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2

布川依夫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写作一历年作文题目汇总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yingxiong6

已采纳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写作(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以下几组公文专用语完全属于开端用语的一组是 () A.兹因、拟请、电悉 B.鉴于、信悉、兹经 C.恳请、谨悉、为此 D.遵照、欣值、近查 2.以下所列各组,完全属于物理观察点的一组是() A.角度、立场 B.方位、距离 C.距离、态度 D.方位、心情 3.《徐霞客游记》这部“古今游记之最”所采用的形式是() A.书信体 B.笔记体 C.日记体 D.随笔体 4.把马车按车厢、车轮、车轴、车辕等几部分 加以说明,它所使用的是 () A.分类说明 B.分解说明 C.比较说明 D.定义说明 5.驳论中不论使用哪种方法,最终要驳倒对方的是() A.论点 B.论据 C.论证 D.论题 6.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它最讲究的是() A.逻辑性 B.条理性 C.清晰性 D.完整性 7.鲁迅《药》中描写夏瑜烈士坟头上的花环,这里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A.氛围描写 B.概括描写 C.细节描写 D.场面描写 8.作为文章深层脉络的形态标志,将文章联成一体的东西是() A.过渡 B.伏笔 C.照应 D.线索 9.按对象存在与发展的时空序列安排、设置总体结构的结构类型是() A.记叙型 B.论证型 C.说明型 D.抒情型 10.根据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说明文可以分为() A.实体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物说明文 B.记叙性、阐释性、描写性、介绍性说明文 C.纯科学性说明文和科学性与文艺性兼有的说明文 D.说明书、解说词、科普说明文 11.以下所列,属原始资料的是() A.档案 B.目录 C.索引 D.摘要 12.下列文种,主要限于内部使用,其内容有的有一定机密性,不宜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一种是() A.总结 B.简报 C.通报 D.决定 13.文章主题的针对性 是指 () A.透过事物表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B.回答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C.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所掌握的材料 D.集中体现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14.《上海当代书画家系列丛书>出版》,从这则消息的标题可以看出,它应是() A.动态消息 B.综合消息 C.经验性消息 D.评述性消息 15.语言的语境性是指() A.文章语言所描写的存在环境的特点 B.个人语言表现 出自己的习惯性特点 C.文章语言处于具体语言环境中并受其制约的特点 D.比口语更加规范、准确、严密和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16.语言的生动是指() A.用相对俭省的文字传递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B.语言适应文章的表现对象和题材特点 C.语言具体形象、活泼多变、感情充沛 D.用恰当语言确切传达作者感受、印象和认识 17.“语不接而意接”被称为是一种() A.插叙过渡 B.补叙过渡 C.暗中过渡 D.倒叙过渡 18.消息“三层楼”的标题排列中 , 最下面一列标题是() A.正题 B.引题 C.辅题 D.肩题 19.写作短论首先碰到的问题是() A.确定评论目标 B.选择论证方法 C.选择材料 D.确定行文结构 20.写作提纲的主要内容是() A.确定文章体裁的类型和样式 B.安排文章的表达手法和技巧 C.安排文章所使用的具体材料 D.确定文章主题、安排结构层次 21.下列公文用语,用做征询语的一组是() A.可行 同意 B.为要 为荷 C.当否 妥否 D.尚望 务请 22.在写作学术论文时,照录他人原文,不任意删削,这就是() A.交叉引用 B.概括引用 C.完整引用 D.分析引用 23.主题要集中,主要指的是() A.主题要简明和单一 B.主题不能含糊不清 C.主题要有鲜明的倾向性 D.主题要能揭示事物本质 24.解说词扩引性是指() A.对客观事物进行说明时,增加补充必要的内容 B. 对实物和画面解说时,要清楚明白、朗朗上口 C.把解说对象的中心思想和内容说清楚 D.在介绍事物时注重介绍它的重点和难点 25.文章修改的一般程序是() A.增删材料、检查主题、推敲语言、调整结构 B.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推敲语言、检查主题 C.检查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推敲语言 D.推敲语言、检查主题、增删材料、调整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 A.开门见山,论证基本观点 B.交代背景和事由 C.指明论述范围和对象 D.描绘场面 E.介绍人物 27.文章构思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 () A.文体的确定 B.主题的提炼 C.材料的选择 D.结构的布局 E.文面的美感 28.议论的一般要求有 () A.论点要简明扼要 B.论点要正确深刻 C.论据要确凿有力 D.论据要丰富多彩 E.论证要严密有序 29.以下书信具名语中,属于给长辈的是 () A.谨叩 B.谨呈 C.上 D.谨启 E.复 30.描写的一般要求有 () A.具体形象 B.交代清楚 C.特征鲜明 D.概念准确 E.形神兼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31 . 简要阐述有探讨价值的学术论文课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32 . 试比较小说和议论文中描写手法的异同。(3分) 33 . 记人、叙事散文与写人记事的通讯特写相比较,有哪些区别?(4分) 四 、 阅读分析题(本题5分) 34 . 阅读冰心的散文《笑》,回答问题: 笑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面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 一 看,呀!凉云散了, 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 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 的, 什么时候,我曾 …… ”我不知不觉的便 坐 在窗口 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 —— 一条很长的古道。驴 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 弓 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 —— 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 —— 茅檐下的雨 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灌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 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一九二 〇 年 (《冰心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83年第1版)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 ( 1 分) (2)文章选取了哪些材料?它们的组合对深化文章主题有何作用?(2分) (3)文章中景物的描写有什么象征性的意义?(2分) 五、小作文(本大题10分) 35.介绍一本常用词典的使用方法,写成一篇300字说明文。 六、大作文(本大题40分) 36.人人需要写作,各行各业离不开写作。有人因写作而得益、发展,有人因写作而受挫,影响成长。请以“我和写作”为题,写一篇记叙或议论性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255 评论

大眼博奇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题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1. 记叙文:写人、事、物,描述自己生活中的经历、经典故事等,如《我的家乡》、《一次难忘的旅行》、《童年的梦》等。2. 描写文:对人、物进行形象、特点的真实、生动的描写,如《春天的花朵》、《我的书桌》等。3. 看图作文:以图画或者图片题材为基础的作文,如《我的宠物》、《友谊永恒》等。4. 报告文:对一件事、一处地等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如对某项调查、考察等形成的报告。5. 议论文:讨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如《电子书是否应该取代纸质书》等。6. 说明文:对事物进行全面、具体的叙述或解释,如对科技书籍、健康知识、旅游景点等的介绍。7. 读后感:是读书后、看了某一篇文学作品后所产生的思考感想,“读书使人增长智慧,思考出真知”这首诗大家都听过,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藏书。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作文类型,实际的自考大学语文作文题目还有很多其他类型和领域。

335 评论

多肉小西瓜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题目包括社会热点、个人经历、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社会热点方面,可以涉及到当前社会问题,如“如何应对网络暴力”、“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等。个人经历方面,可以写自己的成长历程或重要经历,如“我的大学生活”、“我和父母的故事”等。文化传承方面,可以写中国传统文化或当地民俗文化,如“春节习俗的变迁”、“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等。无论是哪个方面的作文,都需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结构合理、观点独特。

200 评论

哪也去不了

第一章 公文 1 公文法定的作者是指起草公文的文书人员。 答:命题错误。理由:公文法定的作者指的是依据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章程、决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和担负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 2 上行文就是指下级机关向它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所发出的公文。 答:命题错误。理由:上行文不仅指下级机关向它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所发出的公文,而且也指下级业务部门向它所属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所发出的公文。 3 指挥性公文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或群众发出的用以领导和指导工作的公文。这类公文主要有命令、规定、通报、函等。 答:命题错误。理由:指挥性公文主要包括命令、指示、决定、意见、批复和政策性通知等。题干中提到的规定是规范性公文;通报、函属于知照性公文。 第二章 公文写作 1 公文写作所体现的是公文撰写者个人的主观感受。 答:命题错误。理由:公文写作是出于机关领导集体的意图和愿望,是领导机关集体意志的体现。 2 重要会议的报告、总结,重大方针政策性决定、决议,布置全局性工作的指示,往往由多人共同讨论、构思和准备材料,最后由一人执笔起草。 答:命题错误。理由:题干中提到的文件通常是由起草小组共同酝酿,多人分工执笔,一人统筹贯穿成文的。 3 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就是指任何公文都要快写快发。 答:命题错误。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并不是说任何公文都要快写快发,还要求要适时。 4 机关工作中形成的公文,当它们的现实执行效用完成后,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可以废弃了。 答:命题错误。理由:绝大多数公文当它们的现实执行效用完成后,对今后工作有考察价值的都需要整理归档保存,重要公文还必须长期保存或永久保存。 第三章 公文的体式与稿本 1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应当在公文眉首部分标明几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答:命题错误。几个机关联合发文时,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公文除其固定规范格式外,只有四种特定格式,即信函式格式、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 2 所有公文都必须标识签发人姓名。任何公文的格式都是无区别的。 答:命题错误。理由:签发人标识仅在上报的公文中出现。 3 当正文之后的空白处容不下印章的位置时,可将印章加盖在下一空白页上,只需在该空白页第一行顶格标识“此也无正文”即可。 答:命题错误。理由:《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明确规定了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务使印章与正文在同一页出现。 第四章 公文的行文规范 1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答:命题正确。理由:《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确定”。这是我国党政机关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 2 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控告时可使用越级上行文这种行文方式。 答:命题正确。理由:越级上行文就是指在非常必要的时候,下级机关可以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领导机关,向更高一级的领导机关直至中央的一种行文方式。对直接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控告就要使用越级行文。 3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若需其他相应机关阅知或文件内容涉及其他机关部门的业务范围时可多头主送。 答:命题错误。理由:机关的行文应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或者要求对方机关办理答复的公文,应当主送一个机关,以便收文机关能及时迅速地进行处理。若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或文件内容涉及其他机关部门的业务范围,可以抄送,但切勿多头主送。否则,谁也不批,谁也不理,结果误时误事。 4 当主送机关是直属下级机关的,其行文可使用“报告”这种公文名称。 答:命题错误。理由:“报告”属于上行文种,因此当主送机关是直属上级机关的,其行文可使用“报告”这种公文名称。 5 在人、财、物等方面握有一定实权的机关或部门,可与级别高的机关或部门联合行文。 答:命题错误。理由:联合行文的各机关或部门必须都是同级的,不同级别的机关或部门不能联合行文,即使是那些在人、财、物等方面握有一定实权的机关或部门,也不能与级别高的机关或部门联合行文。 第五章 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上) 1 发布命令的必须是具有县级以上级别的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 答:命题错误。理由:命令的权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布命令的必须是具有乡级以上级别的国家权利机关的行政机关;二是命令的内容重要且具有不可更改性。 2 决议和决定形成的程序完全一样。 答:命题错误。理由:决议必须由会议通过,而决定可以由会议作出,也可以由领导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作出。因此,二者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 3 议案的签署,提议案人可以是机关,也可以是机关首脑。 答:命题正确。理由:决议必须由会议通过,而决定可以由会议作出,也可以由领导机构在职权范围内作出。因此,二者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 4 议案提请审议事项,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项。 答:命题错误。理由:议案的内容必须单一,即一个议案提请审议一个事项,否则就会给会议带来困难。 第六章 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中) 1 一般公告公布的都是比较重大的事情,而通告公布的虽次于公告,但在其适用范围内,也是重要的事情。 答:命题正确。理由:公告和通告是代表政府或一定的机构发布的,其内容涉及较多群众,因而必须是重要的事情才可以使用公告、通告的形式发布。公告公布的都是比较重大的事情,通告公布的次于公告,但也是重要的事情。一般性的事情,可以使用通知或其他形式。 2 公告一般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涉及地方法规的,必须由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一般机关团体,不能随意发布公告。 答:命题错误。理由:涉及地方法规的公告,必须由省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无权审批。 3 知照性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只是让群众或者有关人员知道,并不需要大家去遵守或执行。 答:命题正确。知照性公告、通告发布的目的,只是让群众或有关人员知道,并没有强制性的遵守或者去执行。它不同于涉及法律事项的公告、通告。 4 公告、通告要一事一告,即内容限于谈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要把性质不同的事放在一起。 答:命题正确。理由:公告、通告要符合权限,一事一告,即内容限于谈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不要把性质不同的事放在一起。否则,将造成混乱,使问题复杂化。 5 公告、通告的署名和日期,一般放在全文最后居中的位置。 答:命题错误。理由:公告、通告的署名和日期,一般放在全文最后的右下角,但如果标题部分已显示,则最后可以不再另署。 6 通报可以在公布范围内张贴,社会影响大的也可以登报。 答:命题正确。理由:通报是在一定范围内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事项的告知性文件。它可以在公布范围内张贴,社会影响大的也可以登报。 第七章 机关法定公文的写作(下) 1 汇报工作时,应主要写清要报告的事实,汇报者的看法可有可无,不占主要地位。 答:命题正确。理由: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因而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夸大或缩小事实,因此汇报者的看法可有可无,不占主要地位。 2 表态性批复,不论上级“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应该略说明理由。 答:命题错误。理由:表态性批复,主要是答复请求批准类的请示,或同意,或不同意。同意的不必再说理由,不同意的一般要略说理由。 3 批复的时间性比较强,所以要本着急件急办的原则,及时处理各类请示。 答:命题正确。理由:批复要及时,即时间性比较强,所以要本着急件急办的原则,及时处理各类请示。 4 拟写会议纪要,是所有会议的必要组成部分。 答:命题错误。理由:拟写会议纪要并非所有会议的必要组成部分,一般是较多人关注或波及面较广的会议,在没有新闻公布会议内容,也没有发布会议决议、决定等的情况下,可以用会议纪要的形式,即在会议的情况、精神、决议等,或加以公布,或向上汇报,或向下传达,让人们据以了解会议情况。 5 规定,在行政系统,可以单独行文。 答:命题错误。理由:规定在党的系统可以单独行文;在行政系统,就要以“令”、“决定”或“通知”的形式发布,和它们同时行文。 第八章 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上) 1 计划的标题可以省掉机关名称或适用时间,也可省略内容的类别和文种名称。 答:命题错误。理由:完整的计划标题由机关名称、适用时间、内容类别、文种名称四部分组成。也有一些标题省略机关名称或适用时间,但不能省略内容类别和文种名称,且省略的部分必须在计划的正文中显示。 2 “总结”在民国时期即被列为公文文种。 答:命题错误。理由:“总结”在民国时期历次公布的公文程式中,无论是公文文种还是非公文文种,均未列入。总结一直未被正式列入公文文种,但却是机关常用的文书。 3 “调查报告”在民国时期即被列为公文文种。 答:命题错误。理由:民国时期公布的公文程序中没有“调查报告”的名目,但有“报告书”一项,规定其用法为,受属官委托调查某项事件并将调查经过情形写成报告呈报属官。 4 实施细则的第一条必须说明它是哪个法律或法规的实施细则。 答:命题正确。理由:实施细则的写法一般是“章条式”或“条款式”,但其第一条必须说明是哪个法律或法规的实施细则。 5 调查报告的前言可以点明调查的结论。 答:命题正确。理由:调查报告的前言是陈述调查材料之前的说明,可以介绍调查对象,介绍调查的目的和过程,也可以阐述调查的意义,甚至可以点明调查的结论。 第九章 机关其他常用文书的写作(下) 1 记录类文书的材料来源可以是直接的第一手材料,也可以是间接的第二手材料。 答:命题错误。理由:记录类文书的材料来源是直接的第一手材料,不是间接的第二手材料。这体现了记录类文书的材料直接性特点。 2 重要的会议记录,一般要求在每次记录完毕后、散会前把记录当众宣读,以便发现错误或遗漏后,立即更正或补充。 答:命题正确。理由:重要的会议记录一般要求在每次记录完毕后、散会前把记录当众宣读,发现错误或遗漏应立即更正或补充,然后由会议主持人和记录人在记录后边签字,以示负责,同时还要逐页编写页码,并在首页或记录末尾注明本次记录的总页数。 3 为了记得迅速、完整,会议记录可以用速记符号,但不可以用其他非规范的文字、字体,以保证其作为原始依据的有效性。 答:命题错误。理由:会议记录一般用汉字书写。字体要规范、清楚,不要用速记符号或其他非规范文字、字体,以保证其作为原始依据的有效性。 4 在提案中,每部分内容的文字,均是从第四格写起。 答:命题正确。理由:在提案中,每部分的文字,均是从第四格写起,转行与上行对齐。 第十章 公文处理工作 1 公文处理工作的时限性,表现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 答:命题错误。理由:公文处理工作的政治性,表现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上。 2 公文处理工作的作用与公文的作用是一致的,没有区别的。 答:命题错误。理由:公文的作用是通过公文这个载体中的内容来实现的,而公文处理工作的作用,主要是指从公文形成到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环节对机关工作的发挥的作用。二者作用的内容不同。 3 对于大机关,一般采用的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是集中式。 答:命题错误。理由:集中式是指在一个机关内,除了文件的承办处,公文处理的各个基本环节都集中在机关的中心机构,亦即办公室来进行。大机关并不适于公文的集中处理,其文件数量多,一般采用分工处理的形式较好。 4 公文处理工作必须加强集中统一管理。 答:命题正确。党和国家机关的公务文书,是在机关工作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机密性和现实效用性的重要办事工具。公文处理工作关系到实现机关的职能和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为此,对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就必须加强集中统一管理。 第十一章 公文办理程序 1 拆封是收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 答:命题错误。理由:签收是收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而拆封是第二个环节。 2 卡片式登记的优点是容易保存,适宜按事件顺序进行登记。 答:命题错误。理由:薄册时登记的优点是容易保存,适宜按事件顺序进行登记,而卡片式登记的好处是能适应使用和管理文件的需要,在卡片盒里灵活地进行分类排列。 3 注办文字写在文件首页的左上方。 答:命题错误。理由:注办文字应写在文件首页的右上方。 4 审核是发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 答:命题错误。拟稿是发文办理的第一个环节,而审核是第二个环节。 5 一切发出的文件,不必都进行登记。 答:命题错误。发文登记的作用与收文登记一样,主要是为了便于对文件的管理和查找。因此,一切发出的文件,均应进行登记。 第十二章 公文的整理(立卷)与归档 1 公文处理是指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答:命题错误。归档文件整理是指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二者定义错误。 2 文件材料以归档为界,归档之前是档案,归档之后是文件。 答:命题错误。理由:文件材料以归档为界,归档之前是文件,归档之后是档案。 3 公文办理完毕后,承办人员应当根据公文立卷的要求把公文原稿和有关材料整理好,送交档案部门进行归档。 答:命题错误。理由:公文办理完毕后,承办人员应根据公文立卷的要求把公文原稿和有关材料整理好,送交文书部门或者主管部门人员清理立卷。 4 上级领导机关发来的任免令属于不必办复的收文。 答:命题正确。上级领导机关发来的任免令,经机关领导人阅知以及有关部门传阅,也就算办理完毕了,即可将来文整理(立卷),不必办复。 5 归档文件的编号是指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答:命题错误。理由:归档文件的编目是指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而件号是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号。

205 评论

相关问答

  • 写作自考历年真题汇总

    2011年10月自考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链接: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雨诺喜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历年自考作文范文题目汇总

    自考英语二作文模板两篇 1.说明利弊题型 这种题型往往要求先说明一下现状,再对比事物本身的利弊,有时也会单从一个角度(利或弊)出发,最后往往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态

    小七-279928530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自考写作一作文大全真题汇总

    你不是考官.不会如你的愿 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认真学.将自己的知识装入自己的大脑中, 相信你,你会成功的.......

    dp72893325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自考写作一作文大全题目汇总

    您好,自考大学语文作文题目通常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环境等方面。具体的题目包括:1. 如何看待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2. 你对当前教育体制的看

    冬日红葉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自考写作一历年作文真题汇总

    回答很好的问题!如果你是研究生,你可以利用周一到周五的自由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此外,还可以有选择地参加社团活动或者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

    小路要减肥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