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成本会计的公式大全及答案

自考成本会计的公式大全及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成本会计的公式大全及答案

在理解成本归集和分配的思想的基础上理解、记忆。

3.工资的核算(1)按出勤日算月工资日工资率=月工资标准/30(23.33)应算出勤工资=日工资率*(出勤日+公休日)应算病假工资=日工资率*病假日*工资标准应付月工资=出勤工资+病假工资(2)扣缺勤工资的核算应扣缺勤病假工资=日工资率*病假日*(1-工资标准)应扣事假工资=日工资率*事假日应付月工资=月工资标准-扣病假工资-扣事假工资(3)计件工资的核算产品计价单价=小时工资率*某产品工时定额/总工时定额按产量和计价单位的计件工资=某产品计价单价*件数+另一件产品计价单价*件数某产品定额工时=产品定额工时/总工时定额*件数按定额工时计算的计件工资=小时工资率*(某产品定额工时+另一件产品定额工时)(4)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按产品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产品生产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按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的核算(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产品生产工时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2)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某月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和归集的核算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费用=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1.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本月费用+月初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2.在产品按所好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原材料消耗量*(1-损耗率)=在产品数量3.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百分比某项费用分配率=该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该项费用=完工产品产量*该项费用分配率在产品该项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该项费用分配率或=该项费用总额-完工产品该项费用(1)产品完工率的计算某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道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100%(2).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产品费用分配率=生产费用累计/完工产品+月末在产品完工产品费用=完工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在产品费用=在产品数量*费用分配率4.定额比例法公式1消耗量分配法=月初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本月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完工产品费用=完工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消耗量分配率月末在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实际消耗量*原材料单价(或单位工时的工资费用)公式2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本月实际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或=月初在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本月实际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其他费用)+本月实际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工资=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其他费用)分配率或=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其他费用)+本月实际工资(其他费用)-完工产品工资(其他费用)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

解: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648-800=-152元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材料数量-标准材料数量)*标准材料价格=(36-40)*20=-80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材料数量*(实际材料价格-标准材料价格)=36*(18-20)=-72元

自考管理会计公式大全及答案

《管理会计》重点章公式第四章 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净收益计算公式一、 变动成本法1、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贡献毛益总额 2、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净利 二、 完全成本法1、销售收入总额px-销售生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产量-期末存货)=销售毛利2、销售毛利-全部销售与管理费用(含固定、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税前净利m其中: (P69)第五章 量本利分析的有关公式一、 贡献毛益(P73)1、贡献毛益总额 2、单位贡献毛益 二、 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P74)1、 可导出: 2、 可导出: 三、 保本销售量x0与保本销售额px01、 2、 (P76)3、多种产品保本销售额的计算(P77)(1)算销售比重 (2)算综合加权贡献毛益率 (3)算综合保本销售额 (4)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4、同保本点有关的几个指标(P79-80)(1)保本作业率 (2)安全边际(量或额) (3)安全边际率 (4)销售利润率 5、利润的计算公式(P83、121) 6、目标(利润)销售量或额(1) (2) 第六章 预测分析有关公式一、 销售预测(P106)1、算术平均法(P106) 2、趋势移动平均法 3、指数平滑法 4、直线回归法 二、成本预测(P111)1、 目标成本预测目标成本=预计的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目标利润2、产品成本水平发展趋势的预测(1)高低点法 (2)回归直线法3、因素变动预测法(1)直接材料消耗数量变动 材料消耗数量 计划期单基期单位基期 变动对单位成=∑ 位产品材-产品材料×材料本 的 影 响 料消耗量 消耗额 单价(2)直接材料单位价格变动 材料价格 计划期某基期某计划期单位 变动对单位=∑ 材料单位-材料单×产品耗用材成本的影响 价 格位价格 料 数 量(3)工资水平和劳动率变动 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变 1+平均工资增长%某期单位成 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1-1+劳动生产率增长% ×本工资费用(4)产量变动 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中 1基年单位成本固定费用的影响 = 1-1+产量增长率×中的固定费用(5)总之,各因素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影响 三、利润预测(P121结合第五章)1、 根据销售利润率测算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利润率2、 根据销售成本利润率测算预测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销售成本×销售成本利润率3、根据产值利润率测算 预测计划期产品销售利润额=预计计划期产品总产值×产值利润率

1、 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37、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38、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收益/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39、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预测期销售额 或=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40、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 或=计划额/基期额-141、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42、外部融资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如为负数说明有剩余资金43、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P-现值 i-利率 I-利息 S-终值 n─时间 r─名义利率 M-每年复利次数44、复利终值S=P(S/P,i,n) 复利现值P=S(P/S,i,n)45、普通年金终值:S=A{[(1+i)^n]-1}/i 或=A(S/A,i,n)46、年偿债基金:A=S*i/[(1+i)^n-1] 或=S(A/S,i,n)47、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48、投资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49、预付年金的终值:S=A{[(1+i)^(n+1)]-1}/i 或=A[(S/A,i,n+1)-1]50、预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

第五章 成本-产量-利润依存关系的分析 浙江丽水师专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产量-利润依存关系的分析,是指对成本、业务量(产量、销售量)、利润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分析。注意:业务量包含的产量和销售量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节贡献毛益与盈亏临界点 一、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贡献毛益首先应该用于补偿固定成本,补偿固定成本之后还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这可以从利润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利润=(产品销售价格-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产品的销售数量-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单位贡献毛益,二是贡献毛益总额。 1)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额如果大于0,则意味着该产品对企业是有贡献,能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因此该产品还需继续生产。(注意理解这句话,在案例分析和选择题中经常碰到) 3)贡献毛益率:单位贡献毛益除单位售价或贡献毛益总额除以销售收入总额。 4)掌握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和等于一(案例分析和选择中常用到此关系) 根据贡献毛益率可以测算由于销售数额的变动对损益的影响。 例如我公司的贡献毛益率为40%,预测下个月增加销售额30,000元,则贡献毛益总额可增加12,000元,净利润也将增加12,000元。(在这里,请注意理解贡献毛益增加额与净利润增加额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他们会同量增加?) 二、盈亏临界点 盈亏临界点,也称损益两平点或保本点,它是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对成本、销售量、利润三者之间所进行的盈亏平衡分析。所谓盈亏临界点,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向,企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相等,不盈利也不亏损。 盈亏临界点有两种表现形式: 1.按实物单位计算: 2.按金额计算: 要求大家能够根据“利润=(产品销售单价-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产品销售数量-固定成本”这一个公式推出上述两个公式。在计算机与选择题中,能够将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临界点灵活地折算成按金额计算的盈亏临界点,反之,也能够将按金额计算的盈亏临界点折算成按实物单位计算的盈亏临界点。 三、从事生产多种产品时,盈亏临界点的计算(计算题准备) 当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由于每种产品的贡献毛益不同,因此,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就不能以实物数量表示,而只能以销售收入金额表示。 计算步骤: (一)由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用金额表示)=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所以要求出生产多种产品盈亏临界点,必须先求出贡献毛益率。 综合的贡献毛益率有两种计算方法: 1)综合贡献毛益率=总的贡献毛益/总的销售收入额 2)或者按照教材的计算公式,先计算出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然后再以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基础,以该种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的比重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从而求出各种产品综合的加权贡献毛益率。 (二)根据综合贡献毛益率计算出综合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综合贡献毛益率) (三)根据各种产品销售比重来计算出每种产品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或销售量。 四、同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 (一)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除以企业正常开工完成的销售量,称为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理解:也就是说,企业的开工率必须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否则,企业就会发生亏损。(选择题) (二)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指盈亏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量。也就是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越大,也就是越安全。他有两种表现形式: 1.安全边际=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的销售量-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2.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现有(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 (三)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它有两种计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并理解下列公式: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 (注意理解:由于安全边际是现有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的差额。所以,固定成本已经由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收入全额补偿,这样安全边际只需补偿变动成本后就可以提供利润。也就是说"利润=安全边际额*贡献毛益率"。选择题中经常碰到) 五、盈亏临界图 要求大家能够绘制,并且能够理解盈亏临界图各个区的含义,能够在图中看出盈亏临界点图的特点(特别是第三个特点P82)。 (你能在上图中找出安全边际的区域?为什么固定成本是一条与x轴平衡的线?) 六、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理解第三、第四的假设。P83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的假定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不变。 2、假定所有的成本都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3、假定企业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如果同时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时,其品种构成不变。 4、假定全期内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一致,不考虑产成品存货水平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第二节 目标利润的分析 一、预测利润 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这一个公式,是本量利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公式,其他公式都是从这一个公式当中推导出来,所以必须记住这一个公式。 二、预计目标销售量 就是上述公式的变通 第三节利润预测中的敏感分析 注意教材的的88页第六部分税率变动的影响。由于"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中的利润为税前利润,如果告诉大家是税后利润,则要求大家能够相互替换。(选择题中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 税后利润=税前利润*(1-税率) 第四节不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 要求大家能够掌握期望值的计算,并由此能够计算出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利润、保本点。 第五节本量贩依存关系的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一、是否购置某项生产设备的选择 这里实际上是存在购买方或不购买的两个方案。因此在分析时,只需要比较购买带来的利润与不购买带来的利润,看谁大谁小就可以作出决策。 基本公式: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二、某种新产品应否投产的选择 解题思路1:考虑这种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否大于该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 解题思路2:要不要购置新设备,如果要则根据“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公式计算出来的利润是否大于零作为决策的依据 解题思路3:不需要购置新设备,则只需比较该产品预计的销售单价与该产品预计的单位变动成本进行比较。如果该产品销售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也就是说该产品的贡献毛益大0,则应按投产。(在选择题中经常遇到,你不需要计算,只需将单位变动成本与单位销售价格进行比较即可) 三、某种设备购置或租赁的选择 解题思路:考虑一个时点,在短期内一般租赁合算,而超过这一时点,在长远看来是购置划算。设天数为X,将两种方案设为方程左右边,求出X.这是教材上的例子。其实设备购置将构成企业的固定成本,租赁将构成企业的变动成本,它们两者在某一时点(或产量)上比成本将会相等。求出成本相等的这一时点,将实际或预计天数(或产量)与之对比。若低于这共同点,则租赁合算,反之,则购买新设备合算。其基本公式如下: y1=a+bx(购设备) y2=bx(租设备) 则y1=y2时,求出x,再将x与实际天数对比就可以了。

第七章 决策概述 第一节 决策的意义和分类 一、 决策的意义 决策:从若干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并决定采用一个方案。 二、 决策的分类: (一) 按时间长短分类分为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1. 长期决策是指为改变或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或服务能力而进行的决策。特点是投资大,执行后难以改变,起长期作用。 2. 短期决策是指企业为有效地组织现在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利润经济资源,以期取得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决策。它一般只涉及一年以内的有关经济活动。 (二) 按决策的层次分类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1. 高层决策是指企业的阶层领导所作的决策,主要是有关企业全局性、长远性的大问题,为战略性决策。 2. 中层决策是指由企业中级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为战术性决策。 3. 基层决策是指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为执行性决策。 三、 按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条件的状况分类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重要分类。常见考点,如选择分类,选择哪些为确定性决策、风险型决策) 1. 确定型决策是指与决策相关的那些客观条件或自然状态是肯定的、明确的,并且可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决策者可直接根据完全确定的情况,从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 2. 风险型决策是指与决策相关的因素的未来状况不能完全肯定,只能预计大概情况,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案都带有一定的风险。 3. 非确定型决策是指影响这类决策的因素不仅不能肯定,而且连出现这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也无法较确切地进行预计。 第二节 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一、决策的基本程序(你对大问题的决策是不是与它大同小异?) (一) 提出决策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二) 拟定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三) 广泛地搜集与决策信息。 (四) 对与各种可能行动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与对比。 (五) 选定方案。(关键环节) (六) 组织与监督方案的实施。 二、风险型与非确定型决策常用的方法 (一) 风险型决策常用的方法 1. 常用方法:决策树分析法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把各种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状态、后果,用树枝状的图形表示出来。 2. 步骤: 1) 画出树分析图; 2) 计算每种方案的收益期望值。(这可必须掌握的:理解其计算公式,它考虑每种方案在其使用年限中各种概率下企业最有可能的收益,别忘记了年限与原始投资额在公式中的位置。) 3) 决策取期望值大者。 (二) 非确定型决策常用的方法(常见考点,选择计算都有可能出) 1. 小中取大决策法(悲观决策方法)是首先从每个方案中选出一个最小的收益值,然后再从中选出一个收益值的方案作为决策方案。{小(悲观)中取大决策法} 2. 大中取小法(最小的后悔值决策法,从大(后悔值)中取小的方法,这样,我就不后悔了。){重点题型,必须掌握} 1) 后悔值是指方案的收益值与所采取的方案收益值之差。(理解其含义,重点) 2) 步骤: 1、根据方案求各方案各种情况下的后悔值 2、在各个方案中每种情况下取的后悔值(为什么要取的后悔值?) 3、将各个方案的后悔值相比较取最小的一个后悔值,这一方案即方案(这样你就不大会后悔了)。 (三) 大中取大决策法(也称原则,为乐观法){你能理解为什么说它是乐观的?} 从各方案中找一个的期望值,在值中再找一个的期望值,与对之相对应的方案即为方案,是不是显得很乐观?当然有较大的冒险性。 第八章 短期经营决策(考点重点) 短期决策一般只涉及一年以内有关的经济活动。 第一节 产品生产的决策分析 一、 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分析 (解题思路:两种产品为互斥时,生产利润总额大的产品,可不要看单位边际贡献哟。) 二、产品增产的决策分析 (解题思路:选单位小时中贡献毛益者,这样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总贡献毛益额也。) 三、停产何种产品的决策分析 (解题思路:只需弄清亏损产品是否能提供贡献毛益。若贡献毛益为正数,说明该项亏损产品不应停产。为什么?因为它能抵补部分固定成本费用,你如果不生产,则有一部分的固定成本费用不能补之弥补,则亏损额将会扩大。明白了没有?理解之后,你在选择题中遇到这题型,会不会累累地去计算之后再作选择呢?) 四、亏损产品转产的决策分析 (理解两个条件:1、只要转产的新产品是利用亏损产品停产后腾出来的生产能力,不需占用其他产品的生产能力{意味着固定成本总额不变};2、同时新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大于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意味着在抵补固定成本之后还能提供更大的利润})。 五、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理解条件:只有对方出价略高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并能补偿专属的固定成本,便可以考虑接受。也就是说,在超出其生产能力时,要大家注意它能补偿专属的固定成本;在现在有生产能力范围内,只要它能提供贡献毛益,就可以接受追加订货了。为什么?理解(p-b)*q-a这公式吧。) 六、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分析 自制的差别成本在无需增加专用固定设备的情况下,只包括变动成本,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外购的差别成本一般包括买价、运费、保险费、定货费、验货费等。 (一) 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无其它用途,且只能自制一种产品(即没有机会成本,不必考虑机会成本和固定成本。) (二) 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无其它用途,且还能自制另一种产品(即有机会成本)还须考虑机会成本。 (三) 自制一种产品需要追加固定成本:计算决策临界点产量。在一定范围之内外购有利,超出一定的需求量,则自制有利。 七、半成品立即出售或继续加工的决策分析 (解题思路一:为了在这两种方案中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必须计算分析进一步加工后预期所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进一步加工时所追加的成本,若前者大于后者,则以进一步加工的方案较优;反之,若前者小于后,则以出售半成品为宜。即计算差别成本) (解题思路二:半成品出售的利润与加工后的利润进行对比。这个简单。) 八、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分析 (计算原理同七) 联产品是指利用同一种原材料,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或用途不同的主要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均是炼油厂的联产品) 九、产品组合的决策分析 通过线性规划计算出组合,关键能理解两个条件:一是不能大于现有的生产能力;二是能提供的贡献毛益。理解它,你就能写出计算式子了。 第二节 产品定价决策 一、产品定价的方法 (一) 完全成本订价法是指按照产品的完全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销售利润,作为订价产品销售价格的依据。公式为: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产品预计单位完全成本*(1+利润加成的%)优点:P164. (二) 变动成本订价法是指按照产品的变动成本加上一定数额的贡献毛益,作为制订产品销售价格的依据。一般适用于P164.(可要理解喽,选择考点) 二、产品售价的决策分析 边际收入是指价格变化后增加(减少)的销售量所增加(减少)的收入。 边际成本是指价格变化后增加(减少)的销售量所增加(减少)的成本。 边际贡献净增额是指边际收入减去边际成本后的差额。 产品单位下降的限度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即产品的价格应该是最接近于边际贡献增加额等于零的地方。(重点) 三、产品降价的决策分析 如果降价后产品的销量能达到目标销售量,则意味着降价是可行的。(教材P168公式中的贡献毛益率为降价前的原有贡献毛益率,你可以去推导一下) 第三节库存决策 一、存货特点 (一) 存货是一种暂时被“冻结”的资金。 (二) 存货又是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物资储备。 二、同库存决策有关几个基本概念 (一) 平均库存量是指一个企业库存量的平均数(你会求吗?) (二) 采购成本是指物资本身的成本。它随订货数量大小而增减,与订购次数多少没有关系。(理解) (三) 订货成本是指为获得存货所发生的成本,包括与订货有关的各种费用。它随订货次数有关系。(理解) (四) 存贮成本 (五) 缺货损失是指由于存贮不足,不能及时满足顾客或生产上需要而引起的缺货损失费用。 (六) 存货成本是指存货上所耗费的总成本。 (七) 安全存量是指保险储备量。(考点) 安全存量=(预计每日耗用量-预计平均每日正常耗用量)*提前天数 三、库存决策方法: (一)确定经济订货量 经济订货量是订货成本与存储成本相等时订货批量。(理解,笔者语) 1、 列表法:估计几个经济订货量进行比较计算,选出订货成本和存贮成本合计数最低者。 2、 图解法:凹点就是的量。 3、 数学模型:不要去死记公式,公式太多了。理解:经济订货量是订货成本与存储成本相等时订货批量。即能推出教材上公式。(常见考点) (二)确定经济订货点(常见考点) 安全储备量=(预计每天耗用量-平均每天正常耗用量)*提前期 订货点=(提前期*平均日耗量)+安全储量 四、生产批量的决策分析(常见考点) (理解(P-d)/p是一个库存量折扣率,所以在上述的经济批量公式中的分母库存成本乘以该折扣率,就可以了,你去推推看,如何,又少记了一个公式了。当然,你要在理解之后才能如此喽。) 五、A、B、C库存分类管理方法 把库存物资按某种物资占库存物资总数量的百分比和该种物资金额占库存物资总金额的百分比的大小为标准,划分为ABC三类。 A类:品种数量少占用资金多,管理要进行重点控制 B类:品种数量较多,比较值钱,管理要永续盘存,不如A类严格 C类:零碎、种类很多,但不值钱。管理要采用简单方法“双箱法” (你能从P182页中的图内看出何种物资是A类,B类材料吗?) 第四节 生产设备利用的决策 一般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类型设备之间产品加工批量的成本平衡点,然后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的批量大小,选择用何种设备。 基本原理: A设备加工总成本y=a+bx B设备加工总成本y=a+bx 然后设两者成本相等,求出成本平衡点,然后根据所要加工的产品的批量大小,选择用何种设备。类似的计算前面题型已有多次了。可要注意喽。另外我再问一下,你们当时在购买神州行手机卡(不要月租)和139移动(要月租)决策时,你的依据是什么呀?

自考成本会计的公式大全

一.主辅料的成本核算(一)净料率1 、影响净料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食品原料的进货规格质量 ;二是初加工技术 •2 、净料率的计算方法净料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净料数量=毛料数量-次料数量-下脚数量净料单价=净料价值/净料数量(二)净料成本核算净料根据其加工方法和程度可分为主料 、半成本和熟制品三类 •(三)毛利率和利润率毛利是“净利”的对称;又称“商品进销差价”;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后的余额 •毛利率是指毛利占商品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 • 毛利率一般分为综合毛利率 、分类毛利率和单项商品毛利率;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 • 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殊强调的是不含税 •本期耗用原料成本=期初原材料+本期购进原料—期末结存原料成本价=进货价/(出成品率*投料标准(数量))毛利率=(销售价格—原料成本)/销售价格*100%销售价格=原料成本/(1-毛利率)或 销售价格=原料成本+毛利额或 销售价格=原料成本*(1+加成率)或 销售价格=原料成本+加成额加成率=毛利率/(1-毛利率)毛利率=加成率/(1+加成率)原料价值=毛料价值-(次料数量*单价+下脚数量*单价)二 、定额治理的步骤(一)1 、测定基本定额;2 、根据销售清单和基本定额;测蒜各种原料定额消耗量;3 、原料的定额消耗量与出库清单的实际消耗量进行核对;分析差异产生原因;

通用的分配率公式是:某项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费用/分配标准之和

先计算综合系数=某种产品的定额成本/ 类内标准产品的定额成本

某产品的综合总系数= 该种产品产量*该产品的综合系数

再按成本项目进行费用分配

某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 某类产品某成本项目费用总额/类内各种产品总系数之和

扩展资料:

成本费用率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期间费用)/营业收入×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其中: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如果能够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还应当包括其他业务支出数据。

如果无法获得其他业务支出数据的,计算公式也可以变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1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费用率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一般可以分出。制造费用和不能直接分配的材料和人工一般按两种产品的产值比例分配。如甲产品的产值是200万,乙产品的产值是100万,那制造费用的分配比例就是2:1如本月的制造费用是10000元。按以上的分配比例:甲产品的制造费用应该是6667元,乙产品的制造费用是3333元借:生产成本--甲产品6667元借:生产成本--乙产品3333元贷:制造费用10000元

我最常用的就是:本月原材料耗用成本=上月库存+本月领用(或购入)-本月库存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

成人自考高数公式大全及答案

1、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2、l2=πθ/45°(a-c c/sinθ)(b→0, c=√(a^2-b^2), θ=arccos((a-b)/a)^1.1、)这是根据两对扇形组成椭圆的特点推导得,精度一般。

3、一阶导数:-10/(n+5)^2+8/(n+4)^2。

4、二阶导数:10*2!/(n+5)^3-8*2!/(n+4)^3。

5、n阶导数公式:(-1)^n*n!*[10/(n+5)^(n+1)-8/(n+4)^(n+1)]。

6、l1=πqn/arctgn(b→a、q=a b、n=((a-b)/a)^2、)这是根据圆周长和割圆术原理推导得,精度一般。

7、(tanx)'=(secx)^2(secx)'=secxtanx(cotx)'=-(cscx)^2(cscx)'=-csxcotx(arcsinx)'=1/√(1-x^2)(arccosx)'=-1/√(1-x^2)。

8、(arctanx)'=1/(1+x^2)(arccotx)'=-1/(1+x^2)(shx)'=chx(chx)'=shx(uv)'=uv'+u'v(u+v)'=u'+v'(u/)'=(u'v-uv')/^2。

【其他】

【专升本】

专升本考试是指大学专科层次学生进入本科层次阶段学习的选拔考试,是中国大陆教育体制大专层次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的考试制度。

专升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亦称统招专升本),考试对象仅限于各省、直辖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统招入学)的专科应届毕业生。个别省份的命名有所差别,如河北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接本,广东省称为普通高校专插本,江苏省称为普通高校专转本,其余省份皆称为普通高校专升本。

第二类是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其拥有四种途径:包括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分业余和函授两种学习方式)、网络教育专升本(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专升本。

成人高考数学常用的公式:

一、函数

①一次函数:y=kx+b

②二次函数:y=ax^2+bx+c

③反比例函数:y=k/x正比例函数;当b=0时y=kx

④指数函数:y=a^x(a>0且不等于1)

⑤对数函数:y=loga x loga1=o logaa=1

二、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C'=0(C为常数)

②(x^n)'=nx^(n-1) (n∈Q)

③(sinx)'=cosx

④(cosx)'=-sinx

⑤(e^x)'=e^x

⑥(a^x)'=a^xIna (ln为自然对数)

三、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①(u±v)'=u'±v'

②(uv)'=u'v+uv'

③(u/v)'=(u'v-uv')/ v^2

四、复合函数的导函数

①设y=u(t) ,t=v(x),则y'(x) = u'(t)v'(x) = u' v'(x)

例:y = t^2 ,t = sinx ,则y'(x) = 2t * cosx = 2sinx*cosx = sin2x

成人高考专升本数学公式 诱导公式sin(-a)=-sin(a)cos(-a)=cos(a)sin(π2-a)=cos(a)sin(π2-a)=cos(a)cos(π2-a)=sin(a)sin(π2+a)=cos(a)cos(π2+a)=-sin(a)sin(π-a)=sin(a)cos(π-a)=-cos(a)sin(π+a)=-sin(a)cos(π+a)=-cos(a)tgA=tanA=sinAcosA2.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sin(a+b)=sin(a)cos(b)+cos(α)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3.和差化积公式sin(a)+sin(b)=2sin(a+b2)cos(a-b2)sin(a)?sin(b)=2cos(a+b2)sin(a-b2)cos(a)+cos(b)=2cos(a+b2)cos(a-b2)cos(a)-cos(b)=-2sin(a+b2)sin(a-b2)4.积化和差公式 (上面公式反过来就得到了)sin(a)sin(b)=-12?[cos(a+b)-cos(a-b)]cos(a)cos(b)=12?[cos(a+b)+cos(a-b)]sin(a)cos(b)=12?[sin(a+b)+sin(a-b)]5.二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6.半角公式sin2(a2)=1-cos(a)2cos2(a2)=1+cos(a)2tan(a2)=1-cos(a)sin(a)=sina1+cos(a)7.万能公式sin(a)=2tan(a2)1+tan2(a2)cos(a)=1-tan2(a2)1+tan2(a2)tan(a)=2tan(a2)1-tan2(a2)8.其它公式(推导出来的 )a?sin(a)+b?cos(a)=a2+b2sin(a+c) 其中 tan(c)=baa?sin(a)-b?cos(a)=a2+b2cos(a-c) 其中 tan(c)=ab1+sin(a)=(sin(a2)+cos(a2))21-sin(a)=(sin(a2)-cos(a2))2其他非重点csc(a)=1sin(a)sec(a)=1cos(a)成人高考专升本常用数学公式三角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某些数列的前n项和 二项式铺开公式 三角函数公式 导数与微分 不定积分表(基本积分)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大全及答案

链接里有计算题,点提交就有答案出来

1.要因(现象)分类;2.归集每类发生频次;3.按照频次对分类进行降序排列,并计算总频次;4.按降序顺序发生频次除以总频次,即得出该类事项发生的百分比;5.按发生频次降序顺序递加要因事项发生百分比,即得出对应顺序位置的累计百分比。简单地说,把每一项的百分比加起来,就是累计百分比

平均值,5个数加起来除以5。中位数,由小到大排列取中间位。极差,最大减最小8-2=6标准差,[(Si-平均值)的平方/5]整个再开根号。(不知道是标准差开根号还是方差开根号了)。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是过程能力。

  • 索引序列
  • 自考成本会计的公式大全及答案
  • 自考管理会计公式大全及答案
  • 自考成本会计的公式大全
  • 成人自考高数公式大全及答案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大全及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