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大学语文自考专科知识点汇总笔记

大学语文自考专科知识点汇总笔记

发布时间:

大学自考语文知识点汇总笔记

大学语文专升本知识点如下:

1、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2、古代最伟大的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3、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4、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5、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2021 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大学语文》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阅读欣赏能力的一门综合性 文化 基础课。要求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学《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高等 教育 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专升本 语文知识 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1

1、提倡“ 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

2、先秦诸子 散文 主要以(议论)为主.

3、提出“不平则鸣”的是:韩愈

4、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辩》

6、《剑南诗稿》是陆游的作品集.

7、《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经》属于道家的作品.

9、《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孟子

11、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

12、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汉书

13、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王维

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15、明清传奇是:戏曲

16、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聊斋志异

17、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1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长恨歌》

19、《诗经》中的《风》:量大,多为民歌

20、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爱情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2

诗歌发展线索:

《诗经》《离骚》——三曹、七子、七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清末龚自珍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国风。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在中国诗歌中很常见,唯独“兴”是《诗经》特有的。

兴:欲言此物,先引他物。《关雎》《蒹葭》

三曹、建安七子——建安文学的代表,“建安风骨”,慷慨悲凉。

竹林七贤——正始文学的代表,嵇康、阮籍。

龚自珍:晚清最后一个大诗人。《己亥杂诗》,浪漫主义,305篇,最后一部诗集。

散文发展线索:

先秦散文——南北朝骈文——唐代古文运动——宋代诗 文的革 新运动(欧阳修)——清桐城派

唐宋八大家(唐2宋6,散文着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清中叶桐城派:强调“义法”,方苞、姚鼐、刘大櫆

(古典)小说发展线索:

萌芽:先秦神话雏形: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成熟:唐传奇发展:宋话本再发展:明拟话本顶峰:明清长篇章回

古体诗\近体诗:

1.唐代之前所有诗歌均为古体诗。

2.唐代开始,在诗歌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符合这些规定的看作是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不符合这些规定的仍然视作古体诗(古风)。

现当代文学1919-至今:

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文学

新文化运动(1915)是现代文学(1919-1949)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1919-1937启蒙阶段:反封建1937-1949救亡阶段:反帝

“现代文学六主将”:

鲁迅:领军人物。

A《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往事的回忆);《野草》 散文诗 集

B作品评价:杂文是“投枪与匕首的组合”,批判力度强。

C《狂人 日记 》——现代文学开山之作;《祝福》:祥林嫂,表现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故乡》表现人与人的隔膜;《社戏》表现孩提时代的童趣);《伤逝》:涓生、子君,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曹禺《王昭君》;田汉《关汉卿》);新诗诗集《女神》(浪漫主义)。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8条意见,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茅盾:

1《子夜》书名由来(自然界23时-次日凌晨1时是最黑暗的时刻,“子夜”象征暗示当时的中国是最黑暗的时刻)。

2《林家铺子》(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困境)

巴金:巴金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五四时代)“爱情”“激流”;《家》:觉慧是巴金本人写照。《随想录》(回忆录): 反思 。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西(行)散记》。“诗与散文的组合。”冷静、客观、深情的文字。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3

古代散文

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

纪传体:《史记》(通史)

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

书信体: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古代诗歌

1、古体诗

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兼葭》(爱情诗);

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

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

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

2、格律诗

(1)绝句(四句一首)

五绝:李白《静夜思》

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

(2) 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

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

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

3、歌行体

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

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塞诗、送别诗)

大学语文自考重点有:

1、《科学的春天》主要采用了三种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法、类比论证法、演绎论证法。

2、《统筹方法平话引子》的特点是通过简单生活事例的分析解剖,来说明复杂的科学道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3、《论气节》的论证方法主要是归纳法,但作者在进行论证时,又应用了大量的对应词语,从而体现了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统一,体现了作者注意判断与分析的写作特点。

4、《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竺可桢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

5、《桥的运动》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茅以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文章说明的中心和要点。

大学语文自考专科知识点汇总笔记

《大学语文》主要复习掌握四部分内容:(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四部分内容所选的课文篇目,一篇一篇地阅读掌握,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过去《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试题较多。1.《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中“仲尼”指的是A.伯夷 B.孟子 C.孔子 D.老子[答案]C[解析]这是考核一名大学生最基本的人文常识的试题。没有丝毫难度。2.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用以说明的论题是A.抱定宗旨 B.端正学风 C.砥砺德行 D.敬爱师友[答案]D[解析]这是典型的考核是否阅读教材的试题。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共阐发“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阅读课文掌握阐发三事具体论述的内容。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3.下列著作中,作者为韩愈的是A.《壮悔堂文集》 B.《昌黎先生集》C.《震川先生集》 D.《樊川集》[答案]B[解析]课文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也是需要认真阅读掌握的知识内容。尤其是作家的主要代表作更需要掌握。《壮悔堂文集》:侯方域;《震川先生集》:归有光;《樊川集》:杜牧;韩愈自称郡望为昌黎,故世称韩昌黎。4.《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的人物是A.外祖 B.周孺人C.大姊 D.老妪[答案]B[解析]这是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试题。先妣是周孺人;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5.杜甫《秋兴八首》的创作地点是A.夔州 B.长安 C.巩县 D.成都[答案]A[解析]掌握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这首诗,掌握时代背景。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大学语文自考教材考试重点,大学语文考试题及重点资料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大学语文好考吗你好:《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仿佛很“散漫”,容易满足于一知半解、星星点点。特别是成年人,急于掌握专业,无心留恋于文化基础。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大学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很多内容需要认真学习,历史、时代、作家、作品等等,都需要尽可能多多记住,以便于在头脑中绘制一张丰富多彩的文化地图。学习“中国文学史概述”记住“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为了大致了解中国的文学史,大致了解五十几位作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大学语文》教材在《附录》中撰写了“中国文学史概述”,编制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这两篇虽然是《附录》,但还是要学习的。“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中国文学史概述”不仅有助于直接深入了解其中编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和作品,对提高考试成绩,提高一般文化素质也是有帮助的。记住入选作家的生平经历等情况《大学语文》共收57位作家,65篇作品。其中57位作家都有300字到500字的简要介绍,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思想倾向、风格流派、艺术特点、历史地位、作品文集等。它们都是了解作家的必要资料,也是分析作品的参考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考试题中常有,应该强迫自己记住。记住的方法可以用红笔在介绍中划线,也可以花费一点时间做更简要的笔记,要把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主要方面,如业绩、贡献、思想倾向、艺术风格流派、影响等记住。努力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大学语文》教材共收古文作品43篇,约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这43篇的字、词、句的注释比较详细,是为了适应自学考生的实际水平和便于“无师自通”而特意编辑的。对这些注释,可以根据自己的陌生程度和试题常见,为阅读常用的字词句进行笔录,便于重点复习。此外还有两个材料值得注意,一个是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中有关虚词的比较用法,一个是教材后边《附录》中“中国古代汉语语法常识”。这两个材料收词不多,而且举例一般出自《大学语文》,有助于复习。前者可以集中摘录下来,后者不妨用书而不必摘录。强记名言名句背熟10篇重点诗歌《大学语文》65篇,几乎篇篇都有名言名句。名言是文章中的一段话,往往语意畅达,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名言、名句、名段,考生应该记住,或应该记住大意。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10篇诗歌,最好抄成卡片,随时随地复习。认真阅读作品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下面三个方面:一是重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二是重在理解作品和分析作品,学习前人优秀思想道德传统和表达技巧;再者是在前述两者的基础上练习写作,提高表达和应用能力。另外,还要培养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是通过阅读作品来进行;其次是结合作者的思想倾向来进行;再次是联系时代历史背景来进行,等等。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起来运用。研究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提高应查能力为了《大学语文》的自学和考试,还要仔细研究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和揣摸历届的试题。考试大纲概括地叙述了自学考试的方向,具体地例举了课程的自学考试内容,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及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考试标准等等,都有明确规定,是自学《大学语文》课程的依据。它十年如一日,保持稳定,应该经常放在案前以备随时参考。历届《大学语文》试题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制的,形态上也维持不变。考生通过对历届试题的研究,可以揣摸考试的标准、熟悉考试的题型、了解考试的范围、研究考试的内容、掌握答题方式。根据近几年的试题,大致有如下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和文体知识。二、多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语言知识。三、填空题。它的内容大致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要求背诵的诗词。四、词语解释题。主要是古代文词语,也有近代文词语。五、古文翻译题。六、简答题,一般是考察课文分析。七、简析题,一般也是课文分析,主要是精读课文。八、作文。了解这些试题,我们就可以掌握学习和考试的主动权。自考的大学语文有哪些课文是重点的都不要去背,理解请问在哪里才能买到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全国高等教这类书很好买的,在各个自考报名点有售,而且各个考试书店也有.自考考试报错了大学语文专科报成本科自考考试报错了,大学语文专科报肯定通过了,本科比专科学历高嘛!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自考重点有:

1、《科学的春天》主要采用了三种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法、类比论证法、演绎论证法。

2、《统筹方法平话引子》的特点是通过简单生活事例的分析解剖,来说明复杂的科学道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3、《论气节》的论证方法主要是归纳法,但作者在进行论证时,又应用了大量的对应词语,从而体现了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统一,体现了作者注意判断与分析的写作特点。

4、《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竺可桢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

5、《桥的运动》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茅以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文章说明的中心和要点。

自考本科大学语文知识点汇总笔记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大学语文自考教材考试重点,大学语文考试题及重点资料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自考大学语文好考吗你好:《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仿佛很“散漫”,容易满足于一知半解、星星点点。特别是成年人,急于掌握专业,无心留恋于文化基础。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大学语文》作为文化基础课,很多内容需要认真学习,历史、时代、作家、作品等等,都需要尽可能多多记住,以便于在头脑中绘制一张丰富多彩的文化地图。学习“中国文学史概述”记住“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为了大致了解中国的文学史,大致了解五十几位作家在历史上的地位,《大学语文》教材在《附录》中撰写了“中国文学史概述”,编制了“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这两篇虽然是《附录》,但还是要学习的。“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中国文学史概述”不仅有助于直接深入了解其中编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和作品,对提高考试成绩,提高一般文化素质也是有帮助的。记住入选作家的生平经历等情况《大学语文》共收57位作家,65篇作品。其中57位作家都有300字到500字的简要介绍,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思想倾向、风格流派、艺术特点、历史地位、作品文集等。它们都是了解作家的必要资料,也是分析作品的参考资料。对于这些资料,考试题中常有,应该强迫自己记住。记住的方法可以用红笔在介绍中划线,也可以花费一点时间做更简要的笔记,要把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主要方面,如业绩、贡献、思想倾向、艺术风格流派、影响等记住。努力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大学语文》教材共收古文作品43篇,约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这43篇的字、词、句的注释比较详细,是为了适应自学考生的实际水平和便于“无师自通”而特意编辑的。对这些注释,可以根据自己的陌生程度和试题常见,为阅读常用的字词句进行笔录,便于重点复习。此外还有两个材料值得注意,一个是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中有关虚词的比较用法,一个是教材后边《附录》中“中国古代汉语语法常识”。这两个材料收词不多,而且举例一般出自《大学语文》,有助于复习。前者可以集中摘录下来,后者不妨用书而不必摘录。强记名言名句背熟10篇重点诗歌《大学语文》65篇,几乎篇篇都有名言名句。名言是文章中的一段话,往往语意畅达,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名言、名句、名段,考生应该记住,或应该记住大意。考试大纲要求背诵的10篇诗歌,最好抄成卡片,随时随地复习。认真阅读作品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下面三个方面:一是重在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二是重在理解作品和分析作品,学习前人优秀思想道德传统和表达技巧;再者是在前述两者的基础上练习写作,提高表达和应用能力。另外,还要培养对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一是通过阅读作品来进行;其次是结合作者的思想倾向来进行;再次是联系时代历史背景来进行,等等。这些方法可以综合起来运用。研究考试大纲和历届试题提高应查能力为了《大学语文》的自学和考试,还要仔细研究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和揣摸历届的试题。考试大纲概括地叙述了自学考试的方向,具体地例举了课程的自学考试内容,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以及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考试标准等等,都有明确规定,是自学《大学语文》课程的依据。它十年如一日,保持稳定,应该经常放在案前以备随时参考。历届《大学语文》试题是根据考试大纲编制的,形态上也维持不变。考生通过对历届试题的研究,可以揣摸考试的标准、熟悉考试的题型、了解考试的范围、研究考试的内容、掌握答题方式。根据近几年的试题,大致有如下题型:一、单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和文体知识。二、多项选择题。它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语言知识。三、填空题。它的内容大致由四部分组成:作家作品知识、课文分析、文体知识和要求背诵的诗词。四、词语解释题。主要是古代文词语,也有近代文词语。五、古文翻译题。六、简答题,一般是考察课文分析。七、简析题,一般也是课文分析,主要是精读课文。八、作文。了解这些试题,我们就可以掌握学习和考试的主动权。自考的大学语文有哪些课文是重点的都不要去背,理解请问在哪里才能买到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全国高等教这类书很好买的,在各个自考报名点有售,而且各个考试书店也有.自考考试报错了大学语文专科报成本科自考考试报错了,大学语文专科报肯定通过了,本科比专科学历高嘛!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作者归类

作者属于唐代诗人的有:王昌龄、张若虚、王维、李白、杜甫、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其中,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属于盛唐诗人。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为中唐诗人。杜牧、李商隐为晚唐诗人。

创作词的几位作者的有:李想、柳永、苏武、李清照、辛弃疾。

2、体裁归类

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归国田居》、《游子吟》。

七言古诗:《春江花月夜》。

七言绝句:《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

七律:《蜀相》、《书协》。

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

3、题材归类

送别诗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元二使安西》。

相思诗有:《迢迢牵牛星》、《夜雨寄北》。

“虞美人”、“望海潮”、“水调歌头”、“武陵春”、“水龙吟”、“沁园春”均为词牌名。

答题技巧:

一、自考大学语文科目单选题内容主要包括作家作品、中心论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在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唯一正确的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

二、自考大学语文科目多项选择题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答题也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切忌凭猜测、靠感觉作答。

大学语文专升本知识点: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

2.《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浪漫主义诗风的源头。

3.《山海经》是我国最早富有神话传说的一部地理志。

4.《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是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

5.《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著作。

7.《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编年体史书。

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0.《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1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篇长篇叙事诗。

12.《古诗十九首》是乐府诗成熟的标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13.《穆天子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

14.《孙子兵法》(春秋.孙武)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15.《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是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语文自考大专知识点总结笔记

1、作者归类

作者属于唐代诗人的有:王昌龄、张若虚、王维、李白、杜甫、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其中,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属于盛唐诗人。张继、孟郊、刘禹锡、白居易为中唐诗人。杜牧、李商隐为晚唐诗人。

创作词的几位作者的有:李想、柳永、苏武、李清照、辛弃疾。

2、体裁归类

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归国田居》、《游子吟》。

七言古诗:《春江花月夜》。

七言绝句:《出塞》、《送元二使安西》、《枫桥夜泊》、《乌衣巷》、《江南春》、《夜雨寄北》。

七律:《蜀相》、《书协》。

五律:《赋得古原草送别》。

3、题材归类

送别诗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元二使安西》。

相思诗有:《迢迢牵牛星》、《夜雨寄北》。

“虞美人”、“望海潮”、“水调歌头”、“武陵春”、“水龙吟”、“沁园春”均为词牌名。

答题技巧:

一、自考大学语文科目单选题内容主要包括作家作品、中心论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在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唯一正确的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

二、自考大学语文科目多项选择题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答题也要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切忌凭猜测、靠感觉作答。

在整个备考阶段记笔记都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记笔记和笔记都记一些什么内容。一、记笔记的阶段第一阶段,拼命扩充。给知识点找来例子,给错题、难题找来相同的题型。让自己尽可能见更多的知识来了解原本的那个知识。第二阶段,拼命总结。把类似,易混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形成自己的框架体系,让那些知识都变成属于自己的,沉淀在脑中。二、笔记记什么在日常学习和做笔记中,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在阅读每一句话的时候,都试图做一下笔记,没有根据上下文去判断,这个信息是不是重要?值不值得做笔记?在记笔记的时候,没有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书上写了什么,就照搬了下来。这样记笔记,会使人陷到细节里,而忽略了文章的主旨和整体逻辑结构。因此记笔记不能盲目抄书,而是要善于归纳总结,理清书中逻辑。当然啦,我们也可以应用符号记录法记笔记。符号记录主要是在课本上进行,在书上加上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红线、蓝线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但是这样的方法不容易整理出清晰,明了的个人笔记。

大学语文自考考试大纲上面的内容都是考试的重点。考生报名时可向自考办购买。如果考生基础不好,也可报助学班由老师辅导并划重点。 从哪里找到试题和答案? 试题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启用前属绝密材料,启用后仍然属于国家秘密。全国考办自2002年起不再公布答案,考生可以通过购买相关辅导书得到更多历年试题的解析。想要免费的真题和答案可以登录。作为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备考指导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登录网址()。 自考的复习方法: 1、网上下载历年试卷和考试大纲,把答案在教材书上找出来。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背下来,一般及格没有问题。 2、根据大纲复习,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就可以有好的成绩。 3、考试时,要把名词解释当简答题回答,凡是能记住的内容只要卷面允许,都写上去。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大专现代汉语知识点汇总笔记

2010年10月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重点总结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要(rtf)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现代汉语大一上学期知识点有:

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3、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具有一切语言的共同属性。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语言从功能上看,分为三个方面 : 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认知世界的工具、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6、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7、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8、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儿化了的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9、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以牛骨和鹿骨为主)上的文字,距今约三千年。甲骨文于1899年在河南安阳市郊的小屯村被发现,发现者为被誉为“甲骨之父”的王懿荣。

10、金文:先秦称铜为“金”。金文即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青铜器以钟鼎居多,故金文又称钟鼎文。青铜器早见于殷商,盛于周代,战国也不乏见。

着重学习句法分析,在语言实例中分析词类,关注语法语病的类别

《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论一、知识: 1、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2、古汉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现代汉语指当代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3、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小说等。4、古白话或叫早期白话,也有人称之为近代汉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都是古白话。5、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是指普通话和方言。6、汉语的方言大体可以分为官话区和非官话区两类。7、官话又称北方方言。非官话方言区包括吴语、粤语、湘语、闽语、赣语、客家话。8、联合国规定的六种语言,除汉语外,还有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9、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意义。10、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二、简答: 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答: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不过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口语和书面语在用词造句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别。如果从整体上概括这两种语言形式的特点,主要判别在风格方面,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3、现代汉语跟英语比较有何特点?答:(1)汉语属声调语言,不同类别的声调能区别词的意义。(2)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词形变化。(3)汉语语句的修饰语用在中心语的前边,英语的修饰语有的用在中心语之前,有的用在中心语的后边。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有哪些特点?答: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2)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3)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三、论述题: 1、简述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答:1)从语言学的观点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书面语是口语的记录和加工形式。2)汉语的书面语的发展出现了特殊的情况。我国古代的书面语是文言,文言文从周秦时代一直使用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文言最初产生时,与当时的口语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书面语远离口语的现象。3)到了汉魏时期一种接近当时口语的新的书面语出现了,这就是古白话,(即近代汉语)采用了大量的北方口语。文言和古白话都是书面语言,当代白话即是现代汉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2、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答: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质,淘汰旧质。为了使语言更健康的发展,更好的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重视规范化工作。现代汉语规范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规范明确;二是使规范普及。规范的标准就是普通话定义中规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总的规范确定以后,还有许多具体的规范问题需要逐步明确并推广。对规范化要有正确的认识:1)规范本身也是在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2)不规范的不等于是错误的,典范的作家作品中也有特殊用例存在。3)对于新的说法要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取舍。第二章 语音一、知识: 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母。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21、普通话有四种调类、四种调值。四种调值是根据它们的实际读音采用五度标记法得出的。四种调类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分别是:55、35、214、51。22、上声字在词语中实际发音往往不是完整的214调值。1)上+阴平、上+阳平、上+去--上声字的调值是211。2)上+上--实际读法是35+214。3)上+上/+上--实际读音是35+35/+214。如"小组/长";上/+上+上--实际读音214/+35+214。如"小/老虎"。23、现代汉语的声调是从中古语音的声调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古入声字已经分别派入阴阳上去四声里去。24、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25、普通话中常用音节有14个,次常用音节有33 个,又次常用音节62个。26、说话时一连串的语流中常常会产生音节之间的读音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叫做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一、不"的变读、形容词重叠后的变读、儿化韵、语气词"啊"的变读、上去声的变调等。27、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这种读音变化叫做轻声。普通话的四声都可以变读轻声,轻声不是四声以外的第五种调类。《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凡轻声音节一律不标调号。28、轻声的作用:区别词义、区别词性。29、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的同时,韵母就产生卷舌动作,它们是紧密结合的一个音节。如"小孩儿xiǎoháir"中"孩"和er结合成一个音节,三个字,只有两个音节。30儿化的作用:区别词义、确定词性。31、异读词指的是同一个词有几种不同的读音。1985年12月发表修订后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凡有异读的词语一律以《审音表》规定的读音为规范。32、汉字中有一部分字字形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它们的读音也有区别,这种字称为多音多义字。33、语调是指句子的抑扬顿挫,它常通过句子中的各种停顿和重音来体现。34、停顿跟标点符号和句法成分有关。35、重音是指把表意上需要突出的词语略为加重音量,以吸引听众对它的注意。重音有句法重音(自然重音)和句子重音(逻辑重音)两种。36、朗读时不同的句子语气需要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一般疑问句用升调朗读。一般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用降调朗读。二、简答:1、举例说明语音的社会性质?答:语音是表达意义的。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得到社会公认就可以成立。如汉语把“书”叫“shu”,英语却叫做“book”。语音的社会性质还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如在普通话中“施”“斯”二字的读音不同,而在许多方言中,它们的发音却没有区别。这是因为普通话中“zh、ch、sh”和“z、c、s”是两套声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在多数方言中只有z、c、s一套。这说明语音不是单纯的物理或生理现象,语音还具有社会性质。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2、什么是发音方法?什么是发音部位?如何描写声母?答: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描写声母。(1)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构成阻碍的器官的部位。按发音部位,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2)发音方法是指发音时除去阻碍后有无较强的气流送出,声带是否颤动,发音部位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A 按成阻、除阻方式,声母可以分为五类: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B在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中,只有l、m、n、r、ng发音时声带颤动,是浊音,其余都是清音。C 普通话声母中塞音和塞擦音有送气与不送气之分,其中p、t、k、q、ch、c是送气音,b、d、g、j、zh、z是不送气音。辅音声母的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所以要学会从这两个方面对辅音声母加以描写。如: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等。【见本资料后边的表一】3、声母和辅音、韵母和元音有什么不同?答:它们是不同分析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我国传统的音韵学把一个字的读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这是从组成音节的成分而言。现代语音学把一个音节分析成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音素有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这是从构成音节的语音单位而言的。1)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一定都是声母。普通话中22个辅音音素,其中21个可以充当声母,另一个ng不是声母。21个辅音声母外还有一个零声母。2)普通话中元音音素只有10个,而韵母却有39个,所以说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元音都可以充当韵母,但韵母不只是元音。如ng是辅音,却充当韵母。4、韵母的分类?答:A、按韵母中的音素分类:1)单韵母(单元音韵母)a舌面单元音韵母。有aoeêiuü七个。这类韵母的发音由舌位高低、口形大小与唇形的圆或不圆决定。b舌尖元音韵母:-i[ ]和-i[ ]。c卷舌元音韵母:er。2)复韵母(复元音韵母)a前响复韵母:ui、ei、ao、ou。b后响复韵母:iu、ie、ua、uo、üe。c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3)鼻韵母:a、舌尖鼻音韵母(前鼻音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ün。b、舌根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B、按韵母的韵头分类:1)开口呼:没有韵头而韵腹不是i、u、ü的韵母,共有16个。2)齐齿呼:用i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10个3)合口呼:用u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9个4)撮口呼:用ü作韵头或韵腹的韵母,共有4个。注意:-i[ ]、-i[ ]都是开口呼韵母;ong的实际发音是ung,iong的实际发音是üng。5、描写普通话10个单元音。 答:(1)舌面元音: a、舌面央低,口大开,唇形自然; o、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圆; e、舌面后半高,口半闭,唇形不圆; ê舌面前半低,口半开唇形不圆; i、舌面前高,口闭,唇形不圆; u、舌面后高,口闭,唇形圆; ü、舌面前高,口闭,唇形圆。 (2)舌尖元音: -i[ ]、舌尖前高不圆唇; -i[ ]、舌尖后高不圆唇。 (3)卷舌元音韵母: er、舌位中,不圆唇。6、古四声和普通话四声的演变关系是怎样的?答:普通话的四声是阴阳上去。每一个调类都包括一批汉字。普通话的四个调类是由古汉语演变而来的。古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其中,平声字按声母的清浊分为阴平和阳平。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归入了去声,其余的上声仍然是上声。去声没有变,再加上全浊上声字等,普通话的去声字是字数最多的。古代清声声母入声字分别读成阴阳上去声,浊声母入声字读成阳平或去声。入声是古声调的一类,它的韵母带有塞音韵尾,因此声音不能延长,读得特别短促。古代的入声字有b、d、g三个韵尾,在今天的粤方言中还保留着,也有的改变为喉塞音,例如吴语、闽语,还有的塞音尾消失,独立为一个调类或归入另一种调类,例如湘语及西南官话。汉族的入声已不存在,分别派入了阴阳上去四声。7、普通话音节有什么特点?答:1)一个音节最多含有四个音素。2)一个音节一般至少要有一个元音音素,最多有三个元音,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声母,辅音只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4)一个音节不能没有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或韵尾。5)可以充当韵腹的元音有10个:a、o、e、ê、i、u、ü、-i、-i、er;可以充当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可以充当韵尾的元音i、u、(o),o做韵尾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人为设计,实际应是u;辅音有n、ng。普通话音节的构成成分可以列表分析。注意:(1)iu、ui、un是书写形式,分析时应以中间省写的o、e、e为韵腹。(2)ü和ê的符号在分析时不能省略,以免和u、e相混。(3)i、u、ü零声母音节书写时采用的Y、W一律不作音素处理。9、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哪些成分?答:轻声与物理性质的四要素都有关系。(1)突出的表现是音长短。(2)音强也要弱一些。轻声的音高取决于前一字的声调。轻声还常常引起音色的变化,如使声母浊音化,使韵母中的元音央元音化,有的使韵母脱落。普通话中读轻声的有以下一些成分:(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形成的后字。(3)构词后缀“子、头、巴、么、们”等。(4)“上、下、里、边、面”等表示方位的成分。(5)趋向动词作补语时。(6)量词“个”常读轻声。(7)一些资格比较老的双音节常用词的后一音节。10、举例说明轻声的作用?答:(1)轻声有区别词义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了词义的不同。如:东西、男人、大爷、兄弟。(2)有的有区别词性的作用,即轻声不轻声造成词性的不同,如:大意、利害、对头等。11、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答:儿化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它还具有(1)区别词义作用:信--信儿,头-头儿。(2)区别词性作用:活(动)--活儿(名),破烂(形)--破烂儿(名)。(3)表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小猫儿、宝贝儿。12、什么是音位?音位变体?答:把实际语言里众多的音素或声调归并成一个能区别意义的单位,就叫音位。同一单位里的若干声音相近的音素或声调称为音位变体。如/a/音位在ia、ua中的单位变体是央[A],在ian、üan中有音位变体是前[a],在ao、ang中的音位变体是后[α]。13、普通话里有哪些音位?答:普通话里有(1)22个辅音音位:b、p、m、f、d、t、n、l、g、k、h、ng、j、q、x、zh、ch、sh、r、z、c、s,(2)10个元音音位:a、o、e、ê、i、u、ü、-i、-i、er。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 索引序列
  • 大学自考语文知识点汇总笔记
  • 大学语文自考专科知识点汇总笔记
  • 自考本科大学语文知识点汇总笔记
  • 语文自考大专知识点总结笔记
  • 自考大专现代汉语知识点汇总笔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