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考本科 > 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发布时间:

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1、人员配备的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2、人员配备,通常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中全体人员的配备,它既包括管理者的配备,也包括非管理者的配备。

3、组织成员已经成为组织中最稀缺的资源,也是组织能够保持战略竞争能力的惟一资源。

4、人员配备要求采取开放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要在组织内部贯彻,反过来又和外部环境有关。企业内部因素应予以重视,没有适当的报酬,就不能保持吸引住优秀的管理者。

5、管理人员的基本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组织内一起工作,以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

6、管理者是实现目标的关外部环境也不容忽视,否则,就会阻碍组织的正常发展。

7、人员配备的系统的方法把人员配备与管理的其他职能有机地联系成一体键人物,他是“建筑师”,指挥者,集合者,执行者。

8、职务明确原理,是指对主管职务及其相应人员的要求越是是明确,培训和评价管理者的方法越是完善,管理者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笔记。

一、基础篇1、管理(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必要性(3)管理的含义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标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4)管理的特性: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5)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6)管理有效的衡量

2、管理者分类:(1)按层次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2)按从事工作的领域和专业不同,分为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技能:(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基层管理最重要的技能)(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对于高、中、基层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高层管理最重要的技能)3、管理学(1)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2)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不精确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3)管理学的学习方法:唯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系统方法;(4)管理学的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4、管理理论的产生(1)早期的管理(2)管理理论的萌芽: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简述亚当斯密提出的对管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管理见解。答:(1)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认为经济效益的追求依靠提高效率完成,而效益的提高依靠分工协作,只有分工协作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出了“经纪人”的观点。即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认为个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他人利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理论形成总的社会利益。

(一) 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 领会:(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4) 管理者的角色:(P7)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 领导者 c联络者;B、信息角色: a监督人 b传播者 c发言人;C、决策角色: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5) 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识记:(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2) 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3)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4)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2. 领会(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c、权变理论学派(P21)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d、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P22)

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书后面有考试大纲,那些要求领会,识记,应用的都是重点,但也不能说明其它的就不重要了,这些只是出到名词解释和问答分析题概率高点,其它的会出选择题。建议你去看下历年的自考试卷,肯定有好处,每次都有几道题目在以前的试卷上出现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如下:

1、管理者的含义:指挥他人工作的人员,有直接下属。主要工作是促进他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工作。

2、外部任务环境包括:竞争者,顾客(或卖房,服务对象),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3、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4、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5、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自考管理学原理如下:

知识点1: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

(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营利性组织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通讯企业。

非营利性组织如政府、军队、学校、医院、党派、宗教组织。

知识点2:管理者的分类

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负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员等。

(2)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部门主任、科室主管、项目经理、地区经理、产品经理或分公司经理。

(3)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者,是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汽车厂生产车间一个工作小组的主管人员;医院妇产科的护士长。

知识点3: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 经营管理之父 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 行政组织理论之父 行政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工作定额原理。认为必须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制定出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第二,标准化原理。

第三,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

第四,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第五,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

第六,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2)一般管理理论。

①经营跟管理的六大区别。

②管理的五要素。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③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知识点4:PEST分析法

(1)政治因素。

包括国家社会制度、政治形势、国际关系、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和法令等。

(2)经济因素。

①宏观因素。

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

②微观经济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

(3)社会因素。

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收入分布、消费结构和水平、人口流动性等。

(4)技术因素。

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自考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 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 领会:(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4) 管理者的角色:(P7)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 领导者 c联络者;B、信息角色: a监督人 b传播者 c发言人;C、决策角色: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5) 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识记:(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2) 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3)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4)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2. 领会(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c、权变理论学派(P21)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d、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P22)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如下:

1、管理者的含义:指挥他人工作的人员,有直接下属。主要工作是促进他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工作。

2、外部任务环境包括:竞争者,顾客(或卖房,服务对象),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3、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4、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5、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有:

1、管理的必要性: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3、管理就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4、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5、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职能、是生产力。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书后面有考试大纲,那些要求领会,识记,应用的都是重点,但也不能说明其它的就不重要了,这些只是出到名词解释和问答分析题概率高点,其它的会出选择题。建议你去看下历年的自考试卷,肯定有好处,每次都有几道题目在以前的试卷上出现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管理学原理的重点内容很多,相较于其他专业课来说,整本书都是重点,但最核心的内容,有以下几点:管理基本原理的内容:(一) 系统原理1.什么是系统——系统是人们对有联系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总的描述。它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管理是对组织进行的管理;而组织是由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原理在管理的原理中最具基础性的原理。(1)集合性 :子系统组合而成。 (2)层次性 :构成系统的子(子)系统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 (3)相关性:系统中的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作用。——管理的系统原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应从组织全局的角度,正确处理组织与各要素之间、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2、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1)整体性观点 (2)开放性观点(3)动态性观点 (环境适应性观点) (4)综合性观点(集成、相关性、层次性)(二)能级原理1、什么是能级原理 管理的能级原理,是指为了实施有效的管理,必须在组织中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结构,并按一定的标准,将管理的对象置于相应的能级结构中。能级原理的运用,其重点在于如何使人的能量得到最有限度地发挥以实现目标。2、能级原理的基本内容 (1)科学、合理地确定组织的能级结构(2)按层次需要选人、用人,使各种人才处于相应的能级① 能级与职级配置,使能者有其位;② 能级与岗位配置,使能者有其岗;③ 能级与待遇配置,使能者有其利;④ 能级与能级交叉配置,实现能力优化组合。(三)人本原理1.什么是人本原理人本原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核心)的管理思想。它要求将组织内的人、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管理中对人的认识过程:要素研究—行为研究—主体研究。2.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1)尊重人——员工是企业的主体;(2)依靠人——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3)发展人——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4)为了人——管理是为人服务的(本质)。——热爱我们的企业吧,它是我们的命运共同体;热爱我们的员工吧,他热爱我们的企业。(四)责任原理1.什么是责任原理 责任原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以实现高效的管理。2.责任原理的主要内容(1)合理分工① 没有分工,会造成责任模糊、管理混乱;② 分工过细,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工作效率低下。(2)明确责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列宁)(1)职责界限要清楚;(2)职责内容要具体;(3)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4)职责一定要落实到人。(3)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4)检查、监督有力,奖惩公正、及时。(五) 效益原理1.什么是效益原理 现代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于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原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要求一切活动都要始终围绕系统的整体优化目标,通过不断地提高效率,使投入的人、财、物等资源得以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从而产出最佳的管理效益。2、效益的界定及其评价(1)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生的成果——只有那些为社会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2)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在实践中,效益与效率并不一定一致。(3)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管理效益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3、效益原理的主要内容(1)要重视经济效益。(2)要有正确的管理战略。(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要努力提高管理系统的效率。a.遇事首先坚持3个“能不能”原则——能不能取消;能不能合并;能不能更简便处理。b.实行工作ABC分类法——着重处理A类;派人处理B类;暂缓处理C类。c.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授权。(5)管理者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六)弹性原理1、什么是弹性原理管理弹性是指管理在客观环境下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必须增强的应变能力。——弹性原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为使系统同外部环境之间保持积极的动态适应关系,考虑到各种变化的可能性,从而使管理系统整体或内部诸要素、层次在各个环节和阶段上保持适当的弹性。2、管理弹性的分类(1)局部弹性——指任何一种管理,必须在一系列管理环节中保持可以适当调节的弹性。① 衡量标准要合理② 任何局部弹性都不能成为对抗上层管理指令的手段或工具。(2)整体弹性——指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或生存本领。① 优化系统内各个要素的素质② 优化管理系统诸要素的结构③ 提高管理系统及其要素和层次同环境的沟通频率和强度(物质、能量、信息等)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如下:

1、系统原理:为了达到最佳管理,必须进行系统分析,抓住系统的三个环节: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

2、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地综合。

3、反馈原理: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必须做到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

4、封闭原理:任一系统内的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5、能级原理:将不同的个人,根据其能力大小,分别安排在适当层次的组织机构中,做到人尽其才,能者多劳。

6、弹性原理: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适应各种可能的变化,实现动态管理。

7、动力原理: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包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才能持续有效地进行。

管理学学科特点:

综合原理: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上看,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

从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

实践原理: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一) 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 领会:(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4) 管理者的角色:(P7)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 领导者 c联络者;B、信息角色: a监督人 b传播者 c发言人;C、决策角色: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5) 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识记:(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2) 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3)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4)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2. 领会(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c、权变理论学派(P21)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d、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P22)

管理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理性假设、对立与控制思维及实证主义研究 方法 使其科学性充分彰显而消解了其艺术属性与实践相关性,进而导致管理学意义世界的虚无。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管理学知识点 总结 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管理的性质:

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组织中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管理,控制,有效的完成组织所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性质就是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组织规模的扩大3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职能(做什么) 对未来活动的规划和安排

2组织职能 (怎么做)对员工进行分工,协调;塑造 企业 文化

3领导职能(靠什么)

4控制职能(怎么做更有效)对偏差的调整

管理流程:计划——组织——管理——控制——计划。。。。。

3·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合理组织生产力

2社会属性: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

4·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管理艺术性之上,管理的艺术性使管理的科学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5·管理者定义:在组织中负责对组织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的等管理活动的人的总称。(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达到组织的目标)

6·管理者按所处层次分

1高层管理者(计划,组织,控制职能方面起关键作用)决策角色,概念职能

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职能比重大,他花在管理职能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者多)人际关系角色,技术技能重要

管理者按从事的工作领域及专业性分

1业务管理者(行业关系领域最密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直接责任)

2行政管理者3 财务管理 者4人事管理者5营销管理者。。。。。。

7·管理角色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

一, 人际关系角色

1挂名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

二、 信息传递角色

1监听者(收集掌握信息)

2传播者(内部传递信息)

3发言人(向外传递信息)

三、 决策制定角色

1企业家2混乱驾驭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

在大组织中,资源分配者最重要,企业家最不重要

在小组织中,发言人最重要, 传播者最不重要

高层管理者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角色

中层管理者在三个角色中平均分配

底层管理者主要扮演人际关系角色

8·管理者技能

1技术技能(业务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基层管理者

2人际技能 高中基同等重要

3概念技能(思维技能,做出正确判断,引导组织发展方向)高层管理者

9·管理学特点

1一般性2历史性3实践性4综合性

10·管理学研究对象

1生产力方面2生产管理方面3上层建筑方面

管理学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方法2案例研究方法3实验研究方法 4系统科学方法(特点:从全局出发解决管理问题。特征: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开放性,环境适应性)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基础:以民为本

用人原则1尚贤使能2知能上任3用人不疑4职责明确5赏罚分明

管仲:专业分工

范蠡:1待乏原则(预测市场)2积著之理(价格上涨时抛出,下跌时买进。主张在资金迅速周转中增加收入)

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商圣

2·西方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 英国 《国富论》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观点,即利己心

罗伯特。欧文 英国 空想社会主义家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泰罗 美国 科学管理之父 “时间—动作”研究《科学管理原理》。

两大贡献:1提出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雇主与雇员利益得一致性)

2论证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出最佳方案

科学的挑选工人,进行培训和 教育 ,使之成材

与工人亲密协作

科学管理理论

l 管理的中心问题就是提高效率

l 为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一流的工人”

l 标准化

l 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l 精神革命,工人和雇主必须都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

l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变 经验 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l实行“职能共长制”

l在组织机构的控制上实行例外制

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之父 《动作研究》拍照片,分析动作合理性,制定标准操作

甘特 美国 “甘特图”;“计件奖励工作制”即超额给奖金《工业的领导》《工业组织》

亨利。福特 “生产线制度”

亨利。法约尔 法国 管理过程之父 经营管理之父《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最早提出管理职能

企业活动:生产活动,商业活动,会计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职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管理的14个一般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原则,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权力),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点如下:

1、管理者的含义:指挥他人工作的人员,有直接下属。主要工作是促进他人做好工作而不是事必躬亲地工作。

2、外部任务环境包括:竞争者,顾客(或卖房,服务对象),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3、管理产生于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4、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5、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一) 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 领会:(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4) 管理者的角色:(P7)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 领导者 c联络者;B、信息角色: a监督人 b传播者 c发言人;C、决策角色: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5) 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识记:(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2) 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3)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4)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2. 领会(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c、权变理论学派(P21)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d、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P22)

  • 索引序列
  • 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 管理学原理自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 自考管理学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 自考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 管理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