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汇总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汇总

发布时间: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汇总

1.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贸易顺差问题3.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而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年诶资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作用;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第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1.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 A.家庭关系 B.生产关系 C.宗教关系 . D.政治关系 2.劳动对象是指 ( ) A.人们用来传导劳动的物件 B.劳动过程中除生产工具以外的其他要素 C.劳动过程中各种必要的物质条件 D.人们把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3.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 ) A.生产要素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生产过程 4.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 ( ) A.简单再生产为主 B.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 C.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D.劳动力再生产为主 5.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 ( ) A.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 B.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 C.数量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 D.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型增长方式 6.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 A.使用价值 B.价格 C.价值 D.效用 7.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一 ( ) A.竞争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8.市场配置资源的决策依据主要是 ( ) A.利率信息 . B.需求信息 C.价格信息 D.税率信息 9.市场调节是指 ( ) A.市场机制的调节 B.价格机制的调节 C.竞争机制的调节 ’ D.供求机制的调节 10.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C.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1.资本家购买机器设备的资本属于不变资本,是因为这部分资本 ( ) A.物质形态始终保持不变 B.在生产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C.使用价值固定不变 D.价值一次转移 ( ) 12.资本集中是 A.将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 B.增加整个社会资本总额的最重要手段 C.通过信用制度和进行资本积累而实现的 D.个别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成为资本 13.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是 ( ) A.流通阶段 B.生产阶段 C.购买阶段 D.销售阶段 14.年剩余价值率表示 ( ) A.预付全部资本在一年中的剥削程度 B.预付全部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剥削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15.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等于 ( ) A.c+v B.v+m C.c+v+m D.c+v+p 16.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 A.商品买卖中的价格差额 B.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商业资本家的管理收入17.股份公司的资本筹集方式是 ( ) A.资本积聚 B.资本积累 C.资本借贷 D.发行股票 18.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 ( ) A.平均生产价格决定的 B.优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C.中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D.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19.垄断价格是指 ( ) A.按商品价值制定的价格 B.按商品生产价格制定的价格 C.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垄断利润的价格 D.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平均利润的价格 一 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21.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政策进行宏观调节,主要是调整 ( ) A.利息率 B.贴现率 C.货币发行量 D.税种税率 2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 ) A.平等协商与互相合作的关系 B.互相依赖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C.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D.等价交换互通有无的协作关系 23.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由 ( ) A.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B.价值规律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决定的 24.我国建国初期所实行的赎买办法是改造 ( ) A.个体手工业经济的办法 B.个体农业的办法 C.官僚资本的办法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办法 25.合理的价格体系是要形成合理的 ( ) A.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 B.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 C.政府定价和企业定价 D.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 26.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其最终用途形式来看,形成 ( ) A.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 B.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C.生产性基金和非生产性基金 D.基本建设基金和文教卫生基金 27.价格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主要功能是 j ( ) A.表现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B.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作用 C.防止发生通货膨胀的作用 D.调节杠杆与核算工具的作用 28.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 A.工业部门 B.农业部门 C.商业部门 D.高新技术产业 29.作为消费者的人应当与生活资料的生产 ( ) A.相互促进,快速增长 B.保持相适应的比例关系 C.以递减的速度发展 D.保持非均衡的发展 30.我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是为了 ( ) A.使受援国在经济上依赖我国 B.控制受援国的政治 C.增强受援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 D.倾销我国的商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 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 ) 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诸方面的关系 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 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 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32.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 ( ) A.都不是孤立的一次生产过程 B.都是上一个生产过程的重复和更新 C.都是相互连续和不断进行的 D.都是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过程 E.都是简单再生产过程 33.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资源包括 ( ) A.自然资源 B.劳动资源 C.资本资源 D.科技资源 E.信息资源 34.个别企业的资本家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手段包括 ( ) A.延长工人的工作日 B.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 C.提高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 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E.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 35.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 ( ) A.生产资料 B.消费资料 C.不变资本的价值 D.可变资本的价值 E.剩余价值 36.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是 ( ) A.利润率的高低 B.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C.市场商品的供求状况 D.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E.习惯和法律传统 37.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形式,其主要内容是 ( ) A.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免除关税和限额 B.成员国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和外贸政策 C.建立共同的储备,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 D.建立各种基金,调节成员国某些部门和地区的发展 E.最终目标是使联盟各成员国实现经济一体化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是 ( ) A.按劳分配是以计划分配形式实现 B.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 D.按劳分配以政府为主体实行 E.按劳分配以企业为主体实行 39.改革、发展、稳定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 ( ) A.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B.发展是根本任务 C.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D.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E.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40.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有 ( ) A.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 B.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 C.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D.政府作为社会专政机构所具有的职能 E.政府作为国家保卫者所具有的职能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 12.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怎样形成的? 43.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44.简述资本主义商业剥削的特点。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 0分,共20分) 4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47.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48.怎样认识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P6) 2.D(P13) 3.B(Pis) 4.B(P31) 5.B (P39) 6.c(P48) 7.c(P62) 8.c(P68) 9.A (P74) 10.D(P85) 11.B(P91) 12.A(P106) 13.B(P114) 14.D(P123) 15.c(P136) 16.c(P147) 17.D(P156) 18.D(P160) 19.c(P173) 20.A(P169) 21.D(P185) 22.c(P206) 23.D(P218) 24.D(P226) 25.A(P321) 26.B(P326) 27.D(P349) 28.B(P369) 29.B(P380) 30.C(P400) 1.【解析l社会关系有多种,包括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亲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但它们都受到生产关系的支配、制约和影响。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8.【解析】信息的传递主要是横向的,即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供求信息交流。资源配置的实现过程是通过市场竞争的作用来调节的。即通过市场上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来调节的。而这些机制的运转都以价格涨落这一表现形式得以展现。 11.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即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16.【解析】商业资本家是专门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服务的,其分担产业资本的一部分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这样做,可以节省产业资本家投在流通领域的资本,减少他们的损失。因此,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7. 【解析】价格杠杆具有调节杠杆和核算工具两种作用。价格作为调节杠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提高和降低的变动来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调节商品流通和消费结构,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增强适应市场供需变化的竞争能力。价格作为核算工具,它是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工具,可以考核经济效益的高低,检验商品生产的劳动耗费等等。 二、多项选择题 31.ABCDE (P6) 32. ABC (P29) 33. ABCDE (P66) 34. AB (P92-95) 35. AB (P125) 36. BDE (P152-153) ?37. ABCDE (P203) 38. BCE (P260-261) 39. ABCDE (P292) 40. ABC (P338-339) 32.【解析】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和生产。因此,任何社会生产都不是孤立的一次生产过程,而都是上一个生产过程的重复和更新,’从时间上看都是相互连续和联结不断的。 34.【解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有两个:延长工人的工作日和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 38.【解析】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有三: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约;按劳分配以企业为主体实行。这些特点的存在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40. 【解析】l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作为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其他选项属于政府的政治职能。 三.简答题 41.( P19-20) (1)生产关系首先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2)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或社会生产总过程来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因为从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一般要经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终进入消费,从而形成了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面的关系,这是广义的生产关系,或称生产关系体系。 42.( P52-53)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一方面,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另一方面,是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生产同一种商品,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价值。 43.(P99-100)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不是劳动的价值。因为,劳动不是商品,j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实际上,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2)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是有报酬的,不存在剥削,但工资的现象形态掩盖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44.(P150) (1)商业资本家雇用商业店员从事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却能够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商业店员也同样遭受商业资本家的剥削。(2)商业店员的全部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用来补偿商业资本家支付给商业店员的工资,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实现的剩余价值,除其中一部分用来补偿工资以外的纯粹流通费用外,其余部分则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被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3)商业剥削的特点在于:商业资本家通过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来占有产业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45.(P280-281) (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应积极地和充分地发展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只有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分工的扩大,推动生产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从而提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才能为市场提供日益增多的商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论述题 46. (P118-121)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1)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或一定时期内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2)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价值比流动资本价值的周转要慢得多。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同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自身周转速度的快慢,也影晌着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47.(P184-187) (1)对国家垄断资本的管理与调节。国家直接对国家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进行管理和调节,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来调节整个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2)对部分国有的垄断资本的管理和调节。有两种情况:一是国家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其经营活动是由国家通过计划和政策进行管理和调节;二是私人垄断资本掌握控股权的企业,国家对这种企业经营活动的宏观管理与调节只能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进行。 (3)对私人垄断资本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国家通过财政、信贷和其他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实现对私人垄断资本的调节。 (4)实行“经济计划化”调节社会经济。这种调节手段对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48.(P377-378) 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影响。 (1)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是在原有传统落后的经济基础上,随蓿现代经济的产生而现代经济又相对发达的条件下形成的。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现代经济,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为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提供资金、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 (2)二元经济结构如果长期存在和延续,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差别长期不断扩大,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这会造成传统部门长期落后,限制城市工业和现代经济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拉大,不利 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BC)[DE表述正确但文不对题]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 (ABCE)【D要区分两种情况】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CE)[B的表述含混不清,D明显错] 4、剩余价值: (ABCE)[D牵强附会,未有定论] 5

一、单选题 1.在经济学说发展,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 ) 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 D.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 C.物质资料生产 D.劳动力的支出 3.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 ( ) A.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B.落后于生产力状况 C.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D.超越生产力状况 4.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是 ( )。(2012.1 真题) A.社会方式和自然方式 B.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C.自然方式和市场方式 D.计划方式和行政方式 5.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是在( ) A.原始公社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早期 C.奴隶社会中期 D.奴隶社会末期 6.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经济制度 C.历史文化传统 D.现实国情 7.商品是 ( )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任何社会的劳动产品 C.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D.不要求等价补偿的物品 8. 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 ( ) A.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 B.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C.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9. 通货膨胀是指 ( ) A.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10.一般价值形式是指( )。(2012.7 真题) 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B.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C.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11.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 (2011.7 真题)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12.I(v+△v+m/x)=II(c+△c)是 ( ) 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13.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 )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 D.商品的垄断价格 1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2012.4 真题)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的等级差别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土地的稀缺 15.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 ) A.C+V B.C+V+M C.V+M D.C+M 1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一般情况下 ( ) A.低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B.高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C.等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D.与商品价值总额无关 1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金融资本 B.银行资本 C.工业资本 D.商业资本 18.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灭竞争 B.垄断缓和竞争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和竞争并存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 A.1978年改革开放 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1954年宪法的颁布 2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是( ) A.按资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2.一般来说,第二产业是( )(2011.7 真题) A.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建筑业 C.信息业和房地产业 D.商业和金融业 23.关于农业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起着关键作用 C.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 D.农业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4.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 ) A.保证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25.2012年,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种调节经济的手段属于 ( )手段 A.行政 B.财政 C.经济 D.法律 26.下列各项,不属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 ( ) A.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27.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28.发达国家之间在商品出口上发生冲突属于( )(2011.7 真题) A.生产领域的矛盾 B.贸易领域的矛盾 C.投资领域的矛盾 D.金融领域的矛盾 29.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2012.7 真题) A.从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 B.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从内涵型向外延型转变 D.从效益型向速度型转变 3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二、多选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是可以( ) A.认识它 B.利用它 C.消灭它 D.发现它 E.创造它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是( ) A.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B.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C.经济体制可以脱离经济制度独立地存在和运转 D.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制可以发生变化 E.不同的经济制度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E.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 ) A.延长劳动日 B.增加劳动强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E.提高商品的价格 6.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经济关系的差别在于( ) A.利润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E.利润率模糊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社会资本是 7.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建立统治的途径有( )(2011.7 真题) A.“个人联合” B.金融寡头亲自担任政府要职 C.聘请过去的军政要员到企业任职 D.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E.使自己的代理人担任政府机关要职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 )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是指被市场承认的劳动量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9.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变动的总趋势是 ( ) A、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 B.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C.第三产业的结构逐渐下降 D.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E、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数量迅速增加 10. 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关系的特征是 ( ) A.敌对的 B.具有相互依赖性 C.仍具有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性质 D.融合的性质 E.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 三、简答题 1.简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2.简述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作用的二重性。 3.价值是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4.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5.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1.论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含义及其关系。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个人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有何影响?应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知识点:导论难度:22、答案:C知识点:导论难度:33、答案:C知识点:导论难度:34、答案:B知识点:第1章难度:35、答案:D知识点:第1章难度:36、答案:A知识点:第1章难度:37、答案:A知识点:第2章难度:28、答案:C知识点:第2章难度:49、答案:D知识点:第3章难度:310、答案:C知识点:第3章难度:311、答案:A知识点:第4章难度:312、答案:C知识点:第5章难度:313、答案:C知识点:第5章难度:3解析: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社会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价值也就转变为生产价格。故答案为C。 14、答案:B知识点:第5章难度:215、答案:C知识点:第4章难度:316、答案:B知识点:第5章难度:517、答案:A知识点:第6章难度:418、答案:D知识点:第6章难度:219、答案:A知识点:第7章难度:220、答案:C知识点:第7章难度:321、答案:C知识点:第7章难度:322、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323、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324、答案:A知识点:第9章难度:225、答案:C知识点:第9章难度:326、答案:D知识点:第10章难度:227、答案:A知识点:第11章难度:228、答案:B知识点:第11章难度:229、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230、答案:B知识点:第12章难度 二、多选题 1、答案:ABD知识点:导论难度:22、答案:ABDE知识点:第1章论难度:53、答案:ABD知识点:第2章难度:34、答案:BCE知识点:第3章难度:35、答案:AB知识点:第4章难度:36、答案:BCE知识点:第5章难度:47、答案:ABCDE知识点:第6章难度:48、答案:ABCD知识点:第7章难度:49、答案:ABD知识点:第8章难度:310、答案:BCE知识点:第11章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⑴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⑵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另一方面,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⑶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 知识点:第2章难度:32、答案: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1)信用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信用可以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促进企业规模扩大;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约流通费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国家可以通过信用工具调控国民经济运行。(2)信用也加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在: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出发生产过剩危机;还会引发信用危机,如果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不能得到偿还,就会导致商业信用减少,从而银行无法收回贷款,造成信用危机;信用刺激投机,引发经济秩序混乱。 知识点:第3章难度:43、答案:(1)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的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现在,商品不再以价值为标准出售,而是以生产成本加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3)生产价格的形成,实际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部门平均分配的结果。 知识点:第5章难度:54、答案:(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比上年总量的增长比例,反映的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只要经济总量增加了,也就实现了经济增长。(2)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质量的提高。(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包含着比经济增长更广泛的内容。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能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有经济增长但是没有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第8章难度:45、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非歧视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等条款。(2)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缔约国可以保护本国某些产业,但保护的手段必须是透明的;二是各缔约国的贸易法规、政策、措施应是充分透明的。(3)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原则(4)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各成员的贸易条款,在特定情况下成员可以采取例外和保障措施,即不承担或不履行已的义务。 知识点:第10章难度:3四、论述题1、答案:(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方式来实现的。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也受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因此,资本积聚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被资本集中突破。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存在的若干规模较小的资本,通过吞并或联合,合并为较大的资本。(2)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关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有着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资本积聚的增长能够促进资本集中的发展,而资本集中也能加速资本积聚。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也有重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不同,限制二者增长的因素不同,二者增长速度不同。 知识点:第4章难度:32、答案:(1)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权利和机会平等。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个人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应以所依据的分配尺度来确定,收入应与决定收入的尺度相对应。(2)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又存在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实行,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但也造成了个人收入差距。任个人收入差距发展逐步扩大,会使公平和效率走向极度失衡,影响经济的发展。允许适度差距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3)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次分配要更加重视公平,避免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知识点:第4章难度:33、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外部给各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威胁和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引进外资不当,可能会使本国产业政策受到冲击。而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失去了主动权。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使一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受到损害。第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市场更加统一、开放,但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又会使金融危机在国际间迅速传播和扩大。第四,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扩散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使各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增加。第五,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加强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而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是以各主权国家让渡部分经济权力为前提的,这又会使各国政府调控本国经济的能力因此而弱化。(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做到:第一,增强经济实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性的国家间经济合作。第三,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立国家层次的经济安全预警及重大冲突处置机制,就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

政治经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书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BC)[DE表述正确但文不对题]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 (ABCE)【D要区分两种情况】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CE)[B的表述含混不清,D明显错] 4、剩余价值: (ABCE)[D牵强附会,未有定论] 5

加~~2秋~~9,各个地的发~~6自~~4考~~1,自己的鞋考~~2试~~6答~~1,知道是紧在哪儿。案~~6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

其实4月的考试跟1月的考试一点关系也没有,不要指望4月考试会有1月考试的题目.所以1月的试题你做不做都行.

网上永远查不到,现在成绩没出来哪儿都查不到

哈~兄弟我看这个问题还是你的思想问题啊~端正态度吧~象楼上说的背书才是最实际的啊!

前些年,美国有一部风靡一时的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在这部电影里,卡通人物和“大活人”同时出演。你说它是什么电影呢?是卡通片还是传统的电影?似乎很难界定。但这种拍摄手法的效果特别好,观众很喜欢,于是,从那时起,卡通穿插真人成了一种很时尚的电影拍摄手法。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在创新产生之前,人们认为旧的东西乃是天经地义;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人们会发现:新东西是如此简单和美丽。 这种“嫁接式”的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听过某相声演员模仿单田芳说评书的风格播天气预报,也挺生动新颖的。当他绘声绘色地说到:“呜……,从西伯利亚刮过来一股,寒流!”的时候,那效果就是比四平八稳的天气预报播音员要来得好。 我以前在学校里上经济学课的时候,当遇到那些味同嚼蜡的单元时,也曾经异想天开:要是用漫画或者寓言来讲述经济学的道理,那该多好啊!后来,还真的见过一些不错的经济学科普读物。比如,记得在1985年时,看过张五常的《卖桔者言》。张老师(又一个张老师,哈哈!)用大马哈鱼的例子,来说明科斯定理。还有,在詹小洪主编的《经济学家茶座》里,也经常可以见到通俗易懂的好文章。 可惜,大部分教科书以及经济学的文章著述,都习惯于“端著”。这似乎是为了印证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一个普遍的误区是:谁要是把科学弄得让群众喜闻乐见一点儿,谁让通往科学的道路稍微能够走得顺一点,谁就不能称之为科学。我们现在学的经济学、或者叫西方经济学(巨集观和微观),其理论框架早在100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搭建完成了。后来的发展和创新,也是在原有的脉络上做出一些延展。因此,现在再来讲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工作就是介绍和诠释已有的理论成果而非做出什么新贡献。既然这样,何不把诠释的工作做得更人性化一点呢?在这方面,张世贤老师就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他自己是经济学博士,按照小人之心(比如我自己)来度君子之腹,越把经济学弄得高深莫测,才越能显得经济学博士的不一般,张老师显然不这么想。他用幽默的文笔、巧妙的比喻来告诉读者:经济学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并不神秘,而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实用的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张世贤老师的《经济学演义》,用了大量的三国的典故,这就使这本科普性质的读物,增加了很强的趣味性。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可能是中国传播最广的文学作品了。即使是贩夫走卒,也都津津乐道。所以,张老师选择三国演义作为虚拟人物和事件的来源,可谓独具匠心。使人们读起来更加产生“无厘头”式的幽默效果,也就拉近了经济学理论和普罗大众的距离。比如,同样是阐述科斯定理,张五常用的例子是北美哈德逊河的大马哈鱼来说明,而张世贤老师则拿司马懿和诸葛亮共用汉江来“说事儿”,后者无疑离我们中国的读者更近。 如果你想轻松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建议你读张世贤老师的这本《经济学演义》。你大可不必正襟危坐、煞有介事,只需在茶余饭后想起来时随手翻阅,就可以教会你很多有用的知识,使你产生很多感悟

远播网高考频道为广大外贸报关员学习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务,其中有海量资料、历年真题题库、模拟试卷、考试线上系统测试、远端教育直播现场、完善的资讯类等所有比较全面的资讯,尽请您到“远播网报关员”频道去看看,经常关注此网站你会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你要看学校的安排。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法学 与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关系

你可以买一本新的辅导书,后面都有再说也不考这一科了

经济学的话要考数三

全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都不是开卷考的,这个具体可以咨询你所报考的学校和教育部门。

1)资本主义工资及其本质: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工人的劳动,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现象方面,工资却表现为劳动的的价值或价格,因此,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一旦采取工资的形式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似乎工人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有报酬。 2)资本主义工资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3)工资水平: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 所得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能实际买到的生活资 料和服务的数量。它能确切地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既有联络,又有区别。在物价及其它有关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是一致的。 但是, 由于受物价水平、 服务费用、 税收负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者的变动又往往是不一致的。

2016年10月自考公共课《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政治经济学自考历年真题汇总答案

自考历年真题及答案可以百度文库里查找没考过的肯定是没有答案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你也可以追问

人家这都是钱的东西你以为自己是谁别人会送给你?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的教材内容老旧,大学语文自考教材内容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原理课本最新版本是第几年的?新世纪进入保卫资本论时代!如何能够落伍,正在大踏步前进!!政治经济学十大经典著作最新推荐1,马克思《资本论》2,恩格斯《反杜林论》3,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5,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6,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7,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8,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9,李达《经济学大纲》10,许光伟《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经济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专业都是政治经济学,并试图在未来继续从事政治经济学教研工作的往下看:如何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当然不会没有困难,特别是对一些学理科的同学困难会些。但只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付出艰苦劳动,刻苦钻研,并在学习中注意方法,是完全能够学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要旨主要有三点:第一,基本原理要把牢。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内容,是判别有没有学好的首要标准。掌握基本内容,要牢固地准确地掌握各章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不是提倡大家去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而是门槛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掌握其精神实质。比如,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概念虽一字之差,可它的内涵却不同,假如分不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就无法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应该说,对事物有了解知真解,记住它就比较容易。单纯的死记硬背要不得,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是非常必要的。掌握基本内容,包括门槛理解各个概念、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有严密完整体系的社会科学,每个原理都是整个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一个方面反映人们的经济关系及其运动;各个原理之间互相联系,按一定逻辑顺序形成理论体系,从总体上反映人们经济关系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因此,学习时要把各个原理联系起来思考,弄清章与长、节与界、问题与问题之间怎样一环扣一环密切联系着,这样酒吧原理小花了,融会贯通了。第二,提纲挚领抓主线。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主线。剩余价值理论和它的基础劳动价值理论当然是首先要着重掌握的,特别要从劳动二重性说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用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其目的是增加绝对的或相对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既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又是扩大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在循环的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要求,销售阶段实现包含了剩余价值的资本价值。循环能否完成意味着剩余价值能否实现;资本周转快慢意味着一定时期内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多寡。社会总资本流通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和按价值全部实现必须有的各种比例。资本运动的总过程中包括着剩余价值的分配,他采取了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资本追逐剩余价值过程中各种矛盾集中爆发时就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危机加速了资本集中和加剧了基本矛盾,促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的目的都在于保证垄断高额利润??剩余价值在垄断要求下的具体化。第三,联系实际学和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和原理,都是对客观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科学说明。结合实际学,才能对原理掌握得深刻具体,同时,把所学原理用于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才是学习的最根本目的。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课程内容学习同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经济问题结合起来,特别要重视联系现阶段我国和世界的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来深入研究、加深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参考资料1、十六大文件。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二卷4、伍柏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版6、《列宁选集》中文第三版第二卷7、伊藤诚著尚晶晶主译《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3月版8、徐茂魁杨达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疑难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9、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学材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版10、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11、徐茂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萨社2003年1月版12、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6月版————据说要写个利益相关:这可能是知乎上和我所学最为相关的一个问题了,马上要开始找工作了,现在似乎是个好时候总结一下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虽然我知道中国可能真的想要学这个的人似乎真的很少了。不过若是这能帮到某些同学那是最好了。另外政治经济学流派繁多,方向各异,个人写来不免会有门户之见。这篇答案主要是写给想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同学的,假如只是想要系统了解,可以酌情看看前几个步骤。入门阶段:学习之初肯定是要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这里非常不推荐刚开始学习就看原著,就像刚开始学微观经济学不能靠马歇尔和瓦尔拉斯的书一样。这个阶段,肯定要选择那些能够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用尽量简短的篇幅、尽量系统的方式阐述给大家的教学材料。个人推荐徐禾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这本书很有来头,当年六七十年的时候,集合了许多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大牛合作了这本书,这个合作不像现在这样你写点我写点,而是一个编写组坐在一起十年磨一剑。整本书其实是《资本论》的一个缩编,试图用最有条理的方式把资本论三卷的最重要的论点用尽可能浅显的语言描述出来。尽管时代所限,书里夹杂着对刘少奇们的相当文革式的批判,但是书本身并不会因此失色。三十年后,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了这本著作,更多人认为里面老旧的内容是不是可以改改,然而最终人大政经的老师们决定一字不易,表达对这本著作的尊敬。我当时买了三本,别人送了三本,每当有同学向我咨询,我就送一本给他。另外,除了中国人的教学材料,我觉得西方学者的教学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鲍尔斯和金蒂斯合作的《理解资本主义》,坐着本身是当年北美政治经济学研究者中的领军人物,他们不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于更多基本原理持批评态度,但是也正因如此,他们的书内容更加灵活,我当时已经学了很久政治经济学才开始看这本书,当时对于其内容体例感到耳目一新,尤其是美国人的初级教学材料、事例、故事特别多,这本书尤甚,看起来绝不会无聊。拓展阶段:入门阶段就算是补齐了基础知识,差不多对应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初级宏微观原理内容,现在可以看一点稍微深入一点的书了。保罗·斯威齐的《资本主义发展论》在北美的一些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校里更多时候都被作为基础性的教学材料或者重要的阅读资料。书籍并不像前面两本书那样完全是教学材料,而是带有一些当时研究性见解的专著。书籍对价值理论、转形问题、危机理论、国家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等问题都有更多涉及,今天看来也仍有启发。曼德尔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比于上一本书,年代晚了二三十年,内容更全面了,曼德尔那种特有的事无巨细的叙述方式让这本书看起来有点啰嗦,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和曼德尔本人的丰富学识,使得这本书知识性很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的第一章,当时为了论述唯物主义原理,引用大量人类学和考古学成果,刚开始看的时候都要烦死了,现在再回头看,觉得非常有用。谢尔曼《激进政治经济学基础》,国内对这本书的评介很少,但是个人非常喜爱。相比于上一本,又晚了几年,北美政治经济学研究者的经典风格,篇幅不长,不过水分很少。这个阶段已经要为未来的研究做一些准备了,要做研究光有原理、理论不行,还得有点方法的准备。建议没有计量经济学基础的同学学点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现在利用计量的研究正在日渐增多,一定要学一学。另外,最好学一下投入产出分析,这现在是政治经济学领域最靠谱的工具,会这个能够使得你的研究事半功倍。当然,相应的,线性代数之类的也要学好,不仅投入产出要用,下一个阶段更多东西都用。当然,有余力,多学点数学还是有备无患的,毕竟真的要开始出成果的时候再学数学肯定来不及,除了微积分概率统计这些必学的,学点动态优化啊,常微分方程啊什么的将来建模蛮有用的。现在日本人写的东西好多都因为数学太难的缘故我看不懂,近世代数啥的完全不明白,颇为神伤。进阶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跟着老师做点研究了,也要开始看一些前沿的论文了。我有一位老师曾经建议博士生入学第一年把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SSCI上的20年来所有的文章的摘要都先看一遍,然后再找一个感兴趣的方向钻研下去,这个方法,说实话我没试过,但是个人感觉即便不都看,多看些是非常必要的。所以,罗列一下重要的政治经济学期刊吧:ReviewofRadicalPoliticalEconomics,这本书没啥可说的,没有比他更重要的期刊了,建议多看。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不是专门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但是刊登更多政治经济学和后凯恩斯学派的文章,文章质量很高。Capital&Class,Science&Society和RRPE并列政经三个最重要的期刊应该没啥问题。另外斯威齐的MonthlyReview文章都短,结论直接,适合刚开始看文献的英文阅读不太快的同学。其他的更多期刊如RIPE,NewPoliticalEconomy等等也都是很好的期刊,其他的就都是非综合性的单一领域的期刊了,慢慢看看自然就找到了。顺着文章去找进一步的书籍是最好的了。请问一下自考的教材是不是一直不变?每期的考试内容变化大不?自考教材并不是一直不变,尤其是政治类的教材,会根据时事发生变动;通常变化为微调,楼主如果已经有去年的教材了,可以在出新教材后,去当地图书大厦翻看一下,如果发现变动不大,就不需要买新的了;另一种就是关注当地自考网站,通常如果某门课程教材变动较大的话,会单独发公告通知的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还是成人高考?自考是分专业的,要是历年真题网上有的是

自考政治经济学历年真题汇总答案

1.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贸易顺差问题3.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而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年诶资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作用;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第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3.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4.经济规律:是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5.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6.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确良内在的、特有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C.生产资料D.生产力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生产力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3.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A.产品归谁所有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D)A.人们不能认识它B.人们不能利用它C.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D)A.社会运动的规律B.生产力运动的规律C.自然规律D.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7.商品是(A)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直接满足生产者需要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直接以税收形式上缴的劳动产品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B)A.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B.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10.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B)A.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B.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C.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D.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B)A.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剩余劳动时间决定的1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B.没有关系C.在一定条件下按相同方向变化13.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A)A.使用价值量越多B.商品价值总量越小C.商品价值总量越大D.使用价值量越少14.货币的本质是(D)A.纸币B.铸币C.特殊商品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B)A.价格等于价值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高于价值D.价格低于价值16.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C)A.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C.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D.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17.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B)A.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B.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18.社会分工是指(A)A.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B.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D.企业内部的分工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BC)A.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E.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B)A.生产资料B.劳动力C.经济基础D.生产关系E.生产方式4.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C)A.使用价值B.生产价格C.价值D.交换价值E.价格5.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C)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6.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BD)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复杂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7.商品的价值量与(BC)A.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B.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劳动生产率成正比E.劳动生产率无关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BC)A.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D.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E.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9.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ABDE)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等价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10.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DE)A.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D.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E.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1.货币的职能有(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12.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D)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会的产业结构C.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E.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13.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ABC)A.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B.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C.产品的社会化D.生产资料占用的社会化E.消费资料使用的社会化14.从历史上看,分工有三种,即(ABC)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个别分工D.家庭分工E.集体分工六、简答题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4)经济规律的特点: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和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待售的商品价格水平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答:(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2)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2)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而支配这些规律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全过程的是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因此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3)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七、论述题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单个企业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答:(1)商品的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由于总价值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变小。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面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2.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影响?3.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4.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和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2009年04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 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 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 B.生产工具C.容器 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 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C)A.农业和工业 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 D.工业和服务业[color=Red]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color][color=Red]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color][color=Red]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color]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B)A.私人劳动 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 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 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旧价值的时间 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D)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 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C)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 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 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 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 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C)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 B.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A)A.利润率和零之间 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A)A.竞争目的相同 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 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 B.银行C.商业企业 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 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D)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 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时期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 B.直接触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C)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D)A.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 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 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 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 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A)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 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 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 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 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 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在经济学说史上出现过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西斯蒙第 B.普鲁东C.马尔萨斯 D.萨伊E.巴师夏32.任何社会再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 D.价值再生产E.生产关系再生产3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其特点是()A.雇佣工人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 B.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D.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E.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34.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 D.固定资本E.生产资本35.职能资本包括()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E.虚拟资本36.国家直接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特征是()A.投资额巨大 B.资本投入周期短C.风险大 D.风险小E.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十分必要37.战后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包括()A.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B.国际经济协议C.地区性经济集团 D.八国首脑会议E.经济政治联合体3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对外经济政策 D.收入政策E.产业政策39.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A.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B.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C.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D.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E.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4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答案:(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3)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是各种社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共性。(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42.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答案:(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43.简述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答案:(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赢利或亏本的标志。(3)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44.简述资本全球化的根源。答案: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45.简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答案: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b]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b]的关系。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所必需的。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挖掘本国的一切潜力;离开本国人民的努力,一味依赖外国,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我国是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更有必要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这样可以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盲目地排斥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冲锋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当然如果片面地夸大对外经济的作用,不把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力量的基础上,单纯以来外力,迷信外国,是十分有害的。只有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本国的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总体小康的特征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答案: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4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考前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 A.威廉·配第 B.马尔萨斯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生产力所体现出的关系是( ) 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B.产品交换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产品消费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 D.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4.商品经济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 )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小商品经济 6.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 )(2011.07真题) A.市场中介组织 B.微观经济主体 C.中央政府 D.地方政府 7.商品的二因素是 ( ) A.价值与价值量 B.使用价值与效用 C.价值与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与价值 8.一般情况下,对空气、阳光而言,( ) A.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 B.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 C.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9.政治经济学中劳动的二重性是 ( ) A .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D.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10.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2012.4 真题) A.必须是金属货币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2.因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贬值称为 ( )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物质磨损 D.自然磨损 13.利润在本质上是 (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14.下列不属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是 ( ) A.I(v+△v+m/x)=II(c+△c) B.I(c+v+m)=I(c+△c)+II(c+△c) C.II(c+v+m)=I(v+m)+II(v+m) D.II(c+v+m)= I(v+△v+m/x)+ II(v+△v+m/x) 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 16.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7.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 )(2012.4 真题) A.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C.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率 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18.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 (2012.1 真题) A.工业资本的统治 B.金融资本的统治 C.产业资本的统治 D.商业资本的统治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2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分配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平均主义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1.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2011.7 真题) A.股份制经济 B.外资经济 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2. 下列行业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 A.建筑业 B.服装业 C.畜牧业 D.制造业 23.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增长等于经济发展 B.经济增长包含了经济发展 C.经济增长未必会带来经济发展 D.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 24.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消除收入差距 B.刺激消费需求 C.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D.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主要运用 (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 2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不包括下列那个选项 ( ) A.商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2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95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2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关于这一问题的表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9.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30.实行对外开放是 (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 二、多选题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 ( ) A.人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经济基础 E.生产关系 2.一般情况下,制约经济体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 A.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历史文化传统 D.执政党意志 E.现实国情 3.商品的价值是 (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B.是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表现 C.体现在物上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D.商品的自然属性 E.商品的社会属性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总公式,主要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E.概括了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 )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B.个别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 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E.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8.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 )(2012.4 真题) 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 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9.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包括 ( ) A.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B.扩大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C.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D.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 E.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1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有( ) A.对外贸易 B.利用外资 C.引进技术 D.发展国际旅游业 E.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 三、简答题 1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3.简述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5.简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 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3.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C 知识点:导论 难度:4 3、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3 4、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5、答案:C 知识点:第1章 难度:4 6、答案:B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7、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2 8、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9、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10、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11、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 12、答案:B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3、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4、答案:C 知识点:第5章 难度:3 15、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6、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7、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18、答案:B 知识点:第6章 难度:3 19、答案:C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0、答案: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21、答案:D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2、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3、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4、答案:C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5、答案:D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6、答案:A 知识点:第9章 难度:2 27、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2 28、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3 29、答案:A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2 30、答案:A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2 二、多选题 1、答案:ABC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ABCE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3、答案:ACE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4、答案:BCE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5、答案:C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4 6、答案:ABCE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7、答案:A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8、答案:ABCDE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9、答案:ABCD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3 10、答案:ABCDE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3)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就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这二重属性。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2、答案:(1)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这就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2)竞争的手段通过资本的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或是原有企业转产利润率高的产品。竞争的结果是使各部门的利润率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3)平均利润的形成不是各部门利润的简单平均,它只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3、答案: 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这一基本矛盾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经济表现:A.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B.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第6章 难度:4 4、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5、答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切实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依靠物质要素的增加。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四、论述题 1、答案:(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笼统地讲劳动创造价值,既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劳动既制造使用价值又形成价值,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生产商品的各种不同劳动可以进行比较。马克思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中的正确部分,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把劳动价值学说置于科学的、牢固的基础之上。(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进而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 知识点:第2章 难度:5 2、答案:(1)三种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靠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二,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三,超额剩余价值是在个别企业率先提高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⑵ 三种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剥削剩余劳动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反过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排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可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新的可能。第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形成的途径或方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因为相对剩余价值正是在各个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个别企业首先提高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在竞争中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后,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为一般生产条件,其个别价值已等于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部门的所有企业都能够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第三,超额剩余价值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知识点:第4章 难度:5 3、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这为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效解决了自身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宽了发展的空间。第三,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更加便利地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第四,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3)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波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第二,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享尽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而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不多,甚至造成原有发展的破坏。第三,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由于发达国家控制着协调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扩张,也使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受到冲击和挑战。第四,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开采过度、浪费严重、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这些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4

自考政治经济学历年真题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3.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4.经济规律:是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5.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6.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确良内在的、特有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C.生产资料D.生产力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生产力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3.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A.产品归谁所有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D)A.人们不能认识它B.人们不能利用它C.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D)A.社会运动的规律B.生产力运动的规律C.自然规律D.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7.商品是(A)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直接满足生产者需要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直接以税收形式上缴的劳动产品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B)A.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B.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10.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B)A.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B.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C.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D.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B)A.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剩余劳动时间决定的1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B.没有关系C.在一定条件下按相同方向变化13.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A)A.使用价值量越多B.商品价值总量越小C.商品价值总量越大D.使用价值量越少14.货币的本质是(D)A.纸币B.铸币C.特殊商品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B)A.价格等于价值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高于价值D.价格低于价值16.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C)A.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C.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D.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17.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B)A.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B.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18.社会分工是指(A)A.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B.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D.企业内部的分工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BC)A.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E.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B)A.生产资料B.劳动力C.经济基础D.生产关系E.生产方式4.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C)A.使用价值B.生产价格C.价值D.交换价值E.价格5.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C)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6.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BD)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复杂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7.商品的价值量与(BC)A.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B.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劳动生产率成正比E.劳动生产率无关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BC)A.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D.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E.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9.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ABDE)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等价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10.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DE)A.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D.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E.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1.货币的职能有(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12.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D)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会的产业结构C.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E.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13.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ABC)A.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B.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C.产品的社会化D.生产资料占用的社会化E.消费资料使用的社会化14.从历史上看,分工有三种,即(ABC)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个别分工D.家庭分工E.集体分工六、简答题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4)经济规律的特点: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和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待售的商品价格水平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答:(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2)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2)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而支配这些规律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全过程的是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因此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3)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七、论述题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单个企业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答:(1)商品的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由于总价值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变小。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面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2.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影响?3.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4.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和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2009年04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 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 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 B.生产工具C.容器 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 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C)A.农业和工业 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 D.工业和服务业[color=Red]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color][color=Red]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color][color=Red]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color]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B)A.私人劳动 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 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 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旧价值的时间 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D)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 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C)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 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 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 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 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C)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 B.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A)A.利润率和零之间 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A)A.竞争目的相同 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 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 B.银行C.商业企业 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 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D)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 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时期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 B.直接触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C)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D)A.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 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 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 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 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A)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 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 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 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 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 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在经济学说史上出现过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西斯蒙第 B.普鲁东C.马尔萨斯 D.萨伊E.巴师夏32.任何社会再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 D.价值再生产E.生产关系再生产3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其特点是()A.雇佣工人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 B.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D.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E.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34.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 D.固定资本E.生产资本35.职能资本包括()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E.虚拟资本36.国家直接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特征是()A.投资额巨大 B.资本投入周期短C.风险大 D.风险小E.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十分必要37.战后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包括()A.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B.国际经济协议C.地区性经济集团 D.八国首脑会议E.经济政治联合体3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对外经济政策 D.收入政策E.产业政策39.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A.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B.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C.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D.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E.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4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答案:(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3)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是各种社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共性。(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42.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答案:(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43.简述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答案:(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赢利或亏本的标志。(3)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44.简述资本全球化的根源。答案: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45.简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答案: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b]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b]的关系。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所必需的。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挖掘本国的一切潜力;离开本国人民的努力,一味依赖外国,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我国是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更有必要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这样可以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盲目地排斥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冲锋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当然如果片面地夸大对外经济的作用,不把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力量的基础上,单纯以来外力,迷信外国,是十分有害的。只有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本国的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总体小康的特征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答案: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第十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1、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垄断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着必要性: 首先,大量的货币资本由于本部门垄断的形成而不利于继续大量追加投资。 其次,资本投放的场所是输出国外。 3、资本输出的形式 (1)从资本形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它是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银行和企业,把货币资本贷给外国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另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是一种直接的输出。 (2)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基础。 5、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及垄断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 6、大量资本输出对输出国来说,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首先,由于资本输出给输出国带来巨额的利润,这就使输出国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人数大大增长,进而使资本输出国成为“食利国” 其次,大量的资本输出到国外,这些资本不能用于本国进行生产经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 7、对输出国的影响主要是: 资本输出到经济落后国家,一方面会促使其自然经济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掠夺性,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输入国的经济,使得资本输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8、国际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 9、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垄断达到了更高的程度。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其中国际卡特尔一直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后,国际垄断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卡特尔的作用下降,代之而起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11、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它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 12、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 (1)旧殖民主义是通过赤**的军事侵略,直接控制殖民地附属国。 (2)新殖民主义则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继续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 13、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的手法很多,主要是: (1)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援”国的政治经济。 (2)还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商品销售市场。 (3)此外,还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利用自己在先进科学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技术转让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敲诈勒索等等。 14、新殖民主义不外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手法,其实质同旧殖民主义是一样的。 15、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17、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18、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其根本原因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 (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19、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单选题) 20、生产的全球化是随得新科学技术发展,一系列高新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合作的趋势。

一、单选题 1.在经济学说发展,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 ) 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 D.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 C.物质资料生产 D.劳动力的支出 3.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 ( ) A.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B.落后于生产力状况 C.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D.超越生产力状况 4.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是 ( )。(2012.1 真题) A.社会方式和自然方式 B.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C.自然方式和市场方式 D.计划方式和行政方式 5.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是在( ) A.原始公社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早期 C.奴隶社会中期 D.奴隶社会末期 6.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经济制度 C.历史文化传统 D.现实国情 7.商品是 ( )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任何社会的劳动产品 C.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D.不要求等价补偿的物品 8. 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 ( ) A.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 B.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C.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9. 通货膨胀是指 ( ) A.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10.一般价值形式是指( )。(2012.7 真题) 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B.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C.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11.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 (2011.7 真题)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12.I(v+△v+m/x)=II(c+△c)是 ( ) 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13.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 )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 D.商品的垄断价格 1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2012.4 真题)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的等级差别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土地的稀缺 15.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 ) A.C+V B.C+V+M C.V+M D.C+M 1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一般情况下 ( ) A.低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B.高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C.等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D.与商品价值总额无关 1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金融资本 B.银行资本 C.工业资本 D.商业资本 18.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灭竞争 B.垄断缓和竞争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和竞争并存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 A.1978年改革开放 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1954年宪法的颁布 2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是( ) A.按资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2.一般来说,第二产业是( )(2011.7 真题) A.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建筑业 C.信息业和房地产业 D.商业和金融业 23.关于农业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起着关键作用 C.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 D.农业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4.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 ) A.保证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25.2012年,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种调节经济的手段属于 ( )手段 A.行政 B.财政 C.经济 D.法律 26.下列各项,不属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 ( ) A.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27.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28.发达国家之间在商品出口上发生冲突属于( )(2011.7 真题) A.生产领域的矛盾 B.贸易领域的矛盾 C.投资领域的矛盾 D.金融领域的矛盾 29.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2012.7 真题) A.从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 B.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从内涵型向外延型转变 D.从效益型向速度型转变 3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二、多选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是可以( ) A.认识它 B.利用它 C.消灭它 D.发现它 E.创造它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是( ) A.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B.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C.经济体制可以脱离经济制度独立地存在和运转 D.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制可以发生变化 E.不同的经济制度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E.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 ) A.延长劳动日 B.增加劳动强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E.提高商品的价格 6.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经济关系的差别在于( ) A.利润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E.利润率模糊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社会资本是 7.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建立统治的途径有( )(2011.7 真题) A.“个人联合” B.金融寡头亲自担任政府要职 C.聘请过去的军政要员到企业任职 D.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E.使自己的代理人担任政府机关要职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 )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是指被市场承认的劳动量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9.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变动的总趋势是 ( ) A、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 B.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C.第三产业的结构逐渐下降 D.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E、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数量迅速增加 10. 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关系的特征是 ( ) A.敌对的 B.具有相互依赖性 C.仍具有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性质 D.融合的性质 E.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 三、简答题 1.简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2.简述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作用的二重性。 3.价值是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4.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5.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1.论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含义及其关系。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个人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有何影响?应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知识点:导论难度:22、答案:C知识点:导论难度:33、答案:C知识点:导论难度:34、答案:B知识点:第1章难度:35、答案:D知识点:第1章难度:36、答案:A知识点:第1章难度:37、答案:A知识点:第2章难度:28、答案:C知识点:第2章难度:49、答案:D知识点:第3章难度:310、答案:C知识点:第3章难度:311、答案:A知识点:第4章难度:312、答案:C知识点:第5章难度:313、答案:C知识点:第5章难度:3解析: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社会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价值也就转变为生产价格。故答案为C。 14、答案:B知识点:第5章难度:215、答案:C知识点:第4章难度:316、答案:B知识点:第5章难度:517、答案:A知识点:第6章难度:418、答案:D知识点:第6章难度:219、答案:A知识点:第7章难度:220、答案:C知识点:第7章难度:321、答案:C知识点:第7章难度:322、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323、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324、答案:A知识点:第9章难度:225、答案:C知识点:第9章难度:326、答案:D知识点:第10章难度:227、答案:A知识点:第11章难度:228、答案:B知识点:第11章难度:229、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230、答案:B知识点:第12章难度 二、多选题 1、答案:ABD知识点:导论难度:22、答案:ABDE知识点:第1章论难度:53、答案:ABD知识点:第2章难度:34、答案:BCE知识点:第3章难度:35、答案:AB知识点:第4章难度:36、答案:BCE知识点:第5章难度:47、答案:ABCDE知识点:第6章难度:48、答案:ABCD知识点:第7章难度:49、答案:ABD知识点:第8章难度:310、答案:BCE知识点:第11章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⑴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⑵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另一方面,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⑶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 知识点:第2章难度:32、答案: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1)信用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信用可以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促进企业规模扩大;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约流通费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国家可以通过信用工具调控国民经济运行。(2)信用也加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在: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出发生产过剩危机;还会引发信用危机,如果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不能得到偿还,就会导致商业信用减少,从而银行无法收回贷款,造成信用危机;信用刺激投机,引发经济秩序混乱。 知识点:第3章难度:43、答案:(1)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的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现在,商品不再以价值为标准出售,而是以生产成本加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3)生产价格的形成,实际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部门平均分配的结果。 知识点:第5章难度:54、答案:(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比上年总量的增长比例,反映的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只要经济总量增加了,也就实现了经济增长。(2)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质量的提高。(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包含着比经济增长更广泛的内容。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能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有经济增长但是没有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第8章难度:45、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非歧视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等条款。(2)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缔约国可以保护本国某些产业,但保护的手段必须是透明的;二是各缔约国的贸易法规、政策、措施应是充分透明的。(3)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原则(4)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各成员的贸易条款,在特定情况下成员可以采取例外和保障措施,即不承担或不履行已的义务。 知识点:第10章难度:3四、论述题1、答案:(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方式来实现的。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也受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因此,资本积聚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被资本集中突破。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存在的若干规模较小的资本,通过吞并或联合,合并为较大的资本。(2)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关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有着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资本积聚的增长能够促进资本集中的发展,而资本集中也能加速资本积聚。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也有重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不同,限制二者增长的因素不同,二者增长速度不同。 知识点:第4章难度:32、答案:(1)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权利和机会平等。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个人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应以所依据的分配尺度来确定,收入应与决定收入的尺度相对应。(2)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又存在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实行,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但也造成了个人收入差距。任个人收入差距发展逐步扩大,会使公平和效率走向极度失衡,影响经济的发展。允许适度差距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3)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次分配要更加重视公平,避免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知识点:第4章难度:33、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外部给各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威胁和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引进外资不当,可能会使本国产业政策受到冲击。而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失去了主动权。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使一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受到损害。第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市场更加统一、开放,但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又会使金融危机在国际间迅速传播和扩大。第四,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扩散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使各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增加。第五,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加强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而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是以各主权国家让渡部分经济权力为前提的,这又会使各国政府调控本国经济的能力因此而弱化。(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做到:第一,增强经济实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性的国家间经济合作。第三,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立国家层次的经济安全预警及重大冲突处置机制,就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BC)[DE表述正确但文不对题]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 (ABCE)【D要区分两种情况】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CE)[B的表述含混不清,D明显错] 4、剩余价值: (ABCE)[D牵强附会,未有定论] 5

  • 索引序列
  • 自考政治经济学真题及答案汇总
  • 政治经济学自考真题及答案汇总书
  • 政治经济学自考历年真题汇总答案
  • 自考政治经济学历年真题汇总答案
  • 自考政治经济学历年真题答案汇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