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1

丁凤1217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发展经济学答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森海淼淼

已采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 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 C.不采取国家干预 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 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这是因为( )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 B.传统农民懒惰 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 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 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 A.金融比率 B.流动性金融资产 C.国民生产总值 D.净金融资产 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 A.进口关税 B.所得税 C.土地税 D.农业税 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 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 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 B.技术决定论 C.人力资本决定论 D.制度决定论 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本存量的增加 B.土地的增加 C.劳动力数量增加 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 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 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 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 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 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 A.教育的社会成本 B.教育的个人成本 C.教育的直接成本 D.教育的间接成本 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 ) A.内在联系的表现 B.基本相同之处 C.重要区别 D.毫不相干的论述 11.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 ) 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 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 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 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 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 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 1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纳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 ) A.提高生育的质量 B.实现人口优化 C.降低生育率 D.减少死亡率 14.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 A.战后多边贸易的迅速发展 B.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C.战后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 D.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崩溃 15.实施“次级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是( ) A.先进的科学技术 B.更多的劳动力 C.发达的金融市场 D.更多的自然资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为了发展经济,发展中国家在人口问题上应采取的政策是( ) A.开展计划生育运动 B.降低人口数量 C.提高人口质量 D.改善社会经济条件 E.提高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7.吉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一个广泛应用的指标,但其缺陷是( ) A.两个国家的吉尼系数即便是相同,但其代表的涵义可能不同 B.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总体比较有时误差较大 C.对低收入组状况的巨大改善反映不够敏感 D.不能准确反映高收入组状况的变化 E.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18.国际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发达( ) A.主要是它受自身各种制度僵化的困扰 B.是因为它处于对世界富裕经济国家的依附关系的包围之中 C.是它受到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D.是由于贫富高度不平等的国际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演进的结果 E.主要是这些国家愚味落后和饥饿灾荒造成的 19.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均公共教育费用很低 B.入学人数增长迅猛 C.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D.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 E.教育体制扩大了不平等 20.用于进行教育成本——收益分析和决策的主要指标是( ) A.期望收益 B.净现值 C.内部收益率 D.预计成本 E.净现金流 21.托达罗人口模型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有( ) A.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B.发展中国家应当更加重视农业的开发 C.发展中国家必须理顺扭曲的要素价格 D.发展中国家应该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E.要从根本上消灭城乡差距 2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意义有( ) A.提出对经济持续增长有决定意义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B.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 C.解释了技术进步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促进技术进步具有很大的意义 E.在国际分工中,各国通过对知识和人力资本施加影响来取得和强化比较优势 23.为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各个国家可采取的经济手段有( ) A.税收手段 B.建立和实行收费制度 C.财政金融手段 D.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E.行政管制手段 24.发展中国家所得税不重要的主要原因是( ) A.纳税收入的界限难以确定 B.公民纳税意识较弱 C.政治结构存在问题 D.缺乏素质高又廉洁奉公的税收管理人员 E.缺乏完善的所得税征收办法 25.20世纪70年代初几乎同时提出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 A.爱德华•肖 B.罗伯特•麦金农 C.菲利普斯 D.赫尔希曼 E.罗斯托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26.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提高技术水平。( ) 27.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收入分配问题。( ) 28.人口增长是生活水平低下、收入严重不平等、或居民消费选择有限的基本原因。( ) 29.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就在于它会扩大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 ) 30.如果自然增长率相同,则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一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国家和对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的国家来讲是相同的。( ) 31.地区储蓄率的不平衡与经济增长表现密切相关。( ) 32.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具有先发优势。( ) 33.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代人的生活状况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奋斗,也与他们所继承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和状况有关。( ) 34.一般来说,在发展中国家税收弹性较高的是商品税和农业税。( ) 35.流动性最大的金融资产是活期存款。(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贸易条件 37.工业化模式 38.肤浅的金融战略 39.可持续发展 40.属性知识 41.教育的收益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2.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有哪些? 43.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 44.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45.试述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创建国家新体系中的政策选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D 3.A 4.A 5.A 6.D 7.D 8.A 9.B 10.C 11.B 12.C 13.C 14.B 15.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6.ABCDE 17.AC 18.ABCD 19.ABCDE 20.BC 21.ABC 22.ABCDE 23.ABCD 24.ABCDE 25.AB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其中错误题判断1分,改正1分,正确题判断正确2分,判断错误不得分,共20分) 26. ×将“提高技术水平”改为“增加资本积累” 27. √ 28. × 将“是”改为“并不是” 29. × 将“扩大”改为“缩小” 30. × 将“相同”改为“不同” 31. √ 32. × 将“先发优势”改为“后发优势” 33. √ 34. × 将“农业税”改为“销售税” 35. × 将“活期存款”改为“货币”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6.贸易条件: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37.工业化模式:指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途径。 38.肤浅的金融战略: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金融系统施加的旨在鼓励,而不是妨碍投资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其结果却影响了金融系统发展的情况。 39.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要。 40.属性知识:它是关于市场发展或运作不可或缺的一些关键信息。 41.教育的收益:是指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给个人与社会带来的种种有益效果,也称教育的经济收益。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2.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随着教育职能的逐步演变,现代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它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手段。道德价值观念是劳动者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所谓道德价值观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标准;二是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 第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训为熟练劳动力;二是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者的能力形态。 第三,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 第四,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43.8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在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开创新的视野与新的方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1)针对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把技术进步当作外生因素的缺陷,新增长理论把经济增长源泉的内生化,提出对持续经济增长有决定意义的是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 (2)针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源泉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物质资本和劳动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3)提示了技术进步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 44.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所谓的“市场失灵”问题和经济的外部性问题,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得到完全的解决,必须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应当是: (1)政府应当在教育和技术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当在提供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和水利建设等工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发展中国家政府还应当承担起支持风险性投资的任务。 (4)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还必须在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方面发挥作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 45.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创建过程中,政府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创新活动中,政府能够在帮助企业家进行和完成创新活动方面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在大规模创新活动出现之前,政府必须能够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创新活动。政府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首先,政府应当创造一个企业家生存和发展、创新活动可以脱颖而出的市场导向的环境。这种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健全政策:(1)必须建立明确清晰的产权制度。创新活动是基于市场经济机制的经济活动,利润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基本动机。有了明确清晰的产权制度才能激发科学家和发明家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也才能使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抓住经济机会 ,进行创新活动,从而使整个社会受益。(2)公正的法治制度。市场经济的法律结构创造了一个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顺利和有效运作的市场环境。一个公正的,不偏不倚的司法制度是贯彻执行合同和契约的关键,如果所有的合同和契约都可以得到执行和贯彻,就建立了交易进行的条件和责任,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才能顺利进行。(3)建立公开、公正和廉明的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创造一个鼓励企业家创新的环境中,政府的规章制度是一个关键。有效的政府机构及其规章制度应当是公开、公正、稳定和分散的。它们创造了企业家在公平条件下进行市场参与和竞争的条件。(4)建立健全的社会基础设施。道路、港口、交通和电子通讯设施等必须高效,状态良好。支持服务,像给企业提供法律上的建议,进行保险,会计和咨询服务等。 第二,设立教育和培训项目,促进企业家创新活动的开发和发展。设立这些教育和培训项目的基本目的是改进人们对企业家和创新活动的一般经济知识,教会他们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创新活动的。 第三,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筹资和信用上的帮助。企业家在素质上和生产要素处置上的不对称是创新活动的主要障碍,企业家得到风险支持就成为创新活动成败的关键

146 评论

未央1895

【第一篇】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2.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来自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份额一般上升 第二,从事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口一般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3.就业不足——一个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时间。

4.工业化度——工业制造净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5.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

6.城市化——城市化是三个社会过程的有机统一,即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现代产业向城市的聚集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中集中过程和城市生活方式不断扩大过程相统一的社会进程。

7.发展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它通过对各种发展理论和战略,经济体制的可行性对策进行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发达条件下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8.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指不发达经济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的变革的经济增长。

9 托达罗模式的基本内容:按照托达罗模式,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他们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城乡现实的收入差异,不如说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影响他们预期的是两个因素: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估计有多大,在城市求得工作机会的可能性估计有多大。

二.概念

1.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产品贡献 市场贡献 要素贡献 外汇贡献

2.技术进步是指一定量的投入得到更多的产出。

3.发展中国家中未经改造的农业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落后的,生产力极低下的农业,它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技术滞后。

4.人力资本形成的三大途径:教育 培训 医疗保健

5.失业是指没有工作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

6.早期经济发展思想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斯图亚特-穆勒

7.经济发展问题的四种基本思路:结构主义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激进主义

8.促进资本形成的主要代表:罗森斯坦的“大推进“理论

9.形成资本的来源:国内储蓄 国外资金 国内储蓄包括:民间的自愿储蓄 政府储蓄 国内民间储蓄包括:家庭储蓄 企业

10.人口增长过快不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但是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养育子女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提高。

【第二篇】

二、填空题

1. 被定义为每小时劳动的产出。

2. 把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联系起来。

3.一个国家的道路、桥梁、下水道系统和铁路构成它的 。

4.经济学家把人的教育和技能称为 。

5.每一工人资本的增加叫做 。

6.为某一特定目的(比如说大学学费)而储蓄,叫做 。

7.根据 ,资本的连续增加导致每一工人产出较少增加。

8.家庭为预防紧急事件或疾病的储蓄称为 。

9.经济学家们利用 来发现技术进步的程度。

10. 的倡导者们寻求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政策。

11.经济学家把世界上的那些穷困国家叫做 。

12.新近从贫穷状态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和香港,被称为 。

13.新种子的开发、化肥和在20世纪60—70年代带来欠发达国家农业产出增长的农业实践被称为 。

14.在许多欠发达国家,存在着 ,它是指贫穷的农村部门和相对更先进的城市部门的区别。

15.一个国家的道路、港口、桥梁和法律制度构成了它的 。

16. 是一种政府借以鼓励出口、刺激经济增长的战略。

17. 是一种强调以国内产品替代进口品以发展自给自足经济的战略。

18.具有庞大数量之失业或就业不足人口的经济现象被称为 。

19. 是指用来获得政府优惠的活动,例如进口许可证或获得外汇。

20. 是最为重要的国际机构,它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借贷资金以帮助其经济发展。

三、判断题

1.生产率衡量每一单位资本货物的产出。

2.美国的生产率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缓慢的。

3.美国的生产率是发达国家中的。

4.收益递减规律认为技术进步必定带来未来更慢的增长。

5.资本深化是指每单位资本下工人数目的增加。

6.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资本收入的税收上升了。

7.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低的原因之一是,处于黄金储蓄阶段的人口群体数量下降。

8.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包括它的道路、桥梁、下水道系统和机场。

9.美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在近年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增长。

10.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

11.美国教育制度的一大强项是它的初级学院和州立大学。

12.以把工人转换到生产率较高的出口部门的方式,可增加国际贸易,从而提高一国的生产率。

13.通过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每个人都可以从每一次技术进步中获益。

14.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是用于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所达到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所达到的增长之间的区别。

15.市场激励可确保诸如热带雨林和全球性的环境得到保护。

17.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

18.在欠发达国家集中的第三世界中,一个成功的故事就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崛起,比如新加坡和台湾地区。

19.预期寿命的增加和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已经造成许多欠发达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

20.在贫穷的国家中,农业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经常占GNP的80%。

21.欠发达国家比美国的人均资本要少得多,因为他们的储蓄率很低。

22.欠发达国家中资本市场的缺位,阻止有限的资本供给找到能够发挥其生产率效应的用途。

23.土地改革是把农业土地让渡给那些在土地劳动的人们。

24.不平等能够以引向政治不稳定和外国投资之不利环境的形式来阻碍发展。

25.佃农耕种制向佃户们提供了努力劳动和保持土地之生产力的良好激励。

26.中央计划使得发展中国家在一个单一而相互关联的发展战略中协调所有相关活动。

27.一个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就是它的法律制度。

28.出口导向战略的困难是保护国内低效率的生产者免受外国企业的竞争。

29.进口替代的一个难题是一旦贸易壁垒被强制实施,就难以消除它们。

30.成功的东亚经济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增长率,但是这已经导致了极端不平等的代价。

【第三篇】

三.简答:

1.工业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上的自立与发展; (2)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摆脱“贸易条件” 恶化的环境;(3) 它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资本不足对经济发展形成的制约;(4)它有助于改变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5)它可以大幅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供各种新兴的消费品,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

2.工业化发动的条件:(1)经济条件: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资源状况、市场规模 (2)非经济条件:包括企业家精神、社会条件、文化条件、政治体制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的关系,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存在着较大差别。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接近和进入中期阶段之后,产业结构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超过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城市化的演进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业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的拉动。在这个阶段,非农业就业比重的上升明显快于生产比重的上升。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之后,对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作用逐步由工业转变为整个非农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也越来越不同于产出结构的变化并起着更大的作用,这使服务行业的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4.工业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转化,是农业份额的下降和非农业份额的上升。这里的份额既有产值份额也有就业份额。这种转化的结果是一个国家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即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时期时,产业的结构我的主体是工业部门。于此相对应,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前期,农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主体,而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后期,服务部门是产业结构的主体。

5.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点:a.工资低b.劳动力增长迅速c.农业和其它初级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大d.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和多层次e.大量的劳动力利用不足(失业)

6.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

概念,更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必要的、先决条件。特殊情况下会出现有经济发展而无经济增长的情况,但一定是个别的、短暂的,更多的是有经济增长而未必带来经济发展。

7.发展中国家的定义及其特征:发展中国家一般是指经济落后,社会文明程度低,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国家。 特征:1、低生活水平2、低生产效率3、高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4、严重的劳动力不得其用5、对农产品、初级产品高度依赖

8.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包括(1)投入结构的变化,即生产中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2)产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化 (3)一般生活水平和分配状况的变化 (4)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 (5)文化教育状况的变化(6)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变化

四.论述题:

《一》复述三大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容及评价:

(1) 哈罗德---多马模式

哈罗德—多马模式是一个说明经济增长所需条件的模型。用公式表示为:G=s/k 即增长率=储蓄率/资本-产出比例 由此可看出一个简单的道理:GNP的增长率是由国民储蓄率和国民资本-产出比例共同决定的。一定水平的GNP中储蓄率越高,GNP的增长率就越大。资本-产出比例越高则GNP的增长率就越低。储蓄越多,投资就越多,增长也就越快。

基本思想: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的原因。

理论根据:不断的投资和资本形成增加,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源泉。

前提条件:1、储蓄全部自动转化为投资,投资根据固定比例的资本-产出率转化为增加的产出(GDP)2、这一增大了的GDP又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储蓄起来用于投资,实现持续不断的增长过程。

假设条件包括四点:1、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劳动 资本-产出比例不变 3、GNP只在资本家、劳动者之间分配4、分配到资本家手中的GDP一部分用于消费支出,剩余的用于储蓄。

意义:1、它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适用于分析发展中经济资本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2、该模型的出现标志着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产生。但是同时也存在缺陷包括:1、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不合理,因为它否定了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2、过分依赖国家干预,忽视了市场调节作用。3、没有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4、增长道路是一个”狭窄的刀锋”: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

(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

模型:Y=f(k,L) 表示产出是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函数

由此说明了1、产出水平决定于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大小。2、K、L的比例可以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而改变:当K >L时,L价格上涨,增加K的使用,资本-产出比增大, 选择资本密集型技术发展经济;当K < L时,K价格上涨,增加L的使用,资本-产出比下降,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发展经济。

意义:1、k、L具有替代性,通过资本与劳动比变化影响资本—产出比,增加了经济增长的可调节性,克服了增长“分锋”问题 2、强调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当储蓄率既定,改变利润率(资本价格)和工资率(劳动的收入)、改变k、L投入量、调整二者比例、调整资本—产出比 3、首次强调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作用突破了“资本积累论” 它的缺陷包括:1、存在投资的“油泥---陶土模式”问题 2、现实中的技术进步不是独立因素:没有投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进步。

【第四篇】

四、选择题(Ⅰ)

1.生产率是:

A、来自边际工人的额外产出; B、产出除以工作小时;C、每小时劳动的产出;D、生产下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工人数量;E、产出除以总投入的数量。

2.美国生产率的增长速率,

A、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加速增长;B、在整个20世纪几乎一直不变;

C、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明显放慢;D、在整个20世纪一直稳步增长;

E、在80年代大幅度下降。

3.在整个商业周期中,生产率,

A、以大致相同的速率增长;

B、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下降,但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上升得比产出快;

C、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上升,但在经济复苏时下降;

D、在经济衰退时期增长更快,因为产出比就业下降的幅度小;

E、有可能以更快或更慢的速率增长,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4.增长的原因包括:

A、资本货物的积聚; B、劳动力素质的提高;C、对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D、技术进步; E、上述所有答案。

5.资本深化是指:

A、每单位资本所增加的工人数目;B、每一工人工作资本的增加;

C、每一工人工作资本的减少;D、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的重新配置;E、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

6.根据收益递减规律,当经济积聚更多资本时,产出 增加。

A、以与资本增长相同的速率; B、以比资本增长更慢的速率;

C、以比资本增长更快的速率; D、只有在新工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才;

E、只有在新的资本设备利用了新的更好的技术时才。

7.为退休而积聚的储蓄叫做:

A、生命周期储蓄; B、目标储蓄; C、预防性储蓄;D、遗赠储蓄; E、永久性收入储蓄。

8.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而积聚的储蓄叫做:

A、生命周期储蓄; B、目标储蓄; C、预防性储蓄;D、遗赠储蓄; E、永久性收入储蓄。

9.根据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低的原因是:

A、退休人口数量减少了;B、处于黄金储蓄阶段(45-65岁)的人口数量增加了;C、处于黄金储蓄阶段(45-65岁)的人口数量减少了;D、人口整体增加了;E、处于黄金储蓄阶段(21-44岁)的人口数量减少了。

10.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税收变革,

A、以增加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鼓励储蓄;

B、以减少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鼓励储蓄;

C、以增加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削弱储蓄;

D、以减少税后真实收益对储蓄比率的方式削弱储蓄;

E、对储蓄没有影响力。

11.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时,下列何者不会增加投资?

A、削减财政赤字; B、将政府支出朝着基础设施投资方向移动;

C、对投资进行补贴; D、使用IRAs一类的税收政策;

E、上述各项均可增加投资。

12.生产函数显示 之间的关系。

A、投入水平与产出水平; B、技术与增长; C、生产率与真实工资;

D、学习与经验; E、生产率与产出。

13.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A、是充足的,但商业投资水平低;B、是不充足的,但被商业投资的高水平所抵消;C、是不充足的,并且使得商业投资低水平的效果更加恶化;D、是很低的,因为税收变革使得它更加昂贵;E、是充足的,与商业投资水平相同。

14.人力资本是指:

A、个人所拥有的资本货物;B、旨在提高个人生产率的教育和技能;

C、生育力; D、每小时劳动的产出;E、工人们在工作中所使用的资本货物。

15.下列何者不是美国教育制度的长处?

A、缺少对低年级学生的早期追踪;B、初级学院与州立大学相对开放的制度;C、研究型大学;D、学生在选择科学与技术专业方面所占的高比例;E、上述各项均为长处。

16.取消电讯管制和扩展国际贸易将,

A、提高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高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B、提高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低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C、降低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高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D、降低整体生产率,因为生产率低于这些部门的平均生产率;

E、使整体生产率保持不变。

17.技术变革,

A、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B、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但除非使用额外的资本货物;C、移动生产函数,使得同样数量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的产出,但除非雇佣额外的工人;D、提高资本的生产率,但不提高工人的生产率;E、提高生产率,但不移动生产函数。

18.把不能以劳动力和资本增加来解释的经济增长部分归于技术进步的方法叫做:

A、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B、部分生产率分析;C、资本深化; D、资本拓宽; E、可持续发展。

19.经济产出的增长等于:

A、它在生产率上的增长;B、它在劳动力和资本积聚方面增长的数目;

C、它在劳动小时和生产率上增长的数目;D、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劳动的小时数加上资本的边际产量乘资本存量;E、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来自国外的资本净流入的数目。

20.可持续发展是指没有 的增长。

A、过剩的技术进步; B、过剩的人口增长;C、过剩的资本投资; D、过剩的自然资源占用; E、上述各项。

21.在政府掌握主动权并积极参与其中的经济发展区域,会有如下现象:

A、保持均衡增长; B、支持重工业发展;C、把必要资源由集中于农业转为集中于工业;D、提供社会基础资本;E、以上都不对,因为不存在总是需要政府干预的经济区域。

22.近几年来,许多欠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A、由于增强了营养,出生率急剧上升;B、在延长人的寿命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老年人的寿命平均延长了5至10年;C、婴儿死亡人数和疾病死亡人数显著减少;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移民涌入这些国家;E、结婚年龄提前,导致出生率显著上升。

23.下面5句话中,有4句是说经济发展问题的,请问哪一句不是?

A、当发展中经济增加总产出时,预期“规模报酬递增”通常是合理的;

B、通常,单个企业不可能投资于社会基础资本,不管这些项目有多重要;

C、任何一个发展中经济要取得成功,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D、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护进口替代工业未必是个明智的选择;

E、在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过度储蓄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4.当一国发展经济并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时,下面哪一项可能发生?

A、它从其他发达工业国的进口越来越少;B、它的出口总额趋于上升;C、它从其他发达工业国的进口越来越多;D、它将更多地从欠发达国家进口商品;E、它的进口总额趋于上升。

25.“社会基础资本”是指:

A、在某一特定自然资源能够实现收益以前所投入的资金;B、以从国外筹集资金为特征的投资项目;C、被人们认为具有净生产率的投资项目;D、某些投资项目,与由私人企业筹措的项目不同,其投入资金是由国家筹集的;E、一种资本投资,其数额不会随国民产出的增加而变化。

26.可作为“社会基础资本”例子的是:

A、农业电气化项目; B、国家筹资组建的医院和学校;C、国内运输系统的完善; D、以上各项都是;E、A和B是,C不是。

27.经济增长的一个绝对前提是:

A、收入除满足消费外还有剩余,以促进经济发展;B、为制造业创造出大量剩余劳动力;C、发现并开拓一些内部经济;D、在文化上接受经济行为的自主经营原则;E、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排挤农业。

28.下面5句话中,有4句是说经济发展问题的,请问哪一句不是?

A、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投资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但它们都投向低利润的项目,有的甚至流向与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不相符的项目;

B、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基础资本就会自发发展到充足的水平;

C、从历看,在经济取得一些进步后,常常会随之进行政治改革;

D、我们知道,许多欠发达国家拥有大量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要是它们能同时拥有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的资本,其发展将指日可待;

E、在贫穷的国家,尤其是农业国,常常有大量的劳工整天无所事事,因为他们根本无事可做。

29.欠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差距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A、对实行“自由经营”的欠发达国家而言,这一差距缩小了,而对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来说,差距越来越大;B、这一趋势很难衡量,因为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习惯爱好以及气候条件各不相同;C、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了,很显然这是外向型经济的产物;D、对那些把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资本的国家而言,这一差距缩小了;E、这一差距基本上保持稳定,或许在某些区域扩得更大了。

30.人力发展指数:

A、把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结合在一起,用来评价一国人力资源状况;

B、与人均产出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C、受到了经济学家的批评;

D、 以上各项都对; E、以上各项都不对。

84 评论

天龙过江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学参考书目:《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展经济学》宗义湘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农村社会学》李守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310 评论

相关问答

  • 发展经济学自考教材答案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浙江自考教材答案app,浙江自考教材哪里买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

    烂Pandade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1
  • 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

    方吉咕咕咕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1
  • 自考发展经济学真题及答案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本科怎么复习?1.保持良好心态自学考试是所有成人教育中难度最大的,因此大家就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摆正好自己的心

    ilovefoood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自考发展经济学真题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好吃不懒做也 1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自考发展经济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

    whahappy502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