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6

威斯东wisdom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书法要怎么练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活着的梦想

已采纳

清人松年说过:“书画之道,纵有师授,全赖自己用心研求。”不错,书法学习能够得到老师的具体指导,受益是非浅的,但问题的根本还赖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和用心研求。那么,自学书法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选取什么样的方法,这是能否入门的首要问题。历代学书成功者方法不尽相同,各有各的途径和经验,所以无须强求统一。只有“得法”二字十分重要,是人们共同寻找的入门钥匙和认真研究的课题。总结前贤得失,归纳自己体会,有以下几点认识供自学书法者参考:

工具/原料

步骤/方法

一、理论是指导

学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临习)学习两个方面。我们知道,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或提炼出来的。正确的理论往往揭示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正确的书法理论是成功书法学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个致力于学书的人都应该掌握这一“认识论”和“方法论”。

学习书法理论和进行书法实践的关系是“知” 和“行”的关系。知,就是“认知”,就是“有正确的导向”。这个“知”越多越全面,“行”就越自觉,越对路,越有把握早日达到目标。因此,将书法理论作为书法实践的指导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书法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说,实是前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不学前人经验,就有可能事倍功半;不吸取前人教训,就有可能重蹈失败旧辙。所以善于学书的人,决不盲目实践,必然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前贤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努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走的光明大道,从而提高效率,减少失败,简化和优化学习过程。

理论是自学者的“老师”,寻找正确的理论是寻找“优秀的老师”。有了“老师”并不等于一定有胜利的保证,只有有了“优秀的老师”才有成功的把握。所以,我们还要善于区别哪是可取的“正确理论”,哪是不可取的“错误理论”,决不能够掉以轻心。

二、实用是前提

书法,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使用性。只要汉字和汉语存在,它就无法成为独立于之外的纯观赏的艺术。自古以来的书法作品,都是写汉字和写文辞的。这种以汉字为造型之象和以文辞为书写内容的艺术,原本是以汉字实用为第一功用的,或说是以汉字实用为前提的。

这就说明,对待书法不能仅仅考虑艺术欣赏的一面,还要兼顾到汉字实用的一面。学习书法要老老实实地写汉字,既要把汉字写正确,又要将语言写通顺(当然还有更高的要求),起码要让人家认清和看懂,因为这是艺术语言与艺术表达的基础。若能兼善字美文美更好。相反,学习书法不写汉字,不写文辞(诗、文等等),想完全脱离汉字与实用,理同想当医生却不愿学诊断,不愿学药理一样,势必会丢掉根本。

况且,我们学习书法艺术,并非仅仅要去当个艺术家(也不可能所有学习书法的人都成为艺术家)。更多的目的是要学好和用好中国的汉字,提高对汉字的艺术书写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优化和改善对汉字的日常使用效果。即使是书家的书写,也不全是为了创造艺术品,比较多的时候还是一般使用性书写。书法艺术要想更好地抒情达性,缺少了兼有汉字实用的品质(前提),就缺少了作者思想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信息,其生命力也必然受到影响。

三、临帖是捷径

临帖是学书之路的起点,是书法入门的捷径。历代书家都很重视临帖。

王铎说:“学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也。”宋曹说:“必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马一浮说:“学书须是无一笔无来历,方能入雅。”古人法帖多为历史筛选留下的书法范本,记录着前人用笔、结体、布局(章法)等法则和艺术思想以及艺术表达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它的心追手摹,减少自己的摸索和弯路,最直接地最快地找到书法艺术的真谛和奥秘。临帖实是入门的一条捷径。

不过,历代的碑帖繁多,而且还在继续发现和接连出版。这众多的碑帖,因书写者的艺术能力高低不齐或书写的目的不同,虽然都有价值,但品位不等。有的不能作为“法书”,甚至,不值得效法。所以还要审慎选帖。“选帖”如“择师”,古人有“取法乎上”的教导,我们不能随便跟从,更不能拜倒在劣书、怪书、病书、俗书者的脚下。

四、楷书是基础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隶、篆种类多样,从何入手最为合适呢?历来书家(书论家)各持言辞,认识不一。我以为楷书是基础,从楷书入手更为妥帖:

1、初学书法,应先重规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确轨道。楷书八法(横、竖、撇、捺、点、钩、挑、折)齐备,最为严格,以此绳之,可算严师严教,定能精进。楷书笔势稳健,如慢动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规范有致。其点画和结构,非常精细,最能训练基本功夫,最能培养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门的正道。近人潘天寿说得好:“开始学书法,必须求法则,要正规,要从正楷开始。”

2、初学书法,应遵次序,先静后动,方能提高效益。楷如立,气象稳静。行如行,草如跑,气象飞动。学过楷书,再学行书和草书,正是先静后动,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转换。所以宋朝苏东坡很有哲理地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足道也。”唐人张敬玄甚至义正词严地说:“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若不先学真书,便学纵体,为宗主后,却学真体,难成矣!”

3、初学书法,应从方便之处入手,方能早见成果。在汉字书体形成和演变的时序上,楷书是最后定型的字体,是今天我们使用最广和最普及的字体。我们对它的面目更感到熟悉可近,从此入手,比起从篆、隶、草(行)入手,减少了识辨方面的困难。而且学了马上益于日常实用,又多了一项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笔法是关键

“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沈尹默《论书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赵孟《兰亭十三跋》)。“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康有为《广艺舟双揖》)。对于笔法,古人都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重视,因为它是书写的关键。写字因用笔不同,或称刷字,或谓填字,或叫涂鸭……,其效果大径相庭。

笔法,在运用过程中,表现为提、按、绞、翻或使、转、缓、疾等等,而在写出的笔迹(墨迹)上,则表现为轻、重、圆、方或连、断、润、躁等等。这正是艺术风格的展现处,正是艺术语言的深邃处,差之毫厘,则异之千里。笔法的精湛、丰富和复杂,最不容忽视,也很费功夫。掌握了各种笔势的写法,点画才更富变化,书写才更加生动。若能运用自如,出手入化,可以说就掌握了书法的关键。

六、学富是阶梯

学书成就的高下,仅靠书法技法理论和临帖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如历史的沿革、文字学知识、碑和帖的问题、刻石的问题、墨迹及其真伪的问题,历代书家的问题,还有文学、美学、哲学、品德修养、揖让进退、甚至姊妹艺术的问题等等,都要尽可能多地去学习、研究和掌握,才能丰富书家头脑的宝库,才能丰富书法艺术创作的内含,才能提高书法作品的艺术品味。学书强调以学问来滋养,“胸中无斗墨,何以运管城”?我把有技法理论和精熟实践功力比作“良种”(好苗),而把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喻为“空气、水分、土壤和阳光”(适宜的环境),好苗必须有好环境才能茁壮成长。所以,学富是攀登艺术高峰的阶梯,一定要努力打造。

七、勤苦是通途

书法实践必须强调足够的量。也就是要下足够的功夫,“功夫不至无以极其致”(吴玉如)。“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能著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益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攻之,岂可百日乎!”(徐浩《论书》)。

学习书法是件苦差事,没有吃苦精神,没有耐久的恒心,是不会有成绩的。古人早就有经验和体会,米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苏轼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

看来,勤奋与刻苦习书是掌握和运用书法技巧的通途。天天使用毛笔工具的古人尚不敢懈怠,何况我们呢?

八、悟化是自立

何绍基说:“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所以,学书要求学象古帖,学好传统,不是最终目的。仅仅是为了以古法为则,以古人为鉴,优化我们的学习过程。要真正做到熔铸古人,自立门户,就必须活学活用。通过对古帖的临习,通过对点画、结构的研究,学到笔法技巧,学到精神意度,学到审美思想,悟出其中道理,找到适合消化吸收的营养充实自己。打个比方,叫作“吃猪肉长人肉”。这就是转化和活用。我们须知,“悟化”是出帖和著我的重要环节,是自立的重要标志。不能“悟化”,就不能熔铸,就不能出新,视为死学。

需要提醒的是,“悟”和“化”,不能着急,不能刻意,应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107 评论

圣莱德厨房电器

自练书法怎么练

自练书法怎么练?中国的书法文化有着非常长远的历史,古时候就有许多书法大家的笔墨流传到现在,所以现在有非常多书法的类型,对于初学者来说顺序很重要,下面来看看自练书法怎么练吧。

一、掌握正确的执笔方式

执笔的位置与写字的大小密切相关,执笔越高时,笔所需挥洒的范围越大,一般来说字也写得更大。所以如果要写同等大小的字,行书执笔位置比楷书高,草书执笔位置比行书高。

执笔方式很多,有搓管法、捻管法、三指法。需要掌握:指实,手指要实,不可软弱无力;掌虚,笔杆不可靠在手掌上;腕活、手腕要灵活,不能僵硬或贴在桌面上等等要点。

二、从楷书入手,练习书法

因为楷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字体,所以建议从楷书入手,练习书法。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隶书中独立发展而成,楷书于隶书与行书之间,于上承接隶书,于下则便于我们掌握与楷书相近但技法更为复杂的行书。

所以一通百通掌握好楷书就基本上能掌握毛笔书写技巧,对学习其他书体(隶书,行书等)也大有帮助。

三、练习中尽量多临帖少摹帖

因为在摹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深入的去分析理解每个字体的各个基本画笔来龙去脉。但是如果掌握临摹字帖的方法,将会事半功倍。掌握临摹字帖的方法需要选择合适的字帖,选择毛笔字帖或者钢笔字帖。

掌握临摹字帖的方法:挑选字帖,先摹后临、临摹结合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仔细读贴,背、核、用除了临摹外,还要会背、核、用。并且博采众家之长,练习不同的字帖。

四、参加书法展览、竞赛等多种形式

在练好软笔字的基础上,提高硬笔(钢笔)字的书写能力,逐步提高书法创作鉴赏水平,在练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书法比赛,来以此检验自己的水平,并能从其他同等水平的人群中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相信只要努力,一定会提高书写水平。

先从大字开始

卫铄: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卫铄也就是卫夫人,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她在《笔阵图》里说,初学书法要先学大字,不能从小学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初学的时候对字的用笔和结构不容易把握,先从大字开始可以让初学者很直观地理解用笔细节,对打造结构也是很有帮助的。

等有了基础后,再慢慢过渡到小字,小字其实是很考功夫的,你要在瞬间完成非常复杂的动作,就如同武功高手一样,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其实里面包含着非常多的小动作,初学者是不容易看出来的。所以嘉强也建议初学书法的朋友从写大字开始,最好能买放大本来仔细观察用笔和结构。

蒋和在《书法正宗》里也有过类似的说法,分享如下:

初学先宜大书,勿速作小惜,从小楷入手者,以后作书皆无骨力,盖小楷之妙,笔笔要有意有力,一时岂能逮到,故宜先从径寸以外之字尽力送之, 吏笔笔皆有准绳,乃可以次收小。

从点画入手,反复临摹

王羲之在《笔势论》里说:

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键,不得计其遍数也。

初学书法时,当然要以临摹为主,开始时并不能一下子掌握其整体形势,所以要先从点画开始。嘉强有时就是把一个字拆得非常散让学生练习,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九”字,先不要写整个字,先拆成两个甚至三个笔画进行训练,然后再组装训练,从局部到整体,这样对这个字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王羲之说,不能计算临摹的次数,没临好就得继续临,一遍一遍进行修正,直到得其神韵可以自己写出类似的神采为止。

切勿直取俗字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

夫书先须引入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

这句话对书法入门很重要,特别是自学书法的'朋友,初学书法时取法很关键,取法就是你要走的方向,你方向错了,很努力却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王羲之说学书法要先引入八分章草到隶字中,所谓八分,就是那时的隶书,他所说的隶字,就是楷书。也就是说学楷书要有古法,要把篆隶笔意融入到楷书中来。

王羲之后面还强调,不要直取俗字,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不要取法乎下,特别是很多人学书法一开始就直接学现代人写的字,这是取法乎下的典型做法。

隶书的源头在秦汉,楷书和行草书在魏晋已经很成熟了,所以嘉强也一直提醒初学书法的朋友,要多从源头去取法,正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书法要高级,要丰富,要深厚,就必须从源头开始,也就是要取法乎上。

结语

古人的书论非常丰富和深邃,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和研究,以上嘉强就简单分享三条关于初学书法的书论,对自学书法的朋友来说,先熟读一些经典书论,对学好学快是很有帮助的,可以避免走弯路,让学习更高效。

一、以先贤书论为写字依据

历来书论皆是历代书家总结的经验教训,经过几百上千年的书家实践,流传于世的书论皆是经典不二之法则,以免重蹈旧辙。

二、先写字,再书法

书法的本体还是写字,刚开始入门建议从实用方向努力学习,包括汉字的基本字法、笔顺,以及书写内容的典雅通顺,艺术欣赏方面为辅切忌本末倒置。

三、临帖始终贯穿

历来书家成功者无不是临帖大家,古人之法帖均是书法之准则,笔法、结体都应有来历,方能入雅,长久不懈的临帖兼创作,是最有效最直接迹近古人的一条捷径。当然,这里的“帖”值得是值得效法的法书,古人碑帖众多,需有慧眼,择优而学。

四、宜从楷书入门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隶、篆种类多样,从何入手最为合适呢?历来书家(书论家)各持言辞,认识不一。我以为,相对而言,楷书是基础,从楷书入手更为妥帖:

1、初学书法,应先重规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确轨道。

楷书八法(横、竖、撇、捺、点、钩、挑、折)齐备,最为严格,以此绳之,可算严师严教,定能精进。楷书笔势稳健,如慢动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规范有致。其点画和结构,非常精细,最能训练基本功夫,最能培养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门的正道。近人潘天寿说得好:“开始学书法,必须求法则,要正规,要从正楷开始。”

2、初学书法,应遵次序,先静后动,方能提高效益。

楷如立,气象稳静。行如行,草如跑,气象飞动。学过楷书,再学行书和草书,正是先静后动,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转换。所以宋朝苏东坡很有哲理地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

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足道也。”唐人张敬玄甚至义正词严地说:“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若不先学真书,便学纵体,为宗主后,却学真体,难成矣!”

3、初学书法,应从方便之处入手,方能早见成果。

在汉字书体形成和演变的时序上,楷书是最后定型的字体,是今天我们使用最广和最普及的字体。我们对它的面目更感到熟悉可近,从此入手,比起从篆、隶、草(行)入手,减少了识辨方面的困难。而且学了马上益于日常实用,又多了一项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笔法是学书的关键

“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沈尹默《论书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赵孟 《兰亭十三跋》)。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康有为《广艺舟双揖》)。

对于笔法,古人都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重视,因为它是书写的关键。写字因用笔不同,或称刷字,或谓填字,或叫涂鸭……,其效果大径相庭。

笔法,在运用过程中,表现为提、按、绞、翻或使、转、缓、疾等等,而在写出的笔迹(墨迹)上,则表现为轻、重、圆、方或连、断、润、躁等等。

这正是艺术风格的展现处,正是艺术语言的深邃处,差之毫厘,则异之千里。笔法的精湛、丰富和复杂,最不容忽视,也很费功夫。掌握了各种笔势的写法,点画才更富变化,书写才更加生动。若能运用自如,出手入化,可以说就掌握了书法的关键。

六、注意修行字内功

古代书法家无不是文人,而今人“书法家”可谓泛滥矣。学习书法到了一定阶段最终决定书者高度的还是学养,学养的丰厚与否决定此人的艺术高度。所谓字内功是指国学、艺术等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需努力打造。

七、坚持不懈地学习

米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学书不可一曝十寒,古人有日课三千之说,日日临帖更是提升自身艺术水准的必要之路。

八、水到渠成

何绍基说: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学好传统最终的目的是要转化和活用。这种“转化”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非刻意而能为之。

203 评论

不是我的白云

本人完全自学,至少没有上过什么补习班,也没有考试指导过,最多平时遇到书法比我好的随便指点几句。强烈建议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一天看一集,一天练一个字,很快就入门了。当然并不建议你学他的字,当然他的字非常非常好(烂大街是一回事,另外圈里存在鄙视链,自己悟)看完田蕴章你对书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这时候选择你喜欢的帖,看陈忠建的视频学着临就行了,后面的精进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读帖,临帖。同时加强书法理论的学习。

295 评论

淡水氤氲

不会晚,书法适合任何年龄段开始学习,是华人就应该练一手好字的。自学无妨,柳体很规矩,也适合初学,另外推荐欧体和颜体。相信书法的握笔姿势应该从小都学过,握笔的口诀是手要实,笔要虚,仅此。落笔注意中锋行笔,尽量避免侧锋。初学尽量慢,要稳,不要甩,体会力透纸背。自学书法准备材料很简单:一块羊毛毡(几块钱那种),一刀毛边纸(十几块那种),一只加键大白云(也叫兼毫,武京生这个牌子就不错,几块钱),一支青墨(几块到十几块不等),一块砚台,(几块到几百块都有,初学买便宜的实用)一本字帖,柳公权《玄秘塔》不错,颜体《麻姑仙坛记》,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都很适合初学者,也是碑帖中的经典。买字帖要选好版本,印的模糊得不要,字太小的不要,修得太厉害的也不要,多看就能锻炼出鉴别能力。当然还有涮笔罐子吸水的抹布这些,就不罗嗦了。

92 评论

沙土花生

您好,如果您是书法初学者,建议您从楷书入手,这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初学者首先您需要准备好笔墨纸砚,另附一本字帖。

一、笔:笔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狼毫羊毫的兼容(兼毫),长度适中即可。

二、墨:墨水的选择相比笔来说较为宽泛,一得阁墨水就行,不过使用时一定要兑水,否则将会滞笔而且对笔业不好。

三、纸:宣纸是练毛笔字的最佳选择,价格也不贵,不过平时的毛边纸也可以,主要用于练习,价格比宣纸还要便宜一些。

四、砚台:砚台用小碟子就可以了,刚开始学也不需要别将就讲究,不需要买太专业的,而且每次写完洗起来很方便。

五、羊毛毯:羊毛毯垫在纸下,以免弄脏桌子。

六、字帖学书法先要学楷书,这个是基础,你练习颜真卿的,欧阳询的都可以,只要是楷书就行,学习书法绝不能心急,一定要从最基本的开始,不能说是喜欢行书,就从行书练起,这对初学者没有好处,切记。

扩展资料: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

资料来源:书法-百度百科

281 评论

相关问答

  • ace教练证书怎么自考

    国内ace教练的认证主要是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这个是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也是国内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证书,这个证书是私人教练的一个上岗证。如果你进入行业后,还会

    queeniechen2007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健身教练证书怎么自考

    健身教练资格证自考的方位应知,这样只看你的知识的能力。如果你的能力达到自考自学应可以的

    加菲慢半拍oO 7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怎么自考健身教练证书

    自考健身教练难度还是有些大的,毕竟自己不知道考健身教练这个会考哪些理论知识和哪些实操知识。考健身教练证可以去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可以参加培训,还能刷国

    popo小婷婷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怎么自考驾照教练证书

    自学车考驾照流程如下:1.申请人需要先去二级以上的医院进行体检,获得机动车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2.申请人携带身份证、体检合格证明前往车管所内申请以及登记。通过审

    叶烨夜夜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法学自考怎么练最有效

    1、首先有通读课本,把你认为重点的东西划下来。 2、边看课本,边做练习册,这有样助于加深记忆。经过一二道程序后,你可以完全知道本书的重点在哪儿,有选择地理解记忆

    我是漂亮小小妞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