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心理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

心理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

发布时间:

心理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

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请论述两者的区别。答:情绪情感的含义及区别如下: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由一定的剌激情景引起的,当环境符合人们的需要时,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否则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关的体验,例如饮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能引起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比较复杂的体验。 ②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变化快,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情境的影响很小,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③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因而较少冲动性。 2.什么是知觉恒常性?它有哪些主要种类? 答:知觉恒常性是知觉的重要特性,其含义和种类如下: (1)知觉恒常性的含义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保持稳定性的知觉特征。知觉恒常性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时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2)恒常性的种类 ①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是指当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变化的知觉特性。它的形成主要由于经验的作用。 ②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观察者对物体的知觉大小完全随视象大小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心理特性。产生这种特性的原因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以及对观察距离等剌激条件的主观加工。实际上大小恒常性也处在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 ③明度恒常性。明度恒常性是指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明度恒常性也处于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实际上,人们知觉到的物体明度或视亮度,并不取决于照明的条件,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④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是指对于知觉者熟悉的物体,当其实际的颜色因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趋向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如黑色的术炭,不管在阴暗还是阳光下,总知觉为黑色。红旗,不论在黄光还是蓝光照射下,总被知觉为红色。 3.比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发展的不同观点。 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发展有不同观点。 (1)二者对于认知结构定义的认识不同 ①皮亚杰对于认知结构的认识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a.结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是指具有一定关系或功能的因素构成的组合。皮亚杰认为主体依赖结构对客观刺激做出反应。儿童的智力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点。 b.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的过程。不能把这个过程看作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因为主体需要对外界信息进行调整和转化,以使其与当前的认知结构相匹配。 c.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主体的智力结构通过顺应过程不断得到修正。在智力活动中同化和顺应并不是彼此分离的独立过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但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结构的改变,而顺应则是质的变化。 d.平衡是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在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当某种作用于儿童的信息不能与其现有的智力结构相匹配时,就会引起不平衡的状态,主体会努力地去克服这种不平衡状态,建立新的平衡。 ②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和斯滕伯格对认知结构的定义 a.弗拉维尔指出,认知结构是由一系列认知项目按照某种联系方式而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构成组织的元素的存在是相对稳定、持久的,而不是暂时性的;二是结构是存在于表面行为背后的基础,具有共同性和潜在性,由结构所支持的现象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结构的实质却是稳定不变的。 b.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结构三成分理论。他认为,组成认知结构的有三个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的作用是制定计划、选择策略及监控具体的过程;操作成分的作用是执行具体的加工过程,它还具有三种不同的职能,即编码、联系、反应;知识获得成分的作用是选取问题情况中的有关信息,忽略无关信息,并将新信息与记忆库中所储存知识相联系。这三种认知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2)二者对于认知能力发展原因的认识不同 ①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随着认知结构本身不断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弗拉维尔认为,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之功能的不断被激活、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结构中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②斯腾伯格与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分析和阐述也有很明显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本身发生了质的变化。斯滕伯格认为,认知能力的发展是构成认知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不断取得协调一致工作效果的渐进过程,是个组成部分反复相互激活的结果。 4.说明内容参照和常模参照的区别。 答:内容参照和常模参照的区别是: (1)定义不同 ①内容参照又叫范围参照,它是将被试对指定范围中的内容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标准的一种参照标准,内容参照属于标准参照。 ②常模参照是以与被测者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所组成的团体为标准的一种参照标准,即以常模团体作为参照标准。 (2)解释分数的方法不同 ①内容参照分数的解释包括两个步骤:一是确定测验所包含的内容或技能的范围,二是编织一个能报告测验成绩的量表。 ②标准参照是根据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来进行解释测验分数。在标准参照中常模是解释分数的依据。 (3)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 ①内容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这种测验常常用来检验学习效果,看对指定的内容范围掌握得如何或达到某一标准,不考虑个体在团体中的位置。测验项目要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所要考察的学习材料。 ②常模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测查个体差异,强调个体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不关心个体具有的真正能力和水平。测验项目要求具有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区分度,如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等。 (4)衡量测验优劣的指标不同 ①内容参照测验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 ②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用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衡量标准。难度指项目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也就是项目的效度。 (5)适用的测验范围不同 ①内容参照测验主要用于学绩测验以及能确定出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的资格测验,比如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②常模参照测验用于测定人在某个群体内的相对位置,比如智力测验,学籍测验,成就测验等。 5.实验设计中取样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答:(1)取样的原则 ①取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随机性原则。随机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使总体中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概率是完全均等的原则。 ②取样还应遵循代表性原则。代表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抽样时,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有效的代表总体的一种原则。 (2)遵循代表性原则和随机性原则的原因 ①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都是针对特定总体进行,但是研究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逐一进行研究,而必须从总体中抽取出代表总体的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这就是说当抽取出的样本具有代表总体特征时,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分析才会有意义。可见对总体推论的可靠性直接依赖于样本的代表性,如果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即使在研究过程中无关变量控制得再好,统计方法运用得很恰当,对总体的推论都是不可靠的,因此应该遵循代表性原则。 ②随机抽样使每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因而有相当大的可能使样本保持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或者说,具有最大的可能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表现,从而保证样本代表总体。此外,遵循随机性原则进行抽样,可以对抽样误差的范围进行预算或控制,使研究者可以客观地评价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和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决定样本的容量大小。③研究对象的取样是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关键环节,涉及到研究的效度,特别是外部效度。取样科学可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研究深度,节省人力、时间、费用,还有利于减少研究"污染"范围因此一定要按照随机性和代表性原则抽取样本。 6.简述知觉特性。 答:知觉的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由于人的知觉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在这个意义上,知觉选择性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这就是说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认识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认识事物的整体和关系。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的加工过程。知觉的理解性与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有密切的关系。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理解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帮助熟悉的东西,容易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仍然保持稳定性的知觉特征。知觉恒常性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时的一个重要特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知觉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知觉恒常性除了能够使人获得对物体本身特点的精确知觉而不受外界变化了的条件影响外,也是人类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重要能力,它既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 7.简述造成遗忘的原因。 答:引起遗忘的原因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这是指时间上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是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抑制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前面学过的材料对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的材料对前面学过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有些研究表明,干扰也是短时记忆遗忘的重要原因。 (2)由衰退引起遗忘。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这是最被人们接受的说法。在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情况下,未经注意或重述的学习材料,可能由于痕迹衰退而遗忘。但衰退说很难用实验证实,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不是痕迹衰退的结果。 (3)由压抑造成的遗忘。这是由动机或情绪因素引起的遗忘。例如,人们对某些令他悲痛、伤感、羞愧、内疚的往事抱回避的态度,希望从忘却这些往事中得到宽慰。因此,这种遗忘也叫动机性或情绪性遗忘。弗洛伊德德临床实践发现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虽然压抑说没有实验材料的支持,但它考虑到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也具有一定意义。 (4)由提取失败引起遗忘。这种学说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因为人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这就是说如果没有适当的提取线索,人们也无法想起曾经记住的信息。这就像在一个图书馆中找一本书,不知道书名、著者和检索编号,就很难找到这本书。 (5)由脑损伤引起的遗忘。如脑部受到打击或失血过多引起倒摄遗忘,即对受伤前不久的东西出现遗忘。随着损伤恢复,记忆可慢慢得到恢复。 8.简述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机制的观点。 答:皮亚杰以同化、顺应、平衡等概念为基础,对儿童智力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当智力结构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儿童遇到新的信息时,由于新信息与原有的智力结构之间存在着差异,就会出现不平衡状态,儿童会试图克服这种不平衡状态。克服不平衡状态有三种基本途径: (1)忽略。当外界的信息与儿童现有的智力结构差距过大,以至于儿童根本不可能对此做出任何反应的时候,儿童就会通过忽略的方式,重新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这时不会引起儿童原有智力图式的变化。 (2)同化。儿童只需要对外界信息略作调整或根本就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整,就可将此纳入已有的智力结构中从而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中去。 (3)顺应。儿童通过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应的过程。这时,儿童智力发展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这样,儿童智力发展又进一步完成了主体对客体的又一次适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就是通过这种不断地从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运动而获得发展的。 9.简要说明投射测验的优缺点。 答:投射测验探索个体心理深处活动的测验,属于人格测验。它的优缺点如下: (1)投射测验优点 ①可对人格作综合的、完整的探讨,对被试的内心生活作深层次的探索,并作出动态解释;②测验的日的具有隐蔽性,题目内容掩饰性好;③不受语言文字的限制,适用范围很广。可广泛用于人格的跨文化研究,是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 (2)投射测验缺点 ①评分缺乏客观的标准,难以量化; ②大部分的投射测验缺乏充分的常模材料; ③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不易建立; ④原理复杂深奥,未经过专门训练者不易使用; ⑤与其他测验相比,被试的反应更易受实施情景的影响。 10.在一个两因素实验设计中,因素A有2个水平,因素B有3个水平,且要求接受每种实验处理条件的被试人数为4人。试确定:在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和被试内设计两种条件下,各需要多少名被试? 5.一个两因素实验设计中,因素A有2个水平,因素B有3个水平,且要求接受每种实验处理条件的被试人数为4人。试确定:在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和被试内设计两种条件下,各需要多少名被试? 答:(1)完全随机设计又称被试间设计,它是指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不同的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因为实验有两个因素A和B,因素A有2个水平,因素B有3个水平,所以实验处理为:2x3=6种。每个被试只能接受→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且要求接受每种实验处理条件的被试人数为4,这样完全随机设计需要4x6=24个被试。 (2)被试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题目中要求接受每种实验处理被试为4人,在被试内设计中,每个人都可以参加6种实验处理,因此被试内设计只需要4个被试。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含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专业:心理学学科 一、简述下列各对概念(每小题3分,共30分)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2、表象和想象 3、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 4、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5、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 6、语言和言语 7、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8、情绪和情感 9、能力和智力 10、个性和性格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注意的基本特征。 2、试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试述个性倾向性及其关系。 4、试述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5、试述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 6、试述勒温的动力场理论。 7、试述皮亚杰的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招生专业: “心理统计”部分(共50分) 一、名词解释(15分) 1、众数(3分) 2、标准化记分(3分) 3、抽样分布(3分) 4、回归线(3分) 5、简单随机化设计(3分) 二、问答题(15分) 1、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前提是什么?(5分) 2、在抽样调查中有哪些主要的抽样方法?(10分) 三、计算题(20分) 1、某大学调查3000名学生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结果表示赞成的有860人,表示反对的有1140人,不置可否的有1000人。问这3种看法的人数之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10分) [请注意试题末尾的提示] 2、对13名男生和9名女生分别进行同一内容的心理测验,结果如下:(设测验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男生 女生 总分=901 总分=709 平均分=69.31 平均分=78.78 离差平方和=1156.77 离差平方和=1703.56 方差=96.40 方差=212.94 [提示] 26.89 = 5.19*5.19 t(.05,20)=2.086 t(.01,20)=2.845 F.05(8,12)=2.85 F.01(8,12)=4.50 x2.01-(2)=9.210 x.05(2)=5.99 “心理测量”部分(共50分) 一、简要解释概念(每题3分,共15分) 1、测量与测验 2、标准化样组 3、MMPI 4、罗夏墨渍测验 5、离差智商 二、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1、一个测验应用于某一群体,其标准差是8.00,信度是0.64,假如应用于另一群体,其标准关是12.00,试用克莱公式计算信度,并对结果加以说明。 2、某被试获IQ分数为69,其测量标准误差为3,试估计该被试真分数95%可靠度的所在范围,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三、回答问题(共23分) 1、试说明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7分) 2、简要说明编制心理测验量表时选择测题应考虑的因素。(8分) 3、以智力测量为例,试论心理测量的间接性。(8分) 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 招生专业:心理学学科 [第一部分]请在正确答案前打“√”。(每题4分,共40分) 一、最初对图形与背景加以区分的是: 1、吉布生(Bibson)。 2、考夫卡(Koffika)。 3、魏尔太墨(Wertheimer)。 4、鲁宾(Rubin)。 二、汉字的辨认在心理学上主要服从于 1、知觉的恒常性原则。 2、知觉的整体性原则。 3、字体的笔划多少。 4、字汇量。 三、光乃是 1、一个纯粹的物理概念。 2、一个纯粹的心理概念。 3、既不等于放射能,也不等于视觉,而是一个关系的概念——心理物理概念。 4、无法定义的概念。 四、响度量表的单位是: 1、分贝 2、(口方) 3、(口美) 4、(口宋) 五、记忆系统中,储存能量最大是 1、短时记忆。 2、瞬时记忆。 3、长时记忆。 4、长时记忆和瞬时记忆。 六、可见光谱波长的大致范围是 1、100—1000毫微米。 2、380—760毫微米 3、380—760微米 4、整个电磁波的波长范围。 七、光谱中色光混合的按加法法则,如 1、黄色 + 紫色 = 红色 2、紫色 + 青色 = 兰色 3、黄色 + 青色 = 绿色 4、红色 + 蓝色 + 紫色 八、“米勒综合症”表现为 1、丧失短时记忆能力 2、丧失瞬时记忆能力 3、丧失长时记忆能力 4、记忆能力的全面衰退 九、短时记忆信息的保持 1、乃是不可能的 2、需要继续注意复述 3、需要重新组织 4、需要编码 十、为什么声波的削心对可懂度的影响较大,而对削峰影响较小?这主要是因为: 1、削峰只影响元音而不妨害辅音 2、削心主要影响元音 3、削峰只影响辅音,而不妨害元音 4、削心主要影响频率 [第二部分] 问答题,每题20分, 共60分。 一、0.5米被知觉为身高1.8米的人,走到20米处被知觉为1.6米、问知觉的恒常性保持了多少? 二、影响反应时有那些因素? 三、何谓“控制”?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有哪些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含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专业:心理学学科 一、简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意后注意 2、最小可觉差 3、空间知觉 4、创造性思维 5、理智感 6、再造想象 7、场独立性 8、动机 9、性格特质 10、谁知技能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人类意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2、试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编码形式。 3、举例说明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4、试述能力的个别差异。 5、试述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的主要学派和思潮。 6、试述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7、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阶段及其标志这些阶段的行为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 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一、选择题,请你在正确的答案前打上圈(每题4分,共40分) 1、实验的基本进程是 A、从函数型实验到因素型实验 B、从因素型实验到函数型实验 C、因素实验和函数实验同时进行 D、视情况而定,有时先作函数型实验,有时先作因素型实验 2、一般地说 A、温度反应比较快,冷觉反应比较慢 B、痛觉反应比较快,触觉反应比较慢 C、视觉和听觉比较快,触觉和嗅觉比较慢 D、听觉和触觉比较快,味觉和嗅觉比较慢 3、阈限必须反复加以测量,因它是一个统计值。这是因为阈限 A、是一个截然的分界点 B、有绝对阈限我差别阈限两种,需要加以区别 C、是刺激维上的一个逐渐的过渡区 D反复测量可以消除偶然错误 4、在知觉中,封闭阈限一般呈现的周长必须有完整形的 A、88%左右 B、78%左右 C、68左右 D、58%左右 5、用螺旋图形装在色轮上 A、当色轮顺时针转动时,则见到螺旋扩大,当色轮突然停止,可看到相反的运动。 B、当色轮顺时针转动时,则见到螺旋缩小,当色轮突然停止,可看到相反的运动。 C、当色轮逆时针转动时,则见到螺旋扩大,当色轮突然停止,可看到同向的运动。 D、当色轮逆时针转动时,则见到螺旋缩小,当色轮突然停止,可看到同向的运动。 6、明度恒常性的知觉 A、取决于物体的照度 B、取决于物体的亮度 C、取决于物体所反射到眼中的光量 D、取决于物体的反射率 7、属于运动幻觉现象的一个例子是: A、对航行着的飞机的知觉 B、动景盘上的图案 C、站台错觉 D、霓虹灯 8、声学上习惯用的参照强度是: A、0.0002达因/cm2 B、0.002达因/cm2 C、0.01达因/cm2 D、1贝尔 9、闪烁刚刚达到融合时的光刺激间歇的频率称为闪光临界频率(CFF),不同的CFF差异很大,但一般在 A、10—60Hz B、30—55Hz C、40—70Hz D、60—80Hz 10、在声音的掩蔽中,一般而言,应着解决 A、高频音的干扰作用 B、低频音的干扰作用 C、中频音的干扰作用 D、“拍”的干扰作用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论心理物理学方法。 2、简述记忆研究方法及进展。 3、整理下列对偶比较法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并作图表示最后结果 A B C D A \ A C A B A \ B D C A C \ C D A B C 选择分数-(C) 第一轮 第二轮 总计 P=C/2(n-1) C’=C+1 P’=C’/2n Z Z’ 名次 华东师范大学 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招生专业:心理学学科 可以携带计算器 《心理统计》部分 一、名词解释(3×5=15) 1、几何平均数 2、相关样本 3、方差齐性 4、协方差 5、非参数检验 二、简答题(5×2=10) 1、标准正态分布的曲线有哪些特点? 2、方差分析的逻辑是什么? 三、计算题(25) 1、对124个学生进行长跑训练,训练前后两次测验达标情况如下表,问训练有无显著效果?(5) 第二次测验 达标 未达标 第一次测验 达标 48 14 未达标 26 36 2、对10名同三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英语成绩进行排名,得出以下结果: 学生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语文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英语名次 2 1 3 4 5 7 6 8 10 9 试求语文与英语的相关系数。(10) 3、某校3个班的测验结果如下:为了进行方差分析, 班别 人数 平均分数 样本标准差 ① 36 73.4 5.522 ② 40 75.2 4.838 ③ 38 74.8 6.315 请计算组间平方和、组内平方和、组间自由度、组内自由度和F比值。(10) 《心理测量》部分 一、简要解释概念(共9分) 1、行为样组(3分) 2、等距量表(3分) 3、测验和测量(3分) 二、计算题(共14分) 一代数测验有40个“五选一”的选择题,实话于高一年级100名学生。现获如下资料:第一题的难度P为0.6,St=10,∑pq=7.5 ①计算第一题矫正机遇之后的难度 (1分) ②如第一题上端27%的P=0.75,下端27%的P=0.35,该题鉴别力指数为多大 (1分) ③计算该测验的信度 (3分) ④计算该测验的测量误差 (3分) ⑤如一学生实得分数为30分,在95%的可靠度的范围内,估计此生的真分数 (3分) ⑥如果已知这10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政治成绩、物理成绩,数学区里统考成绩和高二时的立方体几何成绩,欲求代数测验准则关联效度,有哪几种计算方法,每一种计算方法的效度又有什么称呼? (3分) 三、问题(共27分) 1、试对MMPI和16PF进行比较 (6分) 2、试简要说明影响效度系数的因素 (6分) 3、简要叙述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WISC—R)的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 (6分) 4、如果要你编制一个智力测验,试述编制过程 (9分)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普通心理学一、名词解释(5’×6,共30分)1. 意识与自我意识 2. 视敏度与视角3. 视觉后象与似动知觉 4. 互补律与间色律5.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6. 比例智商与离差智商二、简答(8’×5,共40分)1. 简述现代心理学关于颜色视觉的理论。2. 为什么说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3. 遗忘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遗忘理论)。4. 人的需要、认识评价及人的情绪的关系。5. 物质高低级形式的关系及其在心理学中的意义。三、论述(15’×2,共30分)1. 试说明心理活动(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与性格)的相互关系。2. 概述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做出评价。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一、名词解释(2’×10,共20分)1. 形式图 2. 身心平行论 3. 纯粹直观形式4. 二重心理学 5. 简约原则(pr?gnang) 6. 双盲控制法7. 辨别力指数 8. 节省法 9. 布伦斯维克比率10. 随机区组设计二、简答(10’×3,共30分)1. 简论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 无意识概念的由来。3. 心理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关系。三、论述(20’分)1. 荣格人格类型说评价四、实验设计题(15’×2,共30分)1. 设计一个实验,考察年龄与反应时的关系。(要求指出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及控制方法,统计方法等)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社会心理学一、名词释义(5’×6,共30分)1. 发展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2. 挫折与冲突3. 模仿与暗示 4. 群众与群体5. 管理与领导二、简答(8’×5,共40分)1. 简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内容。2. 简述S. E. Asch关于从众研究的过程和结果。3. 态度的测量有哪些可用的方法。4. 简述社会知觉中的种种偏见及其原因。5. 简述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三、论述(15’×2,共30分)1. 论述中国本土化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综述有关观点,给出自己的看法)2. 如果要你研究“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点”这一课题,你将如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的研究设计。 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华东师范大学 一九九九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含心理学史)招生专业:心理学各专业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意识 2、视觉后象 3、动力定型 4、运动知觉 5、陈述性记忆 6、随意想象 7、言语理解 8、场依存性 9、社会性动机 10、晶体智力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2、试述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3、试述智力结构诸理论。 4、试述性格和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5、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组织原则。 6、试述E�6�1C�6�1托尔曼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看法。 7、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 一九九九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实验心理学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40分)(任选10题,若多做,最后一题作废) 1、实验者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 2、双盲实验(doubleblind experiment) 3、唐德斯反应时ABC(Donders ABC of reaction time) 4、颜色混合定律(color mixture law) 5、听觉定位(auditory localization) 6、动景盘(stroboscope) 7、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8、警戒(vigilamce) 9、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10、听觉掩蔽(auditory masking)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有哪些。 2、情绪有哪些心理、生理指标。 3、用平均误差法,给下列数据求出明度差别阈限的估计值。 X X—St X—M&bsp; 77 82 80 79 81 78 76 79 77 81 计算 St = 80毫朗伯 M = PSE = AEst = AEM = CE = 明度差别阈限的估计值是: 4、根据下列已知数值,计算出SDT指标d’,�8�5和C值 R S 旧 新 旧 45 5 新 7 43 (附:PZO转换表) 华东师范大学 一九九九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可带计算器)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可带计算器) 心理统计部分 一、设Z~N(0,12)根据Z值求出相应的概率。(5×2=10分) (1)P(0≤Z≤1.2) (2)P(-1.5≤Z≤1.8) (3)P(-1.96≤Z≤1.8) (4)P(Z=2.96) (5)P(Z≤0) 注:正态分布表附于试卷末尾 二、有3种语文实验教材,为检验其在4种不同教学方法中的教学效果,交叉分组后得到12个处理,经过教学后,在每个处理中抽取2名被试进行测试,得出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完成这个方差分析表,无需查表作结论。(12分) 教材(A)与教学方法(B)实验方差分析表 差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方差 F A因素 87.25 (2) (6) (10) B因素 443.00 (3) (7) (11) A×B 3038.00 (4) (8) (12) 组内 (1) (5) (9) 总差异 3704.00 注:本题共12个空,请按表中编号顺序答题,每空1分。 三、什么是独立样本?什么是相关样本?(8分) 四、现有40位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如下,问男女学生成绩有无本质差异?(10分) 80分以上 80分以下 男 a=18 b=7 女 c=10 d=5 五、170名6年级学生的数学与语文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0,问:从总体上来说,6年级学生的数学与语文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5分) 六、什么是测定系数?写出出它的公式和含义。(5分) (附正态分布概率表) 心理测量部分: 一、概念解释(16分,每题4分) 1、罗夏墨渍测验 2、效度 3、因素负荷 4、自陈量表 二、计算题(12分,每题2分) 1、某同学经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120,转换为T分数是多大? 2、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r比=0.96,问该测验的测量误差有多大? 3、请估计这位同学的IQ真分数。 4、一个测验奇偶相关系数为0.7,全长测验的r比有多大? 5、某测验的测题全部都是五选一的选择题,第一题上端的27%的�8�1=0.75,下端27%的�8�1=0.35,那么它的鉴别力有多大? 6、如果上述测题的第一题的�8�1=0.6,那么矫正机遇之后的难度为何值? 三、问题(共22分) 1、指出以下活动是测验、测量、既是测验又是测量、或既非测验又非测量:(6分,每小题1分) A.零点公司调查员通过电话要求每个被调查人结一系列有关商品的是非题作答 B.调查员把以上调查中对每个商品作出肯定反应的数目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C.一位一年级老师让每个儿童抄写拼音字母,然后根据抄写的正确数将儿童分类。 D.一位社会心理学家观察了坐在公共汽车双人座的彼此陌生的同性和异性间的相互关系的表现 E、在一章教完之后,教师让学生完成五道题并收回答卷。 F、实验心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记录了一只老鼠学会在听到蜂音器声音就按杆所需的时间。 2、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R)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在哪些方面继承了,又大哪些方面发展了比奈量表?(8分) 3、根据你使用心理测验的体会,说明认识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特点的意义。(8分) (注:如未接触过心理测验的考生,直接回答问题。)一九九九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专业:普通心理学 科目:普通心理学一、解释下列术语(3’×10,共30分)1. 自主神经系统 2. 布洛卡区 3. j. n. d.4. 后像 5. 三色论 6. 功能固着7. 比例智商 8. G因素与S因素 9. 自陈量表10. 自我效能二、简答(8’×5,共40分)1. 选择性交配实验及其结果解释。2. 关于遗忘原因的心理学解释。3. 关于成绩动机的主要理论。4. “测慌器”工作原理。5. Yerkes-Dodson定律。三、论述(15’×2,共30分)1. 分析影响知觉的主客观原因并谈谈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2. 你如何看待智力发展问题上的天赋与教养之争。

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

心理学史自考真题答案高中

2007年10月北京自考《心理学史》真题简答题第1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哪些对立的观点?

答: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对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1)反对人的兽化和计算机化,认为人不是大白鼠或缓慢的计算机;

2)反对操作主义。由于注意了人的主观性,降低了操作主义的重要性;

3)反对吝啬律,认为这一规律用于人格的复杂问题时,或者歪曲了人性,或者在方法论上完全站不住脚;

4)反对还原主义,认为还原的简单化,让我们看不到生长发展和新异的事实,并且错误的宣扬人格只不过是个别心理形态的总和。

2007年10月北京自考《心理学史》真题论述题第2题

试述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及其在心理学史上的影响。

答: (1)对象: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冯特认为虽然心理学和物理学都研究经验,但是有区别,区别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物理学研究间接经验。

(2)身心关系:冯特在身心关系上主张身心平行论,他认为心理过程与大脑的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系列,二者是一致的,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3)方法:冯特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有两种:实验的自我观察法(内省法)和“民族心理学的方法”(心理产品分析法)。冯特认为以前的内省法不科学,它所得来的材料不可靠。内省法只有与实验法结合,成为实验的内省或实验的自我观察,才是可靠的。他还主张用“心理产品分析”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社会心理,如通过语言的分析来理解思维。他在《民族心理学纲要》一书中把社会发展分为“初民时代”。“图腾时代”。“英雄与神的时代”。发展到“人道的时代”。

(4)任务:冯特认为心理可以分析为各项元素,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是由这些元素结合而成,但具有与构成它的元素不同的新的性质。心理元素结合成复杂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在于用实验的自我观察法分析出这些心理元素,并寻求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心理元素:即简单的心理过程只有两类:一类是感觉和意象;一类是感情,包括愉快和不愉快。激动和沉静。紧张和松弛,这三对“感情”就构成了冯特的感情三度说。

贡献:

(1)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创办了心理学刊物《哲学研究》并发表实验室研究的论文。他使心理学从哲学的附庸地位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3)为欧美一些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从而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

局限:

(1)他早年受宗教影响,以后长期搞哲学,哲学观点混乱,这使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不能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

(2)他早期接受感官生理学教育,看重末梢器官的作用,不重视大脑中枢的作用;

(3)追求纯粹心理的研究,他想建立一门既不要哲学又不要生理学的心理学。

2005年4月北京自考《心理学史》真题论述题第2题

试列举冯德(特)心理学的各种称呼,说明他的心理学的特点。

答: 冯特心理学的特点及各种叫法:

(1)新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2)实验心理学;新在用实验方法,不同于空谈。

(3)生理心理学;用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4)内省心理学;用实验的自我观察法研究经验,分析意识。

(5)元素心理学;把意识经验通过内省分解成简单的元素、原子、主张研究心理元素及其化合问题。

(6)统觉心理学;强调心的主动作用,认为联想、统觉、创造性综合是互相关联的三个发展阶段;

(7)内容心理学;着重对意识经验的内容的观察,对主观现象的观察,描述心理映像的主观感受。

(8)构造心理学;针对美国机能心理学而言,铁钦纳提出。

(9)砖块灰泥心理学;完形派的讥讽,认为其机械拼凑。

(10)传统心理学。行为主义者华生认为其研究对象仍为意识,方法仍为内省,应改变。

此十种称谓,可以看出冯特心理学的一些特点。

心理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

2007年10月北京自考《心理学史》真题简答题第1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哪些对立的观点?

答: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对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1)反对人的兽化和计算机化,认为人不是大白鼠或缓慢的计算机;

2)反对操作主义。由于注意了人的主观性,降低了操作主义的重要性;

3)反对吝啬律,认为这一规律用于人格的复杂问题时,或者歪曲了人性,或者在方法论上完全站不住脚;

4)反对还原主义,认为还原的简单化,让我们看不到生长发展和新异的事实,并且错误的宣扬人格只不过是个别心理形态的总和。

2007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 2007年05月23日 09:26 来源:北京自考热线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物质中是逆信使物质的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一氧化氮 C.多巴胺 D.乙酚胆碱 2.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曲率变大,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这称为( ) A.瞳孔反射 B.分散 C.共钝运动 D.调节反射 3.一些低等哺乳类动物中,存在一种习得行为模式,它仅仅发生于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其习得行为特征存在于母—幼关系中。它是( ) A.程序性学习 B.认知学习 C.情绪性学习 D.印记式学习 4.经典饥饿中枢是( ) A.下丘脑外侧区 B.下丘脑腹内侧核 C.背侧下丘脑 D.隔区 5.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正常讲话和叫出物体的名字,但却不能重复别人的话,也不能按别人的命令作出相应反应。这种是( ) A.传导性失语 B.命名性失语 C.完全性失语 D.运动性失语 6.变化性朝向反应中存在的特异性脑事件相关电位波是( ) A.MMN B.顶负波 C.P3 D.P1 7.视皮层功能超柱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方位柱 B.眼优势桩 C.颜色柱 D.空间频率柱 8.睡眠过程中生长激素分泌最高的时期是( ) A.慢波1期 B.慢波3朋 C.异相睡眠 D.慢波4期 9.锥体外系的神经纤维可来自于许多脑结构,但不包括( ) A.大脑皮层 B.纹状体 C.脑干网状结构 D.下丘脑 10.非联想性的学习中,重复刺激引起感觉阈限下降的现象称( ) A.习惯化 B.敏感化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11.在知觉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脑中枢位于( ) A.颞下回联络皮层 B.顶区联络皮层 C.枕区联络皮层 D.前额叶联络皮层 12.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 A.脊髓腰段 B.下丘脑性两形核 C.下丘脑腹内侧核 D.颞叶皮层 13.艾森克理论中,包括三个重要的与生理心理学有关的概念,其中不包括( ) A.驱力 B.皮层兴奋性水平 C.条件反射能力 D.自我 14.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其中,晚成分是指( ) A.10至50毫秒 B.10至500毫秒 C.50至500毫秒 D.50 至 1000毫秒 15.深感觉不包括( ) A.位置觉 B.振动觉 C.动觉 D.受力的感觉 16.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看,人脑的记忆系统不包括( ) A.资料驱动的系统 B.概念驱动的系统 C.基于期望的系统 D.基于认知的系统 17.在液态智力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 A.大脑左半球 B.大脑右半球 C.额叶 D.颞叶 18.与运动性失语症有关的脑结构是( ) A.布洛卡区 B.维尔尼克区 C.卵下小叶与角回 D.布洛卡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 19.帕帕兹环路除了与记忆有关以外,还参与了( ) A.情绪 B.运动 C.知觉 D.注意 20.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同心圆式感受野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 ) A.侧抑制 B.前抑制 C.正反馈 D.负反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视知觉的形成中重要的知觉通路包括( ) A.枕一顶通路 B.额一顶通路 C.枕一颞通路 D.颞一顶通路 22.海马在以下类型的学习和记忆中起作用( ) A.情绪性学习 B.空间辨别学习 C.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 D.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 23.参习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包括( ) A.内侧下丘脑 B.杏仁核 C.小脑 D.隔区 24.以下属于非表述性记忆的有( ) A.童年时学会的舞蹈 B.做过的一道数学题的解法 C.会背的一首唐诗 D.总是同时发生的两件无关的事情 25.慢波睡眠的常见障碍包括( ) A.夜尿症 B.发作性睡病 C.梦游症 D.入眠前幻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6.脑的能源代谢物99%来自于________。 27.视皮层神经元有3种不同形式的感受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8.丘脑网状核在非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转换中起着闸门作用,________的兴奋使丘脑网状核抑制,是非随意注意的基础。________的兴奋引起丘脑网状核兴奋,是随意注意的基础。 29.视觉失认症包括统觉性失认症、联想性失认症、________失认症和________失认症。 30.对于睡眠与觉醒周期的生物钟研究发现,下丘脑的________核在睡眠与觉醒周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1.对情绪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经典实验有: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2.辐辏运动 33.朝向反射 34.双耳分听实验 35.最后共同公路 36.情绪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37.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有哪几种基本的反应原则?其特点如何?分别对应于哪几种电位? 38.简述在认知学习中,颞下回所起的作用及其实验证据。 39.与间脑和海马损伤有关的记忆障碍分别是什么?其表现如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3分) 40.试述PET技术利用减法实验设计方案研究人类的言语功能的方法,及其研究发现。

2005年4月北京自考《心理学史》真题论述题第1题

论述18世纪德国的提顿斯对心理学的两个重要贡献。

答: 提顿斯对于心理学的见解见于1777年《对于人性及其发展的哲学研究》

提顿斯是二元论者,他相信有物质,也有灵魂。但他认为物质与灵魂的真正性质是不可知的,我们只可以认识它们的现象。

一、内省法-论述内省法(或提顿斯对心理学的贡献或对内省法的贡献认训)

(1)内省的含义及系统化:提顿斯认为心理学应该用内省的方法。他所说的内省法是指人对于自己的主观经验及其变化的观察,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观察经验的变化,也要在同一情境中重复观察心理经验。这种观察要进行比较,加以分析,并抽出共同因素。内省要注意观察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最好要进行重复。

(2)内省是可能的:有人认为内省不可能,因为主观心理现象不象客观现象那样可以允许人在一旁观察而不妨碍它进行,人要观察自己的主观想象的变化,一定会妨碍这个过程,使它不能正常进行,因此也就观察不到它的真相。针对这个问题,提顿斯提出“最初的回忆”,提顿斯认为内省不是指在心理现象发生的此时此刻进行观察,而是指对心理现象所遗留的“最初记忆”的观察,所以这样的内省过程不会妨碍心理现象的进行。

二、心理三分法,提顿斯把心理过程分为理解,感情和意志三个部分。

自考心理学史真题及答案

2007年10月北京自考《心理学史》真题简答题第2题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有哪些异同?

答: 构造学派把人的心理视为一个可以绝缘与外界的,独立自足的经验世界;机能学派力求把人的心理视为一种生物适应的工具。由于两派对于心理的理解不同,因此使他们在研究内容范围方法与发展方向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分歧。然而就哲学基础说,构造学派对心理的解释是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的表现;机能学派对心理的理解是詹姆士和杜威所倡导的实用主义的应用。所以这两派的哲学基础,归根到底都是主观唯心主义。就心理学的整体看,构造派对于感觉的有些研究,技能派对于个体差异和学习心理的有些研究,都找到一些事实,两派的工作有互补。

2005年4月北京自考《心理学史》真题论述题第1题

论述18世纪德国的提顿斯对心理学的两个重要贡献。

答: 提顿斯对于心理学的见解见于1777年《对于人性及其发展的哲学研究》

提顿斯是二元论者,他相信有物质,也有灵魂。但他认为物质与灵魂的真正性质是不可知的,我们只可以认识它们的现象。

一、内省法-论述内省法(或提顿斯对心理学的贡献或对内省法的贡献认训)

(1)内省的含义及系统化:提顿斯认为心理学应该用内省的方法。他所说的内省法是指人对于自己的主观经验及其变化的观察,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观察经验的变化,也要在同一情境中重复观察心理经验。这种观察要进行比较,加以分析,并抽出共同因素。内省要注意观察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最好要进行重复。

(2)内省是可能的:有人认为内省不可能,因为主观心理现象不象客观现象那样可以允许人在一旁观察而不妨碍它进行,人要观察自己的主观想象的变化,一定会妨碍这个过程,使它不能正常进行,因此也就观察不到它的真相。针对这个问题,提顿斯提出“最初的回忆”,提顿斯认为内省不是指在心理现象发生的此时此刻进行观察,而是指对心理现象所遗留的“最初记忆”的观察,所以这样的内省过程不会妨碍心理现象的进行。

二、心理三分法,提顿斯把心理过程分为理解,感情和意志三个部分。

2005年4月北京自考《心理学史》真题论述题第2题

试列举冯德(特)心理学的各种称呼,说明他的心理学的特点。

答: 冯特心理学的特点及各种叫法:

(1)新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2)实验心理学;新在用实验方法,不同于空谈。

(3)生理心理学;用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4)内省心理学;用实验的自我观察法研究经验,分析意识。

(5)元素心理学;把意识经验通过内省分解成简单的元素、原子、主张研究心理元素及其化合问题。

(6)统觉心理学;强调心的主动作用,认为联想、统觉、创造性综合是互相关联的三个发展阶段;

(7)内容心理学;着重对意识经验的内容的观察,对主观现象的观察,描述心理映像的主观感受。

(8)构造心理学;针对美国机能心理学而言,铁钦纳提出。

(9)砖块灰泥心理学;完形派的讥讽,认为其机械拼凑。

(10)传统心理学。行为主义者华生认为其研究对象仍为意识,方法仍为内省,应改变。

此十种称谓,可以看出冯特心理学的一些特点。

自考心理学真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 D.人文科学2.海洛因属于下列哪种心理促动药物?()A.镇静剂 B.兴奋剂C.迷幻剂 D.止痛剂3.感受性的大小与感觉阈限之间是()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C.函数关系 D.非确定性关系4.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A.地点法 B.韵律法C.记笔法 D.特征法5.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6.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编制智力测验的人是()A.推孟 B.威克斯勒 C.比内 D.吉尔福特7.母性动机是一种()A.社会性动机 B.生理性动机C.物质性动机 D.交往动机8.以下不属于心理特征系统的是()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9.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沙赫特 B.库利 C.舒茨 D.霍曼斯10.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A.否认 B.压抑 C.转移 D.退行11.以下表述,哪个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含义?()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C.不可逆转的时期D.0~3岁的时期12.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 B.高创造力必有高智力C.创造力与智力无关 D.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13.以概念、原理等各种概括化知识为内容的记忆称为()A.程序性记忆 B.情景记忆C.技能记忆 D.语义记忆14.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15.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A.指向功能 B.激活功能C.调节功能 D.维持功能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具有()A.独特性 B.稳定性C.统合性 D.复杂性17.“男孩象男孩,女孩象女孩”。这是儿童哪方面得到发展的结果?()A.认知发展 B.个性发展C.社会性发展 D.行为习惯发展18.第一个对智力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是()A.比内 B.达尔文 C.桑代克 D.高尔顿19.先有一个目标,当人们认识到它与当前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时,就要想出各种办法,采取活动来缩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A.逆向工作法 B.爬山法C.算法式 D.手段——目的法2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A.中间稍快 B.中间稍慢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21.“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A.整体性 B.选择性C.理解性 D.恒常性22.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A.调节 B.维持 C.集中性 D.选择23.使用特定的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哪种方法()A.观察法 B.测验法C.实验法 D.问卷调查法24.掌握了正确的归因方式,具有坚定信念,勇于挑战和富于创造的人,表明他具有较高水平的()A.工作动机 B.成长动机C.交往动机 D.成就动机25.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26.讲话风格是属于()A.言语沟通 B.非言语沟通C.身体语言 D.表情27.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心理健康就是指()A.没有心理疾病 B.有正常的智力水平C.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D.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28.“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姜还是老的辣”,说明以下哪种观点?()A.人越老越聪明 B.老年人流体智力没有衰退C.老年人晶体智力还在发展 D.老年人有个别差异29.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属于()A.非文字测验 B.文字测验C.速度测验 D.难度测验30.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推理?()A.三段论推理 B.条件推理C.线性推理 D.假言推理31.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长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B.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为语音代码C.长时记忆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建构的过程D.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扮演着意识的角色32.由声波的频率,即每秒振动次数决定的声音属性是()A.音强 B.音高 C.音色 D.音律33.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A.1年、28天、24小时、90分钟 B.1年、28天、24小时、60分钟C.1年、30天、25小时、90分钟 D.1年、30天、25小时、60分钟34.以下哪项属于理论领域的心理学分支?()A.心理测量学 B.咨询心理学C.法律心理学 D.组织心理学35.伴随情绪反应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生理反应称之为()A.生理唤醒 B.主观体验C.外部行为 D.主观需要36.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敢于冒险,勇于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不断地刷新成绩,这种人格类型属于()A.智力T+型 B.智力T-型C.体格T+型 D.体格T-型37.个人由于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在认知或行为上与多数人趋于一致的现象叫做()A.从众 B. 众从 C.去个性化 D.顺从38.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压力是由不良刺激引起的B.挫折不仅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且会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C.对引起焦虑的生活事件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D.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环境39.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论民族、国家、地区,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什么特点?()A.普遍性 B.阶段性C.渐进性 D.适合性40.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思维?()A.常规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 D.创造性思维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41.催眠42.视觉适应43.智力的二因素说44.人格45.年龄特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46.复习的策略47.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划分。4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49.应对挫折的策略。50.创造性思维具有哪些特征?51.失眠的表现及其类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52、53小题任选一题,不得多选,第54小题必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52.举例说明心理学在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意义。53.根据影响人格形成因素,提出塑造学生优良人格的对策。54.请根据群体心理理论分析下面案例中所列举的社会现象,并对两种观点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在我们国家,平均主义“大锅饭”曾经严重地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力发展缓慢,于是有人提出应大力强化人的独立自主意识,个体单干优于集体组织;但有的时候,集体的力量又是十分强大的,正如人们所说的“1+1大于2”“人心齐,泰山移”,因此,有人认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2007年4月北京自考“生理心理学”试题 2007年05月23日 09:26 来源:北京自考热线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物质中是逆信使物质的是( ) A.去甲肾上腺素 B.一氧化氮 C.多巴胺 D.乙酚胆碱 2.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曲率变大,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这称为( ) A.瞳孔反射 B.分散 C.共钝运动 D.调节反射 3.一些低等哺乳类动物中,存在一种习得行为模式,它仅仅发生于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其习得行为特征存在于母—幼关系中。它是( ) A.程序性学习 B.认知学习 C.情绪性学习 D.印记式学习 4.经典饥饿中枢是( ) A.下丘脑外侧区 B.下丘脑腹内侧核 C.背侧下丘脑 D.隔区 5.能听懂别人的话,也能正常讲话和叫出物体的名字,但却不能重复别人的话,也不能按别人的命令作出相应反应。这种是( ) A.传导性失语 B.命名性失语 C.完全性失语 D.运动性失语 6.变化性朝向反应中存在的特异性脑事件相关电位波是( ) A.MMN B.顶负波 C.P3 D.P1 7.视皮层功能超柱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方位柱 B.眼优势桩 C.颜色柱 D.空间频率柱 8.睡眠过程中生长激素分泌最高的时期是( ) A.慢波1期 B.慢波3朋 C.异相睡眠 D.慢波4期 9.锥体外系的神经纤维可来自于许多脑结构,但不包括( ) A.大脑皮层 B.纹状体 C.脑干网状结构 D.下丘脑 10.非联想性的学习中,重复刺激引起感觉阈限下降的现象称( ) A.习惯化 B.敏感化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11.在知觉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脑中枢位于( ) A.颞下回联络皮层 B.顶区联络皮层 C.枕区联络皮层 D.前额叶联络皮层 12.性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 A.脊髓腰段 B.下丘脑性两形核 C.下丘脑腹内侧核 D.颞叶皮层 13.艾森克理论中,包括三个重要的与生理心理学有关的概念,其中不包括( ) A.驱力 B.皮层兴奋性水平 C.条件反射能力 D.自我 14.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其中,晚成分是指( ) A.10至50毫秒 B.10至500毫秒 C.50至500毫秒 D.50 至 1000毫秒 15.深感觉不包括( ) A.位置觉 B.振动觉 C.动觉 D.受力的感觉 16.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看,人脑的记忆系统不包括( ) A.资料驱动的系统 B.概念驱动的系统 C.基于期望的系统 D.基于认知的系统 17.在液态智力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 ) A.大脑左半球 B.大脑右半球 C.额叶 D.颞叶 18.与运动性失语症有关的脑结构是( ) A.布洛卡区 B.维尔尼克区 C.卵下小叶与角回 D.布洛卡和维尔尼克区间的联络纤维 19.帕帕兹环路除了与记忆有关以外,还参与了( ) A.情绪 B.运动 C.知觉 D.注意 20.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同心圆式感受野形成的生理学机制是( ) A.侧抑制 B.前抑制 C.正反馈 D.负反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视知觉的形成中重要的知觉通路包括( ) A.枕一顶通路 B.额一顶通路 C.枕一颞通路 D.颞一顶通路 22.海马在以下类型的学习和记忆中起作用( ) A.情绪性学习 B.空间辨别学习 C.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 D.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 23.参习防御、攻击行为的中枢包括( ) A.内侧下丘脑 B.杏仁核 C.小脑 D.隔区 24.以下属于非表述性记忆的有( ) A.童年时学会的舞蹈 B.做过的一道数学题的解法 C.会背的一首唐诗 D.总是同时发生的两件无关的事情 25.慢波睡眠的常见障碍包括( ) A.夜尿症 B.发作性睡病 C.梦游症 D.入眠前幻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6.脑的能源代谢物99%来自于________。 27.视皮层神经元有3种不同形式的感受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8.丘脑网状核在非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转换中起着闸门作用,________的兴奋使丘脑网状核抑制,是非随意注意的基础。________的兴奋引起丘脑网状核兴奋,是随意注意的基础。 29.视觉失认症包括统觉性失认症、联想性失认症、________失认症和________失认症。 30.对于睡眠与觉醒周期的生物钟研究发现,下丘脑的________核在睡眠与觉醒周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1.对情绪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经典实验有:假怒实验、怒叫反应和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2.辐辏运动 33.朝向反射 34.双耳分听实验 35.最后共同公路 36.情绪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37.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有哪几种基本的反应原则?其特点如何?分别对应于哪几种电位? 38.简述在认知学习中,颞下回所起的作用及其实验证据。 39.与间脑和海马损伤有关的记忆障碍分别是什么?其表现如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3分) 40.试述PET技术利用减法实验设计方案研究人类的言语功能的方法,及其研究发现。

有历年的真题及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2.心理学属于(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能有(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2.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E.外显性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五、论述题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A 6B 7B 8C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B 18B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匮乏动机是指个体试图恢复自己生理和心理平衡状态的动机,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趋于消失;成长动机是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答案要点: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 索引序列
  • 心理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高中
  • 心理学史自考真题答案高中
  • 心理学史自考真题及答案
  • 自考心理学史真题及答案
  • 自考心理学真题及答案汇总高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