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2

酸奶娃儿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文学概论一的心得总结与体会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ngzhangdd

已采纳

首先我们要认真阅读考试大纲,遵循大纲进行复习。复习备考要抓住十六个字:“掌握概念、理清思路、联系实际、全面分析” (一)掌握概念:理论课程首先要求概念要清楚。文学概论各个章节涉及的基本概念术语都要准确把握。掌握概念,当然要背,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建议大家首先抓住每一条定义的中心词,然后逐层分析它的修饰语,看它们是怎样从各个方面界定这个中心词的。这样层层剥皮,搞清概念定义的来龙去脉,就能达到对概念的准确理解。而且即使到考试时记忆有失误,漏掉一些内容,但由于把握住了概念的核心,也就不至于全部都是牛头不对马嘴,彻底丢分。 (二)理清思路:这一点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理清全书理论的整体思路。我们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它的理论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看我们这本教材有两个基本的观点,一是: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它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换言之,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我们回答理论问题,就要立足于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第二个基本观点,就是文学是四个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分析许多文学问题,都要从这四个方面全面论证。 理清思路的第二层意义,就是回答每一个具体的理论问题,都要把握住其逻辑推理的脉络。比如回答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我们就要立足于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首先指出文学的源泉是社会生活,然后说明文学对生活具有能动性和反作用(31题,7分)。再比如讲马克思所说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原理(33题,7分)。先说是谁在哪篇著作中说的,再谈其基本观点,最后说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把握住这些推理的层次,你就可以层层分析,从容论述,而不怕思路卡壳,丢三落四了。总之,学习理论课程,关键是理解,理解了就好记忆。把握住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甚至不用照搬书上的话,用自己的话来说,也能准确圆满地回答好问题,获得好成绩。因此,在准备理论题目的时候,就要首先理清论述的要点。记住这些要点,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应对考试了。 (三)联系实际: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都是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文学概论更是一门紧密联系文学实际、具有鲜明实践性品格的理论课程。文学概论中讲的许多理论,都是在文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时,要真正学好文学概论,还必须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阐释具体的文学现象。因此,学习文学概论课程,特别强调要具备起码的文学素养,要有中外文学作品、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就拿应对考试来说,现在每一年考试的试题中,都有联系实际分析论证的题目,这类试题的赋分占总分的20-25%左右,也就是说,分值是相当高的。所以考生必须做好实际材料方面的准备,不要在举例说明上丢分。如果自己找实例没把握,害怕不准确,可以用书上阐述这一理论问题时举的例子。所以,对教材上分析比较细致全面的作品实例,要在复习时认真阅读,尽可能在考试答卷时用上。 (四)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辩证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它也应该成为指导我们学习理论、回答试卷问题时的理论武器。前面说回答理论问题时要理清思路,要把握各个问题的答案要点,就属于全面分析的范畴。此外,我们还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这是我们分析、论证理论问题时必须把握的一个思想原则。比如,分析西方谚语:“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问题当然主要是讲文学鉴赏的主观性和个人差异性。但谈完这一点,还必须指出:尽管一千个读者心中的哈姆雷特各个不同,但他们又毕竟是哈姆雷特,不是奥塞罗或李尔王,所以,这里实际上也有文学鉴赏必须服从文学形象的客观规定性问题。这样谈问题,就比较全面了。麻烦采纳,谢谢!

215 评论

阿布kingnine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236 评论

种菜的阿布

以下自考的 00529《文学概论》的学习方法,供您参考:首先,“静则成”,看书自学,首先心境要“静”。不要浮躁。其次,就是耐心坚持了,学习本身是枯燥的,那就要一定毅力、克制力,让自己坚持下去。不要偷懒、放松要求。再次,培养自学兴趣、自学热情,学着学着,总有一点感兴趣的东西,就抓住它,不管是否是重点,多看看,多想想;用获得的自考成绩,来激起自己的自学热情!最后,养成自学习惯。每天或多或少,看点自考教材与内容,做到“功”道自然,这样高的自学境界就出来了!网上下载历年试卷和考试大纲,把答案在教材书上找出来。因为自考试题是从题库中出来的,往往会反复考到,只要把这些题目都背下来,一般及格没有问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181 评论

浅浅浅浅灰

自诩为“文学爱好者”的我除了看了很多文学书籍外,对文学作为一门学问来说认识并不很深入,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籍还都没有看过。老舍先生在《文学概论》中所说:“作文读文的方法是由师傅传授的(十年义务教育语文老师传授的),对于文学到底是什么,以弄笔墨为事的小才子自然是不过问的(以爱好文学自居的文学爱好者也是),关心礼教以明道自任的又以“载道”呀、“明理”呀为文学的本质(我好像看文学书也就为了明白点啥得到点啥);于是在中国文论诗说里便找不出来一条明白合适文学界说。自然。文学界说是很难确定的,而且从文学的欣赏上说,他好似也不是必需的(看了几十年文学书也没认真想过文学是什么);但是我们既要研究文学,便要有个清楚的概念(作为文学爱好者再不能糊里糊涂不知文学为何了),以免随意拉扯,把文学罩上一层雾气。”文学是什么?边看第一讲引言的我,就已经在心里划了大大的问号。       文学是什么?老舍先生在第二讲第三讲《中国历代文说(上、下)》告诉我们中国历代文学和文论:先秦、汉魏六朝、唐代、宋代、元明清和最近的文说。第四章是《文学的特质》:“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它们飞起来的那点能力;文学是必须能飞起来的东西。使人欣悦是文学的目的,把人带起来与它一同飞翔才能使人欣喜。感情、美、想象(结构、处置、表现)是文学的三个特质。”文学本身是文学特质的唯一的寄存处。第五讲《文学的创造》:文学的创造不是模拟,“艺术家不只是观察事物,而且要深入事物的心中,为事务找出感情、美与有力的表现来。”“所谓作家的生命者,换句话,也就是那人所有的个性、人格。再讲仔细些,则说是那人的内底经验的总量,就可以吧。”到底人们为何要创作呢?回答是简单的:为满足个人。”“创造是最纯洁高尚的自我活动辏射出的光,能把社会上无谓的纷乱、无意识的生活,都比得太邈小了,太污浊了,从而社会才能认识了自己,才有社会的自觉。”第六讲《文学的起源》“文学的起源确是个有趣味的追讨,但是它的价值只在乎说明文学的起源,以它为说明文艺的根据是有危险的。”“艺术的起源出于实际的需要只能说明原始社会物质上的所需,不能圆满地解说后代的在精神上非有艺术不可。”“艺术是生命的必需品,而生命不只限于物质的。诗歌是最初的文学在有文学以前便有了诗歌。第七讲《文学的风格》,文学的风格按照创造的兴趣说,每一作品都有内容和形式在创造者的心中合而为“一”。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人是风格,风格是人格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作品的风格上判定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文字中有心觉,也有灵魂,这就是文学。什么文学风格是好的呢?“风格都是降服读者的唯一工具。”风格不是学而能的,风格是个性(包括天才和习性)的表现。第八讲《诗与散文的分别》:思想和音律的结合是诗的特点。诗是创造的表现;散文是构成的表现。诗往往是言语极富感诉力,言语胜意,而散文不必,言语达意即可。第九章《文学的形式》,研究形式对于认识文学有什么重要:一是文学形式的足以有助于看明文学的进展;二是由文学形式可以认识文艺作品;三是形式有时是创造的启示。四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开的。美的一切必有形式来表现。第十讲第十一讲《文学的倾向上、下文学的倾向也是文学的派别,老舍先生介绍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派别,又按照白话文运动的西洋文学倾向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理想主义。第十二讲《文学的批评》介绍了四种理论的批评、归纳的批评、判断的批评与主观的批评。第十三讲专题讲《诗》:诗与其他文艺的区别;诗的分类;诗的用语。第十四讲专题讲《戏剧》戏剧的历史,古罗马戏剧与中国戏剧的区别,戏剧的形式、结构、人物、言语、舞台布景与行动及表现,戏剧的发展、演员的培养等。第十五讲专题《小说》,小说的起源、功能及艺术表现,小说的内容与形式、小说的语言与哲理、小说的思想与想象,小说的发展及小说是综合类艺术形式。     学习文学基础知识,有助于系统了解什么是文学。对于文学理论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确实非常适合,以作家的视角对文学进行全面而又独特的解读,既有文学基础知识理论,又有文学的独到思考。读这本书犹如听老舍先生的文学讲座课,轻快简洁,学有所得。

270 评论

相关问答

  • 文学概论自考心得体会

    只要把文学概论这本书后面考试大纲列出的考点都弄会就能过关。

    yannychan108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文学概论自考心得总结

    那么厚的一本书,平时又忙,的确不便记忆,就我个人来说,完整地把教材阅读完成,其次对照每个知识点及下面的材料理解记忆,第三抓重点内容和章节进行强化,过关应该没问题

    幸福家居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自考总结心得体会

    高考后,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所以选择了上短期大学。 当时也选择了好学校。我在大学被报道后不久就接触到了自我考试。 当时我们正在接受军事训练。 我周末闲逛的时候也

    zhangalan26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自考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自考自我总结的写法,当然是写出自己的成绩,以及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后续的弥补计划

    嘻哈寶萊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自考文学概论一的心得体会

    以下自考的 00529《文学概论》的学习方法,供您参考:首先,“静则成”,看书自学,首先心境要“静”。不要浮躁。其次,就是耐心坚持了,学习本身是枯燥的,那就要一

    达宝利姜广丛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