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7

紫色super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公共管理学03335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猪猪的面团

已采纳

你报名的那里什么都有,都可以看到

103 评论

米勒时刻jj

在网上直接进入湖南自考信息网,就可以看到啦

247 评论

五小样儿同学

1 1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12a、中介组织13c、公共利益14 c、20世纪80年代15c、布坎南16d、访谈法17a、W-威尔逊18c、《再造企业——工商管理革命宣言》19c、市场万能理20d、 A和B

141 评论

大坏蛋make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一 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重大课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何重新界定政府权限范围、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成为当前中国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而从社会方面来说,如何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建立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也成为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个全新的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模式,需要一个善于调动、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及其能动性的社会管理新体制。这一新体制的核心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小社会”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社会关系模式特征在于“小政府、大社会”。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也决定了采纳“小政府、大社会”模式的必然性。(注:葛红艳、赵明洁:《影响政府与社会基层组织分权的因素》,《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 4。) 大致说来,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改革“大体经历侵蚀、转型和重建三个阶段”(注: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结构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5。)。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其侵蚀阶段是对旧体制的瓦解阶段,它始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表现为政府在意识形态目标约束下的自下而上的局部性改革;转型阶段始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当改革过渡到城市以后,开始逐步明确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目标,以大规模的政策和法律来推进市场经济建设。从当前的情况看,转型阶段尚未结束,它在体制上的典型特征是“双轨制”。改革的最后阶段,则是政府与社会双向的全面重建阶段。鉴于此,选择改革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目标模式,首先意味着要放松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转变政府职能,即“放权”、“让利”、“松绑”、“扩大民主”等等,也就是政府要由“划桨者”变为“掌舵者”(注: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同时,要构建与政府相对应的市民社会。然而,由于我国曾长期推行了一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非政府的市场要素和社会要素基本上未能发育起来。因此,探求现代社会自治的实现方式,解决好政府与社会的权力配制与职能分解问题,对于处理好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社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矛盾和问题,都是由政府以政治的、行政的手段去解决,社会自身几乎没有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空间。可以说,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传统政治体制产生诸种问题的一个总病根。过分集中的权力不仅容易导致权力运行成本的增加与效率低下,而且为权力的滥用和腐化提供了可能性空间,直接影响政府权威。邓小平曾经深刻指出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是导致机构和人员膨胀的弊端,他说:“我们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些事要有一定的规章,放在下面,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让他们真正按民主集中制自行处理,本来可以很好办”。这涉及到管理体制中权力和职能的调整、改革,触及到机构改革权能结构的变革,关键是政企(事)关系,即政府与企事业的关系;政市关系,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亦称之为“两只手”“(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关系;政社关系,即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三大关系中权能结构的变革,归根到底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与市场都可以包容于社会经济组织与手段模式之中。(注:李大琨:《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推进机构改革》,《理论前沿》,1998. 9。)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调整政府权力的运行范围及方式。具体到政府与社会之间,就表现为将原有高度集中的政府权力转移一部分给社会。由于一部分政府权力向社会的转移是由实践需要和政府自我认识而推动的自上而下的一种路径,所以又可以称之为权力下放。党的十三大指出,政府下放权力要“结合职能转移和改革机构来进行。但由于当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还没有被明确提出来,所以,在既有的体制框架内,实践层面上如何具体操作仍然缺乏清晰的思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存在着要求政府进行权力调整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也为政府权力调整提供了契机。此后的20年来,政府权力调整的步伐和速度逐渐在加快。从总体上来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权力调整体现在政府向经济领域的活动主体——企业放权和向社会领域的活动主体——个人、社会中介组织和事业单位放权。调整的各项措施实质上是将政府的权限划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其目的在于追求有效率的政府。(注:孙晓莉:《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权力调整》,《社会科学》,2001. 5。)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首先始于改革初期对“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以及为重建党和政府的权威基础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在政府管理模式方面表现为一是政府控制的范围开始缩小。对农村管理和农业经营的放松管制,使农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制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对国营企业的“放权让利”和允许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生活、学术文化活动的干预也在减少。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地与市场或时尚发生联系,而不再受政府管制。二是政府控制力度减弱(注: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和撤社建乡,城市中人事制度和政府对单位经济控制的松动以及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标志着政府控制力的大大减弱。三是政府控制手段的规范性增强。在政府仍然保持控制的领域,控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注意加强法制建设,开始由直接控制、行政干预转向间接调控、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调控社会发展。在政府管理模式变化的同时,大大拓展了社会的自由空间,导致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结构性分化。它突出表现在一是各类社会主体的自主权扩大,成为相对独立的资源提供者,它们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对政府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二是社会结构分化速度加快。一方面,社会功能结构的分化使各社会主体政治职能开始减弱、专业职能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社会利益结构分化的核心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利益结构的调整,传统既得利益被大大削弱,一些新兴职业和掌握权力资源的传统职业则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三是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开始形成。新的社会角色群体和组织大量涌现,体制外的社会力量,如较为独立的企业家阶层、个体户阶层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体制内的知识界、学术界、工商产业界以及一些党内人士开始扩大言论空间和自主利益要求。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民间社会力量的发育和成长。四是身份体系弱化,社会流动大大加快。社会精英流向多元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体制内工人和干部向体制外流动这三大趋势(注: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 2。) 正改变着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五是社会中介组织大量涌现。这是政府行为退出一些领域以后保障社会活动有序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社会自主性的重要表现。六是价值观念开始多元化。多年来社会成员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的高度一致性在改革开放以来明显趋于多元化。纵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演进,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寻求的社会整合机制的过程。其总的趋势是以市场经济的契约性社会整合为方向的。随着以市场取向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启,可以预见,这种契约性社会整合机制将会更加巩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分化将更加深入,它将继续对社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注:杨龙芳:《改革全能政府、构建市民社会——当代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发展变革的基本途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 三 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是由政府对一切社会事务“大包大揽”,等级性的行政联系通过各种形式的单位以及农村组织渗透到整个社会,社会组织实质上承担着国家行政机关的部分功能,成为一级政权的附属物。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直接后果是,不仅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社会成员因为只有依附于某一个组织才能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个人的自由选择权无从体现,从而导致既不利于个人发展,也不利于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伴随着企业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和福利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传统的无限政府正在向有限政府转变。这是政府权力定位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变化。但这只是改革的初级目标,紧接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实现从有限政府向高效政府的转变。事实上,有些社会事务完全可以通过社会自身的力量,通过国家行政联系之外的各种社会联系,通过各种社会协调机制得到解决。当前,利用社会自身的力量和政府合作来有效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如何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这一问题上,我们既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同时也不能完全排斥外来经验。国外已有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借鉴的一是社会中间组织(还有的称之为非营利部门、志愿组织、非政府组织、中介组织、公民社会、市民社会等等)的蓬勃发展、二是合作主义(也有称之为法团主义、统合主义)理论的盛行。(注:孙晓莉:《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权力调整》,《社会科学》,2001. 5。) 由于我们提供的是效能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网络型政府、前瞻型政府、亲市场政府等政府模式,就必须对政府职能进行新的定位,在精简政府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简政放权,但又要充分保证政府应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职能。计划经济时期的许多政府职能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成为政府的冗余职能,而这些职能恰恰是社会自治能力增强后所必须的职能,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政府部分冗余职能进行外移,将政府包揽一切的权力还权于社会和市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保证市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社会自治能力,加强社会自治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注:杨代贵:《论政府与社会间的职能转移》,《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1。) 因此改革传统“全能政府”的畸形关系模式,实现政府与市民社会相互分立的理想关系模式,需要进行双向的努力。即一方面需要进行有限政府的制度创新,需要界定政府权力的限度,“校正”政府的越界行为,改变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规模、权力和职能扩张倾向;另一方面需要进行构建市民社会的制度创新。要大力培养社会力量,建立充分发育的社会肌体,努力构建市民社会。这个过程也就是实现社会从依赖政府、甚至被纳入政府体系的地位上解放出来,形成政府与市民社会相互分立的过程。实现有限政府的制度创新,就需要以政社分开为原则,从制度上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各自在社区社会工作事务方面的职能与权限。最基本的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保障职能;再就是改革政府行为方式,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此外,还要改革政府体制,健全制度化的参与机制,完善整个社会利益聚合和利益表达的结构与规则,同时完善社会对政府的各项监督机制。培育市民社会的制度创新则是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重建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培育“中产阶级”队伍,在政府、社会精英与民众之间建立制度化的沟通、服务和互动机制。(注:李凯:《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 4。)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往往被称为“伙伴关系”,即政府和社会组织构成了发展社区、建设社区的合伙人关系。在这种“伙伴关系”模式中,政府除了在公共安全、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职能之外,其他方面一般依靠各种社会组织自己进行管理。因此,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进一步成熟,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四 自近代国家诞生以来,作为政治统治的政府和构成管理对象的社会之间“反复出现诸如和谐与反目、妥协与抵触以及镇压与叛乱等各种样态的制衡关系”。政府产生之后,社会不仅在形式上试图摆脱政府的控制,而且时常出现与政府的程度不同的对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目标上必须坚持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在途径上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社会自身的作用。我国政府与社会在实现民族振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根本点上是完全一致的,我国新生的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既有自主性、独立性的一面,又有许多方面依赖政府,同政府保持密切的合作,这就为政社关系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在变革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途径上,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能认为政府能够解决和处理所有的问题,因此完全依赖政府,社会要树立自主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王瑞华:《转型时期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革》,《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2。) 通过社会管理体制一系列的改革,应该看到“大政府、小社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可以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本质上就是释放和解放社会(或“释放市场”)的过程,因而也就是政府和社会关系“现代模式”的中国化过程。中国转型期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兼容传统控制型模式和现代释放型模式即注重权力集分统合的“复合式形态”。从目的与价值层次即社会自治的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社会高度释放,同时又从工具理性即“政府是‘必要的恶’”之古典理念出发诉诸于必要控制,实现在释放中控制,在控制中释放,定位于现代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良性耦合,这便是转轨期中国政府在处理自身与社会关系上的基本价值和政策取向。(注:罗自刚:《合作抑或冲突——变革时代的政府与社会关系考察——对马克思主义治理学说的历史诠释》,《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体制的建立,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与社会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这就包括合理分担的责任关系:政府对社会的职能定位应从“管制”转移到“服务”,以前我们的政府对社会的很多作用或功能就是管制社会,而服务的成分很少。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政府在社会发展方面应当承担主要的责任,政府需要将更多的工作着眼点转移到社会发展领域,转移到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相互尊重的权利关系:政府和社会都要依法办事,政府要高效廉洁、公正公开公平、取信于民。同时完善和加强政府工作的社会监督机制,改变一些地方的干部只向上负责、不向群众负责的状况。合理整合的资源配置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资源渠道多样化,社区、社团、中介组织、民间组织等社会组织能够从不同渠道获得资源。政府既要运用所掌握的资源,又要调动、引导社会资源,办好社会事业,形成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局面。建立政府与社会的新型关系,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中国的现实境遇出发,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模式。(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 3。) 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本着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职能,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积极稳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

269 评论

大大的蚂蚁啊

宁夏2011年4月自学考试科目时间表2010-12-31 11:5宁夏教育考试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4月16日(星期六)上午 4月16日(星期六)下午 4月17日(星期日)上午 4月17日(星期日)下午 公共课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29) 教育学(一)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2198)线性代数 (00420)物理(工) (00031)心理学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2)英语(一) (00015)英语(二) (00020)高等数学(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00023)高等数学(工本)(04729)大学语文 020105 金融 专 (00073)银行信贷管理学 (0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60)财政学 020105 保险 专 (00041)基础会计学 (00060)财政学 020203 会计 专 (00157)管理会计(一) (00146)中国税制 (0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20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专 (00168)房地产经济学 (00174)建筑工程概论 020207 市场营销 专 (0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 (0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 (00177)消费心理学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20211 饭店管理 专 (00203)饭店服务 (00193)饭店管理概论 (00201)饭店餐饮管理 (00202)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00187)旅游经济学 030112 法律 专 (00247)国际法 (00245)刑法学 (00260)刑事诉讼法学 (05677)法理学 030403 公安管理 专 (05679)宪法学 (00355)公安秘书学 (00357)治安管理学 (00360)预审学 040101 学前教育 专 (00394)幼儿园课程 (00384)学前心理学 (00385)学前卫生学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00383)学前教育学 050102 秘书 专 (00854)现代汉语基础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510)秘书实务 (00040)法学概论 (00034)社会学概论 050114 汉语言文学 专 (00535)现代汉语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506)写作(一)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50207 英语 专 (00595)英语阅读(一) (00794)综合英语(一) (00522)英语国家概况 (00795)综合英语(二) 050208 日语 专 (00605)基础日语(一) (00606)基础日语(二) (00607)日语语法 (09247)日语基础翻译 050212 阿拉伯语 专 (06755)阿拉伯语综合技能(二) (06756)阿拉伯语语法 (06758)阿拉伯语阅读 050405 室内设计 专 (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00707)建筑设计基础 (00712)建筑工程定额预算 (00688)设计概论 050406 视觉传达设计 专 (00716)印刷工艺 (00714)插画技法 (00688)设计概论 050436 艺术设计 专 (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 专 (02183)机械制图(一) (02234)电子技术基础(一) (02185)机械设计基础 (0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8060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专 (0230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2271)电机学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2304)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02273)电子技术基础(二) (02151)工程制图 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专 (02391)工程力学(二) (02393)结构力学(一)(02394)房屋建筑学 (02386)土木工程制图 (02389)建筑材料 081201 化工工艺 专 (02173)无机化学 (02481)物理化学(三) (03146)化工原理(二) (10464)石油化工工艺 082201 管理工程 专 (02633)现代制造系统 (02198)线性代数 (02628)管理经济学 (00152)组织行为学 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专 (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02384)计算机原理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100701 护理学 专 (02997)护理学基础 (03000)营养学 (0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02899)生理学 100803 中药学 专 (03037)药用植物学 (02976)医古文(一) (03035)有机化学(四) (03038)中药化学 100905 中医推拿按摩 专 (02973)中医诊断学(一) (02972)中医基础理论(一) (06106)推拿手法学 (0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 020106 金融 本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78)银行会计学 (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20108 保险 本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20115 经济学 本 (00139)西方经济学 (00141)发展经济学 (00140)国际经济学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本 (0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53)质量管理(一) (00152)组织行为学 020204 会计 本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60)审计学 (00158)资产评估 020208 市场营销 本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83)消费经济学 020210 旅游管理 本 (00188)旅游心理学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0152)组织行为学 020216 电子商务 本 (00911)互联网数据库 (00996)电子商务法概论 (00908)网络营销与策划 (00994)数量方法(二) (00913)电子商务与金融 020224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本 (00972)房地产项目评估 (06567)项目投资与融资 (00329)城市规划与管理 (06568)房屋建筑概论 020226 商务管理 本 (00947)国际商务管理学 (00937)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00939)商业伦理导论 (00940)战略管理教程 (00952)国际市场营销学(二)(00938)组织行为学(二) 020229 物流管理 本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15)英语(二) 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 本 (00318)公共政策学 (003335)公共管理学 (05725)文化管理 (00040)法学概论 020273 经济信息管理 本 (04225)经济预测方法概论 (04224)经济运用数学(二) (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2599)应用数理统计 020282 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 (03616)采购战术与运营 030106 法律 本 (0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58)保险法 (00167)劳动法 (00233)税法 030108 律师 本 (00249)国际私法 (00247)国际法 (00224)律师执业概论 (00926)司法鉴定概论 (00226)知识产权法 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本 (00280)西方社会学理论 (00279)团体社会工作 (00283)社会行政 (00285)中国福利思想 030302 行政管理学 本 (00318)公共政策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277) 行政管理学(01848)公务员制度 (0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30401 公安管理 本 (00369)警察伦理学 (00370)刑事证据学 (00861)刑事侦察情报学 (00371)公安决策学 (00859)警察组织行为学 040102 学前教育 本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887)儿童文学名著导读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40107 教育管理 本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330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453)教育法学 040108 教育学 本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0468)德育原理 (00467)课程与教学论 (00453)教育法学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本 (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06056)心理学史 040112 小学教育 本 (0330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03329)小学语文教育研究 (03330)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本 (0047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0480)中国传统道德 (00482)人生哲学 (00479)当代资本主义 (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50104 秘书学 本 (00523)中国秘书史 (00524)文书学 (00527)中外秘书比较 (00525)公文选读(00511)档案管理学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 (00037)美学 (10470)宋词演变研究 (10472)九十年代小说研究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50113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 本 (00037)美学 (0676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50201 英语 本 (00087)英语翻译 (00831)英语语法(00840)第二外语(日语) (00832)英语词汇学 (00604)英美文学选读 050202 日语 本 (00535)现代汉语 (00610)高级日语(二) (00845)第二外语(英语) (00609)高级日语(一) 050408 音乐教育 本 (00732)简明配器法 (00735)音乐教育学 (07127)歌曲分析与写作 050410 美术教育 本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00747)美术教育学 (00744)美术鉴赏 (08496)色彩构成 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本 (05544)现代设计史 (05549)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08497)艺术美学 050437 艺术设计 本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10177)设计基础 (09235)设计原理 (04026)设计美学 060102 历史教育 本 (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0772)世界近代史新体系 (00775)历史教育学 070102 数学教育 本 (02008)拓扑学基础 (02009)抽象代数 (02011)复变函数论 (02012)实变与泛函分析初步(02002)数学分析(二) 070302 化学教育 本 (02054)中级无机化学 (02053)结构化学 (02058)化工基础 (02051)物理化学(二) 080105 石油工程 本 (02163)油层物理 (01135)油藏工程 (06347)渗流力学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34)电子技术基础(一)(0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2200)现代设计方法 (0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80806 建筑工程 本 (02439)结构力学(二) (02446)建筑设备 (0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10482)项目策划与设计 082202 管理工程 本 (02626)现代企业管理(二) (03730)工效学 (02629)基础工业工程 082206 工业工程 本 (02825)机械基础 (02187)电工与电子技术 (02647)生产管理与质量工程 (02897)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营销 (02629)基础工业工程 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本 (02375)运筹学基础 (02384)计算机原理 (02628)管理经济学 (02323)操作系统概论 082218 电子政务 本 (03342)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03335)公共管理学 (0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90102 农学 本 (02672)作物育种学 (02662)植物生理学 (02680)农产品加工 090115 园林 本 (07895)园林设计基础 (05042)自然资源学 (02662)植物生理学 (07902)园林景观与设计 090202 林学 本 (02754)林木育种学 (05042)自然资源学 (04215)观赏树木学 090403 畜牧兽医 本 (02797)家畜饲养管理学 (02678)农业推广学 (10483)饲料生产学 (03247)草地学 100702 护理学 本 (03202)内科护理学(二) (03200)预防医学(二) (03201)护理学导论 (03007)急救护理学(03004)社区护理学(一) 100802 中药学 本 (02895)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03047)分析化学(二) (03044)中药药剂学 (03053)中药制剂分析 100805 药学 本 (05522)有机化学(五) (03023)药物化学 (03031)药物分析 (10484)药品营销学 999999 教师资格 (补修课程) (00442)教育学(二) (10487)心理学(二)

172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共管理学自学考试真题

    新浪V盘@天津在职研究生网 即可找到。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wangweil0726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公共管理学自学考试试题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一 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重大课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从传统计划经

    langlang0802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公共管理学自考教材03335

    宁夏2011年4月自学考试科目时间表2010-12-31 11:5宁夏教育考试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4月16日(星期六)上午 4月16日(星期六)下午

    甜菜阿姨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公共管理学自考教材03335题

    论和谐社会视野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调整 一 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重大课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从传统计划经

    muxiu木秀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公共管理学自考本科题库

    公共管理学(赵老师)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公共管理学(赵老师) 公共管理学第一讲(2).avi 公共管理学第一讲(1).avi 公共管理学第五讲(

    奋斗1989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