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2022年自考古代汉语答案

2022年自考古代汉语答案

发布时间:

2022年自考古代汉语答案

不是太清楚。

全国2015年10月自考古代汉语真题答案

自己做吧 孩纸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在哪儿可以找到答案?自考答案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公布,不过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自考古代汉语试题答案可以登录猎考网查找,猎考网的备考资料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登录网址(https://zikao.eol.cn/npbkzdfl/index.html)。自考准备方法第一,要正确选择资料,特别是选对教材一般是一本教材和一本预测试卷,外加一本带讲解的同步过关资料也可。千万不要以为资料买得越多越好,这样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第二,教材为主自考不像其他考试,它考的全部是教材上的东西。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理解领悟透了,考试也会不攻自破。有的同学不看教材或者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浏览一二遍就开始做大量的预测试卷,舍本逐末,实不可取。看书时可以先看一看目录看这本书每一章节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各章节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然后看书时做到有的放矢,并经常做一下读书笔记和一些各章节的复习总结。第三,考前一个月做一下预测试卷预测试卷是对这种门课程起一个模拟测试的作用,通过测试了解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对没有复习到位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另外还要做一下近几年的真题,通过真题,可以把握住考试的题型,以及常考的和重要的知识点,哪些题目今年已经考过,对考试的题目做一个估计和预测,对可能要考的题目将做重点复习,该背的要背,该记的要记,不要认为这个知识点已经考过,不会再考,存在侥幸心理,有好多同学等到考试结果出来时五十多分才后悔莫及,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可以变换不同的题型,这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果。第四,自考贵在坚持,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要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看书时要有恒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一遍,二遍,三遍甚至多遍,一遍比一遍细腻,直到摸清了本书的主干以及章节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为止。这样在做预测试卷时遇到不懂的就可以快速准确的翻到哪一章节,不要在做试卷时连这个知识点在哪一章哪一节都不知道。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1年自考本科古代汉语答案

古代汉语答案(上)一、 名词解释:(10分)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引申义:由本义派生出的几个意义有关联的意义。笺:对毛传的补充和修订。读为:一种注音的方法,常用本字注借字。脱文:指传抄和刻印的过程中误掉的字。二、 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鹿:象形字。 本:指事字。 栽:形声字。“木”形符“�”声符。解:会意字。 目:象形字。 徒:形声字。“辵”形符“土”声符牧:会意字。 刃:指事字。 闻:形声字。“耳”形符“门”声符象:象形字。三、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1、.下列句子中,“及”用引申义的是(B C )。A.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 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D. 故不能推车而及。2、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A C )。A.子产治郑二十六年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B.童子隅坐而执烛。C.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3、下列各句“表”字用的是引申义义的是(A C D)。A. 虢,虞之表也。B. 表裘不入公门。C. 或援誓以表心。D.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4、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B C )。A. 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B.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C. 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D.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5. 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的是(A B)。A. 许子奚为不自织?B. 子归,何以报我?C.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D. 吾子与子路孰贤?四、 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於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1、羹:带汁的肉。词义的转移。2、汤:热水。词义的转移。3、赂:礼物。感情色彩的不同。4、臭:气味。词义的缩小。5、皮:带毛的售皮。词义的扩大。五、 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1、 造:到。本义2、 责:要求。引申义3、 间:门缝。本义。4、 发引申义。5、 零:下小雨。本义。六、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作状语),并说明是属於哪一种活用。(10分)1、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 痛:动词使动用法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3、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君:名词意动用法。4、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西:名词活用作动词。5、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贫:形容词使动用法。七、 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加点的字是入声字。10分)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七、 翻译下面句子。(10分)1、 小丘的面积很小,不到一亩大,可以装到笼子里占有它,问它的主人,回答说:“姓唐的人家荒弃的土地,要出卖却卖不出去。”问它的价钱,回答说:“只有四百文铜钱。”我怜惜它把它买下。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一起出游,都非常高兴,没有意料到(得到这个小丘)。2、 齐国的使者到了大梁,孙膑以受过刑的罪犯的身份秘密地会见(齐国使者),向齐国使者游说。齐国使者认为他有特别的才能,偷偷地(把他)载到车上,和他一起到齐国去。齐国的将领田忌认为他有才能,把他当作客人对待。八、 加标点并翻译下面这段文章。(20分)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译文: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听说以后,从路途中返了回来,衣服的皱折没拉平,头上的灰尘没洗去,就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看见一个人,正驾着马车向北走。他告诉我说:‘我要到楚国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要向北走?’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即使好,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费用多。’我说:‘即使费用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车夫好。’我说:‘这几种条件越好,就会离楚国越远。’现在您的一举一动都想成就称王天下的大业,您的一举一动都想得到天下的信任,依仗您强大的国家和精锐的军队去攻打邯郸,以便扩大地盘抬高声誉。您的举动越频繁,就离称王天下的目标越远,就像要去楚国而向北走一样。“

古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 名词解释1、许慎:东汉文字学家,汝南召陵人,字叔重。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2、 六书:是正式讨论汉字形体构造的学说,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到了西汉末年,六书理论臻于成熟。东汉许慎继承发展了前代六书理论,自著作《说文解字》将六书概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3、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全书十五卷,其中正文十四卷,《叙》一卷,正文收9353字,重文收1163字。4、 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5、 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造字法。6、 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7、 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8、 假借: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用的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9、 因形示义:汉字具有表意性,字形与意义有这密切的联系,因形示义、义寓形中,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地表现所写词的意义。10、随体诘诎:许慎用以表达对象形字的解释。即字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诘诎:屈曲,曲折。11、独体:指事字一种,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构成,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而表示抽象概念。12、合体:指事字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于其上附加指示符号。13、变体:指事字一种,是用改造某字的方向来表现词义的。14、四体二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转注字的形体范围而称为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不能转变其形体范围,只是用字法,故称“四体二用”二、简答1、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时记录传递汉语的社会性书写符号体系,是人们为克服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把语言信息传向远方和传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汉字是记录汉语、表达汉语词义的。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3、象形造字法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在六书中所处的地位怎样?象形造字法主要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以生动的图像表达词义。在六书中,象形字历史悠久,是汉字构形的基础。4、指事造字法与象形法相比较有什么特点?象形字所表达的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的客观实体,而指事字一般所表达的多是抽象概念;象形字采用的是描画物象的写实法,指事字则是运用抽象符号的象征法。5、说明异体字与古今自得主要区别:异体字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古今字只是把所兼的某个意义交给了今字,今字意义与古字意义不完全相符。6、什么是六书假借: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前四书是造字法,后两书是用字法。假借就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来的同音字寄托所要表达的词。7、什么是用字假借: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一个音同音近字来代替,是“本有其字”。8、假借与通假有什么区别?用字通假和六书假借不同:①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一个音同音近字来代替,是“ 本有其字”;六书假借是为了全面记录汉语,对没有造字的词借用音同字来书写,是“本无其字”。②用字通假是偶尔的、暂时的借用,很快恢复使用本字;六书假借是长期的永久的借用,所谓“久假不归”。9、秦汉时期用字通假现象为什么较为普遍?因为那个时期,字词关系尚不稳定。魏晋以后,逐步形成了词有定字的局面,用字通假现象日益减少。10、汉字通假必备的条件是什么?一是 必须是音同或音近。 二是音同或音近是以上古音为标准的。三、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字并说明意义1、 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责,今作债,债务。2、 从台上弹起,而观其辟丸也。辟,今作避,躲避。3、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景,今作影,像影子。4、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益,今作溢,溢出。5、 是亡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亡,今作忘,忘记。6、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内,今作纳,接纳。7、 初,宣子田于首山。田,今作畋,耕种。8、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共,今作供,上供。9、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见,今作现,出现。10、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坐,今作座,座位。1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今作悌,敬爱兄长。12、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奉,今作捧,捧起。13、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奉,今作俸,俸禄。14、吴起取齐女为妻。取,今作娶,迎娶。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今作授,传授。16、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采,今作彩,彩色。17、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采,今作彩,彩饰。18、失其所与,不知。知,今作智,智慧。19、公赐之食,食舍肉。舍,今作舍,放置。20一胫之大几如要。要,今作腰,腰部。21其剑自舟中队于水,遽契其舟。队,今作坠,坠入。2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今作暮,迟暮。四、 指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并说明意义。1、 邹忌脩八尺有余。邹通修,修长 2、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倍通背,违背。3、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距通拒,抗拒。 4、 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错通措,废弃。5、 我之怀亦,自诒伊嘁。诒同贻,给。 6、 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辨通变,变化。7、 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已。燕通宴,宴会 8、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惠,智慧。9、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壶通瓠,瓠瓜。10、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臧通藏,收藏。五、 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1、人们的认识和宇宙间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而汉字的字数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每出现一个新事物或者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就又造一个新字,那样的话,势必导致汉字膨胀到不可估量的地步,成为难于作为交际工具、难于为人们掌握的文字。要使有限的汉字能应付无穷的事物,就只好利用已有的音同音近字,而不另造新字。2、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作业2一、 填空题1、 古今义异词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词义程度上)的差异;二是(词义范围)的差异 ;三是(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2、从词义演变的结果观察,新义与原义比较,在词义的(范围上)古今有了差异。主要表现在:(或是有所扩大),(或是有所缩小),(或是原义消失而转成新义)。3、古今词义的差异,还表现在感情色彩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词义褒贬的差异);二是(词义轻重的差异)。4、古今义里的“古”和“今”是个相对的概念。所谓古义,不论是先秦的、两汉的、六朝的、唐宋的、凡是没有(流传到现代的意义)都是古义。所谓今义,是指(现代义),但许多今义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在历史上便产生了。因为词义的演变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而是错落不一地发生在(各个语言时代),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5、所谓次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词的本义并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因为汉语的产生,远在汉字发生之前,词的本义是(造字时代的词义)的词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6、掌握词的本义,就可以(提纲挈领),(以简驭繁),使纷繁的词义(条例清晰),(脉络分明)。7、推断词的本义,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字形分析法);二是(多义归纳法)。前者必须有(文献)的参证,后者运用(词义演变规律)。二、说明下列句中词的古义和今义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毙,古义,倒下去,今义,死2、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羹,古义指带汁的肉,今义指汤3、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兵,古义是兵器,今义为士兵4、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坟,古义土丘,今义,墓5、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古义夸耀,今义讨伐6、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征,出征,与今义同7、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共,古义供,今义,共同8、师进,次于召陵 。 次,古义帐篷,这里引申为军队暂时驻扎义,今义,1、量词,表次数,2、形容词,表次一等。9、不介马而驰之。 驰,驱马奔驰 今义,奔驰10、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病,伤势严重,今义,疾病11、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地势不平,难行的路,今义是危险。12、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 再,第二次,今义,再次13、厉王虐,国人谤之。谤,背后的批评议论,并不含贬义,今义是无中生有,恶意中伤,是个贬义词1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亲戚 ,古义: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15、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恨:古义指遗憾,今义指痛恨。16、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爱,古义:吝惜,今义:喜欢。17、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怨,仇恨,今义,怨恨18、太后之色少解。 色,古义神色,今义颜色1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借用,今义虚假20、穆公访诸蹇叔。 访:古义为询问,咨询,今义为探访,访问三、选择正确答案。1、(C)2、(C)3、(B)4、(B)5、(A)6、(A)7、(A)8、(B)9、(C)10、(B)11、(C)12、(C)13、(C)14、(C)15、(B)16、(C)17、(B)18、(A)19、(A)20、(C)21、(C)22、(A)23、(A)24、(B)25、(C)26、(B)四、分析下列字在句中的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戒:1、引申为引以为戒2、本义,戒备、警惕3、引申为节制莫:1、暮,假借2、暮,假借3、本义,相当于“不”贱:1、低贱,引申义2、价格低,本义3、引申为动词,轻贱(之)责:1、音zhài,本义:债款,债务2、本义,债务3、责备,引申义发:1、散发,引申义2、本义,放箭3、引申义,捎带 脩修:1、假借。修,通“脩”。干肉2、身高,引申义3、dí音敌,洗涤之意 假借五、说明下列词语的句中义和今义。1、卑鄙,句中义:地位低微 今义:卑劣粗鄙 2、痛恨,句中义:痛心遗憾 今义:非常憎恨3、身体,句中义:亲身体验 今义:即指人的身体 4、其实,句中义:他实际上 今义:实际情况5、通知,句中义:透彻了解 今义:通告他人知道6、然而,句中义:是两个词,“然”代指上文所说的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今义: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7、消息,句中义:消,消失;息,滋生 今义:信息 8、感激,句中义:感动,激动 今义:感谢9、知道,句中义:不知大道 今义:知晓 10、影响,句中义:影子 今义:指对人和事所起的作用11、地方,句中义:地土方圆 今义:泛指空间的一部分作业3一、 简答:1、 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主要有几种情况?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子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灵活运用,便是此类或用。主要可以分为名词、形容词、名词性词组等活用动词,名次或泳状语等情况。2、 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现象有什么不同?词类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原来属于什么词类,仍属于原有词类;词的兼类则不同,他的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各种用法是其自身所固有的。3、 先秦汉语的词分为哪十类?同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有何不同?先秦汉语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种,都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功能划分的,但是不同的是前秦汉语中的词存在或用的现象。4、 名词活用为动词,主要分为集中情况?举例说明。(1)普通名词用作动词,如“左右欲刃相如。”(2)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如“日渐暮,遂前其足。”(3)名词性词组用作动词,如“欲其子之齐语也。”5、 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基本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1)名词前面有副词,如“皆共目之。”(2)名词与能源动词结合,如“左右欲兵之。”(3)名词后有“我”、“之”等代词,如“履我”(4)名词前后有介宾词组作状语或补语,如“师还,馆于虞。”(5)名词用“而”连接,组成并列结构,如“外户而不闭”(6)两个名词连用,既非并列关系也非偏正关系,如“衣褐,至良所”二、填空题1、名词作状语,是指(普通)名词、(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并不是包括名词同介词组成(节宾词组)作状语的情况。2、古代汉语普通名词可以直接用作状语,从其作用看,可以分为四个类型:表示(行为的状态)、表示(行为的处所)、表示(行为的依凭)、表示(行为的身份)或态度。3、表示行为的状态:用作状语的名词,所称谓的事物常有某种(行为)特征,以这种特征来(比喻描写)被修饰的动词的(行为状态)。4、方位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行为的(处所),有的表示行为的(趋向)。5、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日、月、岁单用于动词前,表示行为的(经常性),含有(每日)、(每月)、(每年)的意思。6、使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者音译,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原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7、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或者(把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8、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一动作。9、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10、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并与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多代表的(人或物)。11、形容词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12、名词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用作(易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13、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14、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对……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三、说明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1、贼作状语2、夜作状语3、人作状语4、狼作状语5、丹作状语6、蚕作状语7、客作状语8、景作状语9、山和谷作状语10、剑作状语11、夜作状语12、兄作状语13、父作状语14、箕畚作状语15、船作状语16、身作状语四、说明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衣冠,名词或用动词2、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囊,名词活动动词3、从左右,皆肘之。 肘,名词或用动词4、今京不度,非制也。 制,名词或用动词5、所友者以百数。 百,数量词活用动词6、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难,形容词活用动词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名词活动动词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仁,形容词活用动词9、晋灵公不君。 君,名词活用动词10、逐之,三周华不注。 三周,数量词活涌动词11、孟尝君客我。 客,名词活用动词1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贾,名词活用动词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老、幼,名词活用动词 1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活用动词15、[孟子]曰:“许子冠乎”?[陈相]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冠,名词活用动词 16、父曰:“履我!”良也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履,名词活用动词五、说明下列各句词属于何种此类活用现象1、甘,形容词易动用法,认为……甘美。2、衣,名词活用动词,衣裹。3、生,名词活用动词,生出。 4、饮,动词使动用法,让……饮酒。5、免,动词使动用法,使……免。6、难,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难;免,使动用法,使……免7、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8、客,名词作动词。9、高,形容词作动词 10、怪,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怪。11、虚,使动用法,使……虚。 12、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13、合,离,然、可,使动用法,使……合,离,然,可。14、贫,形容词作动词。 15、病,名词作动词16、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侣,友。作业4一、填空题1、 词序又称(语序),是指由(词)或(词组)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在句中组合的(先后次序)。2、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可以分为分为三个类型: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二是(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的);三是(宾语用代词“是”、“之”复指的)。3、 在上古汉语中,有疑问代词(何)、(谁)、(安)、(奚)等充当宾语,或者附有疑问代词作(定语)的,宾语一般要置于(动词)之前。4、 在(否定句)中,由(代词)充当宾语的,宾语常常置于(动词)之前。5、 为了(突出)而把宾语提前,然后再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代词(是)或(之)复指。6、 古代汉语除宾语前置外,兼语也常常前置。兼语提到(主语前)或提到兼语前的(谓语动词前),有(突出兼语)的效果。二、说明下列宾语前置属于何种类型1、 姜氏何厌之有? 疑问代词作宾语2、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宾语用代词“是”复指。3、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宾语用代词“是”复指,唯……是结构。4、 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疑问代词作宾语5、 楚国方城以为城,汗水以为池。 代词“之”复指6、 君何患焉? 疑问代词作宾语7、 敢问何谓也? 疑问代词作宾语8、 “我之怀亦,自贻伊戚!”其我之谓矣! 代词“之”复指9、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疑问代词作宾语10、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疑问代词作宾语11、求!无乃尔是过与? 代词“是”复指12、夫晋何厌之有? 疑问代词作宾语13、之二虫又何如? 疑问代词作宾语三、说明词的本义是什么?在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暴,本义是日晒,句中用本义。2、集,本义是鸟栖息,句中用本义;木,本义是树,句中用本义。3、集,本义是鸟栖息,句中用今义;从,本义跟从,句中用本义。4、构,本义是架木造屋,句中用本义。5、牢,本义是养牛马的地方,句中用本义。6、节,本义是竹节,用引申义。四、说明下列形容词此类活用现象,属何种用法,表示什么意义1、广:使动用法,使……扩大;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2、昂:使动用法,使……高。 3、硕茂,使动用法,使……硕茂。4、美,使动用法,使……美 5、老,幼,形容词作动词。6、远,使动用法,使……远。 7、广,尊,使动用法,使……广,使……尊。五、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1、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少年时就学习先王大道,年长后通晓仁义的行为,能把相同相异的事物论证为无差别的同一,能把坚白等属性论证为与物体相分离;能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论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论说成可以;能困窘百家之见解,使众多善辩者理屈辞穷;我自以为已经是极力通达事理了。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迷惆不解;不知是我的辩才不及他高呢?还是知识不如他博呢?现在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了,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2、鲁丹多次劝说中山国的国君,而中山君不接受,鲁丹于是分送五十金给中山君左右的人。他再拜见中山君时,还没说话,中山君就赐给他酒食。鲁丹出来,不返回住处,就离开了中山国。为他驾车的人问:“一见面,国君就开始欣赏我们,为什么要离开呢?”鲁丹说:“因为别人的话而对我好,也一定会因为别人的话而治我罪。”鲁丹还未走出国境,中山国的公子就中伤他说:“鲁丹是为赵国刺探中山国的情报的。”中山国国君就下令搜捕他,治他的罪。3、与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蓄养起来而控制着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与其盼望、等待天时,哪里比得上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依顺万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有所变化呢?与其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掉它呢?与其希望于万物能自然生长出来,哪里比得上掌握万物的生长规律呢?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只是寄希望于天,那就不能理解万物的本性,也就不能去利用它了。

一、1、短语,意为:暗中谋划。2、短语,意为:都邑的城墙。3、均为短语,“人情”意为:人的性情;“妻子”意为:妻子和子女。4、词,意为有所不同,偏正式词语,偏于“异”。5、短语,意为国和家。6、词,意为责问。7、词,意为审讯拷问。8、短语,意为是我窘迫、受辱。9、短语,意为规和矩。10、短语,意为惊讶、慌乱。二、颜之推把“狐疑”视为狐狸多猜疑,没有认识到“狐疑”是个连绵词,不能拆开。“狐疑”意为遇事犹豫不决。连绵词是“联绵词”的别称。双音节语素的一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这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是韵部相同,如“窈窕”;有的是同音重复,如“孜孜”;还有的两个音节没有什么关系,如“嘀咕”。前三种连绵词的存在加强了汉语的音乐性。连绵词不能拆开使用,很少的因修辞需要而分开(如“天翻地覆慨而慷”)也不能拆开来解释。

找作业帮吧,你这样找答案太麻烦了。顺便告诉你,妻子就是妻儿子女的意思。

古代汉语2010年自考题及答案

2008年10月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年10月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题古代汉语试卷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课程代码:0053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答案古代汉语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答案古代汉语......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古代汉语全国试卷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课程代码:0053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 2007年1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试题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课程代码:0053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 2006年10月全国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 2006年1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历年试卷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课程代码:00536...... 2005年10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真题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题课程代码:00536...... 2005年10月自学考试古代汉语答案 2005年10月自学考试古代汉语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李斯论 (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①无与者矣。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②,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敦、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注释]①宴然:安闲的样子。②谏逐客:秦始皇曾发布逐客令,驱逐六国来到秦国做官的人,李斯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提出了反对意见。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 中:符合 B.灭三代法而尚督责 尚:崇尚 C.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 劝:鼓励 D.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 易:交换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秦国地形便利 不如因普遇之 B.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C.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不亦远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 B.而大体得治世之要C.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 D.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辅佐秦朝行暴政,致使天下大乱,作者则认为李斯是完全舍弃了荀子的说学,李斯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罢了。B.作者由论李斯事秦进而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悖谬无义”之政,不应为自身的富贵而阿附甚至助长之。C.此文主旨在于指出秦行暴政是君王自身的原因,作者所论的不可“趋时”,“中侈君张吾之宠”的道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D.文章开门见山,摆出苏轼的观点,然后通过对秦国发展历史的分析,驳斥了苏说的谬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论证严密,逐层深入,是一篇典范的史论。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译文: (2)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译文: (3)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题。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①,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逾远而弥存也 弥:久长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而散亡磨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D.亦因以自警焉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1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修于身者,无所不获:只要修于身,就能施于事,见于言。B.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建立个人功业,往往受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C.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行文传世,往往受到个人天赋能力的限制。D.今之学者,……皆可悲也:以竭尽文辞技艺求不朽,悲哀在于其舍本逐末。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15.完成下面两题。(8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①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译: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译: 。 (一)9.D 10.B 11.A 12.C13.(1)秦国尝到(用)苛政(对人)的甜头并且认为严刑竣法是有利的已经很久了。 (2)他认为天下人将会谅解我对于我的国君的无可奈何(或没有办法),而不怪罪我。(3)他们开始策略不同,而最终达到相同的目标,难道是李斯的本意吗?(二)11.C 12.A 13.A 14.C15.(l)①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②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树立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你。(5分。前句2分,后句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2)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3分。完全正确3分,有个别欠缺但不破断2分,有个别欠缺且破断1分,破断严重0分。)

B、A、BDA、ABD、D、D、BCA、CAD

不太明白什么意思。。中华书局是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

古代汉语2010年自考题库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在哪儿可以找到答案?自考答案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公布,不过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自考古代汉语试题答案可以登录猎考网查找,猎考网的备考资料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登录网址(https://zikao.eol.cn/npbkzdfl/index.html)。自考准备方法第一,要正确选择资料,特别是选对教材一般是一本教材和一本预测试卷,外加一本带讲解的同步过关资料也可。千万不要以为资料买得越多越好,这样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第二,教材为主自考不像其他考试,它考的全部是教材上的东西。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理解领悟透了,考试也会不攻自破。有的同学不看教材或者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浏览一二遍就开始做大量的预测试卷,舍本逐末,实不可取。看书时可以先看一看目录看这本书每一章节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各章节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然后看书时做到有的放矢,并经常做一下读书笔记和一些各章节的复习总结。第三,考前一个月做一下预测试卷预测试卷是对这种门课程起一个模拟测试的作用,通过测试了解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对没有复习到位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另外还要做一下近几年的真题,通过真题,可以把握住考试的题型,以及常考的和重要的知识点,哪些题目今年已经考过,对考试的题目做一个估计和预测,对可能要考的题目将做重点复习,该背的要背,该记的要记,不要认为这个知识点已经考过,不会再考,存在侥幸心理,有好多同学等到考试结果出来时五十多分才后悔莫及,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可以变换不同的题型,这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果。第四,自考贵在坚持,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要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看书时要有恒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一遍,二遍,三遍甚至多遍,一遍比一遍细腻,直到摸清了本书的主干以及章节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为止。这样在做预测试卷时遇到不懂的就可以快速准确的翻到哪一章节,不要在做试卷时连这个知识点在哪一章哪一节都不知道。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你可以到自考365看看,有没。12年到14年的。

自己做吧 孩纸

1. 自考古代汉语课本是繁体字,考试可以写简体字吗

可以,试卷都是简体字,答题用简体字就可以了,而且难度不大,不用太担心。 哦,对了,我是河南的,我考试时是这样的,没有要求用繁体字,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不是。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2.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都考那些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是:

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汉语言文字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文艺学

文艺学(050101)

01 文学基本原理

02 中国文论

03 西方文论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文艺学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01 汉语语法史 02 词汇学(含训诂学) 03 文字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7语言学理论 ④834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

01 传统语言学典籍整理与研究 02古籍整理研究理论与方法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 复试笔试科目:古文献专题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01 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03 宋元文学 04 明清文学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6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④833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国学与汉学(050122) 01 国学及其对外教学 02 域外汉学研究 03 古典语文学与人文计算 04 出土文献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618古代汉语 ④835经典释读与文化史(中国古典文献知识与中国文化史知识) 复试笔试科目:四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

②文学基础(含古、今、中、外)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7)

0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

02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1少数民族作家文学

④821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同等学力加试:文学概论,文学作品赏析

拓展资料: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3. 自考古代汉语历年考题答案

2008年10月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4juan/zixuekaoshi//wenxuelei/gudaihanyu/index 2008年10月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 2008年1月全国自考试题古代汉语试卷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 ......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答案古代汉语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答案古代汉语 ...... 2007年10月自考试题古代汉语全国试卷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 ...... 2007年1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试题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 ...... 2006年10月全国自考试卷古代汉语 ...... 2006年1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历年试卷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 2005年10月古代汉语全国自考真题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古代汉语试题 课程代码:00536 ...... 2005年10月自学考试古代汉语答案 2005年10月自学考试古代汉语答案

4.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课程都有哪些背诵篇目

《论语八章》 《老子二章》 《郑伯克段于焉》 《子产说范宣子轻弊》 《冯媛客孟尝君》 《田单列传》 《寡人之于国也》 《天论》 《逍遥游》 《七月》 教材文章后会指定要背诵的段落 祝考试顺利通过!

5. 自考现代汉语要怎么学习呢就要考试了,,还有古代汉语,教育学,古代文学选。。求详细的

《现代汉语》是自学考试中汉语言文学、文秘以及小学教育专业专科阶段的主干课程,课程内容较多,表述较为抽象,系统较为复杂,对自学的考生来说,如何能在较为紧张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学习,把握并做到举一反三,最后顺利地通过本课程的考核呢?我们觉得,兼顾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的掌握与应试方法的恰当处理两个方面,是很重要的。收藏我吧! 一、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的掌握 1、基本知识的把握。《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体系有自己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内容,对学习者来说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必要的。每一章都有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结合《考试大纲》仔细揣摩、领会。这里仅就"语音"一章作一例说。 首先,要分析语音现象,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这三大属性是最基本的,而进一步学习和分析语音现象,音素及其分类也是必须掌握的;其次,要分析和把握现代汉语语音,其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及其结构构成是重要的,接着要进一步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特征和初成,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音节的拼写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掌握语音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临时变化现象即语流音变如轻声、变调、儿化等。 2、难点、重点的掌握。由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这一步学习中,不能有任何偏废,必须逐个地攻克堡垒。当然,我们还要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准确地掌握相关难点和重点,从而增强应试效果。下面分章说明: "语音"章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本章有这样几个重点,也是难点:①调值与调类的联系和区别。首先要了解两者的联系,其次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②声母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去掌握,这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务必对每一个声母的特征有准确的了解。⑦韵母的分类与特征。其中单元音韵母的特征和复元音韵母的结构分类是难点,另外,四呼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④音变中轻声的性质、上声的变调及儿化的拼法以及字母和音素(音位)的关系等。 "词汇"章重点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⑦语素的性质、类型及其与音节、汉字的关系。②词语的构造方式。这里注意单纯词的形式、合成词的类型。③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尤其是第二、第四两种类型。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反义词的类型及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关系。⑤同义词的区别。⑧基本词汇的特征、外来词的类型、术语义与普通义的区别、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以及语素、字、词的联系和区别等。 "语法"章本章在考核中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对考生来说,是全书的难点和重点。在本章内,除基本知识外,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考生必须掌握的。①词类划分的依据及其结果,每类词的关键特征,以及在特征上有同异关系的词类的区别如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动词与形容词、形容词与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助词与语气词(指"的"、"了")等②句法结构部分内容较多、较难,务必弄通。如句法结构的关系类型与功能类型、复杂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定语与状语的确定,宾语与补语的区别等。③句型划分的标准及结果,主谓谓语句的类型,在常见句式中重点把握存现句、兼语句和把字句的特征,复句要求能用化线法对多重复句进行分析。④语气部分主要掌握疑问句。⑤句子变化共有三种形式,其中"倒装"和"紧缩"是必须掌握的。⑥多义和歧义的区别以及多义的三种类型是难点。多义是针对句法结构而言的静态可能意义状态,是正常的句法现象,而歧义是针对句子来说的动态现实理解结果,是应该避免的。 "修辞"章我们从这样两个角度把握课本内容。①一、二节为规范修辞,即以正确、简洁、规范等为表达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主要了解色彩词语的使用以及词语、句子的加工和调整等内容,在"句式的选用"中尤其注意长、短句的适用语境和效果分析。②三、四节为超规范修辞,即以生动、形象等特殊表达效果为目的的修辞活动,因此,常用修辞格的定义、结构及效果的掌握是必需的,另外也要注意某些有同异关系的辞相比较,如借代与借喻、比拟与比喻、顶真与回环、排比与反复、排比与对偶等。 "文字"章本章内容较零散,由于古汉语课也要涉及,故考核的比重不大,约为百分之十,且限以常识性了解。如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主要以古文字为主)、汉字的特点以及多音字和多音多义字的识别、汉字的构造方式(以前四种定义为主)。另外,汉字规范化(以汉字简化方式为主)、标准化等内容也是重点。 最后,需强调的是,考核中往往有"改病句"题,课本中似乎没有设专节讲,但稍加留意会发现,在每一章内都有相关内容,有的在正文中,有的则在练习中,这就需要我们加以归纳。一般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剖析造成病句的原因:首先是词语上的,如词语色彩误用、生造词等;其次是语法上的,如词性误用、词语(成分)搭配和关联词使用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第三,修辞上的,如成分、句子的语序不当、语义歧解、表达不周密、前后不照应等问题。 二、考试须注意的问题 掌握了课本内容,如果能了解一些本课程考核及应答中的特点,无疑对提高成绩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结合考核题型对此作简单介绍。 1、填空题。这类题在内容上关系到每章的基本知识点,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填内容是该句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一般来说,这种题目是识记类知识,如概念的定义、对象的属性、分类等;另外一种要求运用基本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填出答案,属理解类题目,如"’他在考试。,一句中的’在’所属词类为一"(98下)等。 2、判断题。从内容上讲,这类题大多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核,甚至是常识性的,只是在形式上与填空题不同,要求考生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若错还须改正。要注意的是,有的判断是整个内容错,如"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是词。"(95下),有的是理论部分正确,举例说明有误,如"舌面元音发音时,主要有舌面起作用,由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不圆来决定。U是后、高、不圆唇元音。"(98上),有的则是判断不严密,如"’裤、鲸’二字的义符都能较准确地提示词义的义类。"(如上)但也有少量理解和分析性的,如"通常所说的褒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能表示贬斥的感 *** 彩。"(98上)考生在解答此类题时务必从多个侧面去考虑。 3、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选择题不管答案数量多少,从内容上讲,也与上述两种题型同,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多属分类、定义以及对它们的理解方面的,涉及每一章内容。限于篇幅,不作举例。 4、名词解释题。考核基本概念,一般每章一个,从内容上看,这些概念对于相关章节来说是基本的知识点,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此类题回答时要求用简洁的文字解释出其实质内容,有些需举例。’如"零声母",要求说出"指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并举例,而"笔画"只需说出"是构成汉字的点和线,是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即可。 5、归纳题。该类题型主要考核对材料的归类,多涉及声母的发音方法或部位、复韵母以及四呼、声调、单纯词类别、词义归纳、词类的归纳、汉字首笔的排序、汉字简化方式等。 6、分析题。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涉及到各部分内容,如词语的拼音、声韵母的认识、合成词结构划分、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句型判断、复句的分析以及修辞格的判断等。 7、改病句题。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的基本理论和表达能力,可以从词语运用、语法结构以及修辞表达三个方面去思考。拿到题目后可以采用先零后整逐级进行的方法寻找错误处。"先零后整逐级"指首先逐个查看单个词语的运用,若无问题,再看句子成分的搭配和结构,最后看修辞表达如语义是否周密、前后是否照应、语序是否得当、辞格是否合格等。所改理由,也可以来用针对所改的对象进行就事论事的直接解释,体现针对性。 8、简答题。属于理解和运用类。该类题主要测试考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各部分中重点内容的掌握,从内容上看,即前一部分所提到的。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答题要注意的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题目大多数是有明确答案的,回答时只需列出主要条目即可,如"倒装句"的四个特点、基本词汇的三个特征等;另一种形式是要求自己根据课本知识组织答案,但实际上毋须惧怕,有的只需稍加归纳即可,如不同韵母的比较、调值与调类的关系等,有的则要求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如一些修辞现象的分析等。回答用语,尽可能简洁,避免技蔓,不需作详细解说。考试大收集整理

6. 自考古代汉语考试题,课外的文言翻译占多少

不多,具体的不好说,不同地区试卷结构可能不太一样的。考试时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东西,最后可能会有一篇古文阅读,一般也是选常见的篇目,难度也不大。其实古代汉语算是比较简单的一门了,不用太担心的。

7. 求《古代汉语》上册(易国杰 姜宝琦编著)课后习题的答案(快考试了,很急)

8. 古代汉语到底怎么考试

《古代汉语》 考试大纲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本科的结业水平。古代汉语课程的自学内容和考核目标是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学习目的以及自学考试特点编制而成的。自学内容共分两大部分,即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和古文阅读实践。基础知识方面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古代文献阅读的基本知识等部分,古文阅读实践方面包括古文阅读、古文句读、古文今译、古文背诵等部分。除绪论部分外,其他各部分均一一列出知识点,并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其中,凡要求“识记”的内容,应考者应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识记。凡要求“理解”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都与考核点直接相关,应考者应熟知其概念和有关知识,理解其原理,并能在语言环境中予以辨认。凡要求“应用”的内容,必须做到在了解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转换为能力,即能运用有关知识和理论来分析解决古代汉语书面语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导对古书的阅读。 壹 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能较系统地掌握大纲所列出的各种基础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同文字、词汇、语法等内容有关的语言现象。 //wenku./view/1549297bf7ec4afe04a1dfc0?sfr_fb=0

9.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课程的背诵篇目考试时,如果要求写背诵段落要用繁体字写吗

不用,古汉语考试答题不要求写繁体字,你怕写错字的话,写成简化字就可以,默写段落也是如此。

10. 我是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这学期有【古代汉语教程-魏清源】这门课程,我想现在开始准备期末考试的东西

1、把其中重要的课文熟读甚至背过,这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 2、掌握一批实词、专虚词的用法,特别要属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敬词谦词的用法。 3、整理选文的古汉语特殊句式,按判断句、主谓倒装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整理语法现象。 4、整理古代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计时方法等。

古代汉语2010年自考题目答案

你可以到自考365看看,有没。12年到14年的。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在哪儿可以找到答案?自考答案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公布,不过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自考古代汉语试题答案可以登录猎考网查找,猎考网的备考资料栏目就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登录网址(https://zikao.eol.cn/npbkzdfl/index.html)。自考准备方法第一,要正确选择资料,特别是选对教材一般是一本教材和一本预测试卷,外加一本带讲解的同步过关资料也可。千万不要以为资料买得越多越好,这样势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第二,教材为主自考不像其他考试,它考的全部是教材上的东西。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理解领悟透了,考试也会不攻自破。有的同学不看教材或者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浏览一二遍就开始做大量的预测试卷,舍本逐末,实不可取。看书时可以先看一看目录看这本书每一章节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各章节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然后看书时做到有的放矢,并经常做一下读书笔记和一些各章节的复习总结。第三,考前一个月做一下预测试卷预测试卷是对这种门课程起一个模拟测试的作用,通过测试了解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便对没有复习到位的知识点及时查漏补缺。另外还要做一下近几年的真题,通过真题,可以把握住考试的题型,以及常考的和重要的知识点,哪些题目今年已经考过,对考试的题目做一个估计和预测,对可能要考的题目将做重点复习,该背的要背,该记的要记,不要认为这个知识点已经考过,不会再考,存在侥幸心理,有好多同学等到考试结果出来时五十多分才后悔莫及,因为同一个知识点可以变换不同的题型,这就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结果。第四,自考贵在坚持,要有恒心和毅力,不要三天打鱼,二天晒网。看书时要有恒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一遍,二遍,三遍甚至多遍,一遍比一遍细腻,直到摸清了本书的主干以及章节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为止。这样在做预测试卷时遇到不懂的就可以快速准确的翻到哪一章节,不要在做试卷时连这个知识点在哪一章哪一节都不知道。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2022年自考古代汉语答案
  • 2021年自考本科古代汉语答案
  • 古代汉语2010年自考题及答案
  • 古代汉语2010年自考题库答案
  • 古代汉语2010年自考题目答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