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5

小月半月月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外国文学史教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韩食小神厨

已采纳

江苏教育学院编 第一部分西方文学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历史概况。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的地理位置及社会历史发展概况。 二、古希腊文学。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悲剧,三大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喜剧,阿里斯托芬。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新喜剧,米南德。 三、古罗马文学。戏剧,普劳图斯,泰伦斯。诗歌,维吉尔,(代表作《埃涅阿斯纪》);贺拉斯,(《讽刺诗》、《颂歌集》,《诗艺》);奥维德,(《变形记》)。 四、荷马史诗。1.形成过程;2.艺术特色;3.人物形象,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耳。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一、历史概况。欧洲中世纪是封建社会。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二、文学概况。1.教会文学。2.骑士文学。又分抒情诗和叙事诗。3.英雄史诗,《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4.城市文学,《列那狐传奇》。 三、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抒情诗,《新生》。 2.《神曲》a.内容梗概。b.思想意义与局限。c.艺术特色。d.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的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 1.意大利。彼特拉克,代表作《歌集》。薄伽丘《十日谈》。 2.法国。七星诗社;蒙田的散文;拉伯雷的《巨人传》。 3.西班牙。游泳汉小说《小癞子》;维伽的戏剧;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 4.英国。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大学才子派”,基德的《西班牙悲剧》,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二。莎士比亚 1.创作三阶段。 2.《哈姆雷特》。人物形象,思想意义,艺术特点。 3.李尔王、麦克白、奥塞罗、夏洛克形象。 三。拉伯雷和塞万提斯 1.《巨人传》主题,艺术手法。 2.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 一。17世纪主要是古典主义文学,主要出现在英国与法国。 二。英国文学。 1.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2.班扬,《天路历程》。 3.德莱顿。 三。法国文学。 1.高乃依,《熙德》。 2.拉辛,《安德洛玛克》,《费德尔》。 3.布瓦格,《诗的艺术》。 4.莫里哀,a.创作的三个时期;b.《伪君子》,人物形象,艺术特色;c.《吝啬鬼》,阿巴贡形象。 第五章18世纪文学 一。启蒙运动是全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运动,启蒙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启蒙主义文学的特征。 二。英国文学。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菲尔丁,《汤姆·琼斯》。感仿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斯泰恩。 三。法国文学。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伏尔泰,《老实人》。狄德罗,《拉摩的侄儿》。卢梭,《爱弥儿》、《爱新洛依斯》,《忏悔录》。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四。德国文学。莱辛,席勒,歌德。 五。歌德 1.四个时期。 2.《少年维特之烦恼》,内容梗概。 3.《浮士德》内容梗概,艺术形象,艺术特色。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 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与特征。19世纪初欧洲文学高潮是浪漫主义文学。 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耶拿派”,施莱格尔兄弟。格林兄弟。霍尔曼。海涅。 三。英国文学。“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四。法国文学。夏多布里昂,“世纪病”形象。乔治·桑。史达尔夫人。雨果。 五。俄罗斯文学。十二月党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多余人形象”。 六。美国文学。华盛顿·欧文。爱默生。霍桑。惠特曼。 七。代表性作家。 1.拜伦。 a.《东方叙事诗》。“拜伦式的英雄”。 b.《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c.《唐·璜》艺术特色。 2.雨果。 a.《巴黎圣母院》。主要人物形象,思想倾向,艺术特色。 b.《九三年》主题思想。 c.《悲惨世界》主题内容。 3.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第七章19世纪文学(二) 一。19世界中期以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洲各国文学的主要潮流。 二。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发源地。 1.梅里美,《卡门》。 2.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三。英国文学。 1.狄更斯。 2.萨克雷,《名利场》。 3.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 4.夏洛特·勃朗特,《简爱》。 四。俄罗斯文学。 1.冈察洛夫,屠格涅夫,奥斯托夫斯基。 2.三大批判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洛留波夫。 五。代表作家。 1.斯丹达尔。a.《拉辛与莎士比亚》,《法尼娜·法尼尼》,《巴马修道院》,《红与白》b.《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主题思想;《高老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欧也妮·葛朗朗台》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 3.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思想内容;《艰难时世》的思想主题;《双城记》的人道主义思想。 4.果戈理。《外套》;《钦差大臣》的主题内容;《死魂灵》的人物形象特点。 5.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罪》的艺术形象。《死魂灵》的艺术成就和人物形象。《卡拉玛佐夫兄弟》与“复调”思想特征。 第八章19世纪文学(三) 一。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进入多元时代。这个时期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巴黎公社文学等。 二。法国文学。左拉的《卢贡——马卡尔家族》。莫泊桑,《羊脂球》。 三。英国文学。肖伯纳,《巴巴拉少校》。 四。俄罗斯文学。契诃夫,《套中人》。 五。丹麦文学。安徒生。勃兰克斯。 六。代表作家。 1.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形象;《还乡》的思想内容。 2.托尔斯泰,《复活》的艺术形象;《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形象。 3.易卜生。《玩偶之家》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4.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的主题思想。 第九章20世纪文学(一) 一。这一部分主要指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20世纪文学。 二。苏联文学。马雅可夫斯基。《开会迷》,《列宁》。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解冻文学”。爱伦堡,帕斯捷尔纳克,特里丰诺丰,艾特玛托夫。 三。“长河小说”。法国的马丁·杜伽尔的《蒂博一家》。英国的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德国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 四。英国文学。劳伦斯,戈尔丁。 五。美国文学。菲茨杰拉德,斯坦贝克,德莱塞,索尔·贝娄。 六。代表作家 1.高尔基。《母亲》的主题意义。 2.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的艺术形象,艺术成就。 3.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艺术特征,艺术形象。 4.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永别了,武器》的思想意义。 第十章20世纪文学(二) 一。现代主义文学。后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各自的基本特征。 二。后斯象征主义:主要诗人,里尔克,叶芝,瓦莱里,庞德,艾略特。 三。表现主义。卡夫卡,奥尼尔。 四。意识流小说。乔伊斯,普鲁斯特,福克纳,伍尔芙。 五。代表作家。 1.艾略特。《荒原》的象征寓意。《四个四重奏》的宗教哲学意义。 2.卡夫卡,《诉讼》的主题内容。《变形记》的主题内容。《城堡》的主题意义。 3.乔伊斯。《尤利西斯》的主题内容和艺术手法。《青年艺术家》的思想艺术特点。 第十一章20世纪文学(三)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垮掉的一代”。 二。存在主义文学。萨特。加缪《局外人》。 三。荒诞派戏剧。贝克特,尤奈斯库。 四。新小说。西蒙,罗布——格里耶,布托尔。 五。黑色幽默。海勒,冯尼古特,品钦。 六。魔纪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七。“垮掉的一代”。金斯堡,《嚎叫》。 八。代表作家 1.萨特。《禁闭》的哲学意义和艺术特征,《死无葬身之地》的“境遇剧”的特色。 2.贝克特,《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 3.海勒。《第二十条军规》的思想艺术特色。 4.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二部分东方文学 第十二章古代文学 一。古埃及文学。神话,诗歌,《亡灵书》。 二。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三。印度文学。诗歌,史诗,寓言故事,戏剧。迦梨佗娑。 四。古希伯来。《旧约》。 五。《旧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六。迦梨陀娑的诗《云使》;戏剧《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创作特点。 第十三章中古文学 一。阿拉伯文学。《古兰经》。《一千零一夜》。 二。日本文学。《古事记》。《万叶集》。紫式部。 三。波斯文学。菲尔西,萨迪,哈菲兹。“桑巴依”哲理诗。 四。朝鲜文学。《春香传》。 五。越南文学。《金元翘传》。 六。紫式部。《源氏物语》的艺术形象,艺术特色。 七。《一千零一夜》的艺术特色。 八。萨迪。《蔷薇园》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第十四章近代文学 一。日本文学。二叶亭四迷,《浮云》。岛崎藤村,田山花袋。 二。印度文学。多反映民族反抗与压迫的内容。 三。夏日濑石。《我是猫》的思想特点。 四。泰戈尔。《吉檀迦利》的思想内容。《戈拉》的艺术形象,艺术特点。 第十五章现代文学 一。日本文学。左翼文学。新感觉派。德永直,小林从喜二,横光利,川端康成。 二。印度文学。 三。朝鲜文学。李箕永。 四。阿拉伯地区。“旅美派”。“埃及现代派”。 五。普列姆昌德。《戈丹》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 第十六章 当代文学 一。日本文学。“战后派”。“第三新人”。川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 二。黑非洲文学。尼日利亚的索由卡。南非的戈迪默。 三。川端康成。《雪园》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 四。埃及的马哈福兹。《三部曲》的思相内容,小说特点。 考试用书:1.《外国文学史》(金元浦,孟昭毅,张良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外国文学》(蒋承勇,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343 评论

枫中落叶

我今天考了最后一题空白,明天还要继续。。。。不要看书太慢,看电影

192 评论

linyuzhu313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必用的教材有哪些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想自考大专,需要看什么书应该是教材吧,每一科都有教材哇。在购买教材前,考生先要了解相关的自考政策,一本《考生必读》是必不可少的。考生可以通过该书熟悉自考各专业当前计划、“自考课程考试时间表”及与自考相关的各种政策等。在系统学习自考相关政策后,考生还要随时关注考试院自考办发布的最新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考试院网站和北京考试报了解。自考注册、报名、考试、实习实验、毕业论文、毕业手续、学位申请、计划调整等通知及招生信息。每次考试报考前,考生还要仔细查看《报考通知》,每次自考报名、照相、领取准考证、查询领取考试通知单的时间都会在提前公布的《报考通知》上特别注明,很多新考生不事先了解通知内容,以为网报结束就没事儿了,结果错过了新生照相,注册和报考信息被取消,错过了当次参加考试的时机。考生参加自考,课程教材必不可少。考试院自考办每年会在七八月份公布下一年全年的自考课程时间表及课程使用教材表,便于考生能提早规划自己下一年的学习计划。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综合信息系统查询自己专业的教材目录,按照教材信息购买正版教材。推荐关注: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19年4月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安排及教材目录》的通知自考汉语言文学需要那些教科书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写作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美学。比较系统的阐述语言学的理论:语言学概论。全面的、系统的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深入研究的课程:文字学概论、训诂学。必设课程及学分:公共政治课、外语、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扩展资料: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与汉语言文学相对应的专科专业为语文教育,其培养对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等。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代文论、古典文献学、马克思主义文论、美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比较文学、西方文论、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外语言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汉语言文学自考会计有哪些教材?不同个省份,安排的科目是不一样的,但没有多大的差别,可以去省自考网官网去看看###你可以报一个专业的机构,他会提供给你所有的教材不用你费心找教材,我是在智岛启航报的资格证保过,提供教材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么?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一样会计专业自考教材和统招教材,内容差不多,统招的深度要难一些,自考的略微简单点。1.自考相对来宽进严出,而国家统招的本科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分数上线才能被录取~!2.自考本科要通过大约33门功课才能拿毕业证!统招生是在学校上学,得上课,有老师教学,统招生的试卷通常都是学校出卷,相对来说好考一些,;3.自考生是大都是自己边工作边自学,不用上课,没有老师教,自考的话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卷,比较难考.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38 评论

蓝色晚风blue

第一章 古代文学第一节 概述古希腊文学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其文学分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公元前12——8世纪这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希腊神话是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又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它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散见于古希腊各种文献中。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认识世界最原始的思想表达形式。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古希腊人便借助想象来解释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和杜会现象,认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在支配一切,他们把自然现象拟人化、个性化,这样便产生了神话。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内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与中国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发展得比较完善,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正常反映,在今天,希腊神话仍显示出永久的魅力,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和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具体内容见专节)赫西奥德是荷马史诗之后,于公元前8世纪末7 世纪初出现的叙事诗人,写作教诲诗《工作与时日》,是流传下来最早的长诗。另一成就是写作长诗《神谱》,收集古代神话传说。现今流传下的古希腊神话,宇宙起源,神的谱系,多出自这首长诗。2、第二阶段:公元前8——6 世纪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文学成就包括抒情诗、散文、寓言。抒情诗是氏族社会解体后出现的诗歌形式,没有氏族庇护的人们,摆脱了氏族重视集体情感的意识和传统的束缚,个人的遭遇引起了种种复杂的情感,抒发个人自由和个人独立自主情绪的抒情诗日益发展起来。抒情诗源于民歌,多以双管、排箫和竖琴伴唱,主要体裁有哀歌、讽刺诗和琴歌,反映上层贵族的情趣。著名的独唱诗人是萨福(公元前610—?)和阿拉克瑞翁(公元前550—465),合唱抒情诗人是品达(公元前522—442)。女诗人萨福以写作爱情抒情诗为主,她的诗歌感情真挚热烈,语言朴素自然。她的诗体被后世诗人模仿,称为“萨福体”。阿拉克瑞翁的诗歌颂爱情和醇酒,后世诗人模仿他的诗体,称“阿拉克瑞翁诗体”。品达的诗充满爱国热情和道德教训,诗风庄重,词藻华丽。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诗人把他的诗看作“崇高的颂歌”的典范,密尔顿、歌德等人都曾模仿他的风格。萨福 对后世西方作家有很大影响。拜伦到希腊游历,凭吊萨福。画家也以她为题材进行创作。法国画家阿尔玛的作品《萨福和阿尔凯奥斯》(1881),乐师正在为萨福弹竖琴,激起诗人创作的想象。《伊索寓言》相传由公元前6 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主要反映的是下层平民与奴隶的思想感情和哲学观点。作者在保留寓言中的动物本性特征的同时,赋予它们以人的语言和思想,几乎每则寓言都要阐明一种道理或观点,发人深省。它的形式短小精悍,比喻生动恰当,对后来的寓言作家拉封丹、克雷洛夫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早在明代,伊索寓言就传入我国。我国读者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来说明问题。如《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狼来了》等。3、第三阶段:公元前6——4世纪奴隶制城邦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这时期的文学主要指雅典文学,文学成就包括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等,其中戏剧成就最大。希腊文学在雅典全盛时期达到了高峰,涌现出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著名的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具体内容见专节)文艺理论:在古希腊,文艺理论和美学是哲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当时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的代表是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4、第四阶段: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微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代表剧作家是米南德(公元前342—292),写作家庭喜剧。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灭亡,宣告了希腊化时代结束。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通常划分为3个阶段:1、 共和国时期的文学(公元前3世纪至前1世纪)是古代罗马文学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成就是戏剧、散文和诗歌。戏剧直接移植希腊戏剧形式。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2世纪间,罗马出现著名喜剧家普劳图斯(约前254——前187)和泰伦提乌斯(约前186——前161)。他们的喜剧根据希腊新喜剧改编,同时揉入罗马生活。普劳图斯还吸收罗马民间戏剧的因素,为罗马化喜剧的形成做出贡献。普劳图斯流传后世的作品有2l部,著名的作品有《孪生兄弟》、《一坛黄金》、《吹牛的军人》等。他的喜剧对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家产生过影响。卢克莱修(约前93——约前50)的哲理长诗《物性论》;卡图卢斯(约前84——前54)的优美抒情诗颇负盛名。西塞罗(前106——前43)的演说词达到古希腊以来雄辩术的高峰,成为拉丁语散文的典范。2、奥古斯都时期的文学(公元前1世纪后期至公元1世纪初期)是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文学主要是诗歌。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是著名的三大诗人。维吉尔(前70——前19)的主要作品有《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或译《伊尼德》)。《埃涅阿斯纪》描写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沦陷后率众到意大利建立国家的故事,歌颂罗马国家的历史,颂扬奥古斯都的功绩。《埃涅阿斯纪》学习、模仿荷马史诗,这是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对后来欧洲的史诗产生重要影响。贺拉斯(前65——前8)是杰出诗人,也是一位文艺理论家。他的《歌集》主要是抒情诗。他的文艺论著《诗艺》继承文艺模仿自然的传统观点,强调形式完美,主张遵从古典,提出寓教于乐的创见。奥维德(前43—18)的代表作是《变形记》,它取材于古代神话,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欧洲许多作家都从中汲取题材。3、帝国时期文学(公元1世纪——公元476年) ,古罗马文学走向衰落的时期。塞内加(约前4—65)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悲剧作家,他的悲剧取材于希腊神话,常常影射现实生活,多以恐怖、流血、鬼魂、巫术场面增强悲剧气氛。他的悲剧对文艺复兴时期戏剧产生很大影响。荷马史诗1、形成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又译《奥德修记》),相传为荷马所作。历代口头传达的特洛伊战争故事为荷马史诗提供了素材,是荷马史诗内容的基本来源。行吟诗人在故事吟唱中形成的程式,如重复出现的诗句、固定的短语和基本主题,为史诗形成提供了可资运用的初步诗歌形式。行吟诗人的传唱程式既有记忆因素,又有即兴创作因素,这些初步形成的诗歌在传唱中是不断变动的,这就为史诗形成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2、内容与意义《伊里亚特》、《奥德赛》都是写特洛伊战争的。《伊里亚特》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战争最后50天的战况,《奥德赛》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从特洛伊得胜回国飘流海上的经历。荷马史诗反映了社会和人生。可以看出,它描写的是从迈锡尼时代到荷马时代的几百年历史。《伊里亚特》展现丁迈锡尼时代晚期希腊的军事、政治图景。还描写了古希腊人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奥德赛》写的是人对自然力的抗争,歌颂人的智慧,还描写了当时的家庭生活和道德观念。3、特点荷马史诗的情节集中,结构巧妙。《伊里亚特》集中描写了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的50天中发生的事情,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而展开,其它事件都与阿喀琉斯的愤怒有关,在50天的事情中史诗的叙述有详有略,重点描写的只有10天。《奥得赛》的情节集中描写主人公10年漂泊的最后40天,他以往的经历通过主人公在阿尔西诺斯宫中的讲述来表现。史诗的情节贯穿人和神两条线索。神话的因素在史诗情节中具有制造或解决冲突、推进情节变化发展的作用。荷马史诗在叙事方面风格多样。《伊里亚特》描写的是战争生活,风格雄健、悲壮。《奥德赛》描写航海和家庭生活,风格绮丽、温和。《伊里亚特》以第三人称顺叙,《奥德塞》以第三和第一人称交错倒叙。《伊里亚特》抒情成分少,《奥德赛》抒情成分多。荷马史诗是口述文学,在既定的程式下即席创作。这些程式已具备诗的初步形式,有固定的句法,押韵。荷马史诗的比喻和属性形容词运用独具特色。荷马的比喻中对比喻物描写往往超出它与被比喻物的共性范围。在描述人或物时,史诗经常使用表明人或物特殊性质的形容词或修饰语,如“飞毛腿阿喀琉斯”、“像葡萄一样深色的大海”等。这些艺术手法为后世史诗所模仿。荷马史诗对欧洲文化影响很大。在古希腊,荷马史诗是公民教育的教科书。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大部分都是从史诗中猎取题材。后世的文学家如埃斯库罗斯、维吉尔、但丁、弥尔顿、歌德等或从史诗中寻找素材,或从中获取灵感,或模仿史诗的形式。荷马史诗成为欧洲文学中优秀的典范。古希腊戏剧1、悲剧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民间歌舞。史诗和抒情诗促进了悲剧的形成和发展。荷马史诗不仅为悲剧提供素材来源,它的表现形式对于悲剧也有借鉴作用。史诗中采用长短短格六音步诗行写成的大段对话,为悲剧对话提供了典范。悲剧对话的短长格六音步诗行形式是诗人从抒情诗引入悲剧的。悲剧的合唱歌采用抒情诗中合唱琴歌的形式。悲剧绝大多数的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由于作家在处理这些素材时熔铸丁自己的思想观点,因此悲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一系列重大问题。希腊悲剧最主要的冲突是人和命运的冲突。主人公由于某个错误判断导致苦难和厄运。悲剧的基本艺术成分是戏剧成分(包括摹仿表演和人物对话)和合唱队。合唱队最初是悲剧的重要部分,用以表达作者态度,指点剧情,分场分幕 ,后来渐渐与剧情脱离。剧本台词用短长格六音步诗行写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一生创作的悲剧据说有70部之多,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7部:《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复仇神》、《奠酒人》。埃斯库罗斯的剧作充满民主精神和爱国热情。《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中最著名的作品,取材于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而受到宙斯惩罚的神话。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因盗火给人间被钉在高加索的峭壁上。他宁愿忍受苦难,坚决不向宙斯屈服。普罗米修斯对未来充满信心,他预知宙斯的统治终将被推翻,但拒绝说出这一秘密。最后,普罗米修斯在宙斯的雷电中消失。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为人类生存幸福而献身的勇士形象,他和宙斯的冲突是人类的生存和毁灭两种力量的冲突。在剧中宙斯虽然没有出场,但作为冲突的一方却无处不在,他的忘恩负义、专横残暴,表现出非正义的毁灭力量的肆虐。剧中一方面重视个人意志,一方面表现了命运观念。普罗米修斯认为自己和宙斯都摆脱不了命运的支配,他也曾希望与宙斯和好。悲剧风格崇高,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埃斯库罗斯对希腊悲剧发展做 出重要贡献。他首次把演员由1人增加到2人,削减合唱队的作用,使对话成为悲剧主要成分,这就使悲剧能够表现冲突,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在悲剧表演上,埃斯库罗斯首先采用布景、鲜艳的服装等使悲剧艺术趋于完备;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 的作品现在完整流传下来的只有7部。一般把他的7部作品分为3类:A、以底比斯神话为题材的3部:《俄狄浦斯王》,《俄浦斯在科洛诺斯》,《安提戈涅》,描写俄狄浦斯的悲惨命运和他女儿安提戈涅的故事。B、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的3部:《埃阿斯》,《菲洛克忒提斯》,《埃勒克特拉》,都是特洛伊战争希腊联军中人物的故事。C、 取材赫拉克勒斯传说的《特拉基斯少女》,描写赫拉克勒斯的妻子黛奥妮拉听信妖言,谋杀丈夫的故事。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精神,同时也认为神和命运具有支配一切的威力。他试图调和人和神的关系,从而建立一种合理的人生。因此,他肯定人对命运的抗争,而最终人的行为在神的意志面前依然无能为力。《俄狄浦斯王》的主题是人和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是一位被城邦人民称之为救星的君主,是“最伟大的人”,可是命运却注定他要杀父娶母。他不甘心服从命运的安排,企图以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结果却是徒劳。命运是一种不合理而又不可抗拒的力量,俄狄浦斯的每一个行动产生的都是与他意愿相反的结果。主人公以自己的毁灭,显示人格的崇高和抗争的价值。《俄狄浦斯王》情节线索单纯,人物行动集中。追查凶手前的一系列往事,都围绕主人公的行动采用回溯式的叙述交代出来。同时回溯也推动着主人公行动的进展,加剧了冲突。俄狄浦斯在追查凶手的行动中一步步了解事实真相,最后,他和命运的冲突以他的悲剧结局得到解决。《俄狄浦斯王》精湛的结构艺术。堪称古希腊悲剧典范。索福克勒斯使古希腊悲剧进一步完善,他放弃悲剧三部曲形式,而在一部剧中描写复杂的戏剧冲突。他的悲剧注意整一性和内在联系,情节、结构统一、完整。他在戏剧演出中首先把演员从两人增加到3人。演员的表演成为悲剧中心,把合唱队在剧中作用进一步削减。索福克勒斯按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原则,塑造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对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评价极高,称之为“最完美的悲剧。”欧里庇得斯 欧里庇得斯(前480——前406) 的悲剧流传下来的有《阿尔克提斯》、《美狄亚》、《特洛亚妇女》、《伊菲格涅亚在奥利斯》、《安德洛玛克》等17部。《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之一。悲剧写伊阿宋取回金羊毛,娶美狄亚为妻,不久,背叛誓言,另娶国王的女儿。美狄亚求告不成,决心报复,用浸过毒药的新衣毒死国王和新娘,杀死自己为伊阿宋所生的两个孩子。美狄亚的报复行为是对不合理现实的反抗。弃妇的恨和母亲的爱构成她心中猛烈的冲突,最后恨的冲动战胜爱的感情,她在颤栗中杀死自己的孩子。美狄亚的形象表达了欧里庇得斯对妇女处境的同情和关注。她的家庭悲剧是当时雅典社会矛盾的反映。欧里庇得斯的一些悲剧取材于神话传说,描写的却是世俗生活。在他的悲剧中神、英雄和普通人一样。农民、奴隶也在他的剧中出现。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在心理刻画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剧中人物的各种心理状态在他笔下得到真实生动的描写。欧里庇得斯生前不受社会的欢迎,也不受政府欢迎。他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近代欧洲的很多作家都对他的作品表现了极大兴趣,从他的作品中吸收有益经验。2、喜剧喜剧根据亚理斯多德的说法,起源于下等表演。这是一种祭祀狄奥尼索斯的歌舞为题材,用诙谐、戏谑、揶揄、机智的大众化通俗语言制造笑料的表演形式。雅典时期的喜剧被称为旧喜剧,题材取自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倾向性和讽刺性。古希腊最早的喜剧诗人是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前385) 一生共写了44部作品,留存下来的只有11部,主要有:《阿卡奈人》、《蛙》、《骑士》、《和平》、《鸟》、《云》、《蜂》。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生活,触及当时的社会问题。他的思想代表了雅典自由农民的意识形态。阿里斯托芬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憎恨战争,憎恨利用民主制煽动战争的政客,也憎恨诡辩学派哲学家。《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的早期代表作品,剧中描写雅典农民狄开俄波利斯厌恶战争,渴望和平,他的和谈倡议被雅典公民大会拒绝后,使个人单独和斯巴达人媾和。《阿卡奈人》演出时正值伯罗奔尼撤战争期间。剧中指出,战争只对政治煽动家和工商奴隶主有利。诗人呼吁希腊各城邦相互友好,共同对付波斯的侵略。这部喜剧在插科打诨中表现了严肃的主题。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喜剧采用虚构、夸张和怪诞的艺术表现形式,内容却是严肃的,现实的。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情节一般都比较简单,人物性格类型化。喜剧语言运用的是民间口语,朴实,生动,诙谐,既有粗俗的成分,也有优美的诗句。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受到观众的欢迎、称赞。他被称为“喜剧之父”。编辑本段中世纪文学社会状况中世纪是15世纪人文主义者首次提出的历史概念。它是指欧洲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时期与古典文化“复兴”时期之间的历史阶段,大约是5世纪至15世纪,即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迄于1453年拜占庭帝国的倾覆。中世纪的历史、文化与基督教息息相关。在中世纪开始的时候,基督教已经确立了它的地位。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教会组织得到巨大发展。西罗马帝国衰亡后日耳曼民族的君主们没有能力管理被他们夺到的国家,基督教教会担负起许多社会职责,在蛮族带来的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建立并维持了秩序。教会在未开化的日耳曼民族中传播基督教文化,引导野蛮的民族走向文明。思想特征第一,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第二,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第三,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3、艺术特征:第一,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相互交融,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第二,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第三,由于各种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第四,对文学情感特性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学概况中世纪的文学是从希腊罗马古典文学到文艺复兴文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中世纪文学非常丰富,它所取得的成就为文艺复兴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条件。中世纪欧洲文学包括基督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A、基督教文学 基督教文学是指以基督教教会的文人学 者为创作主体,以宣扬基督教教义为创作目的的文学。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的影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欧洲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很早就产生了基督教文学。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内容是宣传、阐释基督教教义。它的基本倾向是宣扬来世思想,倡导禁欲主义,歌颂基督教美德。后期作品吸收了一些异教或世俗的因素。寓意、梦幻、象征是常用的手法,适于表现基督的崇高,天国的神秘。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基督教文学是传播教义的重要媒介。它所传播的基督教观念渗透在西方文化之中,影响了当时及后世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基督教精神也植根于西方文学之中,从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到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艾略特,基督教观念充溢于他们的作品。基督教文学的表现形式既影响当时的世俗文学,也为后世西方文学不断借鉴和套用。B、英雄史诗 中世纪欧洲各国都存在着本民族口头传述的文学,这是各民族文学形成、发展的基础。在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几个世纪中,各民族口述文学的几种体式日益丰满、完善,形成了记述本民族英雄人物神奇事迹的长篇叙事诗——英雄史诗。《贝奥武甫》是中世纪英雄叙事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罗兰之歌》是法国英雄史诗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熙德》没有神话幻想的成份,也没有极度夸张的情节,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尼伯龙根之歌》取材于民族大迁徙后期匈奴和勃艮第人斗争的历史,其中有许多神话传说。史诗反映13世纪封建社会的生活和思想观念。C、骑士文学 骑士叙事诗(或称骑士传奇)是骑士文学的主要类型。骑士叙事诗的内容主要描写骑士或为博得贵妇人欢心、或为骑士荣誉、或为保卫基督教而与妖魔、怪兽、魔法师、异教徒进行斗争的故事。骑士之恋和骑士冒险经历相结合形成骑士叙事诗的基本特点。大多数骑士叙事诗情节离奇,格调玄虚,缺乏现实生活基础。这类作品着意表现骑士对英雄气概、个人荣誉、典雅风度和侠义品格的追求,反映了封建贵族的生活理想。骑士文学对后世欧洲文学产生影响。骑士文学中的浪漫情调、离奇故事、丰富想象被后世作家,尤其浪漫主义作家所吸收借鉴。骑士叙事作品的故事结构形式、人物描写的手法对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D、市民文学 市民文学兴起于12世纪,是市民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的反映。市民文学多数是民间创作,揭露教会僧侣的愚蠢、暴虐,歌颂市民的机智、狡黠,具有反对封建、批判教会的色彩,也有一些作品讽刺丁上层市民的贪婪与自私。《列那狐传奇》产生、形成于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共27篇,3万多行。狮王诺勃勒代表最高封建统治者,伊桑格兰狼和勃仑熊代表封建贵族,鸡、兔、鸟代表下层民众,列那狐代表市民阶级。列那狐和伊桑格兰狼之间的斗争是故事中的主要情节线索。故事中充满对愚昧无知的封建君主、横暴的贵族以及教会僧侣的讽刺。主人公列那狐机警绝伦,诡计多端,凭着智力和谎言捉弄国王和贵族,同时也欺压山羊、公鸡等弱小的动物。体现了市民阶级的特点。市民文学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戏剧。最著名的笑剧是法国的《巴特兰律师》。中世纪文学并不是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片空白,欧洲各民族在民间文学基础上都出现过一些有价值、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中世纪文学取得的成就为文艺复兴和欧洲近代文学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中世纪文学的成就,很难想象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文学繁荣。但丁1、生平和创作早期文学创作(流亡以前)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也是他抒写对贝娅特丽丝爱情的作品。《新生》体现了温柔的新体的最高成就,开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先河。创作后期(流亡期间),作品抒发了深广的忧愤,代表作《神曲》就是作于这一时期。2、《神曲》(1)主题: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2)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神曲》的进步性:第一,《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第二,但丁在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后,对企图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对垄断中世纪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学,给予异常严厉的揭露和批判。第三,但丁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现世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第四,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世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第五,《神曲》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第六,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化和精神道德情况,在《神曲》中也获得了真切、广泛的描绘。《神曲》的局限性:第一,《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第二,《神曲》中奥德修斯召唤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识的话语,已成为了至理名言,可另一方面,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第三,在《神曲》中,但丁对保罗和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的爱情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同情他们,另一方面,他根据中世纪的道德标准,将这对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入了地狱接受惩戒。第四,在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上,但丁常常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国王痛加鞭斥,另一方面,他又将国王视为拯救陷于危难中的意大利的救星。(3)艺术成就:①在描绘不同的境界时,但丁采用了不同的色彩。②但丁在写人绘景时,常常喜欢采用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自然界的极其通俗的比喻,产生极不寻常的艺术效果。③《神曲》的韵律形式是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三韵句,即第三行为一音节,隔行押韵,连锁循环,贯穿全诗始终。④《神曲》是用俗语写成的。编辑本段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从14世纪起,以但丁为先兆,西欧社会开始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是欧洲历史一个伟大转折时期,它延续到17世纪初,以莎士比亚的巨笔写下标志它终结的光辉一页。

311 评论

相关问答

  • 外国文学史自考教材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需要什么学习教材,自考应该买什么教材和书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

    en20120705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外国文学史自考教材PDF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自考本科考试教材是什么?自考本科不同的专业都有考试大纲和考试专用教材。书籍报考的院校都有课程的说明,按照课程的代码及所

    喵小贝贝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外国文学史自考教材电子版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幸福顺延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外国法制史自考教材

    你去自考主管的网站查询。

    肉祖宗想切肉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教材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必用的教材有哪些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

    catcat654321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