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2

fomeca刘勇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古文选二必考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银色手链

已采纳

通读课文后,直接用铅笔在自考通上抄正确答案,然后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在课文里画出来,这样等你读第二遍的时候就知道答案在哪里,加深重点印象,顺带可以纠正自考通里个别出现的错误答案,这点不逗你。每篇课文后的提示内容都要记忆,如果你记不住,至少精读课文的提示内容要读个滚瓜烂熟,泛读只记大概关键词。简答论述题都事出自提示里,绝不跑偏。等记得差不多,擦掉铅笔答案,重新答题,如果正确率高你就可以再找些历年习题做,错的题就要再背深了,选择题重复概率是很高的,而且换汤不换药。精读泛读文章分不清楚就看书背后的考试大纲,这考试大纲还是很有用处的。总之就是:看书---做题---背提示。学习没有捷径。说下科目差别,古文一真的很难,我第二次才考过。古字解释占分少不建议花时间抠字眼,书本我甚至连通读都没有做到,直接背总结提示,背精读课文段落。选择题都画在了课文中,至少对每句比较特别的句子出自哪篇里要有印象。庄子逍遥游两次考试都出到说明这类文章真的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画工弃布这类看似不起眼的,出题偶尔冷门,但不偏题,只要你能记住提示里的关键词句就有分。有时实在想不出来也要瞎掰一大段千万别空题。古文主要信息量大,多花时间就能攻克。外国文学真的算此专业里比较简单有趣的了,几个大家的文章一定不能忽视比如高尔基的海燕,泰戈尔的诗,契科夫海明威等人,基本就是论述大题跑不了的,然后圣经,日本作家,蛋丁的地狱恶魔什么的都会出现。但往往简答很简单,只要你答到关键点就给分。另外做人别太直,考场该出手时就得出手,有一分是一分,只要确保不要被抓到呵。这门专业还是挺简单的,不要担心,我个人觉得只要古代汉语能考过,古文学一和二就没多难,而者三门能考过,其他根本就弱爆了,除了文学概论,概念性太强,学起来枯燥点而已。要相信自己,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你一定能考过的。

209 评论

优优来来

看书,做题, 多思考。

166 评论

詹姆斯尐雪

没什么窍门···主要靠记···第一轮把书看一遍····第二轮到把所有的内容按时期整理成讲义,如唐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时期的代表诗人有哪些、各诗人的各时期代表作、诗歌的思想内容、风格、后人的评价(后世名家的评价一定要有,原文记下)····大致就是按这样整理····整理一遍基本都记得差不多了···你要是不想整理就上网找现成的···然后自己再根据考试的需要进行删改····第三轮就是捧着讲义开始背了······最后强调一下···注意答题的技巧····简答和论述一定是要举例分析···如让你分析一下杜甫诗歌的风格···你不可能只回答沉郁顿挫···还得具体以某首代表作来分析,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的意境就要结合他的风格分析一下····所以···在整理思想内容和风格方面的内容的时候要多准备一些例子····第四轮就是考前强记讲义···我当年古代文学到考试就是这样···只看4遍····四册古代文学我基本都是班上前3名··一次第一名94分····祝你好运···

245 评论

叹久妞子

1、王禹偁《村行》(泛读)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这句点题。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远景+绘声→以闹衬静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远景+绘声→红白相应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句抒情(哀情)。以乐景写哀情。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于作者被贬谪商州时。2、王禹偁《待漏院记》(泛读) ……朝廷治国初音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 (“勤”立说) 大意:点出朝廷设置待漏院的目的在于“勤政”。 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 (思贤臣) 通过对比手法,刻画贤、奸两类宰相的形象。(“勤”立说)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慎”作结) 说明写此文的本意是劝诫执政大臣。 本文是作者由待漏院引发的对宰相职责的思考,表现出他对现实政治的忧虑以及希望实现清明吏治的政治主张。 典故: 旅进旅退 , 窃位而苟禄 。出自《国语》:“欲其旅进旅退”意为随众人进退,无所建树。 重瞳。 出自《史记》,“舜目盖重瞳子。”意为天子。 3、柳永 《雨霖铃》(精读+必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别前留恋 )。执手相看泪眼,意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别时伤感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以何人说( 别后想象,虚景 )。 点出别离,大量渲染,深刻表达离别之情别前留恋、别时伤感、别后想象(虚景),虚实结合,层层推进。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意无语凝噎。 半句一转,好处:在不断的转折中,将离愁别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词。作者以凄清的秋天为背景,描写了一场难分难舍却又追不得已的离别。 其中,既有离别的痛苦,又有仕途失意、江湖漂泊的感伤,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被作者反复渲染。 4、柳永《玉蝴蝶》 (泛读)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九辩》中有表达悲秋,故宋玉悲凉为悲秋之情) 。水风清、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辜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谢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是一首悲秋怀人之作。 5、范仲淹《苏幕遮》( 泛读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黯乡魂:指思乡之愁苦令人黯然销魂。此处化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句意。6、张先《天仙子》( 泛读 )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影,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关键词:春愁别恨,岁月流逝,人生无定,无奈与感伤。 王国维《人间词话》:“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张三影: 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 7、晏殊《蝶恋花》( 精读 ) 栏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谢阳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一句的“愁”、“泣”、“燕子双飞”采用拟人手法。 第二句“明月不谙离恨苦”对比反衬。暗示主人公因相思而一夜无眠。 8、梅尧臣、《汝坟贫女》( 借用《诗经》旧题 )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作为一首叙事诗,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头两句,推出贫女边走边哭这一人物形象,也为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后面八句是贫女自叙,为第二部分,写郡吏施暴,父女生离死别的惨状。接下来六句为第三部分,转述老人僵死壤河上的悲惨情景。最后四句为第四部分,写贫女家破人亡后悲痛欲绝。诗以女子口气自述,语言质朴,表达直白,给人以真实性和亲切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9、欧阳修《戏答元珍》( 泛读、七言律诗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暗含有被贬荒野,寂寞失意 )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寒意+暖意 )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客子思乡 )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自我宽慰 ) 全诗跌宕起伏,感情复杂多变,但总体上积极向上。全诗四联,首联低沉,颔联转为乐观,颈联有思乡的伤感,但尾联的宽解之语,又有峰回路转后的豁达。 10、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 梅:使人联想到陆凯从江南寄梅给长安友人范晔的故事 )残,溪桥柳( 与古人折柳赠别的习俗有联系) 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草薰风暖:与江淹《别赋》的句子“闺中风暖,陌上草薰”相关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实为虚,设喻巧妙。古人写愁的名句很多,这两句的特点是扣住春天景象,将离愁的渐远渐无穷,与春水的迢迢不断相联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采用翻进一层的写法。在思妇的视野里,春山已经够远,而行人还在春山之外。据子递进层深,进一步凸现思妇的离愁之深。 ) 此词描写春天明媚的景色,抒发的却是离恨别愁,属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 起首三句是描画江南春天优美而融合的景象,“摇征辔”三字一转,抒发离愁。乐景衬哀情,更显其愁之深。11、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本文是欧阳修为梅尧臣诗集所作的序。作为一篇序文,作者除了表达诗学观点,介绍诗集的整理与成书过程外,还满怀深情的回忆了梅尧臣的生前遭遇,包养其为人与为文,并对其不受重用,诗工而人穷的结局表示同情。 12、欧阳修《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胡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于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 作者为突出秋威,从多方面(听觉、视觉、形状)描写秋声: 1、先是从听觉的角度写秋声,如第一段中的风雨声、金属撞击声、人马行走声等,都能引起读者的听觉联想; 2、其次,从视觉的角度写秋声。如童子外出探看一段,用树影晃动的视觉衬托“声在树间”的秋声,十分巧妙; 3、再次是通过描摹秋天形状来烘托秋声,如第二段中选择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从色、容、气、意,四个方面加以摹写,极力渲染秋气的萧杀寂寥,由此烘托秋声。

181 评论

很多时候会想起

应该多读一些有关古代文学作品的书,自己多读多记多理解,重点记忆那些出自哪,作者的生平经历等等

30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自考重点

    2050105 汉语言文学(本科段) 主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 序号 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2 03708 中国近

    小帅cgnn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古文选二最难自考

    别过了,没有这个必要。学这个有什么用?还不如过你自己的小生活。

    好多好多猪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古文选二自考

    先学一吧 有些承接的

    青春你还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古文选二自考技巧

    考试规律总结 1,自考的内容就是教辅《自考通》或《一考通》上的重点提示或原题。多做教辅习题。2,自考历年试卷上考点有些重复考,最近四年的试卷要多做。模拟试卷要多

    恶魔漫步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自学考试古文选二

    古代文学一和二没任何联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

    月光下的芙蓉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