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新闻摄影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新闻摄影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发布时间:

自考新闻摄影重点笔记归纳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摄影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

摘要: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新闻摄影 成像特点 色彩

一、M模式

这是一种手动曝光模式。包括基本拍摄区里的全部模式的功能和创意拍摄区里的P、AV、TV、A-DEP模式功能。用好“M”模式:

1、 了解全部光圈与全部速度的功能

2、 明确侧光与曝光的关系——先侧光,之后按下快门曝光。

3、 明确侧光点——主体形象的重点部位,即整个画面的趣味中心。

ISO感光度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其中ISO25、ISO50为低速感光度,ISO100为中速感光度,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ISO3200、ISO6400为高速感光度。感光度等级之间是倍率关系。感光度与快门速度:1、感光度依据快门速度的等级而设,即感光度的每一倍率之间相当于一档快门速度的时间量;2、感光度为快门速度而设,为作者提高快门速度而提高感光度。

二、不同焦距镜头的成像特点

1、标准镜头(焦距长度为50mm,视角在46°的为标准镜头)

镜头的视角宽度与人的生理视角宽度基本一致。所摄画面对角线基本一致。所摄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与人在现场的感觉基本一致。性能优势:景深范围较大,所摄图像不变形。适合拍摄真情实感的人物、景物、动物和大场景。

2、 广角镜头(距在28mm(120相机*(1.5-2))以下,视角75°以上为广角镜头。)

特点:视野宽、景深大,适合拍摄大场景。注意利用前景透视,可强化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

3、鱼眼镜头(焦距在15mm,视角在180°的镜头为鱼眼镜头。)

这种镜头前边大,后面小,其形状酷似鱼的眼睛。故取名为“鱼眼镜头”。此类镜头视角极宽,对景物囊括力极强,适合表现场景的博大气势,但所拍摄物象变形。

4、长焦镜头(焦距200mm(相机*(1.5-2)以上,视角12°以下。)

此类镜头视角窄,远摄能力强,可把小的物象放大,适合拍摄微小物体,摄取远处景色,抓拍人与动物的活动。

三、影响景深的因素

景深是指拍摄景物的清晰范围。景深的大小受光圈的大小、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物距)远近制约。光圈的大小:镜头的焦距和拍摄距离(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因为光圈越大,在焦平面前后弥散圈范围缩小,所以得到的景深越小。焦距的长短:不同焦距的镜头用同样光圈对同一距离的目标拍摄,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则最深越长。用焦距长的镜头,镜头伸出量比焦距短的镜头大,在焦平面上形成的像大,弥散圈直径也大,那么,焦深和景深也就变小了。物距的远近:在光圈和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景深的大小取决于被摄物体的距离。物距愈远,景深愈大;物距愈近,景深愈小。

四、新闻摄影构图

新闻摄影构图,就是摄影者在新闻现场围绕拍摄目标,通过照相机的取景框把握画面的主次关系,轻重关系以及主体与画面空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建立一种画面秩序,寻求一种生动的画面形式,来透彻地表达主题思想。

1、新闻摄影构图的作用

新闻摄影构图的作用户主要是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突出主体,处理好主次关系),提炼动人的美景,构建一个动人的画面形式(a、使用镜头;b拍摄角度;c衬景选择;d光线选择;e色彩运用;f拍摄技巧),透彻表达主题思想。

2、新闻摄影构图的特点

以事实本身的形式为基础;现场选择;瞬间构图,摄影师在新闻摄影构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律,多在运动状态下构图,少在静止状态下构图,多在抓拍中构图,少在摆拍中构图,多以人物为构图对象,少以景物为构图对象。画面要有明确的视觉印象(结构的明确性),结构要简洁明了(结构的简洁性),要统一协调(结构的整体性),要具有生动性(结构的生命力)。

五、照片画面内部结构运作

画面构成的三大要素:主体、陪体、衬景。主体: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画面主题思想表达的主要承担者,其自身分量和在画面中的表现力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主体可以是单一形象,可以是并列形象,还可以是一个群体。主体选择与表现把握的基本标准一是具备典型性;二是在画面中必须突出(A近景拍摄法;B抓取典型动作;C情节与细节表现;D影调、色彩对比法;E景深突出法;F光线构图法;G线条透视)三要要传情达意,陪体:画面中的“配角”,其主要作用是协助主体表达主题思想,与主体承担共同的使命。摄影作品有了陪体可以增加画面的信息量,对画面发挥多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但这也取决于自身的形象价值和精神价值。

六照片画面外部框架把握

1、画面的种类:从取景框的轮廓结构看,伺周边线就是一个影像框架,随着作者对空间范围的取舍,被其框入的影像会形成四种画幅:横画幅、竖画幅、方画幅、自由式画幅。

2、画幅的适应特点

横幅——适合表现左右走向和辽阔宽广的场景。

竖幅——适合表现上下走向和高大的物体。

方幅——适合表现高宽等同和具有一定视觉力度的物象。

自由式画幅——适合表现轻松自由的事物。

变化拍摄距离,主动把握画面景别(照片画面景象空间的大小不同变化)

1、远景:从远距离拍摄的画面场景。它尽可能广阔地展现被摄事物场景的广阔度。获得出色远景照片的方法是事先选择具有姿态变化、明暗变化g、高低变化、色彩变化的景色。

2、全景:全景取景范围比远景略小,为表现整个被摄体的画面,摄影者从较远距离拍下事物的全貌。通常多指人文景观及社会景观,这种景别视觉空间大,且相对完整,通常需要在高角度与远距离拍摄。其作品价值也要建立在形象特色和精神力量之上。

3、中景:主体相对突出,在其周围有一定的空间的摄影景别为中景画面。这种景别适合展现情景交融的场面。(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近景:用比中景更近的拍摄距离拍摄。使用近景拍摄人物时,主体占画面最大部分,几乎没有什么环境,这使画面显得更为集中。这种画面适合表现人或物体的具体特征,解释事物的内在境界,有利于达到形象的个性化。

5、特写:摄影师逼近人与物体的某一局部进行细致深刻地刻画为特写。这种画面通常需要用长焦镜头或微距镜头拍摄。

参考文献:

[1] 《明室》 罗兰.巴特 / 赵克非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03-1-1

[2] 《走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瓦尔特·本雅明 / 许绮玲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8

我国新闻摄影的传播学思考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现在,新闻学的内涵正在向传播学扩展,从而推动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一、新闻摄影和传播学概述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的传播形式。摄影图片主要依靠抓拍完成,用来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新闻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同时新闻摄影一般都会对摄影图片进行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新闻摄影图片的主要特征为:

(一)时效性

新闻摄影必须体现一个“新”字,它所反映的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引人关注的新闻事实。如政治事件、经济消息、社会热点、国际关系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纪实性报道等。

(二)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虚假的新闻报道只能遭受谴责。

(三)典型性

新闻摄影报道的典型性包含典型事件、典型形象、典型瞬间三方面。

(四)现场感

新闻摄影的的现场抓拍,应以正确反映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现场感;而不应过分雕琢,因追求艺术效果而有损于对事实的报道。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新闻摄影与传播学息息相关,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都需要通过新闻摄影来记录和传播。

二、新闻摄影的传播学理论研究

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许多为传播学研究所感兴趣的问题被引人了新闻摄影的论研究之中。新闻摄影理论界在研究新闻摄影本身的属性之外,已开始向传播学至社会学领域扩展。如研究新闻照片中总统候选人的形象是怎样改变选民们的投票决定的报纸改为彩色印刷发表彩色照片之后,是否改变了读者们的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渠道。

除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在题材上的扩展外,许多在传播学理论研究中被认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也大量地使用在新闻摄影的理论研究之中,如统计学、问卷调查以至实验等等。这些定量取代定质,科学取代人文的研究方法,将新闻摄影的问题放人社会结构上加以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为新闻摄影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充分和更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人类社会中经过人脑加工处理的信息,属于意识范畴,但其内容来自客观世界,表达形式则以声音、文字等为其物质补充,不同的人在接受理解、使用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不能因此改变人类社会信息来源及其内容的客观性。新闻摄影的传播过程主要为两个阶段,传播者信息处理过程和接收者的接收传播的信息处理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制作和发行,其中摄影师拍摄新闻作品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制作者;摄影作品汇总后,编辑对新闻摄影照片进行挑选、剪裁、然后发排制成媒介、传递给受众。

这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阶段是最接近信源和最倾向于信源,他们拍摄和捕捉具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增加其信息价值,试图将自己的感觉、观念传递给社会大众。第二步骤则是编辑在大量新闻照片中进行挑选、修改或剔除,以保证媒介的宗旨和报道计划的完成,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典型的“守门人”行为。这些传播者主宰着对社会信息筛选加工的大权,并通过媒介对社会信息进行主产、表现和传插。传播学家巴斯曾就此提出著名的内部新闻流动的“双重行动模式”,并进行归纳描述,很有参考价值。

新闻摄影传播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新闻报道发生后,广大受众对新闻摄影信息的接受过程和信息内容的反映过程。“在艺术传播中,最简单的反馈出现在作者与受众之间。而在新闻摄影传播中,情况略有不同,要相对复杂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情形,实际上与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相关联,这里要强调的是,新闻摄影信息的接受过程,既有被动的信息接收,又有主动的信息寻求,这是由受众心理因素决定的。在传愉与反馈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读者看了作品,接受传播者的信息,只构成一种传播关系。

对新闻摄影信息,接受者同样具有可选择性,因为人们总是通过主动地求取对证明有利的信息,以减少自己认知的不协调。也就是说,新闻摄影同样要强调受众的主体地位,明确的目的性,以求得最佳传播效果.同时,由于新闻摄影形象语言的缘故,接受者不仅不可能接受全部传播信息,而且有可能在进行解读时,与报道者希望达到的主观意愿不一致。因此,传播媒介的影响并不是出现于有意识的预见和观念的层次上,而是在感觉比例和知觉类型的下意识层次上。希望这在新闻摄影传播研究中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结语

新闻摄影是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并用传播学的原理、观点、方式、方法重新审视新闻摄影的全过程,实际上已找到了和以往不同的新闻摄影理论研究途径,将新闻学的内涵向传播学扩展。由此,我们可以考察、分析、研究新闻摄影的各个构成环节和外延,从而进一步推动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是照片成败的关键,这一瞬间的获得非常难。从表面看。“喀嚓”一下,好似很简单、很潇洒,实际上是作者全部学问、功夫、修养、经验的一次总结。早一点或晚一点按动快门都意味着永远丧失了最关键的那个瞬间。下面我带来的新闻摄影抓拍技巧。

什么叫好摄影记者?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的。别人没看见的,你能看见;别人没发现的,你能发现;别人发现了但没有抓住的,你能抓住;别人做不出来的照片,你能做出来。自己梦想成为一个一流的摄影家与真正在实践里成为一个一流的摄影家,这个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布勒松为什么被称为“抓拍大师”,是因为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总能“抓”出几张绝活儿来。

具体讲:

(1)要特别注意抓动作。 在形象艺术里,摄影是最不怕动的艺术。没动作的题材,照出来经常是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而拍摄对象动得越历害,照片就有可能越生动、越活泼、越自然、越真实。加拿大的卡什说,他并不在乎人物是老是小,好看不好看,关键要跳出外形美的束缚,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而人物性格的展露往往蕴藏在动作之中。

(2)注意抓住高潮 。高潮是某一个事态、某一个动作过程中最饱满,表现力最强的高峰时刻。经验告诉我们,抓取高潮要掌握好按快门的提前量,也就是说在真正高潮出现之前就要按下快门。正如一位摄影家所说:如果你在取景框里已经看见了这个事物的高潮,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永远失去了这个高潮。这是因为从按下快门到相机快门打开的过程中有一个“时滞”现象。

(3)抓神态 。有的拍摄对象没有动作,那么可以注意他的神态。人物的表情神态往往是内心情感的表露,有些神态往往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

(4)抓细节 。细节能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细节能够增加照片的趣味性;没有细节往往会导致照片平淡乏味;细节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美国FSA摄影群体的领导人曾说:“你们要注意抓住那些有意义的细节,抓住那些使千百年后的学者们认为值得加以研究的问题。”

( 5)抓特点。 一个人物、一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反映事物独特的地方,能使照片的表现力增强。

(6)抓悬念。英国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有一句名言:悬念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最有力的手段。许多成功的作品里都有悬念,因为它们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关注将要发生的事情。

(7)抓特写。 特写是特别细腻的描写。由于繁杂、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很难站下脚来仔细观察一个事物,所以如果把取景的范围推向极端,近到无法再近,少到无法再少,画面精练至极,就会得到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特写的表现力不可忽视。

(8)抓矛盾。 有矛盾就有问题,有问题,就能引人注目、耐人寻味。矛盾也是一种对比,艺术创作如果不能有意识地运用对比,那么艺术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对比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力。对比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拓展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对比的因素越丰富多样,照片的味道就越浓厚。

(9)抓极端。 许多摄影者不善于把握事物的极端发展和变化,极端化的表现会使作品更加强烈、刺激。

(10)抓本质。 事物的本质经常隐藏在纷纭复杂的外表之下,这就要求摄影要培养特别敏锐的感觉、特别深刻的眼光,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在人人看得见的地方,看出人们看不见的东西”,“在平凡的地方拍出不平凡的照片”,“把没有意义的事物拍得有意义”。

我们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应该记住:摄影,并不仅仅是看见,更重要的是要有所发现

一是选取合适的拍摄方位与角度。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方位,直接影响着画面效果。因此在工作开始前,要多了解一下拍摄主体,多观察、多动脑,尽可能确定最佳的拍摄方位。例如会议摄影首先要了解会议的规模程度,提前进入会场调焦距、感光度、拍摄模式等。一般大型会议要选择几个点进行拍摄,包括会场中心靠近中间的位置,会场两侧前景、中景。还可以站在前排拍摄主席台上的人物,若是表彰会,就要提前到主席台的一侧找好位置拍摄上台领奖的瞬间。在人物众多的会场要注意表现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注意抓拍参会人员,特别是有特点的参会人员,比如认真记笔记的等。

二是耐心抓拍选择最佳时机。新闻图片要以抓拍为主,仰拍和俯拍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能增强图片的视觉冲击程度,另一方面逆光和侧逆光拍摄的图片更能给人层次感与美感,而要体现大场景要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来表现,要表现人物细节和丰富表情就要用中长焦拍摄的特写镜头。但同时在选取拍摄方位和角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相对于俯拍和仰拍,平视拍摄仍然是最容易和最常用也是读者习惯接受的视角,生硬盲目地采用俯拍或仰拍等不同寻常的拍摄视角,有时会使新闻图片产生画蛇添足的负面效果。这就需要摄影记者大胆尝试,认真思考并为后来的采访拍摄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

三是新闻摄影中使用摄影器材的技巧。在使用摄影器材时摄影记者还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情况选用连拍模式,现代相机每秒3张以上的连拍速度可以帮助你不遗漏精彩的瞬间;二是要选用一只广角与中长焦兼备的大变焦镜头,这样的镜头既可以满足新闻摄影对镜头成像效果的要求,又可以使摄影记者不用频繁更换镜头。三是尽量少用或不用闪光灯拍摄,避免图片的画面层次的损失;四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三脚架拍摄,这样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拍摄成功率,避免因相机晃动而导致画面不实,使拍摄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关于“新闻摄影的一些拍摄小技巧”大家了解了多少呢?想要拍摄新闻摄影就要力求真实还原当时的场景,就不要像风光摄影那样加入一定的艺术元素。还有想要拍摄好新闻摄影,多加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1.寻找新颖的摄影角度

摄影角度的不同,则摄影作品的效果也不同。不要总是平端相机平视拍摄,可以尝试俯拍或者仰拍。当然无论那种情况,一定要紧紧抓住拍摄主体。

2.框好前景和主体

注意构图,不能主次颠倒,分清前景和主体。摄影何为虚何为实,虚化前景,更好凸显摄影主体。

3.寻找细节

认真仔细观察新闻中的趣味点、新闻点,摄影并突出。

4.利用反光、倒影

可以寻找镜子、玻璃、金属器皿等器物的反射、折射来进行拍摄。

5.要虚实处理

学会利用光圈的大小、焦距的长短、快门的速度(对于主体快慢或者股固定)、变焦摄影、追随手法实现画面虚实效果。

6.使用剪影和影子

剪影和影子的充分利用使得作品具有线条感又不失美感。

7.把握光线

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采取强光或者弱光来凸显主体的不同,因此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光比的大小。例如逆光则可以拍剪影,将测光点对准人物光线最亮的点上即可。

8.观察细致

拍摄时一定要集中精力,仔细观察,抓住有意义的瞬间,把握人物主体的形态动作。

9.注意景别

一组新闻摄影作品中要包含近景、中景、远景以及特写,因此新闻摄影工作者一定具有版面意识和编辑意识。

10.了解主题

要事先了解拍摄的主题,才能掌握好拍摄时机。例如盲人用手辨别钱币,则在他人手递钱币时就准备好拍摄。

11.包含最大信息量

充分利用拍摄环境的元素,确保画面主次分明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容入更大更多的信息。

12. 调节曝光

在新闻摄影中,摄影曝光受新闻现场光源、背景制约,尽管目前照相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更加齐备,但深色背景,浅色背景,逆光、顺光,都有一定的影响,即使使用闪光灯,也会因明暗不同背景使底版曝光过度或不足,直接影响图片的层次,因此要注意调节曝光度。

【自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广东自考新闻学专业要考哪些课程?有学习方法吗?有些同学对于新闻传媒方面的事物非常感兴趣,那么我们自考想要报考新闻学的话,就要对此有所了解,下面就跟着广东自考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广东自考新闻学专业要考哪些课程?有学习方法吗? 自考新闻学要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一)、毕业论文、唐宋词研究、文体写作、礼仪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编辑、普通逻辑 。 新闻学专业学习方法: 1、了解考试大纲 自考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的,命题分为三步:全国统一命题、省级协作命题以及省级命题。由此可见,命题都是十分的严谨的、也是权威的。因此在考试之前,必须了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布的课程自学考试的大纲,这对于学习来说是具有导向性的。因此说考前一定要了解考试大纲,因为教材的知识点都包括在大纲里面,这对于你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 2、制定学习计划 对于自考来说,很多同学都是自己进行学习,不像是在学校,所以说,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更关键的一点是,这个学习计划一定要具体,比如时间、内容安排等。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相当于拐杖的作用,你能学出什么效果,学习计划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制定了学习计划,最重要的额还是要执行,倘若不执行,一切皆为0。 3、缩短学习战线 很多同学可能都犯了一个错,就是认为学习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是不然的。因为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自考的科目大多数都是背诵的,难以理解需要长期笑话的内容,相对是比较少的,也就高数英语等略需要一些时间。如果拉的时间太长,很多同学后期都会有乏力感,不仅仅生活工作受影响,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每次准备4门,简单科目+突击训练,短时间内重点记忆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4、历年练习题是秘籍 对于学习到后期,肯定是要一遍遍刷题来练习,肯定很多同学都会做历年的题。这里就讲讲大家如何利用真题来提升学习效果。做练习题,要在通读知识点的基础之上,不要上来就做练习题,不会的就开始蒙,慌慌张张做完一套下一套,结果做的试卷不少,但是成绩却没有提升。做试卷其实是一个复盘的作用,也就是在学习完之后,通过做题查缺补漏,摸摸底。如果发现自己一半以上都不会,那应该先好好看看知识点了。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新闻摄影自考笔记重点归纳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112任选两门00244经济法概论600312政治学概论600321中国文化概论500529文学概论(一)700662新闻事业管理4

新闻摄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体的新闻体裁。如今,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新闻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镜头

1、镜头的结构:透镜组、光圈、镜头筒

2、 镜头的种类

标准镜头:视角在50度左右,镜头的视角与人眼视角相似,拍摄景物的透视效果符合人眼的透视标准和习惯

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视角大于70度以上,焦距短,视角大,景深长,适合拍摄景物前后清晰度大的照片,或在较窄范围内拍摄较大画面的照片

望远镜头:视角在40度以下,又分为中焦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焦距长、视角窄看得远,成像大,适合于拍摄不易于接近的被摄物体以及远距离的 *** 。

微距镜头:专门拍摄微小被摄或翻拍小画面图片为目的。解析度高,畸变像差极小,且反差较高,色彩还原佳。

变焦镜头:焦距可调节变化,视角焦距不断变大而在广角镜头的视角和望远镜头的视角之间。

二、 :必须了解的相机设定

光圈:是在镜头中间由数片互叠的金属叶片组成的可调节镜头通光口径的装置

作用:调节通光量,光线强时将光圈缩小,光线弱时将光圈开大。 改变景深范围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系数:F系数指光圈的大小,是焦距与光孔直径的比。系数越小,通光量越大,系数越大,通光量越小。***成反比***

焦距***f***:是镜头的中心到胶片上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快门:是控制感光片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数值越大,快门慢,曝光时间短。B门也称慢门。

三、 :景别的分类、作用、拍摄要求

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

拍摄要求:

注意提炼大地的线条,以此来结构画面或导视;

注意地平线的处理;

注意拍摄云、雨等特殊天气现象,营造特定气氛

画面时间﹥8秒。

全景包括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全体、全貌;从人物来看,能清晰看到人物的全部动作。

拍摄要求:

人物头脚要全,但不能顶天立地;

是每个场景的总角度,用来交待人物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决定其它镜头的排程;

画面时间﹥7秒。

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活动。位置适当,适合观众的视觉距离,既能看到环境又能看到人活动和人物之间交流。

拍摄要求:

对人物形体动作的纪录和描写要注意把握决定性瞬间;

对环境背景的选择要注意烘托情绪气氛;

画面时间﹥5秒。

取景范围是由人物头部至腰或肩之间,主要用于介绍人物,展示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用来突出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幅度不太大的动作;

拍摄要求:

构图要讲究;

用光要讲究;

画面时间﹥4秒。

特写:取景范围由肩至头部,用以突出刻画被摄物件。能清楚看到人物由肌颤动和眼神变化而表露出来的感情。

特点: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人物占据整个画面;富于表现力,能感染观众。

大特写:用画面全部来表现人或物的某一生动或重要的区域性细节,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重点表现人物的细微表情的细节部分、人物形体、动作的细微变化等。

四、 :拍摄的角度

平摄角度:镜头与被摄物件在同一水平线上,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物件不宜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适于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有规则图案的物体

仰摄角度:拍摄点低于被摄物件,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高位置的物体。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前后景物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异常的透视效果

俯摄角度:如实交代环境位置,数量分布、远近距离的特点,画面严谨、实在,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五、 :新闻摄影的特性

新闻性:包括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新鲜性、接近性、时效性、趣味性。

形象性:新闻摄影的形象性是指新闻图片要用形象说话,用视觉形象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资讯应蕴含与新闻形象之中。具有可视性,能将新闻事实直接呈现给读者,饱含可视的现场资讯。瞬间的典型形象性,对新闻事件瞬间记录,摄取的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横截面和瞬间点,能代表事件的意义、说明事件的发展趋向或表现事件的状态与结果。历史的纪实形象。

真实性:被拍物体必须真实存在,新闻照片中的人必须是事件的当事人,新闻摄影时间、空间、物件是三位一体,新闻照片的形象必须真实、准确。

讯息类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1、拍摄时间往往十分有限,甚至时机转瞬即逝;2、拍摄地点和环境相对单一;3、分为可预见式拍摄和突发新闻拍摄

要求:快速抵达新闻现场,快速融入新闻事件,镜头的资讯量需要最大化,需要强调的关键镜头一个都不能少,不要浪费镜头时间,把握变与不变。***块、大、全、短***

深度报道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强烈的细节意识;充分发挥两级镜头的探索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摄像机的形象叙事特点;慢镜头要注意保护某些被采访物件,也包括采访记者本身。

六、 :拍摄技巧

横竖画幅的四原则:主线的横竖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的移动方向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本身的形态决定画面的横竖。

突出主体的方法:1主体充满整个画面,或在画面上处于突出位置。2九宫格构图***三分法则***。3黄金分割。4通过线条来突出主体,选择一个突出线条构图的视点和画面,使得景象景物简化。

白平衡的调整、原因,怎么调:

手动白平衡调整方法:将一张白纸或其他白色物体置于现场拍摄光源下,在顺光条件下选择相机中的手动白平衡,将镜头对准白纸,通过改变拍摄距离或者变焦使白纸充满画面,然后按下相应的设定按钮。

原因:自然界中物体颜色会因照射光线性质的不同产生改变,摄影光源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影响色彩表现的主要是光线的色温,。日常生活中,太阳光、荧光灯、白炽灯、闪光灯等照明光源的色温千差万别,受光源色温的影响,被摄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但由于人类视觉具有“自动色彩矫正”功能,眼睛看到的摄像色彩通过大脑进行了修正,使色彩得到了自动还原。在数字摄影系统中为了准确还原景物色彩,采用白平衡技术,在拍摄前就必须对相机CCD或CMOS影像感测器的讯号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光源。

摄影操作基本要领***平、准、稳、匀***指什么和处理方法:

平:通过寻像器看到的景物图形应该横平竖直,即景物中的水平线应与荧光屏横边框相平行,垂直线与竖边框相平行。

方法:利用三角架上的水平仪,楼房,水平线,站立的人。使寻像器的竖框与垂直线平衡,横框与水平线平衡。

准:是指根据录制内容的要求准确地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画面构图能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出你所要阐述的内容。具体指物件、范围、起幅落幅、镜头运动、景深运用、焦点变化都要准。***推、拉、摇、移的起幅、落幅确定要准,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及各种拍摄角度都要做到准确、完美***

方法:多次演练,掌握技巧,熟悉内容。

稳:为了减少电视画面不必要的晃动,拍摄时要注意画面的平稳,这是摄像员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不但要掌握正确的持机方式,而且要多拍多练。

无论是推、拉、摇,在起幅和落幅时都要保持画面的稳定。

“匀”是对拍摄速度的一种要求,无论是快还是慢,都有个匀速的问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在推、拉、摇、移、跟的拍摄中都存在着三个过程,即慢起速、匀速、慢减速至停止。

当然也有急起、急停的现象,它是为了表达剧本中特定的物件而采取的拍摄方法,一般运动拍摄都要求匀。

固定画面的拍摄:是指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焦距固定

运动摄像:推拉摇移

推: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区域性的关系,影响和调节画面的节奏,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拉:具有很强的空间展示效果,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回收视线,利用拉镜头转场。

摇:表现较大的场景空间,交代同一场景中物体间的内在联络,通过摇摄的速度表现特定的情绪。

移: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空间是完整且连贯的,调动了人们视觉观看的感受。

电视访谈景别:一般使用近景和中景 原因: 方向一般是斜侧面,原因:

新闻摄影,就是图片新闻。图片新闻,就是用图片来反映新闻事件。既然是用图片来反映新闻事件,那么这个图片首先要告诉读者的就是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何事。至于原因和结果,在照片中是难以表现出来,这可以通过图片说明来做补充。新闻图片是以画面的视觉形象来说明问题的,但是有些更具体的细节还需要配上几十字或上百字的说明。这样才能更详细准确。为此,拍摄新闻图片之前或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采访,并认真详细记录。如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经过、什么结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六要素,都要交代清楚、准确。写文字说明要简练,一般单幅照片用几十字说明;如果拍摄组照需要写二三百字的说明;专题新闻组照需要更详细的说明。写文字说明要用稿纸,字迹要整齐清楚,不能让编辑去猜,那样就无法用了。有时,编辑看到照片很好,但没有说明或说明不全、不清,又一时无法联系,那就会失去刊发机会。小记者可以用笔名,但也一定要写清你的真名,写清你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和邮编,以便给你寄稿费,或继续约稿进行别的报道。要及时、客观、公正的用照片加说明的形式来反映事件的真相

导语:在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的联席会议上,法国政府授命巴黎天文馆长阿拉贡公布了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技术的详细经过,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摄影理论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策略:摄影知识

一、摄影的历史

1、摄影技术的变迁:达盖尔版(1839-1850)→卡罗版(1841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卡罗摄影术”的技术,奠定了现代摄影术的基础。)→湿版(1851-1890,1851年,英国雕塑家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 )→干版(现代摄影雏形:19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马多克思,发明了干版摄影。 )

2、相机的变迁:伸缩木箱照相机 (1839)→柯达1号 (1888)→4又1/2单反相机 →莱卡 I型 (1925)→35CM单反相机(1949) →傻瓜相机(20世纪70年代)→拍立得(Polaroid)(1948)→数码相机(1995)。

31826年用8小时曝光 。感光材料:银版的发展,1839年它将曝光时间缩短到2至3分钟。

4、 伊斯曼的出现,给摄影史带来了新的革命,1889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将伊斯曼提供的70毫米胶卷切成两条各宽35毫米的长条,并在两边打上卷片用的小方孔,这就是日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35毫米胶卷。 达盖尔的伸缩木箱摄影机。由于曝光时间过长,当时拍摄人像时,被拍摄者需要坐装有头部支撑架的特制座椅。

美国柯达公司于1934年推出了宽度为35毫米的胶片,很快成为最流行的胶卷和电影胶片类型,并一直持续使用至现今。

5、几次重大变革与相关人物:1931发明了电子闪光灯。1907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天然彩色片”透明正片,是真正实用的彩色片。1936年,伊斯曼公司推出了第一个三层乳剂彩色片考贝以后,德国阿克发、日本富士、英国伊尔福等相继推出了彩色正、负片。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兰德发明了一次成像摄影术。1945年,瑞典人哈斯布莱德设计了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并设“哈斯布莱德奖”――摄影界的“诺贝尔奖”。1959年,佛克特兰德发明了变焦镜头。1965年,瑞典摄影家莱纳尔特·尼尔逊将电子显微镜与摄影技术相结合,进行显微摄影,《生命的奇迹》。1981年,日本SONY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以电荷耦合器件(CCD)代替传统的软件(底片)的数码照相(MAVICA)。

第一张彩色照片:1861年由詹姆士-克莱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对丝带三次拍摄成像的。呈现的是花格图案的丝带。

第一张数码照片(195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计算机先驱人物拉塞尔-基尔希(Russell Kirsch)研制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可以将照相机的照片直接传输至计算机内。

1880年美国人G.伊斯曼(GeorgeEastman) 发明了将卤化银乳剂均匀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胶卷,并于1888年制造成功第一台柯达照相机。

二、摄影流派

1、绘画主义摄影: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1857年,O.G.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人生的两条道路》 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2、自然主义摄影:1899年,由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鉴最先提出。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这种艺术主张,是对绘画主义的反动,它促使人们把摄影从学院派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有着促进作用。

3、纯粹主义摄影: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弘扬自身的优势,抛弃绘画的影响,提倡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求得摄影所特有的审美效果。

《明月高挂半圆山》 亚当斯(美) 《石阶之海》 W·伊文思(英)

4、新客观摄影:发生在德国20年代中期,又称为新现实主义摄影。该流派的艺术特点是在常见的事物中寻求“美”。用近摄、特写等手法,把被摄对象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突出地表现对象的某一细部,精确如实地刻画它的表面结构,从而达到眩人耳目的视觉效果。

5、纪实摄影:英文名称是Document Photography,其最初的含义指起到一种证明、证据和文献作用的摄影类型。但纪实摄影作为一个影响深渊的摄影流派,不同于单纯的.记录事件的照片,除了记录的基本功能,它的题材内容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人道主义精神和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根据摄影内容,纪实摄影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重大事件;第二是百姓生活;第三是社会风景。

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对现时世界中具有社会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导致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艺术形式。

6、超现实主义摄影:兴起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为达达派没落时期出现于摄影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流派。摄影中的超现实主义者也象达达派摄影家一样,利用剪刀、浆糊、暗房技术作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在作品画面上将景象加以堆砌、拼凑、改组,把具体的细部表现和任意的夸张、变形、省略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现实和臆想、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7、抽象摄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运用光线,或剪辑集锦,或中途曝光,或拍摄时震动照相机使被摄体形象在底片中的结象模糊,或多次曝光使之重影,直到改变画面的表面结构,改变被摄物体的原有形态和空间结构,使被摄物体转变成某种不能辨认为何物的线条、斑点和形状的结合体。

三、中国摄影

中国第一代艺术摄影大师郎静山,浙江兰溪人,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他从14岁起即喜爱摄影。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并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子。1995年4月13日去逝於台北。他的作品将中国绘画艺术理念溶入摄影,使集锦照相艺术至于完美。 中国的纪实摄影可以上溯到1976年的四五纪实摄影。四五摄影的主要特征就是强烈的现实参与感与历史意识,这种特征经由1979年的北京“四月影会”,分化成现实主义追求与形式主义探索两种方向。

中国当代摄影:中国的纪实摄影可以上溯到1976年的四五纪实摄影。四五摄影的主要特征就是强烈的现实参与感与历史意识,这种特征经由1979年的北京“四月影会”,分化成现实主义追求与形式主义探索两种方向。

荷赛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又称荷赛,原名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展览,1957年改名,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46届,该比赛堪称当今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s)是美国一种多项的新闻、文化奖金,由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设立。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美国普利策奖的奖金为7500美元,但获得公众服务贡献奖的报道不得奖金,获奖的报社将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普利策当初遗赠的基金为50万美元,后来基金管理机构又筹措了100多万美元。该奖由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内的16人组成的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选,每年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是在4月份中旬的一天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5月份颁奖。

四、摄影基本知识

摄影----是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将影像透过摄影器材存入记忆材料的过程。是传播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 重要工具,也是近代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摄影即用光绘画,实质上是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并不是单纯地拍照,有意识、有思想、经过思考和提炼的拍照才能称之为摄影。 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景深:是景物清晰深度的简称。镜头对焦于一点,焦点前后开始渐次模糊,焦点附近“清晰”的范围便是景深的范围。所以景深浅,即是背景及前景相当模糊,景深大,即是照片前景及背景均看来清晰。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常镜头焦距越长(例如说是长镜头)、光圈越大、摄影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浅;而镜头焦距越短(例如广角镜头)、光 圈越小、摄影距离越远,景深也就会跟着变深。

快门

快门是一组做在相机机身内的一个装置(有些中、大型相机的快门是做在镜头上),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底片的感光时间: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

ISO感光度:是CCD的瞬间记录光线的敏感程度。 (传统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数码相机的ISO是一种类似于胶卷感光度的一种指标 )数字越大者感光效果越灵敏,相对地「像素颗粒」也就越大 。ISO 50 -> 风景;ISO 100 -> 标准;ISO 200/400 -> 动态、体育或光线不足;ISO 800 -> 室内表演节目、光线较暗。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 。

对于主体处在暗处,且光比大,可以用闪光灯补偿暴光。还可用反光板补光。

EV值=光圈值+速度

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快门速度提高一倍,镜头的通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光圈每增加一档,和快门速度提高一倍时一样,通光量也会减少一半;ISO感光度增加一倍,通光量即使减半也能够用同样曝光量曝光。

如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配备了“曝光补偿”功能,将曝光补偿设置成+1档,就意味着快门速度减慢一半,或者光圈增大一倍。实际上,使用数码相机提供的预设模式时,相机会从光圈和快门速度两方面进行调节,以使通光量翻倍。

使用EF-S 17-85mm f/4-5.6 IS USM的广角焦段展现柔美在表现溪流或瀑布等水流的动态时,采用低速快门拍摄可以展现出水流的轨迹。只是往往需要数秒的长时间曝光。在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进行长时间曝光时,要固定ISO感光度且收缩光圈。拍摄图例时,将光圈值设置为这款镜头的最小光圈F22。为防止相机自动调高ISO感光度导致快门速度变高,将感光度设置为最低感光度ISO 100如果像拍摄图例那样选择固定的ISO感光度,设置较大的光圈值,就可以降低快门速度。相反,如果将光圈值设置为固定值,提高ISO感光度就能够提高快门速度。上表中列出了把相同被摄体拍摄出同样亮度时改变ISO感光度给快门速度带来的变化。因此,即使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下,只要设置好光圈值和ISO感光度的组合,同样能够自由控制快门速度。

镜头和焦距

焦距长度: 指镜头镜片光学中心点到底片或数码相机CCD表面之距离

焦距的计算单位为毫米mm

标准镜头: 50mm

广角镜头具有扩大前景、缩小远景之效果

望远镜头具有缩短空间,浓缩距离的效果

白平衡

白平衡:白平衡是用来调整与矫正色温 (色调) 的功能。

为何要调整色温呢?因为在摄影时会有许多不同的光源,如:太阳光、烛光、荧光灯、钨丝灯、阴天不同的光源所产生的色温 (色调) 就不同,如果不调整就会有色调的偏差。 如何调整色温?常见设定如下:自动 (针对多种而复杂的光源情形)、晴天、阴天、日光灯、钨丝灯、闪光灯 。色温(若是已经知道色温值color temperature value)手动调矫。

光源

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 光源的位置很有学问,像什么侧光、侧逆光等等,而我们在实际布光拍摄中,光可以分为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等几种。正确的布光方法,应该注重使用光线的先后顺序,首先要重点把握的是主光的位置,然后再利用辅助光,来调整画面上由于主体的作用而形成的反差,突出层次,控制投影。主光的位置可以在最前方,也可以在顶部,辅助光则可以在四周,甚至在底部,这是根据相机的位置在进行调整的。

把许多强烈的光线对准被摄体所形成的强光照明会减轻被摄体各组成部分的”视觉重量”,而且还会引起色彩的饱和度减弱,色调变淡。

相反,由于限制照射到被摄休上的光量所形成的弱光照明会使被摄体显得比较沉稳,色彩也会变得较深、较饱和。通过采用辅助灯、反光板、漫射器照明,还可以获得各种微妙的或满有戏剧性的效果。

新闻摄影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导语:在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的联席会议上,法国政府授命巴黎天文馆长阿拉贡公布了达盖尔发明的银版摄影技术的详细经过,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摄影理论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策略:摄影知识

一、摄影的历史

1、摄影技术的变迁:达盖尔版(1839-1850)→卡罗版(1841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卡罗摄影术”的技术,奠定了现代摄影术的基础。)→湿版(1851-1890,1851年,英国雕塑家阿切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 )→干版(现代摄影雏形:19世纪70年代,英国医生马多克思,发明了干版摄影。 )

2、相机的变迁:伸缩木箱照相机 (1839)→柯达1号 (1888)→4又1/2单反相机 →莱卡 I型 (1925)→35CM单反相机(1949) →傻瓜相机(20世纪70年代)→拍立得(Polaroid)(1948)→数码相机(1995)。

31826年用8小时曝光 。感光材料:银版的发展,1839年它将曝光时间缩短到2至3分钟。

4、 伊斯曼的出现,给摄影史带来了新的革命,1889年,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将伊斯曼提供的70毫米胶卷切成两条各宽35毫米的长条,并在两边打上卷片用的小方孔,这就是日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35毫米胶卷。 达盖尔的伸缩木箱摄影机。由于曝光时间过长,当时拍摄人像时,被拍摄者需要坐装有头部支撑架的特制座椅。

美国柯达公司于1934年推出了宽度为35毫米的胶片,很快成为最流行的胶卷和电影胶片类型,并一直持续使用至现今。

5、几次重大变革与相关人物:1931发明了电子闪光灯。1907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天然彩色片”透明正片,是真正实用的彩色片。1936年,伊斯曼公司推出了第一个三层乳剂彩色片考贝以后,德国阿克发、日本富士、英国伊尔福等相继推出了彩色正、负片。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兰德发明了一次成像摄影术。1945年,瑞典人哈斯布莱德设计了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并设“哈斯布莱德奖”――摄影界的“诺贝尔奖”。1959年,佛克特兰德发明了变焦镜头。1965年,瑞典摄影家莱纳尔特·尼尔逊将电子显微镜与摄影技术相结合,进行显微摄影,《生命的奇迹》。1981年,日本SONY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以电荷耦合器件(CCD)代替传统的软件(底片)的数码照相(MAVICA)。

第一张彩色照片:1861年由詹姆士-克莱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对丝带三次拍摄成像的。呈现的是花格图案的丝带。

第一张数码照片(195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计算机先驱人物拉塞尔-基尔希(Russell Kirsch)研制了一种图像处理系统,可以将照相机的照片直接传输至计算机内。

1880年美国人G.伊斯曼(GeorgeEastman) 发明了将卤化银乳剂均匀涂布在明胶基片上的新型感光材料----胶卷,并于1888年制造成功第一台柯达照相机。

二、摄影流派

1、绘画主义摄影: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1857年,O.G.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人生的两条道路》 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2、自然主义摄影:1899年,由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鉴最先提出。提倡摄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这种艺术主张,是对绘画主义的反动,它促使人们把摄影从学院派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点有着促进作用。

3、纯粹主义摄影: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弘扬自身的优势,抛弃绘画的影响,提倡用纯净的摄影技术去求得摄影所特有的审美效果。

《明月高挂半圆山》 亚当斯(美) 《石阶之海》 W·伊文思(英)

4、新客观摄影:发生在德国20年代中期,又称为新现实主义摄影。该流派的艺术特点是在常见的事物中寻求“美”。用近摄、特写等手法,把被摄对象从整体中“分离”出来,突出地表现对象的某一细部,精确如实地刻画它的表面结构,从而达到眩人耳目的视觉效果。

5、纪实摄影:英文名称是Document Photography,其最初的含义指起到一种证明、证据和文献作用的摄影类型。但纪实摄影作为一个影响深渊的摄影流派,不同于单纯的.记录事件的照片,除了记录的基本功能,它的题材内容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人道主义精神和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目的都在于表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唤起社会良知,同时记录特有的文化,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根据摄影内容,纪实摄影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重大事件;第二是百姓生活;第三是社会风景。

纪实摄影是摄影家对现时世界中具有社会意义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关系作相对全面的诚实生动的描写以导致观众对被描写对象的关注与正确认识的一种摄影艺术形式。

6、超现实主义摄影:兴起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为达达派没落时期出现于摄影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流派。摄影中的超现实主义者也象达达派摄影家一样,利用剪刀、浆糊、暗房技术作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在作品画面上将景象加以堆砌、拼凑、改组,把具体的细部表现和任意的夸张、变形、省略和象征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现实和臆想、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7、抽象摄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运用光线,或剪辑集锦,或中途曝光,或拍摄时震动照相机使被摄体形象在底片中的结象模糊,或多次曝光使之重影,直到改变画面的表面结构,改变被摄物体的原有形态和空间结构,使被摄物体转变成某种不能辨认为何物的线条、斑点和形状的结合体。

三、中国摄影

中国第一代艺术摄影大师郎静山,浙江兰溪人,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他从14岁起即喜爱摄影。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并创出一条“集锦摄影”的新路子。1995年4月13日去逝於台北。他的作品将中国绘画艺术理念溶入摄影,使集锦照相艺术至于完美。 中国的纪实摄影可以上溯到1976年的四五纪实摄影。四五摄影的主要特征就是强烈的现实参与感与历史意识,这种特征经由1979年的北京“四月影会”,分化成现实主义追求与形式主义探索两种方向。

中国当代摄影:中国的纪实摄影可以上溯到1976年的四五纪实摄影。四五摄影的主要特征就是强烈的现实参与感与历史意识,这种特征经由1979年的北京“四月影会”,分化成现实主义追求与形式主义探索两种方向。

荷赛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又称荷赛,原名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展览,1957年改名,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46届,该比赛堪称当今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s)是美国一种多项的新闻、文化奖金,由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设立。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美国普利策奖的奖金为7500美元,但获得公众服务贡献奖的报道不得奖金,获奖的报社将得到一枚普利策金牌。普利策当初遗赠的基金为50万美元,后来基金管理机构又筹措了100多万美元。该奖由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内的16人组成的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选,每年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是在4月份中旬的一天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宣布,5月份颁奖。

四、摄影基本知识

摄影----是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将影像透过摄影器材存入记忆材料的过程。是传播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 重要工具,也是近代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摄影即用光绘画,实质上是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并不是单纯地拍照,有意识、有思想、经过思考和提炼的拍照才能称之为摄影。 光圈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景深:是景物清晰深度的简称。镜头对焦于一点,焦点前后开始渐次模糊,焦点附近“清晰”的范围便是景深的范围。所以景深浅,即是背景及前景相当模糊,景深大,即是照片前景及背景均看来清晰。

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常镜头焦距越长(例如说是长镜头)、光圈越大、摄影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浅;而镜头焦距越短(例如广角镜头)、光 圈越小、摄影距离越远,景深也就会跟着变深。

快门

快门是一组做在相机机身内的一个装置(有些中、大型相机的快门是做在镜头上),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底片的感光时间: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甚至很多专业相机快门值达到30~1/16000

ISO感光度:是CCD的瞬间记录光线的敏感程度。 (传统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数码相机的ISO是一种类似于胶卷感光度的一种指标 )数字越大者感光效果越灵敏,相对地「像素颗粒」也就越大 。ISO 50 -> 风景;ISO 100 -> 标准;ISO 200/400 -> 动态、体育或光线不足;ISO 800 -> 室内表演节目、光线较暗。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 。

对于主体处在暗处,且光比大,可以用闪光灯补偿暴光。还可用反光板补光。

EV值=光圈值+速度

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快门速度提高一倍,镜头的通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光圈每增加一档,和快门速度提高一倍时一样,通光量也会减少一半;ISO感光度增加一倍,通光量即使减半也能够用同样曝光量曝光。

如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配备了“曝光补偿”功能,将曝光补偿设置成+1档,就意味着快门速度减慢一半,或者光圈增大一倍。实际上,使用数码相机提供的预设模式时,相机会从光圈和快门速度两方面进行调节,以使通光量翻倍。

使用EF-S 17-85mm f/4-5.6 IS USM的广角焦段展现柔美在表现溪流或瀑布等水流的动态时,采用低速快门拍摄可以展现出水流的轨迹。只是往往需要数秒的长时间曝光。在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进行长时间曝光时,要固定ISO感光度且收缩光圈。拍摄图例时,将光圈值设置为这款镜头的最小光圈F22。为防止相机自动调高ISO感光度导致快门速度变高,将感光度设置为最低感光度ISO 100如果像拍摄图例那样选择固定的ISO感光度,设置较大的光圈值,就可以降低快门速度。相反,如果将光圈值设置为固定值,提高ISO感光度就能够提高快门速度。上表中列出了把相同被摄体拍摄出同样亮度时改变ISO感光度给快门速度带来的变化。因此,即使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下,只要设置好光圈值和ISO感光度的组合,同样能够自由控制快门速度。

镜头和焦距

焦距长度: 指镜头镜片光学中心点到底片或数码相机CCD表面之距离

焦距的计算单位为毫米mm

标准镜头: 50mm

广角镜头具有扩大前景、缩小远景之效果

望远镜头具有缩短空间,浓缩距离的效果

白平衡

白平衡:白平衡是用来调整与矫正色温 (色调) 的功能。

为何要调整色温呢?因为在摄影时会有许多不同的光源,如:太阳光、烛光、荧光灯、钨丝灯、阴天不同的光源所产生的色温 (色调) 就不同,如果不调整就会有色调的偏差。 如何调整色温?常见设定如下:自动 (针对多种而复杂的光源情形)、晴天、阴天、日光灯、钨丝灯、闪光灯 。色温(若是已经知道色温值color temperature value)手动调矫。

光源

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 光源的位置很有学问,像什么侧光、侧逆光等等,而我们在实际布光拍摄中,光可以分为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等几种。正确的布光方法,应该注重使用光线的先后顺序,首先要重点把握的是主光的位置,然后再利用辅助光,来调整画面上由于主体的作用而形成的反差,突出层次,控制投影。主光的位置可以在最前方,也可以在顶部,辅助光则可以在四周,甚至在底部,这是根据相机的位置在进行调整的。

把许多强烈的光线对准被摄体所形成的强光照明会减轻被摄体各组成部分的”视觉重量”,而且还会引起色彩的饱和度减弱,色调变淡。

相反,由于限制照射到被摄休上的光量所形成的弱光照明会使被摄体显得比较沉稳,色彩也会变得较深、较饱和。通过采用辅助灯、反光板、漫射器照明,还可以获得各种微妙的或满有戏剧性的效果。

新闻摄影要有,真实性、新闻性、纪实性、五个要素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什麽事件、为什麽发生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112任选两门00244经济法概论600312政治学概论600321中国文化概论500529文学概论(一)700662新闻事业管理4

新闻摄影自考重点归纳

这种画面形象必须是摄影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和瞬间的选择、摄取得来的,而不是什么“创作”的产物。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必须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新闻摄影的基本观点

摄影画面

其基本任务是报道各种新的事实,属于新闻工作的范畴。有些人认为新闻摄影与艺术不可相混淆,但纵观历史,许多经典的新闻摄影作品在真实地记录新闻事件的同时,包含了摄影师极高的艺术造诣。

新闻工作

在一般原则指导下,必须充分照顾其形象表现的特点,才能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地发挥其形象报道的威力。那种忽视新闻摄影形象特点的做法也要予以克服。新闻照片是由摄影画面形象和具备新闻诸要素的文字说明结合而成的,对两者的要求应力求一致。比如,要求报道的内容应是真人真事,要求表现这一内容的画面形象也应是真情实景。而决不能在文字说明上要求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而在形象表现上却允许似是而非。

摄影纪实

这种画面形象必须是摄影记者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和瞬间的选择、摄取得来的,而不是什么“创作”的产物。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必须服从新闻的真实原则。

现场气氛

而不能把艺术照片的衡量标准强加到新闻照片头上,求全责备。人们常常以“艺术性”来衡量新闻照片的形象表现力,从习惯上说来,也未尝不可。但是,当使用这种说法时,要注意把两种不同性质的照片区别开来。

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

形象观察

——结合采访,对现场进行深入观察,以达到从内容到形式的结合,全面把握被摄对象,是形象表现的基础。摄影记者新闻敏感,要掌握“问”和“看”两样功夫。现场观察要力求深透,随时注意现场的中心和高潮的出现,并力求看到事实发展的全过程。要心明、眼亮、腿勤、手快,边观察、边选择。

形象选择

——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找到现场全局中最有代表性的情节,以及事实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瞬间,是新闻照片形象表现的关键所在。选择中首先要考虑摄影报道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现场摄取的可能,判断要准确,选择要得当。选择是为了摄取,并随时准备摄取。现场情况变化多端,万不可墨守“先选后拍”的程序,以至坐失良机。

形象摄取

——一般来说,观察和选择在前,摄取在后;但摄取中又有观察和选择,且三者常常是紧密相连的。摄取时要充分发挥摄影技术技巧的作用,把初步选定的情节实地表现出来。这时,要以获得最有代表性的情节的最佳瞬间形象为中心,并优先选择拍摄点和拍摄时机两个主要环节。因为拍摄点决定着主体的地位和画面的基本结构,即拍摄时机则决定着主体的动势和神态,这些都是构成画面形象的基本因素。而这些因素的结合,实际上也决定着光感、透视、层次等等其他因素。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时是一致的,但常常是矛盾的。在发生矛盾时,一般应服从对主体形象的表达这个大局,避免面面俱到,求大求全,以至妨害对主体的表现。

新闻摄影的价值

新闻摄影有价值大的,有价值小的,也有没价值的,但都是新闻。新闻摄影有多次出现的,有的仅仅一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出现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有的事对大人物、名人来说是新闻,对一般人士讲就不是。也有相反的,发生在小人物身上反而成了头号新闻。有的新闻照片时间一过就没有价值了,生命力很短,而有的新闻照片生命力很强,甚至成了很有价值的历史。还有的照片时间越久、价值越高。

新闻摄影有百年不遇的`,有事先深知的,有突然发生的,也有人为制造的摆布出来的,多种多样。突发性新闻最精彩。突发性新闻是难拍,因为你事先没准备,这就要看记者的素质,技术是否过硬。主要是思想意识,有没有那种思想准备。

新闻照片有很好的,也有不好的。但都是新闻摄影。这种新闻摄影是公式化的,完成任务型的。报纸上有不少这样的照片。有的是没有办法,不登不行,是一种礼节。这种照片登多了影响新闻摄影记者的形象,也影响新闻界的形象。文字有时不可信,因它可以随便写。照片应是最真实的,最可信的。但有了电脑制作,弄得照片也不可信了,它可以胡乱拼接,头、身子、胳膊和腿,人身上的各个部件随意拼装更换、挪位,而且弄得天衣无缝。

搞新闻摄影要有一定的手段。首先有得心应手的相机,并且有一定的装备,如交通工具,甚至飞机等。但思想最重要。搞新闻摄影的记者,要有信息,要有灵活的头脑,要能吃苦,甚至要有牺牲精神,在西方每年都要死几十个人。也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不能老一套。摄影也要简练,说明只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新闻摄影主要表现人。各式各样的人,在各种场合出现的人。人是最难照的,尤其是人的特写镜头,照出每个人的心态更难。景比活的人物好照,景是死的,只要选好角度,用好光就行了。而活的人不断地在动着,变化着。一个人的脸上就有喜、怒、哀、乐多种表情。

摄影形式

摄影有多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让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会事,一种是让人回味、去联想。

新闻摄影要抓住拍摄对象的典型瞬间,再现新闻事实的真情实景及新闻人物的神情相貌,增加人们对新闻的感性认识。

新闻摄影的价值

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它是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与新闻形象的纪实性的统一。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能把新闻价值、历史文献价值与形象的审美价值结合于一体。

新闻摄影原则

新闻摄影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同时讲究技巧和审美观点。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112任选两门00244经济法概论600312政治学概论600321中国文化概论500529文学概论(一)700662新闻事业管理4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新闻摄影自考重点归纳题

新闻摄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体的新闻体裁。如今,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新闻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镜头

1、镜头的结构:透镜组、光圈、镜头筒

2、 镜头的种类

标准镜头:视角在50度左右,镜头的视角与人眼视角相似,拍摄景物的透视效果符合人眼的透视标准和习惯

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视角大于70度以上,焦距短,视角大,景深长,适合拍摄景物前后清晰度大的照片,或在较窄范围内拍摄较大画面的照片

望远镜头:视角在40度以下,又分为中焦镜头、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焦距长、视角窄看得远,成像大,适合于拍摄不易于接近的被摄物体以及远距离的 *** 。

微距镜头:专门拍摄微小被摄或翻拍小画面图片为目的。解析度高,畸变像差极小,且反差较高,色彩还原佳。

变焦镜头:焦距可调节变化,视角焦距不断变大而在广角镜头的视角和望远镜头的视角之间。

二、 :必须了解的相机设定

光圈:是在镜头中间由数片互叠的金属叶片组成的可调节镜头通光口径的装置

作用:调节通光量,光线强时将光圈缩小,光线弱时将光圈开大。 改变景深范围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光圈系数:F系数指光圈的大小,是焦距与光孔直径的比。系数越小,通光量越大,系数越大,通光量越小。***成反比***

焦距***f***:是镜头的中心到胶片上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快门:是控制感光片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数值越大,快门慢,曝光时间短。B门也称慢门。

三、 :景别的分类、作用、拍摄要求

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是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

拍摄要求:

注意提炼大地的线条,以此来结构画面或导视;

注意地平线的处理;

注意拍摄云、雨等特殊天气现象,营造特定气氛

画面时间﹥8秒。

全景包括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全体、全貌;从人物来看,能清晰看到人物的全部动作。

拍摄要求:

人物头脚要全,但不能顶天立地;

是每个场景的总角度,用来交待人物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决定其它镜头的排程;

画面时间﹥7秒。

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活动。位置适当,适合观众的视觉距离,既能看到环境又能看到人活动和人物之间交流。

拍摄要求:

对人物形体动作的纪录和描写要注意把握决定性瞬间;

对环境背景的选择要注意烘托情绪气氛;

画面时间﹥5秒。

取景范围是由人物头部至腰或肩之间,主要用于介绍人物,展示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用来突出表现人物的情绪和幅度不太大的动作;

拍摄要求:

构图要讲究;

用光要讲究;

画面时间﹥4秒。

特写:取景范围由肩至头部,用以突出刻画被摄物件。能清楚看到人物由肌颤动和眼神变化而表露出来的感情。

特点: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人物占据整个画面;富于表现力,能感染观众。

大特写:用画面全部来表现人或物的某一生动或重要的区域性细节,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重点表现人物的细微表情的细节部分、人物形体、动作的细微变化等。

四、 :拍摄的角度

平摄角度:镜头与被摄物件在同一水平线上,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物件不宜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适于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有规则图案的物体

仰摄角度:拍摄点低于被摄物件,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高位置的物体。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前后景物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异常的透视效果

俯摄角度:如实交代环境位置,数量分布、远近距离的特点,画面严谨、实在,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五、 :新闻摄影的特性

新闻性:包括新闻事实的重要性、新鲜性、接近性、时效性、趣味性。

形象性:新闻摄影的形象性是指新闻图片要用形象说话,用视觉形象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资讯应蕴含与新闻形象之中。具有可视性,能将新闻事实直接呈现给读者,饱含可视的现场资讯。瞬间的典型形象性,对新闻事件瞬间记录,摄取的是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横截面和瞬间点,能代表事件的意义、说明事件的发展趋向或表现事件的状态与结果。历史的纪实形象。

真实性:被拍物体必须真实存在,新闻照片中的人必须是事件的当事人,新闻摄影时间、空间、物件是三位一体,新闻照片的形象必须真实、准确。

讯息类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

特点:1、拍摄时间往往十分有限,甚至时机转瞬即逝;2、拍摄地点和环境相对单一;3、分为可预见式拍摄和突发新闻拍摄

要求:快速抵达新闻现场,快速融入新闻事件,镜头的资讯量需要最大化,需要强调的关键镜头一个都不能少,不要浪费镜头时间,把握变与不变。***块、大、全、短***

深度报道新闻摄影的特点和要求:强烈的细节意识;充分发挥两级镜头的探索性;最大程度的发挥摄像机的形象叙事特点;慢镜头要注意保护某些被采访物件,也包括采访记者本身。

六、 :拍摄技巧

横竖画幅的四原则:主线的横竖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的移动方向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决定画面的横竖,主体本身的形态决定画面的横竖。

突出主体的方法:1主体充满整个画面,或在画面上处于突出位置。2九宫格构图***三分法则***。3黄金分割。4通过线条来突出主体,选择一个突出线条构图的视点和画面,使得景象景物简化。

白平衡的调整、原因,怎么调:

手动白平衡调整方法:将一张白纸或其他白色物体置于现场拍摄光源下,在顺光条件下选择相机中的手动白平衡,将镜头对准白纸,通过改变拍摄距离或者变焦使白纸充满画面,然后按下相应的设定按钮。

原因:自然界中物体颜色会因照射光线性质的不同产生改变,摄影光源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影响色彩表现的主要是光线的色温,。日常生活中,太阳光、荧光灯、白炽灯、闪光灯等照明光源的色温千差万别,受光源色温的影响,被摄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但由于人类视觉具有“自动色彩矫正”功能,眼睛看到的摄像色彩通过大脑进行了修正,使色彩得到了自动还原。在数字摄影系统中为了准确还原景物色彩,采用白平衡技术,在拍摄前就必须对相机CCD或CMOS影像感测器的讯号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光源。

摄影操作基本要领***平、准、稳、匀***指什么和处理方法:

平:通过寻像器看到的景物图形应该横平竖直,即景物中的水平线应与荧光屏横边框相平行,垂直线与竖边框相平行。

方法:利用三角架上的水平仪,楼房,水平线,站立的人。使寻像器的竖框与垂直线平衡,横框与水平线平衡。

准:是指根据录制内容的要求准确地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画面构图能准确地向观众表达出你所要阐述的内容。具体指物件、范围、起幅落幅、镜头运动、景深运用、焦点变化都要准。***推、拉、摇、移的起幅、落幅确定要准,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及各种拍摄角度都要做到准确、完美***

方法:多次演练,掌握技巧,熟悉内容。

稳:为了减少电视画面不必要的晃动,拍摄时要注意画面的平稳,这是摄像员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不但要掌握正确的持机方式,而且要多拍多练。

无论是推、拉、摇,在起幅和落幅时都要保持画面的稳定。

“匀”是对拍摄速度的一种要求,无论是快还是慢,都有个匀速的问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在推、拉、摇、移、跟的拍摄中都存在着三个过程,即慢起速、匀速、慢减速至停止。

当然也有急起、急停的现象,它是为了表达剧本中特定的物件而采取的拍摄方法,一般运动拍摄都要求匀。

固定画面的拍摄:是指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焦距固定

运动摄像:推拉摇移

推: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区域性的关系,影响和调节画面的节奏,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拉:具有很强的空间展示效果,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回收视线,利用拉镜头转场。

摇:表现较大的场景空间,交代同一场景中物体间的内在联络,通过摇摄的速度表现特定的情绪。

移: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空间是完整且连贯的,调动了人们视觉观看的感受。

电视访谈景别:一般使用近景和中景 原因: 方向一般是斜侧面,原因: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112任选两门00244经济法概论600312政治学概论600321中国文化概论500529文学概论(一)700662新闻事业管理4

1. 摄影常识题 摄影常识题 1.摄影摄像考题 一、填充题 1.摄影最基本的器材是_相机__________和____灯_______。 2. 灯光型彩色胶片用于日光下,影像会偏__冷__色;日光型彩色胶片用于钨丝灯下,影像会偏__暖__色。 3.曝光量=_____光圈值______*___快门_______。 4.闪光指数是___闪光灯最大光值________的标志。 5. 过强的背景光易使镜头产生_眩光_____,同时影响影像的清晰度。6.从照射方向看,光线的种类有正面光、侧面光和_____逆光_______。 7. 光在摄影上有两个作用:一是使感光胶片有了__曝光___的可能;二是使被摄物体有了_质感___。 8. 目前,摄影的测光方法,一是_点_测光;二是__中央重点____测光。 9.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是__时效性____、真实性和___________。 10.新闻摄影的体裁主要有___纪实摄影_______、__体育摄影____和___________三种。 11. 光圈大小对景深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所用的光圈愈大,景深愈_小____;光圈愈小,景深愈_大____。 二、判断题 1.光圈的作用只是控制通光量。 ( 错) 2.在照相机上标注的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的孔径越大。 (对 ) 3.1/125秒快门的时间长度是1/250秒的二倍。 (错 ) 4.光圈f2比f16进光量大64倍。 ( ) 5.在镜头焦距、和摄影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对 ) 6.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是由尼普斯在1826年拍摄的。 (错 ) 7.追随法摄影所选用的快门时间最好长于1/30秒。 (对 ) 8.国产照相机的两大名牌分别是凤凰和海鸥。 (对 ) 9.红光照射在黄色的花朵上花朵将呈现红色。 ( ) 10.焦距越长的镜头的视角越小。 (对 )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至四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照相机的结构主要有( abd)。 A.镜头 B.快门 C.光圈 D.机身 2. 人工钨丝灯光源的特点是(abcd ) A.色温低 B.寿命长 C.耗电少 D.便于观察布光效果 3.影响景深的因素有(acd )。 A.光圈大小 B.景物大小 C.焦距长短 D.物距远近 4. 光质的软硬是与( ab)有关。 A.光源的强弱 B.光源与被摄体距离C.测光方式 D.感光胶片的大小 5.新闻摄影的优势有(abcd )。 A.形象的真实性 B.现场可证性 C.视觉直观性 D.瞬间永久性 6. 照明亮度不足会产生的后果(abd ) A.颗粒变粗 B.反差降低C.色彩偏差 D.影象失真 7.傻瓜照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通常采用( cd )。 A.光圈优先式 B.速度优先式 C.程序自动式 D.双优先式。 2.摄影基础知识有哪些 摄影最基本的是分为三部分组成,点,线,面,点是指的焦点,线是指的线条,面是指拍摄中的构图! 焦点 视觉中心焦点。 一般是指能反映画面主题的中心焦点。比如奔跑中的鹿、人流中站立的小孩等、这叫视频中心焦点。 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可以是互相映衬,也有重点之区别。 对焦焦点是指将主题拍摄清晰。一般手动相机需要手动扭动对焦环以将主题对焦准确以达到信息,自动对焦相机是半按快门来对焦。 线条 在线条的分类上,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将线条分为水平线、对角线、曲线这三大类。而生活中这样形式存在的事物数不胜数。 如弯曲的路、笔直的树干等这样形式都可以看作摄影创作中的“线条”。 构图 指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利用视觉特征,有机的再现由边角限定的二维空间内,并担负着突出主体、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均衡和谐画面的作用,并通过画面构造传达阐释更多的信息,反映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和感情。 3.本人急需有关摄影的知识竞赛题目`要选择题``谢谢`` 佳能的顶级镜头是: a.D级 b.O级 c.I级 d.L级 属于德国的光学器材品牌是: a.佳能 b.三星 c.柯达 d.蔡司 镜头上“1:3.5-5.6”含义是: a.微距是3.5-5.6 b.广角端最大光圈为1:3.5,长焦端最大光圈为1:5.6 c.长焦端最大光圈为1:3.5,广角端最大光圈为1:5.6 d.最大光圈是5.6,最小光圈是3.5 “全画幅”是指镜头转换系数为: a.0 b.1 c.2 d.3 曾拍摄《饥饿的小女孩》获得“普利兹”新闻摄影奖,却因为受不住舆论对他见死不救的谴责而自杀的摄影师是: a.艾米.马库斯 b.波格丹尼奇 c.凯文.卡特 d.德利 4.我想办次摄影的基础知识问答比赛 跪求一些浅显的摄影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请选出您认为正确的答案,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1、使用数码相机日光白平衡拍摄时,雪地中的阴影在照片上呈现出微微的□ A、蓝色 □ B、黄色□ C、高感光度时偏蓝,低感光度时偏黄2、用日光型反转片不加任何滤光镜在白炽灯条件下拍摄,影像的色调将□ A、偏蓝 □ B、偏红黄 □ C、高感光度反转片偏蓝,低感光度反转片偏红黄3、色温是□ A、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属性之一 □ B、光源的属性之一 □ C、两者都是4、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日落时的景象,如果想获得日落时分的色彩感觉,应当将白平衡设置到□ A、自动白平衡 □ B、日光白平衡 □ C、白炽灯白平衡5、使用自动对焦镜头拍摄照片时,除微距镜头外,用自动对焦功能□ A、没有手动对焦精确 □ B、比手动对焦精确 □ C、没有手动对焦专业6、为了把一个沿胶片平行方向轻快行走的人(1.3米/秒)满画面定格,快门速度最慢可以设置在□ A、1/250秒 □ B、1/500秒 □ C、1/1000秒7、数码照片的噪点主要表现在□ A、高光影调压暗时 □ B、暗部影调提亮时 □ C、两者都是8、拍摄顺光雪景时,应当参照测光表读数□ A、减曝光 □ B、加曝光 □ C、不加也不减9、应用“向右曝光”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A、准确曝光 □ B、后期降噪 □ C、增加对比度10、造成机震的主要原因是□ A、快门震动 □ B、反光板震动 □ C、没拿稳相机11、哪种方法可以使机震的影响降至最低□ A、提高快门速度 □ B、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 □ C、使用三脚架12、其他条件不变,镜头焦距越长,景深将□ A、越大 □ B、越小 □ C、取决于能见度13、光圈f/2时,镜头接纳的光量是光圈f/8时的□ A、4倍 □ B、16倍 □ C、1/414、我想让以40公里时速行驶的汽车满格定格在照片中,但是光线条件需要我在最大光圈时使用1/500秒的快门速度。 我应该使自己置身于汽车□ A、水平从我眼前穿过的位置 □ B、向我迎面开来的位置 □ C、以上都可以15、在高光和阴影处测得的曝光表读数显示的光圈范围是f/16-f/2,那么如果用数码相机,为了获得更多的细节,光圈应设置为□ A、f/11 □ B、f/8 □ C、f/2.816、如果将感光度从ISO400换到ISO100,为了获得相同的曝光量,曝光需要增加□ A、1档 □ B、2档 □ C、4档17、偏振镜可以用来削弱□ A、金属反光 □ B、树叶反光 □ C、以上都是18、逆光是□ A、从被摄者身后照射的光线 □ B、从镜头前方照射的光线 □ C、以上都是19、超焦距指的是□ A、镜头的焦距 □ B、特定的对焦距离 □ C、最大的景深20、暗影溢出是指□ A、暗部细节多得记录不下 □ B、太暗导致不足以被记录下来 □ C、感光度过高导致的噪点过多21、如果纽约摄影学院灰卡的白色那面测光表读数为1/100秒、f/8,那么哪组曝光组合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曝光□ A、1/400秒,f/8 □ B、1/20秒,f/8 □ C、没用过白色那面22、在同一位置拍摄中远距离景物时,用100mm镜头拍摄出的影像大小是用50mm镜头拍摄的同样影像的 □ A、1.4倍 □ B、2倍 □ C、4倍23、某闪光灯全光输出时指数为4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输出功率降至1/4输出时,闪光指数将□ A、下降到10 □ B、下降到20 □ C、不变化24、某闪光灯在ISO100时闪光指数为4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将感光度提高到ISO200,该闪光灯的感光□ A、增加到80 □ B、增加到56 □ C、仍然是4025、某闪光灯变焦灯头位置在35mm时闪光指数为4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灯头位置到70mm,该闪光灯的感光指数将□ A、变小 □ B、变大 □ C、不变26、相同条件下,感光度越高,影像的颗粒就□ A、越细 □ B、越粗 □ C、不一定27、其他条件相同,用f/2、50mm焦距拍摄获得的景深大约是用f/16、200mm焦距拍摄的□ A、1/2 □ B、2倍 □ C、4倍28、夜间背光拍摄人像留念时,测得背景正常的曝光组合为1/60秒,f/4,人物离相机的距离为4米,闪光灯的闪光指数为32,为了得到让人物和背景都得到正常的曝光,我们使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这是曝光组合应该设置在□ A、1/30秒,f/5.6 □ B、1/15秒,f/8 □ C、1/8秒,f/1129、使用一部焦距折算系数为1.5的数码相机手持拍摄照片,如果镜头焦距是50mm,为了拍摄清晰,快门速度最慢应该是□ A、1/50秒 □ B、1/80秒 □ C、1/100秒30、辅助光的作用是□ A、使照片的层次更清楚 □ B、减小光比 □ C、增加光比31、如果我们使用机内点测光功能测光,并使用中心对焦点对焦,那么此时测光和对焦□ A、是一回事 □ B、不是一回事 □ C、不太清楚32、使用RAW格式拍摄数码照片□ A、需要顾及白平衡 □ B、无须顾忌白平衡 □ C、必须使用自动白平衡33、反光伞可产生□ A、直射光效果 □ B、漫射光效果 □ C、何种效果由灯泡类型而定34、下列何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数码相机里降噪功能□ A、使用大光圈时 □ B、使用长时间曝光时 □ C、使用长焦镜头时35、阴天产生的光对在户外拍摄人像来说□ A、是不合适的光线 □ B、是合适光线 □ C、合不合适取决于拍摄时的白平衡设置36、拍摄文艺演出时,如果舞台灯光比较暗,我们可以□ A、使用闪光灯 □ B、使用高感光度 □ C、以上两项都可以37、在场馆内拍摄游泳比赛,如果光线不够,我们应该□ A、使用闪光灯补光 □ B、使用高感光度 □ C、以上两项都可以。 5.关于摄影方面的基本知识 满意答案好评率:0% 摄影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纪实风格和艺术 *** 风格两种。 两者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因此也谈不上谁优谁劣.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拍摄人像的技巧,希望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能用上。拍摄独特人像的7个摄影技巧人是镜头前永远的主题,此篇文章总结了一些实用的摄影技巧。 1.改变视角绝大多数人像照片都是在与眼睛平行的高度拍摄,换一个角度往往能完全改变一张照片的表现力,所以很多摄影老手都会告诉你:不妨站在你能达到的最高点。当然,放低机位也会达到同样的目的。 2.改变模特的眼神人物的眼睛往往是画面中最重要的部分,绝大多数肖像拍摄中模特都注视着镜头,自然而然地引起观看者与被拍摄者的“交流”;这种特殊的“指向性”如果利用得当,有时会获得特别的效果,不过,这种“指向”会直接影响到构图,如果无构图上的必要则切忌牵强,否则产生被拍摄者与摄影者“貌合神离”的感觉。眼神成为了构图的延伸3.打破构图常规打破经典的构图常规(三分法则)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对场景的理解,如果你需要构成一种强势冲击力的效果,不妨尝试将模特放在画面的边缘。 4.尝试特殊的用光人像中有无数种用光的方式,侧光可以烘托气氛,双闪灯可以突出轮廓,当然还有各种创意光影方式,夜晚拍摄时别忘了B门哦。5.设计特别的动作人像摄影是模特和摄影师共同完成的作品,一张精心策划的照片必然比呆板的拍摄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你可以利用模特的各种动作来构建你的画面,奔跑、跳跃都是非常棒的主题,当然,前提是你要准备好一台具有连拍功能的单反。 6.拍摄模特的局部特写这是以前重复过很过很多很过很多很多遍以至于已经成为经典的技巧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拍出漂亮的特写照片,原因?参考第1条关于视角的要点。7.拍一组照片传说中的以量取胜可不是简单的连拍,如何从上百张照片里选取几张组成一幅作品是最考验后期编辑功底的事情,每一种排列都能产生特别的意味,答案并不唯一,但是每一个选择都体现了你对构图和故事的理解——这可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问题。 6.摄影的一些基本知识 什么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说明摄影画面所包括的大小不同的景物范围.和拍摄距离的远近有直接的关系. 远景:指从远距离上拍摄的大场面.主要用来表现环境.表现总的气氛.表现空间,而不适于表现具体的动作和情节. 全景:指被摄对象的全貌.全景比远景包括的范围小一些.但仍可表现被摄对象的整体.并能包括足够的环境.全景索然能表现出被摄对象一定的动作.但还是不适宜表现具体的细节. 中景:中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大部分,中景以表现具体的情节动作为主.适合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它对环境的表现的局部的,不适合表现整个环境. 近景:近景包括被摄对象最主要的部分.比中景更能突出的表现具体的情节和动作以及人物的情感.能交代具体的细节. 特写:是被摄对象的某一局部,能鲜明的交代具体细节.给观众深刻的印象.但是不适合表现环境. 7.求摄影知识,可以作为选择题的 拍摄一个深蓝色的场景,有相机平均测光数据,应该怎样进行才能接近曝光正常: A:按照测光数据曝光; B:按照测光数据增加一挡曝光 C:按照测光数据减少一挡曝光 D:按照曝光数据减少两挡曝光 选D 想要拍下一个人正常走路的凝固动作,我们可以选用怎样的快门速度: A:1秒 B:2秒 C:1/4秒 D:1/125秒 选D 使用50mmf1.4镜头拍风光,想要清晰的范围比较大,可采用什么光圈: A:f5.6 B:f16 C:f1.4 D:f2.8 选B 擦镜头用什么对镜头伤害最小: A:质量较好的麂皮 B:餐巾纸或面巾纸 C: 眼镜布 D:镜头纸或镜头布 选A 8.摄像师考试试题 从同学们面试的情况看,摄像师一般是口试、实战两次面试。考核摄像基础知识以及摄像机使用实战,例如色温控制、光圈控制等等。 1、口试 考一些摄像基础性的东西,例如:拍摄时光线暗如何处理?拍采访如何构图?17倍的镜头广角状态下能拍多宽,长焦状态能拍多远?如果口试能够通过就可以进入面试了 2、实战 主要是摄像机还原度控制、基本参数、景深控制、微焦拍摄、摄像机控制等等,下面是一个朋友参加旅卫视面试时的实战题目。 1) 用3200档调整白平衡 用松下DVCPRO 50的摄像机在3200档位调白平衡。 这一题主要是看你是否懂得色温是怎么回事,是否明确不同色温的光线下拍摄,需要调整摄像机的色温,一般室内白枳灯照明是3200。DVCPRO 50有4个档位,先选到3200的档,然后再调白。如果色温档选错了,还原的颜色就不对了 2) 拍摄电脑屏幕 电脑屏幕的扫描频率是60HZ,如果正常拍摄肯定会有上下移动的条纹。这是考你是否懂得电子快门的参数,要想没有就得调整电子快门,在实际工作中这个参数要经常用到,还有跑步等运动也得调这个选项。 3)拍一张报纸上的文章 这一题主要是考你摄像机微焦的使用,标准的摄像镜头后面都会有个标志为M的方形控制环,这个在拍摄近距离的事物时,可使用此功能。 4)拍站在电视机前面的人 这一题主要是考察你是否知道拐点的用处,背景有高如何调。 5) 空镜头(不少于五个,每个不少于5秒) 空镜主要要掌握好构图,水平、纵深能掌握好就可以了。 6)慢推、快推 这个主要是考察的是你摄像推的操作问题。摄像机的WT有“阻尼”、“无阻尼”两种方式。慢的话当然用阻尼稳一些,快得话当然用无阻尼。 7)摇镜头 看你是否能够在规定速度内完成动作 8)主持人小景深 用光圈配合距离拍小景深,主要是看你否掌握焦距、构图的概念。 9)纽扣人物摇摄、跟焦。 什么叫纽扣人物呢?就是纽扣以上的人物的跟焦镜头,保持着人物的上半身跟焦,还有横摇镜头。如果没有保持住上身就算不行,晕,够难度,不过这还不算难的。 10)设计一个场景是摇摄、推摄、跟焦、跟光圈、拉开。 主要看你的画面构图能力,以及对机器掌握的熟练程度 目前电视台聘用摄像,主要是新闻、专题方面的。掌握这些也就可以了。具体的内容,你可以参考我的百度空间,有摄像知识学习区,摄像机介绍两个区的内容。 9.摄影课程知识要点 一,同旁轴取景照相机相比,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与旁轴相比的优点:1,取景时来自被摄物的光线经镜头聚焦,被斜置的反光镜反射到聚焦上成像,再经过顶部起脊的"屋脊棱镜"(注)反射,摄影者通过取景目镜就能观察景物、而且是上下左右都与景物相同的影像,因此取景、调焦都十分方便。 2,单镜头反光相机可以随意换用与其配套的各种广角、中焦距、远摄或变焦距镜头,也能根据需要在镜头安装近摄镜、加接延伸接环或伸缩皮腔。总之凡是能从取景器里看清楚的景物,照相机都能拍摄下来。 缺点:增加反光镜室和五棱镜以后,机身加高、加厚,重量增加。二,自动照相机与手动照相机相比的缺点是什么,举出两种适合用手动照相机的场合?自动相机的参数由相机自行决定,有时不能准确表达摄影者的意图。 2种场合:拍星轨、体育摄影。三,在选择和购买数码照相机时,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0363132哪些性能指标影响拍摄作品效果?像素、光圈、最大(最小)快门时间,最大(最小)ISO,传感器类型、面积。 四,数码照相机包括哪些主要结构?镜头:主要功能是把光线会聚到CCD(电荷耦合器件)上;CCD: 其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ADC(模数转换器):把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把数字信号转化为图像;JPEG编码压缩器: 把得到的图像转换成JPEG格式;存储器:可以是一张卡,也可以是软盘,可以是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用于保存图像;LCD(液晶显示器):通过LCD来取景或是查看拍摄到的图像。端口: 连接端口可以把相机连到电视机、PC机或其他设备;电池或稳压电源: 为数码相机提供电源。 闪光灯: 与普通相机闪光灯的功能完全一样 五,传统照相机包括哪些主要结构,数码相机在哪些部分发生了主要变化?镜头、快门、测距系统、卷片装置、取景器、暗箱和机身。数码相机主要变换了照片存储方式,所以也没有了卷片装置。 六,数码照相系统的特点有哪些?特点:数码照相机的主要特点式在拍摄时就能直接产生图像,而不需要胶卷等中间媒体或中介处理。拍摄后通过相机内置的液晶显示屏或相连的计算机显示可立即查看照片。 因为无需胶卷,就不存在暗房或彩扩等繁琐的化学冲印过程,故数码摄影较传统的胶片摄影更有利于环保,复制传送所拍摄的数码图像。七,变焦镜头有什么特点 焦距可变。 八,标准镜头的含义与成像特点是什么?标准镜头一般意义上指符合人眼单眼视觉角度的的镜头,这个数字在40~60mm之间,50mm最常见。特点是符合人眼视角。 九,焦距的长短与影像放大率、视角有什么关系?焦距长短与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长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镜头焦距长短与视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十,什么是有效口径?有效口径也叫作“口径”、“最大口径”。指每只镜头开足光圈时前镜的光束直径(亦可视作透镜直径)与 焦距的比数。 它表示该镜头最大光圈的纳光能力。如某个镜头焦距是4,前镜光束直径是1时,这就是说焦距比光束直径长4倍,一般称它为f系数,f代表焦距。 十一,准确曝光与哪些因素有关?客观因素:光线强弱(人造、自然光线)、片速、显影条件(配方、时间、温度)、互易律失效、光圈、快门与测光系统的准确性;感光片(感光度,感色性和宽容度);自然照明(季节,时辰,天气,方向,海拔,纬度等等);人造光明(光源强度,数量,光源与被摄物体的距离,照明角度,光谱特性等);被摄体(反光率,颜色,距离,环境等);摄影工具(光圈,快门速度,附加镜等);主观因素:创作意图(表现亮部—减少曝光、表现暗部—增加曝光、) 十二,快门和光圈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相机速度的部件,简称快门速度。光圈是控制光线进去相机多少的部件,光圈值是光线数量值。 快门速度慢了,进入相机的光线就多,照片就会很亮,反之就会很暗。光圈越大,进入的相机的光线就多,照片就会很亮,反之就会很暗。 光圈越大,景深就越小,也就背景越模糊,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背景就越清楚。快门速度和光圈互相配合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出现。 十三,快门的作用是什么?见十二。十四,光圈的作用包括哪些?见十二 十五,什么时候优先考虑快门速度?什么时候优先考虑光圈大小?对哪一项参数要求高时使用该参数优先。 例如拍摄有一定运动速度或者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时,当然要选取快门优先,以防手部的细微抖动也能造成的照片模糊。十六,室外明亮条件下在室内拍摄窗口前人物照片时,为保证人物能曝光准确,对于自动照相机如何操作?现在室内测光,锁定曝光后再拍摄。 十七,对于手动照相机应该如何操作 先测光,再根据需求分别调整快门、光圈、ISO等 十八,测光表在什么情况测光是准确的?在什么时候测光易出现偏差?现场光源单一时较准,光线复杂容易偏差。十九,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光圈、焦距、物距 二十,知何获得极小景深效果?使用最小光圈,适当推远距离 二十一,如何获得极大景深效。

下面是我整理的新闻摄影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于学新闻摄影的各位有帮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对古代岩崖石刻及各种造像的研究,证明了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众传播之一。 2.镜头成像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的原理。 3.按快门构造和操作方式不同,可以将相机快门划为_________、电子式和程序式三种。 4.数码相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发明了新的记录景物影像的材料——_________。 5.传统摄影感光材料主要有感光片和_________两种。 6.从感色性能上分,黑白感光片有色盲片、分色片和_________。 7.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都有_________和灯光型之分,以适应不同光源下的拍摄需要。 8.正确曝光的 方法 就是根据景物的亮度来_________。 9.从光源的种类来看,总体上可将其分为两大类:自然光和_________。 10.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度、明度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分,共10分) 1.( )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摄影术的人。 A.布列松 B.伊期曼·柯达 C.达盖尔 D.普利策 2.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人是( )。 A.罗杰·芬顿 B.路易·达盖尔 C.尼埃普斯 D.塔尔博特 3.通常把照相机摄影物镜简称为镜头,它主要由( )和部分机械装置构成。 A.透镜组 B.光圈 C.凸透镜 D.凹透镜 4.摄影最基本的器材是( )。 A.黑白和彩色相纸 B.照相机和感光材料 C.放大机和彩扩设备 D.各种滤光镜 5.在照相机上,用来观看景物,确定拍摄范围的是( )。 A.焦平面 B.光圈 C.取景器 D.寻像器 6.感光片的宽容度是指( )。 A.可以允许使用各种类型的相机进行拍摄 B.能正确记录景物明暗反差的能力 C.能适应各种冲洗条件 D.感光片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用途 7.从色温的角度看,灯光型彩色片适于在( )的色温条件下拍摄。 A.5000K B.3200K C.5400K D.2800K 8.下面关于“闪光连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闪光灯从理论上讲能和任何一级快门达到有效配合 B.镜间快门的相机其任何一级速度都能和闪光连动 C.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很难实行闪光连动 D.在照相机的速度盘上,闪光同步快门都用特殊颜色或记号标示出来 9.黑白显影中常用的抑制剂是( )。 A.菲尼酮 B.溴化钾 C.醋酸 D.硼砂 10.新闻摄影抓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他被称为“堪的派”的“真正完成者”。 A.布列松 B.陈复礼 C.萨乐蒙 D.达盖尔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世界著名新闻摄影比赛主要有( ) A.普利策新闻奖 B.奥斯卡新闻奖 C.“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新闻摄影比赛(荷赛) D.“金球奖”新闻奖 E.金鹰奖新闻奖 2.P档快门是指( ) A.用于长时间曝光,按住打开,松手才关 B.用于自动曝光 C.是一种手动的快门选择 D.可自动按照程序设定来选择快门和光圈的组合 E.主要用来进行固定的人像摄影拍摄 3.取景器的主要作用有( ) A.确定光圈的数值 B.观察被拍摄景物 C.界定拍摄景物的范围 D.确定对景物的取舍和安排画面的布局 E.确定快门的数值 4.关于广角镜头的特点,以下正确的是( ) A.广角镜头视角大,拍摄范围广,可以在较近距离内拍摄大场面 B.由于广角镜头焦距短,所以景深短,在使用大光圈时,能获得较大清晰范围 C.广角镜头能夸张空间纵深感 D.由于广角镜头拍摄的前景较大,有利于突出前景 E.广角镜头很少造成被摄景物的夸张变形 5.常用的摄影附件主要有( ) A.三脚架和单脚架 B.监视器 C.快门线 D.近摄接圈和增距镜 E.闪光灯 6.以下属于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区别的是( ) A.二者根本的不同是由于使用镜头的焦距的不同 B.主要是记录影像的方法不同 C.使用的感光材料不同 D.二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影像的清晰度不同 E.二者根本的不同是由于所用的取景器的不同 7.为了记录不同的色彩,彩色片涂有多层感光乳剂,每层具有不同的感光能力。一般至少有 ( ) A.感白层 B.感红层 C.感绿层 D.感蓝层 E.感黑层 8.影响底片影像密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 A.使用相机的焦距长短 B.景物本身的明暗反差 C.胶片本身的反差性能 D.显影控制的影响 E.拍摄时前景和背景的取舍 9.独立式测光表一般可分为( ) A.反射光式测光表 B.入射光式测光表 C.入射光、反射光两用式测光表 D.光点读数测光表 E.相机内置式测光表 10. 晴天,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景物也因受光面的变化——受光角度和受光范围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这种景物 受光情况的变化可分为( ) A.顺光 B.侧光和侧逆光 C.逆光 D.火光和灯光 E.顶光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焦点 2.标准镜头 3.自动景深表 4.“堪的派” 5.新闻道德 五、简答题(注意:此题共十小题,请考生任选答其中的五题,若考生答题超过五题,按前五题计分。每小题5分, 共25分) 1.请简要叙述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因素 2.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新闻摄影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引入注目的新成就。请概括列举这些成就。 3.镜头的作用有哪些? 4.简要说明焦距与视角的关系。 5.光圈的f系数的特点是什么? 6.请简要分析135相机的优、缺点。 7.请简要谈谈感光片的发展。 8.电子闪光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9.为什么说现场抓拍是新闻摄影的主要技法? 10.怎样搞好预知新闻事件的摄影报道? 六、问答题(注意:本题共有四道题,请考生选答其中的两题,若考生答题超过两题,按前两题计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简要分析光线的变化对曝光的影响。 2.简述摄影景别的划分及各自的特点。 3.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接触过的实例予以说明。 4.请简述灯光摄影的光线配置,以拍摄近景人像为例,自定布光方式,确定各种光线的位置并画出光位图(简图) ----------------------------------------------------------------------------------------------------------------------------------------------------- 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65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视觉传播 2.凸透镜成像 3.机械式 4.数字式存储器和数字式存储卡 5.相纸 6.全色片 7.日光型 8.控制曝光量 9.人工光 10.饱和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A 3.A 4.B 5.C 6.B 7.B 8.C 9.B 10.C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C 2.BD 3.BCD 4.ACD 5.ACDE 6.BC 7.BCD 8.BCD 9.ABCD 10.ABCE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答题要点:来自无限远的平行光线经过镜头的折射在镜头的主轴上会聚成一个清晰的点,这个清晰的点,就 是焦点。 2.答题要点:是指镜头焦距和底片对角线长度相等的镜头,其视角接近于人眼的正常视角,对135相机来说约 为50度(120相机则为80度)。这种镜头因其视角接近于人眼的正常视觉效果,被称为标准镜头。 3.答题要点:自动景深表是将相对应的两组光圈系数刻在了调焦环的近旁。在拍摄调焦时,随对焦环的转动, 采用各级光圈的景深范围便能自动指示出来,两个相同的光圈值间的距离范围,即为采用该光圈时的景深范围,这就是自动景深表。 4.答题要点: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一种反画意主义的摄影艺术流派。这一派摄影家针对摄影的画意主 义追求诗情画意的创作原则,提出了不摆布、不干涉对象,不追求画家风格,而是尊重摄影自身特性,追求客观、真实、自然的风格和创作原则。在这一派摄影家中有著名的摄影大师布列松。 5.答题要点:是从事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 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答题要点:(1)摄影术的发明;法国人路易·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被法国政府购买并公布于世(2)世界第一次新 闻摄影拍摄;德国汉堡大火,比鸥乌、史特尔茨纳拍摄了照片《汉堡大火废墟》,这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3)罗杰·芬顿;他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人,他记录了克里米亚战争的一些场面;其他推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因素;(4)画报刊登新闻照片;(5)1884年,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胶卷;(6)印刷术的不断改进,特别是照相铜版的发明;(7)1924年德国技师奥斯卡巴纳克研制的小型135莱卡相机面世。 2.答题要点::(1)试图建立新闻摄影体系;(2)开展全国性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活动;(3)新闻摄影记者的改 革探索;(4)结束了长期以来关于“摆拍”与“抓拍”的争论,现场抓拍是新闻摄影的主要技法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并成为摄影记者自觉采用的主要技法;(5)确立了新闻摄影应是报纸、通讯社起飞的一翼的总的业务指导方针;(6)确立了“幅大量多”的图片刊用原则;(7)试图建立新闻摄影独特的审美体系,重视新闻摄影美学研究;(8)新闻摄影 教育 不断发展;(9)新闻摄影专业报、刊的创办;(10)对外交流的广泛开展。 3.答题要点:(1)镜头的作用在于让景物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清晰的影像,也就是汇聚来自外界景物的反光或来 自发光体的光线;(2)使被摄景物在感光片上形成清晰的潜影。 4.答题要点:(1)镜头和人眼一样,其视野有一定的角度,称为视角;(2)一般来讲,焦距长的镜头视角小,焦距 越短,视角越大;(3)镜头焦距与底片对角线相等的镜头,视角接近于人眼的正常视角,拍摄范围接近人眼观察到的范围,是标准镜头;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称为长焦距镜头,拍摄范围小于人眼观察到的范围;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拍摄范围大于人眼观察到的范围。 5.答题要点:(1)数字的大小与镜头相对口径的大小成反比;(2)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通光量相差一倍;(3)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关系是2倍的关系。 6.答题要点:优点:(1)体积较小,分量较轻,便于携带;(2)所用胶卷为画幅36毫米×24毫米的135底片,常 见的有24张、36张等多种包装,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3)现代135相机多配有多种可置换镜头,可根据需要随时更换;(4)与其他类型相机相比,135相机镜头有效口径大,感光力强,对不同光线适应能力强;(5)135相机多采用焦平面快门,最高快门速度可达数千分之一秒,能满足新闻摄影拍摄高速动体的特殊需要。 缺点:(1)焦平面快门所带来的闪光同步速度的限制,在使用闪光灯时,不能达到很快的快门速度;(2)在拍 摄高速动体时,如所用快门速度过高,会出现影像变形现象。 7.答题要点:(1)感光片的发展包括感色性、形态、工艺和感光速度四个方面(2)从感色性方面看:感光片经过了 色盲片——分色片——彩色片——红外线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3)从形态方面看:感光片经过了金属片——玻璃湿片——玻璃干片——赛璐珞软片——三醋酸纤维软片——涤纶软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4)从感光度方面看,感光片经历了一个慢片——中速片——快片——特快片的发展过程;(5)从工艺方面看,感光片经历了单层涂布——混合涂布——多层、薄层涂布——染料成像的发展过程 8.答题要点:(1)照明作用(2)塑造形象(3)自动曝光(4)高速快门(5)调整色光(6)连续记录(7)夜间对焦 9.答题要点:(1)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2)不干涉对象抓拍的瞬间形象信息含量大;(3)抓拍是新闻事件和 新闻规律自身的要求;(4)提倡抓拍,有助于新闻摄影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10.答题要点:(1)要想拍出新意,首先要提倡 思维方式 的多元化和全方位;(2)对预知事件的采访拍摄要跨出记 录阶段,走向见证阶段;(3)要提倡多拍出乎意料的情节;(4)要提倡抓取趣味性瞬间。 六、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题要点:A、影响因素主要有光源照射方向变化、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天气变化、季节变化、地域变化等; B、光线照射方向的变化对曝光的影响。(1)晴天,由于阳光照射的方向不同,造成景物亮度的不同,影响曝光控制;(2)根据照射方向不同和景物受光情况,可将晴天的自然光照明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及晴天阴影下等;(3)顺光。景物被摄面全部受光。受光面积大,光线照射均匀,是景物最亮的受光情况。(4)侧光来自景物的侧面,又可分为前侧光和正侧光,一般情况下,前侧光比顺光须增加1/2曝光量,即应将光圈开大半级;正侧光应比顺光增加1级曝光量;(5)逆光时,光线来自被摄景物的背面。根据受光情况又可具体分为侧逆光和逆光。侧逆光时,曝光时应开大光圈,与顺光时比,开大的度应为1级半光圈。逆光时,则应比顺光时开大两级光圈;(6)顶光时,光线照在被摄景物的顶端,曝光量应以其受光面积的大小来判断。 (7)晴天阴影下。因为是散射光,整个景物受光均匀,可按逆光的情况曝光,即至少比顺光时应开大两级以上的光圈,景物才能获得正确曝光。其他还有C、一天中时间的变化对曝光的影响。D、天气的变化对曝光的影响。E、季节变化对曝光的影响。F、地域变化对曝光的影响。G、海拨高度对曝光的影响。 2.答题要点:(1)人们通常把摄影的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2)远景。远景是拍摄到的最 大的场面,拍摄距离最远。表现的重点是场面的浩大、视野的广阔。远景画面表现的是一种整体的效果。在影视画面中,远景主要用来交代环境;(3)全景。全景的范围比远景小,用来描述事物的全貌,在影视中,全景仍被用来介绍整体和环境。在人物摄影中,全景表现的是人的全身;(4)中景。以人物为参照,中景拍摄的是人的半身。中景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主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拍摄中景时,应分清主次,切忌主次难辨或前景、背景、陪体喧宾夺主,应注意将主体和陪体放在画面不同的位置,使主、陪体错开,拍摄新闻人物常使用中景;(5)近景。近景的表现对象是主体本身,近景的作用就是描述和表现主体本身,让人产生对主体的强烈印象。若以人物为例,近景拍摄是为了介绍人物的表情和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物思想感情,新闻摄影中要求画面简洁集中,主体形象丰满、充实;(6)特写。以人物作为参照,特写表现的是人的肢体或局部。特写注重表现的是景物的局部和细节,从细微处揭示事物的特征。特写由于拍摄距离最近,给观众以逼视的视觉效果,被摄体的局部得到了突出的强化表现,让人产生强烈的视觉心理效应。 3.答题要点:A、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有:(1)新闻摄影所拍摄的对象应该是真实的,应当是真人真事;拍得 的图片还必须符合真人真事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应做到事实真实;(2)从总体上看,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事物的基本面貌、特点,也就是说应做到总体的真实;(3)应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出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4)文字说明应准确而真实,不能含糊,更不能随意编造。B、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有:(1)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地传递新闻信息,而将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试图通过新闻摄影报道来强制读者接受某种观念或宣传某种主张和 口号 ,而不是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来报道事实;(2)工作作风有问题,不踏实,采访不深入,想当然地赋予新闻图片意义和内涵;(3)将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4)有道德品质问题;(5)有政治方面的原因;(6)搞恶作剧。 4.答题要点:(1)根据光的作用不同,可将灯光摄影所用灯光分为主光、辅助光、背景光、装饰光等;(2)主光。 是用来照亮景物的主体或景物重要部分的光线,是曝光控制的主要依据,是灯光摄影最主要的光线。主光的作用是照亮被摄体的被摄面。主光只能有一个,其照明的效果应是模拟日光的效果,从侧上方向下照明,照明的角度应在被摄物体的前侧面,偏侧程度一般为45度,或可在30度~60度之间,它既可置于主体前

  • 索引序列
  • 自考新闻摄影重点笔记归纳
  • 新闻摄影自考笔记重点归纳
  • 新闻摄影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 新闻摄影自考重点归纳
  • 新闻摄影自考重点归纳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