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1

董小小小姐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新闻学本科的经验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傻求好运

已采纳

我也正在自考新闻学的本科,新闻学应该算是比较好过的一门学科,很多科目主要是靠记忆,但也有些科目很抽象,过起不是很容易。我在自考的基础上,也参加了成考,因为我的工作很忙,怕一时半会考不完,拿不到文凭,所以来了个遍地开花。这几年成考的含金量和自考差不多,甚至在考试中比自考还要严格,加之都是国家承认的文凭,所以也可以去尝试一下。 据自考办的工作人员介绍,汉语言文学是自考中最好过的一门学科,如果你乐意,也可以去考考。 如果专科不是新闻学专业毕业,那就要加考“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这三门课程。

157 评论

彷徨爱情

新闻学自考本科难吗? 自考本科新闻学很好考,像新闻评论写作、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等大部分考试课程都有大量素材可以看,复习的时候有一部分时间就像在看故事,有趣而且容易加深记忆。而且新闻评论写作这一门写作题就占了34分,作为母语为汉语的考生,写作再差也是能揉出一篇文章的,这部分的分数相当于是送分。 新闻摄影虽然书很厚,没有试题可以复习。但这门课内容也很有趣,考点重复率高,如果你喜欢摄影,就当了解摄影史了。外国新闻事业史也挺有趣,没什么阅读障碍。 自考到底难在哪? 1、自考最难的地方,就是搜集信息。自学考试是举手制,任何事情都是要自己主动去关注,包括报名,买资料,备考,考试,申请论文,毕业,学位等等信息,没有人通知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你自己如果没有关注到,很可能就会错过时间点。 2、英语和数学。英语是所有专业都需要考的。数学的话,理科,工科,经济金融这些专业一般要考高等数学。学不会数学的话,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也有很多选择的空间。至于剩下的,没啥难的,只要你能识字,一般的教材都能看懂,自考的教材都不深,都是一个领域最基础的知识。多看看教材,考前刷几套真题,一般没问题。 3、坚持。自考坚持难,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事实,也是自考整体通过率低的主要原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3 评论

麻麻是超人

新闻学自考可以采取分析试卷、分题型练习、大题记忆的步骤进行学习,记知识点可以采用图像记忆、编故事记忆、联想记忆之类的方法。 分析试卷 分析试卷就是通过分析真题卷哪部分题型占分值最高,来倒推复习重点。 例如传播学概论,简答和论述这俩传统的“大题”加起来占了50分,接下来是单选,25分。在学习的时候,多选和论述,可以当作简答来看。多选是简单一点的简答,虽然给了你选项,但你还是一个都不能记错;论述是稍微复杂一点的简答,虽然看起来一大片,核心还是要先答到采分点,再展开论述,而展开论述部分是可以用自己的话说的,不用完全死背。所以多选、论述、简答,他们仨基本一起复习。在这门课里,他们仨加起来就60分了,及格了。另外单选占了25分,可以说很高了。如果你大题拿不准,丢一部分分,那单选尽量保证可以对一半。名词解释可以考前突击一下。因为名词解释比较拗口,可能背起来会有障碍,而且它的分值占比不多,不用专门去背,可以最后再背,以免占用过多精力。 这么分析下来,是不是就知道该复习什么了。任何一门概论类课程,无论是不是新闻学的,结构都和这份试卷差不多,这个很典型。复习的要点就是大量背记简答要点,刷单选题,最后考前佛系复习一下难背还分少的,就可以了。新闻学中貌似没有判断题之类的其他细节题,所以复习难度是适中的,不需要适应过多的题型。 分题型练习 在准备资料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分题型准备了。别的科目我一般只是建议,但新闻学我强烈建议:不用每本书都买!自己准备资料!除了资料,还需要真题卷。 网上搜题 新闻学不是冷门科目,每次考试的资料、笔记、复习重点都可以在百度文库直接搜到。没必要自己翻厚厚的书去总结,还是那句话,省精力。把精力留在后面重要的地方。注意:搜的时候尽量选择分高的文档,多搜几套。 还是拿传播学概论举例子: 1、搜简答/论述题大全,或总结,总之搜到一堆简答论述题就行了。再搜选择题汇总、名词解释汇总。可以多搜几个,自己放一起。一定要word格式的。 2、把搜到的简答论述题排版到同一个文档中,去掉重复的题目,并把留下的重复题目加粗或标星。(因为多次重复的一定是重要考点,要提醒自己记忆的时候重点去背)。选择题一般需要选的那个空,直接把正确答案填进去,加粗,多读,要对正确答案有印象。(不要自己直接去做卷子,当你看完所有答案,更不容易记住正确答案)名词解释去重,加粗,和第一步一样。名词解释题库应该非常有限,把你加粗的东西往前排。 3、三份分别装订好,定计划。50%的时间要用来背第一本简答论述大全加检验,一会会说背题方法,先说检验。为了节省时间,我不建议抄卷子,抄笔记,大片抄写这种无脑做法。指望抄学会,南辕北辙。当背过一遍的题,检验方法就是直接翻开试卷,看到题目去想关键词,看能不能想起来,可以就大概构建一遍这道题的答法,不行就标上,回头再背一遍,依次循环。15%时间用来记选择题要点,只是熟悉多读就好了,不用死背的,不费脑。这步是为了看到选择题可以直接眼熟正确答案,然后直接选出来,不受干扰,高效省力。20%时间用来刷单选题,并不断完善你的题库。具体方法就是整一套试卷,或者好多套,真题模拟都行,主要量大。背完资料后一顿猛刷,错了就标出来,看是没记住,还是题库里没有。没有的话就可以重点标注一下加入你的豪华题库礼包了。最后15%时间,背背名词解释,复习之前容易错的东西。这里要注意,复习错题不是全部留到最后,而是第一天错了第二天就要开始复习,到最后剩下的易错题就没几个了。 掌握大题的记忆方法 举例文学概论中的一道大题。 我们要做到的是:第一把关键词串起来,保证考试时不落下一个采分点;第二把文字理解一下,可以根据关键词写出后面的内容。一般第二点不算太难,稍微用点心就可以。关键在于如何看到题目直接想到答案中的关键词。 所以接下来有这么几个步骤: 1、提取题目中的关键词:叙事作品,人物观念。这步是为了看到题目不会和其他类似题目搞混,所以一般提取两个关键词,长一点的三个。 2、提取答案中的关键词。其实就是第一句那几个“人物”然后分别展开来说就行了。 3、对这几个关键词进行变型,编一个画面,让他们之间有联系。我这次用的是图像记忆。想象这么一个画面:你是一个作家,需要写一部叙事作品,作品的核心人物是你的表姨。表姨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扁平身材,圆形的脸,性格泼辣,典型的惹不起的中年阿姨。现在能想象到这个形象吗?比较生动具体吧。其中的细节其实就对应题中的关键词:扁平身材——扁平人物;圆形脸——圆形人物;性格泼辣——“性格”人物;典型的惹不起——典型人物。还有最重要的一个,表意性人物——谐音表姨。从头顺一下,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一眼扫到关键字叙事作品,人物观念,是不是就会联想到自己是作家,要写叙事作品,主要人物是表姨。然后表姨的形象活灵活现,依据这个毫不费力的写出关键词,再一一按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4、注意复习。我一般当天背下的题会在当天学习结束前只拿着题目,快速浏览在脑海中走一遍所有画面,记不住细节的回头再看一下,晚上睡觉可以在脑子里巩固画面,任何空闲时间都可以在脑海里巩固,像动画片一样。其次我三天一周期,也就是第二天也要看第一天的题目,一起复习一遍,第三天看前三天所有题目。三天结束后只把记不住的画出来,重新编画面或者下次再记一下。基本不会有记不住的。下一个三天再循环,我速度比较快,两个三天过后基本所有题目结束了。就可以进入大复习阶段,就是开始刷试卷大题,看到不会的像选择一样补充到题库去,同时不断巩固错题。 这样背下来的每道题都有一一对应的图像,完全不存在记混,记串。并且图像记忆比文字容易好多,不易遗忘,背多少题都不会担心忘了前面的。这是在提取记忆的那一环做了一点小手脚,让你的题目和文字环环相扣,非常方便提取。有个要点就是:画面不一定非要有逻辑,越荒诞,记得越清楚。因为人都喜欢出乎意料的东西,比较新奇才能记住。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52 评论

最爱小白菜@@

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错差都不是太大,所学的知识也比较相近!新闻学通过率还可,比较高!你要考新闻大概就是12门左右,需要加考!

115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闻摄影自考真题2019经验

    新闻学自考本科难吗? 自考本科新闻学很好考,像新闻评论写作、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等大部分考试课程都有大量素材可以看,复习的时候有一部分时间就像在看故事,有趣而且容易

    吃客声声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自考农学本科的经验

    现代农业技术自考好学。自考承诺书忘写签名,成绩是不会有影响的

    chengjiebgjicom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自考新闻学本科的经验

    我也正在自考新闻学的本科,新闻学应该算是比较好过的一门学科,很多科目主要是靠记忆,但也有些科目很抽象,过起不是很容易。我在自考的基础上,也参加了成考,因为我的工

    左家庄与特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自考新闻学本科经历

    我就是这专业的,现在考完5门了,给你简单说说首先,自考新闻学和喜欢摄影这可是两码事,新闻摄影只是新闻学的一门课程。其次,新闻摄影不用买单反,因为新闻摄影2009

    蓝水晶朵朵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自考新闻学本科经验

    经济法和广播电视概论

    平凡yifen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