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0

静静的娇儿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微观经济学试题汇总及答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umiu2002

已采纳

《西方经济学》试卷A姓名:一、名词解释(15’)1.需求: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3.公共物品:4.GDP:5.货币政策:二、单项选择题(40’)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 【 】A.收入问题 B.就业问题C.价格问题 D.消费问题7.王女士某月收入为2000元,最有可能作为此月需求的是 【 】A.购买价值3500元手机一台 B.购买价值500元的女装一套 C.购买价值200元的金利来领带十条 D.去驾校学车,费用为3000元8.如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 【 】A.乙是甲的替代产品 B.乙是甲的连带产品C.甲的需求减少,乙的供给量增加 D.甲的供给减少,乙的需求量增加9.若供给增加,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数量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10.在一条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C.一定为零 D.可能不同11.在价格不变条件下,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的直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12.完全竞争的市场特点是 【 】A.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B.厂商进出行业全自由C.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 D.以上都正确13.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中 【 】A.超额利润逐渐增加 B.亏损逐渐减少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14.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A.汽车噪音对他人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B.如果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经济C.社会成本的均衡价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经济不会导致市场失灵15.下列属于注入的是 【 】A.储蓄 B.税收 C.进口 D.出口16.下列不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是 【 】A.社会保障金 B.国防经费C.企业救济金 D.儿童福利基金17.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A.工厂发放给工人的加班补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C.股东红利 D.资本折旧18.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 【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业率C.小于自然失业率 D.等于自然失业率19.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C.物价指数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20.新剑桥学派认为发生“滞胀”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过度增加货币供给量的结果 B.赤字财政和通货政策的结果C.赤字财政和通货政策的结果 D.以上都是21.根据储蓄函数关系,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 】A.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C.利息率上升 D.预期收入减少22.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 】A.债券的预期收益 B.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C.一般物价水平 D.预期的通货膨胀率23.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 】A.该国不会进口食物 B.该国将出口食物C.根据此假设仍不能决定该国出口或进口食物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获得好处24.对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讲,如果人民币的汇率上升,则美元的汇率将 【 】A.上升 B.下降 C.无法确定 D.不变25.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 【 】A.绝对固定,没有波动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D.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一种货币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三、计算题:(15’)26.已知消费函数为C=6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求:(1) 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2) 如果投资变为I=100,均衡的国民收入变为多少?(3) 投资乘数K为多少?四、论述题:(30’)27.试述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15’)28.试述用GDP(或GNP)来衡量经济成果会有哪些缺陷?(15’)《西方经济学》试卷A答案姓名:一、名词解释(15’)1. 需求: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据此确定产量,把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实现利润最大化。3.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4.GDP: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5.货币政策: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和信用规模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政策。二、单项选择题(40’)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 【 C 】A.收入问题 B.就业问题C.价格问题 D.消费问题7.王女士某月收入为2000元,最有可能作为此月需求的是 【 B 】A.购买价值3500元手机一台 B.购买价值500元的女装一套C.购买价值200元的金利来领带十条 D.去驾校学车,费用为3000元8.如果甲产品价格下降引起乙产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 【 B 】A.乙是甲的替代产品 B.乙是甲的连带产品C.甲的需求减少,乙的供给量增加 D.甲的供给减少,乙的需求量增加9.若供给增加,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数量 【 B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10.在一条等产量曲线的不同点上,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 D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C.一定为零 D.可能不同11.在价格不变条件下,总收益曲线是一条 【 D 】A..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水平的直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12.完全竞争的市场特点是 【 D 】A.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B.厂商进出行业全自由C.所有厂商的产品是“同质的” D.以上都正确13.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中 【 D 】A.超额利润逐渐增加 B.亏损逐渐减少C.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D.既无超额利润,也无亏损14.下列阐述不正确的是 【 D 】A.汽车噪音对他人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B.如果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就存在外部不经济C.社会成本的均衡价格比私人成本高 D.外部经济不会导致市场失灵15.下列属于注入的是 【 C 】A.储蓄 B.税收 C. 出口 D. 进口16.下列不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是 【 B 】A.社会保障金 B.国防经费C.企业救济金 D.儿童福利基金17.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C 】A.工厂发放给工人的加班补助 B.某人出租房屋收到的租金C. 资本折旧 D. 股东红利18.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 【 D 】A.等于零 B.大于自然失业率C.小于自然失业率 D.等于自然失业率19.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 】A.货币供给量增加 B.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C.物价指数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20.新剑桥学派认为发生“滞胀”的主要原因是 【 B 】A.政府过度增加货币供给量的结果 C.结构失业的结果B.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的结果 D.以上都是21.根据储蓄函数关系,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 A 】A.收入增加 B.价格水平上升C.利息率上升 D.预期收入减少22.根据货币需求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 【 B 】A.债券的预期收益 B.物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C.一般物价水平 D.预期的通货膨胀率23.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 C 】A.该国不会进口食物 B.该国将出口食物C.根据此假设仍不能决定该国出口或进口食物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获得好处24.对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讲,如果人民币的汇率上升,则美元的汇率将 【 B 】A.上升 B.下降 C.无法确定 D.不变25.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 【 B 】A.绝对固定,没有波动 B.基本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D.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随一种货币或几种货币进行浮动三、计算题:(15’)26.已知消费函数为C=6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求:(1) 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2) 如果投资变为I=100,均衡的国民收入变为多少?(3) 投资乘数K为多少?(1)Y=C+I=60+0.8Y+50,Y=550(2) Y=C+I=60+0.8Y+100,Y=800(3) MPC=0.8,K=1/(1-MPC)=5四、论述题:(30’)27.试述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15’)第一,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第二, 由创新产生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大胆创新;第三, 由风险产生超额利润鼓励企业家勇于承担风险;第四, 追求利润使企业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资源;第五, 社会以利润引导投资,使投资与资源配置符合社会需要。28.试述用GDP(或GNP)来衡量经济成果会有哪些缺陷?(15’)第一, 难以全面衡量经济成果;第二, 不能全面反映人们的福状况;第三, 地下活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第四, 不能说明是什么产品和劳务;第五, 不能反映生活质量水平。

351 评论

princefrank

1、巴西在生产咖啡上有绝对优势:巴西生产1磅咖啡仅需要1个劳动小时,而阿根廷需要两个 阿根廷在生产酒上有比较优势:阿根廷生产1瓶酒的机会成本是2磅咖啡,因为生产1瓶酒需要4个小时,而4个小时可以生产2磅咖啡 ,巴西生产1瓶酒的机会成本是5磅咖啡 3、美国普通的公立四年制学院或大学每年的教育费用:1986-87: $1,414 (1986的CPI = 109.6)2006-07: $5,834 (2006的CPI = 203.8)解决办法:把1986的数字转换为“今天的美元”$1,414 x (203.8/109.6) = $2,629即使经过了通货膨胀校正,1986年的学费仍比2006年的学费低得多!4、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一个社会的长期经济增长,常常受总供给方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地说,它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1)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由于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因此,劳动和资本常常被看作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生产要素。如果其他条件是一定的,那么一个经济社会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资本数量越多,产出就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劳动的数量取决于劳动者的人数和劳动时间,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人口的增长。资本的数量则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包括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资本积累的速度,也包括引进外资的数量。(2)生产要素效率: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而且与生产要素效率的高低相关。如果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不变,那么生产要素的效率越高,总产出的增长就越快;反之,生产要素的效率越低,总产出的增长就越慢。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物质资本形态存在的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结合方式的改进.影响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有:①技术进步。即指通过技术革新、改造、新技术的应用、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②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是指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的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是指掌握料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的增加。③制度创新。通常是指对现存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例如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税收制度、教育制度、经济体制等等以及对现存的企业制度的变革。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制度创新都会极大地促进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经济学在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时,常常把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制度创新视为除劳动、资本之外的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第三因素。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则把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道路)和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等四个要素视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则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生产要素投入量包括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和土地投入量。其中,土地投入量是不可变的,而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丹尼森把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看作是产出量和投入量的比率,即单位投入量所实现的产出量。据此,丹尼森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7个。这7个因素是:① 劳动者的数量以及劳动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② 包括非全日制劳动者工作的时数;③ 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④ 资本存量的规模;⑤ 资源配置状况;⑥ 规模经济;⑦ 知识进展。上述7个因素中,前四项基本属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后三项属于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库兹涅茨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发达国家100多年来的统计资料进行分类研究,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① 生产率的提高;② 经济结构的变化;③ 知识存量的增长。实际上,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增长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程度和贡献是不同的。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劳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这时,人口的增长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就成为经济增长最基本、最重要的源泉。在工业化进程开始以后,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资本积累曾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尽管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但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正是由于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因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所以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出现了多个经济增长模型

88 评论

思得不瑞奥

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机会成本: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寡头垄断:就是少数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他们供应的商品占这个市场最大最主要的份额。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选择题答案bdbcb

281 评论

相关问答

  • 微观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o0大鹏0o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微观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经济学》试卷A姓名:一、名词解释(15’)1.需求: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3.公共物品:4.GDP:5.货币政策:二、单项选择题(40’)6.微观经济学

    平淡的朝发夕至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微观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2第一、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超额利润为零是说资本得到资本租金、劳动力得到w。不存在超额

    上海大徐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微观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试卷A姓名:一、名词解释(15’)1.需求:2.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3.公共物品:4.GDP:5.货币政策:二、单项选择题(40’)6.微观经济学

    红月光薇儿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微观经济学自考试题及解析汇总

    1、市场需求函数的求法就是把该商品市场中所有(也就是A,B)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加总即可。 Qd = (200-2P) + (150-P) 市场供给

    致远……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