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9

好奇怪的样子哦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教育学笔记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四川创和

已采纳

今天带同学们仔细复习《教育学硕士专业课的第五本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今天是第三章( (学生的个人差异) ) )。本章主要由个人智力差异、个人学习风格差异、社会文化背景和性别差异三小节组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在学校生活中也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这或多或少与教育中的个人差异有关。学生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先前知识、智力、学业能力倾向、学习风格、意向水平、性别及家庭文化背景差异等。一些差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普通班级授课的情况下难以应对,但也有一些可以在教师教学的同时灵活应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提供不同的学习需求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个人智力差异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智力包含两个潜在因素。 第一个是一般要素,简称g要素。 这是一种虚拟的、用于许多不同任务的智能能力,影响个人在所有智力测试中的表现。 二是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这些因素只影响个体在某些能力检测中的表现。随后,斯皮尔曼的弟子卡特尔和霍恩将人的智能分为流体智能和晶体智能两类。流体智能是指空间关系认知、反应速度等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语言精神能力; 结晶智能是应用从社会文化中学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能力。一些现代理论家倾向于把智力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接下来,介绍两个非常流行的关于智能的系统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和智能的三元智能理论。多元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提出,他认为智力应该是解决某一特定文化状况或社区中出现的问题和制造生产的能力。 人类至少存在8种智能。 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种智能都表现出区别于其他智能的独特思维模式,但这些智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加德纳先生倡导新的教育观“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这八种智能,但擅长的智能各不相同,教学必须以学生智能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特长智能。耶鲁大学的斯坦伯格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试图解释更广泛的智力行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三者中相对独立的能力构成,完整的智能理论应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分别构成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情境亚理论,分别说明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斯坦伯格的三元智能理论为教学提供了很多启示,一方面教师需要关注所有学习行为对发展智能三个方面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智能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个人学习方式的差异学习方式是指人们在学习中习惯或偏爱的方法,即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表现出的个人特色方法。关于学习风格,主要以奈欣斯的三维理论、雷诺的六维理论、柯尔贝尔的二维坐标理论为代表。常见的学习风格主要从感觉通道和认知风格两个维度进行讨论。感觉通道差异是指学习者对视觉、听觉、动觉刺激的偏好程度知识风格是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信息加工的典型方法。常见的认知风格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性、反思型和冲动型、整体性和系列性、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四种。社会背景和性别差异文化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一个国家社会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文化差异普遍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差异都很明显,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对有效地教授学业内容和建立学校期望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个特定群体或事物的相对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刻板印象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从而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动机、学习期望和其他行为方式。教师对学生所持的刻板印象从两个方面对学生产生长期或短期的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刻板印象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行为使学生成为回应教师期望的人。 另一方面,当我们把学生置于刻板印象时,学生往往会有刻板的威胁。男女之间的许多行为差异来源于男女不同的生活经历,其中包括成人不同类型的行为的加强,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要求不同的性别差异更为重要。学生终身坚持接受和进行性角色社会化过程,即社会认定的性角色行为。教育内容中也广泛存在性别偏差问题,即便是遵循社会性别公平指导方针编写的教材中,也往往存在这种微妙的语言偏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师资的选择和表达、课程管理、课堂活动的设计、师生交往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等方面避免性别的偏差。今天和同学们分享到此。 明天继续本书的第四章。有问题的同学可以私信我,关注我,带你去登陆教育学硕士!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26 评论

京京魅力

教育学自考考什么? 1.必考科目:毛概、马经、教育统计与测量、中外教育简史、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学毕业实习 2.选考科目:英语、认知心理、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 3.加考科目:教育学(B)、心理学(A)、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史 教育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1)新技术教育领域 这主要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包括去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授教育技术学课程以及去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做教育技术人员及网络教育。 (2)中小学里做管理人员或教师。 中小学校,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的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 (3)出版社、报社,出版社 报社尤其是和教育相关的出版社和报社也是教育类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去处,主要从事教育类图书的策划和编辑工作。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75 评论

螃蟹横走

第三章 学生 一、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考点较多,所占分值较高,建议学员加强理解,重点掌握。从题型来讲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及论述题的题型都要加以练习。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 第一节 历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及其教育影响 「识记」 (一)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和论。 「领会」 (一)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 1、遗传决定论 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和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1)基督教的“原罪说” 这是西方中世纪教育一种典型的儿童观,它视儿童为生而“有罪”的人,赎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的手段。“原罪说”扼杀了儿童活泼的天性、灿烂的童年。在中世纪基督教学校中,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被忽视了,学生被要求严格地按学校内刻板的作息方法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们被迫重复着枯燥的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若有违规行为,还要受到体罚。 (2)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 这种儿童观认为,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别,早已由人性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了。他认为上帝造人是采用了金、银和铁三种不同的材料。金质者最为高贵,他们的发展目标是治学和管理国家,因而他们需要接受等级的教育;而银质者,其发展目标是武士,只需接受初等教育就足够了;铁质者的天资最差,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无需接受什么教育。铁质者需要的不是才能的开发,因为他们没有才能的天赋条件,他们只需掌握某种劳动的技能,养成服从的品性就足够了。 (3)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展开的,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认为;孟子主张注重教育内容对儿童的影响;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由于上述观点对善恶的肯定与否定过于绝对化,难以解释现实中人的发展差异复杂多样的事实,韩愈等又提出了性三等论。韩愈认为,“学而愈明”为上等,“可导而上下”的为中等,而下等品性的人,只有用刑罚来控制他们的行为。 遗传决定论使人们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种观点不仅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了理论依据,也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了借口。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环境决定论虽然否定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某种外在于儿童主观控制的某种因果关系的制约。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环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3、辐和论 辐和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辐和论认为,心理的发展不是单纯地靠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但并非所有肯定这两个因素的学者,都简单地同意“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的判断。 辐和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依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 第二节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进步及其主要内容 「识记」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节制的自我演变过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他的贡献,在于明确地提示了儿童主体协调机制在连接刺激与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突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二)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1、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他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尽量去除教育过程中各种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儿童兴趣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的发展更适合儿童的个性需求,更贴近社会的现实生活。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他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论断。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就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围绕儿童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 2、在肯定儿童主体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环境条件的特点对于儿童主体发展的意义,提出对环境,尤其是对教育这一特殊的儿童生活环境的改造与控制,使其能适应儿童发展的倾向,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 3、真正对儿童发展有益的教育,是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经验和连续性经验的活动,从这一角度而言,“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领会」 (一)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第三节 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识记」 (一)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 儿童的个体发展是指儿童有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生理和心理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领会」 (一)儿童个体发展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 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 3、教育不等于发展。 (二)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几个普遍的特点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三)实现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把握的几项要求 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例题·论述题」 试述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案」见上方标红部分 「解析」此论述题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答题时写明5个特点的同时,就自己的理解在每个特点后作注解,无需死记硬背书上的句子。 (四)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几个基本原则 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241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前教育自考本科笔记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围绕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开展,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专科的主干课程大致是:学前教育学、 学前心理学、幼儿文学(一)、 幼儿园组织与管

    Leo叶222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教育学原理自考笔记

    有关于教育学原理必背考点,详细介绍如下: 1、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

    笨丫头19868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教育法学自考笔记

    教育法学比比较教育好过些

    貌似仿佛好像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教育法学自考笔记整理

    在整个备考阶段记笔记都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记笔记和笔记都记一些什么内容。一、记笔记的阶段第一阶段,拼命扩充。给知识点找来例子,给错题、难题找来相同的

    susanwangyue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教育法学自考笔记汇总

    【导语】天高鸟飞,海阔鱼跃;考试这舞台,秀出你独特的精彩;一宿好的睡眠,精神能百倍;一颗淡定的平常心,沉着应对,努力备考,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大范文网为大家整理

    最美遇见微风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