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2

陈果果122
首页 > 自考本科 > 两会自考新政策解读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水灵儿^O^

已采纳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1.多措并举,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一是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企业家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二是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塑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是打造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和企业家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2.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一是围绕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证办理、不动产登记等关键环节,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二是建立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民营企业家接待日”活动等对接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三是加强公共媒体涉企政策宣传,及时向市场传递政府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政策导向。四是各级政府加大对涉企政策的学习、研究和落实力度。五是推进民企纾危解困行动。 3.继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一是适度下调企业所得税税率,对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低税率优惠;对于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固定资产特别是机器设备,允许选择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办法。二是完善增值税政策,加快推进简并二档税率、放宽留抵退税条件、扩大增值税进项抵扣等政策优化。三是对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继续给予税收优惠,适当延长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四是科学制定鼓励民企产业升级、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进一步梳理和精简收费清单目录。 4.有效降低民营经济的融资成本。一是鼓励商业银行推出与民营企业融资特点“短、小、急、频”相对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三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民营经济扩大股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利用发行企业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四是完善民营企业征信系统。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全国政协委员、 南京大学 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 南京大学 商学院教授杨德才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稳健发展的提案》。 民营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相关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近年来,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举措,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民营经济发展盘桓不前,则是不争的事实。”杨德才表示,这既与变化了的国内外市场环境有关,更与政策环境有关。 那应该如何更好促进疫情常态化下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民营经济稳健发展呢? 记者注意到,在杨德才的提案中,其将“精准制定政策机制,高效促进政策落地,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放在建议首位,要“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秉持‘问题导向’‘发现痛点’原则,充分了解和听取企业家实际需求,让涉企政策更接‘地气’”。 杨德才同时认为,还需要“推动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高效落地,权威公布涉企政策清单,拓宽宣传申报渠道,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知晓度。精简政策兑现环节,加强政策执行跟踪,提高政策兑现效率,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同时要“推进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修订阻碍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 除此之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常态化政企联系服务制度”“深化减负行动,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平台”也被杨德才着重提及。 如在“深化减负行动,加大纾困帮扶力度,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完善风险化解措施”的建议中,杨德才认为:“一是继续开展‘阳光减负’行动,严格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减负降本和清废放权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各项减负举措落地情况跟进督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开展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推动优质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加强‘银商合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逐步提高信用贷款比例,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杨德才认为,通过“推进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倾斜,量身打造中小微企业融资信贷服务产品”。 杨德才还认为,同时需要“对优质民营企业及上市公司,支持开展债券融资、股权融资,设立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基金,防范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对主业经营良好、暂时性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协调金融机构保障合理的资金需求;对正常还本付息企业,不得随意停贷、抽贷、压贷、断贷,不得附加不合理的授信条件”。 而“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人才吸引力”也被杨德才着重提及,其认为,可通过“加强谋划布局,根据各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基础,加快中小微企业园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行业协会生存和发展的宽松环境”等加快建议落地。 杨德才最后表示,在“加大人才政策力度外,更要满足人才对就医、子女就学、创新平台建设、生活休闲、学术交流、人际交往等更高层次需求,增强人才的归属感”。 ;

314 评论

大头的陈小晶

一、首先来看一下百度百科对两种政策的解读: 是不是有点懵?那我们来打个通俗的比喻。比如你是个农场主,种植了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也种植了玉米,大豆,芝麻等经济作物。货币政策就是调节农田旁边的水库。干旱的时候就多放点水,雨水充足的时候,就少放点水,这样你种植的农作物就能得到充分的水分滋养。而财政政策就是根据不同作物和农田位置等因素对水的需求。决定哪块田多浇点,哪块少浇点,以达到整体收益最大化。  简单来说,一个是管市场上钱多钱少的,另一个是管这个钱放出来之后,要什么使用的。 二、再来看一下两会中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描述: 总结一下:2022年货币政策继续稳健中积极,财政政策继续积极中平稳。(这句有点绕,但是你能分辨出青椒炒肉和肉炒青椒的话,应该可以理解了) 对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影响: 1,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步积极的话,就会形成一个相互加强的效果。比如两个都是积极,那么房价和股价就会一起涨。 2,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同步,比如2022年,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积极。市场上的钱更多,但是项目数量没有那么多。这么多的钱,总要有个去处,则资金容易往金融市场流动,从而推高金融资产的价格。 3,如果都是消极的话,那么就是觉得经济过热,得踩刹车了。市场就会遇冷,普通人做投资的时候,就要以注意风险为主了。

142 评论

听雨轩808

没有任何消息,不必多虑

141 评论

寻梦的蒲公英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21年3月5日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4日召开,那么,2021年两会会议主要内容解读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从关键词来看,共有6个方向:

1.几乎所有省份科技创新都摆在“C位”(各项工作的前3位);

2.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是三大方向;

3.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有所下调,传统基建投资退潮,新基建和轨道交通是主方向

4.制度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重点关注国企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

5.促消费的重要性提升,有三大抓手;

6.其他关注点,都市圈、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等。

市场进入两会时间。政策基调、疫情防控、经济数据、发展目标、民生等热点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股市也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历年两会股市行情,以及今年全国两会对大盘的影响分析。

从历史数据来看,股市呈现出了一定的“两会效应”。数据宝统计,过去十年中(2010~2019年),上证指数在两会期间共有6次上涨,近五年两会期间上证指数全部取得正收益。两会结束后大盘的上涨趋势仍短期延续,相关政策的出台形成的利好在会后持续发酵。在两会结束后5天和10天,大盘上涨概率分别达到60%和70%,且涨幅不断扩大。

创业板在两会期间的表现更为优异,胜率达三分之二。近十年两会期间创业板指数平均涨幅1.51%,优于同期上证指数的表现。2019年和2018年两会期间,创业板指数涨幅更是分别高达6.04%和5.23%,整体来看,两会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对股市走势起到正面催化作用。

食品饮料行业两会期间胜率80%

两会期间各行业的走势出现分化,多数行业表现较为平淡。数据宝统计,过去十年中,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食品饮料和和通信行业在两会期间的胜率超过50%,分别达到80%和60%,食品饮料行业是绝对赢家。采掘、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等5个行业的胜率仅有30%。

指数涨跌来看,过去十年两会期间仅有11个行业指数平均涨幅大于0,其中,医药生物指数平均涨幅最高,达1.41%,食品饮料行业平均涨幅1.34%,排名其次。钢铁、采掘、国防军工、非银金融表现最差,平均下跌均超过1.3%。

招银国际预测政府将继续广泛地支持内需及消费,同时针对性地推动基建投资和就业。历年数据显示,消费股在两会前后大多跑赢大市。考虑到今年的政策支持以及外围风险,今年消费股(包括零售、餐饮、汽车、教育、电商等)有望继续受惠两会,成为赢家。

此外,基建投资仍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预计两会后政府将批核更多基建项目。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医药板块同样是最受关注的一大焦点。华西证券认为医药主题有三大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

一是医疗设施建设:疫情推动医疗设施补足,加上未来新基建下医疗设备采购,推动医疗设施建设。

二是疫苗:新冠疫情提升疫苗知晓率,疫苗长期接种率将持续提升。

三是创新药:疫情下创新药研发的重要性更加彰显。

114 评论

相关问答

  • 2020两会关于自考政策解读

    最近的国家自考新政策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取消第二外语:从2020年开始,国家自考取消了第二外语(英语除外)的考试科目,取而代之的是“学位英语”的考试

    ~*诗情画意*~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2020两会关于自考政策解读题

    1、今年两会没有提到关于自考的消息2、今年自考没有什么重大的改革

    飞扬嗒兜兜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2021两会自考新政策解读视频

    2022年4月 自考本科政策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6点。 第一:985等名校减少自考招生计划。 近年来,“名校停招”在许多省市屡见不鲜。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退

    cafa晓晓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2022年自考新政策解读题

    自考本科2022年新政策如下: 1、部分地区限制外地户籍报考 专业和院校同等重要,专业决定了你未来的学习方向及职业发展,所以在选择学校之前,根据自身学科特长、性

    薄荷点点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两会自考新政策

    2022年自考专升本新政策今天我们的教务老师给同学来讲讲以下这些问题,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可以收藏我们网站哦,我们专注于自学考试教材购买服务网哦,接下来一起来阅读

    把你的锅盖盖好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