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

发布时间: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

现代汉语 第三章 词汇词汇概况:关于词汇整体的知识介绍发音就是词语的发音语法就是组词造句法所以词汇很重要词汇词语就是建筑材料砖瓦泥石有的词很短有的很长也有的词语的意义很实在:汽车也有的意义很虚:的有的词语意思很多:头 打 几十个意思只有一个意思:月亮 手表这些都是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具体说来词汇首先要分成两大部分一个是词一个是语严格说词和语也是要分开的举个例子,大学是个词 教师是个词 大学教师和在一起就比词大 就不是词了但是北京是词 大学也是词  北京大学和在一起还是词 就是专有名词一部分是通常意义上的词 语是特殊固定的表达形式语叫熟语比如说成语 谚语 惯用语 歇后语 词汇和词语俩概念容易混词汇是一个集合的概念一个单独的词不能叫词汇比如说汉语词汇 红楼梦词汇但是词语概念就灵活一点,既可以是集合的,也可以是单个的比如说 这个词语用的好 ,这个时候的词语等于词词汇是集合概念 词语既是集合概念也是个体概念词汇的特点:1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这是指词汇产生来说的任意性是最根本的任意性还表现为它是无法预测的理据性---后期发展时具有后期发展有两个:一个是同源,一个是复合2普遍性和民族性怎么研究词汇,或者说词汇学注意哪些方面?首先是词汇学在语言当中的地位:1结合社会历史研究词汇2结合语音研究词汇【可能会从声音的关联来看词义的关联】3注意词汇的系统性4结合语法【语法很多虚词都是由实词来的,了 着 过】语素和词:意义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语素最小的音译结合的语言单位是语素在汉语里,语素常常表现为一个汉字或一个音节,语素是差不多相当于汉字和音节的语言单位实际上汉字音节语素之间没什么关系语汇和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独立使用简单来说就是能被替换或者被挪动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又叫黏着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剩余语素和非剩余语素:例如菠菜实义语素和非虚义语素例如 笔成词的 自由的 不定位的 非剩余的 实义语素词的构造:单音节词与双「多」音节词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就是单音节词:走 吃 了在 也 被两个音节以上就是双音节词: 椅子多音节词: 半导体 巧克力  奥林匹克  捷克斯洛伐克语素最多情况是单音节不过也有多音节的情况古代汉语里的词多数都是单音节现代汉语语素多是单音节而词多是双音节现代汉语是双音节占绝对优势:类似  朋友 经济 沐浴 牙齿 饥荒 疾病改造旧词:艺术 衣服 石头 学习 虽然单现代汉语里面非常非常常用的反而是单音节的

什么是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或特定范围的所有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固定短语+词

词汇是集合概念,不可以讲“一个词汇”,而应该讲特定范围,如:

一种语言:汉语词汇

一种方言:北方方言词汇

某一断代:现代汉语词汇

某一个人:特朗普的词汇

某一本书:《红楼梦》的词汇

某一课:第十五课的词汇

~~~~~

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词汇的构造单位

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词是音义结合体,但不一定是最小的。

语素是音节和意义的最小结合体。

————

词汇单位-语素

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音:完整的音节,

最小须是一个音节, 也可以是多个音节。

2.义:音节须有意义,

且与词义一致。

3. 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完整性不可再分割!如若还可分出更小的意 义,则不是最小的,须继续分割。

~~~

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

替代法:对某个语言单位(一般是双音节AB)的各个成分进行同类替换。(即,保留一边,另外一边替换成别的字组成新词)

替代原则:

被保留的一边在新词和原词中:

1.意义一致(绝对原则) 2.位置一致(方便对比) 3.音节数量一致(方便对比)

备注:1必须满足, 2、3不是必要条件。

双音节单位AB,若A、B都可以被替代组词,则A、B各是一个 语素。(须遵循替代原则1)

如果双音节单位AB,有一边可替换,另一边不可替换, 则AB是1个语素。

1个汉字是不是语素一定要放在某个具体词语中判断,不能孤立看待。

~~~~~

语素的分类

1.按音节数量分类(1个语素内): 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单音节语素(较多):一字一语素。

如:人民,( 2个语素:人、民,都是单音节语素)

多音节语素(较少):多(≧2)字一语素(意义不可拆分)。 如:马虎 蝴蝶 麦克风 乌鲁木齐 以上词都只有1个语素,多音节语素常见于音译外来词。

2.按语素构词能力强弱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能力强):

1. 既能和其他语素组词

2. 又能独立使用(本身就是词)

不成词语素(能力弱):

1.只能和其他语素组词

2.不能独立使用(只是语素,不是词)

3. 按词内的意义地位分:词根语素、词缀语素

词根语素:表示词的基本概念(实),一般组词位置自由。

~~~~~~

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普通话的词语的特点

(1)语素和汉字大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1) 如:人、民、手、机

(2)一字多语素的情况 (多义字、多音字) 如 :鲜花、花钱、刮花了

(3)多字一语素(多音节语素,意义不可拆分) 如:沙发、咖啡、雷达、仿佛、忐忑、尴尬

~~~~~~

词和语素都是音义结合体,区别在于能否独立运用。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是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

确定词的方法:

一、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

二、能单用:

1 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词

2 能单独起语法作用的是词 句子有它没它,意思或语气不一样;或没它,句子不通。

三、剩余法 把句中所有能单说的词找出来。句中剩余的,不能单说,也不是其他词

的一部分的,也是词。 汉语中的虚词就是这样确定的。

注意!以下类别都是词: 普通话的词语的特点

1.结构助词:的de、地de、得de 我的狗、高兴地跑过来、跑得快

2.动态助词:着zhe、 了le、过guo

我喝着豆汁儿。 我喝了豆汁儿。 我喝过豆汁儿。

3.句尾语气词:了le 快到中秋节了。

4.数词:一、二(两)、三...... 5.量词:只、张、条...... 两只狗(短语,3个词:两+只+狗)

6.代词:这、那 这只狗(短语,3个词:这+只+狗)

~~~~~~

短语分为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

穿小鞋 穿凉鞋 戴绿帽 戴草帽

固定短语可分为专名和熟语

专名:人名、地名、机关团体、书名等, 如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三 国演义》

熟语:成语、歇后语、谚语、惯用语

成语:历史上沿用下来或群众中长期流传,见解精 辟并含有特定意义的固定短语,四字格最为常见。

炼石补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黄粱美梦

城下之盟

洛阳纸贵

文质彬彬

子虚乌有

七嘴八舌 是可忍,孰不可忍

惯用语: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 三字格的动宾短语,简明生动,通俗有趣。

吹牛皮 八九不离十 拉后腿 生米煮成熟饭 踢皮球 揭不开锅 戴高帽 八竿子打不着 马后炮 吃定心丸 走后门 卖狗皮膏药 开绿灯 不管三七二十一 磨洋工 挖墙脚

谚语:流传于民间的形象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世上无难事情,只怕有心人。 情人眼里出西施。

歇后语:有前后两个相关部分构成的带有隐语性 质的风趣幽默的短语,前一半近似谜面,后一半 相当于谜底。

1.比喻型 聋子拉二胡——胡扯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

2.谐音型 老九的弟弟——老实(十) 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腊月里的萝卜——动(冻)了心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

单纯词:只有1个语素的词。 1.单音节词:人、海、风、一、着、的

2.复音节词: 1.单纯词:只有一个语素

A.联绵词:参差、仿佛(双声) 葫芦、逍遥(叠韵) 芙蓉、狼藉(其他)

B.叠音词:奶奶、爷爷、姥姥 (单说和叠用意义不同或单说无意义)

C.音译词:咖啡、迷你

D.拟声词:叮当、哗啦

“奶奶、、爷爷、姥姥” 是单纯词,只有1个语素。

~~~~~~

合成词:2个或者2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1.重叠式合成词: 2个相同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AA=A+A,A可单说意义与AA同。

爸爸=爸+爸 妈妈 = 妈+妈 常常 =常+常 偏偏 = 偏+偏

“妈妈”VS.“奶奶” “妈”可单说,意义与“妈妈”相同,“妈妈”可拆分出2个语

素,合成词。 “奶”单说——奶水,意义与“奶奶”不同,“奶奶”不可拆分 1个语素,单纯词。

2.附加式合成词 :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 ,

A+B,其中一个是词缀。 (1)前缀+词根:阿姨 老师 第一

(2)词根+后缀:椅子zi 木头tou 花儿(r)

热乎乎 圆溜溜

3、 复合式合成词 :不同词根组合而成的词。 A+B=词根+词根。

1 并列式(又叫联合式): A和B意义相同、相关或相反。

意义相同、相近-如:道路、喜欢

意义相关,但构成一个新的词义(比喻) - 如:领袖、骨肉

意义相反、对立,- 构成一个新的词义 如:反正、开关

2 偏正式

A:修饰义(偏,增添细节) B:中心义(正,本质属性) 前偏,后正,位置不可颠倒。

如:毛笔、 教室、 热爱、 雪白、笔直、教师、护士

以上划线语素为中心义(正),前面为修饰义(偏)。

3 动宾式( 也叫 支配式)

A:动作+B:动作对象,

B相当于A的宾语。

词义陈述动作 如:请客、理发

词义指称某类人

如:司令 司(动作):主管、操作,令(动作对象):命令

管家

4 补充式 B补充说明A。补充义B在后。

动补式

A:动作+B:动作带来的结果状态

如:提高(提了以后变高了)、改正(改了以后正确了)

量补式

A:人/事物+B:A的量词

如:人口 花朵

(三口人,“口”:“人”的量词) (一朵花,“朵”:“花”的量词)

5 主谓式( 也叫 陈述式) :

A:主语(人/事物)+B:谓语(动作/性质状态)

名(主)+动作(谓)

如:地震、海啸

名(主)+形(谓)

如:年轻、性急

代(主)+动(谓)

如:自主、自驾

~~~~~~

词义:

1、理性义

词义中与表达 概念相关的意 义部分,有叫 概念义、主要 义。对内统一 性,对外排他 性。

例如:人:能够直立行走并制造工具的哺乳动物。

2、色彩义

附着在词的理 性义上面表达 人或语境所赋 予的特定感受, 又叫感受义, 附属义。

包含: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形象色彩 地域色彩 时代色彩

例如:褒贬:成果(褒)-后果(贬 -结果(中性) 书面语、口语:欢笑(书)- 乐(口) 形态-动态-颜色-声音: 云海、垂柳、彩虹、轰隆 地域色彩:俺、唠嗑、啥 时代色彩:同志

3、语法义

是词表示语法 作用的意义

例如: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区别词、量词、数词等

~~~~~~

词义的分解

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有的词有几个义项,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分为本义、基本义和转义。

~~~~~~

同义词的区别

1.理性意义有差别

A意义轻重:失望-绝望

B词义范围大小:边境-边疆

C个体与集体:书籍-书

D搭配对象不同 充足(具体)-充分(抽象)-充沛(雨水、精力); 交流(抽象)-交换(具体)

2.色彩意义有差别

A感情色彩 褒义-贬义 成果-后果

B语体色彩 口语-书面语 马上-旋即 方言-普通话

3.词性有差别 充实(形容词)-充满(动词)

~~~~

外来词

普通话的词语的特点

(1)定义:从外族语借来的词。

(2)分类:

• 音译词:完全按照原词的语音形式对译成汉语, 汉字与意义无关系:咖啡、白兰地、扑克、逻辑、模特

• 音译兼意译词: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 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Marxism

马克思主义 音译i 意译i

• 音译加意译词:用音译的方法把原词对译成汉语, 加上一个原词没有的种类名称: jeep

吉普车

音译 加意译(种类名称)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表

第一章 绪论一、词(一)什么是词(二)确定词的一般方法(三)疑难问题二、词汇(一)固定语中的专门用语(二)词汇的系统性三、词汇学(一)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二)有助于语文教学(三)有助于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的工作练习第二章 词的构造一、单纯词的音节特征二、合成词的结构(一)合成词结构的分析(二)疑难问题三、合成词结构类型讨论(一)三类语素(二)结构类型练习第三章 词义一、词的符号性和词的意义二、词的概念义三、概念义的分析(一)表名物的词意义的分析(二)表动作行为的词意义的分析(三)表性状的词意义的分析四、词义的单位五、词的附属义(一)形象色彩(二)感情色彩(三)语体色彩练习第四章 多义词和同音词一、多义词(一)词义和语素义(二)多义词的类型(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四)多义词义项意义的联系二、同音词(一)同音词的类型(二)同音词和写别字(三)同音词的来源(四)同音词和多义词的界限三、多义词和同音词的作用附:异形词和同形词(一)异形词(二)同形词练习第五章 同义词、反义词和词的层次关系一、同义词(一)同义词的产生和类别(二)同义词的分析(三)同义词的作用二、反义词(一)什么是反义词(二)反义词的类别(三)反义词的作用三、上下位词(一)什么是上下位词(二)上下位词在语言中出现的情况(三)上下位词的作用四、整体一部分关系词(一)语言中存在的整体一部分关系词(二)整体一部分关系词的意义关系练习第六章 词义的发展一、词义发展的类型(一)词义深化(二)词义扩大(三)词义缩小(四)词义转移(五)感情色彩变化二、词义发展的原因三、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练习第七章 几种重要的词汇划分一、基本词汇和其他词汇(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二)几种词汇的统计研究二、古语词和新词(一)古语词(二)新词语(三)生造词问题三、口语词汇和书面语词汇四、标准语词汇和方言词汇,社会习惯语(一)普通话词汇同方言词汇的差别(二)普通话对方言词的吸收(三)社会习惯语五、本族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一)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二)汉语对日语词的吸收六、非语义词群和主题词群(一)非语义词群(二)主题词群练习第八章 熟语一、成语(一)成语的组织结构(二)成语的意义(三)成语的运用二、谚语(一)谚语的种类(二)谚语的结构和意义(三)成语和谚语的不同三、歇后语四、惯用语练习第九章 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一、合成词词义和构成它的语素义的关系二、语素在构词中的变异(一)意义上的变异(二)作用上的变异(三)特殊的变异三、词的暗含内容四、研究词义同构成它的语素义关系的作用练习第十章 词典一、词典的类型二、词的释义(一)普遍性较大的三种释义方式(二)表动作行为的词的释义(三)表性质状态的词的释义(四)其他释义方式三、词典编纂的其他问题(一)选词(二)注音(三)引例(四)编排练习学习参考论著

目录: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语音方面 2 词汇方面 3 语法方面 四、现代汉语的地位 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对其他国家和民族语言影响;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节 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一、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三、推广普通话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  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2  生理属性: 三大发音器官: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咽腔、鼻腔和口腔 3 社会属性 二、语音单位 1 音素——辅音、元音 2 音节 3  声母、韵母、声调 4 音位 三、记音方法和记音符号 1  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2月 2  国际音标 第二节 辅音与声母 一、辅音的发音 1  辅音发音部位:(7类)(按气流受阻情况) 双唇音b p m 唇齿音 f 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d t n l 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前音 j q x 舌面后音/舌根音k ɡ h  nɡ 2 辅音发音方法 (1)看阻碍的方式,分5类: A、塞音(暴破音):b、p、d、t、g、kB、塞擦音:z、c、zh、ch、j、q C、鼻音:m、n D、边音:l E、擦音:f, h, x, sh, r,  s 注意: ng不是声母,是辅音,是鼻音 (2)看声带是否振动:分清、浊两类 A、清音:b、p、d、t、g、k、z、c、zh、ch、j、q、f、s、sh、x、h B、浊音:ng、r、m、n、l (3)看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类 A、送气音:p、t、k、q、 c、ch B、不送气音:b、d、g、j、 z、zh 二、声母的发音 声母共22个,其中一个为零声母。 三、声母辨正 第三节 元音与韵母 一、元音的发音 普通话的元音分为10个单元音和13个复元音。 (一)  单元音的发音 10个单元音:ɑ o e ê i u ü er –i(前) -i(后)1  舌面元音 舌面元音7个:ɑ o e ê i u ü  按舌位高低和开口度大小,分为:高元音:i u ü 半高元音:o e 半低元音:ê 低元音:ɑ  按舌位前后,分为: 前元音: 央元音: 后元音: 按唇形圆展,分为: 圆唇元音: 展唇元音: 2  舌尖前元音:–i(前)  舌尖后元音: -i(后) 3  卷舌元音:er (二)、复元音的发音前响复元音4个:ai ei  ao  ou  后响复元音5个:ia  ie  ua uo  üe 中响复元音4个:iao  iou  uai  uei  二  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中韵母39个,主要由元音构成,或元音加鼻音构成。 分类一:(按结构分) 单元音韵母:ɑ o e ê i u ü er –i(前) -i(后)10个 复元音韵母:13个(前响4个,后响5个,中响4个) 带鼻音的韵母:16个 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按韵母开头的发音口型,分为: 开口呼:15个 齐齿呼:9个 合口呼:10个 撮口呼:5个 三、韵母的结构 韵头:i u ü 韵腹:主干,必不可少,所有元音都能出现 韵尾:ng  n  i  u  (4个) 四、韵母辨正 第四节 声调 一、什么是声调 二、调值和调类 三、普通话的声调 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四、古今调类比较 第五节 音节 一、音节的结构 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带调音节,后缀“儿”除外,两个汉字一个音节,如“花儿”。 二、拼音 1  拼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  拼音的方法: 双拼法,三拼法,整体认读法 3  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 三、音节的拼写规则 1  隔音字母y,w的用法 2  隔音符号的用法 3  省写  韵母iou  uei  uen省写为iu  ui  un; ü 上面两点的省略,n,l后不可省,其余都可省。 4  标调法 5  词的连写和大写 第六节 音变 一、变调 1 上声的变调 2  “一、不”的变调 二、轻声 1  什么是轻声 2  哪些音节读轻声 3  轻声的作用 三、儿化 1  什么是儿化 2  儿化韵的发音 3  儿化的作用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七节  音位 一 音位简说 1  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2  音位变体 3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二  普通话音位 1  普通话元音音位 2  普通话辅音音位 3  普通话声调音位 第八节 朗读和语调 一、朗读 1  深入理解内容 2  掌握表达技巧 二、语调 1 停顿:意群  节拍群  逻辑停顿  语速 2  重音:语法重音;  逻辑重音 3  句调: 句调四种形式:声调  降调  平调  曲调 句调对字调的影响: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1  树立正音标准 2  推广标准音 一、确立正音标准 二、推广标准音 第二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一、文字的性质 二、汉字的起源 三、汉字的特点 1 表意; 2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3  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4  有超时空性 四、汉字的作用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1  手写体:楷书  行书 2  印刷体:楷书及其变体 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 字号: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1  笔画  “永”字八法;“札”字法 2  部件 成字部件与非成字部件 单笔部件与多笔部件 基础部件与合成部件 一层部件、二层部件、三层部件…… 3  整字 独体字 合体字:左右组合,上下组合,包围组合,框架组合,品字组合(5种) 二、笔顺 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三、造字法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一、汉字改革问题 文字制度的改革与文字内部的简化、整理 二、汉字的整理 (一)简化汉字 1  类推简化 2  同音或异音代替 3  草书楷化 4  换用简单的符号 5  保留特征或轮廓 6  构成新的形声字或会意字 (二)  整理异体字 (三)  规范印刷字形 (四)更改生僻地名用字 (五)  统一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六)  整理异读字 (七)  研读《通用规范汉字表》 三、汉字的标准化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汉字的排列方法:义序法、音序法、形序法 形序法分为笔画法、部首法和号码法三种 四、汉字的信息处理 (一)汉字信息输入: 字形编码、拼音编码、形音结合编码 (二)汉字信息存储 (三)汉字信息加工 (四)汉字信息输出 第五节 使用规范汉字 一、掌握规范字 (一)掌握简化字 (二)不用已淘汰的异体字 二、纠正错别字 (一)纠正写错字 注意字形、字音、字义 (二)纠正读错字 第三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概说 一、什么是词汇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成词/自由语素 不成词/粘着语素 (二)词 (三)固定短语 第二节 词的结构 一、单纯词 1  联绵词:双声词、叠韵词、其他 2  叠音词 3  音译的外来词 二、合成词 1  复合式:5种 联合、偏正、补充、动宾、主谓 2  重叠式 3  附加式: 加前缀、加后缀、词根加叠音后缀 第三节 词的意义 一、什么是词义 二、词义的性质 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三、词义的构成 (一)概念义 (二)色彩义 1 感情色彩 2  语体色彩 3  形象色彩 四、词义的理解与运用 第四节 义项和义素 一、义项 (一)什么是义项 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二)义项的分类: 1基本义 2 转义:2种 引申义 比喻义 (三)单义词和多义词 (四)同音词 二、义素 (一)什么是语素 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 (二)义素分析 (三)义素分析的运用 第五节 词义的聚合 一、语义场 (一)什么是语义场 (二)语义场的层次 (三)语义场的分析 类属义场 顺序义场 关系义场 二、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三、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第六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什么是语境 二、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第七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三、行业语、隐语、网络词语 第八节 熟语 一、成语 二、惯用语 三、谚语 四、歇后语 第九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一、词汇的发展变化 二、词汇的规范化               2022.1.20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中国 社会 科学院语言 研究 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以记录 普通 话语汇为主,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六千余条,二百七十余万字。 * 出版补编,收字、词约二万条。1996年出版修订本,收字、词六万余条,三百余万字。

词语分解

现代的解释 ∶现在这个时代中国多指 年至现在 ∶现代的现代科技的发展详细解释现在这个时代。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一九一九年五四 运动 到现在这个时期。 瞿秋白 《关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片断》:“马克思主义不能够用两种 词典的解释 收集词汇按 某种 顺序 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详细解释收集词汇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

自考现代汉语考试大纲词汇

一般词汇包括以下一些类型的词:

1、新词(如"创业板"、"知识经济")。

2、古词(如"若"、"之"、"吾辈"、"抵牾")。

3、外来词(如"可口可乐"、"伊妹儿")。

4、行业用词(如出版界用语"印张"、"开本"、"插页"等)。

5、科技术语(如数学术语"函数"、"微分"、"哥德巴赫猜想"等)。

6、方言俚语词(如"遛弯儿"、"靓仔"、"收银台"等)。

7、除以上六种词以外的非常用词。

扩展资料

基本词汇以外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同一般词汇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渗透。基本词汇是一般词汇丰富发展的源泉,一般词汇又是充实基本词汇的基地。

基本词汇中的某些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转为一般词。如:历史上的“弓”、“戈”都是基本词,现在已经转化为一般词语。反之,一般词汇中的某些词在发展中具备了基本词的特点,在现代汉语中已进入了基本词。

现代汉语常用词语有:

两字:爱好 爱护 暧昧 安插 安居 安康 安全 安然 安歇 安心 鞍钢 鞍马 按摩 按捺 按照 按着 暗藏 暗处 暗想 暗中 遨游 翱翔 澳洲 按此 按理 自考 电大 函授 正确 错误 来源 新群 好吃 点亮 条例 合格 游戏 上网 导航 竞争 紧张 关注 知识 未来 寝室 情商 轻松 方法 想象 资助 开心

三字:安全带 听听看 副会长 笑嘻嘻 化合物 混合物 指示灯 知识点 陌生人 做买卖 威望值 乐呵呵 字符串 爱祖国 爱面子 安家费 安乐死 安全区 安全性 电冰箱 电视机 烟灰缸 形容词 联绵词 形声字 重叠式 普通话 网络化 互联网 局域网 上班族 单身狗 禽流感 银行卡 信用卡

四字:安于现状 按兵不动 按时完成 昂首挺胸  安度晚年 安排工作 安全操作 安全可靠 不释手 爱国主义 安安稳稳 安民告示 安全保证 斤斤计较 黯然失色 暗中保护 闷闷不乐 笨鸟先飞 别出心裁 白日做梦 千里迢迢 彬彬有礼 恭喜发财 洋洋得意 喜气洋洋 背水一战 班门弄斧 侃侃而谈

拓展阅读:

《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是顾士熙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发行。

内容提要:《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有三个特点:一、收词利用了现代化 计算机汇统计成果;二、注释时标注词类和语素;三、除释义外,还有“搭配”、“相关词群”、“辨析”、“注意”等栏目,使读者对词义和词的用法有更好的了解。这是一本富有特色的词典。 本词典单设“注意”一栏,目的是为读者提供词在词形、语音、 语法、修辞、语用等方面的 特点和应注意点。为了使读者进一步扩大视野,弄清该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特点,本词典还设立了“相关词群”和“辨析”两个栏目,以提供与该词有关的 同义词、 近义词、揭示该词与别的容易混淆的词的区别。 本词典从体例到内容到力求 简明、实用、新颖,是一部可供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员学习使用的准中型语言 工具书,对语言 研究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代汉语介绍: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汉语,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狭义的现代汉语则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所代表的标准现代汉语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主要分支:现代汉语方言差异显著。关于方言的分区,学术界的观点还不同意,有7区说、10区说等。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联合编制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汉语方言分为官语、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晋语、徽语、平话10个区。

一般词汇包括类型的词:新词(如"创业板"、"知识经济")。古词(如"若"、"之"、"吾辈"、"抵牾")。外来词。行业用词(如出版界用语"印张"、"开本"、"插页"等)。

汉语里词的总汇,即所有的词的集合体,其中也包括性质和作用相当于词的固定词组,如成语。汉语的某个历史断代、某个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的词语的集合体也使用词汇这个名称。

如先秦词汇、广州话词汇、水手词汇;某种特殊类别或某种作品的词语的集合体也可称为词汇,如口语词汇、《红楼梦》词汇。在线新华字典现已经收录20959个汉字、52万个词语。

基本特点:

汉语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单独使用时就是词,不单独使用时就是构词成分。如:“光”和“明”既是两个语素,又是两个词,二者合起来是一个词。

构词法与句法基本一致,这主要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词根复合是新词产生的主要方法,因此很多复音词是由古代单音词构成的词组发展而来的,如妻子、困乏等。

汉语复音节词绝大部分是合成词,但有一部分是双音单纯词,主要表现为叠音词和联绵词。叠音词是同一个字重叠而成,如关关、交交、习习、所所等。

联绵词大多数是由具备双声或叠韵关系的两个字构成的,如:逍遥、徘徊、望洋、萧瑟、流离、倜傥等。

叠音词和联绵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词中的单字不表示任何意义,只起记录音节的作用,重叠或两个字合起来后的两个音节表示具体词义。

还有方向词,重复词(叠词),域词,静词(名词全部都能转换成静词)!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总结

语言: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构成语言的要素有语音、词汇、语法。它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分为:动词,形容词。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中国 社会 科学院语言 研究 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以记录 普通 话语汇为主,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约五万六千余条,二百七十余万字。 * 出版补编,收字、词约二万条。1996年出版修订本,收字、词六万余条,三百余万字。

词语分解

现代的解释 ∶现在这个时代中国多指 年至现在 ∶现代的现代科技的发展详细解释现在这个时代。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一九一九年五四 运动 到现在这个时期。 瞿秋白 《关于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片断》:“马克思主义不能够用两种 词典的解释 收集词汇按 某种 顺序 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详细解释收集词汇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

什么是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或特定范围的所有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固定短语+词

词汇是集合概念,不可以讲“一个词汇”,而应该讲特定范围,如:

一种语言:汉语词汇

一种方言:北方方言词汇

某一断代:现代汉语词汇

某一个人:特朗普的词汇

某一本书:《红楼梦》的词汇

某一课:第十五课的词汇

~~~~~

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词汇的构造单位

词都是由语素构成的。

词是音义结合体,但不一定是最小的。

语素是音节和意义的最小结合体。

————

词汇单位-语素

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音:完整的音节,

最小须是一个音节, 也可以是多个音节。

2.义:音节须有意义,

且与词义一致。

3. 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完整性不可再分割!如若还可分出更小的意 义,则不是最小的,须继续分割。

~~~

确定语素的方法——替代法

替代法:对某个语言单位(一般是双音节AB)的各个成分进行同类替换。(即,保留一边,另外一边替换成别的字组成新词)

替代原则:

被保留的一边在新词和原词中:

1.意义一致(绝对原则) 2.位置一致(方便对比) 3.音节数量一致(方便对比)

备注:1必须满足, 2、3不是必要条件。

双音节单位AB,若A、B都可以被替代组词,则A、B各是一个 语素。(须遵循替代原则1)

如果双音节单位AB,有一边可替换,另一边不可替换, 则AB是1个语素。

1个汉字是不是语素一定要放在某个具体词语中判断,不能孤立看待。

~~~~~

语素的分类

1.按音节数量分类(1个语素内): 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单音节语素(较多):一字一语素。

如:人民,( 2个语素:人、民,都是单音节语素)

多音节语素(较少):多(≧2)字一语素(意义不可拆分)。 如:马虎 蝴蝶 麦克风 乌鲁木齐 以上词都只有1个语素,多音节语素常见于音译外来词。

2.按语素构词能力强弱分: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能力强):

1. 既能和其他语素组词

2. 又能独立使用(本身就是词)

不成词语素(能力弱):

1.只能和其他语素组词

2.不能独立使用(只是语素,不是词)

3. 按词内的意义地位分:词根语素、词缀语素

词根语素:表示词的基本概念(实),一般组词位置自由。

~~~~~~

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普通话的词语的特点

(1)语素和汉字大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1) 如:人、民、手、机

(2)一字多语素的情况 (多义字、多音字) 如 :鲜花、花钱、刮花了

(3)多字一语素(多音节语素,意义不可拆分) 如:沙发、咖啡、雷达、仿佛、忐忑、尴尬

~~~~~~

词和语素都是音义结合体,区别在于能否独立运用。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是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

确定词的方法:

一、能单说:能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

二、能单用:

1 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是词

2 能单独起语法作用的是词 句子有它没它,意思或语气不一样;或没它,句子不通。

三、剩余法 把句中所有能单说的词找出来。句中剩余的,不能单说,也不是其他词

的一部分的,也是词。 汉语中的虚词就是这样确定的。

注意!以下类别都是词: 普通话的词语的特点

1.结构助词:的de、地de、得de 我的狗、高兴地跑过来、跑得快

2.动态助词:着zhe、 了le、过guo

我喝着豆汁儿。 我喝了豆汁儿。 我喝过豆汁儿。

3.句尾语气词:了le 快到中秋节了。

4.数词:一、二(两)、三...... 5.量词:只、张、条...... 两只狗(短语,3个词:两+只+狗)

6.代词:这、那 这只狗(短语,3个词:这+只+狗)

~~~~~~

短语分为固定短语和临时短语。

穿小鞋 穿凉鞋 戴绿帽 戴草帽

固定短语可分为专名和熟语

专名:人名、地名、机关团体、书名等, 如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三 国演义》

熟语:成语、歇后语、谚语、惯用语

成语:历史上沿用下来或群众中长期流传,见解精 辟并含有特定意义的固定短语,四字格最为常见。

炼石补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黄粱美梦

城下之盟

洛阳纸贵

文质彬彬

子虚乌有

七嘴八舌 是可忍,孰不可忍

惯用语: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都是 三字格的动宾短语,简明生动,通俗有趣。

吹牛皮 八九不离十 拉后腿 生米煮成熟饭 踢皮球 揭不开锅 戴高帽 八竿子打不着 马后炮 吃定心丸 走后门 卖狗皮膏药 开绿灯 不管三七二十一 磨洋工 挖墙脚

谚语:流传于民间的形象通俗而含义深刻的语句。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世上无难事情,只怕有心人。 情人眼里出西施。

歇后语:有前后两个相关部分构成的带有隐语性 质的风趣幽默的短语,前一半近似谜面,后一半 相当于谜底。

1.比喻型 聋子拉二胡——胡扯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

2.谐音型 老九的弟弟——老实(十) 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腊月里的萝卜——动(冻)了心 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

~~~~~

单纯词:只有1个语素的词。 1.单音节词:人、海、风、一、着、的

2.复音节词: 1.单纯词:只有一个语素

A.联绵词:参差、仿佛(双声) 葫芦、逍遥(叠韵) 芙蓉、狼藉(其他)

B.叠音词:奶奶、爷爷、姥姥 (单说和叠用意义不同或单说无意义)

C.音译词:咖啡、迷你

D.拟声词:叮当、哗啦

“奶奶、、爷爷、姥姥” 是单纯词,只有1个语素。

~~~~~~

合成词:2个或者2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1.重叠式合成词: 2个相同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AA=A+A,A可单说意义与AA同。

爸爸=爸+爸 妈妈 = 妈+妈 常常 =常+常 偏偏 = 偏+偏

“妈妈”VS.“奶奶” “妈”可单说,意义与“妈妈”相同,“妈妈”可拆分出2个语

素,合成词。 “奶”单说——奶水,意义与“奶奶”不同,“奶奶”不可拆分 1个语素,单纯词。

2.附加式合成词 :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 ,

A+B,其中一个是词缀。 (1)前缀+词根:阿姨 老师 第一

(2)词根+后缀:椅子zi 木头tou 花儿(r)

热乎乎 圆溜溜

3、 复合式合成词 :不同词根组合而成的词。 A+B=词根+词根。

1 并列式(又叫联合式): A和B意义相同、相关或相反。

意义相同、相近-如:道路、喜欢

意义相关,但构成一个新的词义(比喻) - 如:领袖、骨肉

意义相反、对立,- 构成一个新的词义 如:反正、开关

2 偏正式

A:修饰义(偏,增添细节) B:中心义(正,本质属性) 前偏,后正,位置不可颠倒。

如:毛笔、 教室、 热爱、 雪白、笔直、教师、护士

以上划线语素为中心义(正),前面为修饰义(偏)。

3 动宾式( 也叫 支配式)

A:动作+B:动作对象,

B相当于A的宾语。

词义陈述动作 如:请客、理发

词义指称某类人

如:司令 司(动作):主管、操作,令(动作对象):命令

管家

4 补充式 B补充说明A。补充义B在后。

动补式

A:动作+B:动作带来的结果状态

如:提高(提了以后变高了)、改正(改了以后正确了)

量补式

A:人/事物+B:A的量词

如:人口 花朵

(三口人,“口”:“人”的量词) (一朵花,“朵”:“花”的量词)

5 主谓式( 也叫 陈述式) :

A:主语(人/事物)+B:谓语(动作/性质状态)

名(主)+动作(谓)

如:地震、海啸

名(主)+形(谓)

如:年轻、性急

代(主)+动(谓)

如:自主、自驾

~~~~~~

词义:

1、理性义

词义中与表达 概念相关的意 义部分,有叫 概念义、主要 义。对内统一 性,对外排他 性。

例如:人:能够直立行走并制造工具的哺乳动物。

2、色彩义

附着在词的理 性义上面表达 人或语境所赋 予的特定感受, 又叫感受义, 附属义。

包含:感情色彩 语体色彩 形象色彩 地域色彩 时代色彩

例如:褒贬:成果(褒)-后果(贬 -结果(中性) 书面语、口语:欢笑(书)- 乐(口) 形态-动态-颜色-声音: 云海、垂柳、彩虹、轰隆 地域色彩:俺、唠嗑、啥 时代色彩:同志

3、语法义

是词表示语法 作用的意义

例如: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区别词、量词、数词等

~~~~~~

词义的分解

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有的词有几个义项,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分为本义、基本义和转义。

~~~~~~

同义词的区别

1.理性意义有差别

A意义轻重:失望-绝望

B词义范围大小:边境-边疆

C个体与集体:书籍-书

D搭配对象不同 充足(具体)-充分(抽象)-充沛(雨水、精力); 交流(抽象)-交换(具体)

2.色彩意义有差别

A感情色彩 褒义-贬义 成果-后果

B语体色彩 口语-书面语 马上-旋即 方言-普通话

3.词性有差别 充实(形容词)-充满(动词)

~~~~

外来词

普通话的词语的特点

(1)定义:从外族语借来的词。

(2)分类:

• 音译词:完全按照原词的语音形式对译成汉语, 汉字与意义无关系:咖啡、白兰地、扑克、逻辑、模特

• 音译兼意译词: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 一半音译,一半意译: Marxism

马克思主义 音译i 意译i

• 音译加意译词:用音译的方法把原词对译成汉语, 加上一个原词没有的种类名称: jeep

吉普车

音译 加意译(种类名称)

请提问清楚点, 我可以帮你的。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默写

有配套的指导书啊,书店有买的。

绪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体汉族人民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民族共同语包括口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和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白话:产生于晚唐五代的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的源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最晚在14世纪已经开始形成。汉语的方言:北方方言(官话)、吴方言(江浙话)、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七大方言最大的特征是共用一套汉字符号系统。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1、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2、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汉字规范化。①整理异体字。②简化笔画。③统一字形。第一章 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的性质:①生理属性:语音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类发音器官活动的产物。②物理属性:语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③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和语音系统性上。人的发音器官:①肺和气管②喉头和声带③口腔和鼻腔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①音高:决定于声波的频率。②音强:决定于声波的振幅。③音长: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④音色: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是语言用以区别不同意义的基本要素。音色的差别的三种因素:①发音体不同。②发音方法不同。③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乐音:是波形有规律的听起来和谐悦耳的声音(元音)。噪音:是波形杂乱无章的,听起来不响亮的声音(辅音)。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在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辅音:发音时气流不一定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辅音(又称子音)。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元音(又称母音)。音位:是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辩义作用归纳出来的。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国际音标:是国际上最最的一套语音记音符合,一音一符。辅音的发音过程:①成阻②持阻③除阻辅音的发音方法:1、阻碍的方式:①塞音:b、p、d、t、g、k。②擦音:f、s、sh、r、x、h。③塞擦音:z、c、zh、ch、j、q。④边音:l。⑤鼻音:m、n、ng。2、声带是否振动:①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叫清辅音,b、p、d、t、g、k、z、c、zh、ch、j、q、f、s、sh、x、h。②浊音:m、n、ng、l、r。3、气流的强弱:①送气音:p、t、k、c、ch、q。②不送气音:b、d、g、z、zh、j。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和唇形始终不变的元音。①舌面元音、②舌尖元音。③卷舌元音。复合元音:发音时舌位和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前响二合元音:ai、ei、ao、ou后响二合元音:ia、ie、ua、uo、ue中响三合元音:iao、iou、uai、uei、iao韵母:单元音韵母、复合元音韵母、鼻音韵母(舌尖中鼻音韵母、舌根鼻音韵母)声调由音高决定。声带放松音高就低,声带拉紧音高就高。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是相对音高。调类:是通过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全部调值而得出的类别。普通话的声调:①阴平[55]:高平调。②阳平[35]:中升调。③上声[214]:降升调。④去声[51]:高降调。普通话的音节: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普通话的声母同方言相比较主要有三个特点:①能区分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②能区分舌尖鼻中音n和边音l;③能区分唇齿音f和舌根音h。普通话的韵母同方言相比较主要有三个特点:①能区分前鼻音—n尾韵母和后鼻音—ng尾韵母;②能区分齐齿呼韵母和撮口呼韵母;③能区分后、半高、圆唇元音o和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轻声:一个词或一句话里有的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而成为一种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声调就是轻声。上声之后的轻声调值最高,去声之后的调值最低。轻声的规律:①“的、地得、了、着、过、吧、吗、啊”等助词。②“子、儿、头、巴、么、们”等虚语素。③“上、下、里、边、面”等表示方位的万分④“来、去、出来、进去、下来”等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的词。⑤叠音名词及动词叠用后的第二个音节。⑥做宾至如归语的人称代词。儿化:普通话的卷舌韵母“er”附加在别的音节的后面,和前面的韵母融为一体,使前面的韵母变成卷舌韵母。变调:音节和音节连在一起念时,由于互相影响,本调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上声的变调:①上声+上声—阳平+上声 友好(友=油)②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 体操③上声+轻声(非上声)——半上+轻声 母•亲一的变调:①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一天、一团②在去声前读阳平:一定、一样、一日行里、一路平安③在重叠的单音动词中音读轻声:看一看,想一想不的变调:①在去声前读阳平:不论、不要、不怕、不记名②在正反并列提问式中和可能补语否定式中读轻声:管不管、忙不忙、吃不下、修不成停顿:指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声音间歇。语法停顿:标点是语法关系的书面标志,按时间长短分六级:①顿号②逗号③分号④冒号和破折号⑤句号、问号、感叹号⑥省略号逻辑停顿:为了表达感情和强调声东击西 一语义的需要而采用的停顿叫逻辑停顿。节奏停顿:为了显示韵文的节奏而采用的停顿。重音:指的是玉器句当中某些词语的重整旗鼓,它不涉及词的意义,只和全句的意义有关,又叫语句重音。语法重音:谓语、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形容词等在名词前作定语、形容词、副词作补语、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重读。逻辑重音:根据语义或感情表达的需要而采取的重读。对比、特指或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时要重读。语调升降:①升调:表疑问、惊异、号召,名中暂停或意思没完。②降调:表肯定、感叹、请示,一般用于话已说完。③平调:表庄重、冷谈、踌躇等语气。④曲折调:多用表示讽刺、含蓄、意在意外等语气。朗读:就是把书面的文字经过朗读者的理解变为有声语言。第二章 汉字原始文字:又称文字画,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方法来提示事件或提示语句,有文字的记录和交际功能。汉字的形体演变:①甲骨文:通行于殷商。②金文:又叫钟鼎文,源于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代表字体,趋向定型化。③籀文与六国古文:战国时秦用籀文,称作大篆,代表字体是石鼓文。六国用古文。④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的,偏旁部位和写法固定了。⑤隶书:秦隶又叫古隶,汉隶又叫今隶。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小篆所发生的变化叫隶变,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全部丧失了,使汉字由繁趋简,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⑥楷书:本称正书,真书,兴于汉末,魏晋后通行。⑦草书:魏晋时出现楷书的快写体称为今草,以前的草书为章草。⑧行书:“行”取生动活泼之意。汉字的字符构成分三类:①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独体的表意字。②音符:在语音上有联系。③记号:语音和意义上都没联系。汉字的性质:意符音符记号文字,简称意音文字。表意文字汉字的特点:①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离性强。②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③汉字构形具有理性,可以进行结构分析。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表意或表音的单位。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意符: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词不达意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音符: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词在声音上有联系的字符。记号: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和声音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现行汉字的四种基本类型:①记号字:独体记号字、合体记号字。②半记号字:半意半记号字、半音半记号字。③表意字:独体表意字、合体表意字。④意音字(58%)。汉字的简化:①减少笔画。②精减字数。汉字的标准化:①定量②定形③定音④定序汉字编码:①音码②形码③音形码④形音码第三章 词汇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语素的分类:1、按音节分:①单音节语素:山、水;②双音节语素:葫芦、参差;③多音节语素:歇斯底里。2、按构词能力分:①自由语素:单音节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火、圆;②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但能和其他语素或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自由组合成词,基,基础。③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且和别的语素或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组成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家,作家,艺术家。3、按意义分:①实语素:山、水;②虚语素:最、才;③单义语素:买,币;④多义语素:茶、快。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单音节的单纯词:雨、鸟、吃双音节的单纯词: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芙蓉、玛瑙双声:声母相同,蜘蛛、忐忑、尴尬叠韵:韵母或主要元音及韵尾相同。蜻蜓、蹉跎、叠音:猩猩、依信、区区 译音词:沙发、夹克、蒙太奇 取声命名的词、拟声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在构词中体现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粘附在词根的前后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1、复合式:①联合式:离别、国家、取舍。②偏正式:火车、龟缩、鲜红。③动宾式:打架、失望、理发。④后补式:打倒、改善、花朵。⑤主谓式:年轻、国营、地震。2、附加式:以词根为主体,粘附词缀。①前附加:老师、老虎老婆。②后附加:嘴巴、泥巴、尾巴。3、重叠式:①AA式:娃娃、星星。②AABB式:形形色色词义的性质:①客观性和主观性。②发展性。③概括性。④社会性。词义与概念:一致性:它们都具有概括性,都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区别:①词义是词的内容,概念是思维的方式,二者分属于不同的范围。②词义和概念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也可以用词组来表达。③词义比概念内容宽泛。词的理性意义:又称基础意义,指词义当中与概念相应的部分,它包括所表示的对象的特征和所表示的适用对象的范围两个方面。词的色彩意义:又称附加意义,指词不达意义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语体色彩(书面、口头)、形象色彩(形态、动态、颜色、声音。语素义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存在于单纯词中,这时语素义即词义;二是存在于合成词中,这时词素义和词不达意义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①语素义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直接表示词义——胆识。②用语素义的借代、比哈用法构成词义——羽化。③语素义表示了词义的某些内容。——糖衣。④语素义部分失落或模糊——打尖。义位: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的意义所形成的语义单位叫义位。单义词:是只有一个义位的词。多义词:是具有多个义位的词。本义:就是某个词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意义。基本义:指词在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引申义:是在词的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发展出来的。比喻义:是词或词组的比喻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所形成的意义。义素:是构成义位的最小的语义单位,是通过比较了解义位是得到的词义的区别特征。语义场: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语义范围。构成语义场的是含有共同的核心义素的一组义位。语义场的类型:分类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绝对同义词:绝对同义义场内各义位的理性意义及色彩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语境中都能替换。构成绝对同义义场的义位相同的一组词叫绝对同义词,也叫等义词。相对同义词:相对同义义场内各义位的理性意义及色彩意义不完全相同,在同样的语境中未必都能互相替换,但是构成义位的抽象的、主要的义素必须相同。构成相对同义义场的义位相近的一组词叫相对同义词,也叫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1、从词的理性意义上进行辨析:①词义的侧重点不同。②词义的轻重不同。③词义的范围大小不

【导读】10月自学考试在万众瞩目中已然结束了,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喜欢进行分数预估,这就需要找到专业的机构,参考具体的真题答案进行分数预估,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10月自学考试《现代汉语》部分真题(网友回忆版)。

术语解释:

21.元音

【答案】发音时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元音。

【考点】语音概说

22. 外来词

【答案】外来词又称借词,是指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的词。包括纯粹音译、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加注、直接借形。

【考点】词汇

23. 同音词

【答案】同音词指的是语音形式完全相同,但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

【考点】同音词

简答题:

39.简述词汇的特点

【答案】

(1)现代汉语的词汇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形简短,古汉语单音词更多发展到现代汉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如“目—眼睛”、“石—石头”,有些多音节词也被缩减为双音节词“外交部长——外长”。

(2)广泛使用词根复合法。汉语运用词根复合法,使用词根语素构成词最多,如“江河”、“山峰”等,使用附加法,用词缀语素和词根语素构成的词特别少,比如“袜子、石头“。

【考点】词汇

40.简述倒装句的特点

【答案】

(1)结构可以复位;

(2)语音轻读;

(3)表达重心前置

【考点】句子的变化

关于10月自学考试《现代汉语》部分真题(网友回忆版),就给大家说到这里了,自考考试成绩一般在考后1-2月左右公布,各地具体规定不一样,大家可以及时关注,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 索引序列
  •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
  •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表
  • 自考现代汉语考试大纲词汇
  •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总结
  •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默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