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3

番茄妹妹11
首页 > 自考本科 > 自考本政治经济学重要考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天浪涛

已采纳

1. 简述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为: 第一,人类要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 2.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①社会生产力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 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日益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引起它们素质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越是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管理,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可见,科技包括在生产力之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3.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特点。 答:①经济规律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②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第一、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但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③经济规律的特点: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 ④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第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第二,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第三,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4.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决定的? 答: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②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③商品的价值量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5.货币是作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职能? 答:①货币萌发于最早的偶然交换中,随着生产的发展,简单价值形式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社会经济关系。 ③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6.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是怎样的? 答: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③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 b.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7.什么是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答:①G-W-G‘这个公式适用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所以它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 ②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它与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无论是G-W,还是W-G都应等价,而不能增殖,但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价值增殖了。 ③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因为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能创造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8.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答: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②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生产M.劳动者以其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并转移旧价值到新产品中,同时,他的抽象劳动则凝结到产品中形成了新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④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制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9.简述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 答:①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②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其源泉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③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中实现的。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结果使所有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 10.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特征。 答:①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②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一,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第二,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第三,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③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1.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②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c.所有资本的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预付资本的大小。 12.产业资本顺利循环的条件是什么? 答:①产业资本的循环,必须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②产业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继的运动过程,产业资本循环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 ③产业资本运动要不断进行,必须作到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相结合。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互相联系的互为条件的。 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答:①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从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②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I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II部类的不变资本。即I(V+M)=IIC.由此基本实现条件可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I(C+V+M)=IC+IIC,II(C+V+M)=I(V+M)+II(V+M)。 14.怎样理解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 答:①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指第I部类生产比第II 部类生产增长得快的现象。其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②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剩余价值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比重越发增大,可变资本比重越南来越小。因而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比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更快。 ③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片面地增长。 15.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答:①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的价值包括生产商品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其中C和V对资本家来说,就是他的生产成本。商品价值中的C+V之所以独立为生产成本,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决定的。 ②生产成本范畴产生后剩余价值不再是可变资本的增殖,而表现为生产成本以上一个增加额,即所费资本的增加额。并进而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这样,它就转化为利润。 ③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和内容,利润只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33 评论

linsisty-Q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3、商品和价值

4、货币与信用

5、资本和资本运动

6、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7、社会再生产

8、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9、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10、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1、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12、当代西方资本主义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16、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17、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18、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19、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20、当前热点经济问题

1 解释下列经济范畴

2简答题

3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   第4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宋涛  第8版

85 评论

大猪头.

导论:1. 物质资料的生产:指人们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劳动资料去加工改造劳动对象,使之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1)物质资料生产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2)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的总和(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 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3.经济规律——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的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试述经济规律的特点a与自然规律不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b经济规律不是永恒的c与自然规律不同,经济规律具有阶级性**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怎样理解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a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并发挥作用不与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不可以制定,修改和取消经济规律b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毫无作为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使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为人们带来经济利益。4.社会生产关系具体包括四个基本方面(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狭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5.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一切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第一篇: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特征第一章:商品1.商品经济——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2.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a社会分工b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机制:价格,供求,竞争 **试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1)两者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而市场经济则是资源配置的方式2)两者又有联系a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时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b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根据c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4.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a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比例关系c价值——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试述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两者既对立有统一1)两者是统一的;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缺一不成为商品2)两者又是对立的;a商品生产者为你获得商品的价值必须要让渡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b消费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要支付这个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劳动量成正比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具体形式各不相同的劳动它形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单纯的人们脑力或体力支出的劳动它形成了商品的价值6.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它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2)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基础3)它是马克思其他一系列经济理论的基础第二章:货币**货币是怎样产生的,他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是商品的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衡量其他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具有媒介商品交换的职能3)支付手段——货币具有延期支付的职能4)贮藏手段——货币具有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的职能5)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所需货币量=代售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第三章: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商品的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来进行2.价值规律的作用a它能够自发的配置社会资源b它能自发的刺激生产力发展c它会促使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3.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决定商品市场价格的主要有:a价值b供求。4.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第二篇:资本的生产过程第四章:资本与剩余价值**作为货币的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有什么区别a流通的方式不同:货币的流通W-G-W(商品-货币-商品)资本的流通G-W-G`(货币-商品-货币)b流通的起点不同.终点不同c流通媒介不同d流通交换顺序不同,e流通的目的不同:货币流通是为了取得另一种使用价值以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资本的流通则是为了实现价值增值1. 资本总公式 G-W-G`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表现为资本增值与价值规律要求等价的矛盾;3.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是;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a劳动者有人生自由b劳动者无生产资料;5.劳动力商品价值——由维持劳动者及其家人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为什么说劳动不是商品,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报酬,而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a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出卖前它就应该存在,但那时,劳动并不存在,所以劳动就不是商品。b如果劳动力的是商品,那么劳动这个商品的价值就应该由劳动来决定,这是毫无意义的同一反复,所以劳动不是商品。c如果劳动是商品,或者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资本增值规律,所以劳动不是商品。7.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过程,价值形成或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了一点,而延长了价值形式过程。)**试述资本的本质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资本体现了资本家与工人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3)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4)资本是一种运动8.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划分依据——根据资本中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b划分内容——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的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部分的叫做可变资本c划分的目的——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即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而是由其中的可变资本带来的,是工人劳动创造的9.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3)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a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率先提高劳动生产力所获得的其商品的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它为多数劳动资本家所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它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c资本家是在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来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1)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和基础3)两者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所以在资本主义不同时期起不同作用。第五章:资本积累a再生产——指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b简单再生产——指规模不变的生产c扩大再生产——指规模扩大了的再生产(a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b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为什么要进行资本积累或资本积累的本质是什么?1)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内在动力),为了适应来自外部竞争的压力(外在动力)2)资本家利用无偿获得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3)不变资本的节省4)预付资本的大小;**资本的结构1)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2)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3)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v。资本积累必然会导致资本的邮寄过程不断提高**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1)随着资本积累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则会日益的减少,2)随着资本积累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会不断提高,从而会不断加大劳动力的供应量。**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不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说必须的1)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也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周期的要求,1.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一级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一级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为什么说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2)资本积累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矛盾不断加剧,随着资本积累有机构成提高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于资本积累是社会财富的积累,所以,随着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私有制也会不断发展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加剧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要求,从而必将被社会主义说取代第三篇资本的流通过程第六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产业资本在循环流动中要经历哪些阶段?相应的要采取哪些职能形式?1)购买阶段:G——W(流通领域),在此阶段中产业资本采取货币资本的职能。2)生产阶段:W—P—W’,在此阶段中资本采取生产资本职能,即创造价值或剩余价值。3)售卖阶段W’—G’,在此阶段中产业资本采取商品资本职能,即实现价值或剩余价值。1.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在运动中要经历三个阶段,相应的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最终实现了货币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这样一个完整过程 即G—W—P—W’—G’**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是它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产业资本有三种循环形式a货币资本循环即G—W—P—W’—G’ b生产资本循环即P—W’—G’ G—W—P c商品资本循环即W’—G’ G—W P—W’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1)从理论上看,产业资本的三中循环形式各有特点,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特征,所以,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考察,才能使我们正确认识资本运动的过程和本质。2)从实际看,要实现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必须:a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b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要相继转化2.资本周转——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3.周转时间——资本循环一次所花费的时间,包括:1)生产时间:a劳动时间b劳动中断时间2)流通时间:a购买时间b售买时间4.周转次数(n)——在一定的时期内资本循环的次数5.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a划分依据:根据资本中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b划分的内容:用于购买机器、厂房等劳动资料的资本是固定资本;用于购买生产材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资本,以及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流动资本c划分的目的:为了揭示资本中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影响。6.固定资本的损耗a有形损耗——由于使用或自然力作用使固定资本损失b无形损失——由于技术进步或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固定资本价值损失**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1)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3)周转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和流动时间)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预付资本不同部分的平均周转即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一年中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总额+一年中流动资本价值周转总额)/预付总资本量8.资本周转速度余年剩余价值量成正比,即M=m’n资本周转速度余年剩余价值率成正比,即M’=m’n第七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1社会总资本——社会中所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运动的总和2社会总产品——社会中所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创造的全部产品3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包括cvm)**研究个别资本运动与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有什么本质区别?研究个别资本的运动可以不考虑个人消费的问题而研究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则要考虑这一问题**为什么说社会总资本在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及在实物上得到补偿b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c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补偿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什么是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在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1)社会总产品实物构成以及社会社会生产两大部略的原理是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在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2)社会总产品从实物上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略,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可分为C、V、M三个组成部分4.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I(v+m)=IIc (基本实现条件) 2)I(c+v+m)=Ic=IIc 3)II(c+v+m)=I(v+m)+II(v+m)5.社会总资本扩大打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前提条件 1)I(v+m)>IIc 2)II(c+m-m/x)>I(v+m/x)基本实现条件1)I(v+△v+m/x)=II(c+△c)2)I(c+v+m)=I(c+△c)+II(c+△c)3)II(c+v+m)=I(v+△v+m/x)+II(v+△v+m/x)6.怎样正确理解和运用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理?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2)随着资本积累,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必然忙于对消费资料需求的增长3)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而孤立增长。两大部类之间仍然要保持比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运用这一原理,要充分重视消费资料的生产,尤其要重视农业的生产,以满足我国众多人口的需求。7.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实现过程的矛盾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性产生的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矛盾的阶段性)**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1)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2)固定资本的更新又是资本主义陷入更深层次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8.试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特征不如战前明显2)战后经济危机对生产力的破坏不如战前严重3)战后经济危机的同期性与非同期性并存4)战后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并存第四篇: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第八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1.成本价格K=C+V——生产中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利润——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利润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就会掩饰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a 利润的含义(当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b利润被看作是全部资产的产物是由资本带来的。这样就抹杀了工人劳动与增值的关系,从而也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注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二者在数量上是一致的,W=K+M=>W=K+P=>P=M2.剩余价值和利润是同一价值体的不同存在形式,剩余价值是市场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3.利润率P`=P/(C+V)——-反映了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试述剩余价值率 的区别1)本质关系不同:利润率反映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2)在量上也不同:利润率总是小雨剩余价值率m`=m/p`(p/(c+v))**影响利润率的因素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d不变资本的节省**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a由于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周转速度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高低也不同;b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必然通过资本转移相互开展激烈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的结果就形成了平均利润率;c平均利润是一定量的预付资本按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 d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就已经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但利润与剩余价值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则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剩余价值的来源完全看不见,这样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注意;从长期的趋势看,平均利润率是趋于下降的4.生存价值 成本+平均利润=c+v+p(平均)**为什么说生产价格是价值转化形式,a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b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c从全社会看,生产的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试述马克思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a理论意义:这一理论完成了劳动价值;论,并使剩余价值理论得到进一步论证,b革命意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一个工人,不仅要受到本部门资本家剥削,而且还要受到其他生产部门资本家的剥削,从而表明了与工人阶级对立的不是个别资本家,而是整个资产阶级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斗争,也不是个别人的利益冲突,而是两个阶级的对抗,所以工人阶级要求得到自身解放,就必须联合起来去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第九章: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产业资本运动中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的结果2商品资本职能独立为商业资本必须:a要有专门的商品b要有独自的资本3试述资本主义商业的作用a商业资本的独立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节省投在流通领域的资本,从而可以增加利润总量b商业资本的独立存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可以增加利润总量4.商业利润的实现途径 商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购进商品,按生产价格销售商品所获得的差额5.商业利源润的来源 来自于产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6.商业例如的本质——商业利润体现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阶级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7.商业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第十章: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1.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2.借贷资本的来源 来自于资本运动中闲置的货币资本a固定资本的折旧费b流动资本中暂时闲置的部分c积累基金**试述借贷资本的特征a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具有商品的形式b它是一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资本c它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G-G` 3.利息 **试述利息的本质a利息是剩余价值转化形式b利息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阶级,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c利息在零和平均利润之间波动 4.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反映了借贷资本的增值程度 **影响利息率的因素有哪些?a平均利润率的高低b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为什么说从长期的趋势看,平均利息是趋于下降的a从长期趋势看,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b借贷资本有借大于求的发展趋势 **试述资本主义信用及其特点信用是以偿还为目的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a商业信用——是在商品买卖中以赊账方式买卖商品时所产生的信用,特点:它是资本家之间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的规模和范围要受商品实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 b银行信用——它是银行资本家想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所产生的信用,特点:.银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信用的借贷对象是在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是银行资本家,另一方面是职能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银行信用的运动同产业资本的运动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背道而驰**资本主义银行资本的来源a银行的自有资本b借贷资本c消费基金**资本主义银行的职能a债务的职能(负债职能)b债权人的职能(资产业务)**银行的作用: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充当信用流通工具 银行利润的实现途径——存贷利差银行利润来源——来自于产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银行利润的本质:它体现了银行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阶级,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银行利润在数量上应相当于平均利润5.股份公司——它是资本主义通过发行股票合资经营的企业,在经营上它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所有制形式上,它以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否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部分的质变**股票的价格是怎样决定?a股票价格是资本化的股息收入,即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股息收入的货币资本b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股息的高低和利息率的高低,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c股票价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影响股票供求关系的因素有很多:经济形势、政治形势、人们的心理因素等等..6.虚拟资本——以股票或债券的形式存在的资本

215 评论

喜欢运动的男孩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1、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流通有什么特点? 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流通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以公有制的商品流通为基础,体现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社会主义互利互助关系。 其次,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以促进生产发展,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为根本目的。 2、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地位,它对社会主义再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2)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可以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3)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促进社会主义分配的实现。 (4)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要。 (5)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有利于促进全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3、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在于,它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社会主义市场,既具有市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的特征。 第一,它是统一的市场。一是市场的运作和商品交换要遵循统一的规则和制度,二是具有统一姝市场体系。 第二,它是开放的市场。一是国内各地区、各部门的市场相互之间对内开放,二是国内市场对国外市场开放。 第三,它是竞争的市场。 一是生产同类商品的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二是生产不同种类商品的各部门之间的竞争。 第四,它是有序的市场。要维护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秩序。 第五,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的市场。 4、怎样培育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为了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必须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 (一)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 我国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一是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并通过完善重要商品的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健全商品价格调节机制; 二是要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三是国有商业和合作社商业要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在竞争中赢得和发挥主渠道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各种非公有制商业的作用。 (二)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是我国培育和规范市场体系的重点。(1)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2)培育和完善土地市场,包括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3)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4)培育和完善技术与信息市场。 (5)培育和完善产权市场。 (6)培育和完善生产资料市场。 5、如何发展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动我国的商品流通现代化。首先,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 其次,要把引进外资与改造传统商业相结合。 再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考虑现代化流通方式的强大辐射功能,避免因盲目攀比、重复建设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6、我国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就是要使商品流通的每一种营销方式,实现经营理念、管理体制、组织形式、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促使流通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特别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2)我国现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这对于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引导消费和培育内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流通的现代化,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7、如何规范和整顿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我国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途径是什么?) 规范和整顿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是一项涉及面广又十分复杂的工作,必须突出重点,专项整治,带动全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 第一,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第二,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法制。 第三,加强组织保障。 8、如何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 (2)要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3)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教育,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 9、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本质是什么? (1)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货币的独立运动。 (2)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本质上是为全体劳动者利益服务的,它反映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的互助合作关系。 (3)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货币流通,主要以银行、特别以国家银行为中心进行。国家银行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同时又是惟一的货币发行中心。 10、我国现阶段货币流通形式和渠道是什么? (1)我国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有现金流通和非现金流通两种形式。现金流通,指直接以现金作为商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运动,它是以银行为中心进行的。非现金流通,又称银行转账,指收付款双方通过各自的银行账户,用转账结算的办法完成货币收付的货币运动。 (2)我国现阶段现金流通的渠道。第一,货币投放渠道。第二,货币回笼渠道。 11、社会主义条件下现金投放有哪些渠道? 我国投放货币的渠道主要是:(1)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学校、团体向职工支付工资。 (2)商业部门、企业收购农产品。 (3)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购买办公用品和支付差旅费,以及购买某些生产资料。 (4)国家通过银行投放货币作为农业贷款和支援贫困地区的拨款。 (5)城乡居民从银行提取储蓄存款。 (6)国家收购手工业品和废旧物品的货币支出。 12、社会主义条件下回笼货币有哪些渠道? 我国回笼货币的渠道主要是:(1)商品回笼。即商业部门通过销售商品收回货币,这是回笼货币的最主要渠道。 (2)服务回笼。即通过交通、邮电、文化娱乐和公用事业单位的各种服务事业的收费回笼货币。 (3)财政回笼。即国家向企业、居民征收各种税款。 (4)信用回笼。即银行吸收存款和收回各种贷款。 13、我国应怎样调节货币流通?(我国调节货币流通的目标和措施是什么?) (1)我国的货币政策,是以稳定货币与发展经济为目标。 (2)要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节货币流通量: 第一,根据一定时期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量。 第二,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避免财政发行。 第三,加强现金管理,合理地限制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范围。 第四,调整信贷结构,加强金融监管。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 14、社会主义市场中的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1)价格形成的基础是价值。 (2)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这并不意味价格一定与价值完全一致,因为价格的形成还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第二,受纸币发行量的影响。 第三,受经济政策的影响。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形成的机制要市场化,国家实行并逐步完善在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放开商品价格,使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15、什么是合理的价格体系? (1)合理的价格体系的内容就是,要在价格反映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商品之间合理的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 (2)比价体系是指国民经济不同部门所生产的不同种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 商品比价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工农产品比价; 第二类是农产品比价; 第三类是工业品比价。 (3)差价体系是指同一种商品因生产、购买与销售的环节、地区、时间的不同,商品质量不同和生产单位商品的劳动耗费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关系。 商品的差价主要有五类: 第一类是购销差价; 第二类是地区差价; 第三类是批零差价; 第四类是季节差价; 第五类是质量差价。 (4)合理的价格体系,不仅意味着商品的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多数商品的比价、差价合理,而且意味着价格体系促进社会再生产发展和人民需要满足的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16、如何建立与完善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1)价格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管理和调节的各种具体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合理的价格管理体系,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从而有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和服务的积极性,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在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要实行多层次的价格管理形式,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 (3)放开价格,使价格随商品价值和供求变化而变化,这是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要求。放开价格不等于国家对价格完全放手不管,国家要支持和促进公平、公开、合法的市场竞争,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对价格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和必要的调控,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金融市场是的资本市场,一般是经营中长期资金借贷和证券发行与流通的市场。 流通的方式指商品的收购、销售、调动、储存等活动的方式。

80 评论

相关问答

  • 自考本政治经济学重要考点

    1. 简述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

    霸气Annie姐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政治经济学自考重点

    1. 简述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取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社会经济活动。 ②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

    gangyaya037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自学考试教材的第一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这章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学习研究一门学科,首先要弄清

    乖囡好好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自考重点

    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来讲,这门课共有10章组成,第一章是一个导言,它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的任务等等,进行了阐释,后面几

    天天考古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政治经济学自学考试重点

    中山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初试科目是(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3数学三(4)801微观经济学与巨集观经济学。复试专业课:F1001政

    起舞徘徊风露下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