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7

茜茜Julie
首页 > 自考本科 >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默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雪皑皑xueaiai

已采纳

有配套的指导书啊,书店有买的。

341 评论

薄荷红茶cheer

绪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体汉族人民之间用来交际的语言,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民族共同语包括口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和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白话:产生于晚唐五代的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的源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最晚在14世纪已经开始形成。汉语的方言:北方方言(官话)、吴方言(江浙话)、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七大方言最大的特征是共用一套汉字符号系统。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1、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2、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汉字规范化。①整理异体字。②简化笔画。③统一字形。第一章 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的性质:①生理属性:语音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类发音器官活动的产物。②物理属性:语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③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音义结合的社会性和语音系统性上。人的发音器官:①肺和气管②喉头和声带③口腔和鼻腔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①音高:决定于声波的频率。②音强:决定于声波的振幅。③音长: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④音色: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是语言用以区别不同意义的基本要素。音色的差别的三种因素:①发音体不同。②发音方法不同。③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乐音:是波形有规律的听起来和谐悦耳的声音(元音)。噪音:是波形杂乱无章的,听起来不响亮的声音(辅音)。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在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辅音:发音时气流不一定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辅音(又称子音)。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元音(又称母音)。音位:是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辩义作用归纳出来的。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法定拼音方案。国际音标:是国际上最最的一套语音记音符合,一音一符。辅音的发音过程:①成阻②持阻③除阻辅音的发音方法:1、阻碍的方式:①塞音:b、p、d、t、g、k。②擦音:f、s、sh、r、x、h。③塞擦音:z、c、zh、ch、j、q。④边音:l。⑤鼻音:m、n、ng。2、声带是否振动:①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叫清辅音,b、p、d、t、g、k、z、c、zh、ch、j、q、f、s、sh、x、h。②浊音:m、n、ng、l、r。3、气流的强弱:①送气音:p、t、k、c、ch、q。②不送气音:b、d、g、z、zh、j。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和唇形始终不变的元音。①舌面元音、②舌尖元音。③卷舌元音。复合元音:发音时舌位和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前响二合元音:ai、ei、ao、ou后响二合元音:ia、ie、ua、uo、ue中响三合元音:iao、iou、uai、uei、iao韵母:单元音韵母、复合元音韵母、鼻音韵母(舌尖中鼻音韵母、舌根鼻音韵母)声调由音高决定。声带放松音高就低,声带拉紧音高就高。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是相对音高。调类:是通过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全部调值而得出的类别。普通话的声调:①阴平[55]:高平调。②阳平[35]:中升调。③上声[214]:降升调。④去声[51]:高降调。普通话的音节: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普通话的声母同方言相比较主要有三个特点:①能区分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②能区分舌尖鼻中音n和边音l;③能区分唇齿音f和舌根音h。普通话的韵母同方言相比较主要有三个特点:①能区分前鼻音—n尾韵母和后鼻音—ng尾韵母;②能区分齐齿呼韵母和撮口呼韵母;③能区分后、半高、圆唇元音o和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轻声:一个词或一句话里有的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而成为一种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声调就是轻声。上声之后的轻声调值最高,去声之后的调值最低。轻声的规律:①“的、地得、了、着、过、吧、吗、啊”等助词。②“子、儿、头、巴、么、们”等虚语素。③“上、下、里、边、面”等表示方位的万分④“来、去、出来、进去、下来”等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的词。⑤叠音名词及动词叠用后的第二个音节。⑥做宾至如归语的人称代词。儿化:普通话的卷舌韵母“er”附加在别的音节的后面,和前面的韵母融为一体,使前面的韵母变成卷舌韵母。变调:音节和音节连在一起念时,由于互相影响,本调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上声的变调:①上声+上声—阳平+上声 友好(友=油)②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 体操③上声+轻声(非上声)——半上+轻声 母•亲一的变调:①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一天、一团②在去声前读阳平:一定、一样、一日行里、一路平安③在重叠的单音动词中音读轻声:看一看,想一想不的变调:①在去声前读阳平:不论、不要、不怕、不记名②在正反并列提问式中和可能补语否定式中读轻声:管不管、忙不忙、吃不下、修不成停顿:指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声音间歇。语法停顿:标点是语法关系的书面标志,按时间长短分六级:①顿号②逗号③分号④冒号和破折号⑤句号、问号、感叹号⑥省略号逻辑停顿:为了表达感情和强调声东击西 一语义的需要而采用的停顿叫逻辑停顿。节奏停顿:为了显示韵文的节奏而采用的停顿。重音:指的是玉器句当中某些词语的重整旗鼓,它不涉及词的意义,只和全句的意义有关,又叫语句重音。语法重音:谓语、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形容词等在名词前作定语、形容词、副词作补语、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重读。逻辑重音:根据语义或感情表达的需要而采取的重读。对比、特指或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时要重读。语调升降:①升调:表疑问、惊异、号召,名中暂停或意思没完。②降调:表肯定、感叹、请示,一般用于话已说完。③平调:表庄重、冷谈、踌躇等语气。④曲折调:多用表示讽刺、含蓄、意在意外等语气。朗读:就是把书面的文字经过朗读者的理解变为有声语言。第二章 汉字原始文字:又称文字画,用画图画和作图解的方法来提示事件或提示语句,有文字的记录和交际功能。汉字的形体演变:①甲骨文:通行于殷商。②金文:又叫钟鼎文,源于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代表字体,趋向定型化。③籀文与六国古文:战国时秦用籀文,称作大篆,代表字体是石鼓文。六国用古文。④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的,偏旁部位和写法固定了。⑤隶书:秦隶又叫古隶,汉隶又叫今隶。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小篆所发生的变化叫隶变,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全部丧失了,使汉字由繁趋简,进一步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⑥楷书:本称正书,真书,兴于汉末,魏晋后通行。⑦草书:魏晋时出现楷书的快写体称为今草,以前的草书为章草。⑧行书:“行”取生动活泼之意。汉字的字符构成分三类:①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独体的表意字。②音符:在语音上有联系。③记号:语音和意义上都没联系。汉字的性质:意符音符记号文字,简称意音文字。表意文字汉字的特点:①汉字符号繁多,以语素定型,孤离性强。②汉字是音义二维的语素文字,与语义的联系具有特定性,与语音的联系不具有特定性。③汉字构形具有理性,可以进行结构分析。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表意或表音的单位。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意符: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词不达意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音符:指的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词在声音上有联系的字符。记号:是和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和声音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现行汉字的四种基本类型:①记号字:独体记号字、合体记号字。②半记号字:半意半记号字、半音半记号字。③表意字:独体表意字、合体表意字。④意音字(58%)。汉字的简化:①减少笔画。②精减字数。汉字的标准化:①定量②定形③定音④定序汉字编码:①音码②形码③音形码④形音码第三章 词汇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语素的分类:1、按音节分:①单音节语素:山、水;②双音节语素:葫芦、参差;③多音节语素:歇斯底里。2、按构词能力分:①自由语素:单音节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火、圆;②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但能和其他语素或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自由组合成词,基,基础。③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且和别的语素或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组成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家,作家,艺术家。3、按意义分:①实语素:山、水;②虚语素:最、才;③单义语素:买,币;④多义语素:茶、快。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单音节的单纯词:雨、鸟、吃双音节的单纯词: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芙蓉、玛瑙双声:声母相同,蜘蛛、忐忑、尴尬叠韵:韵母或主要元音及韵尾相同。蜻蜓、蹉跎、叠音:猩猩、依信、区区 译音词:沙发、夹克、蒙太奇 取声命名的词、拟声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在构词中体现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粘附在词根的前后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1、复合式:①联合式:离别、国家、取舍。②偏正式:火车、龟缩、鲜红。③动宾式:打架、失望、理发。④后补式:打倒、改善、花朵。⑤主谓式:年轻、国营、地震。2、附加式:以词根为主体,粘附词缀。①前附加:老师、老虎老婆。②后附加:嘴巴、泥巴、尾巴。3、重叠式:①AA式:娃娃、星星。②AABB式:形形色色词义的性质:①客观性和主观性。②发展性。③概括性。④社会性。词义与概念:一致性:它们都具有概括性,都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区别:①词义是词的内容,概念是思维的方式,二者分属于不同的范围。②词义和概念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也可以用词组来表达。③词义比概念内容宽泛。词的理性意义:又称基础意义,指词义当中与概念相应的部分,它包括所表示的对象的特征和所表示的适用对象的范围两个方面。词的色彩意义:又称附加意义,指词不达意义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语体色彩(书面、口头)、形象色彩(形态、动态、颜色、声音。语素义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存在于单纯词中,这时语素义即词义;二是存在于合成词中,这时词素义和词不达意义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①语素义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直接表示词义——胆识。②用语素义的借代、比哈用法构成词义——羽化。③语素义表示了词义的某些内容。——糖衣。④语素义部分失落或模糊——打尖。义位:一个能够独立运用的意义所形成的语义单位叫义位。单义词:是只有一个义位的词。多义词:是具有多个义位的词。本义:就是某个词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意义。基本义:指词在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引申义:是在词的本义或基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发展出来的。比喻义:是词或词组的比喻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所形成的意义。义素:是构成义位的最小的语义单位,是通过比较了解义位是得到的词义的区别特征。语义场: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语义范围。构成语义场的是含有共同的核心义素的一组义位。语义场的类型:分类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绝对同义词:绝对同义义场内各义位的理性意义及色彩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语境中都能替换。构成绝对同义义场的义位相同的一组词叫绝对同义词,也叫等义词。相对同义词:相对同义义场内各义位的理性意义及色彩意义不完全相同,在同样的语境中未必都能互相替换,但是构成义位的抽象的、主要的义素必须相同。构成相对同义义场的义位相近的一组词叫相对同义词,也叫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1、从词的理性意义上进行辨析:①词义的侧重点不同。②词义的轻重不同。③词义的范围大小不

142 评论

iamYolandaXYZ

【导读】10月自学考试在万众瞩目中已然结束了,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喜欢进行分数预估,这就需要找到专业的机构,参考具体的真题答案进行分数预估,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10月自学考试《现代汉语》部分真题(网友回忆版)。

术语解释:

21.元音

【答案】发音时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做元音。

【考点】语音概说

22. 外来词

【答案】外来词又称借词,是指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的词。包括纯粹音译、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意译、音译加注、直接借形。

【考点】词汇

23. 同音词

【答案】同音词指的是语音形式完全相同,但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

【考点】同音词

简答题:

39.简述词汇的特点

【答案】

(1)现代汉语的词汇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形简短,古汉语单音词更多发展到现代汉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如“目—眼睛”、“石—石头”,有些多音节词也被缩减为双音节词“外交部长——外长”。

(2)广泛使用词根复合法。汉语运用词根复合法,使用词根语素构成词最多,如“江河”、“山峰”等,使用附加法,用词缀语素和词根语素构成的词特别少,比如“袜子、石头“。

【考点】词汇

40.简述倒装句的特点

【答案】

(1)结构可以复位;

(2)语音轻读;

(3)表达重心前置

【考点】句子的变化

关于10月自学考试《现代汉语》部分真题(网友回忆版),就给大家说到这里了,自考考试成绩一般在考后1-2月左右公布,各地具体规定不一样,大家可以及时关注,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327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代汉语自考必背单词默写

    22、解 解:是个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本义是分解动物的骨肉肢体。常用引申义有:A、把纠结的东西解开,解脱。特指解脱对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罚;还特指解除军事包

    花开旭航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古代汉语自考重点词汇默写

    常用词 1 、逐:(1 )本义:追赶、追捕、竞逐。如“夸父与日逐走。”(2 )引申义:A、追击 B、赶跑、驱逐 C、放逐(古诗文中常见的逐客、逐臣:被放逐的官

    、人生海海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现代汉语自考专科重点词汇默写

    【导读】10月自学考试在万众瞩目中已然结束了,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喜欢进行分数预估,这就需要找到专业的机构,参考具体的真题答案进行分数预估,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1

    Samantna52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

    现代汉语 第三章 词汇词汇概况:关于词汇整体的知识介绍发音就是词语的发音语法就是组词造句法所以词汇很重要词汇词语就是建筑材料砖瓦泥石有的词很短有的很长也有的词语

    sanyuan617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现代汉语自考大纲词汇总结

    语言: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构成语言的要素有语音、词汇、语法。它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

    叶伟2050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