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32

馋猫也优雅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出来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园小西

已采纳

在自考制度成立的这35年里解救了太多因没有学历、没有平台而困扰的人们,其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如数家珍。这其中也有很多人因为自考得到了磨练,因自考改变了命运,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所以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了十位你不知道的自考名人,以及他们的励志传奇。

217 评论

殷血丹霞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他小时候,家中清贫,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个小杂货铺,代人收购蚕丝,一家人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华罗庚上初中时,对数学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王维克很器重这个聪明机灵的少年,常常单独辅导他,给他出一些难题做,这使少年华罗庚得益匪浅。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chuò)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助料理店务。可这位酷爱数学的年青人,人虽然守在柜台前,心里经常琢磨的还是数学。王维克老师借给他几本数学教材: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一本微积分。华罗庚便跟着这几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步入了高等数学的大门。华罗庚18岁那年,在王维克老师的帮助下,到金坛中学当了一名会计兼管学校事务工作。他曾回忆当时艰难的生活:“除了学校里繁重的事务外,早晚还要帮助料理小店的事务。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才能回家。清理好小店的帐目之后,才能钻研数学,常常到深夜。”不久,金坛县流行伤寒,华罗庚不幸染病,卧床半年。后来病慢慢好了,可是左脚却弯曲变形,落了个跛足的终身残疾。华罗庚在贫病之中刻苦自学,不但读了许多书,而且还勤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19岁那年,他发觉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写错了。便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叫《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不能成立之理由》,于次年发表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随后,华罗庚又连续发表了几篇数学论文,署名“金坛人”。这个在数学论坛上崭露头角的“金坛人”,引起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当他打听到这个数学奇才原来是个只读过初中的小青年时,深为震惊,便写信邀华罗庚来当时北平的清华大学数学系当管理员。到清华后,华罗庚的进步更快了。他自学了英语、德语。24岁时,已能用英文写作数学论文。25岁时,他的论文已引起国外数学界的注意。28岁时,他当上了西南联大教授。后来,他又被熊庆来教授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去深造。华罗庚成功了!在走过坎坷的自学之路后,他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国外数学界这样评价他:“华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可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40年代后期,华罗庚应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之聘,在那里当教授。华罗庚在那里有着优异的生活、科研环境:他的住屋有4间卧室,2间浴室,还有一间可容纳五六十人开酒会的客厅。大学还给他配备了4个助手、1个打字员。但是,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华罗庚却不再留恋美国的优异条件,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程。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华罗庚 1950年的一天,这位已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著名教授,在填写户口簿时,在“文化程度”一栏里写了“初中毕业”4个字。这虽然使许多人惊讶不已,却是事实:他的的确确只有一张初中毕业证书。这位数学大师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1983年10月,华罗庚重游美国,接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号。这是美国科学院120年历史上第一次把这个荣誉称号授予一位中国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长在向华罗庚致赞词的时候说:“他是一个自学出身的人,但他教育了千百万的人们。”

324 评论

微微的辣

最典范的一个,孔子的老师(项橐)七岁成才,儒家称之为圣公

302 评论

倒数第一丑

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名人有很多,如广为传唱的 头悬梁锥刺股"头悬梁"囊萤如雪 "头悬梁"是说;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孙敬。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锥刺股"是说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 另外 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自学成才的故事。 凿壁偷光,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 古代勤学苦读自学成才的名人举不枚举。

87 评论

queenielove多儿

成人学历提升自考大学本来就比较多的争议,很多同学来私聊学长的时候都会有这方面的担心,怕自己花了时间和金钱的自考学历,不能用于企业的面试和就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用人单位对于自考的学历,是什么态度的?

258 评论

落樱似雪

历史上自学成才的名人有很多,如广为传唱的 头悬梁锥刺股"头悬梁"  囊萤如雪"头悬梁"是说;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孙敬。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锥刺股"是说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另外 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自学成才的故事。凿壁偷光,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的故事,最终成为大学问家。古代勤学苦读自学成才的名人举不枚举。

188 评论

雯香识女人coco

从赵梅生的故事谈起-自学成才的故事 1996年,从没有上过一天学的16岁的赵梅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赵梅生家住安徽繁昌县荻港镇,父母都是农民。他因家贫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他的爷爷把他教到小学三四年级后,就着重培养他自学的能力。从这以后,赵梅生靠着自学在家里读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并以634分的高分考入中国科技大学。为什么一个16岁的农家孩子完全靠自学能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学生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天天传授、指导、点拨、释疑,而多数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呢? 王小平,畅销书作家、学者型演讲家、思想家, 被誉为“天才少女”、“惊世才女”、“智慧女神”。她的著作 《大成成功学》、《本领恐慌》、《第二次宣言》、《出发――与智慧同行》都荣登畅销书之列,赢得各界读者的广泛赞誉,收到上万封读者热情来信。《本领恐慌》一经面世,短时间被上百家媒体争相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她不仅著书立说,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立意成为思想的实践家。 成立了 “北京人类大成教科文研究院”,决心将之打造成为“人类先进思想的传播基地,天下大成智慧的整合中心”,和天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引导人类实现大成,推动世界走向大同”。 她所演绎的这个传奇,可以追溯到 15 岁。高一时,她在全班成绩第一(比第二名高出 70 多分)的情况下,毅然放弃了人人向往的上大学的美好前程,走上了与众不同的成才之路。她说:“今天,我们并不缺少博士,而是缺少真正引领人类前进方向、未来方向的思想者。我愿做这样的思想者。” 这些铁的事实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自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毛泽东也深深得益于自学,他告诉人们:“我学习中最有收获的时期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说:“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在人的一生中,在校学习是短暂的,而自学是永久的。我们的命运靠学习来造就,特别是靠自学来造就。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自学更加特别重要。西方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任何一个人在学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甚至还不到10%,其他90%以上的知识则必须在离开学校之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今天的时代已经成为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培养了自学精神、自学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终身学习,否则终身学习只能是一张永远不能兑付的空头支票。 未来学家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学习革命的主题。只有学会自学,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如果不能学会自学,就不可能很好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可能很好地培养创造能力,也就不可能获得学业大成。 时代要求我们学会自学,同时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学条件。我们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待自学。在今天,自学不再是只能靠自己埋头苦学,抱着几本教材自己去啃,而是根据自己的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计划,选择、利用各种高新技术--电视、网络、多媒体等来进行自主、自觉的学习。过去的旧式自学,造就出的大成者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如今,我们拥有比旧式自学好得多的条件,不管坐在家中、单位,或是身处学校,都可以按照符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去学习,可以选择最好的老师,可以选择最好的课程,从而实现更高效益的学习。 教学式学习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教学采用的是整齐划一的“大生产“的方式,不管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意向、需求如何,都得按统一程序“制作“统一规格的“产品“,严惩违背因材施教这一基本原则,这是“教学“的重大缺陷。自学正可弥补这一重大缺陷,它有充分的自主性,有充分的选择性,完全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自己组织学习,自己进行学习,能够实行因材为学、因志为学、因需为学的总原则,从而获得学习的最大效益。 总之,为了提高学习效益,必须学会自学;为了实现终身学习,必须学会自学;为了获得学业大成,必须学会自学。在今天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学会学习“,关键在于学会自学。参考资料: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把书和时间看成自己的生命,他把别人用来休息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和写作上。他一生著译了一千多万字的书作,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生2: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几乎天天在图书馆里看书,有时甚至忘记图书馆的下班时间。写过的草稿纸装满几十个麻袋。他一步步攀登在由书筑成的阶梯上。 生3;《资本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司一生最主要的著作,书中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奥秘。写这本巨著,需要许多的原始资料和统计数据。因此,马克思每天准时到大英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十五年风雨无阻,他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书,做的笔记摘录等达一百多个笔记本。长年累月,马克思竟把座位下坚硬的水泥地面磨出了两道深深的脚印。人们盛赞这是“马克思的脚印”。

307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哪些自考名人的故事呢

    1:欧阳修1007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县。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为了欧阳修长大能重振家业,对他教育很严格。母亲为节俭开支,用芦苇、木炭做笔,在沙地上写字,教欧阳

    realnextgen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有哪些自考本科的名人故事

    在自考制度成立的这35年里解救了太多因没有学历、没有平台而困扰的人们,其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如数家珍。这其中也有很多人因为自考得到了磨练,因自考

    桑塔卢西亚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自学考试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自考制度成全丁磊丁磊,1987年12月25日生于上海石库门里弄。小学就读于上海虹口 区育才小学,后就近于该区飞虹初级中学入读,连跳两级毕业。在就读小学和初中的过

    吃货高老师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自考出来的名人故事

    在自考制度成立的这35年里解救了太多因没有学历、没有平台而困扰的人们,其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如数家珍。这其中也有很多人因为自考得到了磨练,因自考

    桃源捣主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自考出来的名人故事书

    最典范的一个,孔子的老师(项橐)七岁成才,儒家称之为圣公

    七月紫梦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