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99

筱晓鱼T3Y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小学语文教育真题及答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太极武者NO1

已采纳

太多了,肿么给你呵。。。

301 评论

Dianayaoyao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考试时间:2小时30分) 一、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8分) 1、选择题(12分)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⑵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⑶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 ⑷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⑹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 名 字 主 要 教 育 思 想 他 (她) 的 教 育 名 言 二、《语文课程标准》知识试题(18分) 1、填空题(12分) ⑴语文课程总目标总共( )条,根据( )、( )、( )三个维度设计。 ⑵( )与(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第二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第三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 2、简答题(6分) ⑴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⑵新课程中,小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包括什么? 三、语文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5分) 一语言积累(14分) 1、请将成语中用错的字改正过来(4分) 大言不残( ) 囹圄吞枣( ) 为虎作张( ) 高深莫侧( ) 鸦鹊无声( ) 原形必露( ) 审时度事( ) 换然一新( ) 2、古诗文填空(10分) ①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③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④写出一句表达“友情”的古代诗句: ⑤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句: 二阅读感悟(15分) 父 亲 ①父亲是3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duīqì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gāngà。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给标线字注音。(5分) gān gà___________ duīqì 攒______ 2、第①段中“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表明父亲___ (1分) 3、第③段“妻”的“交待”运用了句式简短的排比句,表现了“妻”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2分) 答: 4、联系上下文说明第⑦段中“父亲笑了一笑”的具体含义。(2分) 答: 5、第⑩段运用了_________的语言表达方式和______的写作表现方法,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3分) 6、本文通过“妻”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性格特点,反衬出父亲______ __的思想性格。(2分) 三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10分) 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 四教学设计:(25分) 自由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 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102 评论

火星电台666

同学,你的问题描述不够清晰,没有说明是哪个地方16年的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所以没有人能真正提供有效的答案。

331 评论

我们是MJ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必考知识汇总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理的一些回答,希望对你考试有帮助!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过关考试试题 附答案小学语文课文的教学方法有哪些授法,回答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师生互动法,阅读法教师首先通过备课,掌握教材内容之后,在课堂运用口头语言载体,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叫讲授法。教师在首先掌握教材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师通过口头提问,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教师提问或用语言加以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的方法,就叫做回答法或谈话法。教师在掌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挂图、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具,通过演示活动和教师的语言指导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掌握知识的方法就叫做演示法。①教学方法,就教学方法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说,教学方法是通过完成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和个性的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的方法。②教学方法,就其手段来说,其基本手段是知识,教学是运用知识武装学生,并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定的教育,对所运用的知识,有特定的规定性,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教材内容来体现。③教学方法的运用,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④教学方法的使用者、控制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因为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教学方法的使用者和控制者,都具有能动作用。只是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的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通过配合教师教的活动,以学习的方式来体现。免费领入学礼包现在入学礼包等你来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65 评论

张小小晴晴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听说教学目标的是(      ) A.听说普通话方面 B.理解和表达方面 C.态度、习惯方面 D.读写能力方面 2.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组织语言能力、应变能力和(      ) A.辨析能力 B.记忆能力 C.表情达意能力 D.理解能力 3.构成听话能力的前提是(      ) A.观察力 B.理解力 C.记忆力 D.注意力 4.日本语言教育学家西尾实把语言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叫做语言文化,又称(      ) A.“发展”领域 B.“超越”领域 C.“地盘”领域 D.“完成”领域 5.于1964年提出“听说读写宜并重”这一科学论断的是(      ) A.张志公 B.吕叔湘 C.朱德熙 D.叶圣陶 6.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主要包括四项:观察、理解、思维和(      ) A.表达 B.记忆 C.想象 D.创造力 7.早在1978年就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甚微”提出批评的是(      ) A.叶圣陶 B.张志公 C.吕叔湘 D.赵元任 8.________是基本的表达能力。(      ) A.构思 B.思维 C.审题 D.遣词造句9.阅读能力的基础是(      ) A.一定的阅读速度 B.记忆书面语言的能力 C.认读书面语言的能力 D.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10.“国文”科的名称正式见诸法令始于______年。(      ) A.1907 B.1906 C.1912 D.1920 11.我国模仿美国六三三制而颁布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癸卯学制 12.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是(      ) A.《千字文》 B.《百家姓》 C.《三字经》 D.《急就篇》 13.将课程定义为是儿童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经验的学者是(      ) A.杜威 B.斯宾塞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4.对小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估提倡采用的方法是(      ) A.记分 B.等级 C.评语 D.等级+激励性评语 15.在__________中识字,是形、音、义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 A.写字 B.作文 C.训练 D.语言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听说教学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是(          ) A.思维是听话、说话的基础 B.思维对听话、说话起组织调控作用 C.听说训练能促进思维发展 D.思维与听说没有明显关系 E.听说训练不能促进思维发展 17.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统一的原则是指(          ) A.二者是辨证统一关系 B.语文教学要加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浙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C.在认识事物的训练中要密切联系语言文字 D.自觉地进行思想教育 E.采用启发式教学 18.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原则提出的依据是(          ) A.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 B.小学语文学科的任务 C.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 D.家长的要求 E.学生的要求 19.听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注意力 B.记忆力 C.理解力 D.联想力 E.辨析力 20.对于处理评估信息的方法正确的说法是(          ) A.应有定性分析 B.应有定量分析 C.定性定量分析应有机结合 D.语文学科应以定性分析为主 E.语文学科应以定量分析为主 21.课外阅读的意义主要有(          ) A.是课内阅读的延伸 B.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C.有利于完成作业 D.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 E.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22.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特点主要有(          ) A.调整了大纲结构 B.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C.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了语文教学要求 D.各年级教学要求目的明确、具体 E.首次提出素质教育 23.识字的质量标准是(          ) A.会读 B.会写 C.会讲 D.会用 E.识字能力 24.1907年公布的《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A.学堂所教授的科目中设有了国文科 B.科目中设有了读经科 C.动摇了儒家经典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治地位浙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D.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课程 E.学校科目里取消了读经科 25.国语运动提出的主要主张是(          ) A.提倡白话文 B.提倡言文一致 C.提倡学习语文 D.提倡国语统一 E.提倡学习古典文言文 26.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的主要特点有(          ) A.把识字教学作为主要任务 B.重视多读 C.重视多背 D.加强练习 E.增强应用文的比例 27.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当从_______方面来拟定。(          ) A.语言文字训练 B.思想教育 C.非智力因素 D.一般发展 E.智力因素 28.“三、千、百”是我国古代识字课本的统称,包括(          ) A.《幼学琼林》 B.《三字经》 C.《百家姓》 D.《千字文》 E.《弟子规》 29.以下属于教学结构“变式”的例子是(          ) A.导读——扶读——自读 B.讲——练——讲 C.变序阅读 D.常序阅读 E.看图作文的教学结构 30.对作文要写真实的生活的认识,可以从_______方面进行。(          ) A.有助于很好地生活 B.有助于丰富生活积累 C.有助于打好作文的基本功 D.培养学生做人的品德 E.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称为________。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________年。33.实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且取得可喜成果的主要形式有集中识字、随课文分散识字和 “________”。 34.________是智力的核心,是形成各种语文能力的关键。 35.为了帮助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和教学有困难的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听课形式叫做________。 36.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进行听说训练的方式叫做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7.审定制 38.教学大纲 39.阅读能力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41.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42.如何克服阅读教学的种种弊端? 43.如何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评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意思? 45.优化阅读教学结构应注意哪些问题? 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15分) 46.阅读下面《桂林山水》的教学片断,分析该片段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什么原则?是如何体现的? …… 师: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这儿山清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这儿的山水真美呀! 生: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这样。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 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样说? 生:山河。浙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生:河山。 生:江山。 师: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  师:改成感叹句会吗? 生:祖国河山多壮丽啊! 师: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生:祖国的河山这么美,我能不爱吗? 师: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

209 评论

YeezyYeezy

2016长沙雨花区教招小学语文真题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丝缕(lǔ) 骄气 强聒不舍(guō) 黎民百姓B.襁褓(qiǎng) 灵柩 弥留之际(mí) 廓然无累C.羡慕(xuàn) 殒落 重蹈覆辙(fù) 媚上欺下D.亵渎(xiè) 愚昧 恪尽职守(gè) 惟妙惟肖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声鼎沸,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B.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落第开放。C.何大学问也不是不疼爱孙子。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D.因谣传吃碘可以防核辐射,普通的加碘盐在有些地方竟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B.随着河南公安机关侦破“瘦肉精”案件,销售、生产、研制“瘦肉精”的主要嫌疑人陆续归案,一条完整的“瘦肉精”地下产业链条浮出水面。C.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和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D.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4.下列句式变换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2分)A.将“汽车一阵疾驶,溅了他一身泥水。”变换成被字句。(他被疾驶的汽车溅了一身泥水。)B.将“她不能确定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变换成强调“不能确定”的句子。(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她不能确定。)C.将“这辈子,我们就是父母的影子。”一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我们永远是爸爸妈妈的负担。)D.将“这堂课他完全没听懂。”变为肯定句。(这堂课他一片空白,云山雾罩的。)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因此,发展低碳农业,保护鄱阳湖流域的水质,就应坚持禁止水产养殖使用鱼用化肥,继续对网箱养殖进行清查并严格控制,根据不同水域采用精养和粗养等养殖方式。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重要的养殖区,养殖区内的进贤县和鄱阳县都是水产大县。③鄱阳湖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之乡。④然而,水产养殖在增加渔民收入、增加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⑤我省每年水产养殖产量达到200万吨,占到全国淡水养殖的10%。A.②④③①⑤ B. 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15日至16日,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200名佳丽在复赛中各展所长,最终,60名佳丽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决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A.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B. 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60名佳丽晋级决赛。C. “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60名佳丽晋级决赛。D.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参考答案:原试卷网址:、B 2、C 3、D 4、C 5、C 6、B古诗鉴赏: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两个选择题根据“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意思。(三、)文言文阅读(10分)王安石传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作《辩奸论》以刺之,谓王衍、卢杞合为一人。【注释】俾:使。华腴:指美好的生活享受。慝:奸邪。王衍:晋惠帝时居宰辅之位,周旋诸王之间,唯求自全之计。卢杞:专权自恣,搜刮无度,怨声满天下。17、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18、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好( ) 浣( ) 刺( )19、列宁曾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实,他在鄞县任职期间就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这种改革和实践,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20、读完选文,你认为王安石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3分)现代文阅读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沈奇岚①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②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事甚至不孝顺。③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④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们才有安全感。⑤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⑥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⑦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⑧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⑨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⑩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选自2010年第19期《读者》)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本文所说的“父母框架”是指什么?(2分)3.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4.作者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3分)5.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3分)参考答案:1.我们要给父母安全感。(2分。如果答成了题目,只能得1分。)2.“父母框架”是指他们的人生经验(或父母自己内心的标准)。(2分)3.对比论证(1分) 作用:将父母标准下的二类孩子加以比较分析,对比鲜明,有力地阐述了“标准”的内涵。(2分。意近即可。)4.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好、他们的愿望。(3分)5.例:我赞成走第二条独立之路。因为只有你独立了,能自食其力了,父母看到了你的成熟和强大才会放心,这样你就为父母提供了安全感。(3分。开放题,其中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胡杨之地人类赋予自己的最为自负的词叫灵魂。人用灵魂这个词把自己跟动物拉开了距离。因有灵魂,人才有喜悦和悲伤,有良知与禁忌。人在灵魂的引导下,会哭泣和欢笑。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物有灵魂。一株草,由青到黄,从春到秋,怎么会有灵魂呢?但如果你见到胡杨林,这种看法也许会发生转变。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与其说是胡杨林,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悲泣的灵魂。胡杨是树。但它跟其他树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姿态如人。A它们似互相搀扶、涉江而来的妇孺,像仰天太息的壮士,像为自己包扎伤口的士兵。我来到速亥的时候,夕阳正好,落日把一腔英雄的块垒吐在这片寸草不生的荒沙上。胡杨树虬曲纠结,坐地视天,身子骨披一层滚烫的金红,让我想起罗丹的那尊雕塑《拉奥孔》一个壮硕的男子,与身上缠绕的蟒蛇搏斗,其痛莫可名状。我想到了一个词——灵魂。胡杨树一定因为有灵魂,或者说因有记忆而痛苦过,方有此态。速亥,蒙古语意为“红柳”,如今是白茫茫的沙地,谁也想不出它60年前的样子。这里的人告诉我,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速亥人的主要工作是打黄羊。上级给牧民们发冲锋枪,让人们用冲锋枪扫射黄羊;给县里和公社干部没人定指标,打不到规定数目的黄羊就扣工资。速亥当年是怎样的植被?风吹草摆,不见牛羊,植被太茂密了。当年打过黄羊的老人说,速亥这地方黄羊多,它们集群飞跑,不少于几百只。不光有黄羊,还有蒙古野驴,有藏羚羊。这个地方鸟啊、花啊多的是。当年这里是湿地。这个老牧人指着白茫茫的沙砾说“当年这里是湿地”时,真的像是在痴人说梦。如今除了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胡杨属于有形状的东西,其他皆为空荡荡的虚无。“打死的黄羊呢?”我问老师。“都让上级拉走了,”老人说,“我们自己养牛养羊,从来不打黄羊。打黄羊变成了政治任务,肉和皮子都出口换汇了。我们整整打了20年黄羊,现在什么野生动物都没有了。那些年,每天都有枪声。枪声停了,黄羊、鹤、野鸭子、兔子、狐狸……什么都没了。”我抬眼四望,速亥这地方在一个盆地里,是二连盆地的一部分,依靠的山叫大红山。可是,打光了黄羊,植物也不能都灭绝啊。老人说,从80年代开始,我们这儿又遭一劫——采发菜。“你想象不到有多少人到我们这里采发菜,可以叫成千上万。从宁夏来的人,整列火车上全是采发菜的。有人采,有人收,有人运。运到东南亚一带。发菜这东西怪,这片地上午采没了,落点雨,下午又长出来了。采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这里变成了这个样子。”老人说“这个样子”的时候,特别不情愿,声音迅速被脚下的沙子吸收了。如果土地和天空也会死亡的话,就会是“这个样子”。这里的天空虽然高远,却毫无生气,与绿洲之上湿润的天空绝不一样。没有飞鸟,没有层层叠叠的雨云,这是一片失去了肌肤的天空。土地上只有沙子,连蜥蜴爬过的痕迹都看不到。见不到土,地已经死去很多年。今天的速亥,不要以为它默默无闻,它名声大得很,早就传到了北京和天津等地,出现在专家们的文案里。速亥,现在成了京津风沙最主要的源头。这片土地,每年不知向北京输送了多少沙尘。可谁还记得当年它堪比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情景?谁还相信此前这里竟然是一块湿地呢?假如黄羊、灰羽鹤有灵魂,野兔、芦苇有灵魂的话,如今它们一定一起附体在胡杨树上。胡杨死去后为什么不倒?倒了为什么不烂?它实在是有话要说,是无数野生动物与植物的灵魂请它们保持痛苦控诉的姿态而留在人间。有胡杨的地方,都是动植物们的受难地。可令人欣慰的是,速亥至今还保持着一“怪”——下点雨,马上就长出绿茸茸的草。B人们盼着这里多长草、快长草,一直长出黄羊来。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说说文中加点词语“60年前的样子”和“这个样子”分别是指什么样子?造成前后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60年前的样子:这个样子:造成变化的原因:2.“自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自许;自以为了不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人类“自负”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3.文中说胡杨“它实在是有话要说”,请联系以下链接内容,试用第一人称把胡杨要说的话拟写出来。(不少于30字)(3分)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4.文中不少语言生动并饱含情感,从文中A、B处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参考答案:1.60年前的样子:湿地,风吹草摆,植被茂密,动物繁多。这个样子:寸草不生的荒沙,空荡荡的虚无,什么野生动物都没有,土地和天空已经死亡,是京津风沙最主要的源头。造成变化的原因:①打黄羊;②采发菜。2.①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物有灵魂。②人类大肆“征服”、破坏大自然,掠夺大自然有限的资源。3.示例:人类啊,我用哭泣的语言向你们控诉:我们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都是有灵魂的,请你们尊重我们,也请你们保护好我们,毁灭了我们也就毁灭了你们生存所必需的环境啊!4.示例:A,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胡杨悲泣死亡的姿态,表达出作者对胡杨无奈枯死的无比心痛的情感。B,句中连续用三个“长”字,尤其是“长出黄羊来”中的“长”字,这一动词运用得生动贴切,充分表达出作者希望改变速亥环境现状,逐步恢复速亥环境原貌的情怀。古诗默写:1、八百里分麾下炙, 。2、 ,只有香如故3、了却君王天下事, 。4、 ,背灼炎天光。5、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李清照词中: , 。化具体为抽象。参考答案:1、五十弦翻塞外声 2、零落成泥碾作尘 3、赢得生前身后名4、足蒸暑土气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文是“面对______,我_______”写一篇记叙文

200 评论

相关问答

  • 2020小学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

    强烈推荐使用教师资格证考试宝典

    typical2006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中小学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

    1. 小教教育知识能力历年真题 2014年小教笔试真题 (120分钟,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

    九尾天使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小学教育自考英语二真题及答案

    网上这些是没有的,主管部门也不公布的,我也找了很久,也咨询过很多人,得出结论就是:自己看书吧,好好努力考试!祝你好运!自考的孩子伤不起啊!!!

    沈阳老五045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自考真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选择题 1、下列字母的排列顺序错误的一组是( )A、 ABCDEF B、JMMKLG C、OPQRST D、UVWXYZ2、

    fabregas89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自考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

    NightWish431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