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6

北冰洋的海豚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准考证编号规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旅游的小M

已采纳

你好,教育部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考的准考证号为14位数字,是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实施编排的,其中前两位是年度代码,取高考年份的后两位数字,第3、4位省市代码,第5678位县、市、区代码,第九位为考试类别代码,第十位为科类代码,第11,12,13,14位为考生顺序号。

260 评论

小咩要减肥

高考准考证是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实施编排的。其中,第1、2位为年度代码;第3、4位为省市代码;第5、6、7、8位为县、市、区代码;第9位为考试类别代码;第10位为科类代码;第11、12、13、14位为考生顺序号。准考证,是主考部门发给符合条件的考生的允许考试凭证。1、考生可持此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规定考试。2、准考证一般印有考生姓名,照片,考生号,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如:高考准考证,会考准考证,公务员准考证等。准考证的用途1、考生可持此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参加规定考试。2、准考证一般印有考生姓名,照片,考生号,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如:高考准考证,会考准考证,公务员准考证等。3、准考证同时也作为考试报名费的收据。自考准考证准1、自考准考证由省自考办统一制作。2、自考准考证采用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制作的专用准考证PVC证芯,准考证须加盖"湖北省自考准考证专用印章"。3、考生只能持一个准考证报考和参加考试,直到毕业。4、准考证号码为12位,在考生首次报名时由当地自考办按省自考办统一规定的规则编排。准考证编号规则见"编号管理部分"。折叠注意事项1、凭本准考证和身份证(军人身份证)参加考试,缺一不可。2、笔试时,开考前20分钟凭两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考试中须将两证放在课桌右上角上接受检查。上机考试时,应交验两证。3、进入考场,只能带铅笔、橡皮、钢笔、圆珠笔等必备工具,不得携带书籍、资料、磁盘,以及寻呼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和计算器、手提电脑、PDA等辅助工具和其他物品。4、迟到15分钟不得进入考场,笔试开考30分钟内不得离开考场。5、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答题。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应立即停止答题。笔试时,待监考员将答题卡和试卷收齐后才能依次退场。上机考试时,按要求处理好机器后才能退场。6、如试卷有字迹不清,卷面缺损,磁盘损坏, 可举手提问。有关试题内容等问题不得提问。7、考试中不得以任何方式作弊或帮助他人作弊,违者将按规定给以处罚。8、在答题卡上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9、保持考场安静,不得吸烟,不得喧哗。

340 评论

winnie222626

高考准考证号怎么编排的?高考准考证是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实施编排的。 中,第1、2位为年度代码;第3、 4位为省市代码;第5、6、7、8位为县、市、区代码;第9位为考试类别代码;第10位为科类代码;第11、 12、13、14位为考生顺序号。考全省采取考区范围内随机均匀分布编排考号的办法,目的是尽可能做到相邻座位不安排本校的考生,尽可能做到将同一所中学。同一个班级的考生均匀地分布到各个考室。但由于各报名点考生规模的不同,有可能出现相邻座位是本校考生的现象。

106 评论

相关问答

  • 自学考试准考证号编号规则

    川大的王牌专业难考的依旧难考,比如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学硕)等文科类专业,还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这些专业有稍稍的浮动一下,不过浮动不大,都是属

    养鱼的老头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自学考试准考证编号规则

    准考证号在-般在考生报名时确定,随后这12位数字组成的号码就是你自学考试期间一-直使用的准考证号,是由报名点在考生报名时按全国一起规定的自考准考证号码要求编排。

    仙呢榕儿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自学考试准考证编码规则

    2000年自考准考证号码是由12位数字构成的,在考生首次报名时由当地自考办按省自考办统一规定的规则编排。准考证编号规则见“编号管理部分”。

    虎斑宝贝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自学考试编号规则

    自考大专证书编号代表什么意思?第一位:办学类型代码(自考证书编号不论专科还是本科,证书第一位都是6,这个6就是“自学考试编号”!)。第二位:层次代码(5代表本科

    agnes唯有Momo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自学考试证书编号规则

    自考作为现在热门的继续教育形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考来提升自身的学历,但是对于初次参加自考的考生来说,不清楚自考过程中的事项。那么自考毕业证证书编号是什么意思?

    沅希Angela8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