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公共管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公共管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公共管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吉林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参考书目 120202企业管理:“管理学”多编辑器(星期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红叶编辑器,按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第三版。 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学校的招生专业目录

1.c2.b 目的决定目标3.a4.母鸡5.d效率是正确的做事,反映投入至产出的过程,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6.a他们二者的关系有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7.c8.c9.a10.d

选社会化要点提示: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管理的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公共管理的特征: 1.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 政府组织与其它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 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 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 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 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 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 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二、公共管理的演进历程 从历史的角度看,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性的行政改革运动即“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开始,公共管理发展的趋势是政府管理的公共政策化和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三、公共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融会了现代经济学、政治学、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公共管理学提供了一种当代公共管理的新模式,可以概括为: (1) 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2) 把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中来,实现政府与社会之间以及政府内部的公共管理(服务)竞争。 (3) 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实行成本—效益核算。 (4) 倡导在公共管理和服务中选择顾客导向的价值理念。 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 公共管理及公共管理学的相关概念与体系; (2) 公共管理的组织系统:公共组织的类型、特征、结构和体制; (3) 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程序性职能(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与任务性职能(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 (4) 公共管理的运作过程: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5) 公共管理的战略; (6) 公共管理的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管理、信息资源管理; (7) 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 (8) 公共管理的规范:责任与伦理; (9) 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五、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性和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性: (1)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2)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3)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公共性与管理性相统一的学科; (4)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2) 系统分析法; (3) 比较研究法; (4) 案例分析法。

自考公共课真题及答案解析

兄弟:你好. 我对你的看法是你太糊涂了.马哲不是用来考试的.作题是不能得到高分的,你需要理解,所以你需要看书.你先不防看目录先形成整体思维.再系统化,不断总结,做个具体的计划,在考试之前在做提<一般考试前3-4天>感觉一下,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一句:你读书学到的比你作卷子的到的要多,你实践过了收获后你就知道了.祝你好运.

2016年10月自考公共课《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买一本,多方便

你说的这个在“考试大”网站可以下载,还有就是365网站!

公安管理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3年1月自考真题: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属于公安技能学科的是 A.法医学 B.刑事物证检验学 C.警察技击术 D.侦查技术 2.下列观念中,符合马克思主义警察起源观的是 A.人类自从有了群体生活,就有了警察作用 B.警察将永远伴随着人类 C.警察是超阶级的自然现象 D.随着国家的产生,警察才成为必要 3.下列关于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 B.严格执法是公安民警的职责要求 C.热情服务是公安民警的宗旨要求 D.公安民警要着重强调严格执法 4.有关公安工作的工作计划属于 A.公安组织要素 B.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物要素 D.公安信息要素 5.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从宏观上分为 A.三大警种 B.四大警种 C.五大警种 D.六大警种 6.下列不符合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基本精神的是 A.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B.依法从重从快 C.立功折罪,立大功受奖 D.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7.收容教育的对象是 A.实施卖*、嫖娼行为,尚不够实行劳动教养的行为人 B.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 C.未满14周岁,但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人 D.不满16周岁而免予刑事处罚的少年犯罪人员 8.辞退人民警察的情形之一是 A.当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B.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C.连续三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D.连续四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9.公安部颁布“五条禁令”的时间是 A.2001年1月22日 B.2002年1月22日 C.2003年1月22日 D.2004年1月22日 10.公安效益的表现方式具有 A.不平衡性 B.综合性 C.延伸性 D.折射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下列关于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公安学基础理论为公安学研究和公安工作提供理论工具 B.公安学基础理论对公安学研究和公安工作起指导作用 C.公安学基础理论把众多的公安学诸学科联结为有机的科学体系 D.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建立有利于确认公安学的独立学科地位 E.公安学基础理论有助于公安人员树立科学的人民警察观 12.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手段是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 A.镇压 B.制裁 C.控制 D.改造 E.教育 13.公安工作的机动性,要求在执法的直接行为上表现出行动的 A.快速性 B.准确性 C.长远性 D.牢固性 E.应变性 14.警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卫 A.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 B.重要外宾的安全 C.重要会议的安全 D.人民群众的安全 E.省、市、自治区党政机关的安全 15.下列关于公安院校、科研机构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公安院校属于公安建制 B.公安院校的教师纳入人民警察系列 C.公安院校实行公安机关和教育行政机关双重领导,以教育行政机关为主的管理体制 D.公安科研机构归地方科研机构领导与管理 E.公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属于人民警察编制 16.刑讯逼供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包括 A.缺乏问责制度 B.历长期封建主义刑讯逼供的流毒甚广 C.办案人员仍有主观主义思想 D.领导教育处理不力 E.侦查破案水平低下 17.下列不属于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有 A.搜查 B.拘留 C.行政拘留 D.罚款 E.强制戒毒 18.下列属于公安执法外部监督的有 A.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B.国家行政监察监督 C.国家检察监督 D.审计监督 E.财政监督 19.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要求人民警察服务人民,其要点包括 A.热爱人民 B.忠于祖国 C.甘当公仆 D.爱憎分明 E.除害安良 20.下列属于正确的公安效益观的有 A.公安效益反映公安工作的社会作用 B.公安工作必须讲究追求公安效益 C.追求公安效益就必须加大投入 D.评估公安效益要科学化 E.应利用公安效益检验公安对策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公安学总体上是一门社会科学,其中包含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______科学的内容。 22.公安机关的______是公安立法的出发点。 23.人民警察实行______,是其武装性质的突出特征。 24.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必须与国家建设高度______的步伐相适应。 25.根据《人民警察法》第19条的规定,对于威胁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利益的紧急情况,每个人民警察都负有______的职业责任。 26.我国现存的专门公安机关有铁道公安机关、______、民航公安机关、林业公安机关和海关公安机关。 2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以______为指导思想、改造社会的历史性方针。 2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0条的规定,______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的,再次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从重处罚。 29.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______。 30.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和______建立督察机构由专职人员组成。 31.公安部专门针对派出所内务建设提出了“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______”的基本要求。 32.根据公安部“五条禁令”,人民警察严禁携带______饮酒,违者予以辞退。 33.公安民警认为上级的命令违背法律规定而没有执行,对于造成的后果,应由______承担。 34.广义的公安效益是指对公安成果所作的______。 35.把公安工作在不同时间里取得的公安效益进行前后对比的公安效益评价方法是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公安勤务 37.给出路政策 38.公安行政复议 39.公安办案回避制度 40.公安队伍建设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保持公安机关阶级属性的“四个坚持、四个反对”。 42.简述依靠群众解决警力不足。 43.简述保证公安民警依法执行职务不受非法干扰的方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44.(本题10分)试论发展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的方法。 45.(本题12分)试述正确处理公安机关多重领导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02年以后,国家就规定不准将一些标准考试的答案公布网上,除非一些私自上传的.但也可以过一段时间,可以到一些自考书店里购买都相对历年的考试试卷及答案.

北京2008年自考公安管理专业(本科)指定教材 自考频道 2008-02-21 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自考频道 特色栏目:自考辅导专家团 08年下半年各地自考报名时间及课程安排 高教自学考试毕业办理指南 自考各类免考科目一览表 最新公布成绩查询信息:湖南 山东济南 上海 青海……>>更多 自考辅导名师谈10月公共政治课改革 2008年4月自考试题及答案 各地自考报名收费标准 7月自考邓论时事政治复习 10月起公共政治课调整 专业代码:01C1303 专业名称:公安管理(本科)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社 版本 作者 00015 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高 远 00235 犯罪学(一) 犯罪学教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宋浩波 00354 公安学基础理论 公安学基础理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柳晓川 许新源 00356 公安管理学 公安管理学基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杨建和 张 光 00369 警察伦理学 警察伦理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高德原 周永玲 杜晋丰 00370 刑事证据学 刑事证据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崔 敏 00371 公安决策学 公安决策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王明新 王 光 00372 公安信息学 公安信息学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孟宪文 00373 涉外警务概论 涉外警务概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向 党 00859 警察组织行为学 警察组织行为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孙 娟 00860 公安行政诉讼 公安行政诉讼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孟昭阳 00861 刑事侦查情报学 刑事侦察情报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于凤玲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出版社待定) 2008年版 王顺生 李 捷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出版社待定) 2008年版 卫兴华 赵家祥 04729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徐中玉 陶型传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人民

公共管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1.c2.b 目的决定目标3.a4.母鸡5.d效率是正确的做事,反映投入至产出的过程,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6.a他们二者的关系有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7.c8.c9.a10.d

公共政策学第一节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 1、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①以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首要特征)。②是智囊型群体。③实行科学分类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④坚持研究、教学、开发三位一体,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并重。⑤坚持实事求是。⑥尽可能的与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2、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最终目标:是改进政策制定、实现公共决策地科学化和民主化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宗旨是:①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确定目标。②为决策者拟制、评估被选政策方案。③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测和反馈。④构建分析模型和相关理论,发现公共决策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或相关性。 3、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类型:①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美国:白宫办公厅、总统顾问及委员会。德国:联邦总理府、联邦情报局和联邦新闻局。中国:政策研究室]特点:是不仅提供咨询意见,还拥有部分决策权利。②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布鲁吉斯学会:美国民主党的影子内阁。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美国共和党的政策研究机构].③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兰德公司]. 4、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最重要职能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有效运行服务。 具体作用是:①作为咨询性参谋机构,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②作为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者,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③作为评估性机构,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④作为人才成长、储备机构,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⑤作为宣传性机构,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其思想和观点。 政策研究组织在工作研究中表现出的特点:①立足现实,着眼未来。②价值取向上的科学祈求。③研究成果的文本化。④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⑤跨科学研究。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分析和预测 1、政策分析的含义: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解决,是公共政策领域内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复杂的社会过程。范围:①政策内容。②政策问题的形成。③政策规划及政策的合法化。④政策的执行与结果等。目的在于寻找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方案。 2、政策分析总体意义——认定政策问题、拟订政策方案、建立评估标准、权衡政策方案、设计执行计划、评估政策执行,以避免失误。 职业政策分析的根本特点:身份上地独立性和价值取向上的科学诉求。 3、政策分析意义的具体表现:①通过整合和科技性的分析,发现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②减少决策失误。③改善公共部门在决策上的低效状况。④增强决策的预期性和取向性。 4、政策分析的要素①问题。②目标。③方案。④模型。⑤评估标准。⑥实施效果。⑦环境。⑧信息。 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分析过程的中心任务。政策效益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政策分析的原则①民主化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协调原则。④多样性原则。⑤分合原则。⑥预测性原则。 6、关于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模式(1)麦考尔-韦伯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分析常见的形式是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2)沃尔夫分析模式[从政策过程和步骤的角度讨论基本模式](3)邓恩分析模式[从政策信息的转化过程去分析,认为政策分析是解决:事实、价值、规范] 7、在政策分析中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①应然和实然的关系。②宏观和微观的关系。③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④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8、何谓系统分析?是一种根据公共政策客观具有的系统特征,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代政策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有何特点?①是一个整体系统。②整体效应不断有序变化。③引入现代应用数学。 9、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政策分析的环境分析。②政策分析的结构分析。③政策分析的目标分。 10、系统分析有何作用?①帮助政策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政策系统加以比较。②鼓励政策分析人员同时对政策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研究,促使政策分析人员主义政策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③强调并突出政策分析人员对未知事物和状态的探索,是人们能够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④引导政策分析人员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善于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⑤促使政策分析人员在考虑政策目标和解决问题所需的要求和条件时,也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和贯彻执行等问题,并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 11、何谓定性分析方法?是指人们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综合运用逻辑思维,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的分析、判断,进行政策分析和决策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有何优点:①定性分析弥补了定量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②定性方法通用性大。③定性方法有利于调动专家、智囊团的积极性,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局限性有:①决策方案可能不够准确和具体;②往往制约人们的政策选择的理性程度。 12、何谓价值分析?是研究人员考察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及价值规范并确定价值准则的分析过程和方法。 价值分析有何作用?①可以确定衡量和评价政策方案的基本价值准则。②可以了解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与趋向,确立新的价值准则。③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指导人们对政策做出新的选择。 13、何谓可行性分析?是指对政策方案是否具有接受河北贯彻的可能性的分析,包括以下内容:①经济上的可行性。②政治上的可行性。③行政上的可行性。④法律上的可行性。⑤技术上的可行性。步骤:分析对象的选择,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制定和实施改进方案。 14、创造性分析方法的种类:①个人判断法。②头脑风暴法。③德菲尔法。④脚本写作。⑤运筹博弈。⑥辩证分析法。 15、个人判断法的含义:是指依靠专家个人对政策问题及其所处环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政策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等作出自己的判断的一种创造性政策分方法。 16、头脑风暴法的含义:是一种常用的专家会议法。它有助于查明问题,并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的方法。是由美国的奥斯本首先提出。 17、德尔菲法的含义:是指采取函询调查的形式,分别向专家提出问题,在相互不见面的情况下发表意见,交流信息,而后将他们的答复意见加以整理、综合。 18、脚本写作法的含义:就是准备脚本的过程,它通过对从现在到未来的某段时间内假定要发生的时间的逻辑顺序予以排列来编写脚本。脚本写作的特点:①以一系列假设为基础。②任何脚本只能描述一种可能的前景。 19、博弈和运筹博弈(对策论)的含义:是研究多人决策问题的理论,现代博弈论的诞生是美国诺伊曼和摩根斯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的问世。是由参与人的模拟活动,博弈的剧中人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相互影响,从而模拟个人、团体或社会经济部门的抉择行为。 20、辨证分析方法主要包含哪些种类?①两面思维方法。②模糊分析法;③灵活变通的分析法(蜕变型政策分析法、流变型政策分析法、出奇制胜性分析法) 21、何谓定量分析方法?他强调尽可能使用科学的方法及理性分析,为科学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可检验性而努力。 22、何谓公共政策预测?:就是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个政策领域和各个阶段政策的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 23、公共政策预测的必要性:①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②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24、公共政策预测的分类:①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测。②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③目标性预测和探索性预测。④宏观政策预测和中观政策预测和微观政策预测。 25、公共政策预测的内容(简答):①公共政策实施的总体环境和具体条件预测。②公共政策的绩效预测。③公共政策实施的社会心理因素预测。④对政策系统内的各部分的互动、配套和协调情况进行预测。 公共政策的预测步骤:①确定政策预测目标。②进行政策环境的现状调查。③确定公共政策的合理结构。④选择政策预测方法。⑤对政策预测结果进行论证。预测方法:①趋势外推法。②专家评估法。③模型预测法。④动态分析法。 第三节 公共政策咨询 1、公共政策咨询的含义:是指咨询人员根据政策主体或对象的需要,以其专门知识,运用现代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和评估,客观地、独立地提供最佳的或几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为咨询者提供服务的活动。公共政策咨询的种类有:①决策咨询;②政策信息咨询。 2、开展公共政策咨询的意义:①帮助决策者准确地判断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②帮助决策者科学地择定政策方案,并对政策方案的事实进行监控。③有效地保证政策效果,减少决策失误。 3、决策咨询的功能:①研究咨询功能。②参与决策功能。③政策协调功。④人才开发功能。 4、决策咨询的特点:①综合性。②法治性。③公共性。④时效性。⑤相对独立性。 5、开展政策信息咨询时应该掌握的基本原则:①准确全面原则。②客观公正原则。③最小努力原则。④优势放大原则。 6、政策信息咨询的功能:①社会大脑功能。②信息传播功能。③决策支持功能。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一 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重大课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何重新界定政府权限范围、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成为当前中国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而从社会方面来说,如何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建立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也成为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全新的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模式,需要一个善于调动、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及其能动性的社会管理新体制。这一新体制的核心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特征在于“小政府、大社会”。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也决定了采纳“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必然性。(注:葛红艳、赵明洁:《影响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分权的因素》,《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 4。) 大致说来,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改革“大体经历侵蚀、转型和重建三个阶段”(注: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5。)。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其侵蚀阶段是对旧体制的瓦解阶段,它始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表现为政府在意识形态目标约束下的自下而上的局部性改革;转型阶段始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当改革过渡到城市以后,开始逐步明确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目标,以大规模的政策和法律来推进市场经济建设。从当前的情况看,转型阶段尚未结束,它在体制上的典型特征是“双轨制”。改革的最后阶段,则是政府与社会双向的全面重建阶段。鉴于此,选择改革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目标模式,首先意味着要放松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转变政府职能,即“放权”、“让利”、“松绑”、“扩大民主”等等,也就是政府要由“划桨者”变为“掌舵者”(注: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同时,要构建与政府相对应的市民社会。然而,由于我国曾长期推行了一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非政府的市场要素和社会要素基本上未能发育起来。因此,探求现代社会自治的实现方式,解决好政府与社会的权力配制与职能分解问题,对于处理好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社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矛盾和问题,都是由政府以政治的、行政的手段去解决,社会自身几乎没有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空间。可以说,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传统政治体制产生诸种问题的一个总病根。过分集中的权力不仅容易导致权力运行成本的增加与效率低下,而且为权力的滥用和腐化提供了可能性空间,直接影响政府权威。邓小平曾经深刻指出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是导致机构和人员膨胀的弊端,他说:“我们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些事要有一定的规章,放在下面,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让他们真正按民主集中制自行处理,本来可以很好办”。这涉及到管理体制中权力和职能的调整、改革,触及到机构改革权能结构的变革,关键是政企(事)关系,即政府与企事业的关系;政市关系,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亦称之为“两只手”“(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政社关系,即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三大关系中权能结构的变革,归根到底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与市场都可以包容于社会经济组织与手段模式之中。(注:李大琨:《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推进机构改革》,《理论前沿》,1998. 9。)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调整政府权力的运行范围及方式。具体到政府与社会之间,就表现为将原有高度集中的政府权力转移一部分给社会。由于一部分政府权力向社会的转移是由实践需要和政府自我认识而推动的自上而下的一种路径,所以又可以称之为权力下放。党的十三大指出,政府下放权力要“结合职能转移和改革机构来进行。但由于当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还没有被明确提出来,所以,在既有的体制框架内,实践层面上如何具体操作仍然缺乏清晰的思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存在着要求政府进行权力调整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也为政府权力调整提供了契机。此后的20年来,政府权力调整的步伐和速度逐渐在加快。从总体上来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权力调整体现在政府向经济领域的活动主体——企业放权和向社会领域的活动主体——个人、社会中介组织和事业单位放权。调整的各项措施实质上是将政府的权限划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其目的在于追求有效率的政府。(注:孙晓莉:《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权力调整》,《社会科学》,2001. 5。)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首先始于改革初期对“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以及为重建党和政府的权威基础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在政府管理模式方面表现为一是政府控制的范围开始缩小。对农村管理和农业经营的放松管制,使农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制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对国营企业的“放权让利”和允许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生活、学术文化活动的干预也在减少。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地与市场或时尚发生联系,而不再受政府管制。二是政府控制力度减弱(注: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和撤社建乡,城市中人事制度和政府对单位经济控制的松动以及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标志着政府控制力的大大减弱。三是政府控制手段的规范性增强。在政府仍然保持控制的领域,控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注意加强法制建设,开始由直接控制、行政干预转向间接调控、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调控社会发展。在政府管理模式变化的同时,大大拓展了社会的自由空间,导致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结构性分化。它突出表现在一是各类社会主体的自主权扩大,成为相对独立的资源提供者,它们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政府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二是社会结构分化速度加快。一方面,社会功能结构的分化使各社会主体政治职能开始减弱、专业职能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社会利益结构分化的核心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利益结构的调整,传统既得利益被大大削弱,一些新兴职业和掌握权力资源的传统职业则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三是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开始形成。新的社会角色群体和组织大量涌现,体制外的社会力量,如较为独立的企业家阶层、个体户阶层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体制内的知识界、学术界、工商产业界以及一些党内人士开始扩大言论空间和自主利益要求。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民间社会力量的发育和成长。四是身份体系弱化,社会流动大大加快。社会精英流向多元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体制内工人和干部向体制外流动这三大趋势(注: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 2。) 正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五是社会中介组织大量涌现。这是政府行为退出一些领域以后保障社会活动有序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社会自主性的重要表现。六是价值观念开始多元化。多年来社会成员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的高度一致性在改革开放以来明显趋于多元化。纵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演进,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寻求的社会整合机制的过程。其总的趋势是以市场经济的契约性社会整合为方向的。随着以市场取向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启,可以预见,这种契约性社会整合机制将会更加巩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分化将更加深入,它将继续对社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注:杨龙芳:《改革全能政府、构建市民社会——当代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基本途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 三 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是由政府对一切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等级性的行政联系通过各种形式的单位以及农村组织渗透到整个社会,社会组织实质上承担着国家行政机关的部分功能,成为一级政权的附属物。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直接后果是,不仅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社会成员因为只有依附于某一个组织才能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个人的自由选择权无从体现,从而导致既不利于个人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伴随着企业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和福利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传统的无限政府正在向有限政府转变。这是政府权力定位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但这只是改革的初级目标,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实现从有限政府向高效政府的转变。事实上,有些社会事务完全可以通过社会自身的力量,通过国家行政联系之外的各种社会联系,通过各种社会协调机制得到解决。当前,利用社会自身的力量和政府合作来有效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如何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这一问题上,我们既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同时也不能完全排斥外来经验。国外已有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借鉴的一是社会中间组织(还有的称之为非营利部门、志愿组织、非政府组织、中介组织、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等等)的蓬勃发展、二是合作主义(也有称之为法团主义、统合主义)理论的盛行。(注:孙晓莉:《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权力调整》,《社会科学》,2001. 5。) 由于我们提供的是效能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网络型政府、前瞻型政府、亲市场政府等政府模式,就必须对政府职能进行新的定位,在精简政府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简政放权,但又要充分保证政府应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职能。计划经济时期的许多政府职能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成为政府的冗余职能,而这些职能恰恰是社会自治能力增强后所必须的职能,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政府部分冗余职能进行外移,将政府包揽一切的权力还权于社会和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保证市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社会自治能力,加强社会自治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注:杨代贵:《论政府与社会间的职能转移》,《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1。) 因此改革传统“全能政府”的畸形关系模式,实现政府与市民社会相互分立的理想关系模式,需要进行双向的努力。即一方面需要进行有限政府的制度创新,需要界定政府权力的限度,“校正”政府的越界行为,改变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规模、权力和职能扩张倾向;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构建市民社会的制度创新。要大力培养社会力量,建立充分发育的社会肌体,努力构建市民社会。这个过程也就是实现社会从依赖政府、甚至被纳入政府体系的地位上解放出来,形成政府与市民社会相互分立的过程。实现有限政府的制度创新,就需要以政社分开为原则,从制度上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各自在社区社会工作事务方面的职能与权限。最基本的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保障职能;再就是改革政府行为方式,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此外,还要改革政府体制,健全制度化的参与机制,完善整个社会利益聚合和利益表达的结构与规则,同时完善社会对政府的各项监督机制。培育市民社会的制度创新则是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重建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培育“中产阶级”队伍,在政府、社会精英与民众之间建立制度化的沟通、服务和互动机制。(注:李凯:《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 4。)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往往被称为“伙伴关系”,即政府和社会组织构成了发展社区、建设社区的合伙人关系。在这种“伙伴关系”模式中,政府除了在公共安全、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职能之外,其他方面一般依靠各种社会组织自己进行管理。因此,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进一步成熟,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四 自近代国家诞生以来,作为政治统治的政府和构成管理对象的社会之间“反复出现诸如和谐与反目、妥协与抵触以及镇压与叛乱等各种样态的制衡关系”。政府产生之后,社会不仅在形式上试图摆脱政府的控制,而且时常出现与政府的程度不同的对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目标上必须坚持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途径上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社会自身的作用。我国政府与社会在实现民族振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根本点上是完全一致的,我国新生的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既有自主性、独立性的一面,又有许多方面依赖政府,同政府保持密切的合作,这就为政社关系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在变革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途径上,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能认为政府能够解决和处理所有的问题,因此完全依赖政府,社会要树立自主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王瑞华:《转型时期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革》,《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2。) 通过社会管理体制一系列的改革,应该看到“大政府、小社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可以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本质上就是释放和解放社会(或“释放市场”)的过程,因而也就是政府和社会关系“现代模式”的中国化过程。中国转型期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兼容传统控制型模式和现代释放型模式即注重权力集分统合的“复合式形态”。从目的与价值层次即社会自治的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社会高度释放,同时又从工具理性即“政府是‘必要的恶’”之古典理念出发诉诸于必要控制,实现在释放中控制,在控制中释放,定位于现代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良性耦合,这便是转轨期中国政府在处理自身与社会关系上的基本价值和政策取向。(注:罗自刚:《合作抑或冲突——变革时代的政府与社会关系考察——对马克思主义治理学说的历史诠释》,《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体制的建立,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与社会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这就包括合理分担的责任关系:政府对社会的职能定位应从“管制”转移到“服务”,以前我们的政府对社会的很多作用或功能就是管制社会,而服务的成分很少。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政府在社会发展方面应当承担主要的责任,政府需要将更多的工作着眼点转移到社会发展领域,转移到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相互尊重的权利关系:政府和社会都要依法办事,政府要高效廉洁、公正公开公平、取信于民。同时完善和加强政府工作的社会监督机制,改变一些地方的干部只向上负责、不向群众负责的状况。合理整合的资源配置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资源渠道多样化,社区、社团、中介组织、民间组织等社会组织能够从不同渠道获得资源。政府既要运用所掌握的资源,又要调动、引导社会资源,办好社会事业,形成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局面。建立政府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中国的现实境遇出发,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模式。(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 3。) 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本着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职能,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积极稳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

AB BC ABCD CD ABC ABC AD ABC ABCD CD

自考公司管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4月  你懂de

①真实的

可信的

要考试的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某位管理人员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直接监督下属人员工作上,他一定不会是( )A.工长 B.总经理C.领班 D.车间主任2.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是( )A.科学管理 B.行为科学C.一般管理理论 D.管理科学3.组织外部环境的类型是多样的,其中不确定性最高也最为复杂的环境状态是( )A.简单动态 B.简单稳定C.复杂动态 D.复杂稳定4.在管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首要性、主导性的职能是( )A.计划 B.组织C.领导 D.控制5.某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在新一轮计划目标制定中,市场占有率要达到40%,这个40%是( )A.控制性目标 B.突破性目标C.不可控目标 D.常规性目标6.环境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研究发现,稳定的环境对应的组织结构多为( )A.有机式的 B.机械式的C.有机式与机械式的结合 D.自由组合式的7.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和大政方针的管理层是( )A.战略规划层 B.战术计划层C.班组作业层 D.运行管理层8.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C.等比 D.无关系9.六西格玛管理中,“百万机会缺陷数”中的“缺陷”指的是( )A.产品质量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 B.产品价格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C.产品售后服务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 D.所有导致顾客不满的情况10.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过:“倘若要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这体现了人员配备中的( )A.职务要求明确原理 B.责权利一致原理C.公平竞争原理 D.用人之长原理11.对高、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是有所区别的,按三种技能在其技能组成中的比重从大到小排列,对低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应该是( )A.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B.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12.内部提升有很多优点,以下不属于内部提升优点的是( )A.组织内部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解,能较快地胜任工作B.有较广泛的来源以满足组织的要求,并有能力招聘到第一流的人才C.可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D.工作有变换机会,可提高组织成员的兴趣和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13.一个上级主管针对不同的下级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不允许相互矛盾,朝令夕改,这体现的是领导工作中的( )A.指明目标原理 B.目标协调原理C.命令一致原理 D.直接管理原理14.依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那种既不关心人,又不关心生产、无所作为、只扮演“信使”角色的管理属于( )A.集体型管理 B.贫乏型管理C.乡村俱乐部型管理 D.独裁型管理15.以下哪一点是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处?( )A.促进跨职能的沟通理解 B.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C.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D.问题解决技能的提高16.沟通过程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 )A.沟通渠道 B.编码、译码和反馈C.编码、译码和沟通渠道 D.信息反馈17.研发中心的李主任在会上宣布,根据市场需求公司计划研发一种新产品,研发成功将对相关人员奖励10万元。在了解了对新产品的要求及特性之后,小王认为自己完成这项任务的可能性很大,因而积极性很高。依照期望理论,10万元的奖励属于( )A.激励力 B.期望值C.概率 D.效价18.李明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员工,他积极肯干,经常超额完成任务,多次得到领导的奖励,他的干劲也越来越大。李明的领导采用了哪种强化方式?( )A.积极强化 B.惩罚C.消极强化 D.消失19.运营预算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是(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C.直接材料采购预算 D.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20.伊士曼——柯达公司生产工厂的管理层次一度达到了13层,这阻隔了负责生产的总经理和工人的联系。现在,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管理层次减少为4层。这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与技术哪方面的作用?( )A.促进管理方式的变革 B.导致组织结构扁平化与沟通水平化C.触发业务流程再造 D.建立和保持组织竞争优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部分划分应遵循的原则有( )A.力求最少 B.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C.确保目标的实现 D.指派平衡E.检查部门分设22.在责权利一致原理的阐述中,正确的有( )A.管理者必须有足够的权力去实施计划B.管理者的权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自主程度C.职责是管理者的工作任务,也是其义务D.管理者必须得到精神上的相应待遇,物质上可不考虑E.管理者必须得到物质上的相应待遇,精神上可不考虑23.研究有关领导问题的理论有( )A.领导性格理论 B.强化理论C.领导行为理论 D.领导权变理论E.需求层次理论24.团队成员对有效团队协作支持的作用表现为( )A.承担学习的责任 B.有责任感C.持系统的观点 D.服务导向E.尊重内部顾客25.下列属于经营比率的指标有( )A.市场占有率 B.速动比率C.相对市场占有率 D.存货周转率E.投入——产出比率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管理27.限定因素原理28.企业的核心能力29.激励30.决策支持系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学习型组织应运而生。请简述学习型组织的特点。32.简述组织的一般环境。33.简述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质及其循环过程。34.在对正式沟通的五种形态进行比较时,常用的评价标准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5.某企业最初从事羽绒系列产品的生产经营,当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针对我国市场中微波炉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果断作出了转向微波炉生产的战略调整,最终成为该市场的主导者。请你据此论述企业正确决策的作用和特征。36.组织的控制工作要能正常发挥作用,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37.A企业是某民营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服装生产企业,由于集团公司业务经营规模的扩大,2009年开始,集团总部决定将A企业交由公司聘请的总经理及其经营管理层全权负责经营管理,采购、生产和销售甚至财务全部由A企业全权负责,集团总部对A企业的日常经营事务将不再过问。这期间,集团总部既没有要求A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定期向集团公司汇报经营情况,也没有对A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目标做任何明确要求,只是非正式的承诺,如果企业盈利了,将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奖励,具体的奖励办法和奖励金额也没有明确。在这种管理状况下,经过两年的经营,到2011年底,问题就出现了。集团公司发现,A企业的生产管理非常混乱,账务不清楚,在生产中经常出现用料错误、次品率高、员工生产纪律松散等现象,甚至出现个别业务员在采购中私拿回扣、收取委托加工费不入账等问题。同时,由于账务不清,集团总部与服装企业经营管理层之间对企业是否盈利也各执一词。总部认为这两年公司总部投入了几千万元而没有得到回报,属于A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A企业经营管理层则认为这两年企业已经减亏增盈了,总部决策者失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没有兑现其给予A企业经营管理层奖励的承诺。面对A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部决定将下放的经营管理权全部收回,重新由总部负责A企业的经营管理。于是,A企业管理层觉得大权旁落,总部对其不信任,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经营陷入困境。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集权与分权?其衡量的标志是什么?(8分)(2)你认为A企业应如何走出管理困境?(7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一般来说,部门经理、科室主任属于组织的()。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执行人员【答案】B【解析】管理人员按照层次划分分为 高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考点】管理人员层次的划分2.【题干】最早提出管理十四条原则的是()。【选项】A.西蒙B.泰勒C.法约尔D.韦伯【答案】C【解析】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被称为一般管理之父。1、经营与管理的区别经营: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2、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要公正、集中与分散、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考点】法约尔的思想3.【题干】标准挂衣架制造商所处的环境变化相对较小,不确定性也低,这种环境属于()。【选项】A.简单和稳定的环境B.复杂和稳定的环境C.复杂和动态的环境D.简单和动态的环境【答案】A【解析】根据环境中各构成要素的数量和变动程度可以分为四种形式:简单—稳定、简单—动态、复杂—稳定、复杂—动态。【考点】 组织环境4.【题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收入中储蓄占的比例不断增加,这属于外部环境的()。【选项】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 社会因素D 技术因素【答案】B.【解析】一般环境分析一般环境分析主要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提上把我宏观环境,通常称作PEST分析法。1、政治因素:对组织经营活动具体有世纪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等2、经济因素: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因素3、社会因素:指组织所在社会成员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及风俗习惯等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收入分布、消费结构和水平、人口流动性等。4、技术因素: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有企业生产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考点】组织环境5.【题干】所有组织的管理活动都应当遵守管理道德的原则和要求,这体现了管理道德的()。【选项】A.普遍性B.特殊性C.强制性D.变动性【答案】A【解析】管理道德的原则,普遍性,特殊性,非强制性,变动性,社会教化性。【考点】管理道德6.【题干】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经过多轮征询使意见趋于集中的决策方法是()。【选项】A.名义群体法B.头脑风暴法C.德尔菲法D.风险性决策法【答案】C【解析】德尔菲法定义【考点】德尔菲法7.【题干】某公司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提出力争在本年度实现利润2000 万元。这属于计划层次中的()。【选项】A.程序B.宗旨C.规划D.目标【答案】D【解析】目标的含义【考点】目标8.【题干】计划工作程序的第一步是()。【选项】A.确定目标B.评估机会C.编制预算D.制订派生计划【答案】B【解析】评估机会【考点】计划工作程序9.【题干】一家超市设有日用品、食品、服装等部门,其部门划分的依据是()。【选项】A.职能B.产品C.区域D.顾客【答案】B【解析】组织设计的部门化,职能,产品,地区,顾客,流程划分。【考点】10.【题干】王鹏原在公司营销部担任主管,后又分别到市场部、生产部担任主管。从培训角度讲这属于管理者的()。【选项】A.提升B.脱产培训C.工作轮换D.岗前培训【答案】C【解析】1.岗前培训,也称作职前引导。使员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帮助员工建立工作中的合作关系,使员工尽快调整自我,今早适应工作环境。2.在职训练。工作轮换和实习是最常见的两种在职培训。3.脱产培训。也称为离职培训、脱岗培训,即让员工离开工作岗位,集中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活动。【考点】培训11.【题干】老李专业技术过硬,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由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来源于()。【选项】A.奖赏权B.强制权C.专长权D.法定权【答案】C【解析】专长权是通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得到认可。【考点】领导者的权力12.【题干】依据下属的成熟度选择领导方式的理论是()。【选项】A.领导特质理论B.菲德勒的权变理论C.领导方式理论D.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答案】D【解析】领导生命周期的定义,由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度三个因素决定。【考点】领导生命周期理论13.【题干】小林参加工作后表现出色,很快就被委以重任,成为项目负责人。依据双因素理论的观点,这种激励属于激励因素中的()。【选项】A.工作条件B.工资福利C.监督方式D.提升【答案】D【解析】双因子理论{保健因素(公司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方式,关系,工资福利,安全,工作条件,个人生活,地位),激励因素(工作上的成就,才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机会,提升,责任感,奖金)}【考点】激励14.【题干】传递信息最快的沟通形态是()。【选项】A.链式沟通B.轮式沟通C.Y式沟通D.环式沟通【答案】A【解析】链式沟通的定义【考点】沟通15.【题干】工人每天须生产100个零件,废品率低于1%。这属于控制过程中的()。【选项】A.确立标准B.衡量绩效C.差异分析D.纠正偏差【答案】A【解析】确立标准的定义【考点】确立标准.衡量绩效 差异分析 和纠正偏差的区别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16.【题干】应用盈亏平衡分析法,进行企业经营分析时所依据的变量有()。【选项】A.产品数量B.生产成本C.销售利润D.资金E.税收【答案】ABC【解析】盈亏平衡分析又称损益平衡分析或量-本-利分析,是对项目的生产规模、成本和销售收入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考点】盈亏平衡分析17.【题干】企业的基本战略类型包括()。【选项】A 一体化战略B.多元化战略C.总成成本领先战略D.差别化战略E.集中战略【答案】CDE【解析】战略选择1.总成本领先战略: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2.差别化战略:让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3.集中战略: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货某一特殊的产品。【考点】基本战略类型18.【题干】下列属于营利性组织的有()。【选项】A.军队B.工厂C.商店D.银行E.酒店【答案】BCDE【解析】组织的分类【考点】19.【题干】推动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因有()。【选项】A.经济政策的调整B.市场需求的变化C.科技的发展D.竞争观念的改变E.全球化的竞争【答案】ABCE【解析】1、外部动因——(1)知识经济;(2)信息技术革命;(3)经济全球化2、内部动因——(1)企业战略变化;(2)企业规模扩大;(3)组织结构本身【考点】组织变革20.【题干】以下属于口头沟通的有()。A.讲座B.信件C.讨论会方能脱颖而出D.演讲重点方能脱颖而出E.打电话【答案】ACDE【解析】语言沟通组织中最普遍使用的语言沟通方式有口头沟通、书面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1.口头沟通人们之间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是交谈,也就是口头沟通。它的形式十分灵活多样。2.书面沟通出百欢诵具以文字为媒体的信息沟通;3.电子媒介沟通,电子沟通的形式只存在于工业革命以后,是指将包括图表、图像、声音、文字等内在的书面语言性质的信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转化为电子数据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沟通方式或形式。【考点】沟通的分类三、判断说明题: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 分。判断正确与否,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打“J”,不需要说明理由,错误的打“x”,并说明理由。21.【题干】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更强调技术技能。【答案】X【解析】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概念技能 人际技能 技术技能的比例【考点】管理者的技能22.【题干】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答案】J【解析】亚当·斯密:资本主义古典政治经济的创始人。主要理论:1、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 2、提出“经济人” 的观点。【考点】亚当·斯密的管理学理论23.【题干】对顾客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答案】J【解析】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对雇员,顾客,竞争对手,环境,社会责任。【考点】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道德管理24.【题干】因人设岗是人员配备的原则。【答案】X【解析】人员配备的原则1.因事择人,根据岗位要求来选拔具备相应知识与能力的人员。2.因才适用,根据人的特点来安排工作。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3.动态平衡,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与事的配合关系,不断根据变化做出调整,最终实现人与工作的动态平衡。【考点】人员配备的原则25.【题干】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于正式权力。【答案】X【解析】领导者权力来源1正式权力2 非正式权力【考点】领导者权力来源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26.【题干】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答案】 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原理2、标准化原理3、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一流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考点】科学管理理论27.【题干】简述组织环境的特点。【答案】 一、客观性:组织环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二、复杂性:组织环境的复杂性性体现在环境因素的数量和多样化。三、关联性:构成组织环境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四、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五、层次性:组织环境因素是个多层次的集合【考点】 组织环境28.【题干】简述西蒙提出的决策标准及原因。【答案】1) 强调了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决策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醒2) 提出了决策的标准。西蒙认为管理中不可能按照最优准明进行决罪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取得“满意的”或“足够好的”决策结果,为此西蒙用令员南意的市则”代替传统决策理论的“最优化原则”。(3) 明确了决策的程序。西蒙认为决策包括四个主要阶段。1 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即搜集情报; 2) 拟定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3) 从各个备择方案中进行扶撕。中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这四个阶段是相互交织的。在循环中大圆套小圈。小国之中还有圈4) 决策的技术。西蒙第一次提出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概念。并对两类快策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作了总结和比较。(4) 原因,二战后经济科技的大发展,企业间在时空方面的竞争空前激烈,生产管理越来越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经营环境的前景预测上,并据此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特别是高层的决策。【考点】西蒙的思想29.【题干】简述控制的适度性原则。【答案】 二、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恰到好处,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因为,过多的控制会对员工行为产生过多限制,从而扼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过少的控制将不能使组织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保证各部门活动协调发展,进而有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控制程度适当与否,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判断控制程度或频度是否适当的标准,通常要随活动性质、管理层次以及下属受培训程度等因素而变化。。)【考点】控制的适度性原则五、论述题: 本题10 分。30.【题干】领导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表现在多个方面,请结合实例阐述领导的授权艺术。【答案】管理有很强的科学性也有很强的艺术性,掌握一定的授权艺术,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1)因事择人,视能授权。(2)权责同授,交代明确。(3)逐级授权,不授权力之外之权。(4)授权有度,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过小压物了下级人员的积极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过大就可能失控命令、指示难以执行。(5)授权形式要合理。淡体机所提权力的大小,重要性程度。(6)授权后要放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授权就要信任,(7)掌握有效的控制方法,没有可控性的授权就是放权。(依据以上的原则进行阐述,就可得分,仅供参考)六、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31.某工厂开工不久,相清问就遇到了设备停工平高、废品平高、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了开一些业务主管缺少与职责题的原由,经理在工厂内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称的取权,对工作中的问题无法做出及时的决策;一些员工对他们每天的任务不明确,也很少能从上级主管那里获得工作所需的必要信息,有时又会接受到不同领导的不同命令,导致员工无所适从; 工广内部还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经理说: “我们虽然建立了清晰的组织结构,但出现这些问题说明组织管理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问题:(1)【题干】什么是职权? 其含义是什么?【答案】 职权是指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权力。职权的来源是组织,它是组织赋予的。职权的基础是职位,获得职权必须获得职位。职权是以履行职责为前提的,职权的大小取决于职责范围的大小【考点】 组织设计中职权(2)【题干】请运用组织设计的相关原则对案例中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答案】 1.组织设计原则包括,目标统一的原则,专业化分工的原则,统一指挥的原则,责权对等的原则,优先管理幅度的原则,集权和分权的原则,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原则,精简高效的原则。2.结合上面的原则进行分析,即可。【考点】组织设计原则。32.李伟大学毕业后到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工作.刚工作的三年里,他工作积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收入基本满足了衣、食、住的需要,工作和生活方面均获得了保障。由于工作较忙,他很少和朋友联系,有时候会感到较为孤独。最近他作为某项目小组成员,与大家一起奋战三个月,成功地开发了一套系统软件,圆满地完成了公司交办的任务,公司领导对此十分满意,李伟得到了重奖,领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不久后的一次同事闲聊中,李伟得知项目组其他成员的奖金也基本与他的相同,他的心情由此发生了变化,工作的热情受到了很大影响,积极性骤然下降.问题:(1)【题干】依据需要层次理论对李伟的需要进行分析。【答案】一、马斯洛层次需求包括五个方面,1 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 社交需求 4 尊重需求,5 自我实现需求; 二、1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体现于他工作积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收入基本满足了衣、食、住的需要,工作和生活方面均获得了保障。2社交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体现于由于工作较忙,他很少和朋友联系,有时候会感到较为孤独;3同时在追求自我实现需要;体现于最近他作为某项目小组成员,与大家一起奋战三个月,成功地开发了一套系统软件,圆满地完成了公司交办的任务,公司领导对此十分满意,李伟得到了重奖,领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仅供参考)【考点】 激励中马斯洛层次需求(2)【题干】依据公平理论对李伟领取奖金后的表现做出解释。【答案】 我们在管理学中有一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员工首先思考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相会产生不公平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个人所得的报酬/个人的贡献=他人所得报酬/他人的贡献。这里的报酬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如薪酬、名誉地位、领导的赏识、晋升等;贡献包括体力与脑力的消耗,如贡献出自己的时间、经验、努力、知识、智慧、负责精神、工作态度等。在这里参照对象也很重要,参照对象通常是指个人所在组织中的某些群体或组织外的相近群体。亚当斯密认为,人们是通过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而被激励的。基于这个理论我们可以看到李伟感觉自己付出的比同事们多所以得到的认可应该比同事们多,但是知道同事们的奖金和大家差不多,感觉自己付出和得到的没有达到自己内心的预期,感觉有失公平,自己没有得到重视,所以才会心情发生变化。(仅供参考)【考点】激励中的公平理论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公共管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自考公共课真题及答案解析
  • 公安管理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公共管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 自考公司管理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