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成人自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成人自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发布时间: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1. 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2.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 3. 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4.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5.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6. 演替系列:在同一地段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所经历的顺序出现的群落系列称为演替系列。 7. 顶极群落:演替系列的最后阶段的群落,是演替系列中的一个阶段。 8.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的称为生态型。 9.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 10. 建群种:在群落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大的种称为建群种,一般优势层的优势种为建群种。 11. 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 12. 次生裸地: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浙江成考网整理浙江省成人高考各考试科目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等。《生态学基础》科目总要求、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见下文:总 要 求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过程;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学会运用生态学基础知识,分析现实中的生态问题,指导生活与生产实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试卷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试卷结构选择题:10 题,每题3 分,共 30 分填空题:10题,每题3 分,共 30 分判断题:10 题,每题2分,共 20 分名词解释: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简答题:3 题,每题 10 分,共 30分论述题:1题,20分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上述为新大纲内容节选,仅供参考。关注浙江成考网微信公众号,回复“大纲”可免费领取往年考纲完整版文件;回复“直播”可免费试听最新复习大纲及考情解析视频课程。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温馨提醒】云南成人高考网整理全国成人高考考试大纲,包括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所有科目的考试大纲。其中,2023年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考试大纲,简介如下:生态学基础总要求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过程;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学会运用生态学基础知识,分析显示中的生态问题,指导生活与生产实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复习考试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大纲”即可下载成人高考考试大纲完整版文件,包括高起点(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史地综合)、专升本(政治、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艺术概论、民法、生态学基础、医学综合、教育理论)所有科目的考试大纲。注意: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考科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11年版)命题。制卷工作由省招办负责。​《考试大纲》详细规定了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要求、考试范围、考试题型、分值分布、试卷难易比例等内容,准备参加2023年成考的考生,仍然可以参照2011年版《考试大纲 》进行复习备考。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温馨提醒】云南成人高考网整理全国成人高考考试大纲,包括高起专、专升本、高起本所有科目的考试大纲。其中,2023年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考试大纲,简介如下:生态学基础总要求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过程;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学会运用生态学基础知识,分析显示中的生态问题,指导生活与生产实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复习考试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大纲”即可下载成人高考考试大纲完整版文件,包括高起点(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综合、史地综合)、专升本(政治、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艺术概论、民法、生态学基础、医学综合、教育理论)所有科目的考试大纲。注意: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考科目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11年版)命题。制卷工作由省招办负责。​《考试大纲》详细规定了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要求、考试范围、考试题型、分值分布、试卷难易比例等内容,准备参加2023年成考的考生,仍然可以参照2011年版《考试大纲 》进行复习备考。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第五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思考题 1、名词 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简答题 (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1、种群是指(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2、判断:种群是由生物个体随机组成的。(×) 3、判断:每个种群都有固定的边界。(×) 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B)。 A.黄山和峨眉山的全部啄木鸟 B.一株马尾松上的全部七星瓢虫 C.一块麦田里的全部昆虫 D.大兴安岭的全部松树 5、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B) A.牛 B.珊瑚虫 C.蛔虫 D.青蛙 6、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 7、判断:种群的生态密度明显比粗密度要大。(√) 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9、为了估计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先从池塘中捞起50条鱼,挂上标志后放回池塘,数天后,再从塘中捕到这种鱼100条,其中有标志的有10条,在理想状态下,根据标志重捕法推测该池塘中共有这种鱼有多少条(D)。 A.1000 B.5000 C.100 D.500 10、一群老鼠占据了一个全新的栖息地,有关种群以后的发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种群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 B.种群增长率升高 C.种群数量先升高,后降低。 D.种群存活率稳定下降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先锋植物在*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常是(B)。 A均匀型 B随机型 C聚集型 D分散型 13、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14、(集群分布)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15、通常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形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 16、判断: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口的生理出生率高。(×) 17、判断: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的种群一般属于增长型种群。(×) 18、出生率可分为(生理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两种类型。 19、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20、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 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 21、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2、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2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衰退型)种群)三种类型。 24、判断:动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而绘制的生命表。(×) 25、生命表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26、对于大象等体型较大、个数较少、寿命较长的物种来讲,不适合用(动态)生命表,而适合用(静态)生命表。 27、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28、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K代表(环境容纳量)。 29、在有限环境中,当初始种群的数量较少时,全部空间和资源几乎未被利用,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 30、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31、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32、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33、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下的增长模式称(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种群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这时的增长模式一般为(逻辑斯谛增长(或S型增长))增长。 34、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B)。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35、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A.K/2 B.K C.K/4 D.K/3 36、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37、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的是(C)。 A.收获产量 B.收获恒定产量 C.长期持续获得产量 D.收获种群所有个体 38、判断:生态平衡就是指在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再进行,生物个体保持不变。(×) 39、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或过低对种群来说都是不利的,都可能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个规律称为(阿利(氏)规律) 40、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41、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A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42、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 43、种群平衡是指(B)。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44、下列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 45、种群的自动调节可分为行为调节、_______内分泌调节___和遗传调节三类。 46、由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携带,将某种生物带人新的适宜栖息繁衍的地区,使其快速扩展,不利于原有物种的生存,这种现象称为____生态入侵______。 47、主张外源性调节的学派有(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 48、利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阐述我国实行晚婚晚育的科学性。 内禀增长率rm:是指当环境是无限制的(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等都没有限制性影响),在该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恒定的、的增长率。 公式:r=lnR0/T其中T是指种群中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R0是种群个体在一个世代内生殖子体的个数。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安徽成人高考网整理安徽省成人高考各考试科目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等。《生态学基础》科目总要求、复习范围及试卷结构,见下文:总 要 求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过程;了解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学会运用生态学基础知识,分析现实中的生态问题,指导生活与生产实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形式试卷总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试卷结构选择题:10 题,每题3 分,共 30 分填空题:10题,每题3 分,共 30 分判断题:10 题,每题2分,共 20 分名词解释: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简答题:3 题,每题 10 分,共 30分论述题:1题,20分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难题约20%上述为新大纲内容节选,仅供参考。关注安徽成考网微信公众号,回复“大纲”可免费领取往年考纲完整版文件。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成人自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考生态学基础吗?成人高考考试科目分专升本、高起本和高起专三个学历层次,学历层次下又分专业科类,不同科类考试科目不同。对报考要求和院校专业有任何疑问,招生老师在线免费咨询: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考生态学基础吗?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只有农学类专业会考生态学基础科目。成人高考专升本农学类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成人高考专升本一共考三门,包括两门公共课政治、外语和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的学科门类共分为八个科类,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分别如下:(1)文史、中医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2)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3)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一)。(4)经济管理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5)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6)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7)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8)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2年江西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在11月5日和6日进行,请相关考生提前复习备考,江西猎考网为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复习,整理了成人高考各层次、科目复习资料,如下: 一、2022成考专升本考试生态学基础科目及分值分布: 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填空题 20-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判断题 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 51-5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 54小题,共20分 二、2022成考专升本考试生态学基础科目复习重点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是绪论中的重点,要求仔细掌握,能够做相关内容的简答题与论述题。 1.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有:整体观和综合观、层次结构理论、新生特性原则,这些方法论是整个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要求熟练掌握。 2.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野外调查研究 (2)实验室研究 (3)模型模拟研究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内容请敬请关注江西猎考网(www.ixuekao.com),更多江西成考实时资讯,可关注“江西新思路猎考网”微信公众号。 【考生服务】 1、如有疑问,可咨询【在线老师】 2、进入【江西成考考生交流群】,加入群聊,更多考生共同交流。 3、考试在即,进入即可免费领取复习资料【资料下载】 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专升本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成考农学类专业专升本考试科目?大家都知道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因此成人高考是很多就业者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不少人在报考成人高考的时候,都想提前先了解一些关于成人高考的常见问题,下面教务老师为大家解答一下关于成人高考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成人高考农学类专业专升本考试科目考生可以从成人高考各层次考试科目中看出农学成考专升本考试科目应为农学类考试科目保持一致。农学专升本成人高考考试科目: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专升本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三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的语种要求进行选择,大多数专业考的是英语。成人高考有什么作用成人高考的学历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来找工作,还能评职称、考资格证、考公务员。成教高考文凭虽然是成人学历,但和全日制学历享有同等的使用效力,也是国民教育系列学历,且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学信网永久可查。1.考公务员有用报考公务员要求都要有专科及以上的学历才有资格报考,虽然有些公务员岗位专科生也可以报考,通常都是基层和艰苦的岗位。各省公务员报考岗位的要求是不同的,考生应以具体的公务员报考要求为主。2.职称评级有用如今各类职称评定几乎都与学历挂钩,而许多的单位的主管领导几乎都是由高级职称的人担任的,没有高级职称会丧失许多当主管领导的机会。3.考研有用成考本科文凭是可以考研的,能直接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获得更好的发展。获得国家承认的成考大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毕业生都可以报考研究生。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成人自考生态学基础

【第一篇】

一、名词解释

1.三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2.湿地√

二、问答题

1.地球上有哪几个主要的生态系统?

2.什么是热带雨林,其主要植被特征有哪些?世界有哪三大主要热带雨林?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植物地理预测法则

二、问答题

1.简述均衡大陆植被模式。

2.中国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有何规律?

1、下列生态系统中消费者食物专一性强的是(A)

A.热带雨林

B.湖泊

C.温带草原

D.荒漠

2、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D)

A.温带草原

B.落叶阔叶林

C.淡水湖泊

D.极地冻原

3、生产力和生物量的生态系统类型是(B)

A.草原

B.森林

C.海洋

D.农田

4、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B)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5、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位于(C)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第二篇】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

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

B.阶段性作用

C.补偿作用

D.不可替代作用

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

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

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

D.对其他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

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两点补充:

(1)Liebig定律只能严格地适用于稳定状态。

(2)是要考虑因子间的替代作用。

【第三篇】

能量环境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光周期现象2.光饱合点3.光补偿点5.贝格曼规律6.阿伦规律

4.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零度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又称总积温。

二、问答题

1.太阳光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2.论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的应用意义。

答:(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N·(T-C)单位:日·度。上面的方程式可改写成:T=C+K/N=C+KV,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常数),单位日·度;N——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T——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学零度)。V为发育历期的倒数(1/N)即发育速率。(2)在农业的应用:a.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b.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c.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d.可根据有效积温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e.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3.论述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答:(1)生物从形态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a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树皮有较发达的木栓组织;b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c一年生草本,死后留下种子越冬;d多年生草本,以块茎、鳞茎、根状茎越冬;e木本植物则以落叶相适应(自保措施)。

动物:动物对低温的适应:增加羽毛、皮下脂肪量,增加隔热层,以降低热传导,或称增加隔热性。体型和颜色变化

(2)生物从生理上对低温的适应:

植物:低温环境的植物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动物:a.增加体内产热量(非颤抖性产热)b.逆流热交换机制c.局部异温性d.耐受冻结e.超冷

(3)生物从形态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过滤一部分阳光;b.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c.蔽光效应,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减少辐射伤害;d.有些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绝热。

动物:改变毛皮、羽毛等的隔热性,减少脂肪等。有蹄动物的颈动脉在脑下部形成复杂的小动脉网,包围在从较冷的鼻区过来的静脉血管外,通过逆流热交换而降温,使脑血液温度比总动脉血低3℃。

(4)生物从生理上对高温的适应:

植物:a降低细胞含水量b增加糖或盐的浓度c旺盛的蒸腾作用d反射红外线的能力。

动物:a.适当放松恒温性b.增加血流量c.蒸发散热d.忍耐高温

(5)动物从行为上对高温的适应:主动躲避不良的环境和温度,寻找适宜的环境和温度,夏眠、穴居和昼伏夜出。

4.变温的生态作用有哪些?

答:(1)促进种子萌发(2)促进植物生长(3)提高植物产品品质(4)促进干物质的积累(5)加快昆虫发育速度(6)增加产卵数

5.北方作物引种到南方可能遇到的不适生态因子有哪些,为什么?(最主要是光周期和温的问题)

【第四篇】

物质环境

本章重点

问答题

1.简述植物对极端水分的适应?

2.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哪些类型?

3.简述水生动物的水平衡调节机制?

答:(1)海洋鱼类(低渗):低渗:体内渗透压低于体外,水分向外扩散,盐分进入体内。通过食物、代谢水和饮水获得水,多种多样的泌盐组织排出多余的盐分。(问题:a环境水势低,体内水分渗出体外b饮水补充,带入盐分导致体内盐分增高。解决办法:a饮水b离子泵泵出离子c排尿排出离子)

(2)淡水鱼类(高渗):高渗:体内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水由环境中向体内扩散,体内的盐分向外扩散。通过排泄作用排出多余的水,盐分通过食物和组织摄入。(问题:a环境水分渗入体内b排出水分带出盐分导致体内盐分丧失。解决办法:a不饮水b盐腺吸收盐分c排清尿)

(3)等渗:体内和体外的渗透压相等,水和盐以大致相等的速度在体内外之间扩散。仅排泄失水,通过食物、饮水、代谢水获得水,泌盐器官排出多余的盐分。

(4)变渗(洄游鱼类):洄游性鱼类来往于海、淡水之间,其参透调节兼具高渗和低渗两种特征:依靠肾脏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少,在淡水中大量吞水,以补充水;盐的代谢依靠鳃调节,在海水中排出盐,淡水中摄取盐。

4.盐碱土植物生理上适应的三种类型?

思考题

名词解释

1.腐质殖非腐质殖2.土壤质地

问答题

1.简述水生动物对水密度的适应?

2.陆生动物的水分适应途径?

3.盐碱土与沙生植物的生态适应特点。

1、水生植物有三类:(沉水植物)植物、(浮水植物)植物和(挺水植物)植物。

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3、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陆生植物又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4、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A.叶面积较大

B.根系发达

C.通气组织发达

D.叶片较多

5、水生动物对水分的适应(主要是鱼类),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渗透压)来维持与环境的水分平衡。

6、溯河洄游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最主要表现是(B)。

A.要适应温度的变化

B.渗透压由低向高调节

C.要使渗透压由高向低调节

D.渗透压的调节机制因环境而异

7、在淡水生活的鱼类,其渗透压一般属于(高渗)型。(填高渗、低渗或等渗)

【第五篇】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第六篇】

生态系统

「要求」

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原理,尤其是典型生态系统在生产力、生物量、食物链等能流方面的特征;掌握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等基本知识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了解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理解调节物质循环的原则。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1.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的定义

3.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式

4.生态系统的组成

5.生态系统的功能

6.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流的概念

(1)能源

(2)能流的途径

2.热力学定律与耗散结构理论

(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耗散结构理论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与消耗

(2)食物链与食物网

(3)有毒物质的富集

(4)生态金字塔

(5)生态效率

4.能源与人类社会

(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2)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

(3)能源策略

(三)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l、生产力概念

(1)关于生产力的概念

(2)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产力

(3)地球表面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2.生物量

(1)生物量的定义

(2)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

(3)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3.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1)环境条件

(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

(1)补加能源的作用

第五章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本章重点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思考题

1、名词

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简答题

(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1、种群是指(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2、判断:种群是由生物个体随机组成的。(×)

3、判断:每个种群都有固定的边界。(×)

4、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B)。

A.黄山和峨眉山的全部啄木鸟

B.一株马尾松上的全部七星瓢虫

C.一块麦田里的全部昆虫

D.大兴安岭的全部松树

5、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B)

A.牛

B.珊瑚虫

C.蛔虫

D.青蛙

6、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

7、判断:种群的生态密度明显比粗密度要大。(√)

8、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hm2黄鼠

C.100个/hm2鼠洞

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

9、为了估计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先从池塘中捞起50条鱼,挂上标志后放回池塘,数天后,再从塘中捕到这种鱼100条,其中有标志的有10条,在理想状态下,根据标志重捕法推测该池塘中共有这种鱼有多少条(D)。

A.1000

B.5000

C.100

D.500

10、一群老鼠占据了一个全新的栖息地,有关种群以后的发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种群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

B.种群增长率升高

C.种群数量先升高,后降低。

D.种群存活率稳定下降

11、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2、先锋植物在*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常是(B)。

A均匀型

B随机型

C聚集型

D分散型

13、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m=0

B.s2/m=1

C.s2/rn显著大于1

D.s2/m显著小于1

14、(集群分布)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15、通常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形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

16、判断: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口的生理出生率高。(×)

17、判断: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的种群一般属于增长型种群。(×)

18、出生率可分为(生理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两种类型。

19、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20、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

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

21、不符合增长型的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是(D)。

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

B.生产量为正值

C.年龄锥体下宽、上窄

D.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22、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A.增长型种群

B.稳定型种群

C.下降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23、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衰退型)种群)三种类型。

24、判断:动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而绘制的生命表。(×)

25、生命表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26、对于大象等体型较大、个数较少、寿命较长的物种来讲,不适合用(动态)生命表,而适合用(静态)生命表。

27、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28、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K代表(环境容纳量)。

29、在有限环境中,当初始种群的数量较少时,全部空间和资源几乎未被利用,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

30、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C)。

A.小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大于K/2

31、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B)。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32、dN/dt=rN((K-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D)。

A.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33、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下的增长模式称(指数增长(或J型增长))增长,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种群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这时的增长模式一般为(逻辑斯谛增长(或S型增长))增长。

34、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一半时,种群的(B)。

A.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B.环境阻力越来越大

C.环境阻力越来越小

D.密度越来越小

35、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A.K/2

B.K

C.K/4

D.K/3

36、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A.密度增长缓慢

B.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C.密度增长最快

D.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37、收获理论中,收获目标指的是(C)。

A.收获产量

B.收获恒定产量

C.长期持续获得产量

D.收获种群所有个体

38、判断:生态平衡就是指在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再进行,生物个体保持不变。(×)

39、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剩或过低对种群来说都是不利的,都可能产生抑制性影响。这个规律称为(阿利(氏)规律)

40、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

41、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AD)。

A.季节性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的爆发

42、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B)。

A.种群大发生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大爆发

43、种群平衡是指(B)。

A.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种群数量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

C.种群迁入和迁出相等

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44、下列动物的种群数量不能够长期地维持在某一水平的是(D)。

A.大型有蹄类

B.食肉类

C.一些蜻蜓的成虫

D.蝗虫

45、种群的自动调节可分为行为调节、_______内分泌调节___和遗传调节三类。

46、由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携带,将某种生物带人新的适宜栖息繁衍的地区,使其快速扩展,不利于原有物种的生存,这种现象称为____生态入侵______。

47、主张外源性调节的学派有(气候)学派和(生物)学派。

48、利用种群的内禀增长率阐述我国实行晚婚晚育的科学性。

内禀增长率rm:是指当环境是无限制的(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等都没有限制性影响),在该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恒定的、的增长率。

公式:r=lnR0/T其中T是指种群中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R0是种群个体在一个世代内生殖子体的个数。

成人高校的考试科目各种类均不相同,具体如下:高中起点升本科理科:语文、数学(理)、外语、理化文科:语文、数学(文)、外语、史地高中起点升专科理科:语文、数学(理)、外语文科:语文、数学(文)、外语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语数学(理)、外语、医学综合中医学类及中药学:语文、数学(理)、外语、中医综合 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开设的监狱管理、劳教管理:语文、数学(文)、外语、监狱(劳教)基础公安类院校各专业:语文、数学(文)、外语、公安专业基础专升本哲学、文学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政治、外语、大学语文、专业课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专业课工学、理学、:政治、外语、高数、专业课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等六个一级学科:政治、外语、高数、专业课法学:政治、外语、民法、专业课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专业课农学: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专业课医学:政治、外语、医学综合、专业课。永川成人自考需要多少费?永川成人自考需要多少费用要是报名考试就是60多块钱 之后考上了学费2年半是五六千『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有用”,谢谢,您的采纳是对我莫大的支持。』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成人自考生态学基础真题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七) 满分:150分 时间:l50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 ( ) A.风速差异 B.海拔高低 C.太阳辐射 D.降水量 2.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原因是其树皮和果实中含有的氢化核桃酮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是植物的 ( ) A.密度效应 B.种群调节 C.竞争作用 D.他感作用 3.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 ( ) A.生物的种类 B.气候条件 C.经纬度的递变 D.地球自转 4.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 ) A.草原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5.农药对天敌的伤害常大于对害虫的伤害其原因之一是 ( ) A.农药杀不死害虫 B.害虫有抗药性 C.农药有选择性 D.天敌的营养比害虫高 6.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大多与生物学的方法相似是由于 ( ) A.从其他科学那里直接引入 B.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C.生态学研究层次 D.生态学最初属于生物学的分支 7.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缩小,绒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 ) A.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B.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C.高山上绿、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8.在大棚生产中,施放下列哪一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汽 9.种群是指 ( )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C.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0.公式N(t)=Nt-1+B-D-I-E表达人口的增长。其中D表示 ( ) A.迁出率 B.死亡率 C.迁入率 D.出生率 11.反刍动物的瘤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 ( ) A.捕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附生关系 12.不属于群落成员的是 ( ) A.亚优种 B.建群种 C.特有种 D.优势种 13.顶极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 ( ) A.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 B.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各顶极群落呈连续变化 C.一个气候区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 D.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14.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疏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所消耗。 ( ) A.异化作用 B.同化作用 C.合成作用 D.呼吸作用 15.可以通过“对流”运动进行的循环是 ( ) A.地球化学循环 B.沉积型循环 C.生物循环 D.气相型循环 16.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 ) A.热带 B.温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17.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 A.兔 B.藻类 C.棉铃虫 D.食用菌 18.营养级划分的依据是 ( ) A.生物的种类 B.生物的食性 C.生物的大小 D.生物的密度 19.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 ) A.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 C.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20.多功能农、副、工联合生态系统类型是指 ( ) A.由农业生产、加工业以及生活区等子系统构成,它的特点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整体 B.由农业生产、加工业以及生活区等子系统构成,它的特点是将种植业、渔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整体 C.由农业生产、加工业以及生活区等子系统梅成,它的特点是将种植业、啉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整体 D.由农业生产、加工业以及生活区等子系统构成,它的特点是将种植业、畜牧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整体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就称该群落为____ 。 22.饶基耶尔将植物生活型分为高位芽、____、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 23.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能量流、____ 和信息流。 24.生态系统的稳定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____ 。 25.在植被型内根据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异可划分____ 。 26.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叫做____ 。 27.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叫____ 。 28.参与生物生命活动的每一种酶的活性都有它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温度,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____。 29.生态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____ 。 30.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____ 。 31.反馈有两种类型,即正反馈和负反馈,生态系统的反馈主要是____ 。 32.某物种的性状的进化对另一物种的性状产生反应,而后一个物种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 进化的条件,两物种的进化共同发展。这是物种的____ 。 33.早晨蜥蜴在阳光照射下身体尽可能大面积接触光线,与光照角度垂直;而中午光照强烈时,它的身体与光线几乎平行,尽量减少身体与光的接触面积。这是受____ 的影响。 34.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分生态学的萌芽、生态学的建立、生态学的巩固、____ 四个时期。 35.寄生分为兼性寄生和专性寄生。____寄生,是指寄生生物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获得营养。 36.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叫____ 。 37.生物对昼夜交替周期性变化的适应形成的节律变化叫____ 。 38.近代生物种群衰落和消亡的速度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过度利用和____ 。 39.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最初时期主要沿用研究生物科学的方法,实验室研究是一种补充手段。利用数学模型的方法能够____某种生态状态,观察它们的某种特征。 40.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时期,植物体遮光后,花芽的形成减少,已经形成的花芽,也发育不良或早期死亡。这说明在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____起着主导作用。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41.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反射近地面得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 ( ) 42.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的植物是湿生植物。 ( ) 43.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S型。 ( ) 44.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高位芽植物。 ( ) 45.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土壤之间的循环运转。( ) 46.生理出生率是指出、生率。 ( ) 47.生活型相同意味着植物适应的环境特征相同。 ( ) 48.一定地段上,多物种所组成的天然群聚是有机整体。 ( ) 49.根据植物群落的性质和结构,可将陆地生态系统区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 ( ) 50.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称为生境,又称栖息地。 ( )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并举例说明。 52.简述植物密度效应的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并解释最后产量恒值的原因。 53.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54题。20分。 54.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B 4.D 5.D6.D 7.D 8.C 9.A l0.B 11.B 12.C 13.B 14.D 15.D16.A 17.B 18.B 19.D 20.A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共优种群落(共建种群落) 22.地上芽 23.物质流 24.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 25.植被亚型 26.植被 27.次生演替 28.“三基点温度” 29.非生物环境 30.群系 31.负反馈 32.协同进化 33.光照强度 34.现代生态学 35.专性 36.相对盖度 37.昼夜节律 38.栖息地被破坏 39.模拟 40.光照长度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 42.× 43.× 44.√ 45.×46.√ 47.√ 48.× 49.√ 50.√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1)各生态因子都有各自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相互之间不可替代。 (2)在一定的范围内,某因子不足时,其作用可由其它因子的增加或增强而得到补偿。 (3)例如,光照和二氧化碳两因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但是在光照不足引起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光合作用下降的幅度。 52.(1)植物的产量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加,但是当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密度继续提高,最后产量基本是不变的。 (2)原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超过最适密度时,如果密度继续提高,虽然个体数量 增加,但植株间的竞争加剧,个体变小,因而总的产量不会再增加。 53.(1)植物系列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 (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 (5)人类的活动。 五、论述题:20分。 54.(1)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量。 (2)影响因素: ①环境条件(太阳辐射、二氧化碳、温度、土壤及水分); ②生物群落的自身因素(群落的发育阶段、结构、物种组成); ③人为因素(投入、管理、技术进步等)。 (3)提高途径: ①增加人工辅助能的投入(如灌溉、施肥、地膜、机械); ②优化群落结构(如何种、套种),调节密度,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如遗传改良)。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五)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地下水 B.土壤水分与土壤养分有关,还能调节土壤的温度 C.土壤水分过少,使其中的好氧性细菌氧化作用过于削弱.造成土壤贫瘠 D.土壤水分过多,使土壤内生物的还原反应减弱,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2.原生植物群落的复生的条件是 ( ) A.土壤和繁殖能力 B.气候和种子来源 C.土壤和种子来源 D.气候和土壤来源 3.木耳属于 ( ) A.分解者 B.消费者 C.初级消费者 D.生产者 4.酸雨是 ( ) A.指雨水中含有硝酸、碳酸等酸性物质 。( ) B.指雨水中含有硫酸、硝酸、盐酸等酸性物质 C.泛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D.泛指pH<4.5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5.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的一部对“生存竞争”和“物种形成”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书是( ) A.《人口论》 B.《物种起源》 C.《植物生态学》 D.《生态学》 6.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 ( ) A.红外光区 B.紫外光区 C.可见光区 D.绿色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表现的是 ( ) A.夏眠 B.昼伏夜出 C.体重加重 D.放松恒温性 8.我国东部山地北坡植被的特点多是 ( ) A.喜光、耐旱 B.喜热、耐旱 C.喜湿、耐阴 D.喜干,耐湿 9.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则该种群属于 ( ) A.增长型种群 B.衰退型种群 C.稳定型种群 D.混合型种群 10.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发生的条件是 ( ) A.资源有限 B.资源无限 C.没有环境阻力 D.没有种内种问的竞争 11.高斯(Gause)将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在一起饲养,最后的结果是 ( ) A.只剩后者 B.只剩前者 C.两者都灭亡 D.两者可以长期共存 12.甲群落中有100个个体,其中90个属于种A,另外10个属予种B;乙群落中也有100个个体,但种A、B各占一半。那么 ( ) A.甲群落的多样性比乙群落低 B.甲群落的多样性比乙群落高 C.甲群落的多样性与乙群落一样 D.甲群落与乙群落的多样性没有可比性 13.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特征是 ( ) A.信息少 B.稳定性高 C.食物网(链)简单 D.矿质营养循环开放 1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 ) A.群丛 B.群系 C.植被型 D.群系组 15.生态系统中受到捕食压力的是 ( ) A.植食动物 B.一级肉食动物 C.二级肉食动物 D.三级肉食动物 16.“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项引起的 ( ) A.S02 B.CO2 C.CO D.O2 17.常绿阔叶林分布区,年降雨量为 ( ) A.2000~2500mm B.1500~2000mm C.1000~1500mm D.500~1000mm 18.下列生物不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 A.藻类 B.水稻 C.化能自养细菌 D.棉铃虫 19.能量在两营养级间传递时,通常损失为 ( ) A.30% B.40% C.60% D.90%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土地退化的形式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土壤次生盐碱化、___,以及土壤肥力退化等。 22.半自然生态系统又叫___。 23.在种群中有一些动物个体身体强壮、体重大、性成熟程度高、攻击性强、富有打斗经验,成为优势者,这些个体属于种群中___高的个体。 24.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___。 25.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分为三个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三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和___。 26.库存物质全部更换一次平均需要的时间为___。 27.两个物种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这种相互有利的关系叫___。 28.植物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才开始生长发育,这是___法则决定的。 29. ___ 层像保护伞,保护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0.氮进人生态系统的3条途径是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___。 31.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是___。 32.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称___。 33.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___ 。 34.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叫___。 35.人类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隶属于___中的一员。 36.从河湾、湖底开始的原生演替叫___。 37.草原生态系统从垂直分布来说可分为苹本层、___和根三层。 38.在山区,由于热力的原因而产生风向的变化。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谷风;夜间风从山上向山下吹,叫做___。 39.按人类的需求,由人类设计制造建立起来,并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____。 40.物种隔离包括形态隔离、行为隔离、生态隔离和___ 。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捌“√”,错误的划“×”。 41.蝗虫种群的增长是属于指数式增长。 ( ) 42.根据优势种的定义,热带稀树草原中的大树为优势种。 ( ) 43.寄生生物对寄主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 ) 44.水对动物有有利的影响。因此,长期大量的雨水对许多种陆生动物都有利。 ( ) 45.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 ) 46.形成物种的关键是独立进化。 ( ) 47.影响动物出生率的因素是动物每次产子数量、每年生殖次数和种群性成熟个体的比例。 48.哺乳动物大多属于r对策生物。 ( ) 49.地方性水资源、土壤,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 ) 50.各类生态系统固定C02的速率差别很大。北极冻原和干燥沙漠只能固定热带雨林1%的CO2。因此,要改变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的分布,以提高固定CO2的量。 ( )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简述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52.简述生态系统的反馈控制。 53.怎样理解生态农业的概念? 五、论述题:54题。20分。 54.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B 3.C 4.A 5.C 6.A 7.C 8.C 9.C 10.A 11.A 12.B 13.A 14.B 15.A 16.A 17.B 18.B 19.D 20.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土壤污染 22.驯化生态系统(人工_驯化生态系统) 23.社会等级地位 24.生态入侵 25.干旱荒漠区 26.周转期 27.共生关系 28.有效积温 29.臭氧 30.工业固氮 31.生产者 32.生态因子 33.群丛 34.土地退化 35.生物类群分类 36.水生原生演替 37.地面层 38.山风 39.人工生态系统 40.遗传的不兼容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42.× 43.×44.× 45.√ 46.×47.√48.×49.√ 50.×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水分和温度及其相互配合构成的水热条件是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水热条件的有规律变化,植被的分布也出现地带性规律。 植被分布的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指虽纬度升高,温度降低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湿润地区虽纬度的升高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寒带荒漠等植被类型。 经度地带性指在经度方向,从沿海到内陆,由于水分的变化,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如热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带稀树干草原、热带荒漠。 垂直地带性指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水分增加,依次出现相应的植被类型,垂直 带植被为随海拔增加,出现基带以东、以北的植被类型。 52.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稳定机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它的稳定性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来实现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起初发生变化的那个成分,这个过程便称为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其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个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对生态系统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而且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但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总是起着主要作用。 53.生态农业是当今世界人类在面临资源缺乏挑战下提出来的新观念。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运用生态工程和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优化模式,主要手段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使物质在系统内部得到多次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以高效和无废料等特点来组织和发展农业。 五、论述题:20分。 54.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延缓经济增长速度,因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国家必须加大社会福利、救济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利用程度,实现持续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牛态问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与植物对矿物质离子的吸收有关的是 ( ) A.矿物质离子的浓度 B.温度、水、气体等环境条件 C.植物对矿物质离子的吸收能力 D.以上三个都正确 2.在竞争中的种群增长方程中,竞争系数α、β卢与K1、K2决定物种1、2的竞争结果。物种1取胜,物种2被排斥α、β与K1、K2的关系是 ( )3.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冷杉、云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 ( ) A.热带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4.一个生态系统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 ( ) A.植物、动物 B.生产者、分解者 C.动物、微生物 D.微生物、植物 5.可持续农业的目标是 ( ) A.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减少多种经营 B.保证稳定持续增长的农业生产率 C.保持健康、协调的生态环境,有益于城市人民身体健康 D.合理利用、保护资源,特别是要保证土壤肥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6.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以微观层次为主 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 C.以宏观层次为主 D.以个体层次为主 7.植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 A.光照时间 B.光照强度 C.光照长度 D.光照速度. 8.黑龙江省是种植水稻纬度最北的地方,此现象是___ 对生物分布的限制作用的表现。 ( )。 A.日照强度 B.日照长度 C.常年温度 D.有效积温 9.种群的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繁殖力,两性花植物种群的繁殖 ( ) A.应考虑性别比例问题 B.不考虑性别比例问题 C.应考虑育龄雌体数问题 D.不考虑育龄雌体数问题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的是 ( ) A.遗传诃节 B.食物调节 C.内分泌调节 D.动物的领域性 11.早稻是不宜连作的农作物,其原因是 ( ) A.种群调节 B.竞争作用 C.抗毒作用、 D.他感作用 12.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公式中Pi的意义是 ( ) A.群落中的物种数 B.物种i个在群落中的盖度 C.物种i的个体数 D.物种i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 13.从*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 ) A.快速演替 B.次生演替 C.内因性演替 D.外因性演替 1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高级单位是 ( ) A.群丛 B.群丛组 C.植被型 D.群系组 15.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落光能利用率一般是 ( ) A.1% B.5% C.10% D.20% 16.时间长、范围广、闭合式的循环是 ( ) A.气相型循环 B.生物循环: C.沉积型循环 D.地球化学循环 17.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 A.臭氧层破坏 B.酸雨 C.温室效应 D.水体富营养化 18.使多样性维持高水平的措施是 ( ) A.保持平静 B.强度干扰 C.中度干扰 D.低度干扰 19.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其对温室效应的作用 ( ) A.100%以上 B.80%以上 C.50%以上 D.20%以上 20.下列属于生态因子的是 ( )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食物、光、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既能按气相型循环,又能按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是___ 。 22.一般来讲,土壤的质地可分为沙土、黏土和___ 三大类。 23.当水分不足时,往往会引起动物___ 。 24.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叫 ___ 。 25.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___ 。 26.碳循环失调的环境问题是 ___ 。 27.而容积较小,临时性,与外界物质交换活跃的库称为___ 。 28.生态学研究的每一个高层次对象,都具有其下级层次对象所不具有的某些___ 。29.在未被生物占领过的区域,从没有种子或孢子体的状态的原生*地或水体开始的演替,叫___。 30.一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一个下限要求,如果低于临界下限,该生物种就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不能生存,这就是___ 。 31.种群的数量随时问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称为___ 。 32.在生物机体内部自发性和自运性的时间节律,这种内源节律不是精确的24h,因此称为9___ 。 33.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 。 34.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一方面表现为增加水分摄取;另一方面表现为 。 35.次生演替过程中若群落被进一步破坏叫群落退化或___ 。 36.全球生态学又叫 ___ 。 37.水生植物区别于陆生植物之处,一是通气组织发达;二是机械组织___ 。 38.群落演替最后达到和环境紧密协调的稳定群落叫 ___ 。 39.根据物质循环的路径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___ 和沉积型循环两种类型。40.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___ 的集合。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41.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力。 ( ) 42.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成分的不同而划分的类群,就是植物的生态型。 ( ) 43.特有种属于群落成员。 ( ) 44.阳光被大气层的气体所吸收。因此,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辐射的能量也有差异。( ) 45.生物群落是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 ( ) 46.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 接的关系。 ( ) 47.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作用。 ( ) 48.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某个种群或生态系统所生产出的有机物的数量、重量或能量。( ) 49.原生演替的是森林。 ( ) 50.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章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系统。因此,生态农业可以根本解决地球日益增长的人口与粮食短缺的问题。 ( )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什么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简述昼夜变量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52.什么是种间竞争?简述种问竞争的特点和类型。 53.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54题,20分。 54.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C 3.D 4.B 5.B 6.B 7.B 8.D 9.B l0.B 11.D l2.D l3.C l4.C l5.A 16.D l7.C l8.C l9.C 20.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硫 22.壤土 23.滞育(休眠) 24.交错群落 25.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 26.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27.交换库 28.新特性 29.原生演替 30.最小种群原则 31.种群波动 32.似昼夜节律 33.生理有效辐射 34.减少水分丢失 35.逆行演替 36.生物圈生态系统 37.不发达 38.顶极群落 39.气相型循环 40.多种生物种群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1)植物的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规律的反应。 (2)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①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合成多②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质消耗少,从而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52.(1)种间竞争:两个或多外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2)特点:①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3)类型:①资源利用性竞争;②相互干涉性竞争。 53.(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 (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 (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 (4)有动态特征; (5)有一定的分内范围。 五、论述题:20分。 54.(1)过程:①磷循环起源于岩石风化,终止于水中的沉积。 ②贮存于岩石中的磷通过人工开采和自然风化后,被植物吸收,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生物小循环;其中部分生物排泄物及残体所携带的磷离开生物小循环,进入环境。 ③同时,环境中的磷也通过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江河、海洋、进行地质大循环。 (2)磷的主要贮存库是岩石圈;循环速度慢、时间长;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3)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①当磷被大量开采和使用时,贮存于岩石圈中的磷被大量释放出来,进入土壤和水体,导致磷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过多积累。 ②同时,同于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磷肥,而植物对土壤中的磷利用率低,停留在土壤中的磷一部分随地表径流等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磷的富集。 ③水体中过量的磷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者,导致赤潮发生和蓝藻大暴发等。

  • 索引序列
  •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
  • 成人自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 成人自考生态学基础
  • 成人自考生态学基础真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