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4

夕阳下看晚霞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新闻摄影重点笔记归纳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那夜无边

已采纳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167 评论

雨丰是小兔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摄影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新闻摄影技巧

摘要: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新闻摄影 成像特点 色彩

一、M模式

这是一种手动曝光模式。包括基本拍摄区里的全部模式的功能和创意拍摄区里的P、AV、TV、A-DEP模式功能。用好“M”模式:

1、 了解全部光圈与全部速度的功能

2、 明确侧光与曝光的关系——先侧光,之后按下快门曝光。

3、 明确侧光点——主体形象的重点部位,即整个画面的趣味中心。

ISO感光度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其中ISO25、ISO50为低速感光度,ISO100为中速感光度,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ISO3200、ISO6400为高速感光度。感光度等级之间是倍率关系。感光度与快门速度:1、感光度依据快门速度的等级而设,即感光度的每一倍率之间相当于一档快门速度的时间量;2、感光度为快门速度而设,为作者提高快门速度而提高感光度。

二、不同焦距镜头的成像特点

1、标准镜头(焦距长度为50mm,视角在46°的为标准镜头)

镜头的视角宽度与人的生理视角宽度基本一致。所摄画面对角线基本一致。所摄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与人在现场的感觉基本一致。性能优势:景深范围较大,所摄图像不变形。适合拍摄真情实感的人物、景物、动物和大场景。

2、 广角镜头(距在28mm(120相机*(1.5-2))以下,视角75°以上为广角镜头。)

特点:视野宽、景深大,适合拍摄大场景。注意利用前景透视,可强化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

3、鱼眼镜头(焦距在15mm,视角在180°的镜头为鱼眼镜头。)

这种镜头前边大,后面小,其形状酷似鱼的眼睛。故取名为“鱼眼镜头”。此类镜头视角极宽,对景物囊括力极强,适合表现场景的博大气势,但所拍摄物象变形。

4、长焦镜头(焦距200mm(相机*(1.5-2)以上,视角12°以下。)

此类镜头视角窄,远摄能力强,可把小的物象放大,适合拍摄微小物体,摄取远处景色,抓拍人与动物的活动。

三、影响景深的因素

景深是指拍摄景物的清晰范围。景深的大小受光圈的大小、镜头焦距的长短以及拍摄距离(物距)远近制约。光圈的大小:镜头的焦距和拍摄距离(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因为光圈越大,在焦平面前后弥散圈范围缩小,所以得到的景深越小。焦距的长短:不同焦距的镜头用同样光圈对同一距离的目标拍摄,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则最深越长。用焦距长的镜头,镜头伸出量比焦距短的镜头大,在焦平面上形成的像大,弥散圈直径也大,那么,焦深和景深也就变小了。物距的远近:在光圈和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景深的大小取决于被摄物体的距离。物距愈远,景深愈大;物距愈近,景深愈小。

四、新闻摄影构图

新闻摄影构图,就是摄影者在新闻现场围绕拍摄目标,通过照相机的取景框把握画面的主次关系,轻重关系以及主体与画面空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建立一种画面秩序,寻求一种生动的画面形式,来透彻地表达主题思想。

1、新闻摄影构图的作用

新闻摄影构图的作用户主要是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突出主体,处理好主次关系),提炼动人的美景,构建一个动人的画面形式(a、使用镜头;b拍摄角度;c衬景选择;d光线选择;e色彩运用;f拍摄技巧),透彻表达主题思想。

2、新闻摄影构图的特点

以事实本身的形式为基础;现场选择;瞬间构图,摄影师在新闻摄影构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律,多在运动状态下构图,少在静止状态下构图,多在抓拍中构图,少在摆拍中构图,多以人物为构图对象,少以景物为构图对象。画面要有明确的视觉印象(结构的明确性),结构要简洁明了(结构的简洁性),要统一协调(结构的整体性),要具有生动性(结构的生命力)。

五、照片画面内部结构运作

画面构成的三大要素:主体、陪体、衬景。主体: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画面主题思想表达的主要承担者,其自身分量和在画面中的表现力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主体可以是单一形象,可以是并列形象,还可以是一个群体。主体选择与表现把握的基本标准一是具备典型性;二是在画面中必须突出(A近景拍摄法;B抓取典型动作;C情节与细节表现;D影调、色彩对比法;E景深突出法;F光线构图法;G线条透视)三要要传情达意,陪体:画面中的“配角”,其主要作用是协助主体表达主题思想,与主体承担共同的使命。摄影作品有了陪体可以增加画面的信息量,对画面发挥多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但这也取决于自身的形象价值和精神价值。

六照片画面外部框架把握

1、画面的种类:从取景框的轮廓结构看,伺周边线就是一个影像框架,随着作者对空间范围的取舍,被其框入的影像会形成四种画幅:横画幅、竖画幅、方画幅、自由式画幅。

2、画幅的适应特点

横幅——适合表现左右走向和辽阔宽广的场景。

竖幅——适合表现上下走向和高大的物体。

方幅——适合表现高宽等同和具有一定视觉力度的物象。

自由式画幅——适合表现轻松自由的事物。

变化拍摄距离,主动把握画面景别(照片画面景象空间的大小不同变化)

1、远景:从远距离拍摄的画面场景。它尽可能广阔地展现被摄事物场景的广阔度。获得出色远景照片的方法是事先选择具有姿态变化、明暗变化g、高低变化、色彩变化的景色。

2、全景:全景取景范围比远景略小,为表现整个被摄体的画面,摄影者从较远距离拍下事物的全貌。通常多指人文景观及社会景观,这种景别视觉空间大,且相对完整,通常需要在高角度与远距离拍摄。其作品价值也要建立在形象特色和精神力量之上。

3、中景:主体相对突出,在其周围有一定的空间的摄影景别为中景画面。这种景别适合展现情景交融的场面。(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近景:用比中景更近的拍摄距离拍摄。使用近景拍摄人物时,主体占画面最大部分,几乎没有什么环境,这使画面显得更为集中。这种画面适合表现人或物体的具体特征,解释事物的内在境界,有利于达到形象的个性化。

5、特写:摄影师逼近人与物体的某一局部进行细致深刻地刻画为特写。这种画面通常需要用长焦镜头或微距镜头拍摄。

参考文献:

[1] 《明室》 罗兰.巴特 / 赵克非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2003-1-1

[2] 《走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瓦尔特·本雅明 / 许绮玲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8

我国新闻摄影的传播学思考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现在,新闻学的内涵正在向传播学扩展,从而推动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一、新闻摄影和传播学概述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的传播形式。摄影图片主要依靠抓拍完成,用来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新闻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同时新闻摄影一般都会对摄影图片进行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新闻摄影图片的主要特征为:

(一)时效性

新闻摄影必须体现一个“新”字,它所反映的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引人关注的新闻事实。如政治事件、经济消息、社会热点、国际关系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纪实性报道等。

(二)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虚假的新闻报道只能遭受谴责。

(三)典型性

新闻摄影报道的典型性包含典型事件、典型形象、典型瞬间三方面。

(四)现场感

新闻摄影的的现场抓拍,应以正确反映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现场感;而不应过分雕琢,因追求艺术效果而有损于对事实的报道。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新闻摄影与传播学息息相关,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都需要通过新闻摄影来记录和传播。

二、新闻摄影的传播学理论研究

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许多为传播学研究所感兴趣的问题被引人了新闻摄影的论研究之中。新闻摄影理论界在研究新闻摄影本身的属性之外,已开始向传播学至社会学领域扩展。如研究新闻照片中总统候选人的形象是怎样改变选民们的投票决定的报纸改为彩色印刷发表彩色照片之后,是否改变了读者们的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渠道。

除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在题材上的扩展外,许多在传播学理论研究中被认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也大量地使用在新闻摄影的理论研究之中,如统计学、问卷调查以至实验等等。这些定量取代定质,科学取代人文的研究方法,将新闻摄影的问题放人社会结构上加以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为新闻摄影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充分和更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人类社会中经过人脑加工处理的信息,属于意识范畴,但其内容来自客观世界,表达形式则以声音、文字等为其物质补充,不同的人在接受理解、使用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不能因此改变人类社会信息来源及其内容的客观性。新闻摄影的传播过程主要为两个阶段,传播者信息处理过程和接收者的接收传播的信息处理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制作和发行,其中摄影师拍摄新闻作品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制作者;摄影作品汇总后,编辑对新闻摄影照片进行挑选、剪裁、然后发排制成媒介、传递给受众。

这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阶段是最接近信源和最倾向于信源,他们拍摄和捕捉具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增加其信息价值,试图将自己的感觉、观念传递给社会大众。第二步骤则是编辑在大量新闻照片中进行挑选、修改或剔除,以保证媒介的宗旨和报道计划的完成,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典型的“守门人”行为。这些传播者主宰着对社会信息筛选加工的大权,并通过媒介对社会信息进行主产、表现和传插。传播学家巴斯曾就此提出著名的内部新闻流动的“双重行动模式”,并进行归纳描述,很有参考价值。

新闻摄影传播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新闻报道发生后,广大受众对新闻摄影信息的接受过程和信息内容的反映过程。“在艺术传播中,最简单的反馈出现在作者与受众之间。而在新闻摄影传播中,情况略有不同,要相对复杂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情形,实际上与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相关联,这里要强调的是,新闻摄影信息的接受过程,既有被动的信息接收,又有主动的信息寻求,这是由受众心理因素决定的。在传愉与反馈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读者看了作品,接受传播者的信息,只构成一种传播关系。

对新闻摄影信息,接受者同样具有可选择性,因为人们总是通过主动地求取对证明有利的信息,以减少自己认知的不协调。也就是说,新闻摄影同样要强调受众的主体地位,明确的目的性,以求得最佳传播效果.同时,由于新闻摄影形象语言的缘故,接受者不仅不可能接受全部传播信息,而且有可能在进行解读时,与报道者希望达到的主观意愿不一致。因此,传播媒介的影响并不是出现于有意识的预见和观念的层次上,而是在感觉比例和知觉类型的下意识层次上。希望这在新闻摄影传播研究中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结语

新闻摄影是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并用传播学的原理、观点、方式、方法重新审视新闻摄影的全过程,实际上已找到了和以往不同的新闻摄影理论研究途径,将新闻学的内涵向传播学扩展。由此,我们可以考察、分析、研究新闻摄影的各个构成环节和外延,从而进一步推动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218 评论

yellowmoon27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是照片成败的关键,这一瞬间的获得非常难。从表面看。“喀嚓”一下,好似很简单、很潇洒,实际上是作者全部学问、功夫、修养、经验的一次总结。早一点或晚一点按动快门都意味着永远丧失了最关键的那个瞬间。下面我带来的新闻摄影抓拍技巧。

什么叫好摄影记者?好与不好是相对而言的。别人没看见的,你能看见;别人没发现的,你能发现;别人发现了但没有抓住的,你能抓住;别人做不出来的照片,你能做出来。自己梦想成为一个一流的摄影家与真正在实践里成为一个一流的摄影家,这个过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布勒松为什么被称为“抓拍大师”,是因为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总能“抓”出几张绝活儿来。

具体讲:

(1)要特别注意抓动作。 在形象艺术里,摄影是最不怕动的艺术。没动作的题材,照出来经常是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而拍摄对象动得越历害,照片就有可能越生动、越活泼、越自然、越真实。加拿大的卡什说,他并不在乎人物是老是小,好看不好看,关键要跳出外形美的束缚,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而人物性格的展露往往蕴藏在动作之中。

(2)注意抓住高潮 。高潮是某一个事态、某一个动作过程中最饱满,表现力最强的高峰时刻。经验告诉我们,抓取高潮要掌握好按快门的提前量,也就是说在真正高潮出现之前就要按下快门。正如一位摄影家所说:如果你在取景框里已经看见了这个事物的高潮,这就意味着你已经永远失去了这个高潮。这是因为从按下快门到相机快门打开的过程中有一个“时滞”现象。

(3)抓神态 。有的拍摄对象没有动作,那么可以注意他的神态。人物的表情神态往往是内心情感的表露,有些神态往往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

(4)抓细节 。细节能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细节能够增加照片的趣味性;没有细节往往会导致照片平淡乏味;细节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美国FSA摄影群体的领导人曾说:“你们要注意抓住那些有意义的细节,抓住那些使千百年后的学者们认为值得加以研究的问题。”

( 5)抓特点。 一个人物、一个地方,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反映事物独特的地方,能使照片的表现力增强。

(6)抓悬念。英国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有一句名言:悬念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最有力的手段。许多成功的作品里都有悬念,因为它们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关注将要发生的事情。

(7)抓特写。 特写是特别细腻的描写。由于繁杂、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很难站下脚来仔细观察一个事物,所以如果把取景的范围推向极端,近到无法再近,少到无法再少,画面精练至极,就会得到强烈的视觉感染力,特写的表现力不可忽视。

(8)抓矛盾。 有矛盾就有问题,有问题,就能引人注目、耐人寻味。矛盾也是一种对比,艺术创作如果不能有意识地运用对比,那么艺术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对比可以产生视觉冲击力。对比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拓展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对比的因素越丰富多样,照片的味道就越浓厚。

(9)抓极端。 许多摄影者不善于把握事物的极端发展和变化,极端化的表现会使作品更加强烈、刺激。

(10)抓本质。 事物的本质经常隐藏在纷纭复杂的外表之下,这就要求摄影要培养特别敏锐的感觉、特别深刻的眼光,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在人人看得见的地方,看出人们看不见的东西”,“在平凡的地方拍出不平凡的照片”,“把没有意义的事物拍得有意义”。

我们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应该记住:摄影,并不仅仅是看见,更重要的是要有所发现

一是选取合适的拍摄方位与角度。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是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方位,直接影响着画面效果。因此在工作开始前,要多了解一下拍摄主体,多观察、多动脑,尽可能确定最佳的拍摄方位。例如会议摄影首先要了解会议的规模程度,提前进入会场调焦距、感光度、拍摄模式等。一般大型会议要选择几个点进行拍摄,包括会场中心靠近中间的位置,会场两侧前景、中景。还可以站在前排拍摄主席台上的人物,若是表彰会,就要提前到主席台的一侧找好位置拍摄上台领奖的瞬间。在人物众多的会场要注意表现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注意抓拍参会人员,特别是有特点的参会人员,比如认真记笔记的等。

二是耐心抓拍选择最佳时机。新闻图片要以抓拍为主,仰拍和俯拍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能增强图片的视觉冲击程度,另一方面逆光和侧逆光拍摄的图片更能给人层次感与美感,而要体现大场景要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来表现,要表现人物细节和丰富表情就要用中长焦拍摄的特写镜头。但同时在选取拍摄方位和角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相对于俯拍和仰拍,平视拍摄仍然是最容易和最常用也是读者习惯接受的视角,生硬盲目地采用俯拍或仰拍等不同寻常的拍摄视角,有时会使新闻图片产生画蛇添足的负面效果。这就需要摄影记者大胆尝试,认真思考并为后来的采访拍摄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

三是新闻摄影中使用摄影器材的技巧。在使用摄影器材时摄影记者还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根据情况选用连拍模式,现代相机每秒3张以上的连拍速度可以帮助你不遗漏精彩的瞬间;二是要选用一只广角与中长焦兼备的大变焦镜头,这样的镜头既可以满足新闻摄影对镜头成像效果的要求,又可以使摄影记者不用频繁更换镜头。三是尽量少用或不用闪光灯拍摄,避免图片的画面层次的损失;四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三脚架拍摄,这样做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拍摄成功率,避免因相机晃动而导致画面不实,使拍摄效果达到最佳水平。

关于“新闻摄影的一些拍摄小技巧”大家了解了多少呢?想要拍摄新闻摄影就要力求真实还原当时的场景,就不要像风光摄影那样加入一定的艺术元素。还有想要拍摄好新闻摄影,多加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1.寻找新颖的摄影角度

摄影角度的不同,则摄影作品的效果也不同。不要总是平端相机平视拍摄,可以尝试俯拍或者仰拍。当然无论那种情况,一定要紧紧抓住拍摄主体。

2.框好前景和主体

注意构图,不能主次颠倒,分清前景和主体。摄影何为虚何为实,虚化前景,更好凸显摄影主体。

3.寻找细节

认真仔细观察新闻中的趣味点、新闻点,摄影并突出。

4.利用反光、倒影

可以寻找镜子、玻璃、金属器皿等器物的反射、折射来进行拍摄。

5.要虚实处理

学会利用光圈的大小、焦距的长短、快门的速度(对于主体快慢或者股固定)、变焦摄影、追随手法实现画面虚实效果。

6.使用剪影和影子

剪影和影子的充分利用使得作品具有线条感又不失美感。

7.把握光线

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采取强光或者弱光来凸显主体的不同,因此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光比的大小。例如逆光则可以拍剪影,将测光点对准人物光线最亮的点上即可。

8.观察细致

拍摄时一定要集中精力,仔细观察,抓住有意义的瞬间,把握人物主体的形态动作。

9.注意景别

一组新闻摄影作品中要包含近景、中景、远景以及特写,因此新闻摄影工作者一定具有版面意识和编辑意识。

10.了解主题

要事先了解拍摄的主题,才能掌握好拍摄时机。例如盲人用手辨别钱币,则在他人手递钱币时就准备好拍摄。

11.包含最大信息量

充分利用拍摄环境的元素,确保画面主次分明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容入更大更多的信息。

12. 调节曝光

在新闻摄影中,摄影曝光受新闻现场光源、背景制约,尽管目前照相机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功能”更加齐备,但深色背景,浅色背景,逆光、顺光,都有一定的影响,即使使用闪光灯,也会因明暗不同背景使底版曝光过度或不足,直接影响图片的层次,因此要注意调节曝光度。

320 评论

灵魂尽头z

【自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广东自考新闻学专业要考哪些课程?有学习方法吗?有些同学对于新闻传媒方面的事物非常感兴趣,那么我们自考想要报考新闻学的话,就要对此有所了解,下面就跟着广东自考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广东自考新闻学专业要考哪些课程?有学习方法吗? 自考新闻学要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写作、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一)、毕业论文、唐宋词研究、文体写作、礼仪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编辑、普通逻辑 。 新闻学专业学习方法: 1、了解考试大纲 自考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的,命题分为三步:全国统一命题、省级协作命题以及省级命题。由此可见,命题都是十分的严谨的、也是权威的。因此在考试之前,必须了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布的课程自学考试的大纲,这对于学习来说是具有导向性的。因此说考前一定要了解考试大纲,因为教材的知识点都包括在大纲里面,这对于你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 2、制定学习计划 对于自考来说,很多同学都是自己进行学习,不像是在学校,所以说,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更关键的一点是,这个学习计划一定要具体,比如时间、内容安排等。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相当于拐杖的作用,你能学出什么效果,学习计划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制定了学习计划,最重要的额还是要执行,倘若不执行,一切皆为0。 3、缩短学习战线 很多同学可能都犯了一个错,就是认为学习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是不然的。因为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自考的科目大多数都是背诵的,难以理解需要长期笑话的内容,相对是比较少的,也就高数英语等略需要一些时间。如果拉的时间太长,很多同学后期都会有乏力感,不仅仅生活工作受影响,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每次准备4门,简单科目+突击训练,短时间内重点记忆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4、历年练习题是秘籍 对于学习到后期,肯定是要一遍遍刷题来练习,肯定很多同学都会做历年的题。这里就讲讲大家如何利用真题来提升学习效果。做练习题,要在通读知识点的基础之上,不要上来就做练习题,不会的就开始蒙,慌慌张张做完一套下一套,结果做的试卷不少,但是成绩却没有提升。做试卷其实是一个复盘的作用,也就是在学习完之后,通过做题查缺补漏,摸摸底。如果发现自己一半以上都不会,那应该先好好看看知识点了。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03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闻摄影自考笔记重点归纳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cool100886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新闻摄影自考笔记重点总结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米老鼠NANA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新闻摄影自考考试重点归纳

    【自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 广东自考报名已经关闭了,许多同学报考新闻学专业,那么你知道自考新闻学本科考试内容是什么吗?下面广东自考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

    饭团爱上飞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新闻摄影自考考试重点归纳题

    新闻摄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体的新闻体裁。如今,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新闻

    lucherking1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新闻摄影自考考试重点笔记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类别 学分 试题来源 大纲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教材出版社 课程备注 1 0000 毕业论文 必考 2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yvette0112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