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9

伊斯忐忑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心理咨询与辅导重点笔记整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樱子2200

已采纳

这些章节主要涉及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方面。第12章主要讨论了心理咨询的选择和评估,包括选择咨询方法、选择咨询师、评估咨询进程和结果等。选择咨询方法应根据具体问题和客户需求进行,可以选择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动力学等不同的方法。选择咨询师时应考虑其专业背景、经验和个人性格等方面。评估咨询进程和结果可以采用观察、问卷和自我报告等不同的方法。第13章主要讨论了不同心理咨询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包括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动力学等。认知行为方法强调改变客户不良的思维和行为习惯,通过教授自我监控、自我反馈等技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人本主义方法强调客户的自我实现和成长,通过倾听、同理心等技术帮助客户发掘自身潜能。心理动力学方法强调探索客户内心深层的冲突和欲望,通过解决心理防御机制和解读无意识内容帮助客户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第14章主要讨论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包括利用情景、和自我情感管理等技术和技巧。情景技术指利用环境和场景来创造安全和信任的氛围,例如采用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位等。技术指利用适当的言语和交流方式,例如倾听、概括、反馈等。自我情感管理技术指帮助客户面对并处理情绪问题,例如深呼吸、放松或自我冥想等。这些章节总结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希望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士和对心理咨询感兴趣的人士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03 评论

晴风浪子

本节读书笔记包括:第十二章:人格 第十三章:健康心理学 第十四章:变态心理学主题:人格是我们所看到的在个体行为模式中的一致性。对人格的测量可以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预测人们的行为•人格心理学——你有人格吗?性格:鉴定或评价一个人时使用的特征,包括好的或不好的特性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人格特质人格特质:在大多数情境中表现出的稳定的行为特征人格能稳定地保持很多年人格类型人格类型:由一组相关特质定义的个性风格内向型: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害羞、保守、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外向型: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部世界,大胆、外向的人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对自己的人格特质的知觉。包括所有有关''你是谁''的观念、知觉、体验和感觉自尊自尊: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高自尊的人很自信、自豪和自重低自尊的人感到不安全,缺乏自信以及不停地自我批评,通常自我认识能力比较弱人格理论人格理论:用于理解和解释人格的概念、假设、观点和原理的系统学说1.特质理论。这类理论试图说明组成人格的特质以及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2.心理动力学理论。这类理论强调人格的内部作用过程,尤其是内部冲突和矛盾3.人本主义理论。这类理论更注重个体感受、主观体验以及个人成长机制的作用4.行为主义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这类理论强调外部环境,以及条件和学习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格的差异源于社会化、期望以及心理加工过程•特质论——用18000个词来描述你自己特质理论家:喜欢将人格特质归类、分析并找出相互关联以理解人格的心理学家特质理论家通常认为特质具有生物学层面倾向性特质分类共同特质:一种文化背景中的大多数人都具有的人格特质个人特质:构成一个人的独特个性特征的人格特质首要特质:最基本的人格品质,决定个体在一切活动中的本色核心特质: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品质次要特质:一些表面的特点或不稳定的人格特质表面特质:人格特质的可见部分,表现在可被观察到的行为中根源特质:一些常用于反映人格特质的词似乎是同源的,可能来源于某种更为基本的特质。根源特质指这种更为基本的特质因素分析:一种用于解释多个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发掘它们背后本质因素的统计方法特质剖析图:表示个人或群体的若干人格特质测量得分的图形五因素模型(大五模型):一种确定人格的五个基本维度的理论模型因素1是外倾性,用于评估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因素2是宜人性,得高分者对人友好、有教养和关心他人,得低分者冷漠、以自我为中心或对人抱有敌意因素3是责任心,责任心强者一般自律性也很强,工作努力、认真,缺乏责任心者往往办事马虎、不可靠因素4是情绪稳定性,得高分者容易焦虑,有神经过敏倾向,多是''坏脾气''因素5是开放性,得高分者聪明,对新思想持开放态度•精神分析理论——本我在梦中体现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强调无意识的力量和冲突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视为一个动力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结构组成本我本我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组成的,遵循的是快乐原则,是非理性的、冲动性的和无意识的力比多,来源于人的生本能(或厄洛斯),即一种潜在的满足性欲的愿望死本能(萨纳托斯),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行为和破坏欲望自我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自我是思考、计划、问题解决和决策系统,是在人格的意识部分控制之下发生作用的超我超我的一部分称为良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标准,超我的另一部分称为自我理想,反映着一个人在幼年时受到父母赞扬或奖赏的那些行为。超我以一种''内化的道德标准''的形式控制着人的行为人格动力学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力量是既互相独立又互相矛盾的心理过程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解决这些内部冲突,并打开渠道疏导能量当自我无法承受来自两方面的威胁时,人就会感到焦虑,一方面的威胁来自难以控制的本我的冲动,这会导致神经性焦虑的产生;另一方面的威胁来自超我的惩罚,就会导致道德性焦虑的产生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过程,它能拒绝、扭曲或隔离产生威胁和焦虑的外部根源在自我和超我的行动中,既包括无意识水平的行动,也包括前意识水平和意识水平的行动。意识水平的内容包括人在一定时间内所意识到的全部。前意识中的内容是那些容易进入意识的东西人格发展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的核心是在6岁以前形成的弗洛伊德划分出四个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固着指那些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解决的心理冲突,是一种由于挫折或过度放纵而形成的心理疙瘩口唇期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的快乐大多来自嘴部受到的刺激。口唇期人格特质到了成人期,嘴部刺激的需要即可能表现为嚼口香糖、咬指甲、吸烟、喜欢狂吻、暴食、嗜酒等行为口唇期较早阶段形成的固着会产生口唇期-依赖型人格,这类人非常容易轻信、被动,总是要求得到他人的关注(需要母爱,连洗澡都得有人哄着)口唇期较后阶段,挫折所致的固着会产生口唇期-攻击型人格,这种攻击性经常是以撕咬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这种人格倾向的成人喜欢争论并且尖酸刻薄,甚至喜欢盘剥别人肛门期儿童在1-3岁时肛门期-排泄型人格(随意排泄型人格),这类人不讲规则,具有破坏性,残忍并龌龊肛门期-滞留型人格,这类人固执、吝啬、守规则,有强迫性洁癖生殖器期生殖器期的固着是在3-6岁形成的具有生殖器型人格特质的成人爱虚荣、爱出风头、敏感、自傲、有自恋倾向对于男孩,会导致恋母冲突(俄狄浦斯冲突),男孩需要对父亲进行认同对于女孩,会导致恋父冲突(厄勒克特拉冲突)潜伏期:从6岁到青春期,相对平静的时期生殖期:青春期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弗洛伊德主义者:接受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并对其进行了修正的理论家,包括霍妮、安娜阿德勒人类是社会性生物,受到社会欲望的支配,人格的主要驱力是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根据阿德勒的学说,人的基本驱力是促使我们趋向完美补偿:通过看到自己好的品质或在某方面的杰出表现来抵消自身的缺陷生活方式:在生活中,由每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方式所组成的独特的模式,每个人生活方式的核心在5岁时就形成了创造性自我:我们体内的''艺术家'',它为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自我和生活方式人们能通过经验和选择来塑造自己的人格霍妮人的基本焦虑产生于他们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基本焦虑:因为生活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而所拥有的焦虑的主要形式霍妮提出三种互动方式:第一是接近他人,第二是远离他人,第三是对抗他人荣格人格面具:表现给公众看的人格,表现着人所选择的特定角色自我的行动可能反映两种不同的态度,即能量指向内部的内向态度或能量指向外部的外向态度内向态度:在自我态度中,能量指向内部的部分外向态度:在自我态度中,能量指向外部的部分个体无意识:荣格理论中的概念,指个体无意识思维的心理储藏室集体无意识:一个群体中每个人都有的某种无意识的观念和形象原始意象:荣格理论中的概念,指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普遍的观念、形象或模式阿尼玛: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成分,是一种理想化女性的形象,其真实核心是在人类进化历史中男人和女人交往的普遍性经验中形成的阿尼姆斯: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成分,是一种理想化男性的形象自我原始意象:荣格理论中的概念,指一种表征统一、完整、圆满、平衡的无意识形象自我原始意象都是通过某种曼荼罗的象征形式表现出来的曼荼罗:一种表示平衡、统一和圆满的圆形图案•人本主义理论——高峰体验与个人成长人本主义:强调人的经验、问题、潜能和理想的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学家寻求的是激发个体潜能的途径本性:那些体现人类特点的特质、品质、潜能及行为模式人本主义观点强调个体的即时主观体验或现实知觉的作用主观体验:被知觉和解释的现实,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学说

115 评论

勿忘我1239

第一章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心理卫生?(P4) 2.心理卫生的对象是什么?(P4)全体社会成员。 3.心理卫生的内容有哪些?(P4)(4个方面) 4. 心理卫生有哪些种类?(P5-6)(根据年龄和社会功能划分) 5.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P20-22)(8点) 6.心理健康评估有哪些原则?(P23)(4点) 7.如何看待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原则?(P23-24)(6点) 8.心理卫生学的任务是什么?(P25-26)(3点) 9.健全人格的主要标志?(P22) 10.心理健康定义?(P22) 11.自我实现定义?(P13) 12.成熟者定义?(P17) 第二章 1.什么是心理障碍?(P27-28) 2.心理障碍的判别标准是什么?(P29-30) 3. 心理障碍有哪些种类?(P32) 4.心理障碍的发生原因是什么?(P34-42) 5.什么是心因性精神障碍?(P42-43) 6.什么是急性应激反应?有哪些表现?(P43) 7.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哪些表现?(P44) 8.什么是适应性障碍?(P45) 9.什么是神经症?(P45-46) 10.什么是焦虑性神经症(P46-47) 11.什么是恐怖性神经症?(P48-50) 12.什么是强迫性神经症?(P50-52) 13.什么是抑郁性神经症?(P53-54) 14.什么是疑病性神经症?(P54) 15.什么是神经衰弱?(P56-57) 16.什么是癔症?(P58-60) 17.如何治疗? 18.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包括哪些种类?(P60) 19.什么是器质性精神障碍?(P61) 20.什么是精神分裂症?(P61-63) 21.什么是情感性精神障碍?(P63-64) 22.什么是人格障碍?分哪些类型?(P65-66) 23.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P66) 24.什么是分裂样人格障碍?(P67) 25.什么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P67) 26.什么是冲动性人格障碍?(P67) 27.什么是表演型人格障碍?(P68) 28.什么是强迫型人格障碍?(P68) 29.什么是焦虑型人格障碍?(P68) 30.什么是依赖型人格障碍?(P68) 31.人格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章 1.胎儿的感觉有哪些? 2.胎儿的活动有哪些? 3.妊娠期孕妇的情绪对胎儿发育有何影响?(P76-78) 4.孕妇对妊娠的态度对胎儿发育有何影响??(P79) 5.孕妇的行为对胎儿发育有何影响?(P81-82) 6.父亲的行为对胎儿发育有何影响?(P83) 7.如何维护孕妇的心理和生理保健?(P84-86) 8.什么是胎教?(P86) 9.胎教方法有哪些?如何实施?(P88-91) 10.实施胎教应注意什么?(P92) 第四章 1.婴儿的身心发展有何特点?(P95-96) 2.婴儿期的心理卫生包括哪些内容?(P99-103) 3.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有何特点?(P104-106) 4.幼儿的心理卫生包括哪些内容?(P107-110) 5.游戏有哪4种? 6.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何特点?(P112-113) 7.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包括哪些内容?(P114-120) 8.儿童期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有哪几种?(P120-121) 9.儿童行为障碍和品行障碍有哪些?(P121-127) 10.如何矫正说谎? 11.如何治疗口吃? 12.儿童睡眠障碍有哪些表现?(P127-128) 13.什么是儿童多动症?(P129) 14.多动症儿童与好动儿童有哪些区别?(P130) 15.儿童情绪障碍有哪些表现?(P133-134) 16.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P134-135) 17.什么是儿童孤独症?(P136-137) 第五章 1.青春期的心理有何特点?(P139-141) 2.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包括哪些内容?(P143-149) 3.青年期的心理有何特征?(P150-153) 4.青年期的心理卫生包括哪些内容?(P153-158) 第六章 1.中年期的心理有哪些特点?(P160-161) 2.中年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P161-163) 3.中年期的心理保健包括哪些内容?(P164-166) 4.什么是更年期综合症?(P166-167) 5.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心理障碍发生原因有哪些?(P168-169) 6.更年期的心理卫生包括哪些内容?(P169-170) 7.老年期的心理有何特征?(P171-174) 8.影响老年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174-179) 9.老年期的心理保健包括哪些内容?(P197-186) 第七章 1.爱情的内涵是什么?(P190) 2.择偶心态有哪些?(P190) 3.两性交往的过程分几个阶段? 4.影响恋爱的因素有哪些?(P195-198) 5.如何看待恋爱?(P199) 6.如何对待单相思?(P203) 7.如何对待失恋?(P205-206) 8.婚姻关系的发展分几阶段?(P207-208) 9.影响婚姻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209-211) 10.如何处理好婚姻关系?(P211-215) 11.家庭的类型有哪几种?(P216-218) 12.家庭的功能表现在哪4个方面?(P217-218) 13.什么是家庭的生命周期?(P219) 14.健康家庭有何特点?(P220-223) 15.如何维护健康的家庭?(P223-224) 第八章 1.如何对儿童进行性教育?(P227-228) 2.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分几个阶段?(P229-230) 3.青年性意识的困扰包括哪些内容?应如何对待? 4.如何保持夫妻间的性和谐? 5.性功能障碍有哪些表现?如何治疗? 6.什么是性心理障碍?有何特点?分哪3类?(P250-251) 7.性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九章 1.什么是考试焦虑?如何处理?(P261-262) 2.什么是学校恐怖症? 3.如何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P263-265) 4.教师的心理卫生要注意哪些方面? 5.驾驶员的心理卫生包括哪些内容? 6.海员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7.习行职业有何特点? 8.如何维护飞行员的心理健康? 第十章 1.什么是人格?(P280) 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哪些?(P281-285) 3.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P286-289) 4.情绪控制和调节的方法有哪些?(P291-297) 5.什么是社会支持?(P296) 6.贝克的理性认知重建包括哪些内容?(P295-296) 7.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有哪些种类?(P298-306) 8.什么是应付?(P307) 9.什么是心理危机?什么是危机干预?(P310) 10.如何评估危机? 11.危机干预技术有哪些? 第十一章 1.什么是心理咨询?(P317) 2.心理咨询的形式有哪些?(P317-318) 3.心理咨询有哪些原则?(P319-321) 4.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有何区别?(P321-322) 5.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技巧有哪些?(P322-328) 6.会谈技术和技巧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倾听?如何询问?如何对待沉默?)(P329-335) 7.心理咨询中的影响性技巧有哪些?(P336-338) 8.心理咨询一般包括哪6个阶段? 9.心理咨询人员需要具备什么资格? 10.心理咨询机构设置有哪些需求?

255 评论

相关问答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自考重点笔记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心理学自考教材笔记,自考教材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

    小禾小影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笔记整理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心理健康辅导学习心得体会”,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

    小快手33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笔记重点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题《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复习题复习说明:本习题集是我对近五年来(2021-2021年)《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考试真题的整理。总体而言,每章

    天天要开心哦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重点笔记

    心理健康 教育 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希望对

    我是蜜桃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心理咨询与辅导自考重点内容

    自考心理健康教育本科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心理的生物学基础、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实践)、心理治疗(一)、心理治疗(一

    晴天花生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