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464 989 190

创业教育的形式可视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一般来说,可采取四种形式: 渗透性教育:创业的校园文化,创业理念在各学科、各专业在教育活动中的渗透与介入。 普及性教育: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实务普及性、讲座性的教育方式。 重点性教育:在各专业中开设“创业经济学”、“创业管理”课程。 专业性教育:创建创业学专业,开设包括创业精神学、创业知识论、创业实践论三大板块,体系化的创业学课程。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江苏自考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其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答案:A

2.“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够阻断代际传递,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人口功能

答案:D

3.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

A.遗传素质

B.学习训练

C.指导学习

D.成熟程度

答案:D

4.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

A.情绪情感的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的教育

D.思维品质的培养

答案:B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创造⑤学会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6.班主任的影响力除表现职权影响力外,更重要的表现力为()。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人格影响力

D.知识影响力

答案:C

7.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

①挤按晴明穴②揉按四百穴③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④揉按涌泉穴⑤按揉风池穴⑥闭目干洗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答案:B

8.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授一边板书,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种品质属于()。

A 注意广度

B 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稳定性

答案:C

9.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泛化

B.强化

C.分化

D.消退

答案:A

1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往往会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是()。

A.服从

B.模仿

C.以众

D.顺从

答案:C

11.小勇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内部稳定归因

B.外部稳定归因

C.内部、不稳定归因

D.外部、不稳定归

答案:A

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全体学生

B.有行为障碍学生

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答案:A

13.因1918 年出版《课程》一书而被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的学者是()

A.杜威

B.博比特

C.查特斯

D.泰勒

答案:B

14.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逻辑顺序与心理顺

D.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

答案:C

15.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

16.赵老师在数学《第一场雪中》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答案:B

17.下列中国古式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陵节而施

D.博学于文,约之以

答案:C

18.某小学有计划地将当地民谣融入语文课程,这属于()。‘

A.国家课程校本化

B.校本课程开发

C.国家课程地方化

D.地方课程开发

答案:A

19.集体备课时,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如存在意见分歧,应首先遵从()。

A.教材编排

B.课程标准

C.名师经验

D.教学指导

答案:B

20.作为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主要局限在于()。

A.难以呈现系统科学知识

B.难以控制教学时间

C.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答案:D

二、简答题(共3道大题,每道大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答: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要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反对浪费,提倡节俭。

22.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作为老师,我们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效能期望,再辅之正确积极地归因方式,则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在实际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间接的替代经验:我们作为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与其水平相当的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来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替代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学生予以激励,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对于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谈话法等方法来对其进行言语上的引导,鼓励,进而增加其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起: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自我效能感亦有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使得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其自我效能感也会增加。

23.简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1)确定研究问题;

(2)选择研究对象;

(3)进入研究现场;

(4)进行观察系谈:

(5)整理分析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大题,每道大题20分)

24.材料: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州先后颁布相关政令,对学生速纪行为明确处罚原则,如,对学生的惩戒分为9个层次,包括训示、学业制裁、短期停学、惩戒性转学等。教育惩戒是我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敏感区,面对学生违纪行为,惩戒与否,如何惩戒,固惩戒不当带来的后果,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因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敢采用教育惩成,唯恐由此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2020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为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了依据。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认识。(10 分)

(2)阐述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10 分)

【参考答案】

(1)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寄语教育目的,对违纪违规学生进行管理、寻到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材料中,部分老师不敢使用教育惩戒,害怕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这种行为非但不会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会助长歪风邪气。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让老师重拾“戒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其次,《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行细化了教育惩戒的边界,让教师的惩戒有规可依,更好的把握尺度、温度和限度。

(2)①规范程序。

②注意方式方法。

③育人为目的。

④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必须能接受或承受。

25.材料:陈老师和王老师在各自班上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孙悟空,有的……说喜欢唐僧……出乎意料的是,两个班里都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理由是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但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却不同。陈老师的回应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王老师则反问那个学生:“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回答法:“坏事。”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做坏事,你也喜欢她吗?”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问题:

(1)对两位老师不同的理答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12分)

【参考答案】

(1)王老师的理答更合理,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材料中,陈老师只是表扬学生的想法独特、有创意,却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王老师通过反问,使学生明白白骨精虽然坚持不懈,但她做的是坏事,并不值得学习,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育效果更好。

(2)①诊断功能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②反馈功能

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

③导向功能

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能。

④激励功能

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评价能够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⑤鉴定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查和验证。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请认真考试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语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用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9分)

(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重难点。(9分)

(3)谈谈你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诗句的理解,并设计该诗句的教学过程。(22分)

【语文参考答案】:

(1)

诗歌教学属于考试教学的一部分,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诗歌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情感。教师应注意:

①诗歌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考试诗歌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考试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考试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考试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考试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考试。

②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诗歌中的情感是小学生理解的重难点,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

③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考试,利用考试期待、考试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考试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④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⑤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考试兴趣,扩大考试面,增加考试量,提高考试品位。

(2)教学重点:体会诗中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这句诗歌是颈联,它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与学生共同了解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壮举?引发学生讨论,进而引出课题《七律长征》。

二、初读

自主学习+检查反馈:默读、朗读

(1)针对学生易读错、易写错、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强调。如:逶迤、磅礴等。

(2)归纳诗歌的主要内容: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析读:

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教师设疑:

①朗读这句诗,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这句诗歌的关键词是什么?体现了什么?

明确:

暖。“暖”字形象地概括了那种热烈沸腾的景象和战士们胜利、喜悦的心情。

寒。“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一场恶战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写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③一暖一寒的用意是什么?请大家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明确:“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

④你能否用自己的话语说说你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

明确: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⑤(课件出示:飞夺泸定桥和巧夺金沙江)大家想象,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

⑥这两句诗歌用到的哪些手法?

明确:这两句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概。同时运用了对偶,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想象法。

四、品读: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红军长征的视频,谈谈你对长征的理解和感悟。

五、小结:学生汇报本节课收获,教师进行提问总结。

六、作业:尝试背诵整首诗歌

七、板书:

长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暖——胜利、喜悦的心情

大渡桥横铁索寒——寒——英勇、顽强的精神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儿童创造教育新论》,王灿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高纲1757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8066小学创造教育南京师范大学编(201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 创造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理性选择[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三个“非常现象”的深层透视,明确基础教育的偏差,掌握创造教育的探索历程、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学习内容]一、三个“非常现象”的深层透视1.第十名现象2.计算能力与创造力倒挂现象3.拒录“偏才”现象二、基础教育的偏差遏制创新人才的成长1.教育理念的偏差2.课程设置的偏差3.教育行为的偏差4.教育评价的偏差5.教师功能的偏差6.教育管理的偏差三、创造教育的探索历程、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1.创造教育的探索里程:复苏阶段拓展阶段攀升阶段2.创造教育的主要进展3.创造教育的多重困境4.创造教育的突破路径[考核知识点]一、三个“非常现象”的深层透视二、基础教育的偏差遏制创新人才的成长三、创造教育的探索历程、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考核要求]1、识记:、基础教育的偏差,创造教育的探索里程2、领会:三个“非常现象”的深层透视,创造教育的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第二章 指向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创造教育[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和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动力模型,掌握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理念。[学习内容]一、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1.创造词义的研究进展2.创造心理的研究进展3.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二、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动力模型1.升华说2.补偿说3.集体潜意识说4.自我实现说5.三维动力说三、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理念1.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2.儿童创造教育的核心理念[考核知识点]一、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二、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动力模型三、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核心理念[考核要求]1、识记:创造词义的研究进展,创造心理的研究进展,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研究进展,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动力模型2、领会:儿童创造教育的基本内涵,儿童创造教育的核心理念第三章 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与教育[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造意向是创造过程驱动力,明确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特征,掌握激发儿童创造意向的实践路径[学习内容]一、创造意向是创造过程的驱动力二、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特征1.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的创造意向旺旺萌发于他们的个人需要2.创造意向基于儿童的好奇心,并常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3.儿童的创造意向常带有一时冲动性,易遇难而退,须培养机遇一时和坚持不懈的毅力4.儿童的主动性是产生创造意向的重要动力,也有利于转化为他们的创造行为三、激发儿童创造意向的实践路径1.多给儿童一些自主思考的空间2.多给儿童一些大胆质疑的机会3.多给儿童一些积极的情感激励4.多给儿童一些真诚美好的欣赏5.多给儿童高一些良好的心理暗示6.多给儿童一些克服困难的勇气[考核知识点]一、创造意向是创造过程的驱动力二、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特征三、激发儿童创造意向的实践路径[考核要求]1、识记:创造意向2、领会:儿童创造意向的发展特征3、应用:激发儿童创造意向的实践路径第四章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育[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方向,基本特征,主要形式。明确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征,掌握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践路径。[学习内容]一、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心理的核心1.创造性思维的内涵2.创造性思维的方向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4.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二、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征1.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2.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性别差异3.创造性思维与学业成绩4.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验研究三、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践路径1.呵护创造的内部动机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子3.激励儿童的自由想象4.激活儿童的问题意识5.训练儿童的创造性思维6.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7.解开创造性思维的枷锁8.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早起训练9.让儿童学会“延迟满足”10.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考核知识点]一、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心理的核心二、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征三、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践路径[考核要求]1、识记: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2、领会: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征3、应用: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实践路径第五章 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与教育[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造性行为是创造心理的外在表现,明确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特征,掌握儿童创造性行为训练的创造技法。[学习内容]一、创造性行为是创造心理的外在表现1.创造性行为的内涵2.创造性行为的形式3.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基本维度4.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判断标准二、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特征1.研究性学习2.科技探索3.专利申请三、儿童创造性行为训练的创造技法1.属性列举法2.组合法3.信息交合法4.改变法5.扩大缩小法6.增减法7.移植法8.逆向法9.专利文献法[考核知识点]一、创造性行为是创造心理的外在表现二、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特征三、儿童创造性行为训练的创造技法[考核要求]1、识记:创造性行为的内涵,创造性行为的形式,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基本维度,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判断标准。研究性学习,属性列举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改变法,扩大缩小法,增减法,移植法,逆向法,专利文献法。2、领会:儿童创造性行为的发展特征,儿童创造性行为训练的创造技法第六章 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与教育[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创造性人格的含义,明确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征,掌握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实践路径。[学习内容]一、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二、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征1.儿童创造性人格特征研究2.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研究3.超常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研究4.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相关研究5.创造性人格的稳定性研究三、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实践路径1.呵护儿童好奇心2.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3.把玩的自由还给儿童4.培养儿童的质疑能力5.鼓励儿童的挑战精神6.鼓励儿童的乐观自信7.提高儿童的自主能力8.强化儿童的“晶化体验”9.提升儿童的道德境界10.锤炼儿童的顽强意识[考核知识点]一、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二、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征三、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实践路径[考核要求]1、识记:创造性人格2、领会:儿童创造性人格的发展特征3、应用:促进儿童创造性人格发展的实践路径第七章 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理念与路径选择[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掌握性教学对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阻抗因素,明确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掌握推进创造性教学的路径选择。[学习内容]一、掌握性教学不利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1.衰落的主体地位2.滞后的教学方法3.超标的教学内容4.异化的评价方式5.迷失的师生关系二、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理念1.创造性教学应该是一种责任,而不应该是教学的点缀和装饰2.创造性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儿童,而不应该只面向少数精英3.创造性教学应该注重创造心理的综合素质养成,而不应该局限于创造性思维或技法的训练4.创造性教学应该关注教学的过程,而不应该只关注教学的结果5.创造性教学应该将创造的权利还给学生,而不应该把创造的权利垄断在教师手中三、推进创造性教学的路径选择1.创造性教学的发展路向2.创造性教学的模式构建3.创造性教学的实现条件[考核知识点]一、掌握性教学不利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二、创造性教学的核心理念三、推进创造性教学的路径选择[考核要求]1.识记:创造性教学的典型模式。2.领会:掌握性教学对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阻抗因素,创造性教学的教学理念。3.应用:推进创造性教学的路径选择第八章 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与实践路径[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维持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的含义,明确儿童创造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掌握激发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路。[学习内容]一、维持性学习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二、儿童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1.个性化2.自主性3.选择性4.探究性5.参与性6.开放性三、激发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路径1.解放儿童的创造潜能2.坚持“生命在场”3.建立新型知识体系4.突出方法及方法论教育5.积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6.促进和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7.加快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考核知识点]一、维持性学习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二、儿童创新性学习的主要特征三、激发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路径[考核要求]1、识记:维持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儿童创造性学习的主要特征2、领会:儿童创造性学习的主要特征3、应用:激发儿童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路径第九章 让活动课程成为激发儿童创造潜能的平台[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活动过程的特点、优势,明确活动课程中的儿童创造教育资源,掌握推进活动课程的路径选择。[学习内容]一、活动课程在儿童创造教育中的地位1.活动课程活特点2.活动课程在创造教育上的优势二、活动课程中的儿童创造教育资源1.科技创造发明活动2.文艺创作活动3.创造性社会实践4.创造性集体活动5.日常生活的创造活动三、推进活动课程的路径选择1.走进社会大课堂,丰富实践体验2.强化自主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减少直接说教,提倡间接启发4.开展专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5.推广“爱的模式”,推进爱的教育6.弘扬教育民主,变革教师的领导方式7.克服创造性思维障碍,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考核知识点]一、活动课程在儿童创造教育中的地位二、活动课程中的儿童创造教育资源三、推进活动课程的路径选择[考核要求]1、识记:活动课程2、领会:活动课程的特点,活动课程的优势,3、应用:活动课程中的儿童创造教育资源,推进活动课程的路径选择第十章 创造型班集体的组织设计和建设路径[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几种不良班集体特征,明确创造型班集体的组织设计,掌握创造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路径。[学习内容]一、班集体与儿童创造心理的发展1.求知型的班集体2.娱乐型的班集体3.监管型的班集体二、创造型班集体的组织设计1.班集体的目标特征2.班集体的价值特征3.班集体的行为特征4.班集体的情感特征三、创造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路径1.更新文化观念,走出对创造的认识误区2.开展“敏感性训练”,克服组织发展的阻力3.发扬班级民主,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4.强化组织诊断与治理,实现班集体的可持续发展5.发挥班级的链接功能,开创“绿色生态教育”6.及时转换角色,提高管理行为的有效性[考核知识点]一、班集体与儿童创造心理的发展二、创造型班集体的组织设计三、创造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路径[考核要求]1、识记:创造型班集体的特征2、领会:几种不良班集体特征3、应用:创造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路径第十一章 创造型教师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师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病理学分析,明确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掌握创造型教师自我修炼的路径选择。[学习内容]一、教师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病理学分析1.培养内容上的失衡,放弃学生的创造型2.培养观念上的偏见,蔑视学生的创造型3.培育环境上的专制,遏制学生的创造性二、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1.创造型教师的成长有先有后,其成长是多阶段的连续过程2.创造型教师的成长从关注自我、关注教学发展到关注学生3.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与教育环境积极互动的过程4.创造型教师成长的策略是多样的、综合的5.从内在因素看,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在其成长中起着关键作用三、创造型教师自我修炼的路径选择1.打破“路径依赖”,不断超越自我2.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3.推进动态生成教学,提升教育智慧4.强化校本研究,走上幸福之路5.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能[考核知识点]一、教师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病理学分析二、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三、创造型教师自我修炼的路径选择[考核要求]1、领会:教师阻碍儿童创造心理发展的病理学分析,创造型教师的成长过程2、应用:创造型教师自我修炼的路径选择第十二章 儿童创造教育的测量与评价[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动能、创造力测评的困扰、创造力测验的两重性和儿童创造力测验的分类,明确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多元路径,掌握多元化儿童创造教育评价工作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学习内容]一、尽快改变测量与评价滞后的现象1.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二、走出儿童创造心理测量的困扰1.台湾学者陈安龙教授的创造力的测评的困扰;2.哈佛大学加德纳的创造力测验的两重性。3.儿童创造力的侧脸该工具及方式的分类托兰斯语文创造性思维测量托兰斯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量发散思维测量威廉斯创造力测量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态度与兴趣量表人格量表同伴提名视导者评定作品评价名人研究创造活动及成就的自我报告三、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多元路径中小学创造教育评价的多种方式结合:1.根据评价在创造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诊断性评价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标准可分为性对评价和绝对评价3.根据评价的组织可将创造教育评价分为校园评价和社会力量评价4.侧重于目标、过程性评价,同时考虑到条件评价多元化儿童创造教育评价工作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1.心理测量与教育评价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3.教育评价与元评价4.教育评价与指导[考核知识点]一、尽快改变测量与评价滞后的现象二、走出儿童创造心理测量的困扰三、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多元路径[考核要求]1、识记: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2、领会:创造力的测评的困扰,创造力测验的两重性,儿童创造力的侧脸该工具及方式的分类3、应用:儿童创造教育评价的多元路径第十三章 田野研究:来自中小学第一线创造教育的调查报告本章不作考试要求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小学教育(A040103)本科科目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原理、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班主任、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美育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汉语基础、高等数学基础、数论初步、教育实习。自考小学教育(B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文学概论(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育法学、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自考小学教育(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心理学、小学艺术教育、教育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自考小学教育(040107)本科科目有比较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英语(二)、英语(二)、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文学概论(二)、小学艺术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小学教育(1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管理、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中外教育简史、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比较教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行政学、英语(二)。自考小学教育(A2040112)本科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俄语、法语、英语(二)、日语、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外文学精读、现代教育技术、中外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文艺概论、大学数学、小学创造教育、小学教学心理与设计、小学语文专题研究、小学数学专题研究、教育伦理学、基础教育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实习、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小学教育专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就业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员(小学部),大学辅导员,幼儿园,培训机构讲师,网络课程讲师,考公务员等。自考本科小学教育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10月自考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真题与答案 格式:PDF大小:1770.18KB 201904自考00160审计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691.5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答案解析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小学教育(A040103)本科科目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原理、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班主任、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美育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汉语基础、高等数学基础、数论初步、教育实习。自考小学教育(B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文学概论(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育法学、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自考小学教育(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心理学、小学艺术教育、教育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自考小学教育(040107)本科科目有比较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英语(二)、英语(二)、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文学概论(二)、小学艺术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小学教育(1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管理、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中外教育简史、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比较教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行政学、英语(二)。自考小学教育(A2040112)本科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俄语、法语、英语(二)、日语、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外文学精读、现代教育技术、中外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文艺概论、大学数学、小学创造教育、小学教学心理与设计、小学语文专题研究、小学数学专题研究、教育伦理学、基础教育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实习、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小学教育专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就业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员(小学部),大学辅导员,幼儿园,培训机构讲师,网络课程讲师,考公务员等。自考本科小学教育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10月自考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真题与答案 格式:PDF大小:1770.18KB 201904自考00160审计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691.5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其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答案:A

2.“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够阻断代际传递,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人口功能

答案:D

3.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

A.遗传素质

B.学习训练

C.指导学习

D.成熟程度

答案:D

4.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

A.情绪情感的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的教育

D.思维品质的培养

答案:B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创造⑤学会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6.班主任的影响力除表现职权影响力外,更重要的表现力为()。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人格影响力

D.知识影响力

答案:C

7.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

①挤按晴明穴②揉按四百穴③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④揉按涌泉穴⑤按揉风池穴⑥闭目干洗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答案:B

8.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授一边板书,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种品质属于()。

A 注意广度

B 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稳定性

答案:C

9.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泛化

B.强化

C.分化

D.消退

答案:A

1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往往会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是()。

A.服从

B.模仿

C.以众

D.顺从

答案:C

11.小勇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内部稳定归因

B.外部稳定归因

C.内部、不稳定归因

D.外部、不稳定归

答案:A

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全体学生

B.有行为障碍学生

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答案:A

13.因1918 年出版《课程》一书而被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的学者是()

A.杜威

B.博比特

C.查特斯

D.泰勒

答案:B

14.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逻辑顺序与心理顺

D.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

答案:C

15.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

16.赵老师在数学《第一场雪中》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答案:B

17.下列中国古式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陵节而施

D.博学于文,约之以

答案:C

18.某小学有计划地将当地民谣融入语文课程,这属于()。‘

A.国家课程校本化

B.校本课程开发

C.国家课程地方化

D.地方课程开发

答案:A

19.集体备课时,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如存在意见分歧,应首先遵从()。

A.教材编排

B.课程标准

C.名师经验

D.教学指导

答案:B

20.作为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主要局限在于()。

A.难以呈现系统科学知识

B.难以控制教学时间

C.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答案:D

二、简答题(共3道大题,每道大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答: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要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反对浪费,提倡节俭。

22.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作为老师,我们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效能期望,再辅之正确积极地归因方式,则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在实际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间接的替代经验:我们作为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与其水平相当的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来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替代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学生予以激励,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对于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谈话法等方法来对其进行言语上的引导,鼓励,进而增加其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起: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自我效能感亦有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使得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其自我效能感也会增加。

23.简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1)确定研究问题;

(2)选择研究对象;

(3)进入研究现场;

(4)进行观察系谈:

(5)整理分析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大题,每道大题20分)

24.材料: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州先后颁布相关政令,对学生速纪行为明确处罚原则,如,对学生的惩戒分为9个层次,包括训示、学业制裁、短期停学、惩戒性转学等。教育惩戒是我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敏感区,面对学生违纪行为,惩戒与否,如何惩戒,固惩戒不当带来的后果,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因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敢采用教育惩成,唯恐由此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2020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为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了依据。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认识。(10 分)

(2)阐述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10 分)

【参考答案】

(1)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寄语教育目的,对违纪违规学生进行管理、寻到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材料中,部分老师不敢使用教育惩戒,害怕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这种行为非但不会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会助长歪风邪气。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让老师重拾“戒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其次,《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行细化了教育惩戒的边界,让教师的惩戒有规可依,更好的把握尺度、温度和限度。

(2)①规范程序。

②注意方式方法。

③育人为目的。

④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必须能接受或承受。

25.材料:陈老师和王老师在各自班上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孙悟空,有的……说喜欢唐僧……出乎意料的是,两个班里都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理由是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但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却不同。陈老师的回应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王老师则反问那个学生:“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回答法:“坏事。”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做坏事,你也喜欢她吗?”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问题:

(1)对两位老师不同的理答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12分)

【参考答案】

(1)王老师的理答更合理,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材料中,陈老师只是表扬学生的想法独特、有创意,却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王老师通过反问,使学生明白白骨精虽然坚持不懈,但她做的是坏事,并不值得学习,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育效果更好。

(2)①诊断功能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②反馈功能

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

③导向功能

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能。

④激励功能

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评价能够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⑤鉴定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查和验证。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请认真考试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语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用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9分)

(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重难点。(9分)

(3)谈谈你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诗句的理解,并设计该诗句的教学过程。(22分)

【语文参考答案】:

(1)

诗歌教学属于考试教学的一部分,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诗歌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情感。教师应注意:

①诗歌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考试诗歌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考试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考试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考试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考试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考试。

②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诗歌中的情感是小学生理解的重难点,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

③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考试,利用考试期待、考试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考试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④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⑤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考试兴趣,扩大考试面,增加考试量,提高考试品位。

(2)教学重点:体会诗中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这句诗歌是颈联,它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与学生共同了解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壮举?引发学生讨论,进而引出课题《七律长征》。

二、初读

自主学习+检查反馈:默读、朗读

(1)针对学生易读错、易写错、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强调。如:逶迤、磅礴等。

(2)归纳诗歌的主要内容: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析读:

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教师设疑:

①朗读这句诗,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这句诗歌的关键词是什么?体现了什么?

明确:

暖。“暖”字形象地概括了那种热烈沸腾的景象和战士们胜利、喜悦的心情。

寒。“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一场恶战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写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③一暖一寒的用意是什么?请大家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明确:“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

④你能否用自己的话语说说你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

明确: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⑤(课件出示:飞夺泸定桥和巧夺金沙江)大家想象,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

⑥这两句诗歌用到的哪些手法?

明确:这两句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概。同时运用了对偶,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想象法。

四、品读: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红军长征的视频,谈谈你对长征的理解和感悟。

五、小结:学生汇报本节课收获,教师进行提问总结。

六、作业:尝试背诵整首诗歌

七、板书:

长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暖——胜利、喜悦的心情

大渡桥横铁索寒——寒——英勇、顽强的精神

专业名称:1040103小学教育(专科段)主考院校:江苏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08版)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1 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2 0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3 0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4 29766 现代教师学 45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2+26 00395 科学、技术、社会 57 00405 教育原理 68 00406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49 00407 小学教育心理学 510 00408 小学科学教育 411 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 512 00411 小学数学教学论 513 00412 小学班主任 414-15 00415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组一 选考课,考生任选一组 800416 汉语基础 400418 数论初步 组二 400417 高等数学基础 816 教育实习(6周)(不计学分)学分合计 不少于68学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08版) 新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1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2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4 29766 现代教师学 45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2+26 00395 科学、技术、社会 57 00405 教育原理 68 00406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49 00407 小学教育心理学 510 00408 小学科学教育 411 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 512 00411 小学数学教学论 513 00412 小学班主任 414-15 00415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组一 选考课,考生任选一组 800416 汉语基础 400418 数论初步 组二 400417 高等数学基础 816 教育实习(6周)(不计学分)学分合计 不少于68学分2040112 小学教育 (本科段)主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2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3 00015 英语(二) 144 28041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45 28042 中外文学精读 56 28061 现代教育技术 57 28062 中外教育史 68 28063 教育统计学 69 28064 文艺概论 610 28065 大学数学 611 28066 小学创造教育 612 28067 小学教学心理与设计 613 28068 小学语文专题研究 任选一门 528069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5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不考英语者的换考课程 529767 基础教育概论 429768 教育伦理学 514 教育实习(6周)(不计学分)15 06999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学分合计 不少于75学分说明:1、考生毕业前需根据自身情况完成6周的教育实习。各类考生(含在职教师和在读师范生)均需填写教育实习鉴定表。2、按原计划考试尚未毕业的考生,若已通过“28001邓小平理论概论”、“28003教师职业道德”、“28005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0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和“0000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五门课程中任意一门的,可以替代新计划中的“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若通过其中任意两门及以上的,可以免考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3、按原计划考试尚未毕业的考生,如不选考英语,其通过的“28002基础教育概论”课程可以替代新计划中不考英语的换考课程“29767基础教育概论”;如其选考英语,则其通过的“28002基础教育概论”课程可视具体情况替代考生未通过的任意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答案通过自己思考出来的,在网上是问不到答案的哈多想想,答案错了没关系的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思考 才是自己的答案,多思考吧.

教育学大纲百度就有 试卷你去淘宝买一份

一、单项选择题 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 B.自我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 B.普通中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一般教育现象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 B.《雄辩术原理》 C.《理想国》 D.《巨人传》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 B.徐特立 C.杨贤江 D.陶行知 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15.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 A.布鲁姆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斯金纳 16.1901年,由立花铣三朗讲述、王国维翻译的(B)刊载于《教育世界》上,是一部在我国流行面广、影响力较大的日本教育著作。 A.《教育论》 B.《教育学》 C.《大教育学》 D.《教育原理》 17.1919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18.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A)。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20.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2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B)。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2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D)。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2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B)。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24.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D.斯宾塞的《教育论》 25.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C)。 A.柏拉图 B.赫尔巴特 C.康德 D.梅依曼 26.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7.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8.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B)。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29.被周恩来称为“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布尔什维克”的人民教育家是(D)。 A.徐特立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30.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C)。 A.斯金纳 B.杜威 C.布鲁纳 D.加涅 31.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 A.根舍因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科夫 3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B)。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33.建国初期从前苏联译介的大量教育学教材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D)。 A.申比寥夫等合著的《教育学》 B.斯米尔诺夫著的《教育学初级读本》 C.叶希波夫·冈察洛夫著的《教育学》 D.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3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C)。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依曼 D.洛克 35.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D)。 A.梅依曼 B.拉伊 C.凯洛夫 D.勒温 36.研究者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行动研究法 D.文献法 3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8.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C)。 A.最优化理论 B.认知结构的理论 C.发展性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BD)。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2.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ABCDE)。 A.教育哲学 B.教学论 C.教育科研方法 D.学校管理学 E.外国教育史 3.教育学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有(ACDE)。 A.裴斯泰洛奇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斯宾塞的《教育论》 E.卢梭的《爱弥儿》 4.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ABCE)。 A.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B.凯洛夫《教育学》 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E.马卡连柯《教育诗》 5.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中心”,即(ADE)。 A.教师中心 B.活动中心 C.儿童中心 D.课堂中心 E.书本中心 6.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ABCD)。 A.有变革 B.可重复操作 C.有理论假说 D.有控制 E.全面科学 7.下列教育研究方法中属于调查法的是(ABCDE)。 A.观察 B.测验 C.问卷 D.查阅资料 E.谈话 8.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BE)。 A.计划性 B.实用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E.广泛性 9.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下列属于文献的是(ABCDE)。 A.会议记录 B.期刊 C.录音 D.评述 E.文摘 10.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ABCDE)。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11.调查法的具体方式有(ABCDE)。 A.查阅文献资料 B.测验 C.观察 D.问卷 E.谈话 12.《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BCD)。 A.教学相长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E.长善救失 13.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AC)。 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自然主义教育 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4.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ABCE)。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儿童为中心 D.课堂为中心 E.从做中学 1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ABCD)。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杨贤江 E.朱熹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ABD)。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7.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BCD)。 A.交往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思维领域 18.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ACDE)。 A.有变革 B.有被试 C.有理论假说 D.可重复操作 E.有控制 三、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门科学。 答案: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3.狭义的社会教育是在______和______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 答案:家庭 学校 4.现代社会教育包括______教育机构和______教育机构两大类。 答案:校外儿童 校外成人文化 5.贯彻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教育与______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答案:社会 人的身心 6.教育科学是以______和______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答案:教育现象 教育规律 7.教育是______和社会生产延续的手段,它通过______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答案:个人发展 培养人 8.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____》。 答案:论语 9.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晚期____所著的《____》。 答案:乐正克 学记 10.____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答案:亚里斯多德 11.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____》。 答案:雄辩术原理 12.1623年英国哲学家____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答案:培根 13.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是捷克教育家____,他所著的《____》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答案: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自德国哲学家____。 答案:康德 15.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______所著的《____》在西方被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的教育思想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答案: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1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他的教育目的论,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 答案:伦理学 心理学 17.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______,其主要代表著作是《____》。 答案: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18.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______和______基础。 答案:世界观 方法论 19.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____》,被认为使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答案: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20.“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近代民主教育家______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倡导的教育思想。 答案:蔡元培 21.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现代教育理论家______的《____》。 答案: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22.美国当代教育家______倡导发现法,主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其代表作是《教育过程》。 答案:布鲁纳 23.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______”。 答案:发展教学论 24.德国教育家根舍因倡导______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答案:范例教学 25.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出了____的教育理论。 答案:全面发展 26.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一是____领域、二是____领域、三是____领域。 答案: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27.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______,教育实践经验是教育理论的______。 答案:科学总结 源泉 28.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和说明集中体现在它应该能够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是什么、______ 和 ______。 答案:为什么 怎么样 29.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主要表现在:解释______,指导______,推动______。 答案: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 教育改革 30.在教育原理的有关课题或问题的研究中,可供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统计法、个案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 答案: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31.观察法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和______。 答案:抽样观察法 应用观察法 32.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一名称的是德国教育家______。 答案:梅伊曼 33.实验法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答案:单组法 等组法 循环法我这只有09年的,你去相关网站找找,很多的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小学教育(A040103)本科科目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原理、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班主任、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美育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汉语基础、高等数学基础、数论初步、教育实习。自考小学教育(B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文学概论(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育法学、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自考小学教育(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心理学、小学艺术教育、教育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自考小学教育(040107)本科科目有比较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英语(二)、英语(二)、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文学概论(二)、小学艺术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小学教育(1040112)本科科目有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管理、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中外教育简史、小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比较教育、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高级)、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行政学、英语(二)。自考小学教育(A2040112)本科科目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俄语、法语、英语(二)、日语、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外文学精读、现代教育技术、中外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文艺概论、大学数学、小学创造教育、小学教学心理与设计、小学语文专题研究、小学数学专题研究、教育伦理学、基础教育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实习、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小学教育专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用这些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目标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语、数、英)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就业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员(小学部),大学辅导员,幼儿园,培训机构讲师,网络课程讲师,考公务员等。自考本科小学教育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9年10月自考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真题与答案 格式:PDF大小:1770.18KB 201904自考00160审计学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691.5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填空题答案解析

2017年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冲刺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有成功地完成( )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2.道德发展阶段论最早是由( )提出的。

A.华生

B.巴甫洛夫

C.皮亚杰

D.斯金纳

3.根据加涅对技能的分类,将主动句“风吹倒了大树”改为被动句“大树被风吹倒了”属于( )。

A.动作技能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操作技能

4.某人智力年龄是l0岁,实际年龄是8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 )。

A.80

B.90

C.100

D.125

5.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记忆力

B.意志力

C.思维力

D.注意力

6.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7.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以( )为主。

A.主体学生

B.正常学生

C.异常学生

D.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8.以打球、游泳等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9.掌握了“水果”这个概念,再学习苹果、梨子等概念,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强化学习

10.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

A.谐音联想法

B.分散复习

C.多种感官参与

D.画出系统结构图

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抽象思维

12.(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A.梅伊曼

B.杜威

C.布鲁纳

D.罗杰斯

13.小鹏通过学习后说出“志向”的含义。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14.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闯进来一位学生家长,大家都把视线转向他。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想象力

D.观察力

15.1937年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的人是( )。

A.卡特尔

B.塔佩斯

C.奥尔波特

D.霍兰德

二、名词解释

1.有意后注意

2.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

3.分题讨论法

4.学校心理辅导

三、简答题

1.简述小学儿童在社会性交往中的表现。

2.有效练习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简述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简要说明记忆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

论述如何调适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

五、案例题

1.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问题:你从孔子教育学生的实例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2.徐×,女,l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少先队干部,班级学习委员。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为某单位的会计,独生子女。徐×从小酷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但父母和教师对该生的期望都过高,要求也过严。父母要求女儿门门功课必须在95分以上,有时算术期考得了98分,在班里居列前茅,但父母仍不满意,认为丢掉那两分太不应该。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目标是“琴棋书画”样样能通。他们请人教孩子学电子琴,又托人安排孩子到区少年宫参加少儿书画培训;父亲精通棋术,抽空便教女儿下围棋、下象棋,时间给女儿安排得满满的。教师对该生的期望也很高,经常以这个学生的作文为范例,在全班进行讲评。由于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懈怠。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徐×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有时一拿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好像要冒金花,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晕。

问题:案例中反映了小学生学习中的什么问题,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能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这样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2.C [解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3.B [解析]技能分为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加涅根据学习结果把心智技能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称为智慧技能。

4.D[解析]智商计算公式:IQ一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5.B [解析]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6.C[解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

7.B [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以正常学生为主,即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

8.C [解析]运动记忆是以身体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形象记忆的一种形式,记忆的对象是各种运动的动作形象,如打球,游泳等。

9.B [解析]下位学习又叫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他们之间是类属关系。

10.A[解析]谐音联想法指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将无意义材料变为有意义材料以帮助记忆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

11.A[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包括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的一种辩证思维形式,其中发散思维是其核心。

12. D[解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13.A[解析]言语信息学习指掌握以言语信息形式传递的内容,或学习结果以言语信息形式表达出来。如用语言说出“志向”的含义。

14.B[解析]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程度意志努力的注意属有意注意,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属无意注意。

15.C[解析]人格心理学随着1937年奥尔波特的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而宣告成为独立学科,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人格问题的开始。

二、名词解释

1.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

2.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

3.分题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_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讨论或争辨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

4.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简答题

1.[参考答案]

与幼儿相比,小学儿童与同伴交往频率更大,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加,社会性交往也更富有组织性。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

(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4)儿童开始形成同伴群体。

2.[参考答案]

有效练习的条件是:(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7)让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及时改进。

3.[参考答案]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一般能力是人们完成各种各样活动所共同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而特殊能力是在完成某种活动或作业时所需要的能力。

联系: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而特殊能力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与完善。

4.[参考答案]

记忆有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四、论述题

[参考答案]

正视心理冲突的大量存在后,重要的是要善于调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教师在学习探求中用各种有益的知识信息、观念武装自己。充实提高自勉自慰,就会对不切实际的'物质欲望和烦恼人心的庸欲是非形成一种超脱的态度。(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目标是教师主客观适应的焦点,所以教师调适角色冲突,提高角色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控制目标。教师经过刻苦努力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就会增强,角色适应能力也随之提高。

(3)在艰苦工作中,广大教师能保持乐观坚定的精神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情系学生,充满师爱。师爱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4)教师要减少人际冲突。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交善处,开朗豁达,容人之短。

五、案例题

1.[参考答案]

(1)学生个性心理存在着差异。

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事件都各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有不同的动机。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教师应该弄清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2)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①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

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现同样类型的错?

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情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学生的特性。

②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的,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煞了能力较差者的自尊心,则无疑是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2.[参考答案]

该案例是小学生学习疲劳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案例介绍可以看到,这个小学生的学习疲劳完全是因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所引起的。孩子算术考了98分,父母仍不满意;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本来就够紧张的了,父母又用"琴棋书画"的古代淑女标准要求女儿,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叫苦不迭,以致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疲劳。

对于这种情况,应着重向孩子的父母讲明,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又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千万不能把父母的愿望强加于子女,不能向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使他们感到学习节奏的和谐及快乐,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也才是对孩子成长的真正关心舞口爱护。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课余活动的良好形式。 2.D[解析]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属于课堂教学。 3.C[解析]根据课外活动的机能,可将课外活动分为接受性活动、创造性活动和训练性活动。 4.B[解析]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5.B[解析]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 6.A[解析]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技术小组。 7.D[解析]按人数和规模来划分,课外活动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二、填空题 1.1986 2.自愿选择 3.辅助 4.兴趣、爱好 5.总结 6.个人活动 三、名词解释 1.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2.社会活动: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生活、经济建设实际状况的教育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考察、访问以及各种无偿的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 3.科技活动: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性作业的活动。 4.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这类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四、简答题 1.课外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从内容和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 2.开展好课外活动,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组织小学课外活动必须从全面贯彻教育目的,落实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确定每一项课外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 (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要使学生自愿参加课外活动,就要使活动本身具有吸引力。吸引力来自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多样,能符合学生的各种兴趣和需要。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课外活动是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因此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 3.课外活动因其自身特点,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 4.教师要出色地完成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的任务,必须做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对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物的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发挥咨询、指导的作用。 (3)教师要注意调整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特点,学生的年级越高,越是如此。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1)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定。制定小学课外活动计划,既要考虑小学课外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又要考虑上级机关有关的指示建议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计划确定的目标要有实现的可能,活动内容要具体,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为保证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计划顺利实施的基础是使活动的参加者充分认识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了解所要实施的计划的特点,实施的具体步骤、方法,以及自己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应当达到的目标要求。 第二,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计划实施中,学校领导要经常定期进行检查,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一些典型项目,用典型人、典型事来推动课外活动的开展。对直接组织学生课外活动的教师来说,同样需要抓好典型,用典型带动更多同学参加课外活动。 第三,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总结。在工作进程中要不断积累正面与反面材料,包括具体的数据与事实及平时对材料的分析与体会,这样,计划实施终结时,总结就会顺利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其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答案:A

2.“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够阻断代际传递,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人口功能

答案:D

3.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

A.遗传素质

B.学习训练

C.指导学习

D.成熟程度

答案:D

4.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

A.情绪情感的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的教育

D.思维品质的培养

答案:B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创造⑤学会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6.班主任的影响力除表现职权影响力外,更重要的表现力为()。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人格影响力

D.知识影响力

答案:C

7.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

①挤按晴明穴②揉按四百穴③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④揉按涌泉穴⑤按揉风池穴⑥闭目干洗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答案:B

8.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授一边板书,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种品质属于()。

A 注意广度

B 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稳定性

答案:C

9.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泛化

B.强化

C.分化

D.消退

答案:A

1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往往会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是()。

A.服从

B.模仿

C.以众

D.顺从

答案:C

11.小勇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A.内部稳定归因

B.外部稳定归因

C.内部、不稳定归因

D.外部、不稳定归

答案:A

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全体学生

B.有行为障碍学生

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答案:A

13.因1918 年出版《课程》一书而被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的学者是()

A.杜威

B.博比特

C.查特斯

D.泰勒

答案:B

14.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逻辑顺序与心理顺

D.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

答案:C

15.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C

16.赵老师在数学《第一场雪中》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答案:B

17.下列中国古式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陵节而施

D.博学于文,约之以

答案:C

18.某小学有计划地将当地民谣融入语文课程,这属于()。‘

A.国家课程校本化

B.校本课程开发

C.国家课程地方化

D.地方课程开发

答案:A

19.集体备课时,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如存在意见分歧,应首先遵从()。

A.教材编排

B.课程标准

C.名师经验

D.教学指导

答案:B

20.作为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主要局限在于()。

A.难以呈现系统科学知识

B.难以控制教学时间

C.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答案:D

二、简答题(共3道大题,每道大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答: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要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反对浪费,提倡节俭。

22.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作为老师,我们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效能期望,再辅之正确积极地归因方式,则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在实际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间接的替代经验:我们作为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与其水平相当的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来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替代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学生予以激励,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对于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谈话法等方法来对其进行言语上的引导,鼓励,进而增加其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起: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自我效能感亦有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使得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其自我效能感也会增加。

23.简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1)确定研究问题;

(2)选择研究对象;

(3)进入研究现场;

(4)进行观察系谈:

(5)整理分析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大题,每道大题20分)

24.材料: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州先后颁布相关政令,对学生速纪行为明确处罚原则,如,对学生的惩戒分为9个层次,包括训示、学业制裁、短期停学、惩戒性转学等。教育惩戒是我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敏感区,面对学生违纪行为,惩戒与否,如何惩戒,固惩戒不当带来的后果,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因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敢采用教育惩成,唯恐由此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2020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为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了依据。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认识。(10 分)

(2)阐述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10 分)

【参考答案】

(1)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寄语教育目的,对违纪违规学生进行管理、寻到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明确教育惩戒不是惩罚,而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强调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材料中,部分老师不敢使用教育惩戒,害怕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这种行为非但不会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会助长歪风邪气。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让老师重拾“戒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其次,《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行细化了教育惩戒的边界,让教师的惩戒有规可依,更好的把握尺度、温度和限度。

(2)①规范程序。

②注意方式方法。

③育人为目的。

④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必须能接受或承受。

25.材料:陈老师和王老师在各自班上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孙悟空,有的……说喜欢唐僧……出乎意料的是,两个班里都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理由是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但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却不同。陈老师的回应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王老师则反问那个学生:“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回答法:“坏事。”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做坏事,你也喜欢她吗?”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问题:

(1)对两位老师不同的理答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12分)

【参考答案】

(1)王老师的理答更合理,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材料中,陈老师只是表扬学生的想法独特、有创意,却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王老师通过反问,使学生明白白骨精虽然坚持不懈,但她做的是坏事,并不值得学习,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育效果更好。

(2)①诊断功能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②反馈功能

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

③导向功能

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能。

④激励功能

评价的激励功能是指评价能够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⑤鉴定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查和验证。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请认真考试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语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用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9分)

(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重难点。(9分)

(3)谈谈你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诗句的理解,并设计该诗句的教学过程。(22分)

【语文参考答案】:

(1)

诗歌教学属于考试教学的一部分,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诗歌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情感。教师应注意:

①诗歌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考试诗歌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考试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考试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考试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考试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考试。

②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诗歌中的情感是小学生理解的重难点,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

③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考试,利用考试期待、考试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考试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④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⑤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考试兴趣,扩大考试面,增加考试量,提高考试品位。

(2)教学重点:体会诗中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这句诗歌是颈联,它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与学生共同了解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壮举?引发学生讨论,进而引出课题《七律长征》。

二、初读

自主学习+检查反馈:默读、朗读

(1)针对学生易读错、易写错、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强调。如:逶迤、磅礴等。

(2)归纳诗歌的主要内容: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析读:

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教师设疑:

①朗读这句诗,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这句诗歌的关键词是什么?体现了什么?

明确:

暖。“暖”字形象地概括了那种热烈沸腾的景象和战士们胜利、喜悦的心情。

寒。“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一场恶战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写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③一暖一寒的用意是什么?请大家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明确:“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

④你能否用自己的话语说说你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

明确: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⑤(课件出示:飞夺泸定桥和巧夺金沙江)大家想象,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

⑥这两句诗歌用到的哪些手法?

明确:这两句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概。同时运用了对偶,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想象法。

四、品读: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红军长征的视频,谈谈你对长征的理解和感悟。

五、小结:学生汇报本节课收获,教师进行提问总结。

六、作业:尝试背诵整首诗歌

七、板书:

长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暖——胜利、喜悦的心情

大渡桥横铁索寒——寒——英勇、顽强的精神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和教育学 1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 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 前制度化教育 到 制度化教育 再到 非制度化教育 的过程。 a。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 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 17-19 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 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 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 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 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 年的 《钦定学堂章程》 ,又称壬寅学制 及 1903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 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 《五经》 。 考点: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书经》 《诗经》 《易经》 《礼记》 《春秋》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 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 厉。 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 供了物质基础。 4.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 二战以后,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 b。 a。 教育的群民化 c。 教育的民主化 d。 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 代化(简答) 2 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填空) 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 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 (选择,填空) 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有教无类” “克己复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战过后期, 《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 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 教育思想遗产。 《学记》提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 。 。 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 。 《学记》 主张启发式教学,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主张“学不 足邋 等” ,即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 (1632) 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 (1762) ,洛 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 ,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835 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 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 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 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人物。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他主张“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长” “在做中学” 。 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 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1939 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 ,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 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 $2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 。人力资本理论的 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好似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 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 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 $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 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 $4 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考点: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 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 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认知成分;二、情感成分;三、价值成分;四、理想成分 考点: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 渡性的产物。 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 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 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像 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 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2.外铄论(考点)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个体身心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的个别差异性 $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 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c。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 环境的范围 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a.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c.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学校对个体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 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考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 $2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 一方法。 $3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 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 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 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第五章 学生与老师 $1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育的课题。 (辨析)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989 年 11 月 20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儿童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体现这一精神 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 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 人身权、受教育权。 $2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 。传道者角色 (2) 。授业、解惑者角色 (3) 。示范者角色 (4) 。管理者角色 (5) 。朋友角色 (6) 。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 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 课程 $1 课程概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选择、填空) 课程概念又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进程安排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 1.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作,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问答题:学校课程以及开发形式: 所谓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 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 发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 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 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 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能接受性 4.课程理论 $2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 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3 课程设计 一、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课程设计)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 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计划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 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一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文本部分。 $4 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5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该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 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教学( 第七章 教学(上) $1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的统一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任务(简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辨析: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 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简述: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3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 , “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 , , , , 范围。 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方法 1.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 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 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 教学( 第八章 教学(下) $1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备课:包括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 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 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1.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单一课 综合课 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考点) 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的检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的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了结果。 $2 教学

  • 索引序列
  •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答案解析
  •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详解
  • 小学创造教育自考填空题答案解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