给冲击的问题。

可以从两方面分析此时对经济的影响:如果这时政府要依靠市场的自行调节。此时人们会采取节能措施或寻找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油价下降,企业生产成本下降,SAS1右移,回到起初SAS0水平。

8、IS-LM本身就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凯恩斯或者说新凯恩斯学派学习的一个基础模型。

(1)IS-LM模型本身就是针对“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均衡状态”下,研究saving与interests之间关系的模型。

(2)IS曲线在直线的时候,随意取两点A与B,相对应的利率是R1与R2,总产出是Y1,Y2。这个时候会发现:利率下跌,总产出增加;利率上涨,总产出下跌。

(3)LM模型指的是”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就像上文说的,利率增加,收入增多。相反,利率增加,投资也就减少。

扩展资料:

1、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西方经济学中研究一国经济总量、总需求与总供给、国民收入总量及构成、货币与财政、人口与就业、要素与禀赋、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经济预期与经济政策、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等宏观经济现象的学科。

2、基础的西方经济学大多是凯恩斯麾下的 ,要学好也就是多画图多计算多用心去感受,微观经济学如果就考试层面来说和宏观经济学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就算没有学过微观经济学还是可以学好宏观,宏观站在多数人的大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和财政学、博弈论、政治联系还是有的。

3、宏观经济学算是基础了不需要有太多的数学功底,上升到一定的研究高度之后,数学模型运用就必不可少了。

1、在产品市场上,Y=C+I+G=1400+0.8Yd+200-50r+200=1400+0.8(Y-T)+200-50r+200=1800-50r+0.6Y,化简得Y=4500-125r,此为IS曲线;2、在货币市场上,由M/P=0.4Y-100r得Y=2250/P+250r,此为LM曲线;3、将IS曲线和LM曲线联立,消去r得Y=3000+750/P,此即为总需求函数;4、当P=1时,带入总需求函数Y=3000+750/P得Y=3750;再带入LM曲线得r=6。回答完毕。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0.8y.投资I等于500,政府购买支出G=20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边际税率t=0.25 求均衡收入。根据Y=C+I+G,即有Y=1000+0.8Y+500+2000,可以求解得均衡收入Y=17500。所以均衡收入为17500元。拓展资料:经济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一门交叉学科,其背后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会学式的,即不将经济现象看成是独立于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之外的领域。这一学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1、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学科领域相异,对象领域相似,在研究经济行动中,经济社会学研究经济过程中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经济学则偏重于研究这一过程中的经济因素。2、经济社会学是在社会经济问题日益尖锐复杂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决策的科学根据,从而避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3、社会经济从某种角度去宏观,和当时群众的关注点惺惺相惜。 往往能抓住消费者心理的商家,会为自己创造出可观甚至匪夷所思的利益! 但务必铭记不是投机取巧、 而是从当前社会的主流所捕捉收集到一些信息,通过分析判断最终得出一些结果, 这时就会出现不止一种的方案,此时分析人就须通过迅速的大脑筛选把最可行,且创造利益最大的方案得出从而迅速实施。逼近好的商机迟早会被众人所关注! 但有头脑的人往往愿意做第一位吃螃蟹的人。 个人观点看来社会经济从某一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人文经济。

自考宏观经济分析真题题库

1.总需求曲线是不同价格水平下与IS-LM所确定的均衡国民收入所组成的曲线。根据条件求出IS-LM曲Y=C+I+G 即 IS:Y=1400+0.8(Y-0.25Y)+200-50R+200 LM:900/P=0.4Y-100R联立IS-LM消去r就是总需求函数2.将p=1带入IS-LM即可解出Y和R

《宏观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Ⅰ部分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1、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2、总支出、国民收入。3、财政支出、财政收入。4、国民收入、利息率。5、调整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7、在IS曲线的右侧,I

中国很早就提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既包括经济增长速度、也包括效益,是质和量的统一。其本质要求就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把促进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与西方宏观经济学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完全一致。这种提法第一次明确地把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置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视野之内。 西方经济学把政府调节经济的目标界定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但协调这四大目标是比较困难的,有时会发生矛盾。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重点考虑的宏观经济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根据丁伯根法则,要实现这四个主要政策目标,政府就需要四个政策工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汇率政策。除此之外,特殊情况下,也采取了一些特殊政策如限价政策。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各国常用的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英国年度财政预算都要在各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美国国会讨论预算时,总要修改与1946年就业法案不协调的内容。德国1967年的“稳定规则”提出,政府的财政政策目标是价格稳定、高就业、外部平衡、适度的经济增长,70年代初,西方国家相继爆发两位数的通货膨胀。70年代末又受第二次石油价格冲击,人们对关于失业和通货膨胀替代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产生了严重怀疑。因此,80年代,西方国家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发生了重要转变,控制通货膨胀率代替了失业率成为政府的首要目标,实际经济增长率的地位也下降了。在政策工具方面,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许多国家相继放弃了通过冻结工资和物价来控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其中重要原因是收入政策的实施结果是不成功的。结构性的微观经济政策部分地替代了收入政策。由于财政政策的频繁使用,使债务占gdp的比重不断增长,80年代不少国家相继把减少赤字预算、平衡财政收支当作重要的经济目标。如日本的“巩固财政计划”,英国削减财政赤字和公共借款的中期战略。克林顿执政后,重要的政策目标是削减财政赤字,且成效显著。 西方各工业国宏观经济目标的优先次序和政策工具随着形势的变化的实践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是:尽管我国把促进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但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确立不同的目标次序。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鉴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在经济目标次序的选择上,有学者将就业作为首要目标。也有人认为,就业政策目标,只是经济增长的副产品。就业和失业问题,历来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内容。在比较完善的市场制度条件下,就业(失业)的变动与宏观经济景气循环密切相关。但转轨进程的中国,就业的变动不仅与景气循环相关,而且和就业制度及人口问题相联。我国失业问题随国有企业下岗分流的实施而开始突出。失业问题的突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刚摆脱的通货紧缩也与之有关。就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十六大”报告中,就业作为仅次于经济增长的重要目标,其地位十分突出。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内容是如何营造一个稳定增长的环境,以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没有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实现比较满意的就业也是困难的,但要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还需要体制改革和微观就业政策的调整。以经济增长服务于就业目标,不仅不利于总量调控和结构性战略调整,也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问题的核心不是二者谁优先,而是二者如何有机协调,即如何在增长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解决就业问题。 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相继完成了从多目标到单一目标的转变。即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基本取向,实行单一的“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认识到,在长期内保持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最有利于经济增长。1993年以前,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双重的,即“稳定货币,发展经济”。最终目标不明确,短期目标的随意性就更大。1993年,国务院确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通货膨胀和就业是否存在规律性的关系?90年代中期以前,通货膨胀的每次爆发,失业率没有随之增减。90年代后期,通货紧缩和失业率增加相伴生。中国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并不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替代关系。理论研究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无法证实的关系。(注:左大培:《通货膨胀与失业》,参见张曙光主编:《市场化与宏观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自“软着陆”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低通胀的稳定增长时期。总体地看,物价基本稳定。虽有经济学家不断提醒人们注意通货膨胀的诱因,但从短期看,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危险。鉴于通货膨胀率已降到很低的程度,也需要把降低失业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实质上是内外稳定的政策调控目标。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外部经济对我们的影响逐步加大。1994年和90年代末世界经济景气情况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浮动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表现得非常明显,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对外平衡必然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宏观调控本质上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调控,主要是总量调控,如何处理短期稳定和长期增长、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政策和体制的关系,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宏观调控理论和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1.短期稳定和长期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短期问题,但宏观经济学是否应把长期增长问题纳入其视野之内,中国的宏观经济学界对此存在着重大分歧。有学者认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过是研究如何解释经济波动和如何通过宏观政策来“熨平波动”这样一个“窄”的问题,而不是长期增长问题。这里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就是短期稳定政策。并不要在短期内改变一个国家的潜在生产能力,而是尽可能使总需求与潜在总供给之间大体平衡(樊纲1997,2001)。正统的经济学教科书对此也有明确的界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宏观经济分析虽以短期波动为主要对象,决不是不讨论长期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不能墨守成规,应把制度等长期因素引入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之中(卢锋,2000;张曙光,2000)。曼昆的《经济学》,其宏观部分五章中就有三章讨论长期问题。布赖恩·斯诺登和霍华德·r·文(2000)对“不断发展的”关于稳定政策的作用和性质的争论作了历史的回顾,说明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家对供给面的问题和长期增长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短期稳定对长期增长必不可少,但社会福利的增进仍有赖于经济的长期增长。中国作为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仍缺少健全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微观基础。宏观调控经济学既要研究短期问题,关注短期波动,也要兼顾长期因素(包括制度、结构)。经济政策也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宏观调控既要注意短期稳定,同时也要为市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不是逆市场化而动,只注意眼前,忽视长远的发展,这方面的教训是不少的。 2.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在转轨经济条件下,经济中计划经济的痕迹有时还相当明显,而且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等等),还缺乏一个有效传递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机制。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往往有其特殊的体制基础和结构性的根源。仅立足于总需求调节的经济稳定政策是不够的,以短期、总量为主体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需求不足的局面。产品的相对过剩很大程度上也是结构和供给方面的问题。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以来,在扩大需求的同时,政府也应采取一些结构性的政策措施来增加有效供给。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决策人士后来都注意到这一问题。因此,宏观调控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必须同时有体制改革和结构性战略调整的进展相配合。在保持宏观稳定的同时,宏观调控政策必须和体制改革及结构性调整保持一致。 3.政策和制度(包括体制)。实质上是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中的一个方面。宏观调控政策是短期政策,制度建设是长期的因素。西方宏观经济学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政策还是规则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相机抉择有其政策灵活性的特点;规则性的政策有其制度方面的优势,能减少滥用权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避免较大随意性,减少通货膨胀预期。从经济政策本身看,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在保持政策灵活性的同时,避免政策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加强决策和实施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是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时应该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1)凯恩斯的理论有个假设,就是需求决定生产,这颠覆了萨伊的生产决定需求的观点。在大萧条出现以前,萨伊的理论被当时主流的经济学家推崇,但是为了解释资本主义出现的危机,凯恩斯采取的新的观点来解决经济学上出现的问题。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上述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消费决定生产,而生产能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我们过多储蓄,那么投资就会减少,社会生产就会萎缩,从而使国民收入减少,经济陷入萧条境地;但是,如果我们消费率上升,就会进一步促进厂商投资,使社会生产扩大,国民收入增加,从而带来社会经济的繁荣。凯恩斯的理论明显与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相悖,如果按照古典经济学生产决定消费的观点,上面的那个说法是荒谬的。(2)(呵呵,这个可是长篇大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从目前中国国内来看,中国的储蓄率的确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个问题更加严峻,因为就是由于我国的储蓄率过高才会造成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生产的产品国内消化不完,造成在发达国家经济萧条的时候,我们的出口饱受打击,可以说凯恩斯的理论在解释我国现在面临的困境时还是有一定得借鉴意义的。但是我国的实际国情我们无法用凯恩斯的理论解释所有的问题,上述说法并不是百分百正确。我国之所以储蓄率不高,不是所谓有些人说的“不爱国”,用比较通俗的话说,那就是我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中国人“穷怕了”,再加上现在我国的社会福利保障还做的不顾好,国人需要储蓄来预备不测,借节俭对中国人来说,暂时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而且发达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并不仅仅是单纯一昧的依赖消费来拉动的,依赖消费,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从长远来看,经济要发展靠的是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要摆脱经济危机,走上经济繁荣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储蓄与消费的关系,这要有很多的事要做,并不是简单地靠消费来拉动就能解决的,因此,“增加储蓄将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增加消费回增加国民收入,引起经济繁荣。因此,节俭对经济不利”。这句话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不能满目的一概而论。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考本科宏观经济分析真题

1. C=8000+2000×1/2=9000 S=2000×1/2=10002.(1)投资乘数为1/(1-0.75)=4 投资增加使均衡点增加50×4=200亿美元 (2)投资减少五十亿美元 均衡点降低200亿美元3.投资乘数为1/(1-0.75)=4 投资增加I=30/4=7.5亿4.(1)0.8 (2)由Y=C+I+G=180+0.8(Y-T)+I+G得 Y=2500 (3) Y=3000 I=290 非计划存货增加290-190=1005.MPS=0.25 MPC=1-0.25=0.75 税增加t=500 y=a+0.75(y-t)+i+G 税收乘数为-3 GNP减少3×500=1500亿 若有错误 敬请改正 本人也是初学者 谢谢!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332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而言,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定义为一种 A.不足性 B.充足性 C.永久性 D.暂时性 2.主体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获得效用必须满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A.多重相交 B.无相交 C.相切 D.完全重合 3.当决策主体家庭成员处于就业一非就业无差异境界时,此时的工资率就是 A.劳动供给价格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 C.市场最低工资 D.市场工资 4.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从根本上导致了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 A.垂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倾斜的直线 D.向右上倾斜的直线 5.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研究中,“蛛网稳定条件”是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数量小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6.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这说明劳动力具有 A.不可分割性特点 B.生理性特点 C.能动性特点 D.主观性特点 7.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假定条件是 A.企业规模变化 B.企业规模不变 C.工资率变动 D.工资率不变 8.产品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弹性会 A.不变 B.上下波动 C.越小 D.越大 9.经价格指数修正,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的是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10.产品市场垄断对经济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B.增加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C.减少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D.减少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11.员工在接受特殊培训期间的工资水平 A.高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B.低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C.等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D.等于受训期间企业支付的全部培训成本 12.计时工资的基本特征是 A.劳动量以劳动的最小单位时间计量 B.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计量 C.劳动量以劳动的标准时间计量 D.劳动量以工人合格产品数量计量 13.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A.劳动力的生产成本 B.劳动力的教育费用 C.劳动的心理成本 D.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14.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它的研究对象是 A.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B.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C.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D.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5.劳动关系的核心是 A.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特定关系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意志 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16.由于垄断或寡头部门的企业要求增加他们的利润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称为 A.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7.工会对工资的影响主要集中于 A.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B.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C.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D.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18.有关自然失业率错误的描述是 A.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常量 B.自然失业率是正常失业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 C.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失业率 D.自然失业率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时的失业率 19.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实行的原则是 A.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B.以经济效益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C.参照企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D.由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确定工资水平 20.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提高就业水平常常会导致 A.政府财政盈余 B.政府财政赤字 C.抑制通货膨胀 D.减少社会总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 A.企业利润 B.企业规模 C.教育年限 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E.经济周期波动 22.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有 A.以认识主观世界为目的 B.以认识客观事实为目的 C.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 D.得出的结论具有主观性 E.得出的结论不可检验 23.人力资本的特点有 A.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B.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持久性的收入 C.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并积累的,具有积累性 D.人力资本投资以后,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永久性的收入 E.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相似,投资者要承担投资风险 24.下列属于最低劳动标准的内容有 A.最低工资标准 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就业年龄标准 D.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标准 E.关于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25.下列方法中能减少摩擦性失业的有 A.增加就业机会 B.对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C.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 D.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E.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27.劳动力供给 28.结构性失业 29.摩擦性失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本质含义。 31.简述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路径。 32.简要回答延期支付的优势。 33.简述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相比,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某运输公司把员工划分为司机(设为A类)和维修(设为B类)两类工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调整中发现,司机工资上涨了10%,却引起公司对维修工人的需求减少了5%,试计算这两类工人的交叉工资弹性并判断其关系。 35.题35图是描述某地区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洛伦茨曲线,假设A的面积为0.12,B的面积为0.38,试计算该地区的基尼系数并请说明该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论述资本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影响。 37.试论述产业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会不会传导到社会,会不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这当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失业。可以说,失业是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的最基本链条。有的学者对于就业问题甚至用了这样的说法:人们在买房子的时候,强调的是地段、地段、地段,而在经济危机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业。 失业问题在中国还有一层独特的含义。因为目前在中国发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金融危机引爆的传统生产过剩危机,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实体经济的层面,特别是那些低端的、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就意味着,同样程度的经济问题,在中国引起的失业问题会更为严重。 (1)失业会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2)分析解释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什么会导致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教材宏观经济分析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什么是宏观经济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分析都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这些分析方法的共同特征是:只研究经济中的数量的变动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分析的前提,与数量分析相对的是经济学中的制度结构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方面入手。在进行总供给形势分析时,人们会考虑全国完成工业增加值和这一数值的同比增长情况。进一步细分,人们会区别所有制分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公司增长情况。重工业增长与轻工业增长的比较也十分重要。在1999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反映出政府投资拉动的力度和消费低靡的状况。成品钢材、铜材、铝材、水泥、化肥、化学农药等主要原材料的产量,耐用消费品及信息通信产品生产情况,以及全国发电量、运输量增长情况均能反映总供给状况。不过,在分析基础产品增长的时候,应当意识到基础产品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例如,发电量的多少,在以往一直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但由于许多行业从高能耗变为低能耗,因此即使发电量增长相对缓慢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同比例推断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了。推荐几本研究宏观经济的书籍。宏观经济学书籍推荐排行榜宏观经济学第七版曼昆著,卢远瞩译/2011-09-1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第十版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2010-01-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配套学生指导用书《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点击购买>>微观经济学本书是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该书书自1948年首版问世以来受到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它在前18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修订,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对货币政策、货币与国际金融体系、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如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混合经济、政府债务、稳定经济、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等也给出了介绍。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2012-01-01/人民邮电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拥趸。国外商学院中级宏观排名**。被复旦等著名高等院校指定为主要教材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布兰查德著,楼永,孔爱国译/2013-09-01/机械工业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斯蒂芬·D·威廉森/2015-05-3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一本将宏观经济学理论说通透了,由浅入深,能将读者带入美妙的宏观经济世界的书。本书作者是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深受学生好评,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本书的重要特点是将宏观经济学的每个问题都用科学推演程序进行了推演和讲述,这一创造性的努力对于将宏观经济学理论系统化具有重要价值。每一章都按照假设——定义——分析框架——命题——经验研究——结论的程序展开分析,思路清晰、体系严谨,对于改进我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推进作用。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了回到基本经典文献的原则,说理透彻而又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同时,本书配用400页的PPT课件,而且对于复杂的推理逻辑细分成了动画路径,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张苏编著/2014-08-01/清华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等著,王立勇等译/2014-06-01/清华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任保平宋宇编/2009-02-01/科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亚伯,伯南克,克劳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由于制度背景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一本在介绍宏观经济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的中国宏观经济实践经验的教科书对于希望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读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李晓西教授的这本《宏观经济学(中国版·第二版)》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李晓西著/2011-09-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在萨缪尔森终极版的基础上对难懂的词句和人名以及写作背景等做了精彩注释,既让读者读到萨缪尔森的原文,又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萨缪尔森的文字。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2。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包括: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减少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补贴;分析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应注意的问题。宏观经济分析有哪些主要内容?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国债),反之就出售有价证券。我国的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这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松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这时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采取紧的货币政策。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0.8y.投资I等于500,政府购买支出G=20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边际税率t=0.25 求均衡收入。根据Y=C+I+G,即有Y=1000+0.8Y+500+2000,可以求解得均衡收入Y=17500。所以均衡收入为17500元。拓展资料:经济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制度一门交叉学科,其背后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框架仍然是社会学式的,即不将经济现象看成是独立于社会结构或社会网络之外的领域。这一学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1、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学科领域相异,对象领域相似,在研究经济行动中,经济社会学研究经济过程中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经济学则偏重于研究这一过程中的经济因素。2、经济社会学是在社会经济问题日益尖锐复杂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决策的科学根据,从而避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3、社会经济从某种角度去宏观,和当时群众的关注点惺惺相惜。 往往能抓住消费者心理的商家,会为自己创造出可观甚至匪夷所思的利益! 但务必铭记不是投机取巧、 而是从当前社会的主流所捕捉收集到一些信息,通过分析判断最终得出一些结果, 这时就会出现不止一种的方案,此时分析人就须通过迅速的大脑筛选把最可行,且创造利益最大的方案得出从而迅速实施。逼近好的商机迟早会被众人所关注! 但有头脑的人往往愿意做第一位吃螃蟹的人。 个人观点看来社会经济从某一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人文经济。

  • 索引序列
  • 自考宏观经济分析真题百度网盘
  • 宏观经济分析自考历年真题百度云
  • 自考宏观经济分析真题
  • 自考宏观经济分析真题题库
  • 自考本科宏观经济分析真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