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1

妞妞love美丽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审美与礼仪试卷及答案解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好菇凉

已采纳

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具体说来,审美中的惊异有两个主要特点:1 . 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 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73。 本题知识点: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网我精心为广大自考学员整理的相关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关自考试题请持续关注网校。

353 评论

爱家酒店

适当的礼仪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礼仪知识 的学习要长久进行。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礼仪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 什么是礼仪?礼仪的作用是什么?

答:礼仪是约定俗成的律已敬人的行为规范。

作用:1、尊重的作用;2、约束的作用;3、教化的作用;

4、调节的作用。

二、作为一名合格的当代教师应该注意什么形象?

作为一名合格的当代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广博的知识 经验 、现代化的 教育 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为人师表、受人尊重的礼仪形象。

三、学习教师礼仪的意义是什么?学习礼仪的主要 方法 有哪些?

意义:(一)有助于教师塑造自己优雅的职业形象

(二) 有助于教师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学校形象。

方法1、联系实际2、重复渐进3、自我监督4、多头并进

四、 教师形象礼仪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站姿要体现安定感和挺直的力度。这有利于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

2、运用优美的手势去正确地表达感情,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

3、面部表情要丰富但不做作,灵活运用喜、怒、哀、乐、爱、恨、怨、叹等表情。

4、在与学生交谈时,神态需热情、亲切。即使批评学生,也不能用轻视、蔑视的眼光。

五、 男女教师在修剪头发时应注意什么?

长度适中,色彩正常、不提倡染彩色,发型不能太老土也不能过分时尚和前卫 。

六、 教师着装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Top原则、协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整洁性原则

要求:1教师服装款式适宜。2 服装要完整洁净。 3 关注服装上的文字和图案信息。

七、男教师的着装要令是什么?

男教师的着装要领是三色原则、三一定律和三点一线原则

八、 女教师着装应注意的几点细节?

1、忌重数量轻质量2、忌过度追求时髦3、忌短、露透

4、忌穿紧身衣。

九、女教师化妆的原则是什么?

自然、清新、优雅、整体协调。

十、教师站姿的要求,注意事项?

端正、稳重、亲切、自然

1、学生自习时,老师可以用手撑住桌沿,把重心移到某只脚上,但不能长时间手撑桌面,免得学生认为您疲惫不堪,影响听课情绪。

2、擦黑板时,教师的站立要稳,不能全身猛烈抖动,左右摇晃,此举会破坏老师的课堂形象。

3、教师讲课的站位不能呆板地固定在一点上,应适当地移动位置,或到学生座位行间进行巡视。

4、忌侧身而站。心理学研究表明。侧身而站和面向黑板而站说明教师的心理是封闭的,不利于阐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留下缺乏修养的印象。

5、忌站时重心移动太快。站时重心忽左忽右,彰显信心不足、情绪紧张、焦虑。面对学生站稳,表明教师准备充足,有信心上好这堂课,有能力控制整个教学局面。

6、忌远离讲桌,站在讲台的前左角或前右角;“打游击”左右来回移动;或者在学生座位行间踱来踱去,不符合礼仪规范和卫生要求。

7、忌教师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或背在背后,这些动作会给学生一种傲慢的感觉。

8、如果站立过久,可以将左脚或右脚交替后撤一步,但上身仍须挺直,脚不可伸的太远,双腿不可叉开过大,变换也不能过于频繁。

9、站立时,忌全身不够端正、双脚叉开过大、双脚随意乱动、无精打采、自由散漫的姿势。

十一、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有怎样的站姿?

1、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身体微微前倾,这种姿势表明对学生说的话感兴趣,也表明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身上,没有走神,增加了亲切感。

2、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因板书而背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不礼貌的感觉,学生也不能从教师的表情中判断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继续回答。

3、不要把双手放在裤袋里或两手反在背后,一副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一点亲切感。

十二、教师坐姿注意事项?

1、双腿交叉开不要过大2、架腿的方式要妥当3、脚不要踏它物体4不要漫步经心的手拖下巴。5手不要随便乱放6、坐时不可前倾后仰或歪歪扭扭7不要双手抱在腿上。

十三、教师下蹲时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不要突然下蹲;2、不要距离他人太近;3、注意方位;

4、注意掩饰

十四、教师走姿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教师在课堂中的来回走动是不可缺少的。

2、教师走路时,请不要步履蹒跚。

3、教师走路时,请不要步子迈得过大或过小,以免有跨越感或谨小慎微感。

4、教师走路时,请不要敞开衣襟。

5、教师两人以上或与多人行走时,不要勾肩搭背并排而行;也不要奔跑蹦跳,或大声喊叫等;也不要走路时吸烟或吃东西。

1、下列选项中,又被称作国家公务员礼仪的是 C 。

A 商务礼仪 B 国际礼仪 C 政务礼仪 D 服务礼仪

2、穿西装时,应穿 B 。

A 旅游鞋 B 皮鞋 C 布鞋 D 凉鞋

3、穿西服套裙时,应 D 。

A 穿短袜 B 穿彩色丝袜 C 光腿 D 穿肉色长统丝袜

4、领带夹应别在七粒扣衬衫上数的 A 个纽扣之间。

A 第四与第五 B 第二和第三 C 第三和第四 D 第五和第六

5、佩戴首饰原则上不应超过 C 件。

A 五 B 四 C 三 D 二

6、理想的洗澡次数是 A 。

A 每天都洗澡 B 每周洗一次 C 两天洗一次 D 每月洗一次

7、应坚持经常洗头,最好是 C 。

A 每周洗一次头 B 每周洗两次头 C 每天洗一次头 D每天洗两次头

9、与人相处时,注视对方双眼的时间应不少于相处总时间的 A 。

A 三分之一 B 一半 C 五分之一 D 十分之一

10、公务员着装时全身服装的色彩不应超过 B 种。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11、国家行政机关所使用的最重要、最频繁的通讯工具是 D 。

A 传真 B 电脑 C 电邮 D 电话

12、打电话时,话筒与自己的口部最规范的距离是 C 。

A 5到6厘米 B 4到5厘米 C 2到3厘米 D 1到2厘米

13、在正常情况下,每一次打电话的时间应当不超过 C 。

A 1分钟 B 2分钟 C 3分钟 D 5分钟

14、接电话时,拿起话筒的最佳时机应在铃声响过 B 之后。

A 一声 B 两声 C 四声 D 五声

15、通电话过程中,如有事需暂时需要让通话对象等待,时间一般不超过 B 。

A 1分钟 B 2分钟 C 3分钟 D 5分钟

16、欢迎元首时,鸣礼炮 B 响。

A 18响 B 21响 C 25响 D 28响

17、欢迎政府首脑时,鸣礼炮 A 响。

A 19响 B 21响 C 24响 D 28响

18、橄榄是 C 的国花。

A 朝鲜 B 新加坡 C 希腊 D 印度

21、我国的国花是 A 。

A 牡丹 B 茉莉 C 玫瑰 D郁金香

22、被称为“紫皮护照”的是 D 。

A 外交护照 B 公务护照 C 因公普通护照 D 因私普通护照

23、我国现行的护照有效期最长不超过 B 。

A 一年 B 五年 C 十年 D 二十年

24、下列机构不悬挂国徽的是 D 。

A 区政府 B 区法院 C 区检察院 D 区公安局

25、我国国旗的长与宽之比是 C 。

A 5比3 B 5比4 C 3比2 D 1比1

26、下列肤色中宜穿深色服装的是 D 。

A 肤色偏黑 B 肤色苍白 C 肤色发红 D 肤色白净

27、穿西服时,最理想的衬衫颜色是 B

A 蓝色 B 白色 C 灰色 D 咖啡色

28、一位女士拥有5枚戒指、3条手链、4条项链、2副耳环,则她应该 D 。

A 全部佩带 B 各佩带一件 C 佩带某一类的全部 D 佩带总共不超过3件

29、男士剃胡须的次数应该是 A 。

A 每天至少一次 B每两天至少一次 C 每三天至少一次 D 每星期至少一次

30、迎宾活动一般提前多长时间到达迎宾地点 C

A 30分钟 B 20分钟 C 15分钟 D 10分钟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 文化 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 个人礼仪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356 评论

懒洋洋一家

【 #自考# 导语】寒窗苦读十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心平气和信心足,过关斩将如流水;细心用心加耐心,努力备考,定会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篇一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A)A.低级的感性认识 B.人的意志 C.理性 D.意念 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 A.理念论 B.先验主体论 C.绝对精神论 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B) A.意念 B.实践 C.精神 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B) A.柏拉图 B.黑格尔 C.康德 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 A.自由 B.实践 C.劳动 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C)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 A.多向度的人 B.单面人 C.双重性格的人 D.多重性格的人 1.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B) A.学习 B.觉解 C.实践 D.艺术 1.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 A.自发性 B.内在性 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 A.天地境界 B.道德境界 C.功利境界 D.自然境界 1.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 A.功利境界 B.学术境界 C.艺术境界 D.*境界 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 A.知识 B.体验 C.美 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A) A.自由 B.限制 C.必然 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 A.毫无瓜葛 B.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C.同一个概念 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 A.同时的 B.在后的 C.在前的 D.无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 A.崇高 B.荒诞 C.喜剧 D.气韵 1.37.审美经验是一种(A) A.感性体验 B.感官体验 C.认识 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 A.艺术创造 B.艺术作品 C.艺术接受 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这是(B) A.广义的美育 B.狭义的美育 C.美育 D.以上都不是 1.40.不论广义的美育,还是狭义的美育,都是通过——才能实现。(D) A.人生境界 B.实践 C.生存实践 D.审美活动 1.41.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A) A.审美活动 B.审美理想 C.审美意象 D.审美心理篇二 2.1.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本质特征是(A)A.审美需要 B.抽象思维 C.审美理想 D.认识能力 2.2.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必然处于位置的是(D) A.审美需要 B.审美经验 C.审美趣味 D.审美理想 2.3.先天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程度,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主体的审美个性和审美情趣,根本上是由——决定的。(B) A.主体的个体特征 B.后天的社会因素 C.审美对象的客观特征 D.人的生理素质 2.4.“趣味无可争辩”观点的错误在于把(A) A.审美趣味相对化 B.审美趣味绝对化 C.审美趣味个性化 D.审美趣味主观化 2.5.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构成的(D) A.信仰关系 B.认识关系 C.审美关系 D.本己性精神交流 2.6.以下不属于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的是(D) A.自律性 B.个性化 C.开放性 D.形式符号性 2.7.马克思说过:“作家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的特性。(A) A.自律性 B.超越性 C.自我性 D.开放性 2.8.美感产生于(A) 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 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 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 2.9.以下不属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的是(B) A.惊异 B.领悟 C.体验 D.澄明 2.10.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B) A.审美距离 B.静观体验 C.陌生化 D.热情投入 2.11.所谓“胸有成竹”,说明审美对象具有——的特征。(D) A.虚无性 B.具体性 C.不可捉摸性 D.非实体性 2.12.提出“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的是(C) A.欧阳修 B.苏轼 C.梅尧臣 D.柳宗元 2.13.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到过的概念是(C) A.自由创造 B.交感巫术 C.自由游戏 D.劳动先于艺术 2.14.认为美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的美学家是(B) A.加达默尔 B.弗洛伊德 C.柏格森 D.贝尔 2.15.对原始巫术活动作了极为详尽而细致的研究的学者是(B) A.泰勒 B.弗雷泽 C.卡o毕歇尔 D.普列汉诺夫 2.16.在解释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上有可信说服力的是(D) A.表现说 B.劳动说 C.本能说 D.巫术说 2.17.普列汉诺夫提出的理论是(B) A.有意味的形式 B.劳动先于艺术 C.自由游戏 D.巫术礼仪活动 2.18.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祀的崇拜 2.19.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2.20.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D) A.语言艺术 B.家庭生活 C.劳动工具 D.巫术礼仪活动 2.21.人的审美需要开始生成和审美意识开始确立的直接前提是(B) A.人类开始运用语言 B.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C.人类具有思维能力 D.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 2.2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之一绘画,多以早期人类的——为主题。(B) A.婚姻恋爱 B.狩猎生活 C.巫术仪式 D.耕种篇三 3.1.对审美体验的理性反思和逻辑总结构成了(A)A.审美形态 B.审美范畴 C.审美活动 D.审美经验 3.2.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C) A.认为美是主观的 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 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 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 3.3.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C) A.完全正确的 B.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最主要的特征 C.抓住了审美形态的某些重要特征,但不全面 D.完全错误的 3.4.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A)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 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 C.是美的类型说 D.是审美类型说 3.5.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D) A.是美的范畴说 B.是审美范畴说 C.很全面 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 3.6.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B) A.是正确的 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 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 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 3.7.“虚实”不仅在文学意境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甚至现实生活的兵法中使用,这说明了审美形态具有(B)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8.“意象”不能称为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这种说法(B) A.是正确的,意象与审美形态毫无关系 B.是正确的,意象不具有普适性或广泛性 C.是错误的,意象就是普泛意义上的审美形态 D.是错误的,意象具有广泛性 3.9.中国哲学之“道”包含的对立统一的原则,贯穿于阳刚与阴柔,意与境等,说明审美形态具有(A)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0.中国古代的“神”及其有关的神韵等。在当今社会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审美形态的(C) A.统摄性 B.广泛性或普适性 C.历史性 D.现实性 3.1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D)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中世纪 D.19世纪中叶后 3.12.中国古代的诗学背后往往有哲学思想的制约性,这是审美形态的(B)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3.审美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这是审美形态的(C) A.历史性 B.贯通性 C.兼容性 D.二重性 3.14.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C) A.社会性和个性的统一 B.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统一 C.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3.15.中国早期的审美形态实质是(A)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6.西方早期审美形态的实质是(B) A.诗性和音乐性的 B.戏剧性和雕塑性的 C.抒情性和叙事性的 D.绘画性和音乐性的 3.17.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B) A.席勒 B.索绪尔 C.鲁迅 D.*金 3.18.汉语高度重视词汇,而不像西方重视语法,所以它表现出一种(D) A.哲学性 B.逻辑性 C.清晰性 D.诗性 3.19.和西方的审美文化不同,中国的审美文化具有的特征是(A) A.世俗化 B.形而上性 C.宗教化 D.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3.20.理念论的*学内容,是道德至上的原则,具体到美学中,就表现为(C) A.真与善合一 B.真与美合一 C.美与善合一 D.以上都不是篇四 3.21.在理性主义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时,讲出“上帝死了”的人是(B)A.叔本华 B.尼采 C.罗兰巴特 D.德里达 3.22.审美形态的出现与哲学息息相关,丑和荒诞出现的哲学背景是(C) A.人文主义盛行 B.理性主义兴起 C.非理性主义兴起 D.古典主义盛行 3.23.中国哲学几千年基本上没变,下面的哪句话可以说明?(D) A.变则通 B.物化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天不变道亦不变 3.2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C) A.自然形态 B.社会形态 C.艺术形态 D.人生形态 3.25.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A) A.优美和崇高 B.悲剧和喜剧 C.丑和荒诞 D.优美和丑 3.26.明确将美分为秀美和威严两类,并说前者可以看作女性美,后者可以看作男性美的是(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本雅明 3.27.在狭义上,美主要指(C) A.崇高美 B.悲剧美 C.优美 D.喜剧美 3.28.认为美不含功利性,至于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的“心意能力”相关的是(A) A.康德 B.歌德 C.雅斯贝斯 D.席勒 3.29.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C)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托尔斯泰 3.30.下列对优美的理论探讨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B) A.古希腊时期,把优美与美划等号 B.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图形中最美的是三角形 C.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 D.英国画家荷迦兹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3.31.康德说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说明其论述着手的角度是(C) A.对象的物性特性 B.对象的形式特征 C.审美效应 D.生理效应 3.32.真正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来进行研究的是(B) A.朗吉弩斯 B.博克 C.索绪尔 D.歌德 3.33.康德分析崇高,认为其特征是“无形式”的着作是(A)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谈美书简》 3.34.西方美学,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C) A.朗吉弩斯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歌德 3.35.朗吉弩斯将崇高和优美作为两种可以对举的美来论述的着作是(C) A.《拉奥孔》 B.《美学》 C.《论崇高》 D.《论崇高与美》 3.36.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D) A.博克 B.席勒 C.黑格尔 D.康德 3.37.康德认为,崇高的事物往往是巨大的,巨大表现在(C) A.数学的崇高 B.力学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D.艺术的崇高 3.38.利奥塔德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将整个美学体系建立在(B) A.悲剧上 B.崇高上 C.荒诞上 D.丑上 3.39.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D) A.一除悯和恐惧 B.对立理想的冲突 C.永恒正义的和解 D.历史必然性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3.40.悲剧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的最根本原因是(D) A.表现冲突和毁灭 B.表现巨大的哀伤 C.具有崇高性 D.表现毁灭,也表现抗争

346 评论

相关问答

  • 礼仪学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我给你消息了,我也只有试题,答案很少的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国际金融 (WORD) 2008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国际金融试卷 (WORD)

    清香薄荷amy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自考审美与礼仪试卷

    1 2008 4 全国2008年4月自考美学试题 WORD 2 2007 4 美学2007年4月自学考试答案 WORD 3 2007 4 20

    优雅的猫214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自考审美与礼仪试卷及答案

    适当的礼仪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礼仪知识 的学习要长久进行。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礼仪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

    0脾氣钚壞0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自考审美与礼仪试卷及答案英语

    自考英语二考试内容:第一大项是十来题选词填空,主要考单词和语法;第二大项是完型填空一篇,十题左右;第三大项是阅读理解;第四大项是词型转换填空;第五大项是翻译:五

    MIssMIss兔狗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自考审美与礼仪试卷及答案解析

    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具体说来,审美中的惊异有两个主要特点:1 . 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 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2.

    爱欧尼亚荒原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