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2

种菜的阿布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古代文论怎么学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uqian1004

已采纳

一、尚书。舜典 (识记下面片语)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2、“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3、“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1、《尚书》简介答:《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与典章文献的汇编。“尚”即上,“尚书”即上古之书,故名《尚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部分。〈尚书〉是儒家经典,所以也称〈书经〉。 2、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认识? 答:(1)、“学在官府”:帝命令夔主管音乐,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官办的乐队,也可能就是后代“学在官府”的前身;(2)、“诗教”:“教胄子”说明当时已经把音乐作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也就是后世“诗教”的前身;(3)、艺术的整体和谐性:文中指出诗、歌、声、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了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开启了对艺术本身规律研究和探讨的先河;(4)、文中“击石拊石”和“百兽率舞”的描绘,说明当时歌舞可能已经有了统一指挥的形式以及简单的化装。 3、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我国早期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认识? 〈尚书。舜典〉记载了我国早期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认识。如原始文艺的形态、诗歌音乐的特点、文艺的社会作用等,这些认识对我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1)、诗言志的观点。 “诗言志”是我国上古时期人们对诗的本质、特征、作用的认识和概括,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关于诗的最早的一个定义,它对我国诗歌创作与批评的影响源远流长。 (2)、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诗歌、音乐、舞蹈对人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它可以使贵族的子弟正直而温和,宽宏而庄严,刚毅而不苛刻,简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3)、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中“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击石附石,百兽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时期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关系。尚书。舜典〉中的描述,也为后代研究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 二、论语 (识记下面片语)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5、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6、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兴观群怨”。 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孔子把诗、礼、乐相提并论,确立文艺在礼治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他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说在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的教育顺序上,应先从容易感发学生情志的〈诗经〉开始,然后才是礼和乐。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的系统总结。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2)、“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观点“尽善尽美”说明孔子已经懂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从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衡量,这是文艺批评的一大进步。 “文质彬彬”这是强调文学既要有文采,又必须以达意为主,要恰到好处,不过又无不及。孔子的这个文质并重、辞意兼顾的看法,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3)、“思无邪”和“中和之美”说“思无邪”:孔子对诗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思想内容方面,可以认为,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本意,未必就像像汉儒、宋儒那样保守和偏狭。相反,他的尺度还是比较宽泛的。 在诗的艺术标准方面,孔子很重视诗和乐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审美理想,在孔子的言论中,则体现在“思无邪”一语。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实际上就是“中和”的原则。孔子认为诗三百合乎这相标准,故立为范本,称之为“思无邪”。 孔子的美学思想把个体与社会联系起来,把内容与表现联系起来,把艺术与教化联系起来,把文体与对象联系起来,因此尽管他关于艺术的审美的观点只是只言片语的,却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三、毛诗序 (识记下面片语)1、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2、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4、“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5、(朱熹说)“赋”铺陈其事,直言也。“比”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词(李仲蒙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风”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雅”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颂”祭祀,赞美祖先。 四、史记。太史公自序 1、“春秋笔法”“采善贬恶”明辩是非,秉笔直书,爱憎分明。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不空于当时,“藏之名山” 五、楚辞章句序 1、“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古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其标准在论语中“谋国之忠”“人臣之义”“杀身之勇”反对“怀道迷国”“逡巡避患”的可鄙。赞美“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反对“露才扬己”“苟欲求进”“怨刺其上,强非其人”违背五经。 2、艺术:文采珍奇,辞藻华美。为历代所师法,“取其要妙,窃其华藻”(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 六、典论,论文 1、“文人相轻”的原因(主观)“善于自见”只见己之所长,不见人之所长“暗于自见”不见己之所短,只见人之所短。(客观)“文非一体,鲜能备善”“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态度)“审己度人” 2、“文本同而末异”:“本”:写作根本原则与规律。“末”:文章体裁与表现手法及风格。 3、“文体论”“四科八类”(1)奏、议:朝廷公事,重“雅”(2)书、论:辨析是非,宜“理”(3)铭、诔:记载事功悼念亲故,重“实”(4)诗、赋:抒情赋物为主,宜“丽” 4、“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5、“文以致用”:“强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七、文赋 1、创思与布局过程(1)观察万物,钻研古籍,高洁心情,体验生活“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文以情出,情因物感。(2)构思:“精鹜八极,心游万仞”(3)“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创作之难(1)“非知之难,能之难”(2)知音难(3)付辛苦(4)无止境4、美感探求:神妙莫测,不可理解,不易捕捉。物感我应,或通或塞,来去突然。5、论文学社会作用(1)明理(2)广久,垂范后世、取法前修(3)风化教育,文武之道,指导意义,深远、无所不包。(4)感化人心,如春风沐雨(5)总结:被之金石,施之管弦。流传不朽,传诵四方。 八、文心雕龙,神思 1、什么是“神思”2、什么是“神与物由”3、想象活动过程中志气与辞令作用。“志气统其关键”“辞令管其枢机”4、艺术构思能力的培养:虚静,“积学以储室,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 九、诗品序 1、声律“清浊通流,口吻调利”足矣2、用典:“吟咏情性”与“经国文符”"撰德驳奏"相区别3、激发写作动机4、滋味说“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耐人寻味,感染力)。反玄诗“淡乎寡味”“理过其辞”强调形象4、重五言,“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5、影响 十、戏为六绝句 1、对庚信的评价?2、四杰评价?3、古今评价与继承?4、遗产的态度? 十一、与元九书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2、诗内涵:“感人心者,莫失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3、诗歌的特征?(1)情感性:六义——充沛感情——民情(2)形象性,音乐性,真实性4、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十二、答李翊书 1、写作风格?“气盛则言宜”“养气”“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皆宜”2、对待遗产态度?广采独创,务去陈言“辩清真伪,取精存真”3、立行对写文章的意义?(学文的宗旨)“立行为本,立言为表”“养其根而俟其矣,加其膏而希其光”4、学习方法?“六艺之文”的内容?(1)三代两汉之书,圣人之志(2)坚持辩真伪(3)坚持有年,成熟,如泉涌 十三、岁寒堂诗话 1、诗歌“言志为本,咏物为余”的观点(1)言志(2)咏物(3)意味(4)言志咏物兼有“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2、强调高古,反对雕琢(1)风格:自然高古,含蓄微婉,不得不发之结果(2)无需“为文造情”3、强调,含蓄委婉,反直白浅露(1)反只言志,无佳对象“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言志咏物并举,如,曹子健,陶潜,老杜“味”“韵”“气”之楷模。(3)“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壮难写之景如在目前(4)反江西诗派新规律4、(1)因情写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情造文,不为文造情“(2)不谈固定之法(3)”中的“?(4)目的5、”以次参穷,盈科后进“(1)反盲目学优点,渐进学习(2)诗分五等,从古自今(具体五等,书中有答案) 十四、沧浪诗话,诗辨 1、严羽评诗最高准则:“入神”:尽善尽美,无可指责。2、“妙悟说”(以禅入诗)?(1)“以识为主”“识”“妙悟”分三等三乘(汉魏晋盛唐,中唐,晚唐)(2)“悟有深浅,有分限”“深浅”“分限”“透彻之悟”“一知半解之悟”(3)反复研读上乘作品3、“别才,别趣”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十五、论诗三十首 1、抒写真性情,反对虚伪矫饰。(1)“人品”“文品”统一(2)“元气”(3)“心声”“心画”2、立刚健豪壮,反纤细缠绵。(1)主“元气”(2)反儿女情长(3)小李之“清纯”(4)强调内容充实,反对形式美3、主自然,反雕琢(1)主“自然天成”讽“闭门觅句”(2)批评用才使能,“布谷澜翻”“百态新” 十六、词源 1、“雅正”?2、“清空”?3、协音合律(批评吴文英词作品“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 十七、曲律 1、其文学思想?(1)“博其见闻”“发其旨趣”“跻身大雅”?(2)风骚,乐府(3)运用“博搜精采,蓄于胸中”与抄袭的本质不同。(4)举例王实甫,高则诚,皆多读书(5)非卖弄学问2、结构(1)剪裁得当,不分散,多照应(2)抓主脑,密节奏(3)“勿落套”(4)“勿不经”3、关于宾白? 十八,原诗,内篇(诗之本源部分为核心) 1、关于“理、事、情”与“法”2、“才、胆、识、力” 十九,闲情偶寄 1、结构第一?“造物之赋形,工师之建宅”,音律取决于结构要求(1)“立主脑”:“作者立言之本意”(2)“始终无二事,贯穿只一人”(3)“密针线”:“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4)“减头绪”:“左枝旁蔓”剧情集中,一线到底,思想清晰,线索分明。(4)“审虚实”2、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个性化(1)街谈巷议(2)个性:一味浅显,不分别粗俗(3)使用宾白,少用方言,插科打诨。 二十,人间词话 1、“境界说”?2、“有我之境”“无我之境”3、造境,写境?

288 评论

雁塔陶瓷001

高纲0916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 课程性质和特点《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主要是培养应考者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了解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贡献,总结古代文学理论中值得借鉴的有益因素,争取古为今用,为繁荣当代文学创作、建设当代文学理论做贡献。(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优秀作家作品层出不穷。同时,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对文学的深刻思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文学的起源、性质、作用、价值、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对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心态、创作技巧等的研究不断深化,对各种文体发生、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与原因的了解不断加深,理论探索与文学创作交叉影响。考生通过《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的学习,应该能够系统掌握以上内容。具体要求:首先是借助注释通读各篇选文,了解该篇产生的时代背景,所表达的文学观点,所使用的相关概念;其次是认真阅读每篇选文后的说明,加深对本篇理论的来龙去脉、所涉及的理论范畴的理解,争取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第三,最好能精读文论中涉及的相关文学作品,结合作品进一步理解有关理论知识,这样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关系极为紧密,与文学概论等相关课程也有一定联系。本课程是历代文学批评家运用一定的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文学发展规律进行思考、讨论、评价的结晶,既有对文学本体的思考,也有对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等等关系的探询。因此,考生如果能认真学好上述有关课程,本课程的相关内容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并掌握。二、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先秦部分(一) 课程内容本部分主要选录了《尚书·尧典》《诗经》《论语》《墨子》《荀子》等先秦典籍中关于文学的论述,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文学思想。(二) 学习要求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的起源、文学的作用与价值等的认识。(三)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 领会:《尚书》《诗经》《论语》《墨子》《荀子》等书的性质及其有关对文学的论述。2、 掌握:《尚书》中关于早期文学与乐、舞关系的论述;从《诗经》某些篇章看讽刺诗的产生原因;《论语》中关于文与道德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作用的论述;《墨子》中关于“尚用”与“尚质”的有关论述和“言有三表”的理论主张;《荀子》有关“言”与“乐”的主要观点。3、 熟练掌握:诗言志;诗无邪;兴观群怨;绘事后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两汉部分(一)课程内容本部分主要选录了汉代对文学的有关论述,体现了汉代对文学特别是诗歌的特征、诗歌与政治的关系、诗歌的美刺功能的新认识。(二 )学习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毛诗序》等文选,掌握相关理论。(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理解《毛诗序》《史记·太史公自序》《论衡》《楚辞章句》等篇目所体现的主要思想。2、掌握:《毛诗序》对诗歌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式、社会作用的有关论述;司马迁《史记》一书的文学思想基础;《史记》对《春秋》的评价;《论衡》中的作家论,特别是品评作者的标准;汉代对屈原作品思想性的争论。3、熟练掌握:诗有六义;发乎情,止乎礼义;发愤著书;露才扬己。魏晋六朝部分(一)课程内容本时期是中国文学思想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代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批评巨著。(二)学习要求要求精读《典论·论文》等本时期的重要文选,理解、掌握相关理论体系、概念、观点。(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理解《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序》的主要观点。2、掌握:曹丕对文学的价值、作者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学体裁的不同特征、文学的批评态度的问题的认识;陆机对文学创作过程的系统论述;陆机对独创的认识、对行文乐趣的分析;《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性质与地位;《文心雕龙》“神思篇”关于艺术想象的有关论述;《文心雕龙》“时序篇”中所体现的文学史观;《诗品序》的主要内容。3、熟练掌握:文以气为主;文人相轻;“朝华”“夕秀”;神与物游;“文变染乎世情”;“梗概而多气”;滋味说。唐宋部分(附:金代部分)(一) 课程内容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高度发展的时期,文学理论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少理论思考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文体意识继续加强,对诗、词、文等每一文体都有着全面细致的论述。(二)学习要求要求通读教材上所选各篇理论著作,精读《修竹篇序》《戏为六绝句》《诗式》《与元九书》《论词》《沧浪诗话》《论诗三十首》等代表作,基本了解这一时期对各体文学作品的系统论述和对前代相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教材中本时期所选各篇的代表性观点。2、掌握:陈子昂诗文革新理论主张提出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其影响;杜甫《戏为六绝句》论诗的主要内容;《诗式》对诗歌的地位、取境、四声八病、用事、继承与创新等问题的认识;白居易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诗歌的作用等问题的阐述;韩愈《答李翊书》的主要内容;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所体现的“文以明道”的文学思想;梅尧臣“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的艺术境界;欧阳修关于文与道的关系的论述;王安石关于文与辞的关系的论述;李清照对词的见解与要求;张戒关于诗歌艺术风格涵蓄蕴藉的主张;严羽《沧浪诗话》关于“诗之法有五”“诗之品有九”的论述;严羽“妙悟说”的内涵及其影响;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品评的人物及所体现的诗学主张。3、熟练掌握:汉魏风骨;庾信文章老更成;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韵外之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发纤穠于简古”(苏轼);“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词)“别是一家”;“琢琱自是文章病”(陆游);“工夫在诗外”;诗有别材(诗有别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元明清部分(附:近代部分)(一)课程内容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继续深化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小说戏曲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中西文学观念的冲突与融合,带来了中国文学观念的新变。这些内容,都是本时期文学理论家关注的热点内容。(二)学习要求认真阅读有关文论篇目,注意本时期文学理论新的发展,特别是对小说戏曲的相关论述和中西文论相结合后的新理论。(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重点领会《词源》《录鬼簿序》《忠义水浒传序》《曲律》《序山歌》《西游记题词》《闲情偶记》《原诗》《论文偶记》《儒林外史序》《花部农谭序》《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人间词话》《摩罗诗力说》等篇章所论述的相关文学理论。2、掌握:张炎《词源》的评词标准及其对贡献;钟嗣成《录鬼簿》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所提出的复古主张的内涵;李开先对民间歌谣的认识的意义;李贽《忠义水浒传序》所体现的文学思想;汤显祖《答吕姜山书》所体现的理论理论主张;袁宏道论诗“变”之内涵及其价值;王骥德《曲律》中表达的戏曲理论主张;钟惺《诗归序》中所表达的竟陵派的诗歌理论内容;袁于令《西游记题词》中对小说虚构理论的阐述;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贡献;王夫之关于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分析;叶燮《原诗》中阐述的“理、事、情”与“才、胆、识、略”的主要艺术思想;刘大櫆《论文偶记》中阐述的有关古文理论;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对小说主题与小说艺术的分析;《红楼梦》第一回对小说创作的思考;袁枚性灵说的内涵及其对格调说的批评;龚自珍对封建思想叛逆在文学上的主要表现;刘毓崧《古谣谚序》中体现的民间文学思想;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中表达的诗歌改革主张的主要内容;梁启超对小说地位及其与政治关系的理论分析;章炳麟《文学总略》中对“文学”一词的阐述;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体系;《摩罗诗力说》中体现的鲁迅的文学观。3、熟练掌握:“词要清空,不要质实”;“真诗只在民间”;“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神韵说;花部;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附录 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出自A、杜甫《戏为六绝句》 B、陆游《论诗》 C、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D、赵翼《论诗》二、名词解释1、境界说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所表达的“文以明道”这一文学思想的内涵。四、论述题1、结合《儒林外史》试析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对小说主题与艺术的分析是否合理。

103 评论

我豆是我

2023年自考汉语言专业需要考什么课程?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考试科目必考课程只有12门,而本科段必考课程也只有11门,总的来说自考科目相对其它专业来说不算多,这就为通过考试大大减少了难度。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考试的科目有11门,分别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现代文学史、英语(二)、中国文化概论,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现代汉语语法研究。2023年自考汉语言应该如何高效学习?1、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喜欢的东西总是有强烈的探索学习欲望。考生可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入手,学着去赏析语言的特点和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学习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多接触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2、多阅读文学作品自考生想要学好这个专业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尽量扩充阅读面。但是考生备考时间有限,可以在业余时间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3、结合自考大纲考试离不开大纲,考生若想通过自学考试,必须将教材与考试大纲相结合复习。4、参加自考助学班如果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课程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复习,自考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学班。关于2023年自考汉语言专业应该如何学习,和它的需要的考试课程,同学们应该都大致清楚了。

13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自考

    貌似没改哦,至少外面这边还没有改动,有改动的话自考办的工作人员会通知的。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变更不大,而且不要到购买教材时才知道消息,报名时便可以想自考办的工作人员

    yanrongsun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3
  • 中国古代文论自学考试

    难。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自考难的,现在只要是考文学类的研究生都很难。

    梦回红楼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3
  • 中国古代文论自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的客观性试题,答案具有唯一性。命题特点:1.题量大,覆盖面广,设计制定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个理论。2.考核内容一般是基本知识

    luanqiqi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2
  • 古代文学自考本科论文格式

    古代文学学术论文写作技巧 鉴于现在大部分本科学生的学术(学位)论文写作极不规范,希望能够建立一套相对固定的学术论文写作模式,以纠正现在论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的

    不一样@016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3
  • 古代文学自考本科论文范文

    在最近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科一样,学术上的发展是巨大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驾驶马桶去飞行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